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知识整合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知识整合

第七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江苏08考试说明】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梳理】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②标志: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①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责任制内阁的产生程序: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下院议员;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

②1832年的议会改革

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作用:新兴工业城市代表席位大增,贵族保守势力受到削弱。这样,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的地位,这为日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3)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②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与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疑难解惑】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作用:(1)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123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3.18世纪中英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别

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皇帝是独断专权,政治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

第二课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江苏08考试说明】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识梳理】

(一)1787年宪法:

1、背景:A、1776~1781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独立初期的美国是邦联制国家,中央政府软弱无能。B、联邦主义者和其它社会上层,迫切要求强化资产阶级的权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

2、制订:1787年,北美各州代表在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一部联邦宪法。

3、内容:①阐明了制定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②对联邦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③对其它立法事项进行了规定。④特别提到州和联邦政府的关系。⑤规定了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等问题。

4、评价:积极意义:(1)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确立了联邦制,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过于集中;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保留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性:(1)没有反映人民的权益,经过几年斗争后作为修正案才补充了人民权利进宪法。(2)它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3)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4)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1、中央:联邦政府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

立法权:国会

产生: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国会的权力:①立法权、②征税权、③调整贸易权、④征兵及调动民兵权、⑤宣战权、⑥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方可生效。⑦众议院还有对总统的弹劾权。

行政权:总统

产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

总统的权力: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②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③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④战时行使独裁大权。⑤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司法权:联邦法院

产生: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联邦法院的权力:①联邦法院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②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③对行政、立法行为审查是否“违宪”权。

①总统与国会之间: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国会可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②总统和最高法院: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③国会和最高法院: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须经参议院确认;

最高法院可宣布国会通过的法律不合宪法。

2、地方: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各州政府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等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三)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体,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国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3)司法独立。

成因:英国有浓厚的封建传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民众普遍厌恶欧洲的专制统治,并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第三课时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江苏08考试说明】

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知识梳理】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2、行政权归总统,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①授予皇帝巨大权力,有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权力;②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是内阁首脑,拥有绝对权力;③设立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相当于上议院):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负责法律的审批。帝国议会(相当于下议院):权力较小,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无行政监督权。

【疑难解惑】

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作用

(1)基本特征:①实行普选制。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②实现人权自由的原则。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③政党政治比较突出。它将竞争机制引进了政治生活。④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资产阶级通过设立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来制约君主或总统滥用行政权力,从而通过立法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

(2)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是对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和取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它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节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特别提醒】从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先哲们从未停止过对政府形式以及政府原理的探索,这一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政治民主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所显现出的民主性,对资本主义发展有推动作用。

5、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两者都是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来行使国家权力,是公民与国家间的政治纽带。

(2)区别:具体表现为下表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点

专题八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2.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其中的“天”是指( )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3、《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 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的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 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5.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郡县制度 B.官僚制度 C. 皇帝制度 D.朝议制度 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7.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B.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资料

编号01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课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新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活动。 三、预习并完成填空: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 阵营和以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外交原则:奉行的外交政策。 4、外交成就:(1)与、保加利亚等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2)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对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发展:(1)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改为“”。(2)在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修改为“”。

4、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三)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召开:年4—7月,在召开。 (2)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问题。 (3)特点:特点: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成就:最终达成《》。 (5)意义:缓和了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召开: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举行。(2)特点:这是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最终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4)意义: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这被人们誉为“”。 编号02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课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学习重点: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三、预习并完成填空: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1)由于美国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占据。(2)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3)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4)中国综合国力上升,逐步提高。 2、概况:年10月,联合国第届大会通过提案,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影响:(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2)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发展,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过程:(1)年4月,通过“”;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秘密访华,为访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 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体;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大周的疆域。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 A、王族(姬姓贵族); B、功臣; C、先代贵族等; 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权利——世袭的统治权 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影响: 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核心内容和显著特征:嫡长子继承制。 其他: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形成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由宗法决定的严密等级。影响: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C、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如孝道,宗亲观念的形成(家谱、祭祖)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东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皇帝制度 秦始皇确定皇帝称号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专题七 专题整合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七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制度:代议制。 三种形式: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 四个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四部宪法(文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二、重大历史线索 1.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与特点 (1)确立: ①英国资产阶级在1688年进行了“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用一系列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到1870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此后一直实行共和制。 ③美国根据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其突出特点在于实行

三权分立。 ④德国1871年统一完成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2)特点: 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②美国: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③法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共和制。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④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2.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及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背景: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1)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①皇帝制:特点、地位 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 (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古 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 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 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 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 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 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 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 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 (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 ④宋:提点刑狱司 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 ①世官制:含义 (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 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知识整合

第七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江苏08考试说明】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梳理】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②标志: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①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责任制内阁的产生程序: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下院议员;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 ②1832年的议会改革 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作用:新兴工业城市代表席位大增,贵族保守势力受到削弱。这样,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的地位,这为日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3)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②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与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疑难解惑】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作用:(1)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123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3.18世纪中英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别 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中国皇帝是独断专权,政治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 第二课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江苏08考试说明】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识梳理】 (一)1787年宪法: 1、背景:A、1776~1781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独立初期的美国是邦联制国家,中央政府软弱无能。B、联邦主义者和其它社会上层,迫切要求强化资产阶级的权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 2、制订:1787年,北美各州代表在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一部联邦宪法。 3、内容:①阐明了制定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②对联邦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③对其它立法事项进行了规定。④特别提到州和联邦政府的关系。⑤规定了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等问题。 4、评价:积极意义:(1)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确立了联邦制,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权力过于集中;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保留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性:(1)没有反映人民的权益,经过几年斗争后作为修正案才补充了人民权利进宪法。(2)它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3)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4)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测试.doc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测试 分 100 分,考45 分 一、(共60 分,每小 2 分) 1.《文解字》解:“宗,尊祖也。”也就是,宗法的“宗”的本是宗。明宗法制以什么 ?() A.B.地域C.信仰D.血 2. 据周公征以后,“封建戚,以藩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行宗法制B.行封建改革C.分封侯国D.任人唯 3. 通宗法制的行,西周形成一个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定,下列在相关范内一定能成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子、嫡③ 侯国——侯嫡子、嫡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子、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4. 下列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B.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C.形成了分封的制度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承 5.于春秋期生的“楚王鼎”事件,正确的是() ①春秋期,一些侯国力日益壮大②春秋期,周王的威地位日益衰微 ③春秋期,分封制受到冲,以系④春秋期,社会治秩序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③ 6.《荀子 ?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姓独居五十三人。”可,同姓族是西周 分封的主体。些同姓族受封,周王会予他()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犁 7.秦始皇在咸阳行的一次功宴上群臣:“天下共苦,斗不休,以有侯王。宗,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不哉!”始皇解决上述,“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坑儒B.推行郡制 () C.攻打匈奴D.修筑城 8 故,名思就是“ 去的皇”。皇是中国古代最高治者的住所,最高治者称“皇帝”,那么“皇帝” 一称呼最早可能出于() A.西周B.秦朝C.西D.唐朝 9.秦始皇在中央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成中央政机构,其直接意是 ()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 B .地方力集中到中央C.建立中央集制度D.防止大臣自恣 10. 除分封制,建立郡制以后秦朝() A.郡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官 C.家族力在地方迹D.以下不得立基 11.斯塔夫里阿斯在《全球通史》中:“在中国达数千年的史上,有三次大革命,它从根本上 改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构。第一次生于公元前221 年,??第二次生于1911 年,??第三次在1949 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中央集制建立 B .儒家学成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王位世制确立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1、“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指 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2、下列关于英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政府首脑由世袭的君主担任②议会行使最高立法权③内阁由国家元首产生,对国家元首负 责④国家元首有代表国家出访,签署法律文件的职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从本质上看,近代英国内阁和中国明朝内阁的区别是 A. 前者对议会负责,后者完全听命于皇帝 B. 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皇帝选派官员组成 C. 前者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后者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 前者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后者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4、维多利亚女王“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身为一国之君,她 A、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B、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C、可以随意解散议会 D、“统而不治” 5、你肩负着让现代人更了解近代英国的使命去采访1721年的罗伯特·沃波尔,他会告诉你 ①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②他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内阁首相③“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④他领导的内阁只对国王负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近代中国有人评价西方某国制度:“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这一描述最有可能是 A.德国君主专制B.法国民主共和 C.美国三权分立D.英国君主立宪 7、2010年5月11日,卡梅伦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也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一般说来,一个英国人要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 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④得到国王的任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8、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民众社会生活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9、19世纪英国有位权威人士曾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则材料说明 A. 英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制度 B.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C.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大的弊端 10、程汉大教授认为:“1689年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把国王与议会带入新的时代。” 下列符合“新的时代”的特点的是 A.“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时代开始B.“国王靠自己生活”的时代开始 C.“国王领导议会”的时代开始D.“议会完全取代国王”的时代开始 11、2012年5月因英国政府在伊朗问题上处理不当,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总结

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基本要求:1、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知道周朝的建立。 2、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 1.夏禹之前,政治权利交替方式是,夏禹传位给儿子启,传贤转化为传子,“”制度由此开始。 2.商朝的政治事务都是通过决定,和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西周政治(分封制和宗法制) 1.在之战中,周击败商朝军队主力,商朝灭亡。 分封制:1.分封对象( 封国类别):; ; 。 2.诸侯的权利:;;。 3.分封制的影响(利弊): 。 宗法制:(1)概念:宗法制是按照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核心(特点):_ ______________。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3)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实施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二 者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政治的支柱,有效地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结合; 3、最高执政集团__。

专题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基本要求:1了解秦统一; 2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秦朝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3结合秦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过程: (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相继灭掉六国。 (2)在北方,派将军蒙恬率军北击,收回河套一带。修筑长城、弛道、直道 (3)在南方,公元前214年,开凿灵渠,沟通和派兵征服南方百越,统一地区。使该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4)在西南,开辟“五尺道”,征服,使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2.意义: 结束了 有利于 扩展了 推动了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统一(重点掌握) 如何理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一)地方的政治体制---郡县制 1、出现时间:,大规模推广: 2、主要内容: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郡”设(分掌行政)、(负责军务)、(负责监察)。郡下辖若干县。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县以下是、等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公文传递的“亭”。 郡县官吏都由任免调动,不得。 3作用及意义:郡县制的建立,是中的重要环节,也是_取代的重要标志。 (二)中央的政治体制 1、皇帝制度的确立: (1)秦王统一六国后,采用“”称号,自称“始皇帝”。“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2)皇位世袭,并确立皇帝地位。 2、中央实行的“三公九卿”制度(官僚制度)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形态?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阶段?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与农业分离; 夏商周时期,主要由官府垄断,代表为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形成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三种形态汉代田庄手工业出现 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手工工场 3.家庭手工业的产品流向? 主要供自己消费,缴纳赋税,少部分出售 4.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流向? 官府专用,皇帝私用 5.官营手工业的地位? 明朝中叶以前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6.工管的概念? 是专门为官府和皇帝服务的官员 7.工官制度的特点?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不计成本和奢侈性; 各种行业的封闭性; 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8.对官营手工业的评价? 利: 有助于推动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精美的手工业品来源于官营手工业) 弊端: 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与社会;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的,往往导致失传;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生产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弊端丛生; 9.私营手工业的产品流向? 民间消费,市场流通 10.私营手工业的地位? 明朝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11.匠籍形成的时间? 元朝 12.匠户制度的影响? 统治者可以十分方便的征调各类工匠;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受到严重的束缚; 13.纺织业的发展? 麻纺织开始最早,明朝中期以前,麻布一直是百姓的主要衣料; 丝织业成就最高; 棉纺织业兴起最晚,明朝中期以后,成为主要衣料; 14.纺织业的成就? 新石器时代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商代出现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周代出现妇功; 汉代纺织技术已相当发达,并经丝绸之路远销海内外; 唐代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作坊兴起; 北宋棉纺织业兴起; 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明清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5.冶金技术的成就?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铜器; 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达到繁荣阶段(大部分制作礼器和兵器); 春秋晚期,出现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战国时期,出现淬火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炼钢); 西汉时,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西汉中晚期出现吵钢;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冶铁水利鼓风装置-------水排; 南北朝出现灌钢法; 16世纪以前,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16.冶金技术使用的燃料的变化? 木炭----------煤炭---------焦炭 17.陶瓷业的成就? 制陶业: 原始时代的彩陶; 新石器时代的蛋壳黑陶; 唐代的唐三彩 制瓷业: 商代出现原始青瓷; 东汉青瓷技术成熟; 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朝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 宋代彩瓷以达到完美程度,名窑众多,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青花瓷技术成熟; 明代创造出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创造出粉彩和珐琅彩;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第七八九专题测试题讲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专题七八九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组织建立 2.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到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 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 3.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对于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B.都是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都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D.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4.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标志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的变化 5.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权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经济的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经济滞胀 6.目前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说明不正确的是 A.是各部分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 B.反映了世界格局变化的多极化趋势 C.是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的结果 D.美国实现了独霸世界的企图 7.有人针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评论道:“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朝鲜战争8.一本史书描述:“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建联合国军,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这次冲突是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 9.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不结盟运动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10.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 A.柏林事件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11.“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12.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这说明了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专题知识框架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专题知识框架 学好高一历史有很大的帮助,能为高三历史学习节省不少时间,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专题知识框架,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300年 (三)城邦时代 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殖民 原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

影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 发展历程 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贵族制: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2. 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其特点) 3. 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估的暴力机器。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备知识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至专题七选择题早读练习

1月9日早读试卷 命题人:王冀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单选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_国,天下分而为七。_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_县。更_、_分裂,至_灭陈,天下方合为一。”“_”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3.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4.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6.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7.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题及答案

专题七练习题 1.通过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而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地位的是() A.金融资产阶级 B.大商人 C.新贵族 D.工商业资产阶级 2.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 ①立法②行政③司法④考试⑤监察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3.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统一后的德国为()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制君主国家 C.总统共和制国家 D.君主专制国家 4.“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戏剧,不具有革命性质”,麦考莱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其实质是() A.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 C.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 5.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标志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1791年宪法的制定 C.《拿破仑法典》的实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6.世界近代史上,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利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人生而平等 D.三权分立 7.下列有关英国国王与首相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 B.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只是国王的得力助手 C.英国国王是个“虚君”,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和司法权 D.英国国王是个“虚君”,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和立法权 8.2007年,由于美国军队深陷伊拉克战场,需紧急调动部队进行增援。调动军队这项权力应属于() A.总统布什 B.美国国防部 C.美国国会D.美国陆军部 9.法国的国庆日是在哪一天?() A.7月4日 B.7月14日 C.10月1日 D.1月1日

高中历史必修一讲义完整版

必修1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西周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立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⑵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⑶诸侯义务: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 政治:镇守疆土、朝觐述职军事:随从作战经济:交纳贡赋 ⑷诸侯权利:在封地内可以再分封,享有很大的独立性 政治:设置官员军事:建立武装经济:征派赋役 ⑸影响:积极:A、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扩大了统治区域。 C、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受封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后来诸侯割据混战埋下隐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⑴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1、来历: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把三皇五帝的名称 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

2、机构设置:全国分若干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下设县。 3、特点:①形成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一)汉朝:郡国并行制 1、带来问题:诸侯势力膨胀(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二)元朝:行省制度的实行 1、原因:为加强对空前辽阔疆域的统治 2、设置: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下辖路、府、州、县

1、汉朝:察举制(选官标准:品行),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门第),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 3、隋唐至清末:科举制(选官标准:考试成绩)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评价:⑴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⑵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 强了中央集权。 ⑶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专题九 专题整合

专题九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条主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三大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末 三大特征:1.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六七年代,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20世纪末,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重大历史线索 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

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演变: (1)美国与西欧关系的演变 ①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借以扶植和控制了西欧各国。 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欧逐步制定独立的外交政策,不愿像过去那样受美国控制。 ③两极格局瓦解后,西欧由欧共体发展成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轻视的力量,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对欧政策。 (2)美国与日本关系: ①二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②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扶植日本,但同时也控制了日本,日本政府也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③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日本经济崛起,日本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之间既有联盟又有摩擦;但相对于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更密切些。 三、题型应用体验 探究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