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考卷特快专递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三)(文科)

金考卷特快专递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三)(文科)

金考卷特快专递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三)(文科)
金考卷特快专递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三)(文科)

金考卷特快专递2017高考冲刺优秀模拟试卷汇编全国卷甲卷(Ⅱ卷)(文科)

45套_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三)(文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60分)

1. 设集合,,则

A. B. C. D.

2. 若复数(为虚数单位)为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A. B. C. D.

3. 已知在等差数列中,,且是和的等比中项,则

A. B. 或 C. D. 或

4. 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则

A. B. C. D.

5. 某公司有名男职员和名女职员,公司进行了一次全员参与的职业能力测试,现随机询问了

该公司名男职员和名女职员在测试中的成绩(满分为分),可知这名男职员的测试成绩分别为,,,,,名女职员的测试成绩分别为,,,,,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这种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

B. 这种抽样方法是系统抽样

C. 这名男职员的测试成绩的方差大于这名女职员的测试成绩的方差

D. 该测试中公司男职员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小于女职员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

6. 设向量,,若,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7. 已知某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都是直角边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体积为,

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A. B.

C. D.

8.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的值是,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A. B. C. D.

9. 已知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函数图象关于

轴对称,则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A. B. C. D.

10. 已知点在直径为的球面上,过点作球的两两垂直的三条弦,,,若,

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11. 如图,矩形的周长为,设,线段的两端点在矩形的边上滑动,

且,当沿在矩形的边上滑动一周时,线段的中点所形成的轨迹为,记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为,则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12. 已知双曲线的实轴端点分别为,,记双曲线的其中一个焦点为,

一个虚轴端点为,若在线段上(不含端点)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点,使得,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13. 若,且是第三象限角,则.

14. 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15. 已知首项的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项和

16. 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当时,,且当时,

,则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为.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104分)

17. 已知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的面积,,求的值.

18. 如图,一块正方形木料的上底面有一点,若正方形的棱长为,点在线段上,且

(1)请经过点在上底面画一条直线与垂直,并说明理由;

(2)在()的条件下,若正方体的经过点和直线的截面为,求正方体被分割所得的两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之和.

19. 从某市主办的科技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中随机选取了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已知这名

学生的成绩全部在分至分之间,现将成绩按如下方式分成组:第一组;第二组;;第六组,并据此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成绩在区间内的学生人数;

(2)从成绩大于等于分的学生中随机选名,求至少有名学生的成绩在区间内的概率.

20. 已知椭圆与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点,为椭圆的焦点,且

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若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1)直线,的斜率之积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求的面积的最大值.

21. 设函数.

(1)若,且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且,求证:在区间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22. 如图,已知中的两条角平分线和相交于,,在上,且.

(1)证明:,,,四点共圆;

(2)证明:平分.

23.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经过点,且倾斜角为,以原点为极点,以轴的非

负半轴为极轴,取与直角坐标系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若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2)求直线被曲线所截得的弦长.

24. 已知函数,,且的解集是.

(1)求的值;

(2)若,且,,,求的最小值.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

所以.

2. A 【解析】解法一:由题意得

为纯虚数,则,且,解得.

解法二:由题意,令,则,则解得

3. B 【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

因为是和的等比中项,

所以,即,

所以,

所以或,故或,

从而或.

4. C 【解析】通解

由题意得直线的方程为,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

设,,则,,

故.

优解

由题意得直线的方程为,易知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将直线代入抛物线的方

程得,设,,则,

所以.

5. C

【解析】根据抽样方法的特点,可知这种抽样既不是分层抽样,也不是系统抽样,故A,B是错误的,从这名男职员和名女职员的测试成绩得不出该公司男职员和女职员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故D是

错误,

根据公式,可以求得这名男职员的测试成绩的方差为,名女职员的测试成绩的方差为,所以C正确.

6. C 【解析】

所以.

7. B 【解析】通解

若选项为A,C,则该几何体为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锥,体积为,不合题意;若选项为B,则该几何体为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体积为,符合题意;若选项为D,该几何体为四分之一个圆锥,体积为,不合题意.

优解

由题意知该几何体为锥体,体积为,故其底面面积应为.

8. B 【解析】执行程序框图可知,,;,;,

;,.要使输出的的值是,则恰好时退出循环,所以,的最大值为.

9. B 【解析】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

,其图象关于轴对称,

则,,

所以,,

又,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故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其和为.

10. A

【解析】解法一:由题意,易知以,,为棱的长方体为该球的内接长方体.

设,,则

,设,代入式并消去,得,由

得,

所以,的最大值为.

解法二:由题意,易知以,,为棱的长方体为该球的内接长方体.

设,,则,可设,,则

所以的最大值为.

11. D 【解析】通解:由题意可知点的轨迹为图中虚线所示,

其中四个角均是半径为的扇形.

因为矩形的周长为,,则,所以

,显然该函数的图象是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且当时,.优解:在判断出点的轨迹后,发现当时,.

12. A 【解析】在线段上(不含端点)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点,使得,说明以为直径的圆与有两个交点.

首先要满足,

即,另外还要满足原点到直线:(不妨取为双曲线的上焦点,为右端点)的距离小于半径,

因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整理得,

即,

解得.

综上可知.

第二部分

13.

【解析】因为,且是第三象限角,

所以,

所以.

14.

【解析】根据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作出直线:,将直线向上平移到的位置,此时过点,取到最大值.

15.

【解析】因为,

所以 ,

所以 是以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 所以 , 所以

16.

【解析】根据题意,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 和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观察图得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即方程的根的个数为 . 第三部分

17. (1) 由 ,得 , 即 . 解得

或 (舍去).

因为 ,所以

. (2) 由

,得 .

由余弦定理,得 ,

所以 . 由正弦定理,得

18. (1) 在上底面过点 作 ,交 于 ,交 于 ,则

,如图 ,

江苏高考命题、阅卷规则的“真相”及答题要领【高考指导】

江苏高考命题、阅卷规则的“真相”及答题要领 一、谁出的高考试卷 考生以及家长应当知道:高考的本质,是为大学选拔人才。高考命题专家多数为大学教师,一部分是中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大学教师在命题工作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主导作用。在备考复习时,打破传统的老师“教什么考什么”的应试惯例,而是“注重和大学知识的衔接”,“源于教材大纲,高于教材大纲”,体现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家并不知道更多高考的“内幕”高考题是怎么出的?是什么人出的?谁是阅卷者?高考卷与平时的模拟卷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到底能不能预测高考真题?这些问题不清晰,备战高考就自然成了“盲人摸象”。 大多数的同学甚都在打一场“知己而不知彼”的仗。这就是那些很用功,做了很多“模拟卷”的同学最后还是“考砸了”的原因之一。“会的,没考;考的,不会”,常常让同学们刻骨铭心地懊悔。今天给大家分享8条揭示高考命题的“真相” 真相一: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江苏省内南京大学执学术之牛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域之泰斗。风采各异,领悟教育。 真相二: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在命题老师桌前,那是满满的所有市面上的“秘笈”“宝典”。 真相三: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教授的力量,学术的力量;是一种荣耀,也是责任。

真相四: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高考试题的科学性、区分度是众多一模、二模、三模难以比拟的。 二、谁改的高考试卷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大家都可能会想到改卷老师会出错,自己平时成绩蛮好的嘛。这个担心是没道理的。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五: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大学老师阅卷很重视考生的创新性,硕博士精神体能充沛,中学老师很耐心,满满的爱。 真相六:阅卷往往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能从考生试卷风格看出是啥样学校考生答的。高分考生的答案甚至与标答雷同。 真相七:作文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测试题 一、选择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 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 D.环境温度下降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致使其血浆pH显著下降 B.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下降 D.由于其体内内环境pH发生变化,所以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2D.血糖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 5.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伤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分别是A.尿失禁、正常排尿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D.不能排尿、尿失禁 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7.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⑤⑥⑦ 8.某男子接触过患某种禽流感的家禽,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男子终身具有抵抗该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B.该男子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感染这种流感病毒的患者 C.该男子获得的对这种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该男子具有抵抗各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9.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高二生物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 A.A、B、C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B.A、B、C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B、C、D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淋巴 2.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 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5.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前膜 B.神经递质是一种电信号 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神经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6.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装置() A.分别刺激A、B、C、G、H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5 B.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和G C.D、E、F D.刺激E、F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 7.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体温调节B.水平衡调节C.内分泌调节D.血液pH值的调节 8.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 A.W区B.V区C.S区D.H区 9.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高二生物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2?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 D. 在37C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C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 .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4.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5. 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前膜 B. 神经递质是一种电信号 C. 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 神经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6. 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 泡在任氏液 (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 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装置 如卜图,卜列各诰顶分析不用确的是 () A. 分别刺激A 、B 、C G H 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 5处 B. 在B 、C 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 A 和G 点:电流计指针祁能慌转 C. D 、E 、F 共同构威了两个神经兀相连接的邦位叫突触 D. 刺激E 、F 点,弓I 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 7?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 .体温调节 B .水平衡调节 C .内分泌调节 D .血液pH 值的调节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 脑皮层的 A . W 区 B . V 区 C . S 区 9?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5分,共60分) 1.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 C 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 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 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淋巴 A.A 、 B. A 、 C. B 、 B 、 B 、 C 、 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高考真相揭秘

高考出题真相揭秘 作为一名高三考生或家长,你一定要知道:高考的本质,是为大学选拔人才。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独立命题,高考命题专家多数为大学教师,一部分是中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大学教师在命题工作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主导作用! 针对于此,学大教育的一位有着多年高考命题研究经验的教研员透露,他们在对学生1对1辅导时,打破中学教师“教什么考什么”的应试惯例,而是“注重和大学知识的衔接”,“源于教材大纲,高于教材大纲”,体现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往年,都有一些考生模拟考试成绩不错,但在真实的高考中,成绩水平却有所下降,甚至觉得高考出题“有点歪”,这是因为模考题大多是高中老师出题,与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生很难把握准大学教师的命题特点。这正是很多考生的软肋! 考生不知道的更多高考“内幕” 高考题是怎么出的?是什么人出的?谁是阅卷者?高考卷与平时的模拟卷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到底能不能预测高考真题?这些问题不清晰,备战高考就成了“盲人摸象”。 所以说,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甚至一部分老师都在打一场“知己而不知彼”的仗。这就是那些很用功,做了很多“模拟卷”的考生最后还是“考砸了”的原因之一。“会的,没考;考的,不会”,常常让考生刻骨铭心地懊悔。 大学教育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闫浩东总结了8条揭示高考命题内幕

的“真相”,如果考生事先不清楚这些,即使平时基础再好、再努力,也难免走弯路、吃大亏! 真相一: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真相二: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真相三: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真相四: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真相五: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 真相六: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真相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八: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不是从高一升到高二那么简单。选拔,就要分出层次,而大学老师命题一定会突出能力、突出运用、

最新生物必修三试题

2013----201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月考 生物试卷 第Ⅰ卷(客观卷) 一.选择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2.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道 B.细胞内液和血浆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3.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O2 B.H2O、Na+ C.C6H12O6、尿素D.血红蛋白、氧化酶 5.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感受器 6.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产生抗体的细胞()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8.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9.下列不属于淋巴器官的是() A.胸腺B.脾C.骨髓D.垂体 10..扦插时,保留有芽和有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11.如右下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侧照光,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直立向上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12.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13.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收块放在下端;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收块甲和接收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高考命题的八大真相!模拟题和高考题的差别

高考命题的八大真相!模拟题和高考题的差 别 往年,都有一些考生模拟考试成绩不错,但在真实的高考中,成绩水平却有所下降,甚至觉得高考出题“有点歪”。这是因为模考题大多是高中老师出题,与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生很难把准大学教师的命题特点。▼真相一 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 真相二 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真相三 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 真相四 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 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 真相五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

▼ 真相六 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 真相七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八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不是从高一升到高二那么简单。选拔,就要分出层次,而大学老师命题一定会突出能力、突出运用、突出思维的创新、突出方法和效率。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学生越是盲目地、大量地做“垃圾题”,越是心里没底。 为什么真正的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敢说某某点必考,不但因为是考纲上的重点,考试说明上的要点,而且它是容易抓住考生“软肋”的实用点。比如数学中函数性质、导数、概率准考,为什么?这些知识和能力为升入大学后进一步研究可能性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了基础。

金考卷数学答案八年级

金考卷数学答案八年级 【篇一:八年级数学试卷】 5-2016学年度考卷 初二数学试卷 6.小朱要到距家15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朱出发10分钟后,小朱的爸爸立即去追小朱,且在距离学校60米的地方追上了他.已 知爸爸比小朱的速度快100米/分,求小朱的速度.若设小朱速度是 x米/分,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14401440 ??10 x?100xa. b.1440x?1440 x?100?1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c.1440x?1440 x?100?10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d. 1440第i卷(选择题) x?100?1440 x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a. xxx 2 b.x?1 c.2 ?y d.x? 8.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ce∥bd,de∥ac,若ac=4,2.已知11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 a?b=2,则ab a?b 的值为() a.0.5 b.﹣0.5 c.2 d.﹣2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0,a)与点q(b,13)关于原点对称,则a+b 的值为() a.33 b.﹣33 c.﹣7 d.7

4.若一次函数y=(m﹣3)x+5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 a.m>0 b.m<0 c.m>3 d.m<3 x25.分式 ?4 x?2 的值为0,则() 第1页共28页◎第2页共28页 a.4 b.6 c.8 d.10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10.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的 坐标为(1, y21222 ?1,②2x-5xy+y=0,③7x+1=0,④?0中一元12.方程: ①2x?3x2 2 二次方程是()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③ 13.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的周长为32,ab=4,则bc的长为() a.4 b.12 c .24 d.28 3) ,则点c的坐标为() 14.不能判断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 ad=bcb.ab=cd,ab∥cd c.ab=cd ,ad∥bc d.ab∥cd,ad∥bc 15.某品牌服装原价173元,连续两次降价x%后售价价为127元,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173(1+x%)2 =127 b.173(1-2x%)=127 c.173(1-x%)2=127 d.127(1+x%)2 =173 16.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 中白球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④尿素、载体和呼吸酶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解析:选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2、葡萄糖、尿素、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选D呼吸中枢在脑干;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听不懂。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解析:选B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呼吸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故PM2.5进入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内环境;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过敏原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PM2.5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 4.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等处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和分化 D.用药物阻断T细胞增殖分化,可明显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题与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次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生活状态下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 ( ) A .组织液 B .淋巴 C .血浆 D .唾液 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细胞内液、血浆 、淋巴 、组织液、消化液都是体液 B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 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 C .人体红细胞内的O 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通过6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D .家兔、 鱼类、 鸟类、草履虫都是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3.2012年8月的奥运运会上,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在机体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仍然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补充纯净水进行调节 B .维持体温的稳定主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来实现的 C .剧烈运动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血糖含量有下降趋势,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pH 相对稳定 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 .氨基酸、纤维素、CO 2、Na + C .胃蛋白酶、Ca 2+ 、脂肪、葡萄糖 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6.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 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 保持不变 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7.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 ①酸碱平衡 ②Na +、K + 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CO 2-O 2平衡 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8.下列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 A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B .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C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 D .饮水过多,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 9.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③为组织细胞,物质交换过程是 B .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 2的浓度相反 C .若③为胰岛B 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D .若③为肝细胞,饭后4 h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10.血细胞、淋巴管壁细胞及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分别是 ( ) A .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 B .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 C .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和血浆 D .血浆、组织液、组织液 11.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分泌量上升,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血液中O 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2.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 2CO 3 / NaHCO 3是维持细胞外液pH 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 +、K 十 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 +、K 十 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13.某大学新生在军训长途行军时,好多同学脚底部都打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淡黄色液体来源于( )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D 细胞外液 14、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 ①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高 ④淋巴循环受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5.神经冲动在神经中枢内的可能传导途径是( ) A .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B .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D .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 16.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 +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 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 .曲线a 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 .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 .低Na +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 + 浓度高于膜外 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 + 浓度高于膜内 17.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 通透性增大 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 .细胞膜内外K +、Na +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基础 1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含答案)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三测试题 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1.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PH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尿素、无机盐等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分解并不断释放入血液 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和葡萄糖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 2 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 ③葡萄糖、CO 2 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4.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5.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D.尿量增多 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7. 一个正常人从35℃的环境进入一室温只有18℃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A.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 B.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 C.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D.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 8.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 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 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9.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期末考试题 1.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2.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PH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尿素、无机盐等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分解并不断释放入血液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O2 B.H2O、Na+ C.C6H12O6、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 4.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血液 5. 下列关于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 B.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D.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6.右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 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 C.激素乙是胰岛素 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 7. 一个正常人从35℃的环境进入一室温只有18℃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A.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 B.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 C.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 D.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 8.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9.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②→①→②→③B.②→③→②→① C.③→②→①→②D.③→②→①

2020年理科高考命题重点揭秘

2020年理科高考命题重点揭秘 语文 考向1 :语文高考就考两项最核心的素养——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 阅读素养,就是在接受性、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既可多角度、多层面地阅读,又能创造性、批判性地阅读,最终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阅读题想提高正确率,首先阅读思维要合理。所谓的“合理”,指的是:命题者遵循了作者写诗写文所遵循的规律, 从而提出问题;作为阅读者,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去思考相关问题,方能得出准确的回答。 表达素养,就是基于表达目的或表达要求,充分考虑语境因素,使自己的表达目标清晰、对象明确、话题集中,充实而简明、鲜明又生动。 考向2:语文高考要求考生必须背诵记忆的知识有三类 一是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字词句法相关知识。 二是文学审美知识,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此外,还包括最新《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文学作品和背诵篇目等相关知识。三是中外文化常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常识。 考向3:语文高考的所有命题素材都离不开三个情境 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尤其是生活情境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考向4:现代文阅读的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主要考查信息性阅读能力。 信息性阅读能力的得分要点是:把握文本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考向5:现代文阅读的文学性文本主要考查文学性阅读能力。 得分要点是:对作者的倾向和意图、作品语言与形式,读者立场、阅读取向、欣赏角度、评价标准等,具有一定的认识。 数学 考向1:高考数学的学科素养包括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索和数学文化。考向2:高考数学科提出5项关键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向3:高考数学的必备知识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5个主题。 高考数学将其整合,按逻辑体系将分散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相互衔接的内容组成有机的结构体系。 考向4:高考数学的命题将突出以下几点: 注意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适当增加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学科情境的试题,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以及对核心素养的有效考查;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 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运动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2.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Na+K+Ca2+Mg2+Cl- 有机 酸 蛋白 质 ①②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10 140 2.5 10.35 25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4.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酶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5.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 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6.如图是下丘脑与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B.b与a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7.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 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 8.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9.如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的膜外

高考数学八大要点及核心命题线索

高考数学八大要点及核心命题线索 特级教师指导:最后叮嘱高考数学8大要点 1、填空题后几题可能涉及向量数量积(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六边形和圆锥曲线为载体,数形结合求数量积和参数)、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及参数范围、数列与圆锥曲线基本量的计算,运用抽象函数的性质求函数值与解不等式、三角形的计算与三角求值,命题的否定与必要不充分条件也是易错点。 2、立体几何复习应关注符号语言表述的命题的真假判断,共(异)面的判断与证明、用性质定理寻找平行线与垂线的方法,运用三棱锥体积求点面距离。 3、三角复习,应重视以图形为载体运用三角变换求角的方法与注意点,已知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或高等如何解三角形。 4、解析几何要围绕主干知识椭圆的方程和性质,运用圆心的轨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椭圆标准方程的变形、直线斜率、圆的性质和平面几何知识推证椭圆的一些基本性质,会对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唯一性、不变性、恒成立等性质进行论证、运用。 5、应用题可从解三角形、概率、数列求和、函数、立几等模型出发构建数学模型,概率应用题应注意解题规范。 6、数列复习应重视对差、等比数列的综合运用。掌握

证明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比)数列的方法,会用整数的基本性质和求不定方程整数解的方法求解数列的基本量,证明数列的一些基本性质(如无穷子数列项的整除性质和不等关系)。 7、函数重点是论证函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将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结合,涉及求参数范围、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重视分类讨论在研究函数问题中的工具作用。 8、关注高等数学知识与竞赛试题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 高考倒计时:数学重点把握核心命题线索 当高考数学的复习进入收尾阶段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已经不再是多做多少新题,而是将已有的认识固化与升华,以求高考的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规律性的认识对高考的意义远远大于题海战术带来的低效率的复习,尤其是核心命题线索的把握,对整个高考数学的成败具有深远影响。 此时此刻,几乎所有考生大都已经过至少三轮的复习,所以对于各章节的基本知识点以及对应常见的题型和应对策略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我要强调的是:考生在知识完备的前提下,对整个高考数学尤其是重点章节命题线索及考查方式的把握将异常关键。 与高考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学科的命题有两大鲜明特点:第一,高考数学试题考查异常全面,必修部分所学的章节几乎都会在试题中得到体现,未开垦的章节凤毛麟角。第二,高考数学试题对重点章节的考查又异常偏重偏难,从不

高考命题的八大真相

高考命题的八大规律 要打破中学教师“教什么考什么”的应试惯例,而是“注重和大学知识的衔接”,“源于教材大纲,高于教材大纲”,体现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往年,都有一些考生模拟考试成绩不错,但在真实的高考中,成绩水平却有所下降,甚至觉得高考出题“有点歪”,这是因为模考题大多是高中老师出题,与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生很难把握准大学教师的命题特点。这正是很多考生的软肋! 考生不知道的更多高考命题真相 高考题是怎么出的?是什么人出的?谁是阅卷者?高考卷与平时的模拟卷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到底能不能预测高考真题?这些问题不清晰,备战高考就成了“盲人摸象”。 所以说,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甚至一部分老师都在打一场“知己而不知彼”的仗。这就是那些很用功,做了很多“模拟卷”的考生最后还是“考砸了”的原因之一。“会的,没考;考的,不会”,常常让考生刻骨铭心地懊悔。 高考命题的八大真相,如果考生事先不清楚这些,即使平时基础再好、再努力,也难免走弯路、吃大亏! 真相一: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真相二: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真相三: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真相四: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真相五: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 真相六: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高考命题答题阅卷套路

高考命题答题阅卷套路 套路一:一切以教材和大纲为准 高考出题时要求每一道题,无论大小,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必须能够在教材上找到援引。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知识点的考频,也可以在《考试大纲》上查到。 也就是说,当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回归教材、仔细阅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甚为重要。 套路二:尽量不出怪题、偏题 命题人出题时会考虑该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否偏大,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主要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套路三:要体现选拔性和区分度 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即所谓“软肋”,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这也就是所谓的“区分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 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了这部分分数。 答题过程中的套路 套路一:拿到试卷通读一遍

首先拿到试题,要通读一遍,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高考在发卷后五分钟内不能答题,考生应先检查的名称、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一定要听清监考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错误之处。 接着将试卷浏览一遍,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量,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应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树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试题上。 若通读全卷后尚未到答题时间,则应认真完成大题的审题,最好将试题多读几遍,语文科目可以先看一下作文题目,因为在前面的答题过程中,可能灵机一动,好的作文立意就有了,要及时写下来。 套路二:避免“分秒必争” 一般考生为了赶快做完试卷题目,于是就分秒必争,做完一题之后,马上做下一题。虽然时间对结果影响很大,但是这种不妥当。因为回答一个问题的思考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其他的问题,必须让头脑冷静下来。 为了以新的思考模式去回答下一题,就必须暂停5秒钟,在心中暗示自己“又顺利解决一题”,同时认真地读下一道题,使头脑改变思路,这种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浪费时间的做法,实际上却是在节省时间。 套路三:实在答不出的问题,干脆放弃 “弃卒保帅”,答不出的题,磨半天也是徒劳,放弃它,而在会做的题上确保高分,才是高考获胜的战术。那么如何决定是否放弃呢?有经验的老师认为,决定放弃的时间是每道题所分配时间的三分之一。假如,每题有10分钟的解答时间,如果碰上该放弃的题目,大致做题约3~4分钟,仍然觉得无从下手即可决定放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