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实践优秀案例】传播红色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推动实践育人

【社会实践优秀案例】传播红色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推动实践育人

传播红色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推动实践育人

一、案例综述

立足专业特色,围绕“中国梦”主题,通过成立红色宣讲班、党员先锋队、专业导师团等3支队伍,搭建以红色宣讲、红色书屋、红色舞台为主体的活动平台,在“送教进学校,送书进社区,送戏进农村”的过程中,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课堂、师生、校地等三大互动机制,在丰富基层百姓业余生活、增强人民爱国情怀的同时,也提升了青年学子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爱党爱国意识。

二、案列解析

(一)案例思路与理念

围绕“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基层百姓,促进自身成长”这一理念,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农村和中小学,建立长效机制,开展“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在开展红色宣讲中深化认识、传播红色文化,在建设红色书屋中强化服务、提升理论素养,在用好红色舞台中落地见效、增强教育效果,既建好了队伍、搭好了平台,更完善了机制,让学生在“助人自助”中受到红色熏陶与培养,全面深化实践育人。

(二)案例设计与实施

1.立足专业特色,建好三支主力军

根植价值观念需要通过知识的传授、行动的示范才能深入人心,但无论是讲授理论还是开展实践,都需要有高素质的队伍才能让活动的效应最大化,基于这样的考量,学校先后成立了理论宣讲班和党员先锋队。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活动质量,学校还专门成立与之对应的导师团,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宣讲和实践。

(1)成立宣讲班,传播红色文化。宣讲班成员严格按照“理想

信念坚定、理论储备扎实、师范技能过硬”的标准开展选拔。通过构建“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思想认识+责任意识”的组合选拔机制,确保宣讲成员的素质过硬;通过构建“前期集中辅导+中期分工准备+后期模拟上课”的“三段式”集体备课机制,确保宣讲内容的质量过硬;通过构建包含问卷调研、随机访谈、座谈讨论等环节的总结反馈机制,引导成员确保活动质量稳步提升。

(2)成立先锋队,激扬红色能量。除了理论宣讲班,学校还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先锋队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主要职责,从功能定位上注重与宣讲团的区分。先锋队员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作为学生党员,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奉献意识。先锋队和宣讲班的组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目前,学校共成立校级先锋队1支,院级先锋队17支,成员达300人以上,成为践行红色正能量的主力军。

(3)成立导师团,引领红色力量。学校依托党课讲师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成立导师团,成员以二级党组织书记、教工党支部书记、相关专业教师为主,每年遴选20人左右。为进一步发挥导师团作用,学校建立了“三结对”制度,通过一位导师结对一名宣讲组员、一名先锋队员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骨干拥有一对一的专业辅导;通过一位导师结对指导一项学生党建研究课题的形式,引导导师团成员带领学生党员开展党建理论研究,4年来,共有20余项课题转化成论文发表;通过组织一位导师团成员结对一个基层社区、企业、农村基层党支部构建了校地党建合作的新模式,4年来,成立党员实践基地6个。

2.关注基层基础,建设三个主阵地

学校紧扣“中国梦”主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任务,对准基础教育、基层百姓,积极构建“红色宣讲、红色书

屋、红色舞台”为主体的红色系列“三走进”活动。

(1)抓好教育主线,走进中小学校,做实“红色宣讲”。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围绕“中国梦”主题,结合每年时政热点,四年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不跑偏,学校分别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两学一做”等主题开展宣讲。结合师范院校专业特色,按照“意识形态要从娃娃抓起、理想信念要从娃娃培养”的原则确定宣讲对象为中小学生。通过包含知识讲解、观看视频、学唱歌谣、探索名人、场景模拟、绘本教学、班级画展等形式,以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青少年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明确“中国梦”与“个人梦”的有机联系,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

(2)发挥文化优势,走进基层社区,做特“红色书屋”。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少青年已经习惯利用互联网开展阅读,然而,大部分老党员并不具备上网查询学习资料的技能或条件,这对他们进一步了解国家政策、学习理论知识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书籍收藏量较大这一优势,通过党员之家这一学生党建工作核心力量建立“红色流动书屋”,用定时更替、交叉轮换的方式,将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报刊送到群众身边,让基层百姓有书可读,提升理论素养,增强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此外,利用“红色书屋”空间,举办专题读书会、讨论会,让书屋更加温馨、充满活力。

(3)注重氛围营造,走进文化礼堂,做大“红色舞台”。在开展送宣讲、送书籍的同时,学校每年都会准备多个反映时代特征、契合时代精神的文艺节目,以红色舞台的形式走进农村、社区文化礼堂,有趣味、接地气、可观可感的文艺节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这一

方式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于文化的需求,表演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民族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更直观地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进一步充实、丰富、创新农村文化礼堂的内涵,切实提升了文化礼堂的使用率和农民群众的参与率,使文化礼堂“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为了增强活动的丰富性,扩大活动覆盖面,学校联合基层村支部、社区、当地影院,指导社区支部、村支部注重找准百姓业余生活这一切入点,通过免费播放《智取威虎山》《勇士》《湄公河行动》等红色电影,引导群众在观影过程中提高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怀。

(三)工作实效与经验

1.构建“课堂互动”机制,培养“红色细胞”。青少年意识形态的养成需要教师的倾情付出,学校通过红色宣讲这一载体,为大学生走进中小学生,传播红色文化打开了通道,提供了面对面的服务。4年来,宣讲从学校所属的金华市婺城区慢慢扩大到金东、义乌、永康、兰溪、磐安等地,行踪遍布60余个中小学,惠及学生10000余人。

2.构建“师生互动”机制,提升“专业技能”。导师团的建立从源头上防止了宣讲内容不饱满、实践内容不丰富、调研内容不合理的问题,也为参与活动的学生提供了个人专属的指导老师和“一对一”的有效指导,这样的师生互动机制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师范技能,4年来,共有180位优秀学生党员加入宣讲团,成为宣讲红色正能量主力军,其中的不少同学成为了各学院师范技能卓越班的骨干,2人获得全国师范技能竞赛1等奖,11人次获得全省师生技能竞赛奖项。

3.构建“校地互动”机制,促进“资源互补”。高校拥有文化资源和教学队伍,但缺少施展才华、提升技能的实战舞台,而地方虽然拥有较多资源,但相对高校缺少文化的高度、专业的水平,而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促成了高校和地方有机集合,形成了良性互补的效应。4

年来,学校在地方建起党建教育培训基地多个,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老百姓也在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升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案例点评

(一)案例典型特征

1.主动回应双向需求。如何让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社区、学校等基层细胞落地生根、次第开花,是当代大学生要思考与实践的时代命题。XX大学开展“红色行动”系列活动,让宣讲与服务对象形成共识,是其主动回应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生成长需求做出的积极探索,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和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师生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专业水平,全面深化实践育人。

2.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师范大学肩负着“树两代师表,铸两代师魂”的重任,既要让学生站上讲台,更要让学生站好讲台。学校充分发挥师范类院校学生的师范技能,选拔优秀学生,组建红色宣讲与实践服务队伍、导师团,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备好特殊的“课”,备好“教材”与“学生”,让学生早一步体验到“为人师表”的责任与担当,回顾反思自我,使自身的专业技能在实践服务中得到全面提升。

3.全面深化实践创新。“红色宣讲”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既传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讲清讲透时政热点;既体现知识共性,又体现受众个性,紧紧结合区域特色,根据参与对象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断丰富完善课程内容体系。“红色书屋”让宣讲者从讲台走进群众,并通过专题交流会、主题研讨会等形式,让书屋变“活”,更加温馨更加有凝聚力。“红色舞台”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普及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入脑入心。

(二)案例推广价值

1.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注重强化引领引导。打造宣讲班、先锋队、导师团三位一体的队伍,让优秀教师参与学生队伍进行打磨,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又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发挥师范优势,建立宣讲课堂,主讲人既是学生又是老师,锻炼了宣讲队员们的能力,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形式,不仅面向社会公众传播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在传播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到更为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文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注重实现共建双赢。宣讲团队在校内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同时,更要注重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与地方政府共建红色实践基地,强化顶层设计,每年推出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全面、更到位的成长服务与体验,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人心。

3.传道与授业相结合,注重讲清来龙去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千年而形成的精髓,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注重追本溯源,让受众群体不仅知其然,更要讲清楚其“之所以然”;不仅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更要注重精神的内化与升华,在红色文化的普及推广中提升学生的道行与品性。

(三)思考与建议

1.要注重发挥专业优势“讲清楚”。在开展系列践行活动中,要结合专业特长,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与特长,利用课堂讲授、绘本教学、校园主题特色活动等形式,向校内学生传播红色文化;同时,更要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发挥好自身的特长,利用各种表现形式,在社会大舞台锻炼中传递红色正能量。

2.要把握传统现代两端“讲到位”。宣讲活动既要紧密结合时事政策,迎合时代热点,回应社会痛点,在宣讲过程中讲到位,不跑偏;同时,又要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将“来处”与“去向”讲到位,让群众与师生既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体验到中国的蓄势待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要构建校地合作机制“讲长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一个从主动学习再到内化继承的长期反复的过程。学校需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地方提供活动平台;另一方面,学校开展系列宣讲以及其他实践活动,形成一套完整的活动体系,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同时讲求因地制宜,在活动过程中结合地方特色,引起地方群众的共鸣,激发基层百姓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