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

姜淑芳;卢彦平;付玉荣;汪淑娟;张立文;李亚里;高志英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技术策略。方法2010年4月-2012年8月来我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常规穿刺采集羊水或脐带血样本,同时采用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产前诊断结果。结果染色

体核型分析报告时间平均为4~5周,494例羊水或脐血样本中有2例分析失败;

总染色体异常为8.74%(43/492);数目异常占异常总数的81.40%(35/43),结构

异常占18.60%(8/43)。在数目异常中,21三体占74.29%(26/35),18三体

17.14%(6/3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8.57%(3/35)。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报告时间

平均为72~96 h;染色体数目异常为7.09%(35/494),21三体占数目异常的

74.29%(26/35),18三体17.14%(6/3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8.57%(3/35),对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分析结果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FISH未能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针对常见的染色体数目异常(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性染色体单体或三体),FISH可直接进行产前诊断;FISH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较全面了解染色体

畸形的产前诊断技术策略。%Objective To study the techniques for prenatal diagnosis of abnormal chromosomes. Methods Amniotic fluid or umbilical cord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pregnant women who visited our department from April 2010 to August 2012. Their prenatal abnormal chromosomes were diagnos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d routine chromosome karyotyping, respectively,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time of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was 4-5 weeks. Of the 492 amniotic fluid or umbilical cord blood samples that were analyzed, 2

were failed. The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bnormal chromosomes accounted for 8.74% (43/492), the abnormal chromosomes accounted for 81.40% of the total abnormal chromosomes (35/43), the chromosomes with abnormal structures accounted for

18.60%(8/43), the trisomes 21 and 18 accounted for 74.29%(26/35) and 17.14%(6/35) respectively, the abnormal sex chromosomes accounted for 8.57%(3/35). The average time of FISH was 72-96 h. The FISH showed that the abnormal chromosomes accounted for 7.09%(35/494), and the trisomes 21 and 18 accounted for 74.29%(26/35)and 17.14%(6/35) respectively, and the abnormal sex chromosomes accounted for

8.57%(3/35), which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No abnormal chromosome structure was detected by FISH. Conclusion FISH can diagnose the prenatal abnormal trisomes 21, 18, 13 and sex chromosome monosome and trisome. FISH in combination with chromosome karotype analysis is strategy for understanding the chromosome.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8

【总页数】4页(P808-810,813)

【关键词】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核型分析;产前诊断

【作者】姜淑芳;卢彦平;付玉荣;汪淑娟;张立文;李亚里;高志英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8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5.5

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染色体病是降低胎儿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约80%的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都是因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而进行的[1],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确诊染色体病的重要手段,被誉为诊断染色体病的金标准。但由于需较长时间细胞培养,报告结果所需时间较长,孕妇易产生焦虑情绪;有时因为细胞培养失败、核型少或染色体分散差而不能得出分析结果。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发现目标疾病以外的染色体异常,特别是某些并无明显临床表型改变的染色体结构异常,从而使产前咨询变得更加繁杂。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其原理是将荧光素标记的探针与变性后的染色体、细胞、组织中的核酸按照碱基互补原则进行杂交,经洗涤后直接检测或通过免疫荧光系统检测,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的探针标记的荧光素颜色不同,从而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加以区分。由于产前诊断中80%以上与临床相关的染色体异常是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2],因此针对这几种染色体的FISH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产前诊断中。但是,该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如何应用,国内外一直有不同的观点[1,3-4]。本研究分析比较494例羊水或脐带血样本的产前诊断结果,探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及其联合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常见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2010年4月-2012年8月来我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494例,年龄19~48岁(平均33.6岁),孕周15+1~34周(平均20+4周),均为中孕

期母血清筛查结果显示高危、晚孕期超声发现异常、高龄或其他产前诊断指征者,经详尽的产前咨询,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实施羊膜腔穿刺或脐静脉穿刺。

2 标本采集在超声引导下行常规穿刺术,抽取羊水或脐血。最先抽出的约2 ml羊水弃掉,再抽取羊水25 ml,无菌条件下注入3支尖底离心管中,每支分别为10 ml、10 ml、5 ml,分别用于细胞培养和FISH。脐血样本约2 ml,分两管,肝素抗凝。所有羊水和脐血样本及时送检,及时处理。

3 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按照产前诊断技术行业标准和规范[5-6],将两管各

约10 ml的羊水样本,离心2 500 r/min,10 min,弃上清液,每管留沉渣约0.5 ml,分别加Gibco羊水培养基4 ml,吹冲混匀后接种2瓶细胞培养瓶中,分别置37 ℃、5% CO2孵箱中独立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状况进行换液,并将上清液合并至一新培养瓶中,三瓶细胞继续培养适当时间。按原位方法收获细胞,经老化、显带、染色等处理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计数15个细胞染色体数目,分析3~5

个克隆的染色体,每个克隆分析配对一个分裂相,并保存核型图。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同常规外周血操作,计数20个分裂相,选择2~3个进行分析配对并保存。

4 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与应用指南[7]进

行操作。将约5 ml羊水细胞样本置于15ml尖底离心管中,1 200 r/min,离心

10 min,去上清,加入5 ml预热至37 ℃的氯化钾(KCl)溶液进行低渗处理。脐血样本0.5 ml直接加入5 ml预热至37 ℃的KCl溶液进行低渗处理。再经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固定后制成细胞膜片,经消化后,用GLP 13/GLP 21组和CSP18/ CSP X/ CSP Y组探针进行杂交,再经洗涤与复染后,立即盖上盖玻片。

暗处放置10~20 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选用合适的滤光片组观察细胞数量和分

布,随机计数至少50个细胞的杂交信号,90%以上的细胞显示GLP 13/GLP 21组:21号染色体为2个红色荧光点,13号染色体2个绿色荧光点;CSP18/ CSP X/ CSP Y探针组:18号染色体为2个天蓝色荧光点,若X显示2个绿色荧光点,为女性;X显示1个绿色荧光点,Y显示1个红色荧光点,为男性;均视为未见异常。60%以上的细胞出现异常信号,多或者是少,则判断为相应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必要时,可增加计数细胞数,甚至浏览全片。

结果

1 羊水或脐血样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报告时间平均为4~5周,分析成功率为99.60%(492/494);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8.74%(43/492);数目异常占异常总数

的81.40%(35/43),结构异常占18.60%(8/43)。在数目异常中,21三体占

74.29%(26/35),18三体17.14%(6/3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8.57%(3/35)。见表1。

2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报告时间平均为72~96 h,分析成功率为

100%(494/494),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7.09%(35/494),均为数目异常(表1),其中21三体(见图1A)占数目异常的74.29%(26/35),18三体(见图

1B)17.14%(6/3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见图1C、D、E)8.57%(3/35)。

3 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与核型分析检测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比较 FISH能够检测出所有的21、18和性染色体的数目异常,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相比,结果完全相符。见表2。

表1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结果Tab.1 Findings in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and FISHFIS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KaryotypeFISH 46, XN449459 46, XN, inv(9)30 46, XN, 13P+10 46, XN, t(3; 5)(p13q22)10 46, XN, t(2; 8)(q23q24)10 46, XN, 14S+10 46, XN, 15p+10 47, XN, +212626 47, XN, +1866 47, XN, +X11 47, XN, +Y11 45,

X011 Total492494

图 1 FISH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 A: 21三体; B: 18三体; C: XXY; D: XYY;E: XOFig. 1 FISH showing abnormal chromosomes A: trisome 21; B: trisome 18; C: XXY; D: XYY; E: XO

表2 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与核型分析检测结果比较Tab. 2 Findings in FISH and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a: Two cases reported karyotyping failure were proved chromosomal numerical normalities by following upChromosomal numerical normality Abnormality by FISH350 Normality

by FISH 0459a Total35459 Chromosomal numerical abnormality

讨论

许多研究证明,利用18、X、Y染色体的着丝粒α卫星探针和13、21染色体的特异序列探针快速检测羊水细胞中13、18、21、X和Y染色体的数目异常,进行产前诊断是快捷有效的,可减轻等待分析结果给孕妇带来的焦虑情绪。该技术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00%和99.8%~100%[8],被誉为快速核型分析技

术(rapid aneuploidy detection,RAD),随着探针的商品化和认证,FISH在产

前诊断中逐步开始应用。但是,关于如何应用,国内外一直有不同意见,归纳为四种[9]:一是单独只用染色体核型分析;二是RAD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三是让孕妇自行选择RAD或染色体核型分析;四是只用RAD。2000年,美国医学遗传学学院和美国人类遗传学会发表声明,认为间期核FISH技术对产前诊断和筛查染色体异常有高敏感性和准确性,可提供非常准确的结果。阳性FISH结果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胎儿临床管理的最终决定需依据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条:阳性FISH

结果、确定的染色体分析结果或一致的临床信息。在临床诊疗实践中,有学者报道[10],72%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孕妇选择了根据FISH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引产,而没有等待核型分析结果。2004年,英国国家筛检委员会(UK National

Screening Committee,UKNSC)则推荐,针对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结果高风险或高龄、超声显示胎儿结构正常的孕妇,可以采用FISH等快速诊断方法直接进行产前诊断。

目前,国内已有常见非整倍体异常的商品化探针,许多实验室具备了所需设备,熟练掌握了操作技术,因此,间期核FISH应用于临床产前诊断,已较为普及。本研究中,FISH能够检测出所有的21、18和性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占异常总数的81.40%),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相比,结果完全相符。与Neagos等[11]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是,由于FISH技术本身固有的技术局限性,只能检测探针对应的染色体异常,而未能检测出8例结构异常。目前的产前筛查目标疾病主要是21三体、18三体、13三体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其中,开放性神经管缺陷主要依赖于超声检查。因此,可以认为,针对常见染色体异常(13、18、21、X、Y的非整倍体异常),间期核快速FISH可直接单独应用于产前诊断,既简便、快速,又避免了因为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的部分无明显表型改变的结构异常。在染色体异常率高发的情况下,如超声显示胎儿结构异常、高龄、父母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等,FISH应与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相结合,一方面利用FISH快速检测常见染色体异常,提高分析的速度和效率,减轻孕妇的精神负担,同时应用经典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保证检测结果的全面、准确、可靠。

在产前诊断中,染色体嵌合体问题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FISH能够检出部分嵌合体。而某些嵌合体,特别是低比例的嵌合体,难以检测出来,而这种低比例的嵌合体存在的意义值得临床探讨,特别是超声显示胎儿结构正常时,染色体嵌合体的问题更是产前咨询中的棘手问题。而在临床实践中,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的嵌合体,经脐血细胞核型分析复检为正常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赵欣荣等[12]发现,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Y[42]/47,XY,+8[12]的嵌合体,经脐血细胞核型分析复检为正常,由于孕妇为高龄,超声检查胎儿正常,经遗传咨询后,孕妇

要求继续妊娠。因此在为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时,详尽的咨询工作十分重要。无论是选择FISH,还是FISH联合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在咨询时,都要充分告知技术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而对于检验结果的解读也是重要的产前诊断环节。

参考文献

1 Gekas J, van den Berg DG, Durand A, et al. Rapid testing versus karyotyping in Down’s syndrome screening: cost-effectiveness and detection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J].Eur J Hum Genet, 2011, 19(1): 3-9.

2 Shaffer LG, Bui TH. Molecular cytogenetic and rapid aneuploidy detection methods in prenatal diagnosis[J]. Am J Med Genet C Semin Med Genet, 2007, 145C(1): 87-98.

3 姚妍怡,宋婕萍,徐淑琴,等.425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的比较[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24-2326.

4 Ogilvie CM, Yaron Y, Beaudet AL.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prenatal diagnosis 3: For prenatal diagnosis, should we offer less or more than metaphase karyotyping?[J]. Prenat Diagn, 2009, 29(1): 11-1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胎儿常见染色体异常与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标准[S]. Ws 322.2-2010.

6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妇幼保健院. 《北京市产前诊断与产前筛查工作规范(试行)》[S]. 2003.

7 范耀山. 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与应用[M]. 刘青杰,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60.

8 Hadzsiev K,Czakó M,Veszprémi B, et al. Rapid diagnosis of fetal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J].Orv

Hetil, 2007, 148(30):1401-1404.

9 De Jong A, Dondorp WJ, Timmermans DR, et al. Rapid aneuploidy detection or karyotyping? Ethical reflection[J]. Eur J Hum Genet,2011,19(10):1020-1025.

10 Bryndorf T, Lundsteen C, Lamb A, et al. Rapid prenatal diagnosis of chromosome aneuploidies by 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a one-year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high-risk and urgent fetal and postnatal samples[J].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0, 79(1): 8-14.

11 Neagos D, Cretu R, Sfetea RC,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screening and prenatal diagnosi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umerical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J]. Maedica(Buchar), 2011,6(3):179-184.

12 赵欣荣,吴怡,韩旭,等.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5):46-47.

检测染色体可使用的技术方法

检测染色体可使用的技术方法 以检测染色体可使用的技术方法为标题,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染色体检测技术,包括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基因组测序和单细胞测序等。这些方法在研究染色体异常、遗传疾病和生殖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染色体检测方法,通过观察染色体的数量、形态和结构来判断染色体是否正常。该方法常用于检测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变异和易位等。核型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细胞培养、染色体制片、显微镜观察和染色体图谱的绘制。核型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为个体的遗传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荧光原位杂交(FISH) 荧光原位杂交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染色体检测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的探针标记染色体上的特定序列,可以准确地检测染色体重排、缺失、扩增和易位等染色体异常。FISH技术可以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染色体的位置和数量,并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FISH技术在遗传学研究、肿瘤诊断和胚胎遗传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三、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测序是一种分析染色体DNA序列的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染

色体上的基因编码和非编码区域的信息。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揭示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变异。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其他生物基因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深入了解染色体的遗传变异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四、单细胞测序 单细胞测序是一种新兴的染色体检测技术,可以对单个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测序分析。传统的染色体检测方法需要大量的细胞,而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染色体异常和突变。该技术可以在早期检测胚胎的染色体异常,并且在肿瘤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为个体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基因组测序和单细胞测序是常用的染色体检测技术。它们在遗传疾病的诊断、生殖健康的评估和基础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染色体检测方法将更加精准和高效,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帮助。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 姜淑芳;卢彦平;付玉荣;汪淑娟;张立文;李亚里;高志英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技术策略。方法2010年4月-2012年8月来我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常规穿刺采集羊水或脐带血样本,同时采用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产前诊断结果。结果染色 体核型分析报告时间平均为4~5周,494例羊水或脐血样本中有2例分析失败; 总染色体异常为8.74%(43/492);数目异常占异常总数的81.40%(35/43),结构 异常占18.60%(8/43)。在数目异常中,21三体占74.29%(26/35),18三体 17.14%(6/3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8.57%(3/35)。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报告时间 平均为72~96 h;染色体数目异常为7.09%(35/494),21三体占数目异常的 74.29%(26/35),18三体17.14%(6/3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8.57%(3/35),对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分析结果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FISH未能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针对常见的染色体数目异常(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性染色体单体或三体),FISH可直接进行产前诊断;FISH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较全面了解染色体 畸形的产前诊断技术策略。%Objective To study the techniques for prenatal diagnosis of abnormal chromosomes. Methods Amniotic fluid or umbilical cord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pregnant women who visited our department from April 2010 to August 2012. Their prenatal abnormal chromosomes were diagnos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d routine chromosome karyotyping, respectively,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average time of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was 4-5 weeks. Of the 492 amniotic fluid or umbilical cord blood samples that were analyzed, 2

产前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应用

产前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应用。方法该课题挑 选的78例孕妇均来自于本院产科,均需接受体外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将荧光原位杂 交技术应用在其中36例羊水样本中,直接检测间期核细胞的13、18、X和Y等染色体数量。结果针对本实验78例羊水样本来说,完成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有70例,诊断成功率为 89.74%,其中有6(8.57%)例诊断出染色体核型异常,报告时间均值为(23.49±5.11)天; 针对36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样本而言,其诊断成功率为100%,有3(8.33%)例存在 染色体核型异常,即1例数量异常、2例结构异常,报告时间均值(2.75±4.14)天。结论在 产前诊断中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成功率,缩短报告的时间, 若孕妇存在特殊情况时,仅单纯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则极易出现漏诊事件,故需要将荧 光原位杂交技术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使用。 【关键词】产前诊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染色体核型 产前诊断是保证母婴生命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主要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染色体核 型分析,前者指的是应用同源互补染色体和具有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特异性结合,经荧光显 微镜定性分析羊水间期细胞DNA的技术,具有便捷、省时、特异性强等特点,而后者是胎儿 染色体异常诊断的金标准,但具有检验周期长、速度慢、易受时间约束等缺陷[1]。该实验选 取78例产科孕妇,分析产前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应用,具体内容 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该课题挑选的78例孕妇均来自于本院产科,所有孕妇均需接受体外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在其中36例羊水样本中,孕妇年龄21—45岁,均值 (31.56±5.74)岁。所有孕妇在诊断指征、孕周等临床资料上无异(P>0.05)。 1.2方法 1.2.1羊膜腔穿刺 在超声引导和定位条件下,通过腹壁实行羊膜腔穿刺技术,抽取20—24ml羊水,并将其保 存在无菌玻璃试管内。 1.2.2体外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提取16—20ml羊水进行离心操作10分钟,离心速度为每分钟800g,离心完成后去除上层清液,将其沉渣制作成细胞悬液,之后放置在羊水细胞培养基内,并放入27℃的二氧化碳培养 箱内进行培养,等到第六天需更换培养液,密切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待羊水细胞实现贴壁快 速生长后,且通过显微镜可观察到多个克隆细胞,则可以进行常规制片,当G带显色,其核 型技术≥30个分裂相时,需分析5个核型,若诊断结果可能存在异常嵌合型或核型,则计数 需≥50个分裂相[2]。 1.2.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①样本玻片制作:提取羊水2—5ml,严格按照每分钟2000r速度进行离心操作10分钟,离 心后清除上层清液并制作成细胞悬液,预留0.2ml沉淀,之后将预温的5ml氯化钾溶液 (0.075mol/L)放置离心管内,并在37℃水浴内进行30分钟的低渗,然后离心10分钟清除 上层清液,将冰醋酸与甲醇按照1:3配制而成的固定液添加到沉淀中完成10分钟预固定,

医学中的染色体异常检测方法

医学中的染色体异常检测方法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器官,它们负责人类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发生了数量和/或结构方面的改变,这可能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在医学上,为了确诊和治疗患者,经常需要进行染色体异常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检测方法: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DNA微阵列和全基因组测序。 一、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是将染色体制备成为一系列的悬液,然后通过染色体计数,分析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该技术可以检测出大部分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病例。核型分析在诊断各种遗传病、性染色体异常(如Klinefelte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羊水穿刺后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核型分析的优点是可以同时诊断出大部分染色体异常,但缺点是需要对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这个过程需要2-3周的时间,且细胞

培养的成功率并不高。此外,核型分析也只能识别数目和结构异常,无法检测到微小的基因组变异。 二、荧光原位杂交(FISH)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核型分析技术,该技术使用荧 光标记的DNA探针,可以精确的定位到染色体上特定的序列位置,用于检测染色体数目和/或结构异常。这种技术在诊断一些获得性 染色体异常和癌症等单基因病例中有广泛的应用。 FISH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对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只需要对样本制成薄层,然后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时间短,成功率高。此外,FISH技术在细胞学和癌症诊断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FISH技术的缺点是只能检测到已知的染色体异常,对未知的异常无能为力,同时也无法检测到微小的基因组变异。 三、DNA微阵列

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知识讲解

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 断

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 时间:2013-01-31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染色体病是指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据估计染色体异常占出生儿的 1/150~1/120。产前诊断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有: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和微结构异常染色体疾病。据文献报道我国每年出生染色体异常的新生儿约10万人,在活婴儿中染色体异常者占0.3%。因此,普及染色体疾病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及染色体病的产前筛查和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作简单的阐述。 一、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染色体数目异常是临床上最主要的染色体病,其中以13号、21号、18号,X、Y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占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95%以上。这些染色体异常占全部染色体病的80%~90%。常见的可以进行产前诊断的染色体病有以下几种。 (一)21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trisomy 21 syndrome)又称先天愚型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是胎儿和新生儿中最常见的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600,在受精卵中为1/150。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智力低下,特殊面容,眼裂上斜,鼻梁扁平,舌大、外伸和流涎。约40%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 患者核型绝大多数(92.5%)为单纯型21三体,即47,XX,(xy),+21; 4.8%为易位型(如14/21、21/22易位);少数为嵌合型。单纯型21三体几乎都是新突变,与父母核型无关,它是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所致。单纯型21

三体的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密切相关,高龄孕妇生育21三体患儿的比例明显升高。 (二)18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又称为Edward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畸形,出生后不久死亡。患儿临床表现为头面、手足有严重畸形,头长而枕部凸出,犹如冬瓜样,称冬瓜头。眼距宽,眼球小,手紧握拳,足突出,向背部翘起,呈帆船状脚,95%的病例有先天性心脏病。 细胞遗体学检查80%患者核型为47,XY(或XX),+18;另外10%患者为嵌合体,即46,XY(或XX)/47,XY(或XX),+18;其余为各种易位,主要是18号与D组染色体的易位。 (三)13三体综合征 13三体综合征又称Patau综合征。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25 000。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障碍、小头、眼球小、前脑发育缺陷,常伴有腭裂。 细胞遗传学检查80%的病例为游离型13三体,核型为47,XX(或XY),+13。其余的为嵌合型或易位型。易位型通常以13号和14号染色体罗泊逊易位居多。 (四)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1. klinefelter syndrome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小睾丸、无精子产生,97%患者不育。患者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差,身材高,四肢长,可有智商低,精神异常及精神分裂症倾向。细胞遗传学检查绝大多数患者核型为47,XXY。大约有15%患者为嵌合体,其中常见的为46,XX/47,XXY;46,XY/48XXXY。额外的X是由于亲代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的结果。 2. XYY综合征:在男婴中发生率为1∶900。患者男性表型正常,身材高大,易兴奋,常有攻击行为。睾丸发育不全,生精过程障碍。XYY核型是父亲精子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减数分裂时发生Y染色体不分离的结果。

检测染色体可使用的方法

检测染色体可使用的方法 以检测染色体可使用的方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染色体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遗传信息,决定个体的遗传特征。染色体异常会导致一系列遗传疾病的发生,因此对染色体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染色体检测方法。 1. 细胞遗传学检测 细胞遗传学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检测方法,通过观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数量和结构来检测染色体异常。常用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荧光原位杂交)和CGH(比较基因组杂交)等。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到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和染色体重排等问题。 2. 分子遗传学检测 分子遗传学检测是一种利用DNA分子水平进行染色体检测的方法。通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技术,可以检测到染色体上的具体基因突变或缺失。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检测方法包括基因测序、多态性分析和SNP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精确地检测染色体上的具体变异情况。 3. 基因组学检测 基因组学检测是一种全基因组水平的染色体检测方法,能够全面、

高通量地检测染色体异常。常用的基因组学检测方法包括全基因组测序、SNP芯片和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到染色体上的各种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等。 4. 无创产前检测 无创产前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染色体检测方法,通过孕妇的血液样本中胎儿游离DNA来进行染色体检测。无创产前检测可以检测到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突变等问题,具有高准确性和低风险的特点。 5.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染色体检测方法,可以通过CRISPR-Cas9等技术对染色体进行精确编辑和修复。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染色体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也为治疗染色体异常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结起来,染色体检测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测技术,可以帮助诊断和预防染色体异常相关的遗传疾病。细胞遗传学检测、分子遗传学检测、基因组学检测、无创产前检测和基因编辑技术等都是常见的染色体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染色体检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染色体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将为人类健康带来

染色体异常的诊断和治疗

染色体异常的诊断和治疗 染色体异常是指在人类体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量、结构或者某些基因的异常。这种异常在人的健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染色体异常可以引起某些遗传疾病,而且许多癌症的发生也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由于技术的不断提升,现在的染色体异常诊断和治疗已经相对完善。在本文中,我们将会着重讨论染色体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染色体异常的诊断 1. 组织培养法 这是最常用的染色体异常诊断方法之一。将从患者体内提取的细胞化培养,产生大量的细胞,并累积到足够数量后取出处理,然后分别使用染色体增强或化学等处理方法,用高倍显微镜检测染色体的数量、结构以及是否存在某些异常。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胞核较大或较重的部位,如血液、胎盘组织等。 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是利用生物学的分子遗传学方法来 检测人类细胞染色体的协同杂交技术,是通过使用荧光标记分子 依据单核苷酸多态性或包括更多识别序列来进行DNA片段的侦察,进而检测某些基因、某些区域是否存在。FISH 方法自从广泛接受后,已成为各种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方法的主要选择。 3. DNA 探针杂交技术 DNA 探针杂交技术是一项通过选择目标基因进行制备,然后 使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核酸探针侦测特定的基因或基因片段的分 子技术。 二、染色体异常的治疗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某些具有危险的染色体异常进行干涉,并且许多干涉方法基于亚细胞水平的染色体或基因特异性操 作技术的发展。 1.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目前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疗法的治疗方法。基本思 路是通过对异常基因进行修复或替换,最终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已经获得许多案例,如在血液学治疗中,已经成功地采用了启动子、抑制剂等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项技术被认为 是未来治疗某些染色体异常的重要方向。 2.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大量用于治疗染色体异常的方法。这种方法 可以在治疗一些血液病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移植正常的干细胞, 达到治疗目的。不过,这种治疗方法最大的问题是移植的干细胞 数量和种类需要在原始病症范围内,有很大的难度。 3.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确定且目标明确的治疗方法,这种 技术的思路是基于特异性抗体和其效应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肿瘤细胞死亡。其中,一些抗肿瘤药物可以通过扩增具有特异 性的 T 细胞和 NK 细胞的免疫细胞,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治 疗效果。

文档:染色体异常诊断

染色体异常诊断、治疗与预防 1.染色体异常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综合征血清学检查可见血清素降低、白细胞中碱性、磷酸酶增高、红细胞二磷酸葡萄糖增高、过氧化物歧化酶增高50%、但与患者发育异常及智力低下无关。 b.约1/3的Down综合征患儿母亲在妊娠4~6个月时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增高,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增 2)产前检查是关键高、雌三醇含量降低,可提示胎儿Down综合征检查结果。阳性孕妇应行羊膜囊穿刺,检测患者羊水细胞或染色体。 3)其他辅助检查孕妇行羊膜囊穿刺可发现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可以早期筛查Down综合征患儿及其他染色体发育不全。 4)染色体检查也可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患者羊水细胞或染色体,如Down综合征可发现21号染色体为三倍体。 2.染色体异常治疗方法 染色体异常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导致的先天性智能障碍的治疗,也尚无有效药物,可尝试中药治疗与康复训练。染色体易位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特别是育龄较大的女性,很容易导致卵子染色体易位。除此之外,滥用药物、大气污染、饮食污染、电磁波污染、放射线污染等等,也是导致染色体易位的常见因素。有些染色体异常的患者是可以找到发病原因的,如果是男性内分泌异常所致,就应当进行系统检查,找出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治疗。凡是属于药物所致、饮食污染、电磁波污染,可以尽力避免。为了避免发生因染色体异常造成的不孕不育,所以在孕前就作好孕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3.染色体异常预防方法 1)产前检查不同类型染色体发育不全预后不尽相同,多数预后不良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滞是染色体病的共同特征。染色体发育不全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推行遗传咨询、染色体检测、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孕妇应该定期做产前检查,如果胎儿有问题,至少能及早发现。抽羊水诊断是能检验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染色体缺陷的其中一个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产前诊断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产前诊断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 常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产前诊断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我院诊断有产前指征的孕妇中选取120例,之后对孕妇采用羊膜腔穿刺获得羊水细胞之后,再采用荧光标记的DNA 探针对羊水细胞间期核的DNA进行杂交,分析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120例孕妇的羊水细胞样本中,通过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检验,检出胎儿畸形与不良孕产史患者的核型分析异常为0,荧光原位杂交检出结果同样也为0,而孕妇血清筛查高风险中可以看出,核型分析异常例数为1,荧光原位杂交检出结果为1。结论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产前诊断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现象,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操作简便,诊断迅速,对样本的要求并不高,适用于任何核细胞的检测,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产前诊断;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分析 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主要是临床上一种比较重要的染色体疾病,发病率较广,通过临床资料可以看出[1],染色体疾病的发生范围以新生儿占主要领导地位,临床并没有什么较好方法可以对此类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传统检查一般采用羊水等细胞进行培养,之后对分裂中期细胞核进行染色体分析。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120例孕妇的羊水细胞实施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探究其在产前诊断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价值,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我院诊断有产前指征的孕妇中选取120例,年龄跨度在22岁~46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35.41±2.57)岁,孕周在15周~21周之间。120例孕妇均知情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且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临床孕妇产前指征主要包括胎儿畸形(24例)、不良孕产史(38例)、孕妇血清筛查高风险(58例)等,详细资料见表1。 3.讨论 产前诊断主要是临床的宫内诊断,是孕妇在还未生产之前进行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从而了解胎儿在孕妇身体内的情况,根据诊断结果,对先天性以及遗传性疾病做出一定的诊断。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于我院诊断有产前指征的120例孕妇,之后对孕妇采用羊膜腔穿刺获得羊水细胞之后,再采用荧光标记的DNA探针对羊水细胞间期核的DNA进行杂交,分析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主要是将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遗传学进行一定的结合[2],从而根据染色体互相补配的原则采用荧光标记的染色体区带有特异性DNA探针进行杂交,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上面的荧光信号,然后根据荧光信号进行统计,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主要是用来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情况,诊断检出率较高,效果较为显著。 相关资料表明[3],染色体非整倍体主要是被定义为一个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增加或者是减少(一条或者是数条),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导致染色体非整倍体产生的机制,一般都认为是因为患者在性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上发生此类情况的几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我国环境污染、避孕药物的使用等,使得临床上发生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几率越来越多,且风险越来越大。

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Fish技术是一种基于DNA分子水平的产前诊断技术,通过对胎儿游离DNA进行分析,可以提供准确的产前诊断结果。它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本文将介绍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原理、优势和应用。 Fish技术全称为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是一种通过使用荧光标记的探针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来检测胎儿基因异常的技术。该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以及某些单基因病的突变等。 Fish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探针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通过荧光信号的检测来确定目标序列的存在与否。在产前诊断中,可以使用特定的探针来检测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例如,可以使用染色体17上的探针来检测胎儿是否存在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和位置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染色体17的异常。 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具有许多优势。首先,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不需要对胎儿进行穿刺或取样,减少了对胎儿的伤害。其次,Fish技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以检测到非常小的基因变异。此外,Fish技术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提高了产前诊断的效率。 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它可以用于筛查染

色体数目异常。例如,通过Fish技术可以检测胎儿是否存在21、18和13三条染色体的三体综合征。其次,Fish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例如,可以使用Fish技术来检测是否存在染色体倒位、染色体缺失或染色体重复等异常。此外,Fish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某些单基因病的突变。例如,可以使用Fish技术来检测胎儿是否携带囊性纤维化基因突变。 除了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Fish技术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它可以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中。通过Fish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细胞中的染色体异常,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和预测预后。此外,Fish 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 Fish技术是一种在产前诊断中应用广泛的技术,通过对胎儿DNA的分析,可以提供准确的产前诊断结果。它具有非侵入性、高度准确性和敏感性的优势,并且可以用于筛查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某些单基因病的突变。除了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Fish技术还可以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以及人类基因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及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及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基于核酸互补配对原理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样品中的特定序列发生互补配对,从而实现对特定基因或染色体的定位和检测。这项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因此在产前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是利用互补配对原则,即DNA的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而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荧光原位杂交实验中,首先需要制备特异性的探针。探针一般是由DNA片段或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链构成,其中的核酸序列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序列互补配对。探针的核酸链上标记有荧光染料,通过荧光信号可以检测到探针的靶向结合。 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中,首先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固定处理,使DNA在细胞或组织中得以保持原有的空间结构。然后,将标记有荧光染料的探针与待测样品进行孵育,在适当的温度下让它们发生互补配对反应。随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的探针是否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序列结合,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和定位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前诊断是指在胚胎发育早期对胚胎进行检测,以确定胚胎是否存在异常基因或

染色体异常。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包括羊水穿刺、脐带血采样等,但这些方法对胚胎有一定的损伤风险。相比之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具有无创伤、准确、快速等优势。 在产前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主要应用于染色体异常的检测。例如,唐氏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21上三个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所导致的一种遗传病。通过使用标记有荧光染料的探针与染色体21上的特定序列发生互补配对,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21的异常数量和结构,从而诊断是否存在唐氏综合征。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还可用于检测其他染色体异常,如父源性染色体易位、染色体缺失或重复等。通过选择特定的探针,可以针对不同的染色体异常进行检测和分析。 除了染色体异常的检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基因突变的检测。许多遗传病都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通过使用标记有荧光染料的探针与突变基因序列发生互补配对,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突变基因的存在与否。这为产前诊断提供了一种准确、无创伤的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产前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实现对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准确、无创伤的胚胎筛查方法,有效降低了产前诊断的风险,为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国产探针(CSP18 /CSPX/CSPY探针组和 GLP13 /G LP21探针组 ) 对 50例羊水中的细胞进行检测, 从而判断胎儿13、18、21、X和Y染色体的数目有无异常,同时与50例羊水染色体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操作, 50例羊水的FISH均检测成功,与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相比较, 准确率为100%。但部分F I S H检测结果中出现少量带有异常杂交信号的核。结论 F I S H技术相比羊水培养具有时间周期短,准确率高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并不能完全取代羊水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羊水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technology in prenataldiagnosis. Methods Applying national probe (probe group CSP18 /CSPX/CSPY and probegroup GLP13 /GLP21)to detect fifty amniotic fluid cells, then deciding whether the numbers of chromosomal 13,18,21,X,Y are normal,and comparing with consequence of fifty amniotic fluid cell culture. Results According to experiment flow-sheetstrictly, fift FISH detects are successful, and its accuracy rate is 100% compared with consequence of fifty amnioticfluid chromosomal karyotype analysis. But part of FISH detects appeared few hybridization signal. ConclusionFISH technology has a few features including short time cycle and high accuracy rate compared with amniotic fluidculture. Although FISH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t cant’t totally displace effect of mniotic fluid culture inprenatal diagnosis. 【Key words】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prenatal diagnosis amniotic fluid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30多年来,人口数量得到了显著控制,目前的计生工作重点已经从单纯的控制人口数量转变到提高人口素质。产前诊断作为出生缺陷干预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针对胎儿的产前诊断主要采用羊水培养观察染色体数目及形态结构的异常,这种方法能够准确诊断胎儿的染色体病,但此类方法技术含量高,得到诊断结果所需的时间长。因此临床要求更便捷、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便应运而生了。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 I S H)技术不仅可用于中期分裂相,还可在间期细胞显示杂交信号,因此,可以用于未培养的细胞,能很快得出诊断结果[1-3]。本文介绍了F I S 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5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和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唐氏筛查高危孕妇50例,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2.04岁;孕周14-20周,平均孕周18.4周。全部为唐氏筛查检测高危。高龄(≥35岁)孕妇12例。孕中期妇女先进行唐氏综合症筛查实验,筛查高危结果的孕妇建议进行羊水采集平行作羊水细胞培养和F I S H检测。用22号腰穿针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30ml分成两份,10ml用于FISH检测,20ml用于羊水染色体培养[4]。 1.2 所用仪器、试剂 所用仪器包括奥林巴斯BX51型荧光显微镜,FISH图像分析系统,37℃二氧化碳培养箱等。试剂为国产荧光原位杂交探针试剂盒由北京金菩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FISH检测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应用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应用分析 刘宇仁 【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在快速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接受产前诊断的1500例孕妇,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羊水间 期核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结果:1500例孕妇中27例胎儿诊断为21‐三体综合征;6例为18‐三体综合征;2例为13‐三体综合征;1例为45,XO(特纳综合征);1例47,XXY ;1例47,XYY ;共检查出38例胎儿染色体数目的异常。结论: 在产前快速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的异常中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价值。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4(000)013 【总页数】3页(P1791-1793)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羊膜穿刺 【作者】刘宇仁 【作者单位】湖南省醴陵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室 41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新生儿中染色体出现异常的发生率近似为0.83%,其中大约一半新生儿因遗传物

质总量变化而引起生长发育缓慢、智力下降、性发育异常以及畸形等临床表现[1]。近些年来国内通常采用血清学三联检查为诊断染色体异常的手段,与孕妇年龄及胎龄等标准结合筛选高危个例并给予产前诊断[2]。Klinger等学者[3]在1992年初次使用FISH技术直接检验未培养过的羊水细胞,产前诊断的时间显 著缩短。目前由于FISH操作技术的简便性及稳定的性质逐渐引起广泛重视。本组研究采用FISH探针试剂盒快速检验1500例羊水标本的X、Y、21、18、13等5条染色体的数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接受产前诊断的 1500例孕妇,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30±1.8)岁,胎龄18~30周,平均胎龄(25±1.4)周。所有孕妇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进行检测的孕妇产前全部 经唐氏筛查后概况:1500例产妇中,625例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占41.67%;272例为21-三体综合征并高龄产妇,占18.33%;16例为18-三体综合征并 高危产妇,占1.07%;4例为18-三体综合征高危且高龄病患,占0.27%;5例21-三体综合征并18-三体综合征且均为高危者,占0.33%,其他(胎儿多出现畸形、近亲婚姻、分娩过21-三体综合征胎儿、夫妻两方染色体均异常、分娩过18-三体综合征胎儿)46例,占3.07%。 1.2 方法 1.2.1 穿刺羊膜:经彩色B超定位和指引,皮肤予消毒,于腹壁迅速进针,抽吸 10ml羊水,存放于15ml无菌离心管内。 1.2.2 FISH检测:主要的设备和试剂见表1。 (1)FISH 探针:A组探针:GLP21(红色)探针为21q22区特异性探针; GLP13(绿色)探针为13q14区特异性探针。B组探针:CSPY(红色)探针为Y 型染色体上着丝粒探针;CSPX探针为X型染色体上着丝粒探针,CSP探针为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