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与巩固

教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与巩固

教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与巩固
教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与巩固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全章复习与巩固

一、重点聚焦

1.电解水实验:

(1)现象:正氧负氢、氢二氧一;(2)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分:

单质简记为“一物一素”(即一种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且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简记为“一物多素”;氧化物简记为“一物两素氧元素”。

3.分子、原子的定义及基本性质的应用: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其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分子、原子的性质:

①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③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水的净化方法、硬水和软水:

(1)净化方法:沉淀、吸附、过滤、消毒、蒸馏等。

(2)硬水和软水定义、鉴别(用肥皂水)、硬水危害及软化方法(蒸馏和煮沸)。

5.水污染原因、危害及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1)水染污的三个主要来源: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爱护水资源的措施:(1)防止水体污染(2)节约用水

二、知识网络

三、方法整合

类型一、学科内综合考查水

说明:此类题目往往把与水相关的知识,如水资源的分布、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水资源的污染及保护等知识点在同一题目进行综合体现(或只选取部分知识点体现),考查大家对水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整合能力。此类题目多为填空题,解答时可联想每个具体知识点涉及到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逐一突破即可。

例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福州西湖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1)取水样,静置后过滤。过滤操作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和玻璃棒。

(2)若要检验西湖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3)工作人员每天撑着小船在湖中打捞垃圾,其中塑料制品、易拉罐应投入下列

_________(填字母)垃圾桶内。

A B C

(4)你认为下列行为会造成西湖水质下降的是。(填字母)

A.在湖边种植花草树木

B.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西湖

C.某些游客将垃圾随手丢入湖中

【思路点拨】关于水的综合题,往往涉及到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防止水污染及水资源保护等知识,解此类题,关键就是要把这些内容分开一一解答。

【解析】注意本题(1)中要求填写的是玻璃仪器,所以应该是烧杯。(2)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肥皂水,软水中泡沫多,硬水中泡沫少。(3)塑料制品和易拉罐均属于可回收垃圾。(4)湖边种植花草树木有利于西湖水质的提高。

【答案】(1)烧杯(2)肥皂水(3)B (4)B、C

【总结升华】本题是一道关于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水资源保护、水质监测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性的实验探究题,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习过的化学知识逐一解决问题即可。

举一反三:

【变式1】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请你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1)图9-2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同时利用活性炭的作用除去臭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

(2)三峡工程二期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为防止三峡库区水被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

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②防治船舶污染

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3)在实验室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4)载人飞船必须建立水的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并减少飞船的携水量。请将下图各项用箭头连接成水的循环体系(注:氢氧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电能,同时生成水)。

【变式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你认识了很多物质,收获也一定不少!我们以水为专题:

(1)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主题是“应对水短缺”;3月22~28日是第二十届“中国水周”。请你为本届“中国水周”写一句宣传口

号;你认为全球性水短缺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列举一种检验硬水的方法;你认为造成河水污染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读图、识图考查水

说明:此类题目往往给出一些图表或图象,考查大家对水资源现状的认识情况,从而养成爱护水资源的好习惯。也有的给出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考查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此类题目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大家的读图、识图能力及组织语言描述化学知识的能力都

进行了很好的考查。学会挖掘图中的有用信息并能与所学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迁移和整合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例2.下图9-3是近年来统计的某些国家的人均水量和世界人均水量(m3/人)。

图9-3

(1)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___________的国家。

(2)淡谈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图表能够一目瞭然地反应出各地区水资源的对比情况,比较形象且直观,对于坐标图一定要注意看清横、纵坐标分别代表的含义,分析图表信息,通过对比并根据所提问题得出结论。对于节约用水的措施可结合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或他人节约用水的做法来解答问题即可。

【解析】从图中可以分析得出,我国人均水量再给出的国家中是低的国家,且占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1/2左右,这都充分说明了我国水资源的相对短缺。第(2)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重点要注意“在生活中”举出事例。

【答案】(1)短缺

(2)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洗澡时减少淋浴时间、用洗过衣服的水拖地等。

【总结升华】本题是把数学图像与化学知识结合,称为图像题。解答此类题时,要读懂图中的信息,再结合化学知识来解题。另外了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树立人人节水的传统,对于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造福子孙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举一反三:

【变式3】请观察图9-4,你能从中提取哪些信息。

图9-4

【变式4】如图9-5(图中大圆圈表示氧原子,小圆圈表示氢原子)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图9-5

(1)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

类型三、信息给予考查水和分子

说明:此类题目往往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或科技前沿报道,设置一定的命题情景,给予大家一些新颖或陌生的信息,考查大家对与水、分子有关的说法进行正误判断的能力。此类题目往往是“起点高”,但“落点低”,考查的都是对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解题时,树立必胜信心,反复阅读题给材料信息,

充分挖掘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后,再联系所学相关知识对各个选项逐一作出判断即可。

例3.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

成冰,俗称“热冰”,下图9-6为其计算机模

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

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思路点拨】本题由于所给信息陌生而新颖,使好多同学“一头雾水”,解题关键是把题给信息看明白的前提下,联系所学相关知识进行选择。

【解析】分析题给信息“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可知水结成“热冰”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不变因此原子的个数也肯定不会改变,所以A、B不正确。观察图示信息,可以看到水分子的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所以C对。由于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可结成冰,因此利用该性质,人们可在常温常压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从而建成溜冰场,因此D也正确。

【答案】CD

【总结升华】本题是化学与科技的综合题,也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解题时我们可以结合答案去阅读信息,找出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再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举一反三:

【变式5】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气态,也不同于液态和固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将有机废物如二恶英等和空气、氧气等氧化

剂在超临界水中进行快速氧化,能将有害物质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以及盐类等无毒小分子化合物。下列内容与所给信息相悖的是()

A.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毒物

B.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D.超临界水的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变式6】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水氢气+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具有还原性

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

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类型四、探究实验考查微粒的性质

说明:此类题目往往设计一些有趣的探究实验来考查分子的性质,对大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进行了很好的考查。掌握分子的性质(体积质量很小、不断运动、有一定的间隔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能根据题给条件灵活应变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4.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

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如图9-7),可观察

到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请完成: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本题是信息迁移题,也是结论开放性试题。通读试题,获取信息,特别题中隐含的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学会新旧结合,应变创新,从而解决问题。

【解析】通过题目给予信息:已知反应物是氨气、氯化氢、生成物是氯化铵,不难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关于分子、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的多条信息。

【答案】

(1)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浓盐酸、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等。

【总结升华】本题是一道趣味性实验题,是用浓氨水和浓盐酸做微粒扩散的探究实验,像这样通过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实验进行命题,体现了当前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这类题也是今后命题考试的主要方向。

举一反三:

【变式7】小明同学在新年晚会上表演了一个小魔术-“铁树开红花”。他取4条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中,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枝形状,再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扎在“树枝”上制成

“树花”,在玻璃片上放半杯浓氨水,罩上一个大烧

杯(如图9-8所示)。过一会儿后,大家发现棉花

团由白色变成了漂亮的红色,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

株开满红花的“铁树”。从上述的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变式8】吴梁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吴梁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9-9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蓝墨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⑵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微粒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自然界的水循环新人教版必修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案导学 一、课标解析 了解水圈内的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 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 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调整自己的作为,趋利避害。 二、主干知识梳理 存在形态:、、 ,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分布最少,数量居中 的是__。 相互联系存在空间:、、,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的水体陆地水:地表水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自然 界的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连续运 动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时空特点: 动力:、重力能等 水循环的环节:、、、、下渗 过程和意义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 地、,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状态,并维 持了全球水的。 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 和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地表 形态。 三、典题解析 [例1](03年上海地理)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地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请回答下列两题: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曰“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理解,通过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在全环水循环中,陆地水主要通过方式进入到大气层中。 解析:(1)题借用古诗句考查河流补给来源以及形成陆地径流雨水补给的原因。黄河流域河水补给形式上有多种形式,但是降水补人是主要方式。陆地上地表径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含季风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和以降水的形式补充地表水。 (2)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等知识,应扣住“陆地水进入大气层”这一环节进行分析。 答案:(1)雨水是主要补给季风(2)蒸发、植物蒸腾作用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自然界的水测试题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培优训练题】 1.(天津初赛)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含磷酸钠)就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 C.含磷的污水排放能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无毒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2.(全国复赛改编)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3.(乐山市)“山水乐山”,“水”是乐山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爱乐山,就要爱护乐山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以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 【情景创新题】 4.(原创题)下表是小明家2013年3月份自来水缴费通知单部分内容,请结合缴费单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缴费单数据计算小明家3月份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2)请你帮助小明设想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动员全家人共同实施。(写出一点) (3)结合自来水缴费单,请从水资源状况、防止水体污染、污水处理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写出两点)

参考答案 1.C 解析:水中磷元素过量会导致水中藻类增殖,水中缺氧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引起水体污染,即人们所说的“水华”现象。 2.D 解析: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会污染水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以及农药化肥过量使用都会造成水体污染。 3.D 解析:氢气燃烧虽然生成水,但是浪费大量氢能,且氢能还没有得到普遍使用,是因为氢气制取、贮存和运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4.(1)9立方米(2)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水拖地,或减少淋浴时间,或洗漱完毕立即关闭水龙头等合理答案)(3)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污水处理成本增加等合理答案。 解析:问题(1)15.3元÷1.7元/立方米=9立方米。问题(2)从生活角度入手提出合理节水措施。问题(3)可以从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以及污水处理费用增加等方面回答。 课题2 水的净化 【培优训练题】 1.(江西初赛)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2.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沉淀④蒸馏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3.(广东初赛)某同学用空塑料饮料瓶做简易净水器,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1)请你帮他继续设计:把小卵石、活性炭、石英沙三种材料放 置在装置相应的位置以获得较好的净水效果,则图中的①②③位 置放置的材料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活性炭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_____来检验。 (4)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情景创新题】 4.(原创题)2012年4月2日下午6时许开始,不少成都市民向四川在线反映家里的自来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课标解析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即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思: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即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掌握水循环的每一个环节,各环节在水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思考人类对各个环节的影响会如何影响水循环。 3、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对水循环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水循环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的年龄都在17岁左右,这是一个由感性向理性转化、充满叛逆、矛盾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 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能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通过前面的几章的学习,尤其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道了地球因为接收太阳辐射而具备温度,因而水会蒸发,因为水循环是一个自然现象,所以他们多少对水循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于阅读和使用地图已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但要在地图中能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挖掘,甚至运用多幅地图和相关资料结合分析时,他们就有难度了,因此需要通过多读图来加强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他们对事物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但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数据对他们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如:陆地上的水体的构成是无法通过数字来感受的,这就需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阻燃现象加以视觉化,将数据与学生所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作形象的比较,从而使抽象的、空洞的变成切实的、能感受的。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部分教学内容是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先阐述水圈的概念与构成,水的各种形态在地球上分布范围及数量特点,接着说明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为学习水循环垫下基础。其中教材所附的读图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分析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补给的关系,活动题让学生结合水循环原理去分析说明及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教材中出现了三种水循环的概念,与“标准”要求不大符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能概述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 2.会说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及实验 难点: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达,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训练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 2.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气,负极产生气;他们的体积比是,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是反应过程,它的文字表达式为: 3. 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它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是否属于氧化物?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吗?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什么现象? 5.简单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用哪些方法收集氢气?

物理性质:无、无、于水的气体 氢气的收集方法: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排水集气法(因为氢气于水) 二、学习研讨: 1.水的物理性质 2.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现象: 结论: 讨论:氢气H2氧气O2水H2O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氧化物:三、目标检测 物质 种类 物 质 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元素 种类 单质: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A、B内收集到的气体的名称: A内气体______。B内气体______。其中A与B体积比 为;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4).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A、B管口,分别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在A管口的现象,在B管口的现象: 该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氮气;⑦稀有气体;⑧铝箔;⑨海水;⑩过氧化氢溶液,用序号填空: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单质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 3.水是一种()①单质;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纯净物;⑤氧化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4.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5. 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 C.在0 ℃时,水会形成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时加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河水B.海水C.蒸馏水D.矿泉水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电解 B.氢气燃烧 C.呼吸过程D.酒精挥发 8.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D.只要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检测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注意:本卷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6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题2 分,共30 分。) 1、H2O 表示水,还可表示①氢元素和氧元素②一个水分子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④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的是()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的是氢气 B.电解水时,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8 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凡是无色无味的水都能饮用 3、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 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4、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自来水是一种纯净物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D.地球储水量大,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 多 5、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HClO4、KClO3、(x)、MgCl2。根据规律,x 可能是() A. HClO B.HCl C. NaClO3 D.AlCl3 6、下列读法或写法正确的是() A.3H—3 个氢分子 B.2Mg2+—两个镁离子 C.硫酸钾KSO4 D.氧化铁FeO 7、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往往需要在集气瓶内预留少量的水,是为了快速降温以及吸收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生成磷酸(H3PO4),磷酸中P 的化合价为() A.+3 价 B.—5 价 C.+5 价 D.—3 价 8、小明想从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蒸发溶液②过滤③溶解④水洗⑤ 烘干 A.③②④①B.③②⑤④C.③②④⑤D.③②①④ 9、如图所示,下列表示化合物的是() 10、类推的思想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 Na2O2;过氧化钙—CaO2。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三、情感目标 1.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意义图析 【教学媒体与教具】

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

【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 1、定义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引导】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冰川、2/3)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 环教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自然界的水循环》 理科第4组 高中地理刘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陆地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 2.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难点: 1.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目的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传说在大海东面,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深 不可测的无底渊谷,叫“归墟”。由于“归 墟”的存在,百川归海,大海永远不会满溢。 提问:为什么滔滔江水汇入大海,大海的水位 不见上升呢? 通过创设 情境,引 起学生兴 趣,活跃 课堂氛 围。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课,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相互联系的水体教师1、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54图读图“水圈的构 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2、板书:“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 和思考的 好习惯, 并提高学 生从地理 图表中获 取有用地 理信息的 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P54图“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 系”下的文字和图画内容,观察河流水与其他 水体之间的关系,并且思考: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A.O2B.CO C.KCl03D.CH3COOH 2.(广东)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水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又不同于固态和气体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超临界态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B.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 C.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 D. 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 染问题 3.(汕头)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4.(揭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氧化物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潍坊)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6.(昆明)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学习目标要求: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水的净化 3.水资源问题 知识网络构建 【 人类拥有水资源 节约用水 沉淀:明矾吸附沉降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水的净化吸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异味、色素 蒸馏:净化程度较高 ?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水定义:含有较少或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和软水泡沫多——软水 鉴别方法:加肥皂水泡沫少——硬水 软化方法——煮沸、蒸馏 危害 水的性质 水的组成和性质现象:有气泡,正极少,负极多! 电解水实验体积比:1:2 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构成

课题1 水的组成和性质 一、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沸点100o C ,凝固点0o C ~ 注意: 1.天然水、自来水不是纯水,蒸馏水可看成纯净的水; 2.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原因:构成水和冰粒子为水分子,水中水分子是平行排列,冰中水分子呈立体网状排列,分子间的间隙大。 2.化学性质: 通电 2H 2O 2H 2 +O 2 二、水的组成 $ 1、水的组成:(考点一) 【电解水的实验】 1、电源种类---直流电 2、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 氧气 · 【化学方程式】2H 2O 通电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注意事项】 ① 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 ② 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 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考点二、物质的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通电 电解水口诀: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化学】 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自然界的水选择题 1.铼(Re)可用于制造卫星和火箭的外壳,其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铼的制取过程如下:从冶炼钼矿的烟道尘中获得Re2O7,与KCl反应得到高铼酸呷(KReO4),再与氢气反应制得铼:2KReO4+7H2=2Re+2KOH+6H2O。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一个铼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75 C.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D.KReO4中Re的化合价为+6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带金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铼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所以铼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5,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对于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学式的读法是从后向前读,中间加“化”字,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KReO4中K的化合价为+1,O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Re的化合价为+7价,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下列四种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A.NH4Cl B.NH4NO3C.NH4HCO3D.(NH4)2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4 100%26.2% 14435.5 ?≈ ++ B、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42 100%=35% 1424163 ? ? ?++? C、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4 100%17.8% 14512163 ?≈ +++? D、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42 100%21.2% 142832164 ? ?≈ ?+++? 故选:B。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B.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硬水经过过滤后就能变为软水

高中地理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图3.2直观地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三维目标定向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⑵.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同学间合作探究长江水的补给形式,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指、画、比、思、辨”等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③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依据资料和所掌握的知识,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三、情感目标 1 .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一、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二、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用具】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 【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 1、定义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 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引导】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冰川、2/3)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少?(30. 45 %)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板书】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计算机显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教材第58 页图3.2)。 【引导】结合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思考教材第58 页的读图思考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检测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C.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A.五氧化二磷:P2O5B.镁离子:Mg2+ C.2个钾原子:2K D.3个氮分子:N3 4.标准汽油是由异辛烷和正庚烷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异辛烷的化学式是C8H18,有关异辛烷的描述错误的是() A.异辛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异辛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 C.异辛烷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和18个氢原子构成 D.异辛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4.2% 5.金属钒被誉为“金属的维生素”,其化合物五氧化二钒是工业制硫酸的催化剂,五氧化二钒(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1C.+3D.+5 6.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B.

C.D. 7.白炽灯泡中的灯丝一般是钨丝。用黑钨矿冶炼成钨的过程中,会生成钨酸(H2WO4)钨酸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1C.+4D.+6 8.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含镓元素(Ga)的催化剂一ZnGa2O4,在该催化剂表面成功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关于ZnGa2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中Ga元素化合价为+3 B.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全属元素组成 C.锌、镓、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 D.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其它物质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葡萄糖:C6H12O6B.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C.2个锌离子:2Zn+2D.60个碳原子:C60 10.空气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11.高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4)是烟花中常用的氧化剂,可增加烟花的亮度。高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7B.﹣1C.+5D.+7 12.近期,草地贪夜蛾虫害严重威胁我国玉米产区,农药甲维盐对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已知甲维盐的化学式为C56H81NO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维盐由56个碳原子、8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5个氧原子构成 B.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20 C.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目的要求: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重点: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难点: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纵使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根据实验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水是有固定组成的。精确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这验证了上一章学过的一个什么重要结论? +氢气2H2O 2H2↑+ O2 ↑属于分解反应, 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和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混合会引起爆炸。。 思考: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具体做法是: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讨论: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为什么? (1)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初三化学下册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水的电解实验: ①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的体积小,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大,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②结论:正极氧气、负极氢;体积1:2很分明。 通电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O2↑ (-) (+) 2、水的电解实验说明: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③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最小。 4、氢气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H2 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反应。包括: ①可燃性:H2 在纯净的氧气中可以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用冷而干的烧杯罩在 火焰的上方,烧杯壁有水滴生成,手接触烧杯壁感到发烫,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点燃 2H2 + O2======= 2H2O ②还原性:H2能夺取CuO 中的氧,生成水。反应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试管口有水 滴生成。 △ H2+ CuO ====== H2O + Cu (黑色)(红色)

5、单质和化合物: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果组成这一种物质的元素只有一种,则称这种物质为单质,例如:O2、Fe 等;如果组成这一种物质的元素有多种,则称这种物质为化合物。例如:CO2、H2O 、KClO3 等。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表示为: 混合物:空气、河水、可口可乐、矿泉水等 金属:有“金”字旁 物质单质非金属: (根据物质的种类分) 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氙。 纯净物氧化物:由氧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如: (根据组成一种物质的化合物CO2、P2O5、Fe3O4 元素的种类分) 其它化合物:KMnO4、Na2CO3等注意区分化合物和混合物! 6、水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②在101kp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 1 g/cm3 ( == ×103kg/m3 )。 ③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冰的密度比水小(为cm3),所有冰能漂浮在水面 上。 7、水的化学性质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了解水资源的污染概况,学习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认识并治理水资源。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自学或学习情况验收教辅第页要点导学 三、学生展示交流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水和我们的关系,你将如何形容? 设问:水如此重要,我们应如何对待给予我们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水资源呢? 四、导学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水浪费、水污染及解决措施。 (3)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4)水体污染的来源及如何防止水体污染。 【投影展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人类拥有水资源情况)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哪个省?最少的省是哪个省? 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师生互动,知识小结】 1、概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情况:总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 2、给我们哪些启示? (1)关于海洋水你有哪些认识? (2)什么原因造成水资源缺乏和水体污染?

(3)我们应如何去做?(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多媒体】设问:面对水资源日益紧缺,每一个用水者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1)自我中心者:我交了水费,用多少水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2)生活节俭者:用鱼缸里换出的水浇花,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但就是不愿意更换滴漏的水龙头。 (3)生活品质追求者:很担心环境污染,最不能容忍停水,但觉得节水主要是节约公共场所用水。 (4)自我封闭者:水费多少钱一吨,不知道,反正很便宜。 (5)自我节制者: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节约用水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你大致属于哪一种人呢? 启示:节水从我做起 【学生活动】让学生列出日常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否有浪费水的地方?怎样改进?投影展示展示节水标志。 总结: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节约用水? 工业上:重复利用;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生活中:(1)一水多用;(2)使用节水器具;(3)改变不良用水习惯。 2、防止水体污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1页回答问题)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有哪些? ①工业污染:工业“三废”(废气、废渣、废液)未经处理达标就排放。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④其他污染:向水中乱扔垃圾;向水中乱扔废旧电池;使用含磷洗涤剂等。 (3)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4)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效果检测】 1.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约占() A.50% B.60% C.70% D.80%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诗歌创作朗诵----“我是一滴水”,了解自然界里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认识水的重要性。 2.通过设计云、雨、雾形成的模拟试验,认识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 3.通过比较水在蒸发液化的前后成分变化,认知水循环对自然界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难点】帮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学生撰写的散文诗歌“我是一滴水”,自然界水循环的音像资料 活动二:热水瓶、热水、玻璃片、冰块、大小烧杯各1个、表面皿 活动三:玻片2个、胶头滴管2个、酒精灯、烧杯2个、池塘水、试管夹、显微镜 【资源】工作纸 四、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情景1 录像展示 活动 探究云雨雾形成实验 水循环的意义 活动 诗歌 朗诵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问题 观察思考后提出 活动 水质循环 前后变化

【活动设计】 活动一:我是一滴水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诗歌创作朗诵----“我是一滴水”,了解自然界里水循环的基本过程。2.在诗歌朗诵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学生认知水平,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活动二:探究“云、雨、雾”形成试验 活动目标:通过设计云、雨、雾形成的模拟试验,认识到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

活动三:探究水循环在自然界的意义 活动目标:通过比较水在蒸发液化的前后成分变化,认知水循环对自然界的意义。 五、训练与评价 【举例】“活动工作纸”(见下表)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一) ------------探究“云、雨、雾”形成试验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3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3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案 一、课标解析 了解水圈内的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 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 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调整自己的作为,趋利避害。 二、主干知识梳理 存在形态:、、 ,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 ,分 布最少,数量居中的是__。 相互联系存在空间:、、 ,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的水体陆地水:地表水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 有的关系。 自然 界的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 过各个连续运动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时空特点: 动力:、重力能等 水循环的环节:、、、、下渗 过程和意义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 中,水在连续不断地、 ,使地球上的各种 水体处于不断的状态,并维持了全球水 的。 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 和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作用的循环运动, 不断地表形态。 三、典题解析 [例1](03年地理)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地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请回答下列两题: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曰“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理解,通过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在全环水循环中,陆地水主要通过方式进入到大气层中。 解析:(1)题借用古诗句考查河流补给来源以及形成陆地径流雨水补给的原因。黄河流域河水补给形式上有多种形式,但是降水补人是主要方式。陆地上地表径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含季风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和以降水的形式补充地表水。 (2)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等知识,应扣住“陆地水进入大气层”这一环节进行分析。答案:(1)雨水是主要补给季风(2)蒸发、植物蒸腾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