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 三角形的认识说课稿》

《 三角形的认识说课稿》

《 三角形的认识说课稿》
《 三角形的认识说课稿》

认识空间图形打造诗意课堂

————《三角形的认识》说课稿

灵宝市第二小学许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分析小学数学教材。摒弃“新教材”,倡导“用教材”,在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正确全面的解读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空间图形打造诗意课堂》,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的“三角形的认识”。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认识三角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60-61页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等。学生通过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中分辩出三角形。例题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着重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例题2:着重于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是“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它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说学情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

1、知识方面:三角形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一内容在前面教材以及日常生活已初步渗透。如: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图形的认识》,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中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所了解,但并没有真正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各部分名称及其重要的特性。

2、能力方面: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虽然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

维为主,但空间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分析及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如何画出三角形的高及三角形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疑问——实验——解释——应用”等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具准备:课件、导学卡

四、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育论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课标》中指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还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体现这些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引导——自学中“我能读”为主线贯穿全课,在学生经历“我能做”画三角形这一操作活动后,引导学生一读课本——知晓定义,二读课本——深刻理解,三读课本——明晰特征,四读课本——认识底高,选择

恰当的阅读时机,留给充足的阅读时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教师的指导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通过“情境——疑问——实验——解释——应用”等活动,建构认识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体现这些教学理念,我结合教研室提出的“新知探究课”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6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新颖的导入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新课开始,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我们灵宝。。。。。。。

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角度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环节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快乐绘画成表象

在以前的学习中孩子们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用直尺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提醒孩子们注意:画图一定要规范,要借用直尺画。

2、快乐阅读知含义

过渡:到底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一读课本,知定义。让孩子们明明白白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如何深入理解这个概念,我带孩子们二读课本,深理解在此,我提出更为具体的读书要求(片:22)

这是孩子们标出来的关键词语是:三条、线段、围城。我带领孩子们逐个词语进行理解。此刻我及时的抛出一组习题让孩子们辨析这些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其目的是加深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

3、(过渡)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我放在了快乐学习知名称这一环节。我通过让孩子们

1.自学课本

2.交流汇报 3、归纳总结

孩子们就能明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阅读课本,我们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三条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边,每相邻两条边相连的端点就叫做三角形的顶点,每两条边所夹的角就是三角形的角,这就是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师边讲解边板书)

请同学们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中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停一分钟)同桌互相检查标的对不对。

数一数,你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几名学生汇报,教师总结:看来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共同特征。(板书: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也可以写作△ABC.

5、认识三角形底和高

(1)三读课本,在读中学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有共同特征,那它们有没有不同之处呢,请看(屏幕出示两个三角形,等底不等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屏幕动画演示:两三角形先移在一起,又分开)针对学生回答的两个三角形高度不一样展开教学:你认为三角形有高度,那你能比划一下,哪个地方可以表示三角形的高?

这是不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打开课本60页,自学上面一段话。(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提醒学生勾画圈点)

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什么?

(2)结合定义,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师结合高的定义,教学高的画法,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①顶点、对边②三角形的高是一条线段,是以顶点和垂足为端点的垂直线段;③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它们有着相对应的关系;④三角形的底和高有长度,他们的长度决定了三角形面积的大小,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学们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请学生在自己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同桌互相检查。

(3)快乐总结得提升

在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中,我们知道三角形有三个顶点,那谁能猜猜三角形有几条高?

从每个顶点到对边都可以作高,因此三角形有三条高。

屏幕演示:不同三角形的三条高

师总结: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底边不同高也不同。

环节三、合作交流,了解特性

1、提出问题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三角形的这么多知识,那三角形到底有什么

作用呢?请看(屏幕出示61页图片)图中哪有三角形?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

2、快乐实验解特性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请看具体要求。(屏幕出示实验要求)

学生拿出课前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拉一拉,有什么发现?并在小组交流。

3、小组展示汇报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回顾图片,指出这些正是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例子吗?

环节四、回顾总结,质疑问难

看得出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是成功的,是快乐的,下面我们就带着放松的心情一起快乐梳理谈收获。(屏幕出示)

对于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环节五、课堂检测全课总结

好,让我们快乐出发,到智慧乐园去看一看。(课件)

全课总结:三角形应用在设计中,不但可以起到稳定的作用,还

可以美化生活,同学们都希望我们的家乡灵宝未来环境更优美,街道更宽广,设施更齐全,那么,我郑重邀请咱们这些小设计师们,利用我们学过的图形,设计未来灵宝建设方案,同学们愿意吗?老师期待你们精彩的表现。

三角形是美的,学习三角形是快乐的,用三角形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愿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以理性的思维,打造诗意课堂。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