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2)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2)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2)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2)

课题: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后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学过程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图,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关于这颗卫星你知道什么相关的知识? 师: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173千克,绕地球一圈需时114分,是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师:结合这段内容,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旧知铺垫 (1)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114×21= (分) (3)估算结果 师:你们能估计出“114×21”积的大致范围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生: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生: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和在计算前进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不同估算方法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4)具体计算: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最可爱的人教案2 新人教版

第2课最可爱的人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最可爱的人》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P7——11),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安危,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中。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新中国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志愿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顽强战斗,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二、课程标准: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朝鲜战争示意图》,认识“三八线”的位置及朝鲜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使学生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近十年来世界上比较典型的战争冲突图片:2001年美国阿富汗战争、2003 年伊拉克战争、2006年以黎冲突、2011年利比亚冲突 教师:战争为什么频频不休? 学生:七嘴八舌谈论战争为何频频不休的原因。 教师: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等领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回到六十多年前,了解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所面临的一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体会战争给新政权带来的的危机,感受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近年战争图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引入朝鲜战争,到达成功导课的目的。)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第一章:半岛风云------朝鲜突变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及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 一、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学过程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五、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力求做到: 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 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与难力,同时为下面解决问 题策略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从原有算法多样中的算理对竖 式计算进行研究 形成性练习————关注了全体学生 诊断题————把学习练习中的疑问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提高运算能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 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 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讨论探索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可爱”之处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学习英雄 热爱祖国 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 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觉拥军 加强国防 人民军队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新中国安全统一和 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人经受锻炼和考验的好学校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 (A. 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 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3、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第一次战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战役的宁远、五老,第三次战役的上甘岭,第四次战役的横里,第五次战役的县里。) 指导学生观看第10页“自由阅读卡·三八线”,体会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自豪感。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根据所剩时间,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最好有人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迹。)

四年级数学:《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来做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一课时,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位于书本的第33页到34页。 卫星运行时间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而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但是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已经了解了许多相关的知识,通过情境教学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

的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法: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的。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的教法来进行,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致用英语综合教程综合英语2教案综合英语2教案unit(2)

Period One – Around the Topic Period Length: 50 minutes Goals Period Length: 50 minutes Goals -Activate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work Purposes -Get familiar with vocabulary related with work -Obtain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curiosity and being inquisitive Step 1: Vocabulary (20 minutes) -Ask students to work on the Vocabulary on Page 150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as more as possible -List these word on the board or screen Step 2: Discovery and Discussion (30 minutes) -Work on the activity on Pages 150 & 151 as a whole and give explanations if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necessity of work -Discuss the issue of work with reference to the questions listed on Pages 150 & 151 -Ask each group to present their results in front Key points -All activities be carried out in English -Inspect each group for the purpose of guidance and promotion Homework -Think in dep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eing curious

第2课 抗美援朝 优秀课获奖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史料解读: 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中国出兵朝鲜 1.史料解读: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四版)Unit2教案详解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教案备课纸(2)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教案备课纸(3) 主任审阅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年月日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教案备课纸(4) 授课内容 Unit 2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 The topic of talking face to face area in this unit is to express thanks and give responses while exchanging gift-card and congratulation card. The focus is on the patterns that are appropriate for giving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various reasons and hoping to get the forgiveness from the other person. 1. The students read the mini-talks after the teacher, and then try to recite them within five minutes in pairs. 2. Ask the students to underline the useful expressions and perform the mini-talks in class. 3. The students discuss in groups, summarizing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frequently us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opics 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er. The students speak out the sentenc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the intonation. 1) sentences frequently used for expressing thanks: It was so generous of you to send me such a fine and beautiful gift. I don’t know how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 I’m grateful for all the help and encouragement you’ve given me. 2) Sentences frequently used for expressing congratulations: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recent promotion! Please accept my heartiest congratulations.

卫星运行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引导质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用电脑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或用幻灯呈现课文主题图)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圈、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1、揭示课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4)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三)精彩展示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畔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 114×21= (分) (3)估算结果 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学生可以把114看做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比2000分多 学生2:比2500分少 (4)具体计算: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课 最可爱的人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发起五次大规模战役。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中朝人民反侵略的胜利。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阅读与叙述的能力,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历史史实;通过阅读魏巍的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观看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翻阅英雄传记、访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活动,加深对这一课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歌曲引入): 教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说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的战歌,他们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被称为是“最可爱的人”。引入新课。 教授新课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中国参战的原因 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上甘岭》片断,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问题:“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探讨问题时,教师穿插讲述一些历史资料,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于1950年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

Unit 1 Ways of Learning Teaching Aims: 1.Understanding the main idea (that it would be ideal if we can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learning styles) and structure of the text(introduction of the topic by an anecdote-elaboration by comparison and contrast-conclusion by a suggestion) 2.Appreci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as well as different ways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point-to-point method or one-side-at-time method) 3.Grasp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in Texts A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he text 4.Underst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related to the content 5.Conducting a series of theme-related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6.Learn to write notices, etc. Teaching Keypoints: 1.Grasp the main idea of Text A and language points in Text A 2.Cultural background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ways of learning 3.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 sentences in Text A Teaching Difficulties: 1.Writing strategy and style demonstrated in Text A 2.Learn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difficult and long sentences Teaching Aids: Teacher-guided, discussion, exercises, group-activities, student-centred Teaching period: 12classes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Warming up 1.Have students read the overview of page 2,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main topic of unit (ways of learning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2.Hav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script of listening part, explain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and phrases, lead them to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page3, check the answer 3.How to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4.Explain the cultural notes of education in the west 5.In class, students form two camps to debate the following issue: If you have a baby , which way would you prefer to use ,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develop more skills or to creativity? Step 2 Global analysis of Text A Ⅰ. Scanning Scan Text A and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1 Benjamin was worried that he couldn’t put the key into the box. (F) (=Benjamin was not bothered at all.) 2. In the Chinese staff’s opinion, the parents should guide Benjamin to insert the key. (T) 3. The author and his wife didn’t care whether Benjamin succeeded in inserting the key into the slot. (T)

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2课《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朝鲜战争、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三八线”、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2.认识抗美援朝对朝中两国的伟大意义。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的事迹及志愿军战士的精神。 理由: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英勇作战,通过五次战役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难点:中国政府出兵的原因,以及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理由: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出兵朝鲜,其原因复杂,必须从国内情况和国际局势结合起来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关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需要学生在学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思维分析能力的积淀下,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得出结论,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策略 经过两年的历史学科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电视剧、纪录片资料丰富,鉴于此,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已经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了一定的认知。鉴于此,本节课,用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在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展示的过程中发现历史、探究历史。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时代楷模”朱彦夫图。 老师导学:这是谁?他有哪些事迹? 学生回答后,老师导学:这是当代中国保尔──朱彦夫,1950年,朱彦夫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全连伤亡殆尽,仅剩下他身负重伤,晕倒在阵地上,醒来后,朱彦夫爬出几千米,被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乡亲救起。抗美援朝是怎样的一场战争? 多媒体出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图,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卫星运行时间_教案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课题 卫星运行时间 数学第七册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前面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还是可以的,但在计算过程还有很多造成错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创设情境。 1、课件演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实况。 你看着祖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你有什么感想? 2、揭示课题:谁知道这颗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绕2圈呢?21圈呢?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2、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这题和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3、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114×21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1:把114看成110,21看成20,所以得2200; 生2:把114看成100,21还是21,所以得2100; 生3:把114看成120,21看成20,所以得2400; ………… 大家能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估算,但是所得到的得数都不一样,这也是估算的缺点。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谁有方法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呢? 4、准确计算: (1)、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114×21 (2)、讨论后,小组间交流,再集体交流。 (3)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巡视。 (4)教师选一本正确的竖式本放在投影仪下让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做的整个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听。 教师小结:一般情况,把数位多的放在上面,先用21的个位1

第2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2课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讨论法 教具使用视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上甘岭》等影片资料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 教师导入: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高兴了。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A. 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 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 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3. 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第一次战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战役的宁远、五老,第三次战役的上甘岭,第四次战役的横里,第五次战役的县里。) ·指导学生观看第10页“自由阅读卡·三八线”,体会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自豪感。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 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根据所剩时间,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最好有人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迹。) 2 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的英雄,后者是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不动摇的好汉。) 3 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4 根据第9页“动脑筋”: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 2 根据第7页“动脑筋”: A. 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不能。) B. 他们谁说得对?(都对。) C. 为什么?(必须制止美国的侵略,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只有援助朝鲜,才能伸张国际正义;正义的力量最终将会战胜邪恶力量——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3 完成《历史填图册》3——4页习题 4 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土地改革》。 板书设计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开始时间:1950年10月 2.中国统帅:彭德怀 3.简单经过:五战五捷 教后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来做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一课时,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位于书本的第33页到34页。 卫星运行时间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而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但是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已经了解了许多相关的知识,通过情境教学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法: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的。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的教法来进行,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作为学生在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机构,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五、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接着让学生帮忙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从而使得已学的竖式计算方法得到复习和巩固,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 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3.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4.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114×3×7和竖式计算等。将学生反馈的计算方法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重点讲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让学生在评价和倾听的过程中,发现、感悟,从而得到提升。 5.形成性练习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3页《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 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问题。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年6月11日,航天事业工作者为伟大祖国献上了一份特殊的 礼物——神州10号。她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师:我国的航天事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早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你们长大了,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最近发生的实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感。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东方红1号卫星的数据: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板书)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呢 学生:114×5 你会计算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找学生板演 看来大家都没有忘记以前学习的知识,真不错!那么张老师有一个更难的问题挑战咱们的航天小勇士,你敢于接收老师的挑战吗 2,列式 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板书)谁会列算式 114×21= 3.估算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当航天小勇士,光知道近似值可不行,我们的航天事业中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据,请你拿出自己的练习本,试着算一下114×21的精确结果是多少

人教版八年历史教案_第2课_最可爱的人

第2课最可爱的人 繁华初级中学邱长江 教学目标: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 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学习: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播放多媒体课件《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https://www.doczj.com/doc/4517766356.html,/v/b/42515324-1505363041.html 学生阅读第7页“导入框”图文,思考:你能说出这首歌的名字吗?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 教师导入: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开始了一场伟大的保家卫国战争。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那段豪迈的日子。 学习新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播放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录像。 教师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致力于建立对新中国的包围圈。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侵华政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1)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打到鸭绿江边。(2)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东北边境城市。(3)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2.学生自主学习本框题内容,指导阅读《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入朝作战? 教师引导归纳抗美援朝的原因:(1)美国侵略朝鲜。(2)美国侵略中国。(3)朝鲜请求援助。3.合作探究:阅读第8页动脑筋,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组展示交流,教师最后精讲点拨: 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扼杀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的举措,我们有义务去援助同我们友好的、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弱小的邻国,我们更要严厉阻止对新中国的扼杀和践踏。抗美援朝,不仅是为了朝鲜,更是保家卫国。“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失极大”。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必须出兵。 齐读课本第7页《文献资料》: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际国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