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可行性实施报告

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可行性实施报告

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可行性实施报告
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可行性实施报告

2008年度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分离技术的研究

一、立项背景及意义

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又名甲壳低聚糖,是由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度约为2-20的低聚糖,其分子量低于5000,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壳寡糖可运用壳聚糖经过生物酶技术降解制得。

壳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虾壳、蟹壳和真菌中,虽然有特殊的生物活性,但由于其分子量大、水溶性差,在人体不易被吸收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作为一种生物技术产品,壳寡糖几乎包括了所有壳聚糖的所有优点,它具有良好的生物

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亲水性、吸附性、生物学活性等多种理化特征以及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少、抗药性不显著、性能多样等特点。科学研究表明,壳寡糖的功能作用和生物活性比起壳聚糖将提高数十倍、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人体吸收率近100%(壳聚糖吸收率6.48%),而且增加了促进钙吸收的新的功能作用,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发达国家称其为“软黄金”。

壳寡糖具有三调(免疫调节、调节pH值、调节荷尔蒙)、三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三排(排胆固醇、排重金属离子、排毒素)、三抑(抑制癌细胞、抑制癌细胞转移、抑制癌毒素)等功能,同时,还具有抗自由基、防辐射、抗炎、止血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壳寡糖及其衍生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日化、农业等领域。在医药保健领域具有提高免疫、活化细胞、调节血糖血脂血压胆固醇、预防治疗癌症、强化肝功、促进钙吸收、增殖肠道有益菌等功能;在食品饮料领域是一种良好的健康食品添加剂,可增殖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人体有益菌100倍以上;在日化领域具有营养皮肤、抑菌、保湿等功能,性能优于传统的透明质酸等产品;在农业领域可激活植物免疫系统和酶系活性,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抗病力、增殖生物菌肥有益菌群等,具有药肥双效功能,被誉为“不是农药的农药,不是化肥的化肥”,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目前壳寡糖产品的年需求量在6000吨以上。在精细化工领域,由于壳寡糖的绿色天然的特性符合世界日化产品的发展趋势,含天然活性物质的化妆品顺应回归自然、科学美容的消费趋势,欧洲现已有60多个与壳寡糖相关的化妆品品牌,年需求壳寡糖1500吨。我国化妆品年销售额从1982年的2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1年的400亿元,居亚洲第二位。在生物医药领域,从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统计可知, 2005年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00亿-500亿元。在保健食品领域,韩国于1996年即批准壳寡糖为功能性保健食品,我国现在已有许多保健品及药品等年需求壳寡糖上百吨的保健食品生产厂家,国许多医药保健品公司正在申报壳寡糖保健食品文号,预计年需求量将以高于30%的速度递增。在农林畜牧领域,因壳寡糖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功能,且有安全、微量、高效、成本低等优势,可使水果、蔬菜、粮食增产10%-30%,因而可以应用于生物农药产品,部分替代化学农药。目前我国农业病虫害共2000余种,受灾面积数10亿亩。因此壳寡糖在农林畜牧上的应用对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壳寡糖为基础的生物农药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科技部已将“壳寡糖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列为国家“九五”攻关计划项目和“十五”招投标项目,要求建立数条年产500吨以上的壳寡糖生产线,到2015年总产值可达1100亿-1300亿元,从而满足国市场的需求。壳寡糖的级别不同,售价差额较大。农业专用壳寡糖市场价为400元/公斤;食品级壳寡糖市场价为600元/公斤;而化妆品级壳寡糖市场价为150元/公斤。随着壳寡糖应用围的不断扩大,加之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基础原料,市场需求量将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壳寡糖作为一种中间原料,出口市场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省海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甲壳素综合利用产业的兴起,我省逐步成为东南亚地区海产品加工利用中心和主要的甲壳素产业发展基地。。2001年全省甲壳素制品的直接经济总产值约10亿元左右(与其相关的、间接的纺织、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产值达数百亿元)。在此基础上,本项目从壳聚糖的局限性出发,着重研究了通过专一性酶法技术降解壳聚糖,制备聚合度均一的壳寡糖产品,将使产品的附加值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有效利用甲壳素资源,促进我省甲壳素行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由于项目原料来源方便、价格低廉,将大大降低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满足了市场紧缺,且安全无公害,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对全国的水产加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开发应用壳寡糖是甲壳质行业的制高点,也是当今生物制药技术的一个亮点。目前,其科研开发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等国家。

壳寡糖的主要制备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化学法主要包括酸水解

法、氧化法、超临界流体法、配位降解法等。目前,国对H

2O

2

氧化降解法研究较

多,可在降解过程中伴随的副反应还需要探索出有效的遏止方法,另外必须注意

氧化降解对产品活性的影响以及存在残留的H

2O

2

对食品安全性是否产生隐患也

是值得考虑。物理法包括微波法、超声波法、光降解法、γ射线法等。生物法主要有酶法降解、反应器和酶降解、糖基转移法等。其中已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有酸水解法、氧化降解法, 但是存在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 均一性差,分离纯化难度高以及污染严重等问题;物理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 不能作为主体方法用于壳寡糖的制备;酶降解法条件温和, 产物不用脱盐,工艺易于控制, 易于得到所需聚合度的壳寡糖, 并且对环境不产生污染,是较理想的制备方法,特别是酶降解和反应器联合方法, 已经在产业化道路上迈出第一步,但在制备工艺上还有许多有待改进提高产量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末,酶法生产壳寡糖在日本、韩国实现了产业化。我国对该产品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趋于活跃。2002年8月,山力、海得贝公司利用复合酶法制备壳寡糖的生产线正式投产,壳寡糖在我国第一次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复合酶比起专一性酶制备壳寡糖,所得降解产物相对分子量分布不容易控制,聚合度不够均一。但因为目前市场上专一性酶价格昂贵,如何寻找到降解效果好、成本又不高的专一性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而这一技术难题的解决无疑将为我国整个甲壳素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三、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容、技术关键以及科研创新的主要方式

(一)主要研究容:

1、专一性酶菌种的筛选。

通过制作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的平板筛选分离培养基进行筛选。采用平板

划线分离法接种,放入30℃培养箱培养3-4天。之后,观察培养基,取有透明圈的平板,挑选菌种,进一步进行发酵培养,测定酶活。

2、产酶菌种的发酵培养。

根据已优化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发酵培养,对发酵上清液中粗酶,采用75%饱和度乙醇沉淀,获得粗酶粉,测定酶活力,低温保存。

3、壳寡糖的酶法制备和性质研究

通过还原端基、酶解产物聚合度、水解液调碱性后透光率变化测定以及酶解产物的TLC、 HPLC分析,研究壳聚糖酶降解壳聚糖过程中壳聚糖脱乙酰化度、壳聚糖浓度、酶用量、反应时间和pH值对酶促反应速率和产物聚合度的影响。

4、研究壳寡糖的分离技术、纯化工艺;

超滤/离子交换树脂

5、壳寡糖的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低聚糖类的含量。

6、壳寡糖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二)关键技术:

1、高活力壳聚糖酶制剂的制备以及壳聚糖酶酶活的测定;

2、壳寡糖的酶法制备技术;

3、壳寡糖的分离技术;

4、壳寡糖制品分析检验技术,包括还原端基、酶解产物聚合度、水解液调碱性后透光率变化的测定;壳寡糖的含量和纯度、相对分子质量、杂质含量的测定;壳寡糖水溶性、水分的测定以及酶解产物的TLC 、HPLC分析。

(三)创新的主要方式:

1、壳寡糖产品加工采用酶法工艺,克服了传统化学法分子量分布围宽、易变色的缺点,且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2、为壳聚糖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四、项目预期目标

(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目标:

(1)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酶法的技术有效地制备、分离壳寡糖;

(2)提供完整的加工技术研究报告,包括提取工艺、分离技术、产品质量研究、操作技术流程等。

2、壳寡糖产品技术指标

(1)水分含量<7% (105℃);

(2)分子量为500-5000Da (Waters 600E检测);

(3)不溶物≤1.0%;

(4)粘度(5%)≤10 mPaS;

(5)pH 4-6 ;

(6)脱乙酰度≥70%;

(7)六、七、八糖含量达到50%以上;

(8)分散度小于1.5;

3、经济指标

(1)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

(2)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样品。

(二)应用或产业化前景

壳寡糖在食品加工中可用壳寡糖做填充剂、增色剂、脱色剂、稳定剂和保鲜包状膜。

壳寡糖的应用围在不断扩大,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市场上壳寡糖价格比较高,一直处于求大于供的现象。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研究和探索可行的方法来制备壳寡糖。酶法生产壳寡糖项目,将有利促进了我国壳寡糖行业的发展。与其它降解法相比,酶降解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降解过程及降解产物相对分子量分布容易控制,制备的低聚糖生物活性高,产物不用除盐。过程容易控制,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优势,是理想的壳寡糖生产方法。

本项目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减少资源浪费,满足市场要求,应用前景广阔。但低聚壳聚糖的制备,尤其是聚合度6-8壳寡糖的制备大都处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因此,本项目拟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一性酶法制备壳寡糖,进一步发展成产业化,以满足国外对壳寡糖的需求。

五、项目实施方案

(一)技术路线

1、采用专一性酶解法进行制备壳寡糖;

2、壳寡糖的分离,纯化精制技术研究

采用水解产物薄层层析(TLC)分析、水解产物(HPLC)分析。

3、提取率及品质分析

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提取率的高低,此外,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质量、水溶性、水分的检测。

4、技术流程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作者:————————————————————————————————日期: 2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专业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作为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而发展的产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目前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每年均有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任务,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 地处中国的最西部,是向西开放的门户。截止2009年底,总人口达到2158.63万人,近年来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地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工作座谈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将工作提升到了关系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特殊重要战略地位,为确保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及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加快为各民族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的建筑行业也必将迎来快速的大发展时期。 然而,据统计,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数达百万,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约达万人,许多技术岗位是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仅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的人员占据着,这一现象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瓶颈,是造成建筑质量低劣、建筑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源。建筑业的产品多数是公共产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工程低劣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影响极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满足生产一线对建设人才的需要。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使建设行业的科技水平、生产技术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知识产业化、学习终身化的时代,建设行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的巨大变化迫使我们必须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建设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本身看,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所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高职因起步较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还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 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日渐突出。目

工程技术公司科技项目立项申请书+论证报告书(连续封隔体控水增油技术可行性研究).doc

工程技术公司科技项目立项申请书+论证报告书(连续封隔体控水增油技术可行性研 究) 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科技项目立项申请书工程技术公司级直属单位级项目名称:连续封隔体控水增油技术可行性研究建议(申请)单位:钻完井工艺研究室_ ___ 概概况一、基本信息项目名称连续封隔体控水增油技术可行性研究建议单位钻完井工艺研究室申请类型科学研究项目技术开发 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推广及产业化项目前期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00字以内) 1.连续封隔体控水机理研究; 2.控水筛管技术可行性研究; 3.连续封隔体加 AICD 控流管柱可行性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0 字以内) 1.形成一份连续封隔体颗粒性能检测报告; 2.泡沫金属控水筛管结构图纸一套。 创新点及可能获得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创新点: 1.针对连续封隔体防止轴向窜流机理研究; 2.装有控流装置的防砂筛管,配合实现水平井控水工艺技术。获得的成果: 1.形成连续封隔体及配套的泡沫金属控水筛管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份; 2.控水管柱结构设计图纸一份。经费概算总投资 14.0 万元申请经费 14.0 万元完成年限 2017.1-2017.12 申报日期 2017.1 二、编写格式要求 1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1)研究的目的水平井裸眼井壁与筛管环空充填砂子或陶粒难度大,存在充填不实的问题,达不到防止水的轴向窜流的目的,考虑在井壁与筛管环空中间充填超轻的防窜流能力强的连续封隔体颗粒,以解决水在井壁和筛管环空内的轴向窜流问题。通过该项研究,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轴向防窜流能力强的连续封隔体颗粒及配套的泡沫金属控水筛管相关工具提供研发方向,可通过井下控流过滤管柱控流和控流管柱外连续封隔体颗粒堆积体轴向限制窜流相结合,延缓或降低出水,达到边底水油藏水平井分段控水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针对水平井分段控流开采需要,对具有控流功能的水平井完井管柱结构和可控制轴向窜流的连续封隔体颗粒进行调研,核心是对封隔体颗粒的结构及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论证连续封隔体在控水过程中防轴向窜流的可行性,为下步油田增油控水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研究的必要性边底水油藏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水锥突进的原因会导致油井快速进入高含水期,目前一些老油田已经处于高含水期,水平井作为主要的开发井型,如果在完井阶段未能采取有效的控水手段,就会导致油井在油田开发初期出现高含水现象,致使油田开发难度加大。水平井出水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组成的。首先,水平井跟趾效...

超过滤膜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二 超过滤膜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超过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 2.了解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二、分离机理 根据溶解-扩散模型,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于不同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不同而造成的。若假设组分在膜中的扩散服从Fick 定律,则可推出透水速率F W 及溶质通过速率F S 方程。 1、 透水速率 '() ()w w M w D c V p F A p RT ππδ ?-?= =?-? 式中 22332/;;//;;;/w w w M w w M F g cm s D cm s c g cm V cm mol p atm atm R T K cm D c V A g cm s at RT πδδ-?-?--?-?-----??’透水速率,水在膜中的扩散系数,水在膜中的浓度,;水的偏摩尔体积,膜两侧的压力差,膜两侧的渗透压差,气体常数;温度,; 膜的有效厚度,; 膜的水渗透系数(= ),。 2、溶质透过速率 2323() ()s s s s s D K c D K c c F B c B c c δ δ ?-= = =?=- 式中 2/;s s D cm s K B c ---?-溶质在膜中的扩散系数,溶质在溶液和膜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溶质渗透系数;膜两侧的浓度差。 有了上述方程,下面建立中空纤维在定态时的宏观方程。料液在管中流动情况如图十三

所示。 取假设条件: (1)径向混合均匀; (2)A BX π=A ,渗透压正比于摩尔分数; (3)A B N N ,3 1A X ,B 组分优先通过; (4)/AM D K δ?,1A X K 同或无关; (5)0U L PeB E = =∞,忽略轴向混合扩散。 图十三 料液在管中流动示意图 由假设看出,其实质是一维问题,只是侧壁有液体流出的情况,因为关心的是管中组分的浓度分布和平均速度分布,只需做出两个质量衡算方程即可求解。 由连续性方程: 和总流率方程:

糖化酶的固定化

糖化酶的固定化及其在葡萄糖生产中的应用工艺 姓名:吴启华 12生物工程1班学号:1214200027 指导老师:柯德森、姚焱;同组者:严少杰,李海毅;时间:2015/11/30---2015/12/14 摘要:利用有关固定化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固定化糖化酶的效率与糖化酶的浓度的关系。 本实验中测定固定化糖化酶偶联率、相对活力、活力回收来衡量其生产工艺的优劣,并探讨糖化酶的浓度对固定化效果及结合牢固程度的影响和验证固定化糖化酶催化生产葡萄糖的重复使用能力及其效率。制备固定化糖化酶的方法为离子吸附法,并且使用DNS法测定固定化酶的活力。结果显示:在该次实验中,固定化的效果较好;加入20g离子交换剂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为79.1%,偶联率为90.46%,相对活力为82.58%,加入25g离子交换剂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为85.2%,偶联率为92.76%,相对活力为92.54%。重复使用葡萄糖固定化酶的过程中,固定化酶的利用效率降低。酶与载体的浓度比例较高固定化酶葡萄糖生产效率高。 关键词:固定化,糖化酶,葡萄糖,酶活力 1、前言: 糖化酶也称葡萄糖淀粉酶(glucoamylase, EC.3.2.1.3)(淀粉-α-1,4-葡聚糖葡萄糖水解酶),它能够催化淀粉液化产物---糊精及低聚糖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糖化酶对底物的作用是由非还原端开始,将α-1,4-键和α-1,6键逐一水解,酶作用时糖苷键在C1-6间断裂,所产生的葡萄糖为 构型,几乎100%转变为葡萄糖。工业生产使用的糖化酶主要来自曲霉、根霉及拟内孢霉,它被广泛应用于酿酒、制糖等行业,是非常重要的酶制剂。 酶的固定化方法通常按照用于结合的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大致有三种:非共价结合法(结晶法、分散法、物理吸附法及离子结合法);化学结合法(包括共价结合法及交联法);包埋法(包括微囊法及网络法)。 本实验利用离子结合法制备固定化糖化酶。离子结合法就是酶通过离子键结合于具有离子交换基的不溶性载体的固定化方法,常用的载体有: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纤维素等。本实验以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应用离子交换结合法制备固定化酶,该法操作简便,处理条件温和,酶的高级结构和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不易被破坏,酶的活性回收率高,可反复连续生产,对稀酶有浓缩作用,载体可再生使用。其缺点是:载体和酶的结合力弱,容易受缓冲液种类或pH的影响,在高离子强度下进行反应时,酶易从载体上脱落。使用共价结合法不会使酶容易脱落,国外研究者已研究出用氧化锆涂层多孔玻璃或多孔陶瓷,然后硅烷化,最后用重氮基、醛基和异硫氰基衍生物偶联糖化酶,结果使酶活较高,并且能连续生产3个酶半衰期。在此次实验中还使用用DNS法测定固定化酶、残留酶、原酶的活力。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1)糖化酶液,GF-201大孔强碱阴离子交换剂,葡萄糖,可溶性淀粉(20g/L),CuSO4.5H2O,次甲基兰,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亚铁氰化钾,乙酸,乙酸钠(配制pH4.6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市场调查 1、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市场整顿、制度建设及有效监管,我国建筑市场正在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可谓亮点频闪。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以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以上,成为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巩固。2011年,我国建筑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8%;对外工程承包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未来50年,中国预计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近十几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然而,从全国各省市的城市化水平静态分析,河南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并且,河南省的区域城市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比较严重豫西地区和豫中地区的差距达到8%左右,豫北、豫东和豫南与豫中地区的差距更是明显。所以河南省的城市化道路还很漫长,这也为河南省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2、建筑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及分析 我校通过对建筑企业的市场调研和座谈讨论,得到了一些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的认识: 人才需求量大。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社会固定投资的60%左右是通过建筑业实现的。庞大的建筑体系需要大量的岗位和值为,这种需求也将解决大量的专业人才就业。“十一五”期间,国家级开发区扩展到逾90个,几乎翻了1倍,在国家与各地区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建筑行业异军突起,成长显著。但在此期间,该行业人才短缺现象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有相应的措施。 当前阶段,河南省建筑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先进省份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育不足,整体素质亟待提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版

一、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的说明 1、本工程项目具备《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湘建科〔2011〕258号)第九条情况说明: 1.1本项目应属于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发展重点技术领域和重点支持范围,且符合国家和省住房城乡建设产业及科技政策,创新性强,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或更高,且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积极作用。 1.2申报单位为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属于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完成计划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基本技术装备,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1.3本项目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先后编制了项目创优计划及各关键、重点工序的专项方案,具有可操作性,项目各项管理定位合理,已形成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 1.4项目实施时成立项目经理部及新技术应用工作小组。项目指挥长为公司总工,项目工作组负责人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所申报领域内有较突出的成就。项目组成员16人,高级职称人员5人,各成员分工明确。 1.5本项目经费预算合理,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1.6申报项目的有关材料内容真实,无知识产权纠纷。 2、本工程项目具备《湖南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湘建科〔2011〕296号)情况说明 本项目已列入公司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创建计划。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38314.17㎡,申报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项目采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修订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且已拟定新技术应用施工组织设计和工作计划。本项目通过应用新技术在预计在缩短工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将有显著成效。两年内可完成申报全部新技术内容。

臭氧处理染料废水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1 前言 印染废水一直是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水量大、组分复杂、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水质变化大、pH值变化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1]。近年来,随着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PV A 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印染废水中不但COD的质量分数由原来的每升数百毫克左右上升了10倍左右,而且BOD5与COD 的质量比也由原来的0.4~0.5下降到0.3,甚至是0.2以下[2]。由于染料的稳定性越来越大,废水的色度值也越来越高而且不容易去除。如果不能去除这些偶氮化合物,也会污染自然水域的颜色和其他方面。这就使得原有的二级处理工艺效果大大降低,不能满足现在的排放标准。 2 印染废水的特点 印染废水的成分主要与加工纤维的种类、所用染料助剂、机器设备及操作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3]。废水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退浆废水、煮练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整理工艺废水等。而其中较难处理的就是退浆废水,煮练废水和染色废水。其中都含有大量的难以处理的有机物,如纤维屑、酸、淀粉碱,酶类污染物,含氮化合物和使用染料时的有毒物质(硫化碱、吐酒石、苯胺、硫酸铜、酚等),其COD和BOD较高,且可生化性较差。 印染废水成分复杂,主要是以芳烃和杂环化合物为母体,并带有显色基团(如—N═N—、—N═O)及极性基团(如—SO3Na、—OH、—NH2)。染料分子中含较多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SO3H、—COOH、—OH基团如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等,染料分子就能全溶于废水中;不含或少含—SO3H、—COOH、—OH等亲水基团的染料分子以疏水性悬浮微粒形式存在于废水中;含少量亲水基团但分子量很大或完全不含亲水基团的染料分子,在水中常以胶体形式存在。 错误!未指定书签。- 0 -

体育教育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1)

开办体育教育(太极拳)专业(专科) 可行性论证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 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认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特申请于2015年秋季开设体育教育(太极拳)专业(专科),该专业作为专项教改项目由邯郸广播电视大学进行先期试点。经过调研形成如下论证报告: 一、开办专业的必要性 (一)太极拳概况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级。它既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融阴阳、刚柔、健身和技击为一体,在国内外深受欢迎。目前,已经传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习练者已经达到亿人,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第一武术健身运动项目。 (二)专业开办的政策依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广太极拳等中医传统运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总会《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规定:“切实将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工作‘三纳入’(纳入政府规划、纳入年度计划、

纳入财政预算)。”河北省人民政府2015年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开办本专业,对于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群众弘扬国粹文化、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专业开办的目的 开办本专业,为全民科学普及太极拳和提高太极健身运动水平提供终身学习平台,培养高素质太极拳健身运动人才,学习跆拳道、柔道等国际传统运动项目发展经验,为太极拳改革、提高,成为规范的竞技运动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1、克服太极拳传统教学不足。传统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不足,普通高校全日制培养模式又受招生对象和办学规模的限制,这对于培养大批高层次太极拳人才有很大局限性。 2、发挥电大开放教育办学优势。利用电大远程教育优势和电大系统办学优势,打造全民太极健身的远程学历教育平台,最大限度弥补上述培养模式的不足,既实现培养模式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又不影响学员日常工作,工学结合。 3、发挥邯郸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太极拳资源优势。河北邯郸诞生了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和武禹襄,使邯郸成为中国最大的太极拳两大流派——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中兴发祥之地。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杨式和武式太极拳广为传播,尤其是杨式太极拳开武术健身之先河,使太极拳易于习练,成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 )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它借助外加压力的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阻留某些溶质,是一种分离、浓缩和提纯的有效手段。由于反渗透技术具有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耗费低等特点,在诸多水处理技术中,反渗透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应用于海水、苦咸水淡化、工业污水处理、纯水和超纯水制备领域。高纯水主要在电子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实验室分析使用,按国标GB/T11446.1-1997规定, 电子级水分为四级,即EW-I 、EW-II 、EW-III 和EW-IV ,其电阻率指标分别为≥18cm M ?Ω、≥15cm M ?Ω、≥12cm M ?Ω、≥0.5cm M ?Ω。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的工艺流程; (2)掌握反渗透膜分离原理及操作技能; (3)了解测定反渗透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 (4)掌握利用电导法确定盐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工业化应用的膜分离包括微滤(Microfiltration,MF)、超滤(Ultrafiltration, UF)、纳滤(Nanofiltration, NF)、反渗透(RO)、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 PV)和气体分离(Gas Separation, GS)等。根据分离对象和要求,选用不同的膜过程。 图1 膜截留示意图 反渗透膜通常认为是表面致密的无孔膜,可截留1-10?小分子物质,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体中绝大多数的溶质。反渗透净水就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从含有多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净水的物质分离过程。其原理如图1。 图2 反渗透与渗透现象 如图(a)所示,用半透膜将纯水与咸水分开,则水分子将从纯水一侧通过膜向咸水一侧透过,结果使咸水一侧的液位上升,直到某一高度,此所谓渗透过程。如图(b)所示,当渗透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半透膜两侧存在一定的水位差或压力差,此为指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N。如图(c)所示,当咸水一侧施加的压MF UF NF R O 分散 颗粒 高分 子 离解 酸 二价盐、 糖 未离解 酸 一价盐

酒精发酵实验报告课件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设计)性大实验 报告书 (酒精发酵实验) 学生姓名:吴丁柱 学号:3102106216 班级:生工2102 专业: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魏胜华

生物工程专业设计(综合)实验 安徽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书 学生姓名:吴丁柱学号:3102106216 专业班级:生工2102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3.12.17 实验成绩: 一、当前酒精生产工艺的技术进展及现状 1.1现状 酒精是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国防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有机工业原料。 中国工业化生产酒精始于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的酒精厂,但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酒精产量不到1万吨,专业性酒精厂生产规模大都是千吨小厂,基础十分薄弱。 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酒精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现有酒精生产企业450多家,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共26家,其中30万吨以上的3家、10~20万吨7家、3~5万吨9家。2005年酒精产量达368.13万千升(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计)(不包括自产自用的酒精),比2004年增长33.6%,居世界第三位。 2004年出口酒精74.44万吨比2003年增2.28倍,每吨酒精创汇418.73美元。进口3433吨,其中变性酒精1802.18吨,用汇686.03美元/吨。酒精生产实现了连续化、使用专用酶制作和商品酒精酵母,固定化酒精酵母,淀粉利用率达到90%以上,淀粉出酒率好的企业可以达到55~56%,(96°V/V)原料出酒率可到40~40.88%。随着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国家标准的4次制订、修订和实施,高纯度特级酒精企业的日益增多,标志着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国外酒精生产技术自石油危机和美国大力发展汽油醇以来,有了更快的进步,特别是在节能、综合利用和自动化等方面,与我国拉开了差距。我国每吨酒精平均能耗酒精800公斤以上,世界水平为300~400公斤。随着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酒精生产技术正在得到飞跃发展和提高,深信21世纪初期一定可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1.2国内酒精蒸馏流程的进展 淀粉质原料→ 蒸煮→ 发酵→ 蒸馏→ 酒精 (糖质含糖蜜)(糖质原料无需蒸煮) 1.2.1两塔 (1)50年代初,天津、地方国营哈尔滨(顾乡屯)等酒精厂采用的两塔间断蒸馏流程。 (2)50年代初间歇流程生产能力低、消耗大,相继改为连续蒸馏。上海新亚酒精厂采用的两塔液相过塔流程。 (3)山东黄台酒精厂采用的两塔半液相过塔流程。 (4)1953年南阳酒精厂为降低煤耗采用了两塔气相过塔蒸馏流程生产95%(V)酒精。 (5)1956年部颁医药用酒精标准实施后,上海酒精厂、资中糖厂采用的两塔气相 1

专业教学改革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

专业教学改革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师资力量雄厚,培训课在业内阻碍大。 保险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院一直特不重视的大事,不仅重视及时调整补充,而且重视培养和提高。按学院要求,凡新调入的专业课教师,都要安排半年时刻到公司实习;凡40岁以下年轻教师均要参加在职硕士进修,拿到硕士证的给予报销学费的85%。只要条件同意,学院尽量安排专业课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或学术活动。近年来,先后有8名教师到国(境)外考察。保险专业现有的16名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

讲师5人,助教2人。年轻教师中有硕士学位的占80%。在国家保险总公司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本专业教师有2人是委员。 保险专业开办17年来,已培养本科毕业生307人,专科毕业生3265人,保险高等专业证书毕业生503人,其中157名毕业生获得英国皇家保险学会与学院联合颁发的CIP证书、12名毕业生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的研究生,为保险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其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业内享有专门高的声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保险专业历届毕业生统计表

在科研方面,本专业教师已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38部,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不完全统计),科研课题由省部级以上立项或获奖的16项,科研水平得到总公司、保监办和同行赞誉。 在培训方面,学院培训规模达到每年2000人次以上,内容涉及保险业务的方方面面,学员层次多为地市经理、县区经理和业务部门主管,对培训课期望值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强烈。保险专业教师承担了学院历年培训课时的70%以上。由于选题适应业务进展要求,理论分析具有专业化水平,因而有10名左右的老师经常被各家公司请去讲学,不仅为公司咨询、培训、策划提供了服务,也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二、进展前景看好,办学经费有保障 保险职业学院是由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合办的全国唯一一所股份制保险职业学院,其中“国寿”占股份70%,“中再”占股份30%,两大公司资本实力雄厚,特不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已跻身世界500强企业。因而学院办学经费的行政拨款一直稳定,办学收费和培训

膜分离技术翻译文档maxueyi

聚丙烯微膜表面亲水化界面交联聚乙烯 1简介: 一般认为聚合膜的分离特点主要决定于表面物理层与化学性质的分离。亲水化膜通常是青睐水相中的应用,因为表面的亲水性可以大大的提高水的渗透性和减少生物膜污染,然而,商业膜是用疏水性聚合物,由于其良好的化学性质和机械稳定性。所以,表面亲水化才是这些疏水膜的合理必需成分。 微膜聚丙烯膜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膜,它被广泛应用于拥有良好控制的孔隙,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原材料并且内在的高疏水性完全符合膜蒸馏技术。但是,这种疏水性也严重限制了其在水相分离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使用。目前,各种表面改性阳离子方法已制定了对多脉冲调制系统(MPPM)中亲水性和功能化膜表面的改善,其中主要包括等离子体处理和表面嫁接亲水性单体,后者已被广泛的探讨,并能诱导自由基、臭氧、γ—射线、血浆、UV 照射和表面聚合酶链反应ATRP。虽然这些化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赋予MPPM耐久的亲水性,但他们大多局限于实验室规模因为复杂的生产设备、严格的操作要求和通常高额的成本。而用亲水化剂浸渍或涂膜(如醇、表面活性剂、两性聚合物)可以是一个简便的方法。但作为亲水化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界面聚合/交联是一项用来稳定薄膜的成熟技术,其混合有反渗透作用,使得界面交联,杜/赵等也曾制备过带电荷薄层聚丙烯复合膜作为纳滤膜和气体分离,尽管现在有许多报道界面交联,但由于极少的界面黏合造成的疏水性,目前只有三种处理方法应用到制备亲水性多脉冲调制系统MPPM。没有了表面处理,涂层容易形成界面兼容的膨胀结构。因此,这需要很大的努力去优化实验条件达到统一和稳定的涂层。提高界面附着力,korikov等人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预处理方法:与丙酮和铬酸氧化溶液,再加上预备的改性溶剂和亲水性纳滤膜和超滤膜涂层的电中性聚酰胺交联层。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更多的环境友好型介质阻挡大气压下放电等离子体,其具有设备简单的特点(无需真空条件)和易于实现的工业化生产特点,用于预处理的多脉冲调制系统。界面交联聚乙烯(氮,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是我们实验室自制的,用于构建一个带正电的和高度亲水性表面的多脉冲调制系统。在此项实验中,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预处理是进一步优化处理效果和力学性能的。商业用聚乙烯亚胺(PEI)被交替使用。而交联机理和表面亲水性的改性MPPM也具有较好的该特点。特别是,对表面亲水蛋白质过滤的影响做过详细调查,包括通量的衰减情况,过滤系统的恢复和传输通过膜的蛋白质传送装置。 实验: 2.1材料 MPPM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为80%浓度0.20m型的从膜有限公司(德国)购买。是作为热致相分离过程准备。在40℃真空炉干燥恒重前,所有的膜样品切割成直径为25毫米并用0.5h丙酮洗涤去除吸附在膜表面的杂质。商业用的聚乙烯亚胺(PEI,平均25kDa兆瓦)由奥德里奇公司出品作为接收装置。二氯对二甲苯(XDC,98%,)和碘甲烷(CH3I,99%)不需要进一步提纯。牛血清清蛋白(BSA,等电点(pl)4.8,67kDa)溶菌酶(赖氨酸,pl 11.0,14.4kda>10000u/mg)是中美生物技术公司上海生物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出产。缓冲溶液制备分析级的化学品和超纯水(18.2M)由高级实验室ELGA水系统。乙醇,丙酮和氢氧化钠是分析纯,也不需要进一步提纯。 2.2 膜表面的制造 整个实验过程示意图图1(左)说明。在我们先前研究中设定的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数值。接受电子或者放电模式,在大气压下都只有1%的空气引入氩作为放电。新的MPPM的样品在给定的时间内照射10kHz和直流3kv。处理过的膜用乙醇洗涤30分钟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专业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作为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而发展的产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目前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每年均有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任务,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 地处中国的最西部,是向西开放的门户。截止2009年底,总人口达到2158.63万人,近年来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地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工作座谈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将工作提升到了关系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特殊重要战略地位,为确保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及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加快为各民族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的建筑行业也必将迎来快速的大发展时期。 然而,据统计,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数达百万,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约达万人,许多技术岗位是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仅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的人员占据着,这一现象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瓶颈,是造成建筑质量低劣、建筑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源。建筑业的产品多数是公共产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工程低劣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影响极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满足生产一线对建设人才的需要。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使建设行业的科技水平、生产技术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知识产业化、学习终身化的时代,建设行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的巨大变化迫使我们必须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建设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本身看,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所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高职因起步较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还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 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日渐突出。目

职中开设计算机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职业中学 关于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可行 性 论证报告 近几年,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计算机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中共十六大也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方针,未来信息技术将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化得到了飞速发展,到1997年我国政府机关和工商企业已经普及计算机,不仅政府贸易管理实现了电子化,企业贸易活动也正向信息化发展。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IT人才传统上大多来自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但实践动手能力较为薄弱,同时也不愿到生产一线从事应用与维护性的工作。这样就造成了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短缺,因此需要中职类院校培养大量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的应用型人才,以完善我国的IT人才结构。 为此,我校积极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并加强专业建设是有必要的。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职业中学始建于1986年,是我县唯一一所职业中学,担负着当地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普及的重任。学校占地面积30亩,教职工101人,兼职教师20人,现有化学工艺、种植园艺、护理、新能源、会计、食品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十一个专业,专业实训室7个,在校生875人。学校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广生胶囊有限公司、永泰福利塑料有限公司

等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关系。 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的学习,逐步转变教学思想,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施“理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二)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基本情况 1、办学经历: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立于2003年。开设以来,学校积极进行专业建设。近年来,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为该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我校积极顺应国家形式和要求,结合我县对该类人才的需求和我校专业教学需要,计划在3年内逐步增加该专业招生计划,并建立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平台,培训人才服务地方。 2、师资状况:学校现有本专业专职教师12人,其中高、中级职称教师5人。同时,充分发挥国家政策优势,对我校原有专业教师分期进行国家级、省级“双师型”骨干教师培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3、专业现状:通过充分详实的市场调研,以适应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创新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培养方案完善,有完整规范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专业现有在校 生256人,专业教学成绩优良,从2003年起,我校被指定为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站、山西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点,现可以进行规范的专业教学和机电类、计算机类初、中级技能鉴定。近年来,我校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鉴定合格率达100%,就业率达92%以上。 二、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社会需求分析 首先,由于中小企业中不可能配置众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要求毕业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在实践工作中一专多能。我们专业设置灵活,以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以

武汉大学大学生科研项目中期报告

附件一:封面示例 项目编号 (黑体4号)武汉大学大学生科研项目中期报告 (或武汉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 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报告) (1号宋体居中) Altera DDR IPCore 在海量图像无级缩放硬件实现系统中的应用 (2号黑体居中) 院(系)名称:XXXXXX 专业名称:XXXXXX 学生姓名:XXX XXX XXX XXX 指导教师:XXX 教授 (宋体小3) 二○○九年四月

附件二:英文扉页示例 INTERIM REPORT OF UNDERGRADUATE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OF WUHAN UNIVERSITY OR (INTERIM REPORT OF PLANNING PROJECT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 OF NATIONAL UNDERGRADUATE) (Times New Roman 2号居中) Writing the Title of the Report in English here (Times New Roman 2号居中) College :XXX XXX Subject :XXX XXX Name :XXX XXX XXX XXX Director :XXX Professor (Times New Roman 4号居中) June 2008 (Times New Roman小2号居中) 附件三:学术申明示例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中期报告,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着作权的内容。对本报告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

计算机应用专业可行性调研分析及论证报告

冕宁县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专业可行性调研分析及论证报告 四川省冕宁县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于2005年正式开办,已连续招生7年。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分类中属信息类,专业代码为071190,学制3年,前两年在校就读。第三学年实行“就业、升学”两条腿走路,如果不参加高考的部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顶岗实习前参加毕业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毕业考试、技能鉴定、实习成绩三项合格方可毕业,并于顶岗实习结束后办理毕业证;而参加高考的部分学生继续在校就读,在教师的指导下复习迎接高考。 我校从建校伊始就具有职业教育的性质,几经周折和发展,我校逐渐壮大,1984年经凉山州教育局批准成为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中学,即冕宁县巨龙职业中学,今又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2009年2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四川省冕宁县职业技术学校。目前是凉山州53125工程学校,四川省首批合格职业中学,是冕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能从事初、中技能鉴定。2008年被州教育局评定为州级重点职业中学。 我校拥有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艰苦创业的领导班子。现有校级行政3人,设有三处三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行政办公室、招生就业办公室、教科室)6个行政科室,党政、工青妇、职代会组织机构健全。现有教职工69人,是一支有活力的年轻化队伍。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较强,富有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全身心投入教学与教研工作,现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14人,先后有6名教师在省、州、县级教学科研活动和赛课中取得突出成绩。 学校占地68701㎡(103亩),建筑面积30301㎡,固定资产31071100余元,实训设备设施总价值1945600余元。在校学生1329人,2009年全县招收新生616人。同时,我校还承担了本县的劳务输出培训工作及凉山州扶贫办的部分劳务扶贫培训工作,年短期培训600人。 在专业设置上,学校坚持扬长避短,紧密结合市场,面向就业岗位需求,实行专业组负责制管理,设有五个专业组(信息技术、服装美术、畜牧兽医、电子建筑、餐旅烹饪)八个专业(信息技术(计算机平

实验观察洋葱表皮质壁分离及复原精修订

实验观察洋葱表皮质壁 分离及复原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实验:观察洋葱外表皮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教案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内容。本实验是在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强化渗透作用原理,同时也是对物质出入细胞方式这一部分内容的铺垫。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膜选择透过性这一重要的特点。学生通过本实验了解水分子透过细胞膜的渗透原理,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蔗糖溶液造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以及清水复原现象,在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因,尝试解释生活与生产中的有关现象;掌握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结合《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进行“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时,尝试排除观察中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探求新知。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和解释观察的现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二、学情分析 学生除拥有初中自然科学相关水分吸收内容基础知识外,在学习了细胞膜功能和渗透原理后,对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等内容已经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经验中也有类似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实例,例如萝卜咸菜腌制等。但并没有系统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基本原理及条件,缺乏感性认识。 与平时理论课相比,对于首次接触微观世界的学生,实验课有更高的吸引力,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在实验设计及方法上,需要教师对实验的思路给予清晰地讲解,并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解释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质; (3)说明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 2、能力目标: (1)完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观察;

糖化酶研究进展

酶学 糖化酶的研究进展 2013年

糖化酶的研究进展 摘要:糖化酶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和应用范围最广的酶制剂,在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微观学角度出发,主要介绍了糖化酶的结构和催化作用机制;另外介绍了糖化酶的分离纯化手段及其功能应用;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并对糖化酶应用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糖化酶;结构;催化机制;分离纯化;功能

STUDYING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LUCOAMYLASE Abstract:Glucoamylase is the enzyme which has the most output and the vastest application in the world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scopic science,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glucoamylase; additionally introduced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glucoamylase; In the end, put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glucoamylase research, provide future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 glucoamylase;structure ;Catalytic mechanism;Purification;func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