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似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求近似数,会用“万”或“亿”做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和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的数据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用“万”或“亿”做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北京奥运会共有204个国家及地区参赛,运动员总人数近10000人,来自中外的志愿者约170万名.中国共获得金牌51枚,总奖牌数100枚.奥运会的金牌并非纯金,其中含92.5%的纯银,其余为纯金的材质电镀在表面,金牌总重量244.5克重量,其中黄金约有13.5克 . 问题: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得出概念

问题1:根据我们预习的结果,上述的问题中,如201,51,100是准确数,于是我们把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

如10000, 170,92.5%,244.5,13.5是近似数,于是我们把与实际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近似数是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这些数仅仅一个大概的数。

问题2: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用到近似数吗?

2、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3: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3(精确到位)

∏≈3.1(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位)

∏≈3.14(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位)

∏≈3.142(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位)

问题四:近似数3.142表示的实际数据在什么范围?

解:它的实际范围大于或等于3.1415,小于3.1425

3、小组合作学习

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七年级六班有37位同学;

(2)小明的身高为1.57m;

(3)我们数学书的定价是10.66元;

(4)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万千米;

(5)美国一家猫粮制作公司称:“在美国共有8500万只猫咪,22%的猫主人都选择猫咪爱看的频道.”;

(6)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开幕;

4、新知体验

(1)小明量得课桌长为1.025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

A、四舍五入到百分位;(1.03)

B、四舍五入到十分位;(1.0)

C、四舍五入到个位。(1)

(2)我的身高是1.57m,是近似数,那实际身高范围应是什么呢?

(3)想一想:近似数38万是精确到哪一位呢?表示实际数据在什么范围内呢?

三、学生思考

近似数1.8和1.80一样吗?为什么?(学生讨论.讨论后反馈:(1)精确度不同;(2)有效数字不同.)

四、归纳总结

1、准确数和近似数概念的产生是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近似数中越在左边的数字就越重要.

2、按预定要求取近似值时,不要遗漏小数点后面的零.

3、对较大数取近似值最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