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古陶瓷收藏方法

高古陶瓷收藏方法

高古陶瓷收藏方法
高古陶瓷收藏方法

高古陶瓷收藏方法

一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

中国是瓷的国度,民国以前的陶瓷制品,人们习惯称之为古陶瓷,而唐代以前的瓷器,又称为高古瓷。古陶瓷是古代劳动人民土与火的创造,从器物的胎釉、造型,到绘画、装饰,无不凝结着古人艺术性的劳动。历代作为观赏器、供奉器或日常生活用具的古陶瓷,

数量上是相当丰富的。然而,由于陶瓷器易碎的固有特性,千百年来经历无数次的社会动荡、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以及使用不慎,绝大多数毁坏殆尽。到今天能保存下来的精品珍品,不过是凤毛麟角,且又多保存在各地的博物馆里,可供收藏的资源十分有限。改革开

放以后,人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玩古的收藏者也大大增加,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对收藏古陶瓷能保值升值兴趣更浓。利用各种关系与方法,不惜一掷千金,搜求古陶

瓷精品珍品。这样一来,古陶瓷收藏品市场就出现了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矛盾自然会产生解决矛盾的办法。一是有些人为利益驱使翻

箱倒柜,挖掘老底,将家中的坛坛罐罐投放市场;二是一些胆大妄为者结成团伙,联手作案,盗窃博物馆、盗掘古墓,同不法文物贩子进行地下交易;三是一些陶瓷工匠、美术家

与商人联手,生产仿古瓷,制造各种赝品;四是古玩小贩在市场上跳来跳去,编造故事,

买进卖出,从中渔利。于是在古陶瓷市场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地摊货架上真真假假,琳琅满目。难怪有人心存疑惑:为什么收藏家越来越多,市场上的古陶瓷器却不见减少,

反而越来越多了呢?

二浮躁的心理与浅薄的知识

市场经济的好处是可以较为合理地配置资源,尽快地增加社会财富。它的另一面是撕

破一切温情脉脉的面纱,代之以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鼓励个人发家致富,助长人们的浮躁

的膨胀的私欲。收藏领域也是如此。真正的收藏大家,心境澄净,心绪宁静,修养深厚,

淡泊名利。如今想成为这样的收藏家,抛开一己私利,为国家民族保存文物国粹者,也如

同宋代几大名窑的精品一样,有,但毕竟太少了,多数的收藏家是为了商业利益,为了保

值升值,甚至为了一夜暴富。正由于淘到一件古陶瓷珍品可得到数十倍、数百倍的回报率,所以其诱惑力是十分巨大的。拍卖行业的煽风点火,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把收藏品市场

鼓动得红红火火。也把古陶瓷收藏爱好者的发财心理培植了起来。收藏爱好者的发财心理,恰恰助长了炮制赝品者的投机心理。许多人凭着一知半解的古陶瓷知识,自以为是,慷慨

解囊,在很短时间内购进大量“稀珍”器物,还终日痴迷地陶醉其中。

许多古陶瓷专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多次受人之邀,到他们豪宅雅居欣赏其珍贵藏品。

本以为可以大开眼界,结果是一次次大失所望。宋代六大名窑珍器、元青花大器、明清官

窑器,几乎全是仿品赝品,倒是几件为主人所不齿的粗俗之器是真货色———那是高价买

了人家的东西,卖主随意赠送的玩意儿,据说今年某省一大企业老板宣称自己收藏了数十

件至正型元青花珍品,并邀请国内外众多古陶瓷专家前去观赏和研讨。许多专家以为可以

大饱眼福,欣然前往。不料所谓的元青花,基本上都是近年的仿品。特别是一对元青花萧

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更让人哑然失笑。因为收藏在南京博物馆的一只梅瓶,早已是举世闻

名的孤品,何来第二件、第三件。

可见收藏者古陶瓷知识之浅薄到了何等地步 ;真正的古代艺术品就是这样的冷酷无情,一点也不给面子。狂妄加无知,只能贻笑大方。

三缺失的市场规范与缺失的社会诚信

中国的古玩市场可以说是最深不可测的了。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个别老古玩店,以诚信为本,赢得诸多大收藏家的信赖外,许许多多的古玩商的诚信度是值得怀疑的。一

些中小拍卖公司也不例外。他们对利润顶礼膜拜,置信誉于不顾,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能蒙则蒙,能骗则骗。有的新闻媒体或不懂装懂,进行误导;或拿人的手软,闭着眼睛进

行炒作。有的出版社只要有钱好赚,便不顾后果,出版一些伪劣假冒的古陶瓷图录,助纣

为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规范而诚信的市场经济,然而这种市场经济,在收藏领域

还远远没有形成。古玩界从来就是眼力高的赚眼力低的人的钱。不管是买者还是卖者、吃

亏还是上当,都不许反悔,这似乎是不成文的规矩,连国内一些大的拍卖公司也声明:投

资有风险,责任请自负。那就是说在我这儿买到假货,活该这种社会诚信的缺失是非常危

险的。不讲诚信,不负责任,充满尔虞我诈的收藏品市场,可以红火于一时,最终必定冷

了收藏者的心,也就冷落了整个收藏品市场。所以,我以为收藏品市场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游戏规则,利国利民,规范操作,打击坑蒙拐骗的奸商行为。拍卖公

司必须保证所有拍品的真实性,不得以赝品蒙骗买主,经权威部门鉴定确为赝品者,应允

许退货,并赔偿一定损失。文物商店、古玩店的古陶瓷器都应据实明码标价,以取信于人。为此,有关行政立法部门应建立相关法律,保护买卖双方权益。

规范古玩市场,说来容易,实际上谈何容易。目前唯愿古陶瓷收藏者、爱好者以真为鉴,以假为鉴,能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去掉浮躁心理,打消一锹挖出个金娃娃,得个国

宝的奢望,踏踏实实地学习与钻研,增长各方面的知识,提高鉴赏水平,量力而行,买点

心爱之物,可以乐在其中矣。

四赝品是最大风险

2002年国家修改了文物法,肯定了民间收藏,准许文物流通,这是朝开放艺术品投资市场迈进了一大步,是利好消息。但是还要看到由于细节没有跟上,许多概念依然模糊,

因此高古瓷还不能堂而皇之地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所以政策还是制约高古瓷器投资的一

大因素,也是目前投资高古瓷的风险所在。什么时候国家规定了文物流通的各项细节,规

范了艺术品市场的操作原则,这才是真正的解禁。

赝品冲击是最大的风险。玩古董的人都知道,不怕买贵,就怕不对。笔者认识的不少

玩家,就是被赝品大大地伤害了:深圳一位地产界巨子曾经一天之内拿出800余万买古董,前后共计丢掉数千万。此后他发誓再也不玩古董:“钱丢了事小,咱丢不起这个人!”又

曾经有一位退休老干部三番五次提了百十来件瓷器来广州中国古陶瓷标本研究中心请专家

鉴定,结果当然都是赝品,原来他把自己十数万退休金和儿女给的养老金全部都拿来买瓷

器了。

目前文物贩子的造假已达登峰造及的地步,而且已经不单是小商小贩的个人行为而是

大资金投入的高科技行为。有的造假高手甚至可以保证他造的瓷器赝品可以通过各大拍卖

行的鉴定,而且可以拍出过百万的价格,如果不行,原价收回,再赔你10%的“辛苦费”。由于高古瓷器相对来说制作工艺比较简单,文饰并不复杂,因此也成为赝品泛滥的重灾区。

五大胆购藏等待时机

40岁以上的人大概都还记得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有这么一句唱词,叫做:“越是艰险越向前”。风险越大的地方,往往隐藏着更大的机会,就看你怎么把握,如果等到市

场完全规范化以后再去跟进,那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目前国内许多有远见的人,包括一

些大企业、大公司和大藏家,都已经悄悄地开始了购藏高古陶瓷的行动,只等市场一旦解禁,就可以大展拳脚。而目前高科技检测鉴定手段日益完备,用以对付赝品还是比较有把

握的。笔者就曾见到两件要求进行热释光检测的瓷器,经香港中文大学中科古物鉴证实验

室热释光检测,证明一件是老胎接底,另一件赝品就“露馅”了。如果能够完全解决赝品

的冲击,提早进入市场,那么,投资高古陶瓷绝对是有相当大的赢利空间和机会的。

六浮躁收藏问题多多

望着长流不息的江河,望着闪烁不定的星光,谁都会感叹人生的短暂。同样,当你走

进博物馆,面对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面对西汉陶罐、晋朝盘口壶、唐朝三彩马、宋朝龙泉碗、元明清的青花色釉瓷花瓶等,你也会感叹中国陶瓷文明的博大精深,个人智慧的渺小。再面对当今社会的灯红酒绿,现代都市随处可见的嘈杂喧嚣,浮躁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尤其是浮躁介入收藏,更是问题多多。

浮躁收藏怪圈:新瓷竟比古瓷贵陶瓷收藏近年来一直有一个怪圈,让陶瓷收藏家吃惊

的是:如今大量的景德镇新烧的仿古艺术花瓶及景德镇陶艺家的新作品,竟比一般的历代

古陶瓷收藏品贵许多,令人不可思议。比如民窑大清嘉庆年制款的青花单线描盘子一般市

场价200—400元,民窑大清雍正、乾隆年制无款青花龙盘市场价600—1200元,大清同

治年制款的民窑粉彩大花瓶市场价2000—4000元。

在上海一家卖景德镇艺术瓷较有名气的商店,很一般的仿古瓷也要卖到500—600元,青花色调又艳又俗的仿古大盘,标价1000—2000元,画意较精细的五彩、粉彩花瓶也要2000—3000元。

至于近年来在上海几乎常有展出的景德镇名家名瓷展销会上,陶艺家的作品上千元似

乎是底价,3000—5000元的随处可见,2—3万元的也不少,标价8—10万元的也并非偶

见踪影。但要知道海内外拍卖行拍卖的官窑大清光绪年制的青花缠枝莲赏瓶底价一般4—5万元,官窑大清同治年制的青花缠枝莲赏瓶底价一般6—8万元。笔者不愿说陶艺家的作

品标价过高,笔者只想说明如今流散在民间的普通的明清瓷器价格不贵。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

中外陶瓷艺术鉴赏 院系:滨江学院外语系 专业:英语 班级:13级英语(2)班 姓名:刘粉芳 学号:20132310058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 在国际社会中,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而西方人了解中国,正是从了解陶瓷、茶叶和丝绸开始的。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有点瓷器的制作。到宋代社会安定的时候陶瓷工艺达到顶峰,中间有唐朝著名的唐三彩,后有元明清的青花,中国的陶瓷就成了一个独有的陶瓷文化。 一、陶瓷的发展 夏、商、周朝时期,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于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 秦汉时期,汉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地发现的秦汉时期的陶俑,如西安的兵马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我国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久远和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 隋唐时期,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 唐朝时期,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和刑窑。 宋朝时期,中国的陶瓷制作工艺在宋朝的繁荣下达到鼎盛时期。宋代的稳定和文墨气息是各项技艺发展的基础。宋代制陶手艺卓越,比较突出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以及钧窑,这五大瓷窑代表了宋代乃至于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后世便有仿制也达不到宋时的高度。 元朝时期,元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成就,为明、清两代该地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奠定了基础,景德镇因此在日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 明朝时期,”明代开始,窑址都趋于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于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后走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的求,在坯身上记住款式也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据有更确实的辨认。 清朝时期,至清代中国陶瓷已经有了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陶瓷”来称呼”中国”!看来,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 讨论交 流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 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赏性。 同时 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⑵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 (网纹船型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旋纹彩陶尖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论文修订稿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论文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 自动化姓名:** 学号:*** 摘要:在国际社会中,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然而,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相传。今天不少古窑遗址已得到了保护,但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破坏十分严重,令人担忧。陶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以重视并予以弘扬,让我们子孙后代知道“china”来自哪里。 论文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发展前景 一:陶瓷简介 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二:陶瓷的发展史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

收藏认识与感悟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班级:09级电子商务1班姓名:周咪学号:200941841116 课程论文题目:收藏认识与感悟 课程名称:收藏知识与藏品欣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收藏认识与感悟 学生:周咪 (信科院2009级电子商务1班,学号:200941841116) 摘要:所谓收藏,即收而藏之。收到的方式太多了:买卖、交换、馈赠等,收的途径也很多,可以由拍卖会、古董店、朋友之间或者文物摊贩处获得。收是一种能力,收更是一种智慧。说收是一种智慧,因为收是需要思虑的,器物品种、价格、升值潜力、以及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都是需要综合来衡量的。藏是一种心态,藏更是一种境界!藏又是一段学习、领悟、掌握的过程。 关键词:艺术品;收藏品的选择;黑陶; 传承与创新;书画收藏 前言:收藏界犹如一个偌大的“围城”,里面有人想出去,外面有人想进来。 想出去的人虽说不多,但每个人总有自己的理由,或失去方向,或遭受损失,或 看破红尘……想进来的人虽说不少,但每个人也有一定的道理,或投资收藏,或 附庸风雅,或寻求乐趣……因为世上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看法、做法,每个人 的遭遇也各有不同,所以对收藏的认识也就不同。 一、关于收藏 近年来来,艺术品收藏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这既是太平盛世的必然景象,也 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因为艺术品收藏,就是对民族历史文 化的珍惜和弘扬。现代艺术品收藏活动的相关知识是多方面的。 “收藏”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收,一个是藏。“收”是收集藏品,“藏” 是保存养护。无论何等珍贵的古玩,如果没有保养好,都会有损其价值。古玩是 可移动文物中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实物见证;古玩是历史上各 个时代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并遗留下来的,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 物。它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人类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标本,是人类文 明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古代人民伟大创造和智慧的结局,他包含着历史存留下来 的丰富信息,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一定的历史现象,它能直接地反映古代社会的 真实面貌。 世界文明历史悠久,古物宝器琳琅满目:铜器的奇诡瑰丽,书面的绚丽多彩、 陶瓷的古朴浑厚、古籍的翰墨书香、玉器的晶莹温润……无不散发出惊人的魅力。 古玩,历史的沧桑在这里凝固,文明的底蕴从中张扬;收藏古玩,既有背靠传统 的厚重,又有品物思情的心怡。 盛世兴古玩,又称文物、古董等,被视作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

古陶瓷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标准.

古陶瓷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标准 刊于《收藏界》2008年第1期 伍秋鹏 古陶瓷鉴定与收藏是一门复杂的学问。目前的古陶瓷鉴定方法,可以分为传统鉴定和现代科学鉴定两种。传统鉴定,有时又被称为“眼学鉴定”,即鉴定者通过手摸、眼看、听声音、闻气味、掂重量等基本方法,对器物的造型、纹饰、胎、釉、款识、重量、声音以及制作、装烧工艺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然后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对器物的真伪、年代、窑口和价值作出判断。现代科技鉴定,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古陶瓷鉴定领域,采用一定的科学检测仪器,对古陶瓷胎、釉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能进行测定和数据分析,从而对器物的真伪、年代和产地做出结论。目前常用的科技鉴定方法主要有热释光测定、微量元素分析、老化系数分析等。 关于中国古陶瓷鉴定的发展方向,多数专家的意见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走传统“眼学鉴定”与现代科学鉴定相结合的道路。但是,从目前古陶瓷鉴定的现状来看,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还是要依靠传统的眼学鉴定。这是因为,现代科学鉴定手段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诸如,仪器设备昂贵,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花时较多,需要储备各个时期、各个窑口的大量古陶瓷标本,建立庞大的数据库,鉴定成本较高;以及鉴定技术不成熟,误差较大,有的鉴定技术已经被作伪造假者破解等问题。 传统眼学鉴定的主观性较强,常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印象。由于传统“眼学鉴定”的依据是鉴定者的经验,每个鉴定者的专业经验、擅长领域、所处的地域环境等不尽相同,使用的鉴定标准和依据不同,对于同一器物常有不同的意见。以致有人认为传统眼学鉴定不科学,缺乏统一的标准,是一种主观经验。此外,许多初学古陶瓷鉴定的人,常常感觉古陶瓷鉴定很难。有的人看了不少的书,对古代陶瓷的历史发展、时代特征和各个窑口的特点都很熟悉,但结果却是买了很多的假货,水平仍然没有多大的提高。他们常常困惑的是:古陶瓷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标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件陶瓷在有的情况下,大家能够取得一致的意见,真即是真,假即是假;然而在很多的时候,大家却难于取得一致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古陶瓷鉴定的基本原理或本质,简单地说就是:真假对比,识真辨伪。古陶瓷鉴定与日常生活中诸如钞票、烟、酒、电器、皮革、印刷品、出版物、衣服等物品的鉴定,在基本原理上是相同的。这些不同的物品,我们通常从包装、外观、

陶瓷鉴赏课程论文

陶瓷鉴赏课程论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陶瓷鉴赏课程论文 陶瓷收藏知识概要 姓名:崔田丰 学院:理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地理121 学号:06 指导教师:李晓生 完成日期:2014-03-26 陶瓷收藏知识概要 崔田丰 (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161006) 摘要: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收藏者甚多,所以,古瓷器收藏是一门学问,必须了解古瓷收藏的规律、重视古瓷理论的学习,才能收藏到好的瓷器。陶瓷艺术其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中国是陶瓷的故乡,这门源自中国的艺术,由先古迄今,传承不断。 关键词:陶瓷;收藏;知识 前言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陶瓷收藏知识概要 不少同好经常探讨:如何鉴定和判断陶艺作品的价值谁都不是天生就知道,但看得多、玩得久之后,就能摸到一些门径。看一件陶瓷作品,一般要考虑五个方面:造型、纹饰、胎釉彩、烧造工艺、款识。 这五个方面不能盲人摸象,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那一定会犯错。五方面因素要综合起来看,才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也就是说,判断真仿不能偏颇于任何一个方面,不能说根据一个方面,就来断定这个东西的真伪,或者是它的年代。 一、古代陶瓷作品的特点 1.造型 各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有一些瓷器的造型就这个时代有,别的时代没有。比如明嘉靖皇帝信道教,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道君。这个时候,瓷器不管是造型还是图案纹饰,都出现了大量与道教有关的题材,还出现了大量的葫芦瓶,而葫芦的造型与道教是有关系的。 2.纹饰 还以明嘉靖年间为例,出现过不少与道教有关的纹饰,比如八卦、云鹤。这一时期还出现一些把松树树干盘成一个“福”字的。像这种东西,其他朝代就几乎见不着,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东西。

感受陶瓷文化

感受陶瓷文化 带着对陶瓷文化浓厚的兴趣,我和同学不远千里的从南昌来到景德镇,为的就是来一睹它的风采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来欣赏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和那儿的传统的名瓷精品。 陶瓷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景德镇更被誉为是中国的瓷都,他们的制瓷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为了更好的观赏瓷器,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例如御窑遗址景区,陶瓷馆,龙珠阁,浮梁古县衙,官窑博物馆和古窑民俗博览区。我们在那里发现了几千年前的精美的陶瓷珍品,进一步了解了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史和艺术成就,领略了它们的绝世风采,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望着那一个个精致的陶瓷我再心中感叹;他们的色泽是那么的晶莹剔透,形状标准,完美无缺,看不出任何瑕疵。我真是佩服当时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技艺是如此的高超,留给后世无限的遐想与感叹。由于大部分是博物馆,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孤品,绝品,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的文物了。 当然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古窑民俗博物馆了。它是国家AAAA 级景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我们在景区看到了古代制瓷作坊,了解了最古老的制瓷生产作业线。有几位陶瓷技艺的传承人也在当场为我们表演了制瓷的技艺。望着那精美的瓷

器我真想上前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可惜不允许呀,真是有点小小的遗憾。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是感受到了我们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馆内还布有“明闾”、“清园”等明清古建筑群12栋,占地4600平方米,都是有些徽派建筑的风格。漫步在博览区内,我们顿时感受到了它的神韵与灵气。我最喜欢的瓷器是那种有着淡淡的忧郁蓝的清花瓷,显得那样典雅和清幽,瓷器上的图画雕刻的十分逼真,色泽鲜明,轻轻敲击一下还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好像在做表演一样。走在瓷器的周围,心境也变得很平静,说话都不敢太大声音,生怕碰坏了任何一样瓷器。不过,走走看看,还是挺保眼福的。 在快离开的时候我们还去了一趟景德镇的古街,看到了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它是一条仿古的街,所以走在里面好像进入了古代一样,感觉是那么奇妙。景德镇最尤特色的莫过于那里的路灯了,为了突出城市瓷文化品味,在新建或翻建的重要城市道路两边,都配有以青花为主色调的瓷柱路灯,非常有特色。并且 在多处城市道路的交汇处,有景德镇的瓷窑模型,都张显了瓷都的个性。最令人叫绝的甚至是连他们的垃圾桶也是用瓷器作的,真不愧为瓷都呀! 此次的景德镇之行我还是收获颇多的,我真正领略到了真正的陶瓷文化,提升了自己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趣味,满足了精神上的享受和熏陶,吸收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财富,扩大了视野,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文化旅行。

陶瓷鉴赏论文

浅谈中国陶瓷文化 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权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5、元朝时期陶瓷文化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6、明朝时期陶瓷文化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明代开始,窑址都趋于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于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後走入了彩绘世界。 7、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年代。从上述陶瓷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看,

古陶瓷鉴赏论文正文定稿版

古陶瓷鉴赏论文正文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中国古代瓷器的鉴赏与分析 结课论文

中国古代瓷器的鉴赏与分析 一、中国古陶瓷的发展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⑴。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⑵。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後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制也少能匹敌⑶。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後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⑷。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

关于陶瓷赏析之感

关于陶瓷赏析之感 十二周的世界陶瓷工艺研究与艺术赏析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 似乎还犹存着丝丝的不舍吧,尽管我没有亲身创造过一件瓷器,但是回想起所上的陶艺课,觉得这是我大学以来自己最为满意的选择之一,然而自己似乎总在享受陶瓷给我带来的惊讶和喜悦。或许,现在只有不尽的回想……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 的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瓷器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我国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世界上都是很少见的,这是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佩、学习和引以自豪的。 陶瓷的美又在于什么?我想正如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 特一样,不同的人对陶瓷的美认识是不同的。即使对同一个人而言,随着对陶瓷的学习,逐渐深入去体会,他对陶艺之美一定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正是这样的! 起初,我是欣赏陶瓷的是其年代久远,是其优美造型,是其承载的古老的华夏文化,当然,还有其高昂的货币价值!现在所保存的古代陶瓷有明清的紫砂,有闻名于世的元代青花,也有珍贵无比的宋五大官窑瓷器,有盛唐的三彩,有汉魏的陶俑,有数量巨大的秦兵马俑……更惊人的是还有史前古陶,面对这些经历无数风雨的看似那么娇贵脆弱的古代陶瓷,让我怎能不惊叹其年代之久远!看那色彩斑斓的唐三彩,看那素面朝天的越窑瓷,看那典雅宁静的青花瓷……让我

怎能不赞叹其造型之优美!每一件陶瓷都体现了她当时所处的环境,都表现了时代的文化,古老的华夏文化多少在陶与瓷的身上有所刻画!货币价值更不用说,一件元代“鬼谷下山”青花大罐拍得2.3亿人民币的天价,不能不使我这样的外行人瞠目结舌!然而,这些只能说是对陶瓷的浅显的认识,还只是美丽姑娘的外表,最多加上其身世!而对其内在的品质一无所知! 直到开始上这门课时,我才慢慢的对陶瓷有了深一步的认识,慢慢的阅读她内在的品质!我才解开了陶瓷那神秘的面纱,才认识到她并非高高在上,接触到她朴实的一面! 陶瓷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其独特性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的统一;它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既是商品,也是艺术品。任何一件陶瓷美术作品都是陶瓷材料的质地、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的三者的统一。观赏陶瓷美术作品,既要分别看它的质地、造型和装饰,更要看它的整体效果。既要看它的瓷质美,更要看它的艺术美;既要看它的共性美,更要看它的个性美。 陶瓷艺术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

瓷器文物的鉴赏 -

瓷器文物的鉴赏 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文物鉴定工作者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经验的掌握,本人将瓷器鉴定的方法和要点归纳如下八句话:先看器型后看画,不伦不类看底下; 观颜察色要仔细,款识铭文辨真假; 新老现仿窑口定,是真是假胎足查; 出土传世分开论,地质浸色与伤疤。 大家知道,鉴定是有标准的,没有标准,鉴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任何一项鉴定都是有严格的标准或标准器来衡量被鉴定之物的。鉴定中所采用的标准或标准器不是指的某一个具体的与被鉴定物一模一样的器物,而是指与被鉴定物相对应的年代的真品的风格特征和实质。如某些年代所具备的一些固有的器型特征:如唐代长沙窑瓷壶的八方流(壶嘴),宋代景德镇窑影青釉壶的长管状流和南宋至元的长曲折管状流等等,都体现了不同窑口和不同年代的风格特征;拉坯风格,釉色和施釉方法,修胎方式,绘画风格,特有的图案,青花发色,胎体轻重厚薄,胎质疏松还是紧密,胎泥颜色:如白泥胎,灰白胎,香灰胎,米白胎,米黄胎,铁灰胎,红泥胎等等,各个年代各个窑口所生产的胎泥颜色都是有差异的。如淅江南宋官窑和哥窑,其胎色大多为铁灰胎。同时期宋代的景德镇窑口就没有这种瓷胎。还有铭文、年款、题款和花押款等等。以上都是要掌握和熟记的内容。一个成熟的鉴定工作者必须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标准物的内涵,才能娴熟地运用于鉴定工作之中。就瓷器鉴定而言,首先从器型特点入手,记住器型式样,感受时代特征,是认识古瓷器,熟悉古瓷器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一件摆在我们面前的瓷器,并非只是简单的器型式样之分,对于鉴定工作者来说,每一件古瓷器上都印记着那个逝去年代的种种信息,显示出特定时代制瓷工艺的风格特征,特别是古瓷器的器型,是瓷器式样传承演变的直接反映,对时代风格特征的反映更为清晰明了。所以古陶瓷鉴定家都十分重视对瓷器器型的研究工作,都把瓷器器型鉴定列为古瓷鉴定的第一要素。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各年代各种瓷器器型的风格特征。着先我们来认识它的名称称谓:一瓷瓶花口瓶卷口瓶琮式瓶凤耳瓶洗口瓶盘口瓶直颈瓶长颈瓶荸荠瓶贯耳瓶多管瓶蒜头

中国陶瓷赏析

中国陶瓷赏析 陶色瓷感,土火燃情 陶瓷是神奇的,它的原料是泥土,经过火的洗礼,竟成为釉光璀璨,文彩斑斓,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器物;陶瓷本是泥和火的结合,泥,水,火的完美结合孕育了一种新的物质,创造出温润,洁净,雅致的陶瓷 掌握火的使用方法—使用泥—发明陶器 陶瓷使用粘土(陶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和火的结晶 陶有:彩陶、白陶、灰陶、黑陶 彩陶存在于新石器时代 陶瓷的区别: 商代——原始瓷器 东汉——成熟瓷器 隋唐——南青北白 宋代——汝、官、哥、钧、定 元代——青花瓷、釉里红 明清——精彩纷呈的彩色瓷 越窑青瓷被称之为“母亲瓷” 浙江余姚上林湖越窑遗址,曾是越窑青瓷主要产区之一 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被称作“秘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一般 紫艳宁青—宋之极致 宋瓷有民窑、官窑之分 宋瓷窑厂首推五大名窑,即汝、官、哥、钧、定 宋代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汝窑——雨过天晴云破处 汝窑瓷胎薄釉厚,特色为土质细腻、胎质坚硬、呈现香灰色、釉色润泽如潮水反衬出的蓝空,釉层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给人玉石之感,釉面有很多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樽、盘等为主,他不同如钧窑的妖艳和张扬 官窑——追求青铜器的造型和玉器的光辉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釉色以月白、精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窑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发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哥窑——巧妙利用短裂纹 哥窑制品釉色以青为主,也有淡紫色;器型端庄大度,气宇轩昂,釉水肥腻滋润,如脂似玉钧窑——飞碧流火色欲滴,夕阳紫翠忽成岗 钧窑属于北方青瓷系统,工艺是在青釉上施以铜红釉料,于摄氏1300度的高温中强还原烧成,用窑变的颜色构成幻觉美妙的图案,是钧窑最大的成功之处。钧窑两次烧成,色彩千变

陶瓷鉴赏论文

陶瓷鉴赏论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青花瓷鉴赏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班级:电气12-09 姓名:田福粮 学号:3 摘要: 瓷器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国的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瓷器,并赋予它生命,让它高雅而又朴素,全身都焕发着美得光芒。出于对瓷器的喜爱,我选择了中国历代名瓷识鉴选修课,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中国古瓷器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我最喜爱的是青花瓷,我觉得它是最美的。我通过对青花瓷的工艺制作,历史发展,艺术价值的了解,对青花瓷进行初步的鉴赏。 关键词: 青花瓷寓意、制作及其特点、发展演变、鉴赏 1、青花瓷寓意 青花瓷是我国古代陶瓷中产量最大,绘画题材最广泛的品种,也是人民最喜闻乐见的品种之一。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来并不觉得单调。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都感到美不可言。青花瓷器里属瓶类最经典:梅瓶提气于胸,是体态圆润的妇;柳叶瓶纤柔沉静,是尚

且待字闺中的少女;玉壶春瓶雍容富态,肚腹微显,似风韵犹存的徐娘;直颈瓶纹饰大多淡雅清扬,秀拙相蕴,恰恰是纯粹的文人气质。 2、青花瓷的制作及特点 青花瓷器,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钻的钻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出蓝色图案。青花瓷是应用颜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花面呈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青花瓷始于唐代。唐代青花:大多以中锋用笔,少有侧锋,运笔速度较缓,提按有力,线条厚重、不浮,有些图案似以秃笔所为。画面安排突出装饰性,多用连续纹样,目前尚未见人物、花乌、山水纹样出现,一般为较简单的花叶图。此时期所用钻料呈色淳正,颜色蓝艳,为进口料。 元代民窑青花:一般泛指当时所产中小型器物,其用笔一般使用中锋,线条有粗细之分及粗细线并用者,均十分劲道,有弹性,似以狼或兼豪所为。画面安排普遍着重装饰性,折枝花卉大量出现,有菊、桅、梅、竹、蕉等题材,人物故事及动物纹样也十分成熟,但基本无多人物场景的出现。出现模印刻划与青花组合装饰手法青花瓷色泽多淡雅,有些卵白釉下青花瓷则显灰暗涩塞。青花浓重处往往有铁锈斑泛出。 明代民窑青花:总的来看其用笔规律从早期的劲挺厚重走向软弱,从粗壮走向劲细,从自由走向拘谨,从犀利走向回滑。同样是中锋用笔,由早期的一笔点染至天顺成化转成勾勒谊染,弘治正德后泛用此法,画面效果更为丰富,但也有不少作品主题不显,凌乱有加。晚期以后笔法两极分化,细路民窑勾勒谊染十分到位,形正色美。另一类笔法荒率,渲染如泼,气韵不收.. 明早期用笔劲毫态意,气势如虹,中期以后似用羊毫,润中带刚,晚期又用硬毫,细劲横陈,以短毫分水,青色弥漫.. 万历时期出现一种特殊的硬笔

谈谈你对中国瓷器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瓷器的认识 摘要: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享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也将越来越广泛的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并受到广大收藏者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中国素有“瓷器之国”之称,china在英文中是陶瓷之意,而CHINA则是中国。西方人了解中国,正是从陶瓷、茶叶和丝绸开始的。 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发展前景 正文:一:陶瓷简介 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二:陶瓷的发展史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5: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後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6: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为

山西老窑瓷古陶瓷鉴赏

山西老窑瓷古陶瓷鉴赏 1、什么是老窑瓷?老窑瓷器大都为民用器,俗称老窑瓷。—意为古老之瓷,二意为老百姓用瓷。但哥、官、汝、定、均、龙泉、耀州、磁州八大名窑,亦统称老窑瓷。官器亦入例,即古老之意。 2、山西的老窑瓷有哪些?山西老窑瓷,始于西汉釉陶期。魏晋时出现青瓷[大同青瓷镇]承接到唐代黑釉出现。真正的瓷及艺术成熟于宋辽。在金元时走向鼎盛。这在山西考古研究发掘各诸窑口,均有文献。在宋辽金出土中常有碗、罐、瓶、灯、炉等经常出现。特别是黑釉剔划花梅瓶、划花梅瓶,其娴熟的纹饰让人叹止。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元代黑釉剔牧丹纹花口瓶,其工艺与造型堪称一流,并上有:介休窑划刻款。其下为假高喇叭口圈足,造型大气,应是一件赏器。山西诸窑由南向北的分布大抵为:运城、临汾、霍州、长治、晋城、河曲、汾阳、介休、潞州、榆次、平定、寿阳、太原、阳曲、宁武、山阴、大同、浑源、阳高…… 3、老窑瓷是什么吸引了您?· 山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混杂文化,包括人种的混合,这样就形成了文化的多元化。这种多元文化源于战争,胡、汉、金辽没完没了的拉锯弃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营盘是永存的,这营盘就是强大的汉文化,汉文化的大通化是必然的,包括强大的康乾

大帝,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而这些文化的演变,均记录在了不朽的瓷器之上。这也就是人对瓷器的追捧,对文化的热衷。战争的平息、河患的稳定、国家的戌边垦田、明代最后一次大移民,形成了洪洞大槐树的根祖文化,这样也就把山西的人文文化瓷文化撒遍了全国. 在唐宋繁盛一时的黄河碛口、磁器口古镇,是南来北往,东下瓷器的集散地。这样就有了山西诸窑口瓷工们的集各窑所长,取其精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独特条件,将全国瓷制业的大揉合。前几年在黄河下游出水的南宋沉船中证实了这一点,沉船中打捞出水的瓷器有:吉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其中黑釉狗添盏、兔毫碗、均窑碗、定窑器,均为山西诸窑。当然,这亦与山西丰富的制瓷资源相关。山西诸窑由南向北的分布大抵为:运城、临汾、霍州、长治、晋城、河曲、汾阳、介休、潞州、榆次、平定、寿阳、太原、阳曲、宁武、山阴、大同、浑源、阳高……从部分窑址的挖掘,大都以黑白釉磁州窑为主。4、尽您所知,讲讲山西老窑瓷的工艺技术。· 山西老窑瓷纹饰大都写实,刻画细腻,而北部的纹饰大都写意、豪放,一只鸟可以一笔而成,有大朴大拙之美。 山西霍州窑金代黑轴披白如意狗舔红罐 5、剔花与刻花分别是什么概念?普通收藏者怎么去判断区分?刻花、划花;就是在坯胎半干时,在上面用竹器,或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论文

精心整理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 自动化姓名:**学号:*** 摘要:在国际社会中,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然而,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相传。今天不少古窑遗址已得到了保护,但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破坏十分严重,令人担忧。陶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以重视并予以弘扬,让我们子孙后代知道“china”来自哪里。 论文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发展前景 一:陶瓷简介 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二:陶瓷的发展史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着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笔记整理)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笔记 (2008-07-08 22:57:25) 去博物馆看陶瓷必读! 烧造陶器是新旧石器时代分界的一个特征 最好的陶器在黄河流域 甘肃彩陶青海柳湾彩陶 秦兵马俑灰陶 汉俑兵马俑,说唱俑(四川出土多,歌舞升平) 汉代绿釉陶楼汉代为厚葬高峰期 唐三彩明器唐代为第二个厚葬高峰期 唐人爱马昭陵六骏舞马衔杯 陶用黏土烧制,瓷器用瓷土烧制/烧陶的温度低于1000度,瓷器要烧到1200度以上/陶器吸水,不透光,瓷器不吸水,透光 魏晋,士大夫强调内心的感受。内心的感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容易被人忽略。 唐代 南青(越窑)北白(邢窑)禁铜令促使瓷器业的发展 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长沙窑首创釉下彩 鲁山花瓷大色块,鲁山花鼓 唐代晚期秘色瓷出现越窑改进版开始有了宫廷特征 五代钱王政权烧制大量秘色瓷进贡北宋 北宋官窑 汝窑汝州五大名窑之首烧制时间仅二十多年,寥若晨星全世界约67件蟹爪纹,鱼鳞状开片,香灰胎,芝麻钉,裹足烧,天青色 (柴窑,后周柴世宗的御瓷,雨过天请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欧阳修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饰 官窑宋徽宗时期烧造北宋抑武尚文琮式瓶南宋官窑 紫口铁足,开片规律不一,北宋厚重南宋轻薄 哥窑金丝铁线紫口铁足 大片为官,小片为哥,代表宋代官方最高的审美标准 钧窑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呈现红色,对中国陶瓷史的贡献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蚯蚓走泥纹 定窑定器有芒不堪用,红瓷,金彩描花 宋代北方民窑 磁州窑白地黑花率真,粗犷,化妆土,文字装饰,瓷枕 耀州窑北方青瓷,橄榄绿,刀刻纹饰,刀刀见泥

宋代南方民窑 饶州窑景德镇影青,青白瓷,胎质地致密,透光性非常好 宋代人追求生活的情趣,比其他朝代更甚 龙泉窑 Celadon 最好的时期不是北宋而是南宋胎薄,釉厚,不开片 建阳窑福建主要生产茶盏,黑胎,鹧鸪斑 吉州窑和磁州窑非常接近,画得更为精巧纤秀南北融合 宋代陶瓷美学的追求中含有强烈的哲学因素 元青花 蒙古人尚白尚蓝,元朝大量穆斯林知识分子进入中国蓝色是伊斯兰文化的主基调 没有初创期,突然成熟 题材众多,造型硕大 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 明早期青花(永宣青花) 永乐定调,尺寸大受波斯文化影响龙纹凶猛 郑和带回大量波斯纹样,苏麻离青 永宣不分 彻底摆脱宋以来建立的官方陶瓷美学系统,宋代朴素,青花繁华 官窑瓷器第一次署上本朝年款,成为定制 明中期青花 成化成化帝性格柔弱成化青花柔弱,使用平等青“成化无大器”, 人物纹“成化一件衣”表面油腻 弘治官窑少见,勤俭,弘治黄釉 正德上继成弘,下接嘉万阿拉伯文图案 明晚期青花 嘉靖佛头青(回青),蓝中带紫 隆庆青花最为浓艳 万历装饰繁缛,密不透风,没有主题 明晚期瓷器大量出口欧洲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读书笔记 一,陶瓷过渡期 “过渡期”指明天启朝-崇祯朝-顺治三朝。以1644年为界限,前后约20年时间,多青花,少五彩或单色釉。 二,天启崇祯青花(明末青花) 1,一反常态,走向清丽舒朗,风格影响到清代青花的走向,尤其奠定康熙一朝青花的基础。2,民窑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高于官窑。 原因:1,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统治者对瓷器生产完全放任,政治气候放松,社会经济急速发展。2,晚明版画对青花的画工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