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学位论文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学位论文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学位论文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学位论文

目录

一、稳健性原则概述 (1)

(一)稳健性原则的含义 (1)

(二) 稳健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

(三)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用的必要性 (2)

二、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2)

(一) 存货的计价 (2)

(二)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3)

1.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3)

2. 坏账准备 (3)

3.存货跌价准备 (4)

4.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

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

6.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

7.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5)

(三)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5)

(四) 收入的确认 (6)

三、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6)

(一) 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存在矛盾 (7)

1.与真实性原则的矛盾 (7)

2. 与相关性原则的矛盾 (7)

3.与可比性、一致性原则的矛盾 (7)

4. 与权责发生制、配比性原则的矛盾 (7)

5. 与历史成本原则的矛盾 (8)

(二) 稳健性原则的可操作性不强 (8)

(三) 稳健性原则与我国所得税政策不协调 (8)

(四) 稳健性原则受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制约 (9)

(五) 稳健性原则的应用给企业操纵利润创造了机会 (9)

四、如何正确运用稳健性原则 (9)

(一) 缓解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的矛盾 (9)

(二) 加强稳健性原则的可操作性 (10)

(三)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及综合素质 (11)

(四)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外部审计监督 (11)

(五) 优化相关信息的披露 (11)

(六) 改进对企业的考核评价指标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建国初期,稳健性原则在我国被认为是操纵会计数据的工具而被禁止使用。直到1993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引入了稳健性原则,明文规定了稳健性原则是我国会计核算十二条原则之一,并且在随后的具体准则制定过程中,体现稳健性原则的方法陆续被采用(如加速折旧法、坏账准备的计提等),特别是在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多体现稳健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而2006年财政部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对稳健性原则做了新的阐述,使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范围更广、更规范。可见,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一、稳健性原则概述

(一)稳健性原则的含义

稳健性原则即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它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多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换句话说,稳健性原则就是会计对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作出的一种反应,它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凡是可以预计的负债、损失和费用,都应当予以充分地记录和确认,而对于没有十足把握的资产、收益和收入则尽量少计或不计,这样可以使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避免报表使用者对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盲目信任和乐观估计,从而将会计信息使用者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总之,稳健性原则的目的在于规避风险,维护企业生存和发展,并最终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二)稳健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此外,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也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稳健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由此我们看到,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稳健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第一,会计确认标准要稳妥合理。在会计实务中运用稳健性原则要明确其存在的前提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

第二,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权益和利润;对各种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要做到合理核算,即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

第三,会计报告要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运用稳健性原则要达到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和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会计报告中要充分披露与稳健性原则运用有关的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三)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稳健性原则符合我国经济活动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不可能完全排除风险,因此,在这种经济条件下进行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具有风险性,会计所依存的客观经济环境也就具有了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尤其在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只有谨慎、稳健从事,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避免风险和损失,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维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向前发展。

其次,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是我国会计实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稳健性原则是西方会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国际惯例之一,而我国曾一度拒绝使用稳健性原则,导致我国会计实务与国际惯例脱轨。为了使企业更好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必须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运用稳健性原则,以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再次,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看,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普遍,一些企业不良资产过多,资产账实不符,虚盈实亏现象严重。采用稳健性原则,对于解决我国企业的虚盈实亏,提高资产质量,降低报表水分,规范信息披露有着积极意义。

最后,从微观管理角度看,会计信息建立在稳健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避免管理者过于乐观地估计负面因素,有利于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从宏观上看,采用稳健性原则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全面、更审慎地分析经济形势,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必要的。

二、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一)存货的计价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很多,其中,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

价最能体现稳健性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按照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的较低者对期末存货进行计量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当期末存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同时将跌价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不仅避免了虚计利润和高估资产,而且确认计量了可能的损益;而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此时,虽然企业可能会获得额外的利益,但可能实现的收入或利润都不予确认。①可见,无论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何变化,该方法都达到了稳健性原则的要求。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要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得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投资的价值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当市价低于成本价时,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时,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短期投资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将这部分损失确认为投资损失。

在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时,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但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重较大(占整个短期投资10%及以上),则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方法确定后,一般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并说明变更的理由。如果已计提跌价准备的短期投资的市价,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跌价准备的数额内转回。

2.坏账准备

由于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企业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可作为坏账损失。为此,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进行分析,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新制度规定,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和

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同时规定对期末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都应计提坏账准备。这就有利于企业抵御坏账损失产生的风险,使企业更加稳健地反映其财务状况。

3.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准则规定,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企业应当定期对存货进行全面检查,如果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可变现净值持续下降,在计算本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时,还应减去上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数。

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算提取;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到恢复的,应冲减已计提的跌价准备,但要以已计提的跌价准备数为限。

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终时进行逐项检查,如果出现投资减值的迹象,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其判断的依据有:第一,对于有市价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市价持续低于账面价值;或该项投资暂停交易一年或一年以上;或被投资单位当年或持续两年发生亏损,以及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时,都应考虑计提减值准备。第二,对于无市价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影响被投资单位经营的政治或法律环境发生变化,如税收、贸易等法规的颁布或修订,可能导致被投资单位出现巨额亏损;或影响被投资单位经营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如被投资单位所供应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过时,消费者偏好改变等,从而导致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以及有证据表明,该项投资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形出现时,都应考虑计提减值准备。

在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不能按投资总体或投资类别计提,而必须按投资项目逐个计算确定。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以后价值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该在期末或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应将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

值准备,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应按单项资产计提;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如果以后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数额内予以转回,但应注意,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冲减固定资产的原值。

6.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应定期或至少在每年年终,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具体地说,如果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或某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度下跌,估计在剩余摊销年限内不会恢复;或某项无形资产已经超过法律保护年限,但仍有部分使用价值时,都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企业在计提无形资产摊销时,应按调整后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剩余摊销年限,重新计算每期应计提的摊销额,并进行会计处理。已确认减值损失的无形资产,如果发生减值的迹象全部或部分消失,企业应在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予以转回,并按转回后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和剩余摊销年限,重新计算每期应计提的摊销额,并进行摊销。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在期末或在每年年终,对在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存在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就应当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第一,长期停建且预计在三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第二,新建项目的性能和技术都已经落后,并且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三,其他能够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在建工程,如果以后价值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予以转回。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消耗方式、科技发展、环境等各种因素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对于一般的固定资产选用直线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等);对于技术更新快,无形损耗多的固定资产可选用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费用法,是指固定资产在有效使用年限

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以使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尽快得到补偿,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折旧方法。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前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多而维修费较少,后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少而维修费较多,从而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各年保持大致相同,使收入和费用形成合理配比。此外,由于这种方法前期计提的折旧较多,能够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前期较多地收回,从而使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更接近于市价,并降低了无形损耗的风险。可见,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折旧中的应用体现了稳健性原则。

(四)收入的确认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准则》规定,确认商品销售收入要同时满足五项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的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上述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入。否则,即便已经发出商品或已经收到货款,也不能确认收入。这充分体现稳健性原则关于收入确认的要求。

此外,在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上也体现了稳健性原则:首先,如果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计算确认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成本;其次,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并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当期费用,确认的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的差额作为当期损失;最后,如果已发生的劳务成本全部不能得到补偿,应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当期费用,不确认收入。

三、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工作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中都有所体现。但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争议,原因在于稳健性原则本身具有两面性、不平衡性以及随意性,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综观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情况,我认为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一)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存在矛盾

1.与真实性原则的矛盾

真实性原则,又称客观性原则,它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而稳健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预先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这明显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

2.与相关性原则的矛盾

相关性原则要求凡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都要充分地确认、计量和报告。但稳健性原则却要求,只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确认可能发生的收入和收益。这样就使得一些可能性程度较高的收入和收益无法在会计信息中反映出来,而很多不确定性的损失与费用却得以确认,由此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并不全面,满足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3.与可比性、一致性原则的矛盾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确保所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必须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按照稳健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或变更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例如,不同的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等,这就使不同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破坏了会计的可比性原则。又如,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计价时,同一品种的存货在不同时期随着市价的波动,其计价基础不断改变,即当本期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按成本计价,当下一期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又按可变现净值计价,这样就破坏了会计的一致性原则。

4.与权责发生制、配比性原则的矛盾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将现在尚未发生、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提前计入当期的损益中,这显然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配比性原则要求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确认、计量,以便正确计量和考核成果。而稳健性原则要求的是,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的损失和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这明显与配比

性原则的要求不符。

5.与历史成本原则的矛盾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量,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和现值等进行计量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但在稳健性原则下,存货、短期投资等可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这显然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背离。

(二)稳健性原则的可操作性不强

在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许多会计处理要求应用稳健性原则,但却没有规定具体的操作方法,给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根据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制度未对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作出明确规定。这样就使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计提比例,从而导致某些情况相同或相似的企业在会计报告中出现较大的差异。又如,企业在确认资产减值准备时,需要知道有关资产的市价、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等,但资产的市价、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实务工作者的主观判断,要较为准确地确定资产的市价、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相当困难,这就增加了稳健性原则的操作难度。此外,《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会计政策变更引起的差异要进行追溯调整,然而对某些差异如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引起的差异进行追溯调整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为此,还要调整企业所得和所得税费用,操作难度和工作量都极大,严重影响了稳健性原则的可操作性。

(三)稳健性原则与我国所得税政策不协调

通常税法在确认和计量所得税时有以下倾向:时间上提前确认收入和资产,推迟确认费用和负债;在金额上多计收入和资产,少计费用和负债;对不确定性或估计的项目只有在对国家财政有利的情况下才予以确认。但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在确认计量时,对所有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予以记录确认,而对不确定性程度较高的收入则不予以确认。可见,稳健性原则与我国所得税政策的要求并不一致。此外,现行税法对税前列支的费用规定也有别于稳健性原则的要求。税法规定,除特殊规定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而在稳健性原则下,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要计入损益当中,这样就使得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得以在税前扣除。那么,在两者相矛盾的情况下计算所得税应税所得额时,就需要做出相应的纳税调整,利润部分还需补交所得税,这

就限制了稳健性原则的正常运用。

(四)稳健性原则受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制约

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贯彻和运用都离不开会计人员,并且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例如新制度中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提取坏账准备的方法和计提比例,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等进行合理的估计,但当前会计人员的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一要求。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没有掌握新的核算要求,所以不能在会计实务中正确运用稳健性原则;即使部分会计人员知道如何准确应用稳健性原则,但由于这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往往会对稳健性原则进行滥用。

(五)稳健性原则的应用给企业操纵利润创造了机会

由于当前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缺陷,企业可以利用稳健性原则来蓄意高估费用或负债、低估收益或资产,以达到人为调节利润的目的,而且,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并不均衡,例如《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只在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而对非上市企业未作出相应的规定。这样就使得某些上市公司基于保盈利、保配股资格的需要,随意利用计提比例和可供选择的方法,计提“秘密准备”和“隐匿资产”,减少当年利润,从而少缴所得税,以达到他们在年度间调节利润、资产的目的。可见,稳健性原则已成为部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

四、如何正确运用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在正确运用的情况下有利于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如果稳健性原则被滥用,就会加剧它同其他会计原则之间的矛盾,而且很可能成为管理者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要正确地运用稳健性原则,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的产生。正确地运用稳健性原则,要做到:不创设秘密公积、提取过分准备;不蓄意少计资产和收益;要在有充分证据表明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并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确认资产或收益,反之,则不反映负债或损失。具体措施如下:(一)缓解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的矛盾

由于稳健性原则本身的局限性,使其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的矛盾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和手段来缓解这些矛盾:

首先,要注意稳健性原则的适度应用。稳健性原则具有两面性,过度稳健或不够稳健都会降低其优点而扩大其缺点,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的揭示,从而误导决策。要做到适度地应用稳健性原则,关键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需要会计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稳健性原则的精神实质与制约因素。

其次,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加以必要的约束。在会计实务中,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应用条件加以必要的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之间的矛盾。例如,对存货计价应用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制定“预期摊销价格将下降、制成和销售存货的成本将上升”这两项应用前提,并规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只能在一个有上下限的范围内应用。此外,还可以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额作出不能超过其原始成本的规定。有了这些约束条件的限制,使得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要依据客观前提而定,减少了操作上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矛盾。

再次,要合理确定各项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由于真实性原则在多项会计原则中居于首要位置,所以应优先考虑真实性原则,稳健性原则的贯彻和运用,必须建立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而与其他会计原则发生矛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使用的顺序。

最后,要充分披露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相矛盾的情况。由于每个企业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不同,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度也应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在信息披露中充分说明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度,揭示与其他会计原则相矛盾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程度及其他变动情况,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防止矛盾进一步恶化而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准确地理解企业财务状况。

(二)加强稳健性原则的可操作性

首先,完善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使相关条款尽量具有可操作性。如对资产减值损失规定统一的计提标准:存货按类别及储存期的长短规定跌价损失的比例;没有市价的投资,应取得有关部门关于此项投资贬值或减值的证明;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减值,应以有关评估资料作为参考等。

其次,缩小税收政策和会计政策的差异。②为了加强稳健性原则的可操作性,在国家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如:允许企业计提

的资产减值准备在报税务部门备案,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在税前抵扣;允许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可以计提折旧并列入企业的成本费用中等。

最后,扩大稳健性原则的使用范围。目前稳健性原则主要在上市公司中应用,而在非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较少,应将其运用范围在非上市公司中扩展,使不同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中进行公平竞争,使投资者及债权人对企业的分析有较强的可比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稳健性原则的优点,增强稳健性原则应用的灵活性。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及综合素质

要使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得到正确的运用,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求会计人员系统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加强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方法有:在学校专业教育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进一步掌握有关的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对经济环境的预测能力和对客户经营状况的分析能力。

(四)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外部审计监督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稳健性原则的适度使用,并能有效防范会计舞弊、预防假账的发生。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企业内部的会计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相分离,让这两个部门分属不同的领导,分担不同的职能,从而让会计人员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拒绝管理人员的不合理要求,避免管理人员利用稳健性原则进行舞弊。

通常企业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用或滥用稳健性原则,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应健全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体系,尤其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充分并准确地披露会计信息,防止滥用和曲解稳健性原则,优化会计行为。

(五)优化相关信息的披露

由于稳健性原则的运用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难免会带有主观臆断性。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尽量避免主观随意操作,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使用要求,企业对于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要尽量予以初步的量化,如分成基本确定、很可能发生、

可能发生、未必可能发生等几个类别;针对资产、收入、费用、负债等不同的会计要素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分别在相关的报表内予以确认:或在表外附注或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又或者不必做任何反映等。③而对那些因运用了稳健性原则对本期利润起到了稳健作用,但可能导致以后会计期间利润反弹的事项,应在前期进行有关的披露或予以相关的说明;总之,凡是与稳健性原则运用有关的、会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对目前和未来理性判断的信息,都应在财务报告或附表中作出全面陈述,包括体现稳健性原则的若干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应用的背景、产生的影响等。这样,即能尽可能反映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管理当局出于各种目的(节税、平衡收益等)操纵会计信息。

另外,有关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应完善各种价格信息中心及信息报告系统,定期正确地向社会发出全国或全省的各类商品的交易价格,使各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投资等资产的计价具有合理的依据,从而使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更便捷有效。

(六)改进对企业的考核评价指标

在对企业绩效进行考评时,应改变目前过分强调“利润”指标的现状,可适当增加现金营运质量、资产经营质量等指标;对企业因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而导致暂时亏损的,应有正确的认识和引导,以改善稳健性原则运用的环境。④具体做法如下:转变收益观念,强化资产负债表观念,弱化利润表观念。例如,在盈余核算方面,观念的转变要进行传统思维的换位,传统的是先利润表后资产负债表,新的应该是先资产负债表后利润表。又如,在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考核企业业绩时,公允价值应侧重于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即资产的规模、结构和未来潜力,负债的规模、结构和弹性的分析和评价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企业净资产增加的多少和利润的大小对企业的业绩和未来发展前景作出客观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正确、有效地运用稳健性原则。

综上所述,我认为稳健性原则实质是一种指导思想,是会计核算的一种惯例,而不仅仅只是一项会计原则。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必须认真地贯彻稳健性原则的要求,既要正视其在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固有的弊端,只有正确地应用稳健性原则的程序和方法,才能真正用好用活稳健性原则。

电大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与思考

开放教育试点会计(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与思考

目录 摘要 (Ⅰ) 一、前言 (1) 二、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 (2) 三、稳健性原则的含义 (3) 四、稳健性原则的地位和作用 (4) 五、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5) 六、稳健性原则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固有限制性 (8) 七、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的完善 (10) 参考文献 (12)

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与思考 摘要 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的要求,采取稳妥的做法,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尽快回收资本并减少难以确定的风险.稳健性原则在很多国家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影响相当大. 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的应用已有十多年的时间,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被用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企业合理应用稳健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估计, 在风险发生之前将其化解, 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稳健性原则不确定性会计核算 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计原则,是对会计指导思想或观念的描述。这一原则在会计发展史上已成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惯例,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和发展,其内涵越来越丰富,且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长期以来,稳健性原则一直是西方国家公认的会计准则,并在会计实务中得到了充分应用。近十几年来,稳健性原则也逐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所认可,并正式写入了会计准则。实践证明,稳健性原则在指导我国的会计工作实践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我国企业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稳妥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稳健性原则产生的基本前提。从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来看,有利于防止企业虚夸资产,扩大利润的现象发生,能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对保护投资人、债权人的权益,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管理者进行正确决策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稳健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特点,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为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从而极大的破坏了会计信息的宏观性,使会计信息失去可靠性。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只有适度的应用稳健性原则,才能真正揭示它的会计本质。 一、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

会计外文翻译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Lond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ccounting management with the use is the relevant value of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use, and various factors of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value creation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accounting will be the main content. No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re is any enterprise information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lue chain management will lose technical support, there is no theory of innovation value cha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re is no power. In this paper, the meaning of information to start, leads to the meaning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alysis of its use in the problems, the third part of the propos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analysis. Key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y I. Introduction (A)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more than 20 year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alen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has gradually matured, and, and the production, supply and marketing,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formation of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But the company fou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extremely uneven, a lot of strength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large enterprises have been using the integrat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ERP" is the management softwar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ideas with the value of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and also the majority of the total business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use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or even manually.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still in the coexistence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our corporat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o early, the senior co-existence of the phenomenon will not su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ust be improved to facilitate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The essence of the value chain to value chain to implement the core business processes node changes, if companies choose the value chain as the core business process change, business management will enable a major step forward, it promotes corporate accounting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 Significance

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它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12项,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总体性要求;二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是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四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一、总体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要求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下面三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会计核算应当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可检验性,使会计信息具有可验证性的特征。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企业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

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及预防

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及预防 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及预防 稳健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保持谨慎、安全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者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者提高警惕,以便应付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但由于稳健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不平衡性以及实务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随意性,使得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经常发生冲突,如何改变或预防其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一)会违背会计信息质量真实性要求 稳健性原则在维护出资者和企业利益方面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它以种种方式促使企业采取“审慎”的行动达到既定目标,最终可能失去“不偏不倚”的立场。真实性原则就是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稳健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这显然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 (二)与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发生的冲突 稳健性原则体现的则是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的损失、费用,滞

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属本期已实现的收入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本期是否收付,均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它强调的是确认收入、费用发生的时间及其归属;配比原则要求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在同一会计期间内确认计量,以便正确计算和考核成果。 (三)与历史成本原则的冲突 在稳健原则下,存货可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这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背离。因为如果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可变现净值指重置成本,当重置成本低于存货的历史成本,存货就按重置成本计价,这显然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但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当时取得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四)与可比性、一致性原则的冲突 根据稳健性原则不同,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和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而可比性、一致性原则都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而且不得随意变更。但稳健性原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变化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于是与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发生冲突。所有这些都破坏了会计的一致性。 二、预防及解决冲突的措施

会计稳健性外文翻译---会计稳健性的第一篇:解释和意义

会计稳健性的第一篇:解释和意义 瓦茨,会计新视野,2006年 内容提要:本文是会计稳健性两篇文章中的第一篇。第一篇对稳健性进行了解释以及探讨了稳健性对会计监督的影响。第二篇总结了稳健性的实验证据及对稳健性的解释,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文章证明了稳健性的存在,对不同程度下的稳健性进行了不同的解释。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是指要求对收益与损失的不对称确认,其极端形式下传统的稳健性定义为“不预期收益,但预期所有的损失”。尽管有人指责会计稳健性,但是稳健性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并在近30年中有所加强。 支持稳健性的一种理论解释是:契约理论、股东诉讼理论、税收理论和会计管制理论。在文章的第二篇中用证据表明契约和股东诉讼是最重要的因素,证据表明税收和会计管制相对比较弱,盈余管理也可能产生稳健性,但这不能成为主要的因素。 对稳健性的解释和证明对会计管理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财务会计委员会曾试图禁止会计稳健性,以实现“信息中立”而忽略稳健性长期存在的原因,这种意图可能会失败并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消除会计稳健性将会改变会计管理行为,并且会增大经济上的费用。同样的,研究人员和监管机构考虑把未来现金流量列入财务报表,其产生的成本会对会计管理行为存在影响。 本文是会计稳健性性研究的第一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 1、对会计稳健性的解释 2、对财务法规和准则的设置 文章的第二篇的研究目的是: 1、总结稳健性存在的证据 2、对证据进行评估去辨别不同稳健性的解释 3、对证据进行评估去辨别稳健性与非稳健性 对会计稳健性解释的讨论是大多是基于利用现有的文献。然而,本文是立足于契约观,包括了债务合同的约束的解释(Watts 1993),以及与其使用的其他合同,如管理薪酬契约也会产生影响。本文也提供了新的论点,即使不考虑契约,一旦信息成本变化后管理层的行为也会产生会计稳健性的现象进行了介绍。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辽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学生:王美玲 年级:12级 专业:会计本科 指导教师:付艳 2014年3月26日

摘要 伴随着我国近十余年的会计制度改革,谨慎性原则在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完善。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认识到,谨慎性原则作为一种对会计实务态度和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它具有两面性。谨慎性原则虽然能够解决企业虚增利润等问题,体现出它的重要性,但作为一项会计原则,它在运用中也具有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根据现代企业的特点来解决这些不足。本文论述了我国新会计制度下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表现形式及运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重要性;表现形式及运用;问题;思考及建议。

目录 摘要 (2) 1、我国的会计结构中包含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7) 1.1权责发生制制度原则中包含谨慎性原则 (7) 1.2实现原则中包含谨慎原则 (8) 2、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表现形式及实际运用情况 (9) 2.1谨慎性原则的表现形式 (9) 2.2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情况 (12) 3、我国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存在的问题 (14) 3.1谨慎性原则应用中,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难度大 (14) 3.2与其他会计原则有一定冲突 (15) 3.3谨慎性原则应用中易被滥用 (16) 4、关于谨慎性原则正确运用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17) 4.1存在的问题 (17) 4.2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更好的应用谨慎性原则就做好以下几点: (19) 参考文献 (26)

会计外文文献翻译

会计外文文献翻译

原文题目:《评述教育会计专业》作者:迈克尔卡夫金原文出处: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Wollongong, Australia 会计教育会计教育。一般来说,从业者似乎已不愿想改变 - 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 慢,并已承认在与伦理,环境恶化,全球化相关的地区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增加业务的复杂性和其他一些因素我写我的一些挫折(卡夫金,1981 年)和左新西兰追求我在澳大利亚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我后来成为澳大利亚的主要会计机构教育委员会主席。在这种角色我曾与新西兰身体的教育委员会的领导组织,并得到非常积极的态度,他们与澳大利亚的机构都对促进更“圆”大学会计教育方案(其中大部分出自从业者,学者的鼓励!)。最近在新西兰旅行,我一直很失望,观察什么似乎是一个这样做的目的完全逆转; 重点放在,由新西兰的专业团体,纯粹的技术能力,他们迫使大学遵守这一点 - 复仇的bean 柜台?什么也令人失望对我来说是由学术带头人的决心明显缺乏,使专业团体的“决定”什么通行证作为会计教育法规,如会计死记硬背。我观察到有什

么事我当作一个高级学者讨好自己的专业机构,而不是促进学科发展,将在二十一世纪更广泛的社会需要的知识要点。因此,我的评论是针对试图界定什么是专业会计师 - 毫无疑问,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我的目的是展示合作的重要性,而不是怀疑和无知的需要和应具有什么样的会计专业的各个部分努力。我并不想冒犯各位同事,而是试图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我的看法是会计面临的问题和强调纪律,前进的方向,通过所有这些谁认为,在解决方案协助资讯科技合作是批判极大的社会问题。从业人员有一个会计的执业类别广泛的业余爱好,所以任何评论,我所做的非常广泛的推广。传统上,从业者已被注册会计师,会计师或公共部门私营会计师,但随着业务的日益复杂和商业机构在最近的时代,这些分类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即使是会计师有与大,往往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有关人士,并在小企业非常不同的具体利益与每个人 - 财务顾问,财务报表编制,税务顾问或核数师。然而,有票面21,2 172 学术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从业者似乎是什么学术可疑。显然不是所有从业者觉得这种方式,有的已经布满学术界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日期: ?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同时运用实例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几点建议。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新《企业会计制度》则更加明确地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并针对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对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解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由于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考虑可能取得的收入或收益,就使得会计信息比较稳健,或比较慎重,也就是作了最坏的估计。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谨慎性原则正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这样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还可能导致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使会计信息失真。二、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与体现 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体现具体会计准则的诸多方面:

会计欺诈外文翻译文献

会计欺诈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会计欺诈和机构投资者 查得·R·拉森介绍美国资本市场依赖财务报告系统来帮助有效分配资本。最近的财务报告过程中故障在许多高调公司新的人员的监管机构,会计欺诈和市场参与者的兴趣。两个重要的经验规律的文献记录极端操纵收益的决定因素和后果。首先,股票市场反应的启示会计处理显著负面。估计下降公告后的市场价值会计操作范围从20 - 40%( Palm rose、理查德森和 2003李,和马丁2007)。第二,会计操作是可预测的。文献会计操作的文档可以预测的措施准确的质量、会计性能、非金融变量声明和股市变量(如,Beneish 1999;Dechow,通用电气,拉尔森和斯隆2007)。虽然会计操作导致重大投资损失和与公司相关的特点和性能,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存在成熟的投资者是否能够避免损失与会计欺诈。 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机构投资者所有权翻倍,股市50%以上(龚帕斯和Metric时,2001)。机构投资者在美国市场存在的上

升有意义的促使文献调查他们是否执行是有利可图的交易。文献的结果是喜忧参半。几项研究文档积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和未来的收益和回报,这表明机构通知交易员(如,柯和2005;阿里列弗,确认我也承认泰德?克里斯坦森的指导,没有它我就不会了博士学位的挑战。最后,我感谢我的家人的支持。没有这篇论文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几乎一样多。 介绍美国资本市场依赖财务报告系统来帮助有效分配资本。最近的财务报告过程中故障在许多高调公司新的人员监管机构,会计欺诈和市场参与者的兴趣。两个重要的经验规律的文献记录极端操纵收益的决定因素和后果。首先,股票市场反应的启示,会计处理显著负面。估计下降公告后的市场价值会计操作范围从20 - 40%(Palm rose、理查德森和朔尔茨2003;Karpo_,李,和马丁2007)。第二,会计操作是可预测的。文献会计操作的文档可以预测的措施,合格的质量、会计性能、非金融变量声明和股市变量(如,Beneish 1999;Dechow,通用电气,拉尔森和斯隆2007)。虽然会计操作导致重大投资损失和与公司相关的特点和性能,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存在成熟的投资者是否能够避免损失与会计欺诈。 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机构投资者所有权翻倍,股市50%以上(。机构投资者在美国市场存在的上升促使文献调查他们是否执行有利可图的交易。文献的结果是喜忧参半。几项研究文档积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和未来的收益和回报,这表明机构通知交易员(如。、柯和Ramalingegowda 2005;柯和Petron 2004;阿里Dutch列弗,Trembles 2004)。另一方面,一些文献表明,知情交易可能更有限,发现性能优越的共同基金很少持续(Carat 1997;布朗一个曼1995年)和交易考虑通知可能只是动量交易的结果(Bushee和古德曼,2007)。会计欺诈和大市场的可预测性与会计欺诈相关的损失表明,它是一个理想的设定检查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如果机构投资者拥有优越的信息和复杂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欺诈,他们应该在欺诈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前欺诈。我的主要研究问题是机构投资者预期会计欺诈的启示和剥离的股票欺诈公司公开披露之前骗子。作为一个次要的研究问题,我检查是否机构作为有效的公司监控预防欺诈。我使用的会计、审计和执行版本(AAER)涉及欺诈和会计操作作为一个代理第一新闻文章Factiva提及会计违规的公众披露欺诈。我检查机构交易模式在322年企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中标识执行行动从1982年到2005年有操纵会计收益。我的分析是在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本文分析聚合机构公司级和欺诈检查他们的交易行为。第二阶段是一个阶段分析,利用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异构性,欺诈行为检查他们的交易行为。公司的分析,我遵循Bushee(2001)组织机构分为三类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瞬态和专用。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和较低的投资组合营业额机构的特点。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交易描述瞬态高机构,和高度集中的投资组合和较低的投资组合营业额专门机构的特点。符合文学之前,我希望发现瞬态机构最有可能发起有利交易欺诈启示的预期和机构不大可能发起有利益可得交易欺诈的预期启示我没有强烈的专门机构研究预测通常找到贸易基于即将到来的未来事件。然而,欺诈是一个独特的设置可能导致专门机构剥离他们的位置。如果专门机构投资公司基于他们的信心的和意愿完整性管理、检测欺诈行为会引起专门机构剥离他们的股份。此外,由于专门机构的特点是高度的投资组合,他们可能会有更大比例的投资组合风险欺诈是否

会计职业道德的外文翻译学习资料

Under the financial crisis to rebuilding accounting occupation ethics question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徐珊珊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become an indisputable fact, accounting occupation morals got be pounded badly, be placed in jeopardy of accounting integrity.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in the country, social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individual units, conflicts of interest, not the interests of the temptation of forgery, alteration i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r collusion, lost the basic concept of legal system, in order to meet their own selfish desires and make the non moral behavior, these are serious impact on accounting occupation and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liability. Therefore we must strengthen the accounting occupation morals construction,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relevant law law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 the audit organization and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to strengthen the accountant occupation morals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financial crisis, it is to point to a country or several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l or most of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sharp, and ultra-short-cycle deterioration. The accounting occupation morals is the accounting occupation activiti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reflect accountant occu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tion code of conduct and norms. The financial crisis as catalyst, which have been faced with the serious challenge of accounting occupation morals bottom line faced collapse, 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faces sharp decline in the volume of trade and capital shortage of the double pressure, serious influence to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causes, causes the enterprise market risks increase, contradi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market atrophy caused by poor liquidity, appeared the phenomenon of serious run

会计岗位工作谨慎性原则分析

会计岗位工作谨慎性原则分析 【摘要】会计谨慎性原则指的是企业在面对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时,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计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不确定因素代表着风险性,谨慎性原则就是为了防范某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将要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做出合理的预计,对一些经济事项、会计业务尽量使用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办法。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的运用,能为企业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加稳妥和安全。 【关键词】会计;工作;谨慎性;原则 一、谨慎性原则应用的两面性 1.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面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谨慎性原则要求人们在会计操作上做出谨慎的反映和处理,以保护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增强企业的防御能力。会计制度及新准则对会计实务的规范和要求,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不高估计资产或者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其有效地挤去了企业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遏制了企业虚增资产和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公平、公允原则。谨慎性原则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对稳健、可靠并反映经营风险,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准确的决策,有利于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同时对保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以预计企业未来损失,预防经营风险,体现了资本保全制度,充分提高了企

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存在矛盾 (1)谨慎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的矛盾。可靠性原则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谨慎性原则却强调预计可能发生但还未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具有主观随意性,两者明显相矛盾。 (2)谨慎性原则与配比性原则的矛盾。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谨慎性原则要求在当期确认可能将要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发生的收入和收益,在当期没有相应的成本和收入与之配比,两者客观存在冲突。 (3)谨慎性原则与可比性、一致性原则的矛盾。可比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一致性原则要求会计处理方法前后保持一致,一经采用不得任意变更,并应一贯予以使用。谨慎性原则对于会计信息的口径和处理方法没有要求,允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而变化,会计信息很大程度上失去可比性,因而与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发生分歧。 二、谨慎性原则的完善和提高 在当今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市场风险,这些不确定的风险需要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但是如果滥用谨慎性原则,

外文翻译两篇(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问题及策略 1.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成本核算不精确 成本核算就是把产品的成本数据提供给企业的决策层,让决策层根据现实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定位,假设成本核算出现了较严重的错误,可想而知,将对企业未来的收益会产生致命的打击。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很模糊,在没有保证企业的预期收益时就对产品进行了不合理的市场定价。 2.企业对成本核算没有足够的重视 成本核算对企业经营利润有着重要影响。在企业的正常经营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对成本核算出现错误的概率越小,对企业利润核算越精确。但是,企业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大、流程复杂;技术性较强,要求也比较苛刻;所以,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牵涉的人比较多,这些诸多因素都使成本核算成为一项不太简单的实践操作工作。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太重视,在核算过程中,出现了微小的误差,觉得没有太大的关系,造成企业利润核算的不正确。 1.3没有采用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独特的特点,应该针对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现阶段,一部分企业在明确成本核算对象之后没有选择一个科学的、切合企业实际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成本进行科学核算。这种现象在中小型企业尤其普遍。 2.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途径 2.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 在现代的经济形势下,只有企业的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成本控制有了足够的重视,才可以使成本核算的工作在企业顺利全面展开。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成本核算和控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只进行简单的算账、报账,对支出的成本详细计算,对自身成本不进行认真核算;只重视产品售后的核算,不重视产品售出和售出中的控制;只依靠会计人员的数据报表,不关注市场的发展动态;那么只会导致他们对成本核算方法改进的忽视,让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越来越差。因此,要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成本意识,改

浅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及必要性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持或资本维持,其经济含义是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能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计人员不得不经常面对它,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因而,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原则的修正,对减少企业风险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 (二)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尽可能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对资产估价和收益计量用宁低勿高,对损失和费用计量采取宁高勿低的方法,以回避或转移经营风险。这就使企业有效避免短期化行为,保护各会计主体所拥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从而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近几年,虚假会计信息日趋泛滥,已严重危及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会计行为、治理会计环境、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领域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谨慎性原则要求适度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这将对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的行为形成一定的遏制作用,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客观的会计信息。 3.有利于规避不确定因素或风险。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遵循谨慎性原则预先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可以客观、审慎地反映经营中的风险因素,规避或转移未来不确定的风险损失,防范于未然,促使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始终保持较为清醒的认识,不至于被“过分乐观”的情绪所左右,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外文翻译---特征空间稳健性分析:彩色图像分割

附录2:外文翻译 Robust Analysis of Feature Spaces: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Abstract A general technique for the recovery of significant image features is presented. 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mean shift algorithm, a simple nonparametric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density gradients. Drawbacks of the current methods (including robust clustering) are avoided. Feature space of any nature can be processed, and as an example,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is discussed. The segmentation is completely autonomous, only its class is chosen by the user. Thus, the same program can produce a high quality edge image, or provide, by extracting all the significant colors, a preprocessor for content-based query systems. A 512 512 color image is analyzed in less than 10 seconds on a standard workstation. Gray level images are handled as color images having only the lightness coordinate. Keywords: robust pattern analysis, low-level vision, content-based indexing

会计信息质量外文文献及翻译

会计信息质量在投资中的决策作用对私人信息和监测的影响 安妮比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瓦特史考特廖,多伦多大学 约瑟夫韦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1简介 管理者与外部资本的供应商信息是不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如何影响金融资本 的投资的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会计质量越好,越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和对融资成本的约束。与此相一致的可能性是,减少了具有更高敏感性的会计质量的公司的投资对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威尔第和希拉里发现,对企业投资和与投资相关的会计质量容易不足,是容易引发过度投资的原因。 当投资效率低下时,会计的质量重要性可以减轻外部资本的影响,供应商有可能获得私人信息或可直接监测管理人员。通过访问个人信息与控制管理行为,外部资本的供应商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降低了会计质量的重要性。符合这个想法的还有比德尔和希拉里的比较会计对不同国家的投资质量效益的影响。他们发现,会计品质的影响在于美国投资效益,而不是在日本。他们认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不同的是债务和股权的美国版本的资本结构混合了SUS的日本企业。 我们研究如何通过会计质量灵敏度的重要性来延长不同资金来源对企业的投资现金 流量的不同影响。直接测试如何影响不同的融资来源会计,通过最近获得了债务融资的公司来投资敏感性现金流的质量的效果,债务融资的比较说明了对那些不能够通过他们的能力获得融资的没有影响。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们限制我们的样本公司有所有最近获得的债务融资和利用访问的差异信息和监测通过公共私人债务获得连续贷款的建议。我们承认,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可能较低获得债务融资的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偏见拒绝了我们的假设。 具体来说,我们确定的数据样本证券公司有1163个采样公司(议会),通过发行资本公共债务或银团债务。我们限制我们的样本公司最近获得的债务融资持有该公司不断融资与借款。然而,在样本最近获得的债务融资的公司,也有可能是信号,在资本提供进入私人信息差异和约束他们放在管理中的行为。相关理论意味着减少公共债务持有人获取私人信息,因而减少借款有效的监测。在这些参数的基础上,我们预测,会计质量应该有一

会计谨慎性原则问题的探究学习资料

会计谨慎性原则问题 的探究

会计谨慎性原则问题的探究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题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谨慎性原则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会计核算原则,目前已在时间范围内被各国会计准则所广泛采用。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避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企业探究 一、引言 谨慎性是传统会计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我国自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日渐凸现,但我国对谨慎性原则的研究大多处于解释运用表层面,本文试图深入分析谨慎性原则的内涵、起源和经济影响,以丰富我们对谨慎性原则的认识。 二、谨慎性原则的基本理论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谨慎性原则即稳定性原则,是指某些经纪业务中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陈旭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二)谨慎性原则的提出 (1)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计人员在处理这些业务时,不得不经常面对它,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2)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它负有以自己收入抵偿自己的耗费并保证企业顺利、稳定发展的责任。 (3)企业面临着一个有风险的市场,企业必须谨慎的处理一切经济业务,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的动荡中立于不败之地。比方说,只要企业同其他企业有经济往来就有可能发生坏账:另外企业在经营中也存在资产过时削价处理和其他损失等情况。对于上述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则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即将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预先估计入账,待费用或损失发生时,由于已经提前预计,就不会使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忽高忽低的。 (三)谨慎性原则的本质 企业之所以乐于接受谨慎性原则,是因为它对企业而言是有利的。谨慎性原则有两个本子:第一,以保护企业为主旨。金属性的会计处理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避免风险和损失,按谨慎性的会计处理可能会与某些企业的厂长经理的短期利益发生冲突。在实行承包经营和企业中,某些厂长经理总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完成承包指标,出现了少计费用,多计利润的现象。但谨慎性原则是从风险上考虑保护企业的,在时间上尽可能快地将资产转化成费用,从收益中获得补偿。第二:收入和费用的时间性分布。谨慎性会计处理原则并非从性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