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瑜:比冷漠更可怕的,是亲友间的相互背叛

刘瑜:比冷漠更可怕的,是亲友间的相互背叛

刘瑜:比冷漠更可怕的,是亲友间的相互背叛
刘瑜:比冷漠更可怕的,是亲友间的相互背叛

刘瑜:比冷漠更可怕的,是亲友间的相互背叛

关于什么是好的政治、什么是坏的政治,一百个人可能就有一百个看法,不同阵营之间甚至常常为此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对于什么是好的人性、什么是坏的人性,却一定程度上存在“普世价值”—一般来说,人们都珍视诚实、友爱、善良、勇敢与忠诚等等品质,同时鄙弃谎言、冷漠、残忍、怯懦与背叛等等。或许,从这些人性的“公理”出发,反推什么是好的政治与坏的政治,是一种更容易达至共识的方式。简单而言,如果一个制度诱发人性中那些美好的品质,那么它就是一个好的制度,反之则否。

在《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中,英国历史学家费吉斯描述了一个情形:在教师沙姆苏瓦力一九三六被捕之后(一九三八年被枪毙),哪怕其亲生母亲,对其遗孀与孙辈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由于村苏维埃主席的举报,古尔契拉和六个孩子被赶出自己的家园。全部家当放在一辆马车上,他们走了二十公里,来到了沙姆苏瓦力的母亲及其长子住的叶克舍尔村。他们有一栋两层楼的大房子,尚有空置房间,但拒绝收容他们。沙姆苏瓦力的母亲告诉古尔契拉,她的房子已经住满,不能让她搬进去,甚至不愿向长途跋涉的孩子们提供食物……受到婆家的拒绝后,古尔契拉只好租

得一个村边房间。古尔契拉和孩子们在村里一共住了十五年,很少看到拒绝往来的沙姆苏瓦力一家。她回忆道:‘最痛苦的是看到他们走过我们的街道——肯定没有人监听——仍然不跟我们说话,甚至连一声招呼都不打。’”

比冷漠更可怕的,是亲友之间的相互背叛。“在普遍恐惧的气氛中,大家都想赶在被他人举报之前,先行下手。歇斯底里的公民现身于内务人民委员会和党的办公室,罗列可能是‘人民公敌’的亲戚与朋友,写下有关同事与熟人的详细信息,列出自己与他们的每一次见面。一位老太太写信给自己的党组织,举报自己的姐姐在克里姆林宫担任临时清洁工时,曾打扫后来被捕的某人的办公室……伊万·米安切恩为了促进自己的前途,从一九三七年二月到十一月,在阿塞拜疆举报了不少于十四名党和苏维埃领导人……”

这种背叛有时候甚至演变成残忍的迫害。尼古拉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农民,他曾经在库兹明—村中的一个少年乞丐—困苦时接纳他到其皮革场工作。然而,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库兹明却恩将仇报。“一天晚上,尼古拉与来自邻村的兄弟伊万·戈洛温一起吃饭,坐在厨房窗口的桌旁。聚在屋外黑暗中的库兹明及其追随者显然喝醉了,高喊‘富农’‘出来’,然后朝窗户开枪。伊万被击中头部,当场死于血泊之中。数星期后,库兹明又来到尼古拉家,一边猛烈拍门,一边喊道:‘一帮富农,开门,停止你们反苏维埃政权的阴谋!’并朝天

开枪……几天后,他写信给镇政治警察,控诉尼古拉是富农剥削者。库兹明很清楚,这足以令他的前雇主被捕。”结果可以预料,尼古拉被判刑三年。后来,他的两个兄弟也被流放,母亲逃到其他城镇,长子被捕并被送往古拉格,另外两个孩子离家出走以避免被捕,妻子和三个幼子想加入集体农庄却不被批准,最后全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原谅我大段引用《耳语者》中的故事。然而,这些故事是理解斯大林时代苏联的一把钥匙。大多时候,我们脱离个体的命运来讨论政治,而抽象的概念与冰冷的数字往往会模糊政治的道德意涵—正如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所言,“谋杀一个人是谋杀,谋杀一百万个人则是统计”,因此,贴近个体的命运,是恢复政治之道义温度的必要方式。这个受害者不仅仅是“一个富农”,他有一个名字,他的名字叫尼古拉·戈洛温。那个受难者也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妻子”,她有一个名字,她叫古尔契拉·沙姆苏瓦力。给苦难者雕像,使其能够无声而永恒地注视那些飘浮在空中的宏大理想,或许正是费吉斯写作《耳语者》的初衷。

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二八到一九五三年(也就是斯大林在位期间),约有两千五百万人受到苏维埃政权的迫害—也就是每八个人左右就有一个受到迫害,考虑到当时家庭的规模,这意味着几乎没有家庭能够完全免受迫害;仅在一九三七和一

九三八年,至少有六十八万人因为“危害国家罪”被枪决。

这两年,古拉格劳改营的人数从一百一十九万增至一百八十八万(不包括至少十四万死于劳改营的人和数字不详的死于

流放途中的人)。同期,一九三四年苏共十七大选出的一百三十九名中央委员中,一百零二人遭枪决;此外,还有56%的十七大代表入狱。对红军的摧残更为彻底:七百六十七名高级军官中(旅长以上),四百一十二名被枪决。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后面,有多少黑暗中的泪水、痛苦、挣扎、恐惧与绝望。

即使一个人能够免受直接迫害,这庞大的被镇压队伍也足以令整个社会充满恐惧。当一句话、一封信、一次会面足以毁灭一个人的一生,并不奇怪猜忌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底色—人们不再敢于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情感,“耳语”成了私人生活中最常见的交流方式,甚至,“耳语”都常常是一种奢侈,“闭嘴”成了唯一的求生策略。天空中飘浮着“大同世界”的标语,大地上发生的却是友爱的凋零与美德的朽坏。招贴画上那个欣欣向荣的国家,对应着一个沉默而颤抖的社会。《一九八四》不在一九八四,在一九三七。

不难看出,这些故事里充满人性的丑陋—亲人的冷漠、同事的背叛、旧交的迫害……除非我们相信那个时代的苏联人—不是之前也不是之后的苏联人,不是另外这个或者那个国家的国民—恰好具有道德基因上的缺陷,就不得不思考制度环

境在这种人性败坏中所起的作用。

这与一个永恒而无解的问题相关:“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也许就是一个陷阱,因为它假定了人类存在着一个固态的、统一的本质,而事实可能是,人性更像是一种液态的事物,其形状由容纳它的容器所决定,而这个容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所置身的制度与文化。

那么,何以斯大林时代的人性呈现出如此普遍的恶,使一个奶奶不再疼爱自己的儿孙,一个妹妹踊跃地告发自己的姐姐,以及一个行乞少年恩将仇报使其雇主家破人亡?“极权政治”是一个显然的答案,然而停留于这个笼统的回答又不够。更重要的问题是,极权政治通过何种机制败坏人性,而这种人性又成为极权政治本身继续运转的润滑剂?

极权政治制造恐惧,似乎是最直观的答案。如前所述,当时恐惧弥漫于整个社会,以至于人们生活在一种窃窃私语乃至道路以目的氛围中。然而,恐惧只能解释被动的服从,无法解释积极的参与;只能解释受害者的沉默,无法解释他们的虔诚—事实上,当时无数苏联人不仅仅生活在恐惧中,他们中很多当时—甚至事后—都表达了对党和领袖的无比热爱。而如果没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积极参与以及热忱信念,这个政治体系很难在如此之长的时间内维持得如此天衣无缝。

灌输理想激发革命信念,是另一种直观的答案。毕竟,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恶”,在当时很多苏联人眼里并不是“恶”,

而是为了更大的“善”所做出的必要牺牲。用书中人物经常说起的一句话来表达就是:“不打破鸡蛋壳,就不可能煎成鸡蛋。”然而,如果对革命的信念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可以令人抛却自己的儿孙、姐妹和朋友,那么又难以解释为什么如此强烈的信念在斯大林去世之后会几乎突然懈怠,变成赫鲁晓夫时代和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犬儒主义乃至机会主义。毕竟,如果信仰曾经强烈到令人无视饥荒看到繁荣、越过绝望看到希望、穿过黑暗触摸到光亮,那么它怎么会如此脆弱,甚至经受不了一届领导人的更替?

或许,有一种机制,可以连接恐惧与热爱,使得一个人越恐惧的同时也越虔诚?

《耳语者》中有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将军亚基尔在大清洗中被捕并被枪决,然而,临刑前他不是对迫害他的体制产生怨恨,而是高呼:“共产党万岁!斯大林万岁!”类似的情节—尽管未必总是表现得如此极端—在书中屡见不鲜。无论周围的世界如何悲惨,无数人仍然坚持自己的革命信仰—当迫害发生在他人身上时,那是“人民公敌”罪有应得;当迫害发生在自己身上时,那只是一个“错误”、一场“误会”,“锯木头时难免木屑四溅”。共青团员依达·斯拉温娜的父亲被捕,她对此的看法具有相当代表性:“我不相信父亲是人民公敌,当然认为他是无辜的。同时我又相信,人民公敌确实存在。我确信,正是人民公敌的破坏,

才使父亲那样的好人蒙冤入狱。在我看来,这些敌人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我在报刊上读到相关的报道,跟所有人一样,也对他们恨之入骨。我与共青团员一起去游行示威,抗议人民公敌,高呼:处死人民公敌!”

这样的情节读多了,读者会忍不住困惑:难道他们从来不曾想过,如果自己或亲友是冤枉的,或许,也不是没有可能,别人也是冤枉的?这个想法从来没有出现过,还是一出现就立刻会被掐灭?一个有基本逻辑推演能力的人,怎么会完全没有想到这种可能性,还是人们不允许自己这样推演,因为这样推演必然最终指向对制度的批判?似乎在这里,我们隐隐能触摸到恐惧导致虔诚的一个心理机制,那就是:恐惧导致选择性信息汲取与加工,而选择性失明导致虔诚。

或许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冲突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恐惧如何转化为信念。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理论。概括而言,这个理论认为追求一致性是人的生物性本能(正如人们渴了想喝水,饿了想吃东西)。当人的行为与思想出现不一致时,人们会感到“认知冲突”,这种冲突会制造压力,使人或者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者调整自己的观念来达至认知一致性。比如,一个明知抽烟有害的吸烟者会或者尝试戒烟(或减少吸烟量),或者告诉自己“抽烟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戒烟会使人发胖和抑郁”、“戒烟带来的精神损害其实超过

了抽烟带来的身体伤害”等等。如果改变行为太难,那么改变观念就成为获得“认知和谐”的唯一途径—对很多人来说,戒烟太难了,不如改变对抽烟的看法吧。

这个貌似简单的理论对现实世界的无数行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从“酸葡萄”心理到“阿Q精神”,从不同党派民众的媒体阅读习惯到宗教信徒的社交网络建构,都可以看到人们如何通过观念或者行为的改变来实现“认知和谐”。从一九五七年费斯廷格系统阐述这个理论之后的几十年里,心理学家进行了至少两千多个心理学实验,在不同的情境下反复验证了这一理论。虽然其中有不少调整与补充,但这一理论的核心逻辑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就极权政治中人们的心理机制而言,这一理论的恰切之处在于:极权政治通过制造恐惧来塑造人的行为,而行为的改变带来普通人的激烈认知冲突,为缓解这种冲突,人们改变其观念—也就是强化信仰。这一“行为改变导致观念改变”的逻辑,在认知冲突理论中,被称为“诱导服从范式”(inducedcompliance paradigm)。

极权政治中的恐惧在不同层面上发生。最直接的,是对生命安全层面上的恐惧—说错一句话、交错一个朋友,可能就意味着枪决或者古拉格群岛;其次,是个人发展层面上的恐惧—服从,意味着进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住好房子、得到好职位的机会大大增加,反抗则意味着你不再有“前途”可言;

再次,是对在社会关系上被孤立的恐惧—别人戴红领巾你没有,别人入共青团你不能,别人享有天伦之乐而你却连亲祖母都视你如瘟疫。正是这不同层面上的恐惧塑造了人的行为。保全生命的本能、寻求个人发展的愿望以及寻找社会归属的渴望使绝大多数普通人不得不选择服从—最坏的情况下,这种服从可以表现为对同类的积极迫害;最好的情况,也体现为保持沉默。政治越恐怖,它所能诱导的服从就越绝对。但这种服从不是极权统治逻辑的终点,而恰恰是其起点。行为上的服从与思想上的疑虑,会导致无限的焦虑。书中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经历过极端焦虑的阶段:一方面,他们兢兢业业学习工作,试图成为“共产主义新人”;另一方面,发生在亲友甚至自己身上的不公又令其对整个制度产生深深

的怀疑。茱莉亚·皮亚特尼茨卡娅,一个高干的妻子在自己的丈夫被捕之后的反应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认知冲突”。一方面,想到布哈林这样的“人民公敌”时,她表现出对制度无比的虔诚:“今天,他们会从地球上消失,但还不足以减轻我的仇恨。我愿给他们一种更为可怕的死法:在反革命分子博物馆里,为他们建立一个特殊的笼子,让大家来参观,把他们当作动物一样围观。”另一方面,对于丈夫竟然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她又感到深深的疑虑:“他到底是谁?如果他是一名职业革命家,如他自称的,也是我十七年来所相信的,那么他就是很不幸的人:他的周围都是特务与敌人,

破坏他和很多其他人的工作,他却没看出来……我多么想知道!皮亚特尼茨基,你会有罪吗?你不赞同党的总路线吗?你是否反对过领导人,哪怕其中一位?”

如费斯廷格所言,人们缓解认知冲突的努力程度取决于认知冲突的规模,而认知冲突的规模取决于事情的重要性。可以想象,在涉及人命关天的事情上,像茱莉亚这样的人感到的认知冲突有多么强烈,由此产生的缓解认知冲突的冲动又有多么强烈。为了缓解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理论上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服从),或者改变自己的世界观(怀疑)。问题在于,行为上人们几乎没有选择。如前所述,极权政治所制造的恐怖是全方位的—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发展前途以及社会关系都维系于“服从”这一行为模式。

当改变行为以缓解认知冲突这一路径被堵死之后,人们便开始“改造世界观”——“那些托洛茨基分子太坏了”、“这个富农是个十恶不赦的盘剥者”、“斯大林真是苏联的拯救者”、“资本主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积极改造观念,使思想合乎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认知达至和谐状态。换言之,人们的思维被自己的行为困住,只有将行为合理化,每个人才能获得内心平静。即使是相对善良的人,也需要去合理化自己的沉默与怯懦,而那些更丑恶的人,则需要去合理化自己的背叛与残忍。如果说这个合理化过程存在“欺骗”的成分,也首先是一种心理自欺机制—而如果它已经完成了

自欺,它就不再构成对他人的欺骗。

但这种真诚的信仰又不同于一个人在自由环境中的信仰选择,它的“真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塑造行为的制度因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恐怖气氛一旦松弛(斯大林的去世),人们的信仰立刻开始懈怠—恐怖气氛一旦松弛,塑造行为的奖惩机制不再那么极端,人们的行为也不再那么极端(残酷的“划清界限”、“恩将仇报”、“嗜血告发”大规模减少),从而每个人“改造世界观”的心理驱动力也会明显下降。而自由选择前提下的信仰,一般不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方向一致的、急转直下的改变。

如何合理化那些行为?一个祖母如何合理化自己对儿孙的冷漠?一个工友如何合理化自己对同事的告发?一个雇员如何合理化自己的恩将仇报?意识形态提供了现成的合理化工具—恶不再是恶,如果你赋予它“意义”。冷漠、怯懦、虚伪和残忍不再仅仅是冷漠、怯懦、虚伪和残忍,而是更高意义上的正义、勇气、热忱与牺牲。背叛亲友是为了成全“阶级之爱”,阿谀奉承是因为领袖集团是“正义化身”,施暴是“复仇”,欺凌是“专政”。意识形态不但提供了一个缓解认知冲突的工具,而且提升着每一个服从者的自我形象,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作恶”的心理成本。

因此,通过“认知冲突理论”,我们隐隐能够看到“耳语

者”这座冰山之下的整个政治逻辑。政治恐怖导致人们行为的改变,行为改变引发认知冲突,继而引发“世界观改造”,世界观被改造之后普通人作恶变得更容易,普通人作恶强化政治恐怖—至此,终点回到起点,制度之恶与人性之恶之间完成了一次循环,而这种恶循环的漩涡式流动就构成了《耳语者》描述的世界。

总而言之,极权政治之所以成为极权政治,不仅仅因为它能够系统制造恐惧,而且因为它能够将恐惧转化为热爱,将消极顺从转化为积极参与。不过应该指出,这种转化并非一个刻意选择的结果。上述心理过程,对于当事者来说,可能完全没有自觉的意识。一个人缓解认知冲突的努力,更像是一个人摔倒的过程中本能地用手扶住身边的事物,并非理性人刻意计算的结果。

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这个逻辑链条的前提,是国家对资源的全方位垄断,因为假若人们有哪怕一点选择空间,有在“体制外”找到工作、住房、个人发展更不用说保存生命的空间,其行为就不必如此极端地改变,因此也不必诉诸如此极端的“信念改造”。恐惧与热爱之间的逻辑链接也将迅速朽坏。换言之,全方位的人身依附关系是恐惧转化为热爱的基本条件。

今天来看,《耳语者》中的世界似乎离我们十分遥远,其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性也令人惊骇而陌生。然而,除非我们认为

当时的苏联人是另外一个物种,否则我们就需警惕,书中的“恶”到底是埋藏在历史的深处,还是潜伏在我们心灵的角落。我们未必比书中的人物更好,而只是比他们更幸运,生活在一个不那么残酷的时代。换言之,液态的人性遇到了更好的容器。当恐惧的阴影足够黑暗,完全将我们吞没,或许我们也会成为那个无视儿孙的奶奶,那群告发同事的工友或者那个迫害恩人的乞丐,而更可怖的是,我们内心所感受到的恐惧,会在阳光下呈现为熠熠发光的热爱。

简论儿童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

简论儿童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 论文摘要儿童本应在父母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但近年来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件却频频发生,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十起涉家庭暴力典型案例中,就有二起是明显涉及儿童家庭暴力的案件。虽然儿童家庭暴力事件已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但“饿死女童”、“父亲打死抄作业的女儿”等惨剧却还在上演。本文从多角度分析频繁出现家长虐待儿童的案件的原因,并为今后预防和制止儿童家庭暴力提出建议和参考。 论文关键词儿童家庭暴力监护权转移监督 一、儿童家庭暴力的现状 家庭暴力问题一直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但对于家庭暴力的解决,过去往往是从家庭暴力的受害妇女的角度思考,而缺乏对于家庭暴力的另一主要受害者——儿童的特别重视,即在解决儿童遭受家庭暴力问题上缺乏“儿童视角”。随着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出“饿死女童”、“父亲打死抄作业的女儿”、“继子遭继母虐打”等一系列惨剧,使人们不得不正视儿童家庭暴力问题。 但是,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件往往是造成严重后果并经媒体报道之后才被关注,一般的暴力还没有引起重视。根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三年期间媒体报道的300个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的调研发现,在300个未成年遭受家庭暴力案件中,造成受暴未成年人死亡的有161件,超过了案件总数的一半。 谈起暴力,总是被理解为对身体的虐待、殴打等伤害行为。但是,近年来,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还存在另一种与暴力同一性质的伤害行为,如遗弃、家庭拐卖、性侵等,这种伤害行为虽然不是直接造成儿童的身体伤害,但造成的后果却更恶劣。 二、儿童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儿童家庭暴力案件之所以层出不穷,并不是某一单一的因素引起的,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针对造成儿童家庭案件的原因,本文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一)法律层面的原因 1.未明确监护人的职责 《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涉及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责任问题。但这一条文在表述上却很模糊的。“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承担责任”,但是,对监护人承担何种责任以及履行职责不当是否应承担责任却没有清晰的界定。 2.没有设定专门的监督保护机构 依据《民法通则》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法律只是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 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②、偶发性。因受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易激动,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很多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只是为了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由于易冲动,往往一急,在气头上极易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5岁

《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廖仙 作者吴蓓写的这本《请让我慢慢长大》看后让我感触良多,作为非主流教育,本书的作者为国内较早接触并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华德福老师,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讲述了她在国外华德福学校的见闻,下篇记录了她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的甘苦。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同时可以感受到华德福人对华德福事业的热爱,以及与孩子一同成长带给我们的感动。 我也许也是被“拔苗助长”的发声者之一,童年时期的上学期间,我早早便进入了学校,幼儿园早入学,小学也早早入学,无限被推后我都是早而又早,永远是班上最小一个,太早了,智力发育并不成熟,推理逻辑跟不上,数学学的很是吃力,当然和我后天的努力分不开关系,但这也成了

我日后没把数学学好的一个借口,但是我确是期盼着能有一个真、善、美教育的缓慢成长。 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大家都在赶着早,生怕慢了半拍子。 但,就像托尔斯泰《生活值得过吗》中的一句话说的,所有美好事物的成长都是缓慢的。 读书笔记《请让我慢慢长大》 海口市第十一小学廖仙

作者吴蓓写的这本《请让我慢慢长大》看后让我感触良多,作为非主流教育,本书的作者为国内较早接触并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华德福老师,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讲述了她在国外华德福学校的见闻,下篇记录了她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的甘苦。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同时可以感受到华德福人对华德福事业的热爱,以及与孩子一同成长带给我们的感动。 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一个邻居,从小他家里就让他学不少东西,还没上学就背唐诗宋词,他奶奶还让他当面背给我听。去年过年回家,问起邻居读初中的儿子,说不喜欢读书,送体校去了。这句话就应了这本书中说的:过早开发儿童的智力,从长远看来,不但不利于儿童的成长,还会带来不少的心理与生理疾病。现在很多家长的口号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让孩子上这个补习班,那个提高班,除了主课,还有音乐,美术,体育……

《朗读者》精选85句,句句精华,受益终生

《朗读者》精选85句,句句精华,受益终生。 一个人,一段文。一段文,一句经典。总有那么一句话或是让人泪流满面,或是让人心潮澎湃。 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都是前人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朗读者》第一期主题词-【遇见】01 只要你是个正直的孩子,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柳传志父亲对柳传志说的话02 人生的不可测,在任何时候,都要抱着一份希望。——董卿03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董卿04如果美丽只是简单的用来做展示,也许它的意义不是那么大,但如果美丽,能够转化成一种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甚至去让自己变得更好,那它就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了。——董卿05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如果没有,希望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刘瑜《愿你慢慢长大》06生命哪,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许渊冲07 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

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老舍《宗月大师》08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够看见天空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是啊到 底要花费多少生命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一个有生命的人,不可能没有——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09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汤显祖《牡丹亭》题记10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朱生豪《朱生豪情书》-《朗读者》第二期主题词-【陪伴】01 “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杨乃斌朗读冰心的散文《不为什么》02这个世界上绝了哪种生命形式都会导致地球毁灭。狮子和蚂蚁一样伟大,小草和人类一样重要。——郑渊洁03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林清玄《百合花开》04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他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梭罗《瓦尔登湖》05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

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②、偶发性。因受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易激动,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很多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只是为了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由于易冲动,往往一急,在气头上极易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5岁的初中生林岚由于把羽毛球打在一女生的头上,随之发生口角,便遭到了该女生及其同学的暴打,以至落水而亡。 ③、报复性。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个别学生心胸狭窄、个性孤僻,不能宽容他人,还容易产生报复心理的行为的习惯。这一类中学生在心理上严重失调后极易引发校园暴力的行为,我们在报刊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报复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一方吃了亏,咽不下这口气,总想找个机会报复以求心理上的满足与平衡。 ④、侵财性。侵财犯罪在中学生校园中占首位,从侵财的方式上

央视电视节目朗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

央视电视节目朗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 央视电视节目朗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 2月18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首播,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董卿和她的团队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节目,看到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她与团队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将欢呼声通过总导演田梅的微信发到了媒体群里。之后,董卿在微信群里接受了来自全国数十家媒体记者的群访,回答大家关注的话题。 是什么契机,想到要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对于这个问题,董卿回答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扛起文化大旗,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再加上我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而且对人也感兴趣,《朗读者》其实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受到好评如潮,是否意味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来了?董卿认为,这是风向标,让大家看到在真人秀或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还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至于娱乐化氛围很重的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该怎么突围?董卿回答说: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最温柔的一种记忆。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组收到了很多反馈,一些观众关注到片尾曲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演唱,感觉

这是意外之喜。另外还有观众发现了有趣的细节,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不念老舍(shě)而是念老舍(sh)。导演娄乃鸣评价说:用两个字儿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央视电视节目朗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朗读者》带给观众的感受,无论是企业家、世界小姐、大明星、大学者、医生和普通人,他们虽各有身份之别、建树之差,但都有着同样浓度的性情之真。一对平凡的夫妇上台念情诗,丈夫为妻子的愿望种下满谷鲜花,更让人击节赞叹的是丈夫遇到妻子后的所有荒唐举动。妻子说,如果当年我有一万个结婚对象可以选择,他也只排在一万名之外,却被丈夫先通知了所有亲朋好友结婚的消息,收了礼金后再求婚的破釜沉舟之势反攻,妻子说更打动人的是那一往无前的勇气。从此一生,丈夫偕着妻子,以开阔的胸襟践行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古谚。 濮存昕带来的散文与故事,属于半个多世纪前那个弱小的、不名一文的孩子。我小时候有绰号濮瘸子,直到小学三年级还踮着脚走路。鲜为人知的往事里,是一位名叫荣国威的大夫,医好了孩子的腿,也救赎了一颗幼小的、自卑的心。所以,当濮存昕从老舍散文里遇见那个改变作家的宗月大师,便如同看见了改变我生命轨迹的荣医生,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濮存昕。墙外是炮火隆隆,围墙内有人生的初啼,这

分析儿童家庭暴力对儿童的行为影响

分析儿童家庭暴力对儿童的行为影响 家庭暴力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儿童又是家庭暴力受害者中最为脆弱的群体。通常,我们一提到家庭暴力,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大多是受虐的家庭妇女形象,往往将那些也同样遭受暴力或躲在角落里亲眼经历家庭不幸的儿童遗忘。这种无形或有形的家庭暴力,它背后隐藏的对儿童的伤害是我们所无法估量的。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将于今年3月出台。然而,我国在相关法制制度等方面还是不够完善。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将这一现象置之不理的理由,更不应该让其成为那些暴力父母惩罚孩子毫不顾忌的借口。 在我们的传统社会中家暴具有隐密性,而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也是一个无可替代的第一社会环境。家庭为儿童提供了第一次人际交往,第一项社会规范,第一个社会角色的场所。儿童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心理、行为造成影响,继而影响甚至扭曲其成年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家庭暴力对儿童行为造成的影响: (一)攻击性行为 在中国传统家庭的发展中,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观念被奉为无上家规。然而,这些老朽的育儿观念,折射出了我国家庭及教育之殇。在中国很多家庭中,那些自称为孩子着想的虎妈狼爸们,为自己的暴力行为找到了合理的借口。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成长期及成年后的攻击性行为与其童年时期遭受的家庭暴力有一定的定

向联系。也就是说,一部分儿童在身体遭受虐待或暴力后,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使儿童从实施暴力的家庭成员身上潜移默化学会了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使儿童把攻击性行为作为与同伴相处时的一种行为规范。受虐儿童,在遭受来自家庭成员的暴力行为后,会在心理留下人际间缺乏关心爱护的阴影。 事实上,父母对儿童采取打骂等家庭暴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儿童不良行为的产生。在一般状况下,按照亲缘选择理论原则:相对于无关的人,个体更倾向于帮助亲属。而对于那些处于受虐家庭中的儿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更甚至于成年以后,他们不仅对自己的家人采取冷漠处理,而且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造成其个体的边缘化生存,甚至产生对社会的仇视。在其日后的衍生家庭中,很多童年期遭受暴力的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同样采取暴力手段,最终造成一个暴力的恶性循环。 (二)亲社会行为 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其性格和心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期是一个社会人完整与正常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在这期间儿童的心理需求总被忽视,将会造成儿童在人际交往等亲社会行为发生障碍。父母与子女的相处,应该是相互关心、平等对待、互相尊重的关系。一旦语言暴力或身体暴力成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或工具,这不仅是父母在还孩子心中的公信力与权威性逐渐丧失,更会伤害儿童的自尊心,促使亲子矛盾激化,加深亲子间的隔阂。儿童在长期接触暴力环境的作用下,使儿童的安全感下降,进而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不

中学校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校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

本研究采用了课题组设计的“中学校园暴力现象问卷”,考察了安定区217名中学生。结果表明:(1)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的比率为14.75%;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为5.53%;遇见校园暴力的比率为62.67%。中学校园暴力现象很普遍。(2)中学校园暴力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基本为男生所为。男生遭遇和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3)17至19岁的学生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群体,16岁以下和20岁以上则明显下降,这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密切相连。(4)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在校外其他地方,很少发生在校内。而在学校内发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地点是厕所,另外还有操场。(5)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时间大多数在晚上放学时间,其次是其他校外时间,在校期间很少发生。(6)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五成多是深恶痛绝。而观望,漠不关心、认为正常、还有适度参与者占四成多,且持这种态度者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对于校园暴力的干预是极为不利的。(7)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之间的争强好胜和因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而且各个年级具有相对一致性。(8)大多数中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后更倾向于报警,其次选择报告老师和告诉家长。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或者找人报复,极少甚至加入暴力团伙。(9)杜绝校园暴力首先是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其次是多组织学生的集体活动;再次是加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和加大学校的管理力度等。(10)中学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男生之间,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现象也占一定的比重,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在高年级有一定的呈现。80%多的校园暴力事件,有社会闲散人员的参与。低年级易发生校园暴力的学生群体主要为早恋的学生和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而高年级主要是在其他方面,其次是早恋的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增高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持反对态度,对校园暴力的总体看法是家庭的过分溺爱,、学生间的争强好胜、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等是校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校园暴力现象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希望学校加大管理力度,对学生对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重点进行心理辅导。(11)中学校园暴力行为在不同学校有很大的差异,与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管理等关系密切。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和参与校园暴力现象都有显著的年级差异,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中学;校园暴力;调查分析

防止家庭暴力伤害主题班会教案

《防止家庭暴力伤害》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主题班会要学生知道和了解暴力事件发生时逃生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 教学重点: 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伤害。 教学难点: 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伤害,保护自身安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展示昆明暴力事件的图片,引出防范暴力伤害这一主题. 2. 请同学谈一下对昆明暴力事件的看法. 3展示更多暴力事件的图片, 以上这些都是暴力行为,它对我们少年儿童造成很大的伤害。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知道的暴力事件。 2、小结。同学们谈的这些暴力事件都属于暴力伤害。它发生的地点在社会、家庭、校园,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连。这些犯罪行为直接危害着同学们的人身安全。那么我们怎样来进行自我防范呢?这节课我们一块来探讨如何防范暴力伤害。 板书课题防范家庭暴力伤害 三、防范社会上的不法侵害 我们先来学习防范社会上的不法侵害。 你们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较差,往往会成为坏人侵害的对象。目前,社会上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主要有偷窃、抢劫、绑架、拐卖、扣押人质等。这些犯罪行为直接危害着未成年人的生存安全。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当你遇到以上不法侵害时,你应当怎样防范和应对? 集体交流讨论的结果。 四、防范家庭暴力 同学们,你的妈妈打过你吗?打的狠吗?为什么打你?你认为妈妈这样做对不对? 是呀,她是为你好,才这样做的。 你恨她吗? 你心里想过,即使自己错了,妈妈也不应该打你吗?妈妈能不能变个方式告诉你,你哪个地方做错了?那不是更好吗? 老师看的出来,同学们都是很爱自己的妈妈,不想说妈妈的不对。可是,老师今天告请看这几个家庭暴力案例。 同桌说说你怎样防范家庭暴力伤害呢? 全班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怎样防范家庭暴力伤害呢?

青少年校园暴力现状研究 论文

青少年校园暴力现状研究 目录 一、提出问题 二、研究架构 三、青少年校园暴力现状及成因 四、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干预策略 五、结论与思考

一、提出问题 校园暴力问题日益严重。据山东省少年管教所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收押的未成年犯中学生的比例约占10%左右;整体上看,未成年犯罪有低龄化的趋势,1991年未成年人犯入监的平均年龄为16.19岁,1992年为16.04岁,1993年为16岁,1994年为16.19岁,1995年为16岁,五年来入监的平均年龄比八十年代提前了0.84岁;从犯罪手段上看,呈现暴力化、智能化的特点;团伙犯罪仍然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据统计,1995年参与团伙犯罪的未成年人占当年收押数的66.2%。 据新华网香港12月30日报道,2004年岁末,香港小童群益会邀得2万多名香港中小学生,选出他们眼中十大头条新闻。结果显示,校园暴力事件位列第一,反映儿童最关心身处环境的安全问题。 不仅如此,校园暴力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2000年4月在日本召开的八国教育部长会议已将校园暴力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制定一项有关防范校园暴力的行动计划。2001年3月5日至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召开了主题为“校园暴力和公共政策”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专家和政界领导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校园暴力严重玷污了学校这一教书育人的圣洁之地,扰乱了正常的办学秩序,违背了办学的主旨,损坏了学校的形象。 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坏的影响:(1)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2)今日的问题学生,很可能就成为今后的犯罪分子,其后果是相当危险的。法林顿发现,在12岁—14岁被老师评定为攻击性严重的学生中,22.4%的人随后因暴力行为而被定罪;在被老师评定为攻击性较弱的学生中,只有7.2%的人犯罪。前一种情况可以解释暴力犯罪人中的60%。斯塔廷和马格努森,罗宾斯也得到了类似的数据,他们发现儿童期的打架斗殴可以一致地预测成年期的暴力行为。 因此,不论是从维护学校正常办学秩序的角度看,还是从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关注校园暴力,研究校园暴力,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鉴于此,我们觉得在当前的形势下,研究校园暴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语文老师随笔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语文老师随笔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 厚积薄发的沉淀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最近播出的《朗读者》,再次被主持人董卿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所折服,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她曾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到底该是有多深厚的文学功底才能在节目中如此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 如:当时的我是何等的温柔, 我把花瓣洒在你的发间, 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 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 那般欢畅。 ——《我记得》 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 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 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 首次担任制作人的董卿,潜心一年制作的《朗读者》节目是一个文化类节目,将遗忘在角落的文学通过情感的方式进行诉说演绎。此节目宣传语这样说:“总有一段文字 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留下抹不去的痕迹, 但当无声的文字,遇见有声的倾诉,尤能感受到它的力量。” 第一期以“遇见”作为核心线索进行展开,邀请了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濮瘸子”濮存昕为了感谢荣国威大夫朗读了老舍的《宗月大师》;无国界医生蒋励和同伴们共同朗读了《答案在风中飘扬》送给那些在战争中降临的孩子;联想董事长柳传志他朗读了儿子婚礼上的祝词他说:“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最令我羡慕的爱情的样子估计就是鲜花山谷的男女主人,谈了二

十多年的恋爱,花了十年的时间筑一座最美花园,两人每天空闲,一杯咖啡,相互依偎,给对方读情诗,浪漫极了。他们在节目中共同朗读了朱生豪的情诗“我遇见你,就想找到了我真的自己...... 你是我独一无二的,我将永远永远多么多么地喜欢你”;世界小姐张梓琳遇见了自己的宝贝女儿,朗读了作家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 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 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 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无论是诗词大会的经典诗词还是朗读者当中的文学作品,再次以有声的方式让我走进无声的文字当中,真美。 每一段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可能有些朗读者朗读的并不专业,但是都是由心而发,进而触动人心,看完我的内心泛起了波澜。

亲爱的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亲爱的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刘瑜《新京报》2013年6月1日 【布谷谷,这是妈妈送给你的六一儿童节礼物,今天正好也是你出生一百天,希望有一天你能体会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它随时都在,一直呵护着你、牵挂着你,但绝不会羁绊着你。】 亲爱的小布谷: 今年六一儿童节,正好是你满百天的日子。 当我写下“百天”这个字眼的时候,着实被它吓了一跳——一个人竟然可以这样小,小到以天计。在过去100天里,你像个小魔术师一样,每天变出一堆糖果给爸爸妈妈吃。如果没有你,这100天,就会像它之前的100天,以及它之后的100天一样,陷入混沌的时间之流,绵绵不绝而不知所终。 就在几天前,妈妈和一个阿姨聊天,她问我:为什么你决定要孩子?我用了一个很常见也很偷懒的回答:为了让人生更完整。她反问:这岂不是很自私?用别人的生命来使你的生命更“完整”?是啊,我想她是对的。但我想不出一个不自私的生孩子的理由。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自私吗?现代人说:“我喜欢小孩”,不自私吗?生物学家说“为了人类的繁衍”,哎呀,听上去多么神圣,但也不过是将一个人的自私替换成了一个物种甚至一群基因的自私而已。对了,有个叫道金斯的英国老头写过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你长大了一定要找来这本书读读,你还可以找来他的其他书读读,妈妈希望你以后是个爱科学的孩子,当然妈妈也希望你在爱科学的同时,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式挣脱虚无。 因为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所以母亲节那天,看到铺天盖地“感谢母亲”、“伟大的母爱”之类的口号时,我只觉得不安甚至难堪。我一直有个不太正确的看法: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以前我不是母亲的时候不敢说这话,现在终于可以坦然说出来了。甚至,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尽情地爱——那是一种自由,不是吗?能够放下所有戒备去信马由缰地爱,那简直是最大的自由。作为母亲,我感谢你给我这种自由。 也因为生孩子是件自私的事情,我不敢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寄望”。没有几个汉语词汇比“望子成龙”更令我不安,事实上这四个字简直令我感到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龙”好了,为什么要望子成龙?如果汉语里有个成语叫“望爸成龙”或者“望妈成龙”,当父母的会不会觉得很无礼?所以,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那也挺好。我所希望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你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梦想——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又恰好拥有与这个梦想相匹配的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与其梦想成比例的能力。是的,我祈祷你能“成功”,但我所理解的成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敬畏与热情——在妈妈看来,一个每天早上起床都觉

《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读后感--只陪伴、不设限

《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读后感--只陪伴、不设限 看这到这本的第一眼就被封面上的画面吸引住了,一个背对你的女孩儿,手里牵着她喜欢的气球,漫步在她自己的道路上~翻开这本书首先眏入眼帘的是吴老师的简介与女儿成长的画面,从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吴老师在对孩子教育上的态度与方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带着满足、感恩、自信和爱过每一天,这才是我们父母帮助孩子有效成长的方向。 能读到这本书是我和孩子的福气,在大量的育儿书籍面前有什么比一个母亲真实的记录孩子成长过程的经验更实际和有效呢?不设限,孩子比你想的更优秀!在这个篇章中我看到小主人公独立性格的养成,她有着超越同齡人的勇气、胆量和智慧!独立的孩子那颗坚定的心让人赞叹!在竟争激烈的当今有多少父母早早地为孩子做好了打算、铺好了路子,但设限好未来的路是孩子想要的吗?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在对女儿的教育观念里的“多此一举”,不能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来买单啊~ 放手,让孩子成为她自己。巧妙地暗示让孩子爱上学习,对孩子适时地鼓励推动她前进的动力,我们做家长的要及时反省自己的局限性,相信孩子给她自由学习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仔细想想我曾多少自做主张地剥夺了孩子探索发现的权利,直到现在时常听到孩子那句:妈妈,我要自已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要学会放手也是一种成长! 你相信什么,孩子就能成为什么。对孩子的信任就是对孩子能力的肯定,相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让我看到成长中一切都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今天还在与同事聊起孩子上兴趣班的事情,当听我说小小班的孩子都要上至少三个兴趣班的时候,同事很诧异地说:小孩子不用上那么多班,将来她儿子她只给报一个班单项专注陪养,看似为了孩子好给孩子减轻负担,但其实这是很矛盾的,不去接触、不去陪养你怎么知道孩子的兴趣所在呢?难道说只凭家长的感觉,那可是你家长的感觉啊?开始给孩子报班并不是为了她将来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而是在试探性地让孩子在各种科目里陪养她的兴趣和发掘孩子的特长,3岁左右的孩子对什么都是感兴趣的,所以我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大胆地接触,看到书中的小主人公因“练琴伤害了母女关系”,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否则只会得到亲子关系破裂的结果。我想这也是在给自己敲响警钟,我也希望自己时刻保持正确的思路来面对今后女儿在选择兴趣爱好上的决定。 你的爱,要让孩子看得见摸得到!这一章里我看到小主人公留下的一段话是:不要告诉我为什么做不到,告诉我如何做得到,因为那才是你存在的原因。道出了在孩子的心中对父母的期望,也只有这样的父母才是最让孩子爱戴的。成长中我们面对出现的问题时往往指责多于引导,我们的那份爱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爱应该是相互的,孩子从父母那里收获了许多无私的关爱,而父母也能从孩子那里收获很多难忘的感动。爱孩子,就让她得到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的爱和安全感,取决于父母相亲相爱的程度。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就是相亲相爱。 给孩子空间,她就能创造奇迹!这一章里我看到了小主人公为环保社所做的一切,那份积极的态度、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学校和家人的赞赏,都给孩子在以

朗读者观后感300字

朗读者XX观后感300字 《朗读者》带给观众的感受,无论是企业家、世界小姐、大明星、大学者、医生和普通人,他们虽各有身份之别、建树之差,但都有着同样浓度的性情之真。 朗读者XX观后感300字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电视机前从头看完《朗读者》后还久久不愿离去?看完之后最多的感受是这是我们一直在等待的那个节目。 文笔不好,多多包涵。但是看完很想说说对这个节目的感受,就当是一些心得吧。 快节奏的时代中,这个节目让我慢下来,静下来,内心沉淀下来。它像是本舍不得读完的好书,像是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像是清澈见底的流水,慢慢沁入心脾。 张梓琳是读本是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当时听完后,眼睛是湿润的,那种感觉难以形容,那是一种奇妙的感受,读本和访谈故事产生出来的化学反应竟然是眼泪,这是艺术的魅力,也是中国文字之美、情感之美、人文之美,朗读者节目之美。 一直不太看综艺,有时候心血来潮跟跟风,也就止步于看过,就过了而已,但朗读者让我真正的去思考,让我去关注像许渊冲先生这样的人物,96岁的老人,在舞台上挥洒自己的热情、自己的情感,说到动人之处,他流下的眼泪,让

人心里久久无法平静……日子不是数出来的,是过出来的,情感不是编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谢董卿让我们认识了这位可爱的老先生,让我们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一位可以称得上为“先生”的老人,还在乐观积极的生活,不为别的,单纯就是一个字“爱”,爱这份工作,爱这些文字并赋予它们灵魂便是最快乐的事。 看到濮存昕的那一段,让人反思,每个人都会遇见那个改变自己一生的贵人,没想到风度翩翩的男神,竟然童年是瘸子,每一个人都不是那个该被放弃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条路能让自己活得精彩。 朗读者XX观后感300字小时候我很喜欢看动画片,舒克和贝塔这两只小老鼠,会说话、一个开飞机、一个开坦克。我想看了这些动画片的孩子,仿佛就映衬了今天那句话:心灵和肉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心灵我们在路上了。这两只富有正义感的小动物,代替我们惩恶扬善。在虚拟的动物世界里,行侠仗义。 我三个月前关注了郑渊洁父亲郑洪升的微信公众号,起初我不太相信,以为是郑渊洁代笔,但是今天看了《朗读者》--《父与子》篇,了解到郑洪升86岁,每天4点半开始创作编写微博,我终于信了。 XX年卡梅伦问郑渊洁,为何能把独家发表自己作品的《童话大王》坚持写了几十年。郑渊洁说源于父爱。郑渊洁

2021年朗读者开场白

第一期:遇见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二期:陪伴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同学是几年的陪伴;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是去了生存的意义。 第三期:选择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如果卢浮宫着火了,你选择救哪一幅画?金奖答案:选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所以说,选择是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第四期:礼物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

校园暴力现状调查问卷

校园暴力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我们是来自福建医科大学的社会调研小组,为了了解校园暴力的现状,探索缓解校园暴力有效途径,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与支持。本问卷不用填单位和姓名,仅用于统计分析,您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出自己的答案。 衷心感谢您的合作与帮助! 说明:请在每题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打√,或者直接在中填写。 1.你的性别:(1)男(2)女 2.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年 3.你的常住地是:(1)农村(2)城镇(市) 4.你是在校生吗?(1)是(2)否 5.你目前的职业是: (1)学生(2)学校教职工(3)医护人员(4)银行人员(5)商业人员(6)政府人员(7)媒体工作人员(8)其他: 6.你是单亲家庭吗?(1)不是(2)不是,我是孤儿 7.你有兄弟姐妹吗? (1)没有,我是独生子女 (2)有,我有个哥哥,个姐姐,个弟弟,个妹妹 8.你在家时和谁一起生活? (1)父母(2)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3)寄养在亲戚家 9.你的学校存在暴力现象吗? (1)没有(2)偶尔有(3)经常有(4)不清楚 10.你参与过校园暴力吗? (1)没有(2)有,我是被施暴的一方(3)有,我是施暴的一方 11.你遭遇到校园暴力会采取什么措施? (1)忍气吞声,自己默默承受(2)报警或告诉老师(3)告诉父母 12.你认为校园暴力错在谁?

(1)错在施暴者(2)错在被施暴者(3)双方都没错(4)其他 13.你认为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自己的修养问题(2)学校的教育问题(3)社会的问题 (4)家庭的问题 14.看到身边发生校园暴力,你的行动是: (1)装作没看见(2)报警或告诉老师(3)参与进去帮助被施暴的一方15.看到网上的校园暴力视频,你的感受是: (1)感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2)感到厌恶,但不采取措施 (3)感到心痛,并关心自己附近的学校,呼吁校方采取措施 16.你所在学校校方是怎么处理校园暴力的? 17.你身边的同学是怎么看待施暴者的? (1)觉得很正常,继续和平相处(2)在心里厌恶他,但不会表现出来(3)厌恶他,并在行为上拒绝和他交往 18.你身边的同学是怎么看待被施暴者的? (1)觉得很正常,跟平常一样相处(2)觉得是他活该 (3)安慰他,想让他从阴影中走出 19.你认为最小程度的校园暴力是什么? 20.请简要说明你希望校方如何处理校园暴力? 21.请简要说明你希望社会对校园暴力做些什么?

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刘瑜:愿你慢慢长大,好唯美,好感动。

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刘瑜:愿你慢慢长大,好唯美,好感动。 刘瑜,女,1975年12月生,学者,作家,诗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个人作品: 《民主的细节》(美国政治观察专栏集,2009年南方周末年度图书) 小说:《余欢》(收录[3]两篇小说,上篇为《孤独得像一颗星球》,下篇为《那么,爱呢》)、《烟花》、《送你一颗子弹》、 《观念的水位》。

在《朗读者》舞台上,张梓琳不是作为明星,而是作为一名母亲,读了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她读得很有韵味。信中有很多充满魔力的句子,下面就是这封信的内容,细细品品,如浴春风。 亲爱的小布谷: 今年六一儿童节,正好是你满百天的日子。 当我写下百天这个字眼的时候,着实被它吓了一跳--一个人竟然可以这样小,小到以天计。在过去100天里,你像个小魔术师一样,每天变出一堆糖果给爸爸妈妈吃。如果没有你,这100天,就会像它之前的100天,以及它之后的100天一样,陷入混沌的时间之流,绵绵不绝而不知所终。 就在几天前,妈妈和一个阿姨聊天,她问我:为什么你决定要孩子?我用了一个很常见也很偷懒的回答:为了让人生更完整。她反问:这岂不是很自私?用别人的生命来使你的生命更完整?是啊,我想她是对的。但我想不出一个不自私的生孩子的理由。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自私吗?现代人说:我喜欢小孩,不自私吗?生物学家说为了人类的繁衍,哎呀,听上去多么神圣,但也不过是将一个人的自私替换成了一个物种甚至一群基因的自私而已。对了,有个叫道金

斯的英国老头写过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你长大了一定要找来这本书读读,你还可以找来他的其他书读读,妈妈希望你以后是个爱科学的孩子,当然妈妈也希望你在爱科学的同时,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式挣脱虚无。 因为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所以母亲节那天,看到铺天盖地感谢母亲、伟大的母爱之类的口号时,我只觉得不安甚至难堪。我一直有个不太正确的看法: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以前我不是母亲的时候不敢说这话,现在终于可以坦然说出来了。甚至,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尽情地爱--那是一种自由,不是吗?能够放下所有戒备去信马由缰地爱,那简直是最大的自由。作为母亲,我感谢你给我这种自由。 也因为生孩子是件自私的事情,我不敢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寄望。没有几个汉语词汇比望子成龙更令我不安,事实上这四个字简直令我感到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龙好了,为什么要望子成龙?如果汉语里有个成语叫望爸成龙或者望妈成龙,当父母的会不会觉得很无礼?所以,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

刘瑜给孩子的一封信

刘瑜:给孩子的一封信 今年六一儿童节,正好是你满百天的日子。 当我写下“百天”这个字眼的时候,着实被它吓了一跳——一个人竟然可以这样小,小到以天计。在过去一百天里,你像个小魔术师一样,每天变出一堆糖果给爸爸妈妈吃。如果没有你,这一百天,就会像它之前的一百天,以及它之后的一百天一样,陷入混沌的时间之流,绵绵不绝而不知所终。 就在几天前,妈妈和一个阿姨聊天,她问我:为什么你决定要孩子?我用了一个很常见也很偷懒的回答:为了让人生更完整。她反问:这岂不是很自私?用别人的生命来使你的生命更“完整”?是啊,我想她是对的。但我想不出一个不自私的生孩子的理由。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自私吗?现代人说:“我喜欢小孩”,不自私吗?生物学家说:“为了人类的繁衍”,哎呀,听上去多么神圣,但也不过是将一个人的自私替换成了一个物种甚至一群基因的自私而已。对了,有个叫道金斯的英国老头写过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你长大了一定要找来这本书读读,你还可以找来他的其他书读读,妈妈希望你以后是个爱科学的孩子,当然妈妈也希望你在爱科学的同时,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式挣脱虚无。 因为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所以母亲节那天,看到铺天盖地“感谢母亲”“伟大的母爱”之类的口号时,我只觉得不安甚至难堪。我一直有个不太正确的看法: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以前我不是母亲的时候不敢说这话,现在终于可以坦然说出来了。甚至,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尽情地爱——那是一种自由,不是吗?能够放下所有戒备去信马由缰地爱,那简直是最大的自由。作为母亲,我感谢你给我这种自由。 也因为生孩子是件自私的事情,我不敢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寄望”。没有几个汉语词汇比“望子成龙”更令我不安,事实上这四个字简直令我感到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龙”好了,为什么要望子成龙?如果汉语里有个成语叫“望爸成龙”或者“望妈成龙”,当父母的会不会觉得很无礼?所以,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那也挺好。我所希望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你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梦想——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又恰好拥有与这个梦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