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公民素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公民素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公民素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公民素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我校把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及要求自然地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使两者融为一体,互相促进。通过正面引导和实践活动,使中学生乐于和易于接受,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浸润中,引导和影响中学生具备一系列良好的公民意识,而成为真正的公民。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受到公民意识熏陶

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的沃土,也是对学生进行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摇篮。充满绿化、美化、人文化、书香味的校园环境,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活动园区,美观科学的教室装饰,文明健康的教育设施,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学校还着力建设“文化校园”,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校训”、张贴文化标语,摆放各种文化设施等等。优美的校园环境氛围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为学生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上,我们提出倡议“人是校园最美的风景”——美丽的张中是我们汲取知识的场所,也更应该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家园,让我们从课堂做起,从课间做起,从活动、就餐、卫生等点点滴滴小事做起,让张中每个人都努力成为校园最美的一道风景。于是我们看到了学校一处处学雷锋志愿岗,看到校园常态活动中一个个动人的身影。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可使人赏心悦目,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

合乎道德的行为。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健美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这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通过精神引领,使学生公民意识内化于心

自我区教育局提出“四大工程”建设以来,我校认真学习领会开展四大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反思学校55年办学历史及现状的同时,认真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新的办学理念,即“责任为本,健康发展”。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公民意识培养重点,我们进一步确定了“担当责任,追求卓越”的新校训,提出了以“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建设项目。

在教师层面,积极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我们向教师提出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充分认识肩负的重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一要讲政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自己,在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上为学生的榜样;二要献爱心,以关爱帮扶每一个学生为自己的宗旨,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学生觉得教师是最亲近的人;三要重诚信,待人要真诚,对学生要讲究信誉,对工作要高度负责,教学孜孜不倦,说话实实在在,真正获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良好的公民道德风范。

在学生层面开展了“责任”主题的手抄报和格言征集活动,全校各班都召开了“我的责任我担当”主题班会,并且初步形成各年级公民意识教育主题,初一——对自己负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二——对家庭负责,尊敬长辈,让父母放心;初三——对集体负责,热

爱集体,勇于承担责任;高一——对自己负责,规划好未来人生;高二——对他人负责,尊重他人,诚实守信;高三——对社会负责,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每天早晨,各年级晨练之后,都要进行“责任”主题演讲,通过对“责任”内涵的解读以及学校“一训三风”的重新审视,进一步明确责任意识教育目标:打造为学生一生负责任的学校,建设对事业负责任的师资队伍,培养对人生负责任的学生。每个人都在校园生活中承担起对他人、对集体的一份责任。这也才有了今年区运会800米赛场上我校陈敏同学在掉了一只鞋的情况下坚持光脚跑完全程,并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校园层面,我们举办与公民意识相关的报告会或研讨会、开展与公民意识教育相关的各类有益的社团活动、组织公民知识竞赛、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文学社、主题班会、成人宣誓等途径,为学生搭建最佳的公民教育平台。

三、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公民意识外化于行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要将公民意识内化为学生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要将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的行动。

首先,只有把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才能使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我校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将公民意识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例如,在升国旗时要求学生必须肃立且衣着整洁;唱国歌时要求学生保持立正姿势,两眼平视前方,且要精神饱满,

庄重肃穆,歌声宏亮、准确、整齐;在校园内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校园内的树木花草;鼓励学生对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提出合理建议;等等。事实证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增强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去年我校被评为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

其次,加强学生自治,从而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民主政治的要义是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决策。中学生通过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活动,能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相关管理,行使其作为被管理者的权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使校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2013年度我校被评为校园安全稳定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再次,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社会实践。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共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才能达到知行相统一,也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充分认识到公民意识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实践活动应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例如,在学校,利用一些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还组织学生利用团队活动、班级的民主选举、参与学校的管理等来训练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指导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如走进社区,参与社区的敬老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宣传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参观考察、为特殊群体的爱

心募捐等实践活动以增强他们的社会义务意识和环保意识。这些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

四、通过课程拓展,寓公民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公民教育不仅是政治教师的任务,也是每个学科教师的责任。这就要求每个科任教师都要做好学科渗透。为搞好教学渗透,先要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研究学生的所思所想,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然后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一要根据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挖掘其理论的深刻含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讲解,让学生在正确道德认知基础体会道德情感;三要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启发、问题讨论法、游戏法、辩论法等教学方法,创造幽默风趣、活泼生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境愉快地接受知识。

课程文化中课堂是主战场,更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我们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深挖教材中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引导教师以对教育负责、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加强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提升,逐步探索出适合校情的高效课堂模式:“目标——问题”引领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一模式通过课堂学习小组,开展学科建模活动,生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情感交融和智力互补,并将个人与集体有机融合,通过学习评价机制的建立,让学生体会到了个体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自我认知、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培养公民意识,强化公民责任行为。

我们还努力挖掘课堂外资源,我校现有五个大的社团,包括“子

衿”艺术类社团:下设书法社、漫画社、刮画社、合唱社、电子琴社;“新星”体育类社团:下设足球社、篮球社、跆拳道社;“小脚印”文学类社团:下设“小脚印”文学社、“小蜗牛”广播站;“心海”心理类社团;“无线电”科技类社团。这些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高情趣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中学生业余生活,寓教于乐,强化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尽责。

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相对缓慢的,但效果却往往是持久的、永恒的。因此,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生公民意识起着重要引领作用,把公民意识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公民素养,致力于把中学生培养成受社会欢迎的优秀公民。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精选.

浅谈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关注学生这一主体的“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的学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学什么,收获和领悟什么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的目的在于形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积极主动、灵活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对于学生应该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还有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等。只有掌握这些,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加以引导和诱发。 二、由浅层的知识传授向深度学习转化 深度学习是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面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知道问题的答案不是目的,目的是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比如,我在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桃花,描述桃花的形态颜色,然后在两朵桃花上分别滴加醋和苏打溶液,观察花朵发生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进而引出花青素,说明花有不同颜色的原因是由于花青素引起。 三、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中,在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章节中明确指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

基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515006590.html, 基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作者:明正球周泽宇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9年第02期 摘 ; 要: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为例,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即创设学习情境,通过问题导向、实验探究等形式,传递学科价值,引发思维碰撞,水到渠成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二氧化硫;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中圖分类号:G633.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5-0061-0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经发布,即刻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要素,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的重要课程目标,作为一线教师,必须紧跟课标要求,通过教学活动,努力尝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课堂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应用》为例,进行了基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实录 (一)情境引入 播放“问题银耳”新闻。 师:结合刚才的新闻,你能获取哪些关于SO2的信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并从新闻中提炼信息,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伏笔。 生:从该新闻中可以知道,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并且有毒。 亮点:学生认为这还能说明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因为用二氧化硫处理过的银耳始终含有二氧化硫,可能是二氧化硫溶进了银耳所含的水中。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 教学设计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摘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趋势,本文从教学思想中贯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覆盖化学学科的重点知识、教学策略中培养化学学科的关键能力三个方面设计了一堂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怎样突破化学工艺流程题”教案,力求落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工艺流程;重点知识;关键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学设计的核心,“核心素养”也成了网络热搜词。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体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堂以“怎样突破化学工艺流程题”为主题的教学案例,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教学流程如表1: 工艺流程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考题型,考查的核心知识有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和实验基础等,能力考查侧重于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可见,从高考题的考查角度也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该案例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设计,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教学思想要全面贯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维度分别是: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当然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不可能将核心素养的5个维度全部体现,但教学设计应有所体现。比如本案例中的5

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本文是关于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核心价值观》。 听到我的演讲题目,你肯定要问,什么是核心价值观?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资料,看到了这样的解释。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到这些抽象的文字,我真的不懂,更无从谈起。后来我自己细细琢磨后认为,这个核心价值观延伸到我们小学生身上,就是做一个爱国、诚信、友善的人。 任何价值观都存在于社会之中,体现在社会之中。在古代的中国,国民以忠君爱民为本,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价值观。所以历史上出现了家喻户晓的岳飞、秉公执法的包拯、誓死卫国的文天祥。他们忠诚爱国、公平正义的精神被世人传颂,更值得我们学习。 抗战时期,各族人民为了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抛头颅、洒热血。这个时期,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驱逐日寇。所以,那些革命烈士才浴血奋战、不怕牺牲。“风暴海燕”徐特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为了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烈士。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民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连年的战争,百废待兴,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和大建设中。这个时期的价值观就体现在积极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中。正是有了成千上万个中国人民有了这样的价值观,我们国家才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成为文明、民主、独立、自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最后说说我的核心价值观。虽然我身处校园,不能投身到社会的生产建设中,但只要我始终如一,热爱学习,诚实守信,默默地把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完成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理论界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标签: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状况不仅直接决定着他们自身的发展状况,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种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统领全局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界开展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大讨论,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关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只有弄清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问题,才能知道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目前,学界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和相关提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1.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界定,很多学者都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学理解释,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群体所有价值观念中本质的、具有决定作用的价值内核。总的来看,学者们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界定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又体现大学生群体特征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有效引领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其内容为“信念为魂、品学为本、创新为要、家国为基”。其中,“信念为魂”是当代大学生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品学为本”是当代大学生立志成才的主要任务,“创新为要”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实践的时代主题,“家国为基”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保证。〔1〕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将经历一个从大学生普遍认同到生成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主导价值观,进而儒化为大学生普遍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国家至上,诚信为本;科学理性,追求卓越;自律修身,宽容开放”24个字。这种表述高度概括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追求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上唐中心小学付义泉手机: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虽然我们在素质教育各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至少我们在思想上对素质教育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名扎根农村教育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今咱们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众所周知不容忽视的问题:重智轻德。从上到下单纯地、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校考不好,局长给压力,老师考不好,校长给压力,学生考不好,老师、家长给压力,这样我们教师的教育培养方向自然发生扭曲,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任务脱离轨道。习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今教育所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又如何得以实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又应如何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和实践? 一、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我查找、收集并理解了一些资料。我们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它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到学校教育上,它就同学科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是教学升华为教育。而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初级中学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在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包含的核心素养主要有: 1、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 发展。 2、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如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学科的一些基本思想如守恒的 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学科基本方法如用归纳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进行概念辨 析等)。 3、化学思维素养(包括化学逻辑思维素养,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 方式”,如“从辩证的角度、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化学”以及化学批判性思维 能力等)。 4、化学信息素养(如对工艺流程、合成路线、化学程序等信息的处理等)。 5、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贾维兵 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心素养? 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2014年12月8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率先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增加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的质量标准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按照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为了促进化学老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杨梓生在《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2016)一文中,对化学核心素养从内容属性、内涵特点及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认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凸显化学本质特征、反映化学基本问题、揭示化学学科思维、体现课程育人价值等内涵特点。 那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呢?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会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一样吗?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什么关系?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相同点,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具体课程目标不相同,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阶段,而高中化学则是对初中化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如初中化学没有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而高中化学有,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不可能完全相同。例如“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但由于初中化学没有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因此“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就不能也直接作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那么,什么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要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弄清确定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成尚荣在《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2015)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与把握,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三个重要的基于:(1)基于学科特质。(2)基于学科核心任务。(3)基于学科的实施方式。《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了初中化学的性质和教育目标,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要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化学变化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变化守恒”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所以“宏微结合”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的特有语言,所以会认识化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简练的二十四字方针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以及每一位中国人对的行动指南,指导我们不断向前、不断进步! 二、为什么当代大学生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确定方向、规范引导的作用。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教育引导他们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研究大学生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找准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认同的导引体系,深入探讨认同的内化机理;准确把握大学生认同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辩证互动关系,探索和寻求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和外化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清晰的思路、途径、切入点和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政原理与方法论以及西方价值认同理论,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依据和逻辑前提。 三、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 1、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导引体系,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立场和观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贯穿于学生管理服务全过程,寓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方位,以此来导引大学生理解、感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思想精髓逐步内化为大学生个体核心价值观的运行体系。 2、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理,就是大学生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体验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涵逐步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过程。整个内化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循环系统。大学生正是通过这一循环系统从理性认知、情感共鸣阶段过渡到思想转化阶段,并据此不断调适自己的信念与行为,达到从内心深处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把这些新的思想和观念纳入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之中。 3、认同和践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认同是基础,是关键; 践行是标准,是目的。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是其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导,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其认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4、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贯穿大学生践行全过程的基本精神,是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它是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5、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是推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力量及其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它是由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导引机制、以满足发展

浅谈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个人认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涉及“道德”“情感”“能力”三个领域。 (一)学会做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学校要教导学生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从小确立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应常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鞭策和约束自己。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会做人,对于学校来说,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教学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活到老,学到老,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学校是教导学生做人的“小型社会”,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陪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德,让学生努力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学会感恩 让学生学会感恩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会感恩是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身边的小事,从教师的教导,从切身的体会,都是学会感恩的教学内容。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学会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学校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情怀。 (三)学会学习 学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场所,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领域。学会学习,是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老师应勤于教学,学生应孜孜求学,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进而形成个人的志趣,学校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学习,不仅要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自觉学习,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应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较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特别是核心素养,将极大的提升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力,并为将来在化学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 1、化学的核心知识体系构建:包括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规律的宏观把握,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与掌握,无机知识体系、有机知识体系、物质结构知识体系等。 2、化学学科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例如守恒思想、平衡思想等。 3、化学实验能力。包括基本操作的动手能力,设计实验检验或验证某一猜想是否成立的能力等。 4、规范表述某一现象、某一性质的表达能力。 5、利用数学学科构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1、重视新课教学中的“第一印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简单、从容的,也不能指望做成半生不熟后再回炉。唯有在学生第一次学习这些内容时,通过形象化的辅助手段、一定难度的思考与辨析,才能让学生对它们的第一印象是对的、清晰的,所以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是高三能否提高学科素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前提。 2、从化学学科特点看,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培养以下几个核心思想,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建设有化学味的课堂的目的: (1)“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无论是无机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还是有机化学不同类别物质的认识,应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思想。客观世界物质缤彩纷呈,特别是有机物价键、官能团等的差异搭配,不可能让我们把所有物质都认识一遍、学习一遍,掌握了结构相似性与性质相似性的关系、掌握了有机化学学习就是官能团性质的学习,就能让学生初步具备预测物质性质、模拟书写反应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的强调结构的分析,如原子结构、周期表的位置,官能团的类别,以及相似性质的相似结构分析等等;复习有机化学,更可以改变教材编排体系,以烷烃—卤代烃—醇类—醛类—羧酸类—酯类的主线去编写导学案。 (2)守恒的核心思想。物理告诉我们,自然界存在质量守恒,化学学科中同样存在着守恒,如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元素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具备守恒的思想,能帮助我们更方便的认识和处理化学问题。守恒思想的形成,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来逐步开发,高一新课教学中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学习,形成“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同时为高二电化学中的得失电子守恒奠定基础;高二新课学习电解质溶液时,重点形成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思想,“质子守恒”留待高三复习时视班型考虑是否拓展。平常在习题讲评中,遇到守恒法可用可不用情况时,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优先考虑守恒法,并帮助学生厘清思路。 (3)把握反应规律的核心思想。化学反应很多,既有普遍的反应通式,也有特殊的反应,学生要准备把握,难度较大。如果走“背化学”的路子,效率低下且不科学。教师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普遍规律和特殊性,认清出现规律的原因和反常的原因。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八字”规律,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电化学中离子放点顺序所体现的氧化性、还原性规律,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性质学习与基团对官能团的影响的规律等等。教学中,不能把学习变为“背书”,贪图教学简单而不去总结规律,总结规律而不去分析原因。 (4)分类与对比的核心思想。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把书由厚读薄、把要记忆的内容由繁杂变得简单,需要化学教师和学生在分类对比中寻找突破。例如有机化学官能团相似、性质相似的分类记忆,无机化学同族性质相似的记忆,基本概念中的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物质分类理解,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对比理解,将极大减轻学生在记忆中的痛感。 3、重视实验,坚信“所做有所得”。化学的有机、无机物质多,性质多,现象描述类的考察多。纵观近几年高考题,基本操作、基本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提纯依然是题设的得分点。这些内容的教学,如果让学生动动手、“开开眼”,再通过记忆辨析,相信效果会比教师说实验、学生看视频要好的多。提升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实验应试能力,只有从起始年级开始接触实验,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在实验方面的全局思考能力,不能到了高三再去思考如何让学生掌握高一就应该掌握的基本操作。 化学学科还有很多学科思想,比如量变引起质变、平衡等思想。教学中只有着眼于学生长远能力的提升,用“上台阶”式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才能得到加强。 -可编辑修改-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重视校园建设,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环境对学生有着感染和渗透的作用,“孟母三迁”讲的就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所以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将笼统、抽象的价值观内容融入学校的校风、校训中;将传统教育、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通过校园文化墙、板报、橱窗展现出来。如:我们学校在操场四周的围墙墙面上画了文明礼仪、爱老敬老故事的图片,在教学楼的每个楼梯台阶上展示三字经的内容,此外,还将集体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内容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在各个楼层,并定期更换教育主题,每更换一次,都组织全校学生参观,让事先培训好的小讲解员进行讲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强化课程建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关于学习,布鲁纳曾这样论述:“我们讲授某门课程并不是为了形成有关该课程的小型百科全书,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教育的真正作用是引导、发现和创造,而不是强迫和生硬灌输。所以教师备课时应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育人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课堂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要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自然地进行。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学校每学期的评优课中学科德育渗透要占相应的比例,且每年都组织教师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经验交流会。学校还编制了校本教材《文明礼仪读本》并选派专职教师定期对学生授课,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情感,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丰富活动载体,发挥主题教育的育人作用 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要结合实际,本着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积极开展内容鲜活、主题突出、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一是针对小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的特点,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小学低年级的训练目标为:提前预习,细心观察,质疑发问。中年级学生的目标为:提前预习,勤于动笔,勤查工具书。高年级学生的目标为:提前预习,抓住

浅谈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今科技知识迅猛发展,科技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育的“知识核心时代”正向“核心素养时代”转化。学校已不再是简单、生硬、冷冰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为孩子今后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提供核心素养的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新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发展方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核心素养发展的萌芽期,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小学六年决定和影响人生未来的六十年,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和奠基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全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小学生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之上。课程目标结构图,说明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基础,这五个基础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密不可分的两重性质。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所以“素养”并不是指向某一学科知识,而是强调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它的目的不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更有助于追求具体生活目标,促进个人发展和有效参与社会活动。“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含义更宽泛,

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中小学阶段,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不可缺的基础素养,它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的缺失会造成人格、人性发展的重大缺陷!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英语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既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研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行业在方方面面共同推动下,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如北京提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上海提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精神,解放军提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等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此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进行研究,以期对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以及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践行。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能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1、根据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向突出的特点。在大学生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论和多元化的辩证关系。由于价值取向一元论具有普遍的范导功能,具有形而上追求的意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所 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不堪,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在社会转型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制度出现多元化,很容易产生价值相对主义。使人们竞相追逐 能力和形成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期通过这些措施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在面对多元文化尤其是多元价值时不迷失自己并作出自主选择。 2、根据大学生价值追求功利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人作为一种生物性的存在,必然具有其物质性、生物性的一面,因此,人必然要追求物质的需要和生理的满足。这是 的条件下,在我们被周围的金钱诱惑、功利追求、物质崇拜、商品拜物教的包围下,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就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

当代中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当代中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当代中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党中央给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正是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中国从困难走向辉煌,从辉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灯塔,它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彼岸。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的共同目标。 还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标尺,它规范着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公民应该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该遵守的根本道德准则。 朋友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说出来就行的,而是要用行动证明的!它不是简单的几个字,更不是唱高调!现在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弘扬民族精神,把价值留在中国! 作为学生来说,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

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关键是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爱国——就是要把伟大的爱国精神落实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发奋读书、勤奋工作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学校,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上。敬业——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勤奋读书,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诚信——就是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友善——就是要尊敬师长,听从教育,服从管理,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想你身上就凝聚了“正能量” 在我们学校,我们同学身边其实是凝聚了大量的“正能量”的:我们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文明班级、学科竞赛获奖者、青年志愿者、文明守纪、勤奋学习、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同学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学校的正能量,这些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我们要在我们的学校大量凝聚这些正能量、传递这些正能量。 让我们的学校充满“正能量”,还要预防种种“负能量”引发的破坏力量。反思我们同学中有没有“负能量”存在呢?我认为或多或少是存在的。比如说:旷课迟到、无心向学;损坏公物、乱丢乱仍;不听教育、不思进取;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唯我独尊、不敬师长;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不文明、

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那么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格为重要了。 一、保护、尊重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有能力过更健康的生活。生活是动态的、变化的,教育也不是固定僵化的,不要把过于宏大、笼统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生硬地灌输给儿童,而是引导用积极的生活经验与态度认同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是很糟糕的事情。太看重输赢、成功、成才,很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小学儿童的生命小苗刚刚破土,生命之树开始生长,生命之花远未绽放。我以为,这个阶段培养儿童,在一定意义上,保护、尊重比开发更加重要,过度开发有可能酿成日后的悲剧。教育要让儿童认识到学习活动是自己有意义的劳动,是体现自己生命价值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儿童需要在这种劳动过程和积极快乐地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素养。清华附小确立了“为学生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育人使命,体现他们对小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一是聪慧,即聪明和智慧,育人目标不仅是知识传授、能力发展,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发展;二是高尚,是对学生人格道德素养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他们希望培养的学生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素养;三是奠基,是对小学阶段性目标的界定,体现了注重培养的阶段性和适应性;四是人生,是对学生生命全过程的关注,关注了学生的持续发展。清华附小以聪慧与高尚为儿童奠定生命底色,并具象为“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有利于儿童形成完整的人格。这样的理念落实在课堂上,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样态。我曾经听过窦桂梅校长两次课,第一次是她带领学生阅读绘本《我爸爸》,在书中认识了那个虽有缺点,却也不乏可爱,最重要的是永远爱我的父亲的形象。当课堂的最后,在温暖的音乐声中,学生模仿着书中的句式说出“我爸爸像长颈鹿一样高,像大猩猩一样强壮”“我爸爸的肚子像西瓜一样圆”“我爸爸像雨水一样温柔”“我爸爸笑的时候像蛋糕一样甜”……一份感动涌上心头,让我不禁湿润了眼眶。此后我又听过她执教《大脚丫跳芭蕾》,让我们惊讶的是道德教育专家希望学生建立的价值观,从四五年级的孩子嘴里竟然十分自然地、理直气壮、生动地表达出来。应该怎样对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按理不到特定的年龄,儿童并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但是核心价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xx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中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我们中学生只有自己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 一、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当代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首先,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中学期间,同学们都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确定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来引导。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其次,我们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再者,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赋予人生与众不同的意义。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中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中学生们一生影响很大。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 培养 ?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 心素养? ?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 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 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 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 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 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 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 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 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 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的整合。新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率先在初中课程标准中增加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的质量标准内容。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按照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初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的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为了促进化学老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杨梓生在《对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2016)一文中,对化学核心素养从内容属性、内涵特点及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认为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凸

显化学本质特征、反映化学基本问题、揭示化学学科思维、体现课程育人价值等内涵特点。 ?那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呢?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会和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一样吗?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有什么关系? ?初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有相同点,但初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的具体课程目标不相同,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阶段,而初中化学则是对初中化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如初中化学没有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而初中化学有,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不可能完全相同。例如“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但由于初中化学没有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因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