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映潮三峡教学实录

余映潮三峡教学实录

余映潮三峡教学实录
余映潮三峡教学实录

余映潮三峡教学实录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余映潮《三峡》教学实录作者:

地点:淄博市临淄实验中学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下,三峡风光,读。

(屏幕显示,生齐读)

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有一次三峡之旅。

师:我们今天的三峡之旅就是品读《三峡》。

(屏幕显示:郦道元《三峡》执教:余映潮)

师:看咱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四个任务。

(屏幕显示:识字、朗读、听记、欣赏)

师:谈到识字的问题,咱们也应有一些比一般的方法更有乐趣的识字方法。我不知道你们在预习这一课的时候,在认识《三峡》这一课字词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呢你是怎样认识《三峡》这篇课文的生字难词的哪位同学来讲一下

生: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师:你怎样认识它的,用什么方法认识它的?

生:这两个词写出了三峡的特点。

师:现在不是分析句子,这个字你怎么认它用什么方法没有好,老师今天告诉你们一种特别的方法。让我们结合课文来“识字”。

(屏幕显示:识字)

师:看老师的建议。试一试趣味识字的方法。

(屏幕显示,生读)带“山”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带“氵”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

师:这就是结合课文来认字,找一找吧。带“山”旁的字,带“氵”旁的字,对比较难的,要把它们圈下来。

(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把老师圈的和你自己圈的对一下,一起读一读,我读标题,你们读下面内容。带“山”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读。

(屏幕显示,生齐读)

巴东三峡峡:两山夹水的地方。

重岩叠嶂嶂:zhàng,高耸如屏障的山峰。

岩: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

绝怪柏:yǎn,极高的山峰。

清荣峻茂峻:jùn,高而陡峭。

师:注意“岩”字,这里指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一般说山上的大石头叫岩,这里指山峰。带“山”旁的字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三峡景物方面的魅力,继续来:带“氵”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读。

(屏幕显示,生齐读)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sù 逆流而上。

素湍绿潭湍:tuān,急流的水。

悬泉瀑布瀑:从河床陡坡或悬崖倾泻而下的水流。

飞漱其间漱:shù,冲荡。

林寒涧肃涧:此指峡谷。

猿鸣三声泪沾裳沾:浸湿。

师:同学们读的是“猿鸣三声泪沾裳(shāng)”,“裳”这个字我建议大家读cháng,这个shāng字你们如果查新华字典,是没有这个音的。衣裳的“裳”读轻声,不读yīshāng。cháng是古人穿的一种裙子,古人的裙子和我们现在的裙子不一样,就用一块布在腰下面围一下,男女都穿这样的裙子。所以这个字读cháng,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好,带“氵”的字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三峡景物方面的魅力。好,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屏幕显示:朗读)

(生朗读课文)

师:好,我听了。朗读有什么要求起码来讲要读出文章的音乐之美。《三峡》的语句是很漂亮的,我们要读出文言课文的味道。怎么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呢怎么使我们朗读具有音乐之美老师教给你们三种方法:第一,要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第二,读出四字词语的节拍,你看,你们刚才四字词语的节拍没有读出来;第三,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节奏、拖音、节拍、顿音都是音乐术语,把这个问题处理好我们朗读就有音乐之美了。

(屏幕显示)

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

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

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师:先看第一个提示: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这个拖音能读出来,文言文的味道就出来了。听一下。

(屏幕显示)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虽/乘奔御风

则/素湍绿潭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生根据教师范读内容的停顿做笔记)

师:好,一起来试一下,注意领起词的短暂拖音,读起来。

(生齐读课文)

师:这一次就有味道了,继续来,既要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又要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节拍主要就是二二节拍。你们听。

(屏幕显示)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师:四个字两两一个节奏,你们再来朗读一遍。注意刚才领起词的拖音的长度还不够,如果稍微夸张一点,你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了。这一遍朗读既要读好拖音,又要读好四个词语的节拍。读起来。

(生齐读课文)

师:这一遍味道也读出来了,继续来。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你们看: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清荣峻茂”四个字要读开,顿一顿,为什么呢?因为写的是四种事物,水清,树荣,山峻,草茂。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最后一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情感要读出来,“泪―沾―裳”三个字之间要顿一下。好,我们把三、四段两段一起读一下。

学生齐读课文三、四段。

师:有点意味了,再把第四段来一遍。

(生齐读第四段)师:这个“泪沾裳”意味还没出来,再试。

生读: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师:味道读出来了。好。我们的朗读训练就进行到这里,请注意朗读这篇课文的三种技巧。

师:下面就动笔听记。

(屏幕显示:听记)

师:听什么,记什么?课文中所没有的注释的意思,边听边记。第一个字,“自三峡七百里中”的“自”:在,从,在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这个“自”是“如果”的意思,如果不是亭午夜分的时候。“至于夏水襄陵”,陵:丘陵,小山头,小山包。“或王命急宣”,或:偶或、有时。“虽乘奔御风”,虽:即使、纵然。御:驾着、驾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一般翻译为“认为”,不认为有这么快,不认为它快。我认为在这里最直接的意思是“如”,不如它快。不以疾也,不如它快。“良多趣味”,很多的趣味,确实有趣味。“林寒涧肃”,肃:寂静。“空谷传响”,响:指回声。

(屏幕显示)(教师根据屏幕讲解,学生做笔记)

自:在,从自非:如果不是

陵:丘陵或:偶或

虽:纵然,即使御:驾着

以:觉得,认为良:甚,很;的确

肃:寂静响:指“回声”

师:下面根据老师给大家介绍的课文中没有注释的字再加上课文注释先把第一段翻译一下,各自做各自的,开始说起来。

(学生自读、翻译第一段)

师:说完了看屏幕,看你说的和老师写的大致意思是不是一样,读一下:(屏幕显示,生齐读)

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层层叠叠的高峰,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师:现在埋头读、译第二段,要说出声音来。

(生自学翻译第二段)

师:好,再看屏幕,读起来。

(屏幕显示,生齐读)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偶或皇上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达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多里,即使骑着飞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师:继续读。

生:(屏幕显示)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师:第四段又要埋头读起来。

(生自学翻译第四段)

师:好,看屏幕,读起来。

生:(屏幕显示)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清凉山涧寂静。常有高处的猿猴在拉长声音鸣叫,连续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

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师:好啊,下面的任务就是解决第三段品读的问题。

(屏幕显示:欣赏)

师:怎么欣赏?老师指导:用精段品读的方法品味课文的美点。美点是什么呢就是表达美好的那一个地方。看话题:我们一起来发现第三段文字的表达之美,就是品味它的表达之美在哪里。我们要每个字每一句地去分析。比如说有的字是不是写出了一种动态有的字是不是写出了一种静态有的字是不是表现了仰视有的字是不是表现了俯视有的是不是写白色有的是不是写绿色还有动静之美、色彩之美、高下之美、线条之美,很多很多的美,我们都可以去发现。好,开始在课文旁写上你的批语,欣赏这一段的一点之美,哪个地方你觉得它美把它记下来。

(生读课文,做旁批)

师:好,请把你的见解讲给你的同桌听一下。

(师生交流)

师:好,让我们一起欣赏你对课文的欣赏,哪位同学先来发言?

生1:第三段主要写春天和冬天的景色,两处互为对比,写出春天是绿色的,冬天是白色的,写出了三峡的秀丽。

师:秀美,秀丽。但是,不是说春天是绿色的,冬天是白色的。这是总说春冬之时景物的特点。

生2:第三段是景物描写,生动描写三峡风光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

师:你这是从总的方面来说的。我们说的是“美点”,哪一点写得好呢?

生3:第三段写“素湍绿潭”,写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潭水,写出了颜色之美。

师:色彩之美出来了,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除了颜色外,还有形态之美吧,湍是急流,潭是平静的水,四个字写得多美。

生4:“悬泉瀑布,飞溯其间”,写出三峡的瀑布动态之美。

师:“悬泉瀑布”,高处的瀑布飞流下来了,还有一个字再品味一下,“飞”字用得美不美?

生4:美。

师:怎么美呢?

生4:写出它的快。

师:写出了速度,还有力度。“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每一个字都值得品味。

生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影子,写出了它的静态之美。

师:绿色的深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是不是?这样很恰切。

生6: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写出了树的怪异景象,还写瀑布很高,飞流直下。

师:“悬泉瀑布”,写出了山的“高”,“飞漱其间”写出瀑布泻落的动态之美,还有一个“怪柏”的“怪”还可以欣赏。

生7:“怪柏”的“怪”写出形态比较奇异。

师:姿态之美,千姿百态而且形状怪异。我体会这个“怪”字,为什么说“绝多生怪柏”呢为什么用“怪”字我分析,“绝”是很高很高的山,很高很高的山上风速是很大的,在常年大风的吹袭之下,柏的形状一定很怪。因为不是很正常地生长,所以作者用了“怪”字。生8:“清荣峻茂”四个字从四个方面写了三峡春冬之时的雄奇风光。

师:语言非常地精炼。

生9:回清倒影和悬泉瀑布,一个是回旋的清波,另一个是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两个对比写出了线条的美。

师:都是写水的,但有高下之分,有形态之分,有色彩之分,且作者写这两处景物,观察视角不同,一个往低处看,一个往高处看,八个字写出了这么丰富的角度。

师:好,老师给大家小结一下,这一段文字我们怎么欣赏?

首先看到的是层次美,美在层次的清晰。先点时令,“春冬之时”是总写时令。然后写江水,然后写山岩,最后总说一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这其实是对前面景物的总说。总起――分写――总说,层次清晰,情景交融。

美在景物的摄取。就像摄影师一样摄影景物的一角,有山,有水,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之中还有声音;“回清倒影”中“回清”这里面也有声音,这是暗写声音。

美在视角的变化。从俯视的角度写的是素湍绿潭,从仰视的角度写了悬泉瀑布。

美在线条的组合。这个线条需要我们去想象,回旋的清波,是圆的弧线;高山矗立,很峻峭,是直线。怪柏是奇异的曲线,飞瀑跌落是很漂亮的长长的弧线。

美在景物的映衬。本来写潭水就够了,再写倒影,景物的层次就增加了;写山,写山顶就够了,山顶上还有怪柏;写山就够了,但山上还有瀑布。瀑布和山映衬,绝和怪柏映衬,倒影和绿潭映衬,这所有的景物都互相映衬。

美在语言的秀丽。“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就很秀丽。

美在语言的生动。“回清倒影”“飞漱”,还有“怪柏”,都很生动。

美在语言的精练。特别“清”“荣”“峻”“茂”四个字给我们概括出了不同景物的美点。

短短的一篇文章,就这么多美点让我们欣赏,让我们品析。

师:现在我们还要完成一个任务,请大家看屏幕。

(屏幕显示)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连绵的群山,……一个又一个画面,展示着三峡的奇美景象。

师:“连绵的群山”后面,老师在这儿打了省略号,请你们将省略号变成五个字,连绵的群山,什么的什么,什么的什么,其实就是让你们把课文中写的三峡的景点用五个字表现出来。你们可以说“高耸的峭壁”,可以说“回旋的清波”,注意每个人说一处而且不和人家重复。

(学生思考)

师:好,现在请坐在中间的一组同学来说,每个同学说五个字出来,准备好了没有?

生1:飞流的瀑布。

师:飞流的瀑布。“飞泻的瀑布”好一点。

生2:白色的急流。

师:嗯。

生3:怪异的柏树。

生4:回旋的清波。

生5:秀丽的山峰。

生6:清澈的流水。

生7:碧绿的深潭。

生8:倒悬的瀑布。

生9:良多的趣味。

师笑:“良多的趣味”它不是写景,它是总说。

师:还有怪柏没说,还有其它的说法吗?

师:我把大家的说法加上老师的说法形成一篇短文,我们一起欣赏,读起来。

(屏幕显示,生齐读)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连绵的群山,雄伟的屏障,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苍翠的怪柏,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一个又一个画面,展示着三峡的奇美景象。

师:大家是不是有了一次美好的三峡之旅?好吧,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再见,谢谢大家!

(实录整理:孙娄中学杨秀雯王翠霞)

评点:

余老师这次的《三峡》教学尽脱前人窠臼,全是自家新意,别开生面,别有洞天。

听余老师上课,就好比游览三峡一样,眼前全是未见之景,耳畔尽是未闻之声,美景不断,惊喜不断,绝无重复、熟悉的感觉,心中全是新鲜、新奇,

只让人惊喜、赞叹不已。而他就是这次游程的导游。“路”由老师指引,“景”全在自己游览、欣赏、品味。

识字环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应有之意,大部分老师在各种公开课中都是让学生读一读,或写一写,走马观花,匆匆而过,有这一环节即可,不敢逗留,其主要原因在于识字环节的设计太难出新意,而余老师的识字处理却奇兵突起,让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充分抓住了本文带“山”字旁和“水”字旁的生字多的特点,让学生试一试趣味识字的方法,在文中找一找,圈一圈带“山”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带“氵”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因为所谓“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顿感新鲜好奇,好玩而又疑窦丛生,“这是要干什么”待一静下心去看文字,发现果然带“山”字旁和“水”字旁的竟有这么多字,于是整个识字环节趣味倍增。

朗读教学效果显着,教室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听课者)都深深领略到了此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的过程之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由衷地敬佩余老师朗读指导之精妙,这种精妙表现在训练角度的出奇制胜,同样也是让人大开眼界。他抓住了古文朗读的关键所在:节奏、拖音、节拍和顿音,并针对本文特点分三步进行朗读指导:领起词的短暂拖音,四字词语的节拍,特别地方的顿音。如此循序渐进,使得学生的朗读渐入佳境。同时,余老师的朗读示范之美也对本环节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文章结尾,余老师读“泪―沾―裳―”三个字时一字一顿,一字一感慨,可谓一唱三叹,意境深远。

《三峡》的语言并非明白如话,因此让学生理解文意应该是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之一,进一步讲,离开了疏通文意,必将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雾里看花之感,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的失败。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既指导学生疏通了文意,又让学生的翻译古文的能力有了切实的提高呢?这颇需思量。对于这个问题,余老师使用了简洁朴实的三个步骤就使得难题迎刃而解。

首先,对于超出初中学生理解能力而书中又没有给注释的词语,余老师直接给了学生准确地解释,如“自非”“虽”等词语,即学生进行了“听记”。

其次,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结合注释独立地翻译文章,学生理解、翻译文言的能力得到了训练。

最后,由屏幕展示准确的译文,使得学生能够明辨正误,纠正自己翻译得不太准确的地方,真正疏通文意。

“听记”的细节设计别出心裁,使得学生疏通文意快捷有效。既提高了翻译古文的能力,又为下一个“欣赏”环节的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

《三峡》乃美文,故“欣赏”环节至关重要。那么,文章共四段,欣赏哪一段呢显然不能四面出击。于是余老师为学生圈定了精彩的第三段。然而欣赏文章的角度五花八门,对于缺乏自主欣赏能力的学生而言又应从哪个角度入手呢我们请看余老师在“欣赏”环节的过渡语:

“老师指导:用精段品读的方法品味课文的美点。美点是什么呢就是美好的那一地方。看话题:我们一起来发现第三段文字的表达之美,就是品味它的表达之美在哪里。我们要每个字每一句地去分析。比如说有的字是不是写出了一种动态有的字是不是写出了一种静态有的字是不是表现了仰视有的字是不是表现了俯视有的是不是写白色有的是不是写绿色还有动静之美、色彩之美、高下之美、线条之美,很多很多的美,我们都可以去发现。好,开始在课文旁写上你的批语,欣赏这一段的一点之美,哪个地方你觉得它美把它记下来。”

我想,这个自然而然随机生成的点拨对这个“欣赏”环节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讲一节课好比写一篇文章,课的结尾如何才能精彩起来呢?余老师的又一奇招是在课文教学收束时把《三峡》变成了一首散文诗。

我想这样做的好处有三:

首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次优雅的训练。

其次,本环节针对全文,弥补了“欣赏”环节没有着眼全篇之“不足”,有了本环节可谓点面结合。

第三,让学生带着对三峡的无限憧憬和美的想象走出课堂。

总之,在老师精心设计的丰富的活动之中,学生们的活动是充分的、丰富多彩的。学生进行了趣味盎然的识字,卓有成效的朗读,简单易行的翻译,精美独到的赏析。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听课是陶醉的,朗读是充分的,思考是深入的,表达是优美的,受益是无穷的。

可以说,本课例是余氏板块式教学的典范之作,是美文美教的经典,值得我们多角度去赏析、探讨、学习。

余映潮老师《三峡》教学实录与评点

时间:2007年11月3日 地点:淄博市临淄实验中学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下,三峡风光,读。 (屏幕显示,生齐读) 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有一次三峡之旅。 师:我们今天的三峡之旅就是品读《三峡》。 (屏幕显示:郦道元《三峡》执教:余映潮) 师:看咱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四个任务。 (屏幕显示:识字、朗读、听记、欣赏) 师:谈到识字的问题,咱们也应有一些比一般的方法更有乐趣的识字方法。我不知道你们在预习这一课的时候,在认识《三峡》这一课字词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呢?你是怎样认识《三峡》这篇课文的生字难词的?哪位同学来讲一下? 生: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师:你怎样认识它的,用什么方法认识它的? 生:这两个词写出了三峡的特点。 师:现在不是分析句子,这个字你怎么认它?用什么方法没有?好,老师今天告诉你们一种特别的方法。让我们结合课文来“识字”。 (屏幕显示:识字) 师:看老师的建议。试一试趣味识字的方法。 (屏幕显示,生读)带“山”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带“氵”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 师:这就是结合课文来认字,找一找吧。带“山”旁的字,带“氵”旁的字,对比较难的,要把它们圈下来。 (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把老师圈的和你自己圈的对一下,一起读一读,我读标题,你们读下面内容。带“山”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读。 (屏幕显示,生齐读) 巴东三峡峡:两山夹水的地方。 重岩叠嶂嶂:zhàng,高耸如屏障的山峰。 岩: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 绝巘怪柏巘:yǎn,极高的山峰。 清荣峻茂峻:jùn,高而陡峭。

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请同学们读作家作品简介。 屏幕显示莫泊桑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作家。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生朗读) 师:《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写亲情的文章,是一篇写金钱的文章,是一篇写金钱与人的关系的文章。这是一篇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师: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讨论一个大话题;第二个任务是,讨论八个小话题。 师: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大家进行分析,并说明每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屏幕显示: 让我们来讨论一个大话题: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进行分析并说明每一部分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学生看课文沉思、默想四分钟) 师:好,请把你的见解说给大家听。 生1: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1—19段是第一部分,20段以后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用来为第二部分铺垫,衬托第二部分,体现出“我”的父母非常贪钱,把钱看得非常重要,对有钱的叔叔和没钱

的叔叔的态度截然不同。 师:她用了个术语:“铺垫”,好!前面这一部分起烘托作用,后面这一部分集中地表现人物。 生2:课文中用了“对比”的手法,“我”的父母在前一部分中对叔叔是盼望、赞美,后面见了叔叔却理也不理,这把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得一览无遗。 师:他也用了个术语“对比”。前面部分是急切的盼望、永久的盼望,后面部分是避之不及。鲜明的对比。刚才生1同学说到全文分为两部分,1—19为第一部分,20段以后为第二部分。大家同意吗? (学生齐声说同意) 师:前面第一部分,用这两位同学说法的是对比、铺垫。那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请同学们从欣赏的角度、从小说的角度、从表现人物的角度、从故事发展的角度,再来议论一下。 生3:我觉得第一部分写故事的起因、发展,第二部分写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师:他说到了故事的情节: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生4:我觉得“哲尔赛岛旅行”非常重要,它和“我二姐的婚事”是有联系的。 师:“旅行”非常重要,是啊,“哲尔赛岛旅行”引出了全文故事情节发生最重要的地点——船上,船上的情景。 师:我们来看看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屏幕显示:

《壶口瀑布》教学实录余映潮版

余映潮《壶口瀑布》教学实录(教读课板块式教学) 温岭市第四中学 2018、4、8 师:梁衡先生就是这样抒发她对壶口瀑布的情感的,读—— 生:(读ppt)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如泊[p]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如虹如带的飘逸;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梁衡 师:美妙的对比手法。记不记得您小时候学《桂林山水》,表现桂林山水的美也就是用的这种手法。好,了解一下学习目标。 师:(ppt出示学习目标)理解一篇 细读一段 背诵一节 一、读背景 生:(读ppt)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生:(读ppt)壶口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宜川县壶口乡。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师:课文描绘的就就是这一“胜景”。 二、积累字词句 师:读有关字词,在读音上有麻烦的字,读—— 生:(读ppt)凹下推搡驰骋漩涡寒噤雾霭出轧汩汩潺潺如丝如缕怒不可遏挟而不服 师:大量运用短语就是这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大家再瞧——写瀑布声形的短语 生:(读ppt)涛声如雷雾气弥漫浪沫横溢水浸沟岸雾罩乱石拍拍黄浪堆堆白雪一川黄浪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如丝如缕 师:读的好流畅!还有不?写其态势的——读 生:(读ppt)千军万马扑面而来震耳欲聋深不可测轰然而下夺路而走乘隙而进折返迂回钻石觅缝

师:写其精神的—— 生:(读ppt)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师:刚才我们学习到的就是,用分类的方法学习知识。这就是一种学习方法,也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三、探究精致结构(理解一篇) 师:开始我们对《壶口瀑布》这篇美文的欣赏,欣赏全文的“构思之美”。大家的任务就是,速读全文,根据第一段观察全文的美妙精致结构。“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生探究 师:好,我们来交流瞧法。全文共有六段,从第一段我们就能感受到它的谋篇布局。 生:作者说两次到过瀑布,第二段就是第一次,后面就是第二次。 师:这位同学阐述的很清楚,请大家把“第一次”与“第二次”圈出来,这就叫做关键字。还要把“雨季”“枯水季节”圈下来,这又就是关键字。好,继续发现。 生:除了第一次与第二次,最后一段还说了黄河的精神。 师:您的发现很有价值,像这种写景咏物的短文,最后一段,往往用于升华的,用于抒情议论的,所以作为整篇文章的收束它有重要的作用。 生:雨季就是略写,枯水季节详写,详略得当。 师:很明显写雨季就是为了引出枯水季节的描写。这叫“铺垫”,用略写把详写的内容展开,这叫美妙的构思。 师:请大家做好旁批,在第一段批注:简洁入题,总领全文。 这让我们想到了《紫藤萝瀑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立刻引出紫藤萝的描写,简洁入题,总领全文。再如《荷叶母亲》。 师:接着来,读懂第2段与3、4、5段的关系。在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批注:巧作铺垫、详略有致。这就叫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师:读懂第五段,课文写水,为什么写石呢?这就是课后思考探究问题。通过石头的巨大变化来表现壶口瀑布的威力。这就是写作的艺术,笔锋一转,用另外一样事物表现本身要写事物的美妙。这叫——视点变化,侧面映衬。

作文教学实录余映潮

作文教学实录余映潮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作文教学实录 多事一人,写出人物的个性 执教:余映潮 【训练要求】 了解记叙文的特点,重点掌握较为复杂的记叙文的知识和基本要求,实践多事一人、写出人物个性的记叙文写作方法。 【背景知识】(1) 记叙文是借助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段进行记事、记人、写景、状物的文章,通常可以分为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和抒情类三种。 【背景知识】(2) 记人叙事又有比较简单的记叙与比较复杂的记叙之分。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的特点:有众多材料的组合,有比较复杂的组合方式,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范文品析】(1) 父亲的三句箴言 【写法借鉴】(1) 第一人称的记叙角度;时间顺序;总提分叙;调整节奏;叙议结合;照应细密;线索贯穿;选材精致(同一类细节);人物个性鲜明。 【范文品析】(2) 健忘的教授 杨晖

【写法借鉴】(2)首段统领全文;末段自然收束;反复手法;误会手法;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物个性鲜明。 【范文品析】(3) 时光带不走的美好回忆 【写法借鉴】(3) 第三人称视角;巧借文中人物的视角;倒叙手法开头;特写镜头收尾;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 人物个性鲜明。 【范文品析】(4) 父亲的爱 (美)艾尔玛邦贝克 【写法借鉴】(4) 散文式的笔调;以“抑”起笔;通篇运用对比手法;多种材料写人;叙事简洁,暗含时序; 似贬实褒,点题精妙;人物个性鲜明。 【荐读范文】 《我的老师》(魏巍)、《老王》(杨绛) 【写作实践】 自由命题,运用多事一人的写法,表现一个有个性的人。

《狼》-余映潮课堂实录

《狼》教学实录 著名语文教育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蒲松龄的《狼》,现在,请你们们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什么,但是不要重复刚才老师的话,谁先说? 生:这节课上的是《狼》,是蒲松龄写的。 师:这是重复老师的,只是把字颠倒倒了。 生:今天我们学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较劲的故事。 师:还有,文体的角度呢?或者是其他的角度,都可以说。 生:今天我们上的是蒲松龄写的文言文《狼》。 师:文言文,这是一个角度。还有什么? 生:今天我们上的是选自《聊斋志异》中的课文《狼》。 师:从故事情节或者从另外的角度来看 生:今天我们阅读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搏斗的精彩情景。 师:欣赏这样一个情景;还有,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你们说对不对?《聊斋志异》是小说故事集,再从文章结构来看,我们学的是一一 生:我们学习的是一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言文。 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老师听一听。 (同学们读课文) 师:看看文章的结构,它实际分两块,你们看着练习题来思考。现在大家看课文,并大声地读起来。 (全班学生朗读)

师:好,有两个地方要注意一下,第2段这个“之”要读得很轻,(范读)“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个“之”不要读太重。还有一个地方:“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不要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刚才,大家读得很流畅,但故事的味道没有读出来,速度比较平缓。再读一次,请自读,不要齐读。“一屠晚归,担中肉尽…”读。 (生朗读) 师:好,请大家读课文注释,读起来 (生自读) 师:这节课,我们完成四个学习任务。第一个学习任务是一一 (屏显) 课堂智能作业 (师下发练习材料,《狼》课堂智能作业 1.请同学们进行联想,写出含“狼”的成语。 2.理解下面四四组字词。 ①标出拼音:窘()倚倚() 瞑()隧 ②指出含义:丘()犬() 洞()隧() ③区别词义:去()股() 盖()耳() ④解释意思:少时()顷刻() 变许()几何()

《余映潮老师课堂实录》十

《余映潮老师课堂实录》(十三) 《散步》 师:大家看一看屏幕,一起读一下。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篇美文,一篇很美的很精致的散文。我们有三项阅读活动,读一下: (大屏幕显示)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我们开始第一项阅读活动,“理解文意”。 (大屏幕显示)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一。 (生阅读。老师相机点拨。) 师:好,你试一下,答两个层次的内容:你的标题是什么,然后说明理由,开始吧。 生1:我的标题是——这一个世界的分量。“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分量”就是“我”背上的母亲和“她”背上的儿子,就说明四口之家虽然很小,但在作者心中就是整个世界。所以要用“这一个世界的分量” 师:真好,这一个世界的分量!她扣住了结尾,扣住了有哲理的议论与感悟。分量,就是老、少、壮这三代。 生2:我取的题目是:生活之美。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个家庭之间的亲情,文章中不断体现着家人之间浓厚的亲情,而且这个题目还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似我觉得“生活之美”这个题目确实很好。 …… 生7:我拟的标题是“延续生命”,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三代人在小路上散步,这就是三代人生命的延续,而且走在小路上,可以走得很远很远,有待续的感觉。 师:对。我觉得你这个标题也很好。我们来看文章。写生命是传承的,“我”作为中年人,有很重要的义务。要呵护小的,善待老的,而且他在课文里面穿插了对生命的感受——春天来啦,新绿铺展开了,这都使我们想到了生命,很好啊!下面来看老师给拟的一些标题。 “三代同行”,这是最质朴的一个标题了。还有“幸福的家庭”,这也是很直白的。“亲情无边”“分歧”“大路…”“小路”“责任”“背起整个世界”,还有“春意”。这个题目就如刚才那个同学说的,有点双关的意味,春天来了,春天是有意味的,那么我们这个家庭也有春意。 还有“呵护”“生命”“小事情深”“选择”“温馨瞬间”等等。你们看,我们就这样理解了文意,但是话说回来,要说本文的标题呢,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有情味,有情致,还有画面感,有故事味,所以这一个课文标题是拟得特别漂亮的。 好,这一个环节我们就进行到这儿。下面我们进入“朗读课文”。

余映潮《故乡》课堂实录.

余映潮《故乡》课堂实录 时间:2011-9-30 9:36:11 作者:雪飞学习资源网来源:雪飞学习资源网查看:3028 评论:0 内容摘要: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故乡》。我们的课叫学读课。什么叫学读课呢?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通过一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方法。《故乡》的练习一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所写的故乡其实有两个故乡,一个是记忆中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目睹... 余映潮《故乡》优质课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故乡》。我们的课叫学读课。什么叫学读课呢?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通过一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方法。 《故乡》的练习一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所写的故乡其实有两个故乡,一个是记忆中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目睹的故乡。如果我们把“故乡”两个字换成“人物”来看的话,大家说一说,作者在小说里面写的是什么呢?一个是现实中的(稍停)闰土,一个是回忆中的(生齐答:闰土);一个是回忆中的(生齐答:杨二嫂),一个是现实目睹的(稍停)(生齐答:杨二嫂)。我们今天重点研读“现实目睹的闰土”这一部分。请大家翻开课文,从“这来的便是闰土??”一直到“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近况”,这是我们今天研读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 当一篇小说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去阅读50 它?有没有一种自己觉得可行的方法。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是一开始要把它浏览一遍,然后看看这个小说写的是什么内容,重点是哪一些?画出来。 师:挺好的,这是第一步。这第一步是了解内容。(板书:了解内容)那么,怎么了解内容呢?我们还是先读课文。先朗读“这来的便是闰土”到“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一段。读这一段,要注意重音。比如说:“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注意“紫色”、“灰黄”、“很深”读重音。整个语段的阅读,语气要稍微沉重一点,读出叙述的那种语感。好,我来起头。“这来的便是闰土”,读——— 生:(齐读)这来的便是闰土??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师:继续读。读“我这时很兴奋”到“隔了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读这一部分,要注意抑扬,“我这时很兴奋”要扬一点;“他站住了,脸上现出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读抑一点;“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又稍微要扬一点,表示“我”内心的那种惊讶。请同学们各读各的,体会朗读中抑扬的转化。(生各自揣摩、朗读)

余映潮课堂实录2《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余映潮 [教例简述] 这是一节教读课。 第一个环节:自读。(8分钟) 读课文,读注释,再读课文,自讲课文。 第二个环节:诵读。(12分钟) 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读第二遍,要求读得顺畅。 读第三遍,要求节奏鲜明。 读第四遍,要求读出情感。 读第五遍,要求读出“情景”。 读第六遍,要求集体背诵。 第三个环节:品析。(15分钟) 1.教师:我们可抓住课文的哪一点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 同学们发言:①抓“苦”:烧炭苦,卖炭苦,炭被抢更苦。②抓“炭”:烧炭,送炭,失炭。③抓对比描写:对卖炭翁的刻画,对宫市使者的刻画。④抓卖炭翁的人物形象:外貌,心情,遭遇,。⑤抓卖炭翁周围的的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 卖炭(经营)环境,社会环境。⑥…… 教师:我们就抓住诗中的两组对应性的艺术描写诗句来理解课文吧。 ①分析对卖炭翁的肖像描写。 ②分析对卖炭翁的生活环境的描写。 ③对比分析对宫市使者的描写。 形成如下板书: 卖炭翁:面、发、指、衣、心辛劳、穷困、挣扎、痛苦 对比 使者:把、称、回、叱,系专横跋扈,肆意掠夺 第四个环节:练习(10分钟左右) 1.写出含下列字词的四字词语。 ①伐②薪③面④鬓⑤辙⑥苍苍 2.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或诗句。 ①状其劳动环境之脏(尘灰) ②写其长期烧炭之劳(烟火) ③绘其饱经风霜之衰(苍苍) ④诉其生活无着之苦(心忧炭贱愿天寒) 3.说说卖炭翁被抢之后的心情。 (痛苦中酝藏着愤怒。) [评析] 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评析这个教例的美点。 教路严谨,目的明确。 自读,意在训练学生自学自悟,疏通文意。 诵读,意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技能。 品析,意在点拨学生品读课文的基本思路。 练习,意在教给学生检验所学知识的方法。 整个教例的主旋律是:让学生学会读书。

余映潮 课堂教学实录

余映潮“中考信息提取题复习指导”课堂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是大班上课,有近200名同学。因为同学们坐得比较挤,所以我们喊上下课和答问的时候,就不要站起来了,都坐着!好,上课! 生:老师好!(有少部分同学站起来) 师:同学们好! 师:刚才站起来的同学没能获取我刚才讲话中的信息。老师说的“不需要站起来”这个信息,就没有输入到这些同学的大脑里面。——我们今天复习的内容就是:《中考信息提取题复习指导》(屏显)。什么是信息提取?一般的来讲,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取出来;把它说得广泛一点呢,还有很多其它形式,诸如要我们用语言、用图形等,把教学设计>文章的内容或文段的内容简要地表达出来。中考信息题应该说是这两年的一个热点,因为“课标”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屏显【课标要求】)(然后屏显【感受题型】1)找出例题1中能反映文段信息的一个句子。 生:我认为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这个句子。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认为?为什么不选它后面的一个句子?为什么不选第一个句子?而一定要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取得圆满成功”这个句子呢?请同学们说说理由。理由要充分。 生:第一个句子只说明了意义,没有说明是什么事件;而后面一个句子没有说明这一事件是否成功。 师:坐下,回答得有道理。 师:其实,“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个句子也可以选。但我们从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看,要说得更详细、更生动一点,最好的选择还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这一句(屏显)。它概括了文中所有信息,从发射、起飞、到落地,等等。 师:这一个题目是要求我们找一个句子。再看下一个题目。(屏显【感受题型】2) 师:这一题与上一题要求就不同了,这一题题干要求我们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感受这段文字的关键词,而且,还要从中感受到一种“速度”,哪一位同学回答? 生:外国建材巨头有意抢占中国建材市场。 师:还有不同的答案吗?“有意”这两个字用得好不好,准不准呢? 生:外国建材商看好中国建材市场。 师:“看好”有没有行动?应该怎样详细、准确地表述? 生:外国建材巨商加速抢占中国建材市场。 师:答得好!请你继续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例题带给我们的信息是,时间快,范围广,所以我说“加速抢占中国市场”。师:很好!我给你的答案加一个“正”字,就是“海外建材市场正加速抢占中国市场”。(屏显)这样我们就用简短的文字,准确地概括出了这段文字的内容。注意,答案中“其它与之意思相近的表达也同样分”,这里的“意思相近”在很大程度上是指语序有点不同,字数多少不同,答题时是一定要紧扣关键信息的。 师:下面,我们来从理性上认识一下“信息提取题”的答题要求(屏显【题型说明】:信息提取题的特点),解答信息提取题,需要我们具备这样的一些知识背景。 师:(屏显【答题方法】题1)题干是“概括下面文段的意思”。注意关键词语及反复出现的词语,然后把意思表达出来。 生:世界上的生物正在加速……正在加速灭绝。

《马说》余映潮 课堂实录

《马说》课堂实录余映潮 别出心裁读课文。 师:这节课学习《马说》。《马说》的学习要求是四个字:(大屏幕显示)“诵读,积累”。我想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给我听一下,让我来感受感受同学们是怎样读课文的,开始了。 (生齐读课文) 师:《马说》表现的是深沉的感叹。你们看作者笔下的马,它的遭遇是不幸的,因此我们要将对千里马的那种同情读出来。那么如何读出那种情感呢?抓住两个字“语气”(大屏幕显示)。我们第一步学习用句子内部的停顿来表达语气(大屏幕显示)。拿起笔,听老师读,做上记号。(师范读课文) 师:体会到老师读的句中停顿没有? 生:体会到了。 师:现在我们就来试一下,同学们自己朗读,大声点。(生齐读) 师:读快了,再来一遍。(生再齐读) 师:刚开始还可以,越往下就越快了。特别是“呜呼”的前面,要停顿一下,食马者的那一种嘴脸和作者的愤慨不能连读,这些地方要注意。“食(sì)马者”不是“食(shí)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也读“食(sì)”,不卷舌。还有停顿的地方,“才———美———不外见”,才能和优劣显不出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况且想和一般的马相同都不可能。我们第二步学习通过句中关键的词语来表达语气(大屏幕显示)。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马说》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词语,叫做“不”,你们数一下有多少个? 生:?个。 师:朗读《马说》,就要把这?个“不”字读好,它表现了作者的不平,表现了千里马的遭遇,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下面就在掌握停顿的基础上,通过读好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表达文章的语气。读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慢一点读,各读各的,要旁若无人地朗读。好,开始。 (生朗读)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把第一段读给我听一下?(一名学生读第一段) 师:读得好!那么第三步咱们学习什么呢?通过句末的叹词──三个“也”字来体会文章的语气(大屏幕显示)。听老师读。(老师示读“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师:这里要读出惋惜的意味。再看第二个“也”。(老师示读“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个“也”表现出不平的语气。(老师示读“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这个“也”字要读出作者愤慨的语气。好,

(完整版)行路难课堂实录余映潮版

《行路难》课堂实录(余映潮版) 来自《中学语文》教师版教学时间:2009年4月17日教学地点:广西南宁二中 师: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李白的《行路难》。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背景材料。 (屏显1)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 (学生朗读) 师:皇帝把李白召到宫里去,只让他写写诗,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乐。再读背景材料。 (屏显2)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学生朗读) 师: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批在课题旁边。“怀才不遇”是说,有才能但是无法施展。 师:看我们的学习任务: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屏显3) 学习活动(一)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师:吟读之前,拿起笔划出这样几个地方。 勾画两个字。“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注释告诉我们,“羞”和“直”是通假字,用另外两个字来表达,意思是一样的。 再画两个字。“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箸”,“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济”,渡过。“箸”,筷子。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常常用到。 再画两个词。“长风破浪”,原来的表达是“乘长风破万里”,比喻的是一种境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云帆”,是“高高的船帆”的意思,因为一个“云”字,“云帆”这个词显得特别高雅。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我来听一听。 (学生齐读课文) 师:好。我觉得节奏有点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教师模仿学生读书,二二三节奏),这种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时要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教师示范四三节奏)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如果读成“拔剑/四顾/心茫然”(教师模仿学生二二三节奏)就不行了,对不对?好,一起来读。 (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师:这次好听多了!聪明!我刚才听出来一个很好的地方,你们比较注意这首诗情感的抑扬。有两句我们还能再体会一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抑好还是扬好呢?一定是抑。最后一句呢?一定是扬。来,再试。第二句要比较地抑,最后一句要很好地扬。 (学生第三次齐读课文) 师:好。最后一句我们再来学读一下,跟我读。

余映潮《春》课堂实录.

余映潮老师《春》教学实录 一、导语 1、直接入课,今天我们学习《春》。 2、作者作品。这是朱自清写的一品精美写景散文,文中景物描写生花妙笔动人心弦。师:拿起笔批注四字词语:精美散文生花妙笔拨动心弦脍炙人口 二、学习方式 美读《春》 训练活动。训练段 三、积累 1字音字形略 读起来,纠错再来度,用手指在桌子上写藏抖擞薄嘹亮蓑衣 2、常用雅词(八个2字词语四个4字词语)读起来 师:来继续鞋子润默默繁花嫩叶 3、精妙用字,读句子注意划线的美词 主要是张钻闹酝酿卖弄等 教师范读,生自由度。 师:在课文中圈出这些美词,这些词都有着美妙的动感,渗透着作者的赞叹之情,每位同学都要考虑这些词用的好处,然后欣赏它,再读。

四、进行第二次训练概说训练,课文段落美说 师:首先在第三段批注小草,有景到人角度丰富,绘景写人角度美。 第三段用“赞草”概括第七段用“写人”概括,四五六段是你的事了?分组开始精彩的概括,注意老师表达的形式,我要观察每一个人的动笔情况。 师:现在请说话。第四段请你来,一二三我找三个人。请你来。 生甲:赞花 师:我用过了,你不能用 生乙:绘画 师:这个还可以吧!还有其他说法吗? 生丙:赏花 师:欣赏花的色彩。请你概括第五段。 生甲:描风 师:思路对了,但是描风不好。请继续,风字前加个动词不好加。 生乙:春风 师:不好语言形式不对,请你说 生丙:感风 师:不太好请继续 生丁:唤风颂风 师:这个说的过去,第六段 生甲:观雨 师:好听继续 生丁:赏雨

师:用过了不好 生:绘雨 师:用过了 生:说雨 师:不好听 拿笔来记忆咏花赋风,这个事重点要记得积累赋字绘雨 这种概括就难多了,一起来读一读。 五、继续精段手法赏析 师:继续学习来吧读吧桃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生齐读 师:这样读可不行,一点感情也没有,我们只是在读字,要读出情味。 师范读,再来一遍读的柔美抒情读吧! 生读 这一次读的好多了。再来读,要读出重音来。师范读:闭了眼满是.....比如这里的嗡嗡的闹着要读出其味道来,蝴蝶要读的美一点读出重音来读吧! 生齐读。 师:又进不步了,还要注意阅读的毛病儿化音要轻读,来再读一遍抒情一点开始读。 生读 师:这次读的好听多了,开始让大家做另外一件事,欣赏这一段中的手法、写法,比如写花就写花,还要写密封蝴蝶,写桃树梨树还写野花,再比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等整段文字中都有手法。思考旁批然后交流。 师:好,自由说话举手发音,好一位两位三位,先说三位。 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余映潮《陈太丘与友期行》课堂实录

余映潮《陈太丘与友期》 余老师的开课是那么朴实,那么自然,那么简练。“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陈太丘与 友期》,请打开书,我们一起读’陈太丘与友期’,读一一”接下来他出示了三个课堂阅读活动:朗读,练习,品析。 第一个环节:朗读。这个环节余老师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的两个层次。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划分好层次了,就等于概括了内容。余老师教学的推进很细致。首先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用朗读表现课文的两个层次”。二是分工明确:“前三排读第一层次,后三排读第二层次。要求同起同落。”三是让学生读文、思考,尤其是让学生先商 量一下读到哪儿,这是做到“同起同落”的一个保证。四是学生读课文,老师评价,“不错,很整齐,一下就读出了内容和层次。”五是请一位学生谈一谈为什么这样划分层次。在学生 回答的基础上,余老师提升式的小结:第一层讲的是陈太丘和他的朋友之间的故事,第二层讲的是陈元方与陈太丘的朋友的故事。这个环节的教学落实得扎扎实实。它的巧妙之点就是 通过朗读让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内容,很有新意。这又让我们知道,原来朗读不仅仅是让学生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把文章读得有感情,还可以读出层次的美感。 第二个环节:辨析。余老师首先提出五个练习活动:一是找出两个意思比较难以理解的字;二是找出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字;三是找出两个同形而意义有区别的字;四是找出两个字形不同而意相近的字,五是找出两个能够表现本文要义的字。当时我们听课的老师在想, 是不是问题难度有点大了,从课堂实际效果看,叫“难易适中”。此版块的教学依然丝丝入 扣的进行。先是引导学生读文,自主学习,每个同学任选一项。几分钟后,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师生的活动非常充分。最后是余老师的精彩讲解,体现出厚重而实在的文言词语的教学。如两个比较难以理解的字“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期”,“相委而去”的“相”,尤其是这个“相”,不听余老师讲课,我还真不知它可以译成“我”,“相委而去”就是“委相(我) 而去”;如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字“尊”“家”,有浓浓的“古代称呼”文化;再如两个能 够表现本文要义的字“信”和“礼”,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品析。余老师出示话题:从文章中的一个字读出了……从文章中的一个词 读出了……从文章中的一句话读出了……之后,余老师做了一个示范:我从这个“久”字读出了元方的爸爸是个很讲信用的人,朋友发脾气是没有道理的。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开始 思考,余老师巡视。几分钟后,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充分自由的对话。这里,很细腻的品析了几处字词句的妙处。“尊君在否”的“尊”表现这位朋友还是有很高的修养的,用语文雅; “入门不顾”的“顾”用动作表达自己发脾气,写出了小元方是一个有脾气的人;“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一句,是元方在给爸爸的朋友讲道理,他很有礼貌,也说明他受到的家教很好;“下车引之”的“引”还是用动作表达内心的感情,知道自己做 错了事,用一个动作向孩子示好,求得原谅,朋友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还有一个“怒”字, “友人便怒”,“怒”字比用“骂”字好,一是写出友人的性格,是一个很率性的人。二是让我们想出了此时的外貌形态和心理活动。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余老师很自然地小结:“尊”“怒” “惭” “引”,写出了一位知书达礼的客人,写出了一位很率性的客人,写出了一位知错就改的客人,客人的多个层面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这个小节可谓精巧,在品词析句中生 成了对“客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全面理解。这是最值得我们欣赏的一个亮点。 最后,余老师用“议”的活动收课一一“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说。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余老师让大家做笔记:这是一个开门见山的故事,这是一 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这是一个戛然而止的故事,这是一个运用了虚写手法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守信重礼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人的品行修养的故事,这是一个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 描写的故事,这是一个用对话描写来展开情节的故事,这是一个用元方的话语来点题的故事…… 最后,余老师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关于文章赏析的“百字小论文”。

余映潮课堂实录精讲

余映潮《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2004年《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阿宝,同学们还有印象吗? 生:有。 师:他那富有穿透力的高音、他那具有民族特色的装扮,确实令人耳目一新。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刘成章先生走进黄土高原,来感受另一种非常独特的、大型的民间艺术舞蹈——安塞腰鼓。(显示幻灯片1) 师:听有的同学说在小学接触过删节版的《安塞腰鼓》,那么那位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想象中的安塞腰鼓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生1:安塞腰鼓是一种民间艺术,它融合了陕北汉子那种奔放的情怀,号称天下第一鼓,是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 生2:1986年,安塞腰鼓获奖。 师:请看大屏幕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 二、安塞腰鼓简介(幻灯片2) 安塞腰鼓简介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最为盛行。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师:这种磅礴的气势和精湛的表现力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把它们准确表达出来的呢?现在咱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注意朗读的基本要求。 三、朗读感受鼓势(幻灯片3) 朗读感受鼓势 要求: ①发音准确、语调自然流畅、速度快慢适中。 ②理解作品、调动感情。 ③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节奏。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读完后从整体上谈一下安塞腰鼓的气势、谈一下你的感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3:是一种磅礴的气势。

(完整版)《木兰诗》余映潮教学实录

《木兰诗》教学实录 著名语文教育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 (开课: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好听,下面我们就进入课文学习。大家把屏幕上的材料读一读,《木兰诗) 读一 (屏显,全班齐读。) 《木兰诗》,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这一中帼英雄的 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全诗明期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师:上面这段话在哪里呀? 生(找答案后齐声):在课文前面的“导读”中。 师:对,拿起笔,把里面的四字短语圈下来。 (师引导学生发现并齐说导读中四字短语的奥秘,内容:代父从军,故事的特点:传奇色彩,主人公:中帼英雄,这首诗,它的典型性,是家喻户晓,木兰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师:大家看这些语言写得多精致多美好! 师:我们这节课,是诗歌选段品析课。我们还是先从朗读开始。我刚刚才听到大家的朗读,有一个字没有读准确,“旧时裳”,“裳”就是指古时候穿的衣服下裙叫“裳",读ch6ng"。你们到了初二,还要学到《三峡),

“猿鸣三声泪沾裳”,就是读这个音。好起来,把这些重要的字词的音节,把它读准确。“机杼”,读读 (屏显) 机杼(zhu)可汗(ke)(hdn)鞍蒋(an)(ian)辔(pei)头燕(yan)山胡骑(j)朔(shuo)气金柝(tuo)策勋(xun)赏赐(ci)1旧时蒙( chang溅溅(jian)啾啾(ju)霍霍(huo) (生读) 师:我们开始朗读这首诗吧。朗读,要进入情境。看第一段,明显地表达出是一种焦 虑。“唧唧复唧唧,天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师示范)这样,我们就读出它的味道来,再比如,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标,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师示范)表现的是一种气魄,一种战争的氛围。然然后,亲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窗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师示范)好,各自体会,不齐读。开始吧一一 (生体会读) 师:好的,再来读。这一次的朗读,是要明确每一段的大意,就是每一段究竟写什 么呢?我发现这篇课文的一个秘诀:可以用每一节诗里面的句子来概括段意,但是我只告诉你们一半的秘密,另一半的秘密,你们们马上可以从我的点拨里感受到。 这样来做:每读一段就停下来,老师插一句话,然后你们继续读。好,“唧

余映潮《藤野先生》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课文.本单元学习地目地是“欣赏散文,要体会作者地思想感情,赏析文中地人物、事件、景物地描写,品味精妙地语言.”本文地重点是抓住典型事件,学习刻画人物地方法,并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地对恩师深深感激之情.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地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地熏陶”设计.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地同时,展开横向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地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地同时,使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地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地目地. 、学生分析: 经过进三年地学习,初三学生对于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地看法,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备了概括,分析能力,但有些内容理解得不够全面、客观.不过,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只要给他们机会,就会展示出来. 具有好强,好胜地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交流、探索、合作地良好氛围.因此教学中,我以讨论交流为主,“还政于民”适时引导,这样学生会更易接受.二、课堂实录(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一个人地成长离不开社会与他人地因素,而老师又是其中很重要地角色.大家所熟悉地鲁迅先生也是这样. 师:我们学过鲁迅先生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记得三味书屋中老先生地名字吗? 生:寿镜吾 师:今天,我们再通过鲁迅先生地文字一起认识一下鲁迅先生地另一位老师藤野先生.去看看这位洋老师给了鲁迅怎样地印象和影响. (导语地设计,抓住学生初读中地漏洞,许多学生读后并没想到 ,鲁迅先生在私塾中地启蒙老师.导语地设计意在“温故而知新”.既简洁,节省时间,又能一下子触发学生地好奇心,使学生急于了解鲁迅先生地洋老师,激发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地欲望.) (二)引导学生将事件归类,培养学生概括事件地能力.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课文要求一边细读,一边找出课文中所写地事件,并用简洁地语言概括出来(学生都快速读起来) 师:时间到,现在谁能概括?其他同学在注意听地过程中,针对文中所写内容可以加以补充更正. 生:)清国留学生地辫子很“标致” 生:)“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还有)“作者在仙台受到优待” 师: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出两个,表现很不错地,谁还能概括?积极发言 生:)初见藤野先生,)留级生介绍藤野先生 (生情绪气氛渐渐高涨,进入思维状态,举手同学也多了起来) 生:)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教“我”改解剖图;)担心“我”怕鬼;)问“我”中国女人裹脚之事 师:这位同学一次概括出四个事件,真地很棒,给些掌声作为鼓励.(生齐鼓掌) 生:)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师:文章结尾部分还发生了什么事情?生:)“我”与藤野先生惜别;)回国后,忆藤野先生;)丢、寻藤野先生添改过地讲义 师:(小结)同学们带着要了解藤野先生——鲁迅地洋老师地想法查找并完成了事件

《松鼠》课堂实录余映潮

《松鼠》课堂实录 ——余映潮2010年春月在育才中学 执教:余映潮湖北省荆州市教科所教研员 时间:2010年3月13日上午8:10——8:55 地点: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恒念堂报告厅 主持人: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即将为我们上示范课的是著名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他给我带来的第一个课题是《松鼠》。老师们,掌声响起来。 师:好,同学们,上课!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松鼠》,这是一篇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小品——科学小品。小品是短小的、精悍的、文笔生动的文章。科学小品就是文笔清新流畅优美的,介绍科学事物的文章。《松鼠》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下面我们开始学习。 师:(出示幻灯片1)“热身活动”,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很简单,但是有要求,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可以少到两三个字。好,想一想。 师:(转向一位学生)谢谢你!你来说一下。 生:介绍松鼠这个动物。 师:(重复)介绍松鼠这种动物。 师:再简单一点,就是介绍松鼠。 师:(转向学生)好,谢谢你! 师:介绍松鼠的什么呢?后面得继续往下讲。好,哪位同学站起来说。 师:(转向另一位学生)好,请你来。 生: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特征。

师:很好哇!有它的外貌,有它的性格特征。行,谢谢你! 师:把外貌、性格特征再换,换内容。 师:请你来。 生:写了松鼠的漂亮,驯良,和乖巧。 师:抓的是第一句话,很关键的内容。(师进一步启发)继续思考,从概括的角度来看写了什么?它要吃、它要住、它要玩。这是什么呢? 生:写出了松鼠的外形和习性,很讨人喜欢。 师:有两个字很重要。“习性”,全篇文章可能就离不开“习性”。还有吗? 师:(转向另一位学生)你来试一试。 生:还讲了松鼠的作用。 师:松鼠的作用,在第6段。还有吗?还有什么作用呢?还有其它内容呢? 生:讲了松鼠给人的印象。 师:给人的什么印象,说清楚。 生:讨人喜欢的印象。 师:对,很关键的几个字。很讨人喜欢。好,看我们对课文的初步了解,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写松鼠的生活习性的。 师:从第另外角度来看,还写了松鼠的漂亮、乖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又写了松鼠的讨人喜欢。如果我们真正地看松鼠生活的话,还要注意到是写了松鼠的林中的生活。它只喜欢在树林里生活,在大树上生活。好,这个问题我们基本解决了。看第二个问题。 师:(出示幻灯片2)下面这组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现在来读一下。 漂亮驯良乖巧清秀矫健轻快 敏捷机警玲珑美丽警觉轻快响亮 生:(齐读词语一遍) 师:思考一下,感觉到了什么?请指点或者是整体地分析,都可以。我们开始试着来回答。生:我感觉松鼠很有灵性,像人一样。从“警觉”“轻快”感觉得到。

余映潮课堂实录

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实录 实录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他在幻灯片上将教学的几个阶段设为: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尾声。用交响乐的结构来定义教学环节,非常精妙。 请看我记录的课堂实录: 老师:咱们今天来学习一个大诗人的短诗。 一、序曲(幻灯) 学生读:1他是俄国……诗人; 2他一生创作了近800首诗歌; 3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他就是诗人——普希金。 二、老师谈读诗体会:14岁时读、17岁时读、现在读,每个阶段的感受不一样。 三、(幻灯)第一乐章。 1.诗歌吟诵 2.自由背读 3.抒发情感 四、老师说朗读技巧。 学生读一遍,老师指导,学生再读。 这首诗是作者给邻居家小女孩(她全家遭流放)写的临别赠言。是劝慰式的。 一种读法用说话的方式;另一种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还有一种读法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悄悄地说。老师范读一遍,学生读。 五、自由背读。

六、齐背:读完诗题后,要说朗诵者:×××;男生读深沉的,女生读亮丽的,最后合读。 七、静静地思考:抒发感受。 你作为一个少年,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告诉你一个方法:拿起笔写一个关键词,你发言就由这个关键词来引导。 刚才读的同学倾诉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八、交流。 学生:相信生活的美丽; 学生:开心地面对; 学生:安慰自己,相信未来的美好; 学生:勇敢地走出有阴霾的天空; 学生:坦诚面对; 学生:用自己的手抚平心灵的悲伤; 学生:相信自己会长大; 学生:痛苦是暂时的。 九、理解“欺骗”的含义:生活打击了你,你不能改变现实。 十、(幻灯)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要乐观坚强。 十一、比较有艺术地读: 男生深沉,女生亮丽,最后两句男女合诵。 十二、(幻灯)第二乐章:宫玺的诗《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1.自由朗读。 2.话题议论:你认为诗歌中哪个词的含义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十三、学生说:诚实、无愧、无憾、一步一个脚印、欺骗与诚实对比…… 无憾地付出,无憾地收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