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的教训》读后感

《中国历史的教训》读后感

读《中国历史的教训》有感

罗坊支行付涛

在工作之余读了《中国历史的教训》,感悟颇深。本书共有24篇文章,作者习骅借古论今,选取为我们所熟悉的历史故事,联系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反思当今中国的腐败问题,传递廉政新思维的正能量,真正体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一本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正向思想读物。

《慈禧收礼》一章中,慈禧带头收礼,官场送礼成风,最终亡国,反映出权力天生具有蹂躏制度的欲望,责任感很容易被趋利的人性侵蚀,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铁笼,如何有效约束人性,如何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和长期性,对于历代有志君主应该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党在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战略部署中,不但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做执行制度和反对特权的表率,还把领导干部作为廉洁从政教育、制度设置、权力制约监督和案件查处工作的重点,其历史意涵丰富,现实意义深远。就当前中国而言,应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管理好政府的钱袋子、解决事权与财权的匹配等问题。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扫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才能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纪律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掷地有声地宣示要“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严肃提醒全党:“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赵匡胤与官二代》一章中,由赵匡胤与他的丞相赵普的一段对话,引出科举考试公平性问题,进而想到现如今中国社会也一直强调公平、民主。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

宝贵遗产,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科举取士中,赵匡胤对官二代实行严格限制政策,隐含着深邃的战略意图和政治智慧,值得我们在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伟大工程中,用心思考、体味、借鉴;在面对升学、就业、公务员考试和干部选拔使用中的不公问题时,要看得远点儿、想得深点儿、出手狠一点。

《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里的许多道理教训值得深思,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她忠实地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细细品读这本书,想想那些“腐败蛀虫”的结局以及所导致的恶果,深思腐败的“毒性”,能匡正我们的价值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扫干净“蛀虫”,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一起努力实现“中国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