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南亚文化的特点

东南亚文化的特点

东南亚文化的特点
东南亚文化的特点

第二讲东南亚文化的特点

一、东南亚文化的多样性

东南亚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加上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文化。东南亚现在有十一个国家,整体而言这十一个国家的文化复杂多元。他们深受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印度、阿拉伯、西方文化体系的影响;但他们对那些外来文化并未照单全收。实际上东南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目前东南亚各国的文化,是外来文化与各国本土文化交织、融合而形成的。

而在历史上,近一百年来,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东南亚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本身却没有什么文化可言:

观点一:在这四大文化体系中,印度最早对东南亚产生大规模影响。长期以来,西方学界盛行一种看法,即认为东南亚是“印度化”(Indianized)的区域。因为印度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艺术、梵文、风俗习惯、法政等,在过去两千多年对东南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印度教可分为湿婆派、毗湿奴派等。佛教则可分为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Theravada Buddhism)、大乘、密宗等。

观点二:有人认为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大。较早时,主要是影响越南。因为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攻打越南北部,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政策。之后各个朝代也陆续对越南用兵。长期以来,越南受中国的影响颇深,尤其是法政、学术思想、社会制度、宗教及艺术、伦理、风俗习惯等。近代中国也影响东南亚许多国家;影响的方式之一是政治或武力,之二是经济文化交流,之三是移民。

观点三:也有人说伊斯兰(Islam)文化影响最大。东南亚地区(Island Southeast Asia)受伊斯兰影响的范围主要是在马来半岛、印尼群岛(含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Borneo)、苏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岛(Molucca,香料群岛)等)、菲律宾南部等地方。大约13世纪伊斯兰教被商人带到了东南亚,到16世纪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影响了信徒(称为“穆斯林”,Muslim)的生活(包括衣、食、住、用等等),尤其是“五功”、不碰猪肉、不拿香祭拜等。

观点四:更有人主张西方文化的影响最大。除了泰国之外,整个东南亚自16、17世纪起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菲律宾;葡萄牙殖民东帝汶(East Timor);荷兰殖民印尼;法国殖民越南、柬埔寨、老挝(寮国);英国殖民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Brunei)。近代,西方列强凭借政治势力、跨国资本、传教等手段,深入东南亚多数地区;西方的价值观动摇了东南亚的传统思维。

上述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不够完备。它们都说对了某一部分,但也都不能圆满说明东南亚的文化,更无法解释各国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目前的东南亚文化并不是纯由某一个外来文化影响所形成的,东南亚文化应该是各方、多股势力长期接触、交织、融合而成的。因此,东南亚文化是复杂多元的。

二、东南亚文化的外源性

东南亚各国的民族文化在11世纪以后才发展和确立下来。在东南亚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外来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种文明和宗教自踏进东南亚诸国以后,就不断地发展教徒和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各国原有的文化之中,并形成四大文化圈:汉文化圈、南传佛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方文化圈。

1、汉文化圈(主要是越南)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有着134 7 公里绵延的边境线,两国关系及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越南独立前,其北部为中国封建王朝所管辖,在越南独立之后的1000 多年中, 中越又有着密切的交往。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当今越南主体民族越南人(又称京人) 是古代百越的一支——骆越, 他们是从中国东南沿海迁移去的,骆越人已多少接触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公元前333年,越为楚所灭后,这支部族不断南迁, 他们把汉字汉语( 百越语言) 以及生产技术和经验带到了红河流域。公元前316年,秦国灭了蜀国,蜀部族三万多人亦逐渐南迁,并与公元前257年在红河平原上自立为安阳王。他们也带来了汉语( 西蜀语言)和汉字,并把筑城、制弩和制衣等技术传入越南。还有许多学者认为:就在高棉人进入中南半岛前后,在临近中国云南、广西的中南半岛中北部广大地区出现了越族群体的居民,其后来演化为越南的京族和岱依族、侬族等。大部分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根据大量的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资料,证实了越南的京族和泰缅老等国的泰掸系民族都

是由最初生活在中国南方的越族群体演化而来的。

从秦代以来,就不断有华人迁徙进入越南,从而对越南整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文字方面

汉字在越南运用极广、影响极深, 字喃和越南拼音文字深受其影响。大约从东汉开始,汉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入越南。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著作开始出现,最著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值得注意得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并不按照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随着汉语文的流传,越南人创造了一种利用汉字的表义表音功能来拼写越南口语的新文字,俗称“字喃”或“喃字”。喃字据说创始于东汉末年的交州太守士燮,此后经过了用汉字来拼音,记写人名、地名、草木名、禽兽名的阶段,以及系统制作喃字以表意的阶段。喃字还对越南诗体“六八体”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六八体大多采用的就是喃文。时至今日,越南文字虽然用拉丁字母书写,但其发音里还保留着70%的汉越音词汇。

政治制度方面

儒学和科举制在公元11世纪中叶以后为越南历代统治者极力推崇, 影响到越南的各个阶层和越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学方面

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精装本、缩略本、画册等多种版本都陈列在越南的各大书店中,在越南销售一直火爆,其故事情节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国近现代文学在越南同样备受推崇。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集,沈从文的《边城》以及近年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的不少作品,如《废都》、《玫瑰门》等小说及《手机》和《无极》等影视作品也颇受越南大众的欢迎。

饮食文化方面

无论在言语、文化以及风土、农业和海产上越南都与中国南方相近,尤其是在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地迁居越南,越南也接纳了不少广东、云南和客家人的

饮食传统,对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对越南茶文化的影响。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很大。越南语把茶称为“trà”或“chè”(汉越语词,酷似广东话),从语言上就可以看出越南的茶文化受中国南方影响较深,再加上历史上广东人大量移居越南,也对中国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对餐具和食品名称的影响。试以筷子和食品名称为例。筷子在中国古代称箸或筋,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在7世纪的时候,筷子传入了日本、朝鲜,并在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当然也传入了越南,越南古时在文字上也称筷子为“箸”。中国不仅仅向越南传出了筷子,同时还输出了“筷子文化”,越南人拿筷子的手指、用法与中国人基本相同,使用筷子的禁忌也与中国人大致一样。在动用筷子前一般会说“请用”,这与中国的“各位请”一样。

食品名称。越南有很多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小吃或小食品。像水饺、豆豉、酱油、烧麦、馄饨面、油条等,这些词语的发音与广东话几乎一模一样。“油条“相传是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因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英雄岳飞,民间的老百姓为了解心头之恨,就用面捏成秦桧及其妻子的模样放进油锅里炸,然后把他们俩吃进肚子。后来“油条”逐渐成为一种小吃,而“油条”在广东话里是叫做“油炸鬼”,越语直接取最后一个字叫“quy”(越语发音为“鬼”)。

风俗习惯方面

越南习俗与中国习俗非常相近。越南有与中国几乎一致的十二生肖。越南人使用的十二生肖中只有1个生肖与中国不同———越南没有“兔”,只有“猫”。那为什么中国的“兔”到了越南变成“猫”了呢?真正原因已无从考证,一种说法是,当时中国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传入越南时, “卯兔”的“卯”与汉语“猫”的读音相似,结果“卯年”误读成“猫年”;另一种说法是,当时越南尚没有“兔”这种动物,因此用“猫”来代替, “兔”也就成了“猫”了。因此,中国的“兔年”,在越南成了“猫年”。令人惊讶的是,在与越南人交往时,只要你说出自己的属相,对方马上就可以根据干支循环的计算方式推算出你的实际年龄,而且几乎每个越南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越南民间传统节日的时间和风俗,也基本和中国一样。

(1)春节。与中国一样,农历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其主

要的习俗也是送灶王、备年货、祭祖先、放烟花、贴春联、守岁……从除夕到初三,放假四天。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围炉吃年夜饭,长辈发红包给晚辈,彼此道贺,祝福新年吉祥如意。这几天会吃粽子,而且会有舞狮等传统庆祝活动。中国游客如果在越南过春节,一定会有在故乡过年的错觉。过节期间,还有许多的风俗讲究和传统民间活动,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2)清明节。清明,越南语为“ThanhMinh”明显是一个来源于汉语的词汇(其发音很接近汉语的“清明”)。过节的时间和主要内容同中国一样,主要是祭祖、扫墓。

(3)端午节。越南也是在阴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最早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他们的主要内容是吃粽子、端午驱虫。父母会给孩子们准备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线编织的吉祥符,大人们会饮雄黄酒,并在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驱虫。越南人认为,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中秋节。中秋节也是越南人较为重视的传统节日。节日的晚上,越南人除了吃月饼、赏月、观花灯、舞狮等外,在农村,青年男女还举行对歌,即“唱军鼓调”.中秋之夜的越南,孩子们都会拿着各种形状的灯笼,在月光下玩耍。而彩灯齐放在越南也是有传说的,这个传说还和我国的包公有关。传说中有条鲤鱼成精后害人,是包公为救民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之。所以中秋夜孩子一般是提鲤鱼灯出游玩耍,到了今天,鲤鱼灯还被赋予了长大“跳龙门”的意思!

但是越南许多文化别具一格。虽然经常可见中国的影子,但无法找到和中国一模一样的东西。例如,其宗教综合了儒、释(以大乘佛教为主)、道等多种信仰,越南一些居民也有泛灵信仰;其文字「喃字/字喃」脱胎於汉字但有所不同;其《金云翘传》(又名“断肠新声”)有“越南最伟大的古典文学名著”之称(从中可见到部分的民族性)。

近代以来,越南是东南亚地区文化转变最大的国家。越南于19世纪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从文字下手,在越南推行罗马拼音文字。这连带改变了越南两千年来以方块字为主的文化,也使越南的传统文化、近代文化之间出现很大裂缝。其次,天主教在法国的保护下日渐兴盛。目前,教徒的人数在东南亚居第二位。二次大战后,越南又成为美苏两大超级国家的角力之所,南北两端都承载着极大的压力。越南战争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伤害,同时也传入美、苏的文化。整体看

来,进入越南的外力不但多而且非常大。

特殊的历史经历,造就了越南人独特的个性:能屈能伸,有耐性,具强韧的生命力,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时愿意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等

千百年来,外力相继进驻,并产生影响。越南一直与庞大的外力周旋,长期处在强邻的旁边。有时外力“君临”国土,有时几个外力在此竞逐,或相互牵制。越南必须谨慎小心,尽量忍耐,以免将之触怒;但又必须求生存。即使处境不佳、运途不顺,也要在可以伸展的空间内生活。如果外力动怒了,则越南也会回应,但方法上有弹性。这种环境,对越南人的个性造成影响。例如,他们大都有耐性,能屈能伸。这一点曾被比喻为竹子:风来疏竹,於是竹子低偃;风过,竹子又伸展起来,挺直腰杆;而且,竹子中空、有节,可引伸为谦虚、有节操。越南人还有其他共通性,例如:具强韧的生命力,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时愿意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等。概括来看,越南颇受中国影响,但持续有一种倾向,就是走自己的路、寻找自己的一片天。

纵然有这些共通性,但越南的南、北两地仍有文化差异;其部分原因与政治、地理位置有关。越南(主要是北部)独立于10世纪。之前,越南北部由中国统治达千年之久,在文化上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秦始皇攻打越南北部之后一直到唐朝覆灭为止(10世纪初),中国文化直接通行於北部。越南独立后,依然不断与中国来往。二战后的北越,深受苏联牵引。相对的,越南南部的地理位置优良,交通便利;其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时日不多,受其他文化影响的岁月反而较长。例如,当越南北部属于中国时,南部长期流行扶南、高棉等文化。二次大战后,南越深受美国的影响,源源不断地输入美国文化。整体而言,北部的华人色彩较南部浓。北部至今仍保留有很多带着中国或大乘佛教风味的建筑和雕刻,例如,昇龙(河内)的皇城。相对的,南部的国际色彩浓厚。考古出土的,包括来自古罗马帝国的雕刻、印章,占婆、高棉吴哥式的雕刻,以及东亚、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文物。这些文物似乎可以说明,南越长久以来在文化上就比较多源或多元。

2、南传佛教文化圈(主要是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

△共通点:各国大都信仰南传佛教

南传与大乘都属於佛教,但是有些差别。一,神明方面:南传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一位佛陀,就是释迦牟尼,因此信徒并不念“阿弥陀佛”(大乘则认为,

世上有恒河沙数佛,其中,信徒最常念的是阿弥陀佛);南传认为,除了成道前的释迦牟尼、即将成道的弥勒之外,没有其他菩萨(大乘则认为,世上有无数菩萨,其中,我们较熟悉的是观世音)。二,目标上:南传追求的主要是自我的解脱(大乘则希望普渡众生、同登彼岸)。三,修持方法上,南传比较简约(大乘较为繁复,经咒、仪轨颇多)。四,主要建筑上:佛塔(用以纪念释迦牟尼)通常是重要的礼拜之所(在大乘裡,用以礼敬诸佛菩萨的殿阁,常比佛塔来得重要)。

南传佛教文化圈裡的寺院及僧侣地位崇高。他们在信徒寻求解脱的过程中,常能提供各种必要的协助。他们所能提供的,除了宗教之外,尚包括教育、行政、文艺、娱乐、医疗卫生、福利、救济、丧葬等等。寺院还有一个类似“男子成年礼”的功能。基本上,男子在成家立业之前,都需要在寺院出家一段时间。因为南传强调渡己,重视报答父母之恩。若能帮助父母於来生修成正果,那就是一种报恩的方式。而出家修行(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续佛慧命,就能累积功德;藉此功德,能够上报父母之恩。因此,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的男子大都出家;但是為了兼顾实际生活,所以出家一段时间即可。女性则否。男子出家时,在寺院聆听宗教义理、僧团的习惯、该国的历史,并学习该国文字的书写方法、正确用语、各种必要的礼仪等。因此,寺院可以说是他们从小孩成长为大人的研习中心;出家、还俗之后,社会各界才会认為:这才够资格叫做一个成年男子汉。在南传圈里男性重要,但女性的地位也很重要。这可从几个方面来看:一,婚后住所:新婚夫妻常搬出去建立小家庭,未必与公婆同住。二,经济:女性不必出家,但诵经礼佛,从事经济活动,奉献布施,给父母及僧侣以经济支援。影响所及,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很大。三,财产或遗产:缅甸人在财产分配上并无性别的差异。妻子可以与丈夫分财产,而非丈夫的“财产”;男孩、女孩都可以继承父母的财产。在泰国,基本上父母的财产由子女平均分配,不论性别。四,姓氏:在泰国,子女从父姓,但也可以从母姓。缅甸也是双系社会,但没有姓氏,只有名字,所以没有从父姓或母姓的问题。五,所有者、经营者:东南亚的女性常是该国各界的重要人物(要角)。例如,在文献上出现的第一个柬埔寨君主柳叶,就是女王;千百年来,该国的妇女支配了商场。《真腊风土记》就曾记载说,柬埔寨的市场是女性的天下。自古至今,泰国许多行业的主力也常是女性。

△各国概况:虽有共通性,但各国也各有特色

泰国:泰国有“黄袍佛国”之称。泰国大约在6世纪就接触南传佛教了。在宗教世界里,以释迦牟尼佛为最高;在人世间,国王的地位最高。国王常被视为佛教的大护法。当今国王也普遍受到百姓的爱戴,百姓几乎敬之如佛。南传佛教以敬拜释迦牟尼为主,在佛教艺术(如雕刻、绘画)的题材上也是;其中较为流行的题材之一是“龙王护佛”。它描绘龙王(以其七个头拼成伞盖)在佛背后、头上护卫佛陀,以免佛陀遭受风雨侵扰的故事。“龙王护佛”之所以在泰国流行,可能与当地原有的龙(或蛇)崇拜有关。

泰国人的其他特性:一,自尊心强。泰国是世界上极少数(在近代)没有被殖民的国家之一。认為自己的国家不错。二,吸收创造的能力强。很能跟上世界的新脚步。素可泰时期(Sukhothai,13-15世纪,当时泰国正式独立)所创造的“佛行像”(Walking Buddha)是一例,近代迎头赶上西方的发展也是一例。三,随和,喜欢自由;常说“无所谓,没关系”。四,大多有耐性。

泰国的主要节庆日:

一,过年:四月十三到十五日(又称“宋干”,Songkran)。全国各地悬掛国旗,浴佛。清晨,年轻一辈的向长辈行礼问好,祈请长辈赐福。白天的重点活动则是相互泼水、玩水、打水仗,并相互涂粉、给予祝福。在泰国酷热的四月天里,泼了一身湿,不仅消暑,而且清爽有劲。泼水的背后,有其深刻的寓意:芸芸众生宜脱离世间炎热的“火宅”,追求佛国境界的清新凉爽。

二,风筝节:二到三月,风大雨少,常有人在广场上放风筝。泰人把风筝视為一种象征,因為风筝可以满载著希望及梦想,扶摇直上,飞向天际,翱翔於高空之中,一享心旷神怡之乐。而且巧手精制的风筝模样美丽,争奇斗艳;有的还可以在风中发出清脆之声。它们展翅飘扬的姿态颇為优美,赏心悦目;执线者甚至能让远在空中的风筝做特技表演,上下左右,运转自如。无论观赏者或被观赏者,自娱娱人,皆大欢喜。

三,水灯节:农历十二月十五夜里。雨季刚过,河水高涨,大家都到河边放水灯。河面小灯点点,波光粼粼。举头仰望,月娘明美,澄辉姣好。此时花好月圆,充满了诗情画意。岸边男男女女,熙熙攘攘;对对佳偶,燕语呢喃,情意绵绵。未婚男女期盼藉此机缘找到秀慧伴侣,或如意郎君。农民则感谢神明所赐的雨水,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论男女老幼、各行各业,人人都希望

灾祸依水而去,幸福随波而来,过着安康快乐的日子。

柬埔寨/高棉:柬埔寨近八百年来是南传佛教国家。在成為南传佛教国家之前,高棉吴哥帝国(9-15世纪)的帝王大多信奉印度教,有些则信仰大乘佛教。虽然吴哥的建筑、雕刻受印度教、大乘佛教的世界观影响,但它们与印度的并不相同。吴哥的建筑、雕刻造诣甚佳,“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称誉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例如,女王宫(约967年)的浮雕精致优美,珠圆玉润,巧夺天工。又如,吴哥窟(Ankgor Wat,1113-c.1150)规模宏伟,结构严密,雕刻细腻,可谓鬼斧神工。它已成為该国人民引以為荣的文化遗产(现在也活在他们的心中),更是历届政府、各党各派共同尊奉的对象;历届政府制订过不同的国旗,但是都以吴哥窟作为主要图案。再如,巴扬寺(Bayon,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心数十座人面塔上的脸孔带着浅浅的微笑,使得“微笑的高棉”之名不胫而走;其外墙浮雕生动有趣。这些建筑及雕刻,是印度文化与柬埔寨文化相互融合共同缔造的杰作。

柬埔寨的主要节庆日:

一,过年:四月十三到十五日。第一天守岁,第二天辞岁,第三天迎新岁。期间全国各地寺院悬掛佛教五色旗,家家户户除旧布新,盛装到佛寺朝拜,挥别旧的、苦的岁月,迎接新的、好的一年。他们会准备供品,例如蜡烛、水果、香、花等,其数量大多与吉祥的数字有关,如5、7等。他们会为佛像沐浴(浴佛),甚至为父母、祖父母沐浴;这是一种仪式(涤除不净)。另外,他们还在寺院周围堆沙山,用以祈祷五谷丰登,并象征世界中心的高山,也就是须弥山。

二,御耕节:五月十六日。由农业部门主办,地点在金边(首都)皇宫外的广场。国王、皇后亲临,模拟一年的劳动过程,因为长期以来,高棉以农业立国。政府官员、外国使节也会穿礼服、打扮庄重整洁,出席观礼。

三,水祭:十月末或十一月初(如十一月四、五、六日),连续举行三天祭典。老百姓在典礼中感谢神明的庇佑,酬谢大自然的赐予;也就是对一年来能够收获、得到温饱等,表达虔诚谦卑的感恩之心。水祭时,还会划龙舟、放水灯、祭拜月亮;划龙舟时,会强调祖先於12世纪末期在水战中打败敌人的事迹。河畔经常会搭起美轮美奂的浮宫、壮丽的看台,让大家登台观礼。

缅甸:近千年来是南传佛教国家。该国的宗教味颇浓。唐朝史书记载,该国

人民和善有礼,儿童入寺就学,成年还俗。千年之后,英国在殖民缅甸时,也形容缅甸是优雅温和、慢条斯理、像蝴蝶一样的民族。这可能与他们的心思常常放在宗教上有关。他们常布施物质(如食物)或财产给僧侣及寺院;佛塔就是他们经常奉献的对象。因此,该国佛塔林立,数量难以估算,有「塔国/万塔之国」的称号。仰光的大金塔(Shwedagon)远近驰名,已成为该国佛塔的标志和主要模型。

老挝:老挝宗教以南传佛教为主,14世纪成为国教。现在老挝有寺院5,000座,僧人22,000人(有一部分是在寺院读书的沙弥),尼姑450人,而京族与汉人信大乘佛教。而老听族与老松族信仰万物有灵,有的信仰基督教。老挝最重要的寺庙是塔銮寺。老挝佛教徒是非常虔诚的,几乎每一个老挝男人加入一个寺庙当沙弥至少几星期,他们也以布施僧人积德,老挝寺庙一度被视为大学。南传佛教在老挝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从语言到寺庙,以及艺术、文化、表演艺术等处处都能找到它的痕迹。虽然如此,老挝文化中的很多元素都比佛教更古老。例如,老挝音乐主要使用笙来演奏。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竹制管乐器,也是老挝的民族乐器。

其他三种主要文化在南传佛教文化圈中也有一定的空间。华人早在唐朝时就曾移民东南亚;之后常在中国情势不稳时,出现移居东南亚之热潮。华人大多住在城市并经商,颇具经济实力,对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将汉文化带进了这一地区。伊斯兰文化主要传布於泰国南部四省、缅甸的城市、高棉的占婆人圈等。近代西方列强殖民缅、高、寮,势力颇盛,西方文化的影响也较为深远。

3、伊斯兰文化圈(主要是印尼、马来西亚、汶莱、菲律宾南部)

△共通点:圈内各国大都信仰伊斯兰教

几个世纪以来,伊斯兰是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国的主要宗教;这些国家在种族上以马来人为主,“马来人= 穆斯林”几乎是一种公式了,但这不是绝对的。印尼受泛灵信仰影响的人很多。他们虽然自称“穆斯林”,但不少旧有的传统、原始的信仰还活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他们的心底,新旧可以并存;新旧之间虽然看似不同,但是并非不共戴天、水火不容。

因为东南亚的伊斯兰信仰是建立在万物有灵、东南亚本地的社会习俗、律法

以及过去曾经流行的印度教、佛教等信仰之上的。换言之,他们的伊斯兰信仰可能搀杂了上述成分。以印尼为例,虽然其穆斯林人口甚多,但仍有数以百计的圣地、圣山;当地居民相信这些地方凝聚了不可思议的灵性。今天,印尼民间也普遍崇拜鬼神、灵魂;传统的巫医也没有绝跡。其实,对山岳之崇拜,早在伊斯兰教传入印尼之前就有了。印尼、东南亚其他早期的居民也有敬拜山神的习俗。时至今日,很多印尼穆斯林仍然虔诚礼敬圣山、相信巫医等。但是,按照伊斯兰教义来看,这些圣山、巫医等等都是不应该存在的。所以,这些穆斯林的想法和行为,很可能源自(或合乎)早先既有的观念。虽然从表面上来看,那些关于山岳、巫医的想法和行为,与伊斯兰的教义并不相容,但是多数印尼穆斯林把这些看来不相容的信仰都一起包容了。

其次,东南亚的伊斯兰文化圈并未全盘接受阿拉伯文化;他们在吸收阿拉伯文化时有自己的诠释及实践。律法就是很好的例证。各国所依据的依然是马来世界的习俗法(adat law);其次是女性地位。一,与阿拉伯世界相比,东南亚伊斯兰教国家女性的地位没有那么低。按照伊斯兰教义来说,女性从属於男性;但是东南亚伊斯兰文化圈没有那么强调性别,妇女不必深居简出,反而能出外工作,职场上也会受到重视,女性可享有自己的经济权利,自主性高。二,当然,东南亚的伊斯兰文化圈内也有个别差异。例如,女性穿戴长袍、头巾面纱的规矩,未必像阿拉伯世界那样严格实行;而且有些国家要求比较严(如文莱),有些国家要求比较松(如印尼爪哇)。三,同一国之内,可能也有差距。例如,虽然东南亚伊斯兰文化圈内多数地区是双系社会,但在印尼的苏门答腊、爪哇两大岛上,女性地位有别。米南加保((Minangkabau ),在苏门答腊西部高地)向来实行母系社会制度,历史上也有女王。而亚齐、爪哇、加里曼丹(Kalimantan)及沙劳越的伊班族(Iban)是双系社会。以爪哇族为例,母亲是家庭的中心,新婚夫妻结婚后,常常住在女方家里;另一方面,以父系王权为中心的阶级制度也存在。又如,马来半岛的马来族也是双系社会,但森美兰州(Sembilan)部分地区为母系社会。马来人传统的婚姻习俗,同样由男方搬到女方家里住。在遗产上,马来人有“个人主义”的倾向;遗产可以传给子女,也可以给别人(非子女)。父母这样处理财产,所以子女也没有义务赡养父母。

△各国概况:虽有共通性,但各国也各具特色

印尼。印尼复杂多样。该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绵延约五千公里,岛屿数以万计;岛上居民的种族、语言、习俗各异。而且该国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国家及朝代,近代被西方长期殖民,二战时又被日军占领,战后复归荷兰,然后独立;在文化上则接受过各种体系,也经过各种转变,确实非常复杂。自20世纪中叶独立建国后,印尼政府就追求“多样中的统一”,但“统一中的多样”与它相伴而生。在宗教上,该国就很多元。虽然印尼近五六百年来一直是伊斯兰国家,也是当今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在早期,印尼受印度文化影响很大。当时佛教、印度教的色彩颇为明显。著名的建筑物包括婆罗浮屠(Borobudur)、普兰班南(Prambanan)陵庙。大约13-15世纪时,印尼走上“伊斯兰化”之路。清真寺成为主要的宗教建筑,亚齐的大清真寺可为代表。

要了解印尼籍配偶,首先宜了解她/他的宗教信仰为何,来自何处。印尼人大多是穆斯林,基本上不执香、不碰猪肉,但也未必尽然。印尼炎热的天气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例如要经常沐浴,不穿厚厚的毛衣,食物上喜欢清淡、甜辣、不油腻,而且产妇坐月子时不吃麻油鸡等。

印尼的主要节庆日如下:

一,斋戒月:对穆斯林而言,每年最重要的节庆是斋戒月。按照伊斯兰历法,第九个月份是斋戒月。在这个月里,信徒每天从早到晚(也就是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中),必须禁绝一切饮食、房事等。斋戒月结束时,会有两天的庆典,届时大多数地区、信徒为此沸腾,热闹非凡。

二,华人新年:印尼政府从1967年起不许华人公开庆祝新年;自2000年后,印尼政府取消禁令,同意华人过春节。2002年,正式将华人的春节订为官方节日。其过年方式与台湾的略同。

三,独立纪念日:八月十七日。纪念印尼于1949年脱离荷兰殖民。当天举行升旗典礼,随后游行。

四,赛牛季:八、九月间。这是马都拉(Madura,在爪哇岛东北)岛上有名的竞赛。每年八月起各地举行跑步预赛,胜出者於九月下旬决赛。牛不会跑得太快,但是牛群跑起来颇具气势,因此赛牛是温和又不失刺激的活动。

马来西亚。近五六百年来也是伊斯兰国家。同样,在早期,马来西亚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很大。当时印度文化正盛,而马来半岛位于印度文化传往东南亚的要

冲之地,因此深受其影响并留下不少作品。大约自13-15世纪起,这里的主流宗教转变为伊斯兰教。但马来半岛的民族文化,与其源头(指阿拉伯文化)还是有所差异,物质文化上也有“本地化”、入境随俗的倾向。其颇具特色的文物之一是兵器(刀剑)。马来兵器的刀刃多呈波浪或蛇行状弯曲,刃面也常有蛇纹装饰。这可能反映了古代马来人对龙或蛇的崇拜。刀剑的柄、鞘等,款式各异,并饰以宝石珠玉,雕刻甚为精细。

菲律宾南部。这里也是伊斯兰文化圈的一部分,不同于该国的中北部。菲律宾有4.9%的人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约288万,分布在南部的棉兰老、苏禄、巴兰望、巴都洛诸岛及首都马尼拉。多属马来人种(史称摩洛人),包括陶索格、马京达瑙、马拉瑙、伊拉农等民族。13世纪下半叶,伊斯兰教随阿拉伯商人传入菲律宾。其后,印尼穆斯林移民又在南部诸岛传播伊斯兰教。14~16世纪,在南部和马尼拉相继兴起苏禄、马京达瑙、棉兰老和马尼拉4个苏丹国。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并建立殖民统治,扼阻了伊斯兰教向北部传播的势头。菲律宾穆斯林多属逊尼派,遵循沙斐仪教法学派。主要组织有:菲律宾穆斯林协会(马尼拉)、菲律宾伊斯兰教协会(马拉威)、菲律宾伊斯兰皈依者协会(马尼拉)、菲律宾穆斯林联盟。主要政党有: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即摩解)、菲律宾穆斯林团结党。其中以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影响最大,建有武装,自1960年起长期领导穆斯林分离主义运动,主张建立自治的“摩洛民族共和国”。80年代末,经过谈判,与政府的关系趋于缓和。全国约有200~300座清真寺,主要建在南部,马拉威城的棉兰老伊斯兰中心清真寺久负盛名。有1000多所经文学校。马拉威城的菲律宾伊斯兰研究学院为宗教教育的最高学府,棉兰老省立大学也开设有关伊斯兰研究、阿拉伯语的专业学科。南部一些穆斯林聚居地区实行伊斯兰教法。菲律宾穆斯林协会是世界伊斯兰大会成员,与伊斯兰世界联盟多有联系。数百年来的宗教差异,以及不同宗教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分裂了菲律宾的中北部、南部。这种分裂,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也是今天依然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文莱:文莱原名文莱苏丹国。1984年独立后,改称文莱达鲁萨兰国。达鲁萨兰意为“和平之邦”。中国史籍称渤泥国。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华语。伊斯兰教为国教,穆斯林占总人数的60%以上。文莱自古由土著酋长统治。9世纪被苏门答腊室利佛逝王国征服,后又恢复独立。14世纪末,被爪哇的麻喏

巴歇王国占领,沦为附属国,居民多信佛教。此间,来自印度、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已在沿海地区进行贸易。15世纪初马六甲苏丹国兴起后,文莱依附该国,伊斯兰传教士和商人将伊斯兰教传入文莱,一些贵族和商人大多改信伊斯兰教。15世纪中叶,该国国王已改信伊斯兰教,国王改称苏丹,建立了政教合一的苏丹国,并宣布脱离马六甲国而独立。苏丹为宗教和行政领袖,宫廷设枢密院和4位大臣,协助苏丹处理政务。苏丹推行伊斯兰教法,设立教法官,建清真寺和宗教学校,传播伊斯兰文化。16世纪初,在第五世苏丹博尔基亚执政时,国势昌盛,经济发展,伊斯兰教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版图除加里曼丹岛外,还占领了苏禄群岛,并远征爪哇、马六甲、吕宋等地。史称“黄金时代”。16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西方殖民主义相继入侵,国土屡被分割,加之王室内讧,国势转衰。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国,后文莱的苏丹继任,内政、外交、国防大权均由殖民当局决定。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6年再度沦为英国保护国。1984年1月文莱宣布完全独立。独立后,文莱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实行君主立宪制,苏丹为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规定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保持伊斯兰教原则。伊斯兰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苏丹下设由伊斯兰教高级学者组成的宗教理事会,协助苏丹领导宗教。政府为清真寺、宗教学校和印刷出版伊斯兰经典设有宗教基金。全国设有伊斯兰教法院,处理宗教和民事诉讼。政府的高级官员大多由穆斯林担任。设有几所宗教学校,培养教职人员,并派留学生到马来、印尼、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的宗教大学学习。注意加强同世界伊斯兰国家的友好联系。文莱穆斯林属逊尼派,奉行哈乃斐法学派教法。并派出代表参加世界伊斯兰组织召开的会议,为“伊斯兰世界联盟”和“伊斯兰发展银行”组织的成员国。

在伊斯兰文化圈里,其他三大文化体系也有生存的空间。一,中国及佛教文化圈:东南亚许多华人虽然生活在伊斯兰文化圈里,但其信仰常是儒、释、道等思想相混和。清末,因为西方列强在马来世界垦地开矿,引进大批华工,华人又大多单身前往,因此常与当地女子成婚。他们所生的孩子,男的称为“峇峇”,女的称为“娘惹”;“峇峇、娘惹”虽然使用马来语,但夹杂着华语;其所烹调的食物混合着华南与马来的味道,别具风味。华人无论早到或晚到,都勤于工作,而且适应性高、生命力强,职业类别几乎无所不包,往往掌握所在国的经济命脉。

但华人对当地大多缺乏认同,常常希望在累积财富后衣锦还乡,“落叶归根”。同时,华人虽然数目多、财宝重,但是一盘散沙,或山头林立,对东南亚诸国的政治难以产生实质而长远的影响。二,印度文化:在印尼、马来西亚转向伊斯兰文化时,坚持信奉印度教、不愿改信伊斯兰教的人,于16世纪初迁往峇里岛。峇里岛至今仍流行印度教;但这种印度教(称為Bali- Hinduism)与印度本土的印度教不同。虽然当地居民崇拜印度教神明,却也同时敬拜当地的神灵,例如太阳、水、火、风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神。数百年来,这个小岛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庙宇、神龕、雕像。这种情况,可说是印度教与当地多神信仰两相结合之后的产物。三,西方文化:西方势力自16世纪起进入东南亚伊斯兰文化圈,并且占地殖民,影响甚大。

4、西方文化圈(主要是菲律宾中北部、东帝汶)

△共通点:信仰天主/基督教

圈内各国或各地被西方国家长期殖民,深受影响,尤其是宗教信仰方面。但他们也有本地文化,并与外来文化相混和。

△各国概况:

菲律宾(主要是中北部)。近四百年来为天主教国家;这是近代东南亚最西化的国家。一,16世纪起,菲律宾逐步由西班牙占领、殖民并传布天主教,因此教堂林立,信徒众多。但这里的天主教受到当地社会、泛灵信仰的影响,已不同于西班牙的天主教了。因为,菲律宾早就有原始宗教;例如,他们普遍崇拜精灵,为精灵塑像并祭拜,举行各种仪式(如治病)。西班牙进入之后虽然大力传教,但天主教仍无法完全取代当地的原始宗教,而是二者相互融合。融合之后出现了“世俗的天主教”(folk Catholicism)。在这种宗教里,信徒常为诸圣塑像并加以崇拜;但依照天主教教义来说,不应崇拜偶像。又如,菲律宾的女性地位也与西班牙不同。依照天主教教义来说,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历史上,西方社会也大多以男性为尊。但菲律宾一直强调男女平等。首长之职未必尽是男性天下,政治领袖常有女的。二,1898年驻在菲律宾的西班牙军队遭美国打败,因此菲律宾由美国接手殖民。美国文化对菲律宾的影响也很深远。其一是英语教育,因此菲律宾人的英语程度有一定水准。其二是美国的观念、制度、物质;例如,美军遗留的吉普车被改装为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计程车。从这种计程车上可以一

睹菲律宾人的性情。

数百年的西方殖民影响很深,但菲律宾文化不能与西班牙、美国文化划上等号。菲律宾本土文化结合了西班牙文化,再加上美国文化,综合成现在的菲律宾文化。菲律宾人早婚,而且不赞同堕胎;于是大都儿女成群。他们习惯群居,也喜欢交友,人际网络绵密。又,菲律宾人通常热情好客、开朗,善于歌舞,追求快乐。对他们而言,快乐未必是生命的目标,但快乐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该国的主要节庆日:

一,黑色拿撒勒游行日(Black Nazarene Procession):一月九日。这是菲律宾最大的游行日。二,嘉年华(Ati-Atihan Festival):自一月的第三个周末开始,为期一周。大家奇装异服「变装秀」,在街头广场饮酒、歌舞狂欢。不分老少男女、贫富种族,人人均可粉墨登场。他们会将皮肤涂得黑亮,画上醒目的顏色(如大红、黄、蓝),随着鼓声的节奏,绕着圆圈一起又唱、又跳、大喊大叫,并演奏各种乐器,制造各种声音,甚或四处奔跑。现场气氛高亢,振奋刺激。每晚都有街头热舞;最后一天晚上,执火把大游行。三,情人节:二月十四日。对於生性热情、注重浪漫情调的菲律宾人而言,这是一个很要紧的日子。四,复活节:其实活动从节日的前一周就开始了。自星期四起,所有营业一律停止(包括民航飞机)。接下来是耶穌受难日。星期日早晨开始举行盛大的升天游行。过了星期日,公司行号才恢复营业。五,赞祝玛莉亚:五月整个月。全国各地都有穿白衣的少女,为圣母玛莉亚的雕像装饰花朵。六,施洗者约翰日:六月廿四日。施洗者约翰与耶穌的故事,在这一天不断被复述、演出。七,圣诞节:十二月廿五日。这一天是菲律宾的主要节庆,前后数日里举国欢腾。

东帝汶:2006年12月有106万人口。其中东帝汶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占78%,印尼人占20%,亦有2%华人。约91.4%居民为罗马天主教徒,基督教新教徒占全国人口2.6%,1.7%是穆斯林,0.3%是印度教徒,0.1%为佛教徒。东帝汶天主教现有帝力和包考两个教区,帝力教区主教里卡多(Ricardo),包考教区主教纳西门托(Nascimento)。东帝汶民族有尚武习俗,聚众斗殴时有发生。在东帝汶的中国公民身处异乡,势单力孤,遇事应保持冷静、克制,尽量避免与当地人正面冲突,成为群体性暴力事件袭击的对象,危及自身安全。遇有婚丧或教会活动的车队,须停靠避让,亦不得超车;东帝汶

人属于棕色人种,但他们说喜欢皮肤白一些,不喜欢黑色。东帝汶许多地区的男人们过得很悠然自在,砍柴、担水、种地、侍奉孩子都由妇女们承担,男人们干的活只是腰间挎着个大砍刀,上树摘些椰子拿回家,有些渔民家庭男人还负责出海打鱼。女人已经习惯了承担起一切。

除了西方文化之外,其他三种文化也有空间。佛教徒不多,教徒多有华人血统,在信仰上可能与儒、释、道混合。伊斯兰教主要是传布在菲律宾南部。

东南亚的这四大文化圈,各圈之内有主流的文化,但也都有其他体系的文化;而且主流的文化与其源头文化(中国、印度、伊斯兰/阿拉伯、西洋)有所不同。目前所见的东南亚各国文化,应该是各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织、融合而成的。整体来看,东南亚文化可谓色彩斑斕,犹如万花筒那麼复杂、多样、多重,新旧交替,多元并存。但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甚至各个地方)又各具特色。

东南亚各国文化特色

東南亞各國文化特色 嚴智宏 東南亞現在有十一個國家,整體而言這十一個國家的文化複雜多元。他們深受世界四大文化體系–中國、印度、伊斯蘭、西洋–的影響;但他們對那些外來文化並未照單全收。實際上東南亞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目前東南亞各國的文化,是外來文化與各國在地文化交織、融合而成的。本文介紹東南亞七個國家的文化特色;這七國是我國「東南亞籍配偶」的主要來源國。 壹,過去的說法 近一百年來,西方學界經常認為,東南亞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而本身卻沒有什麼文化可言: 一,在這四大文化體系中,印度最早對東南亞產生大規模影響。長期以來,西方學界盛行一種看法,即認為東南亞是「印度化」(Indianized)的區域。因為印度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藝術、語文、風俗習慣、法政等,在過去兩千年裡對東南亞產生既深且廣的影響。其中,印度教可分為濕婆派、毗濕奴派等。佛教則可分為南傳佛教(主要是上座部,Theravada Buddhism)、大乘、密宗等。 二,有人認為中國文化的影響最大。較早時,主要是影響越南。因為西元前3世紀,秦始皇攻打越南北部,實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政策。之後各個朝代也陸續對越南用兵。長期下來,越南受中國的影響頗深,尤其是法政、學術思想、社會制度、宗教及藝術、倫理、風俗習慣等。近代中國也影響東南亞許多國家;影響的方式之一是政治或武力,之二是經濟文化交流,之三是移民。 三,也有人說伊斯蘭(Islam)文化影響最大。島嶼東南亞(Island Southeast Asia)受伊斯蘭影響的範圍主要是在馬來半島、印尼群島(含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Borneo)、蘇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島(Molucca,香料群島)等)、菲律賓南部等地方。伊斯蘭影響了信徒(稱為「穆斯林」,Muslim)的生活(包括食、衣、住、用等等),尤其是「五功」、1不碰豬肉、不拿香拜拜等。 四,更有人主張西洋文化的影響最大。除了泰國之外,整個東南亞自16、17世紀起漸漸淪為西洋列強的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菲律賓;葡萄牙殖民東帝汶(East Timor);荷蘭殖民印尼;法國殖民越南、柬埔寨/高棉、寮國;英國殖民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Brunei)。近代,西洋藉由政治力、跨國資本、各式傳播科技等,深入東南亞多數地區;西洋的價值觀動搖了東南亞的傳統思維。 1五功,指伊斯蘭信徒的五種功課,就是念(真主阿拉)、拜(每日於五個時段禮拜)、齋(齋戒)、課(課捐濟貧等)、朝(朝聖)。

东南亚音乐文化

就业指导计划书 姓名:陈砚缘专业:钢琴学号:112405030* 进入大学的目的是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面对就业这个话题,很多人想到的并不是就业本身,而是就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特别是想要找一份自己喜欢并且各方面都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从方方面面满足工作对我们的要求。我认为,做好一份工作应该具备几个方面,要具备工作所需的本领,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素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大学期间的知识跟真正就业之后利用知识服务于工作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要求不仅要具备知识本身,还有剧本将知识合理的组合、重新构建,就是根据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 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另外,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自考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 对钢琴教师职业能力及其素质 能力方面:

一、追求——与美好音乐相匹配的高尚品格 俗话说“为人师表”、要树立教师的典范。教师的行为习惯、品德修养、治学态度、专业文化水准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特别注意师生在人格上的相互尊重、相互平等,正确引导学生。 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及教学能力 1.与人相处的技巧。教师必须能与他人在工作中友好协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很好与人交往的能力,要与学生相处融洽,要有一定程度的协调和管理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解决,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2.清晰的表达。要有良好的口才,优秀的教师传递信息明确、简要、因为学生不明确他们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学。 3.给学生成功的评价,鼓励学生有信心。 4.要灵活的策略。要有敏捷的头脑,机制的反应,和应变能力。 素质方面: 一、钢琴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 (一)充满人格魅力,对生活充满热情 优秀钢琴教师身上有一种高贵和自信,他们对待艺术就像对待生活一样真诚和充满热情,生活中透着亲切、友善和气质。作为一名钢琴教师,仪态,装扮、谈吐都要透着稳重和优雅。我们通常认为,教师的仪表只是外部形象,似乎无关紧要,但仪表是通过衣着打扮来体现,于整洁得体中体现涵养。讲台如舞台,教师角色的言行举止,受到学生的注目,教师身上具有的仪表,风度的美,是心灵美的自然表露,所以钢琴教师穿着整洁、大方、能够带给学生奋发向上的气势,这也

东南亚文化

东南亚文化 东南亚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加上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文化。 外国学者一般把“东南亚分成两个主要文化区域:一是法国学者所称的‘外印度’,印度的影响在这一区域占了优势;另一个区域包括东京、安南和交趾支那,随着15世纪‘印度化’的占婆王国的覆亡,中国的影响便在这区内居于支配的地位。” 然而,东南亚各方面的固有文化“并非仅是印度或中国的文化附属物,而各自具有极为显明的个性,在吴哥、蒲甘、中爪哇和占婆古国曾开放灿烂奇葩的艺术和建筑,与印度教的和佛教的印度的艺术和建筑相比,都有显著的区别。” 不可否认,“也正是在印度和中国文化的滋养下,东南亚自身的文化才开始发展并且取得伟大的成就。” 东南亚建筑文化 东南亚建筑文化圈是一个超越原有政治及地理区划的概念,它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即东南亚大陆部分,包括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以南直到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南端,东起中国南海沿岸、西至缅甸伊落瓦底江这一广阔区域;另一部分则是东南亚岛屿部分,包括中国的台湾、海南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及苏门答腊,甚至还可延伸至琉球群岛及南太平洋的部分岛屿。 之所以要作这样的划分,是因为在这样一个范围广阔的大区域内存在着许多共享的文化特质,将它们置于同一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更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各个局部地区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东南亚的特殊文化构成也反映在建筑上,从而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东南亚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在总体特征上应该归属于东方建筑文化系统,但它与该系统中其他几个区域性建筑文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同时受到中印两大古老文化的夹击,而其固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又赋予它以明显的个性。不过,在它的身上,仍然残存着一些中国早期建筑的影响痕迹。 东南亚饮食文化 东南亚菜肴多取以天然可食植物为原料,烹调出色、香、味型具佳的菜系。如越南菜则有美容保健菜肴之美称。新马泰、印尼等国菜肴则多配以当地盛产的丰富的椰子、香茅、肉桂、豆蔻、丁香等香料植物为配料,使其菜肴色味浓郁,风味独特。 东南亚菜可以说是一种受东西方影响较重的菜系。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长期受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华人的大量聚居,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所以形成了汇合集东西方文化和当地习俗融为一体的独具魅力的东南亚饮食文化。 常言道:无鸡不成宴。各酒楼、宾馆烹制出的各种鸡肴就有百余种。其中某“东南亚风味餐厅”的“咖喱鸡”就颇有名气。现在标榜着专营咖喱风味食品的食肆,不下十数家,供应着各式南洋食品的餐馆也不在少数,以咖喱为代表的东南亚饮食对我国饮食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据资料考证:“咖喱”一词源出泰米尔语,意为用辣香料制成的调味品。咖喱起源于印度。原来印度人视牛为神,自然不敢吃。于是印度人改吃羊肉,然而,羊肉有膻味,不好受用。据说,释迦牟尼教人用香辣植物的枝叶、果皮之类,捣成佐料,与羊肉同煮以驱除膻味。这就是咖喱的开始。

中国与东南亚文化现象比较

从自然影响下说中国与东南亚文化 不可否认,自然是影响一个文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诚如曾经辉煌的四大文明古国无不依附于大河,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现状并同时成就了其独特的民主政治。而在中国古,北方广阔草原与它的游牧文化,中国腹地平原与它的农耕文化,南方临海与其渔业文化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即使不很专业的去研究,也不难发现,东南亚文化很多方面都有这中国的影子。历史是其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这些都曾是中国的藩属。但从自然上看也并不难发现其共通性,东南亚与中国一样都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同时存有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有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文化。下面将说明在这共同自然文化下对两者的影响。 首先是语言,东南亚各国的语言有很多借鉴了汉语(特别是方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语言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的接触和民族间的关系,这恰好像考古家从陶器、装饰品和兵器的分布可以推出结论一样。东南亚各国在语言上出现的汉语借词现象,不仅真是生动地记录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其人口的一部分重要的构成——中国移民。 其次华人移居东南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阻断了前往西域的陆上通道,对外交往智能依靠海路,从而推动了航海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下南洋。而近代,清末英法联军的入侵、甲午中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再到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混战,形成了几次大的东南亚移民的高潮。尽管称谓不同,但由于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生产模式的相同相似使其有着天然的文化同源和民族亲缘关系。跨境毛南族相互间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具有和睦相处,共生共融的特点。 再者中国与东南亚都同样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生活方式,使双方人民勤劳俭朴、重视家庭,这是农业社会长期形成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是约定俗成的价值观。以如家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东南压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说到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另外一重要的文化想通之处——信仰。佛教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在古代,东南亚是中国和印度文化主要的辐射带。正式在这样的条件下,起到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彼此的宗教感情,融合了民族艺术,创造了相似的宗教生活,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与合作。 几近相似的地理环境、历史的相通和民族同源和华人同根,使中国与东南亚有着独有的的文化共性的资源优势。我想不管是中国还是东南亚,都应该重视这种优势,不仅要注重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更要发挥民间外交的强大力量。

10亚洲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地区民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感受了解印度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及其乐器。 [3]、尝试学习印度舞蹈手势 二、教材分析 《亚非音乐神韵》中的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是高一教程的第五单元内容,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在欣赏的同时加入教唱、舞蹈等成分,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亚非音乐的魅力。亚洲音乐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亚洲音乐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文化素养,真正做到泓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三、教学重点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亚洲音乐的不同风格特征,主要是印度音乐及歌舞。 四、教学难点 学印度舞蹈的手势及手语,以及在一节快中完成所有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呼麦颂》

2、提问:有听过这种唱法吗?是什么民族特有的唱法?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通过“呼麦”这种唱法,引出“世界上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这些音乐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因为产生区域的不同他们的音乐也不同”,进入新课题“亚洲音乐”。 (设计理念:①、让学生复习上几节课所讲的民族音乐;②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③、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④、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学习: 提问:亚洲地区在哪个方位?(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幻灯片) 学生回答(设计理念:让音乐课与世界地理结合在一起) 1、教师简单的介绍亚洲的概况,提出“亚洲可分为四个音乐文化区:东 亚、东南亚、中东和南亚。”(设计理念:让学生对亚洲音乐有个初步的概念) 2、东亚(教师出示东亚地图幻灯片) 3、教师介绍东亚地区的概况,引出日本音乐。 ①、让学生来介绍日本、以及日本音乐的特点。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补充 ②、欣赏日文《樱花》,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日本音乐的民族特色。(教师出 示《樱花》的谱子) ③、教师介绍日本两种乐器:尺八和十三弦乐筝(出示两种乐器的幻灯片, 教师展示日本乐器:尺八)

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

在历史进程中,中国与东南亚诸国有不同程度的交流和接触,带来相互深远的影响。 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交流,可追溯至汉朝时期,其后历代均保持着频繁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虽然清朝初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但其后海禁开放,两国之间的交流又再次活跃起来,及至民国时期,中马两国人民为抗日再并肩作战。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交往,早在汉朝开始。中国的陶瓷贸易开启了中印交往的大门,及至唐代,两国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为佛教作出巨大贡献。明朝时,明成祖加强发展海外诸国联系,印度尼西亚也是朝贡国家之一。 中国与文莱的交往,最早出现于唐代。及至宋代,文莱成为中国海外交通的枢纽区域,两国的官民船队经常往来,增进了两地的贸易交往。在明代,中国与文莱的交往更趋密切,两国之间存在着友好关系。 中国与越南交往,早在商周时期已有迹可寻。越南除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外,中越的佛教文化交流,也是两国间主要交流的载体。明朝时期,中越双方更因与其他国家有战争而关系更为密切。近代越南的内战,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华人在当中也占了重要位置。 中挝官方交往最早的记载是三国东吴黄武六年,老挝堂明国王遣使来朝。到了唐代,文单国四次遣使,受到热情接待,唐皇赐以封号。中挝两国的文化渊源关系,可以从老挝有关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中得到印证。 柬埔寨与中国的交往最早见于东汉至三国年期。南朝时,两国更发展至宗教文化交流。文化艺术方面也互有影响,“扶南乐”是扶南带有佛教色彩的宗教乐舞,三国时期孙权建立了“扶南乐署”,而这种音乐亦由当时传入中国,直至隋唐时盛行于宫廷内。 早在西汉年间,中国的航船就行驶到过泰国地区。及至宋元时期,泰国的素可泰王朝兴起,素可泰多次遣使访华,中泰的邦交变得非常密切。另外,旅居泰国的华侨将中国的医学带到泰国,而泰国的药物亦为中国医学所采用,令中国的医方中含有不少出自东南亚的香料成分。 中缅交往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四世纪,当时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经已开通,两国交往开始频繁。宋元时期,两国的交往出现了重要转型,由于宋朝时北方的陆上交通受阻,因而开发了海上交通,令宋朝与缅甸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明清期间,朱元璋曾派使者出缅,双方使臣频有往来,而当时的海上贸易亦有持续发展。

东南亚基本历史文化、宗教结构简介(精)

東南亞基本歷史文化、宗教結構簡介 東南亞地區深刻地受到世界四大文化體系-印度、中國、伊斯蘭、西洋的影響。首先,最早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是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中的宗教(尤其印度教、佛教、語文、風俗習慣、法政等可能在西元前就已經傳到東南亞部分地區。東南亞許多地區都有印度教、佛教影響之下所產生的文物,如高棉吳哥(Angkor的寺廟建築;印度對東南亞的語文影響甚大,早期東南亞多數地區(越南北部及菲律賓除外,若不是直接使用梵文(Sanskrit或巴利文(Pali,就是借用印度字母拼寫自己的語言,如柬埔寨(即高棉的高棉文、緬甸的驃文(Pyu。 其次,是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早自漢朝即開始與東南亞進行貿易活動,絲綢、陶瓷器外銷各地(東南亞就是「海上絲路」的一部分,茶葉、布帛、紙劄、漆器等也都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而且中國人口因貿易往來等因素南移,唐、宋、元、明以降,都有人移往東南亞。其中東南亞地區受到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是越南,自秦漢時期至元明清,越南與中國持續政治或軍事上的往來。越南在法政、學術思想、社會制度、宗教及藝術、風俗習慣,以及經濟文化上都與中國有所交流。 第三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伊斯蘭,西元十世紀以後東南亞開始有穆斯林(Muslim/Moslem活動,其主要範圍大抵在馬來半島、印尼群島(含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Borneo】、蘇拉威西【Sulawesi】、摩鹿加群島【Molucca,香料群島】等、菲律賓南部等地方。在十五至十七世紀間,印尼群島又相繼興起幾個伊斯蘭國家,島嶼東南亞陸續被納入伊斯蘭文化圈(菲律賓中北部除外。伊斯蘭成為馬來世界的主要宗教,並且深深地影響住民的文學、藝術、生活(食、衣、住、用等方面,例如不碰豬肉。 第四個對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文化體系是西洋文化,西方國家從十六世紀起,為了尋找香料而航向東方。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相繼進入東南亞、建立殖民地。法國、英國也於十九世紀起在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Brunei等建立殖民地。到二十世紀初,西方列強幾乎已經把整個東南亞都納為殖民

第三单元亚洲音乐简介教案东亚,东南亚,南亚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音乐与民族 之 亚细亚民间音乐简介(一) 东亚、东南亚、南亚 彭芳 一、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0日-----10月24日 二、课型:音乐欣赏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 五、教学方法: 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内容: 《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 《索兰调》日本北海道民歌、 《我们跳喃旺》泰国民间歌舞曲、 《日出》印度尼西亚民间佳美兰音乐、 《海鸥》缅甸民歌、 《晚上的拉格》印度民间乐曲、 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介绍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风格各异的声乐和器乐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 八、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化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能辨别本课所聆听的三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在班上展开研究性学习和进行专题研讨、交流。 知识与技能: 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音乐学唱《我们跳喃旺》、《海鸥》、等歌曲,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点题:东亚民间音乐 师:东亚音乐文化区是指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日本虽有含半

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伴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新课教学 亚洲文化漫谈 东亚民间音乐: (一)朝鲜篇 1、导入 2、朝鲜文化漫谈 欣赏一组朝鲜图片及歌舞片段【2-2】【2-3】【2-4】【2-5】【2-6】【2-7】 3、听赏《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2-8】 要求:体验朝鲜歌曲的风格特点。 提问:这首朝鲜歌曲有何风格特点? 生: 师: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6/8拍子。第一段的节奏悠长,蕴含着渔船摇摆的韵律,曲调明快跳跃,具有歌咏的特点,描绘了清津浦港碧波荡漾,渔船乘风破浪出海捕鱼的情景。第二段的曲调轻松有力,加之富有朝鲜民族风格的捕鱼号子的衬词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朝鲜渔民在风浪起伏摇摆不停的渔船上辛勤劳动的情景。 4、歌曲介绍 这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地区民歌。该地区东临日本海,水产业很发达,是个不冻港和渔业基地。自古以来,当地渔民唱着各种渔民号子出海捕鱼,有装网上船的装网歌,有与水上作业有关的行船歌、划桨歌、撒网歌、拉网歌、捞鱼歌、收网歌,还有属于远洋号子的远捕归帆歌以及卸鱼歌、庆丰收的风竹谣等。朝鲜的船歌也是与捕

最新东盟十国概况

泰国 自然地理:513115平方公里。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 经济:作为传统农业国,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生产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果等。全国耕地面积为207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泰国是世界著名的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泰国也是仅次于日本、中国的亚洲第三大海产国,为世界第一产虾大国。泰国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钾盐、锡、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锑、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其中钾盐的储量4070万吨,居世界首位,锡的储量约120万吨,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油页岩蕴藏量达187万吨,褐煤蕴藏量约20亿吨,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达2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于出口。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天然气蕴藏量约16.4万亿立方英尺,石油储量1500万吨,森林覆盖率为25%。此外,泰国还盛产分别被誉为“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后”的榴莲和山竹。荔枝、龙眼、红毛丹等热带水果同样名扬天下。泰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

东南亚文化尔雅考试答案

一、在泰国,宗教的旗是(B)的。 二、下列选项中,属于西方殖民东南亚时期进行东南亚贸易的重要的港口的是(D) 三、下列选项中,未在泰国仙人洞所发现植物种子之列的是(D)。 四、下列选项中,未体现传教士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作用的是(D)。 五、菲律宾现存古老的石构建筑是(A)。 六、马来西亚姓名中,男子的姓和名之间用(C)隔开。 七、大皮影是用较好的(C)做的。 八、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主要在(A)。 九、英国对东南亚的研究开始是以(A)为基地的。 十、除东帝汶之外,(D)是亚洲仅有的天主教国家。 十一、藤球的规则和比赛形式最早起源于(A) 十二、在爪哇,对寺院的特定称谓为(B)。 十三、东南亚高脚屋的形状不包括(D)。 十四、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民俗的是(A)。 十五、板顿是一种手法类似中国(B)的印度尼西亚民间歌谣。 十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口头民俗的是(D)。 十七、荷兰东印度公司(B)年解散。 十八、华富里美术兴起于(C)。 十九、(A)是铜鼓中出现最早和最普遍的纹样 二十、伊斯兰教在如下哪个东南亚国家的政治性相对较弱?(D) 二十一、藤球的规则和比赛形式最早起源于(A) 二十二、广义的金三角位于缅甸、泰国和(C)的交界处。 二十三、柬埔寨的原住民主要是(A)。 二十四、(A)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海峡,从此葡萄牙开始了东南亚的殖民活动。二十五、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铜鼓鼓腰特点的是(D)

二十六、越南人把长(D)米的漂稻称为魔鬼稻。 二十七、广义的金三角位于缅甸、泰国和(C)的交界处。 二十八、(D)被缅甸人称为“妈妈河”。 二十九、学者们一般认为最初到达东南亚的宗教是(C)。 三十、吴哥寺顶层主体塔群是如何排列的?(C) 三十一、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东南亚史书中成书最晚的书籍?(D) 三十二、(B)语系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的西南部、南亚和东南亚。 三十三、“印尼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初的文化,较多的受到中南半岛的东山文化的影响”是(B)的观点。 三十四、安雅辛文化分布于缅甸的(B)流域。 三十五、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清代航海笔记的是(D)。 三十六、高脚屋的主要缺点是(B)。 三十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对东南亚历史研究发展期的重要书籍的是(B)。三十八、英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集中在(B)。 三十九、西方国家殖民东南亚之前,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教育主要是靠(A)来完成的。 四十、在东南亚诸国家中,(C)的穆斯林最多。 四十一、东南亚伊斯兰面临的问题不包括(D)。 四十二、扎本族旧石器文化位于(A)。 四十三、老挝的老族是属于(C)语系的民族。 四十四、东南亚古文化中,(D)为越南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创造了物质前提,奠定了越南古代文明的基础。 四十五、文莱杰米清真寺是由(A)修建的。 四十六、世界上最大的单体佛教建筑是(C)。 四十七、茉莉香米是(A)最着名的大米出口品种。

卡塔尔国家概况

卡塔尔国家概况 2003年2月14日12:57 自然概况 卡塔尔国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南北长160公里,东西宽55-58公里。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接壤。全境地势平坦,是半沙漠地带稀有的绿洲,最高点海拔100米。地势西部略高。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沿岸潮湿。4-10月为夏季,是一年中最长的季节。7-9月气温最高,可达45℃,冬季凉爽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仅125毫米。地下水资源贫乏,境内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与湖泊。 简史 公元7世纪,卡塔尔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年葡萄牙人入侵。1555年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1882年英国入侵,并宣布该地区为英国"保护地"。1971年9月3日卡塔尔宣布独立。 政治制度 卡塔尔系君主立宪制的酋长国,埃米尔为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由阿勒萨尼家庭世袭。禁止正常活动。1974年4月埃米尔颁布临时宪法。宪法规定,卡塔尔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埃米尔在内阁和咨询委员会的协助下行使权力。宪法承认法官的独立性。议会称咨询委员会,职能是协助埃米尔行使统治权力。委员会有权审议立法和向内阁提出政策建议。卡塔尔是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执行统一的防御政策。 行政区划及人口 卡塔尔国总面积是111437平方公里,分为4大行政区:多哈、瑞延、多妞撒勒和瓦卡拉赫。首都是多哈。该国总人口56万(1994年),土著居民约占人口总数的40%,其他为外籍人,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诸国。 卡塔尔国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学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叶派占人国人口的16%。

2018年东南亚文化概况网课考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中国影响东南亚的因素不包括()。
?
A、
中印文化交流
?
B、
移民
?
C、
贸易
?
D、
教育
我的答案:D
2
伊斯兰教在如下哪个东南亚国家的政治性相对较弱?()
?
A、
印尼
?
B、
文莱
?
C、
缅甸
?
D、
菲律宾
我的答案:C
3
爪哇人的主要食品是()及其各种制品。

?
A、
稻米
?
B、
豆类
?
C、
海鲜
?
D、
面粉
我的答案:A
4
越南人把长()米的漂稻称为魔鬼稻。
?
A、
2-3
?
B、
3.5-4
?
C、
5-6
?
D、
7或8
我的答案:D
5
下列国家中,属于穆斯林信徒最多、穆斯林国家中领土最大的是()。
?
A、
新加坡
?
B、
印度尼西亚

?
C、
阿拉伯
?
D、
柬埔寨
我的答案:B
6
文莱是一个信奉()的国家。
?
A、
伊斯兰教
?
B、
天主教
?
C、
基督教
?
D、
佛教
我的答案:A
7
第一本关于东南亚地区通史的一本著作是()。
?
A、
《东南亚通史》
?
B、
《东南亚史》
?
C、
《诸蕃志》
?
D、
《东南亚历史发展》

亚洲音乐特色

亚洲音乐特色 西亚,很多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所以音乐就以和声调式,充满神秘感。东南亚的音乐以印尼的民族音乐为代表,曲风有些浓厚的岛屿风情,比如星星索,哎哟妈妈等,还有就是泰国的充满佛教色彩的音乐。东亚就以中国,日本,朝鲜音乐为代表,中国音乐五声调式没有4和7,所以曲子显示出非常和谐充满着东方柔和美,日本音乐则是充满着诡异,日本最有名的樱花这首歌,会把人带入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是带点寒气,朝鲜音乐更多是歌颂自己的民族,和对当时社会的哭诉,卖花姑娘就是很好的例子。中亚音乐有部分是与俄罗斯音乐相似,还有部分则是与西亚音乐相似。 东亚音乐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如以吸收自中国传统音乐而后被民族化了的日本的雅乐、琴、筝、三味弦音乐,朝鲜的唐乐和乡乐,当然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这些都是东方音乐艺术的瑰宝。 举例:日本《樱花》这首民歌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点。其调式别具一格,音阶排列为346713,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都节调式”,曲调的进行很有特点。它用朴素的语言、简单的曲调和从容不迫的节奏表现了日本人民成群结队、携亲邀友争赏樱花的喜悦心情。 东南亚音乐最早受到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一些国家受伊斯兰和后周文化的而影响。泰国、印尼的古典音乐部分采用七声音阶。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 举例:印度尼西亚《星星索》曲调缓慢悠扬,有哀伤色彩。歌曲委婉抒情,感情真挚。 南亚古老音乐传统延续至今。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体系的到高度的发展,有着多样的饿音节调式和独特的装饰音体系。孟加拉国被成为“音乐之邦”,孟加拉音乐雨印度次大陆的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举例:印度《晚上的拉格》带有鼻音色彩的暗淡音色,鼓点富于变化。 中亚和西亚属于伊斯兰文化,采用齐声音阶,中亚的阿拉伯古典音乐用二十四平均律的音阶。风格柔和、持重。阿拉伯音乐在其形成过程中,古埃及、古波斯和古希腊罗马文化都曾给予巨大影响。阿拉伯音乐文化也曾对印度北部和我国西部的音乐产生影响举例: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新加坡国家概况。

国家概况: 新加坡的主流文化与中国文化同主同根,同声同心。同时,新加坡是是亚洲首屈一指的教育枢纽,拥有许多类别丰富和独特的教育课程与服务。 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成绩斐然,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 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属于新兴的发达国家,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并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 新加坡首都就是新加坡市 新加坡市区(Singapore City)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位于新加坡岛的南端,面积将近100平方公里。该市是新加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花园城市”之称。1819年,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河口上岸,就预见新加坡适合发展转口贸易的经济潜能,于是,把新加坡开设为自由港,吸引各地商人前来进行贸易活动。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2012年的排名,新加坡是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4],而毗邻的吉宝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河从市区穿过,她把新加坡抚育长大,在河口上直立着一座乳白石的“鱼尾狮”雕像,它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征和标志。

人口 2012年新加坡总人口临时数字为531万,其中328万人属于新加坡公民和53万个永久居民简称“PR”,居住在狮城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有约150万人。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汉族)占人口的74.1%,而马来人(13.4%)、印度人(9.2%)和欧亚裔(3.3%),占总人口的1/4。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兴化人(莆仙人)、客家人、海南人、福州人还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257人/平方公里,全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66。 国旗: 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 国徽 新加坡国徽是以国旗图案为基础设计的,中心是红色盾徽,一轮上弯的新月托着排列成圆环的白色五角星,它的含义与国旗相同。盾徽两侧各有一只猛兽,左侧金色的鱼尾狮代表“狮城”新加坡,右侧带有黑色条纹的金虎表示马来亚,反映了新加坡原来与之的联系。国徽基部是金色的棕榈枝和一条用马来文写着Majulah Singapura“前进吧,新加坡”的蓝色饰带。 国花卓锦·万代兰是新加坡的国花 新加坡的国花叫卓锦·万代兰,它有一个姣美的唇片和五个尊片,唇片四绽,象征四大民族和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四种语言的平等。花由下面相对的裂片拱扶着,象征着和谐,同甘苦、共荣辱。卓锦万代兰全年盛开,代表着新加坡争取繁荣昌盛的愿望与其国民不折不饶、顽强拼搏的精神。 总量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东南亚历史梗概 ?第一节古代东南亚 一、史前东南亚 ? 1891年,荷兰科学家尤金·杜波依斯在印度尼西亚中部的特里尼尔(Trinil)发现了距今约70万~50万年前的直立人头盖骨,这是东南亚最早的原始人群,被称为爪哇猿人,也称“直立猿人”。 ?继直立猿人之后出现了早期智人,距今约20万~30万年前至5万年前。 ?晚期智人距今约5万年到1万年,以梭罗人和瓦贾克人为代表。 ?东南亚的早期居民为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人,大约4万年前,他们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他们的后裔称为尼格利陀人,他们的肤色呈浅黑色,身材矮小而壮实,被有些学者称为“小黑人”或“矮黑人”。 ?距今约10000—8000年前,东南亚大陆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东南亚的发展进程明显加速,并出现了原始农业 ?公元前3000年前后,东南亚各地相继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00年以后,铁器在东南亚地区开始大量使用。 ?大约从纪元前后起,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政治势力的扩展,中国和印度对东南亚各地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渐增强,加快了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 二、国家政权的出现及其发展 (一)中南半岛上的古代国家政权及其发 ? 1.柬埔寨的古代国家政 ? 1世纪,高棉人建立柬埔寨最早的国家——扶南王国 ? 3世纪时,扶南成为统治中南半岛南部的一个强盛国家,受婆罗门教的影响较深。 ? 7世纪后期,扶南王国被其北部的真腊国兼并。802年,真腊迁都吴哥,故又称吴哥王朝。12~13世纪,吴哥王朝达到极盛。 ? 2.越南的古代国家政权 ? 968年,丁部领统一了越南的北部地区,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大瞿越国”,这是越南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 丁朝之后,越南又先后经历了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后黎朝、西山朝、阮朝等封建王朝。

东南亚文化特点

东南亚文化特点 东南亚人宗教观念很强,敬畏神灵,走在路上,可以看到四处是神灵牌位,几乎每一家都有敬拜,在新加坡这样的国家,路边,树下,土坡边,门口随处可见摆放的牌位及祭品,也是一大风景!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洋教派,随时散发传单,上门传教。马来教、佛教的信徒也非常虔诚,拜天教堂人满为患。 东南亚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风情就是“娘惹”文化。他们的饮食、服饰、建筑都很有特色。实际上,娘惹文化是600年前郑和下西洋,将中国文化带去东南亚两种文化相互交流形成的有独特色彩的一种文化。因为当时郑和带去的是中国宫廷文化,所以娘惹文化的饮食、服饰、建筑都很讲究,非常精致,色彩艳丽,无论是建筑的雕刻还是服饰的花边、裁剪、绣花,栩栩如生、楚楚动人。“娘惹”就是马来土著的姑娘同中国男人结合生育的女孩子,男孩子则叫“峇峇”。实际上他们有华人血统。 印尼的巴厘岛也是很有文化风格的地方,寺庙到处是,居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亚洲东南亚文化主要有华族文化,也就是中华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来文化,当地的文化主要是马来文化、回教文化(与马来文化有想通之处)淡米尔文化。佛教文化,又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东南亚一带,主要还是马来文化。 最大的文化风情,我觉得还是各种宗教并存。一条马路,甚至紧邻一起就有基督教堂、佛教堂、印度庙,马来教堂,泰国寺庙。

东南亚装修风格特色: 接近自然,能抒发身心的一种新潮风格。 适合喜欢安逸生活,平时对民族风情饰品有所收藏的业主。 在户型上,较适合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2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居室。 取材上以实木为主,主要以柚木(颜色为:褐色以及深褐色)为主,搭配藤制家具以及布衣装饰(点缀作用),常用的饰品及特点有:泰国抱枕、砂岩、黄铜、青铜、木梁以及窗落等。 在线条表达方面,比较接近于现代风格,以直线为主,主要区别是在软装配饰品及材料上,现代风格的家具往往都是金属制品,机器制品等,而东南亚风格的主要材料主要用的就是实木跟藤制。在软装配饰品上,现代风格的窗帘比较直观,而东南亚风格的窗帘都是深色系,而且还要是炫彩的颜色,它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 东南亚饰品富有禅意,蕴藏较深的泰国古典文化,所以它给人的特点是:禅意、自然以及清新。 在配色方面,比较接近自然,采用一些原始材料的色彩搭配。

东南亚地理介绍

东南亚地理介绍 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 [读图] 读《东西半球图》,教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师做简单介绍。 [提问] 从图上看东南亚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联系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 [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教师介绍马六甲海峡。 [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昂,仙摺保馐俏裁矗刻崾狙刹慰础叭毡局饕ひ翟侠丛词疽馔肌被卮稹,ㄈ毡镜墓ひ翟弦览涤诮冢璐友侵蕖?侵薜鹊亟谑汀?笫龋砹缀,渴撬鼐于,毡鞠蜓侵蕖?侵薜鹊卮罅砍隹诠ひ挡罚杈砹缀,浚苯庸叵档饺毡揪玫姆?埂,? [读图]读《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东亚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东南亚则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位于赤道两侧。)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和地区,参看课本附表,东南亚国家概况,做总结归纳。 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 东南亚的这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 二、自然条件(板书) 1(地形

[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 [教师归纳] 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提问] 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东南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东南亚地区共有10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汶莱,菲律宾.世界各国习惯把越,老,柬,泰,缅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陆地国家"或"半岛国家";而将马,新,印尼,文,菲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海洋国家"或"海岛国家".1967年,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一个"国家集团"这就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发展至今已有10个成员国. 东南亚各国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且都是新兴的国家.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 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东南亚地区又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全区约有华侨,华人2000多万,另有200多万印度人,100多万其它国家的外来移民. 今天的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东南亚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 东南亚是中国的南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就与中国有友好往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关系密切.在悠久的历史交往中,中国人

泰国的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概览

第六讲泰国的民族文化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们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习俗。泰国一向被人们称为“亚洲最具异国风情的国家”。泰国作为当今最富有特色的国家之一,其文化也具有别具一格的魅力和价值,泰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深度和广度上,虽不敢和称为世界级的文明古国——中国相媲美,但也有其独特而深奥的价值。“虔诚”、“宽容”、“和谐”,这毫无疑问是泰文化的真谛所在。泰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其文学、艺术、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泰国政府很重视维护本民族的文化,认为泰国文化体现的是国格,是维系国家团结的重要根基,对国家的稳定繁荣有决定性的影响。国王蒲美蓬说过:“维护文化就是维护国家”。泰国概况 “泰国”一名是由泰族语得来的。泰国人称自己国家为“孟泰”,“孟”表示“国家”,“泰”为“自由”之意。因此,泰国是“自由之地”、“自由之国”的意思。泰国还称过“暹罗”。但早期泰族人民并没自称过暹罗人,也没有把自己的国家称为暹罗国。因泰族与缅甸的掸族同种,“暹”字就是由“掸”字转音而来的。“暹罗”本是“孟泰”的英译名。1856年4月5日,泰王被迫与英国签约时,才首次采用“暹罗”这个名称。1939年6月24日,废“暹罗”名称,改为“泰王国”。1945年2月再次改为“暹罗”。1949年5月,恢复国名“泰王国”。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王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38年,銮披汶执政,1939年6月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1949年5月又改称泰王国。 货币为铢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为白色。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国徽】是一个极富宗教神秘色彩的图腾图案,图案是一只大鹏鸟,鸟背上蹲坐着那莱王。传说中大鹏鸟是一种带有双翼的神灵,那莱王是传说中的守护神。是泰国民间传说中鹰面人身的神灵,它头顶金色宝塔,裸露的颈部、手臂和手腕都戴着光彩夺目的金色饰品,两臂弯向头部,手指内侧,偏偏起舞,构成泰国民间舞蹈舞姿的典型造型,展现出浓郁的泰国民族特色。大鹏身披深红色双翼和尾巴,戴着金色的盔甲,两只利爪雄健有力,令人顿生虔诚和敬意。 【国歌】《泰王国国歌》,鲁昂·萨拉努普拉潘词,夫拉·陈·杜里洋曲。 【国歌歌词】 泰国人鲜血流在泰国之身,泰国每寸土都属于泰国人。因为人民始终团结,国家主权长久守稳。热爱和平但不怕战争,不许有人废独立施暴政。全民准备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