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分析理论1

精神分析理论1

精神分析理论1
精神分析理论1

《海纳百川?藏书博览》简装书库?逻辑学、伦理学、美学、

心理学、宗教

(心理学)

精神分析

引论1

编著:[奥]弗洛伊德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

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

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

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

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

的人阅读的。或者,他们也可力图钻研较系统的著作,如希契曼和巴巴拉?洛

的书,这些书由于将那么多的内容压缩在短短的篇幅之内,以致病在简约难

懂。再不然,最后,他们也许可以在许多书中找到一本,这些书不必点名,

它们都给精神分析作了适当的论述,但是它们的作者对这门学问的正确知识

的获得,没有提供必要的初步资料。精神分析文献的这个空白现在已经由一

位最合式的作者弥补起来了,这就是弗洛伊德教授本人,他在百忙中费神写

出这一本书,凡是临床心理学界都应当对他表示感谢。今后,我们对经常提

出的问题可以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这是开始研究精神分析的一本好书。

但就在这里,我也必须警告读者,对认为这部书是有关精神分析的完善

的教科书这句话,也要有几点修正。它的开始写作的情况就不允许我们对它

作出这样的估价。这部书是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的三部

分讲稿。头两部分假定听讲者绝对没有这门学科的知识。演讲的风度表明是

对这门学问的引论。但在第三期的演讲中,弗洛伊德教授无疑地认为听众已

经通过他们的研究,扩大了阅读的范围,决定不再把他们仅仅当作初学,因

而放手讨论更专门和更困难的课题——神经病的精神分析了。结果,此书的

下半部比上半部远较高深,老实说,这是有好处的,作者可以在这里或那里,

传授他的有关深奥问题的最后的结论。因此,精神分析的学者,无论他如何

高明,都可以从此书中学到许多东西。

我们也必须注意此书对于精神分析与在这里没有讲到的其他人文科学

的广泛关系,却没有作过充分的论述。除了分散在这页或那页上的若干提示

以外,对于精神分析在社会学、种族发展研究、尤其是正常人心理学上的应

用的范围,却很少讲到。此书基本上限于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和梦及神经

病的三项专题,他选取了这些专题用以为达到作者目的的最适宜的题材——

给学生介绍精神分析。

此书的美国译本已早出版了,但除了笔调上的缺点以外,译文中还含有

许多严重的错误,例如有一节说幻念不受影响,翻译成这样的句子,似乎意

味着弗洛伊德认为强迫观念是不可治之症——因此,我们决定另出版一个译

本。里维埃夫人慎重将事,得到了贝恩斯女士第二部分十一讲草稿的帮助,

译成了全书。我把译文和原著进行了比较,同弗洛伊德教授和里维埃夫人讨

论了疑难之点。里维埃夫人的英译本将会令读者满意:我敢保证它是忠实的。

欧内斯特?琼斯

1921年12月

译序

我在抗战前曾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的英译本译成中文,由上

海商务印书馆于1930年出版。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

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以后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

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发生了不

同程度的影响。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维也纳犹太籍的神经病医生。他于1856

年5月6日生于摩拉维亚(现属捷克),四岁时随同父母移居维也纳,在维

也纳度过了八十个年头。他幼时聪慧。1873年考人维也纳大学学医,从事他

所感兴趣的科学研究。1876年,他在布吕克教授指导下当助理研究员,1881

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次年,他即和神经病医生布洛伊尔合作。布洛伊尔的

年龄比弗洛伊德大十四岁,他也是布吕克的弟子。布吕克和路德维希、杜布

瓦-莱蒙及赫尔姆霍茨志同道合,结成联盟,反对话力论,认为“有机体内除

一般物理化学的力在起作用外别无其他的力”。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布吕

克门下,受了物理主义的生理学训练,承认“心理学是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

研究,心能就是由大脑细胞所供应的物理能”①。

布洛伊尔曾用催眠法洽疗一个癔病的女病人安娜。这个病人在许多症候

之中,还有一个特殊症候,就是有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在干渴得无法忍受时,

也不能喝水。在催眠状态中,她诉述自己童年时,如何走进她不喜欢的女家

庭教师的房间,看见她的狗从玻璃杯内喝水,引起了她的厌恶,但由于受尊

敬师长的传统影响,只好默不作声。她在催眠中,恢复了她对这个往事的回

忆,尽量发泄了她的愤怒情绪,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这种治疗主

要是通过谈话或暗示进行的,所以弗洛伊德称之为谈疗法,是他后来发展的

精神分析法的基础。

他对这个疗效的解释是以布吕克的物理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以为人的心

理活动有赖于神经系统所供应的物理能。物理能的水平过高时,就需要释放

或宣泄,从而促成了神经病的消失。所以弗洛伊德在行医的初期是支持神经

病的物理或生理的病因说的。

但是弗洛伊德面对这个疗效,也感觉到身心关系的微妙。由于他受过布

吕克的物理主义的教育,所以不立即转入心身交感论,而仅仅主张心身平行

论。他说,“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的链条不会与心理过程造成因果的关系。”

“因此,心理是与生理平行的一种过程。”①他认为心物在本质上是不同类的,

所以他认为把这一种过程译成他种过程乃是逻辑上的错误。但据弗洛伊德传

记的作者琼斯的分析,弗洛伊德并没有彻底坚持平行论,有时也会说身体或

性的变化产生了焦虑,或一种情绪导致了手脚的瘫痪。②

1885年1886年间,弗洛伊德就学于法国神经病医生沙可。沙可用催眠法,有时消除了这些症候,有时引起了癔病的症候,因此,弗洛伊德以为治

疗身体的症候可以通过观念传递而奏效。他后来又赴南锡,观察了李厄保和

伯恩海姆的催眠治疗术。这些法国医生与同时代的德国医生不同,他们不坚

①波林。《实验心理学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816 页。

①琼靳《弗洛伊德传》第一卷(Sigmund Freud,I)1953 年版,第368 页。

②同上,第369 页。

持大脑解剖的观点,承认心理病理学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①

弗洛伊德由于受了法国的影响,同时根据他自己的临床经验,逐渐从生

理的病因说走向心理的病因说或心理动力说(thepsycho-dynarnic

hypothesis),以为神经病起源于心理内部动机的矛盾。弗洛伊德在生理病

因说的指导下,曾于1886年试用过电流疗法、水疗法、按摩法治疗神经病,

但疗效并不显著。在心理病因说指导下,他于1887年采用从沙可那里学来的

暗示疗法,认为这个方法很好,时间也较为经济,但疗效难以持久,常有反

复。因此,他乃创制精神分析法,也就是自由联想法,于1892年开始运用。

他由于坚持赫尔姆霍茨学派的准则,不相信自由意志说而坚持他的所谓决定

论,以为任何联想都不是无因而至的,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因此,通过病

音的自由联想就可以挖掘出深埋在病者心理最底层的动机或欲望,也就是所

谓潜意识的欲望。原来,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历程分为二层,上层为意识,

中层为前意识,底层为潜意识,构成了他的深度心理学(thedepth

psychology)。他以为一个观念的意识是转瞬即逝的,但是消逝了的观念有

需要时可以再成为意识的,这便叫做前意识。至于潜意识的观念是遭受过压

抑而被摒斥于意识领域之外的,现在如果要它重复进入意识,就为病者所拒

绝了。所以弗洛伊德以为抵抗和压抑是同一历程的两面。精神分析的目的就

在于克服这个抵抗,把潜意识的欲望化为意识,治疗就可以奏效了,然而这

个抵抗是不容易制服的,需要精神分析家的高度技巧。

被压抑的欲望是什么性质的欲望呢?弗洛伊德以为主要是性的欲望;性

的扰乱是神经病的根本原因。他于1896年出版了《癔病的病因学》,提出了

诱引说(theseductiontheory),以为儿童幼时天真,并无性的冲动,只

因受了成人的诱引,导致了这种冲动的产生。到了1896年后期和1897年上

半期,弗洛伊德开始对诱引说发生怀疑。1897年夏季,他进行了艰苦的自我

分析,发现了他自己幼时对母亲的里比多欲和对父亲的敌视,这就是所谓伊

谛普斯情结。于是他放弃了诱引说,而承认儿童期的性生活,不过弗洛伊德

的“性”不是专指生殖的或生殖器官的快感,而是指一切敏感区的快感。

由于布洛伊尔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性的观点,弗洛伊德便改以弗利斯为

志同道合的好友。他把自己放弃诱引说和发现伊谛普斯情结的秘密写信告诉

弗利斯。弗利斯对性问题的研究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于1897年发表他的处女

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并发症,叫做鼻反应神经症,包括头痛、神经痛及循环、

呼吸、消化等内脏器官的扰乱。他的研究有两点特别引起了弗洛伊德的兴趣。

“1.他认为鼻粘膜与生殖器官活动有特殊的关系,因为在性兴奋中,鼻粘膜

有时有充血现象。2.他从妇女行经的事实揣测两性的生命活动都隐含有周期

性。”①弗利斯于1887年来到了维也纳,通过布洛伊尔的介绍,听弗洛伊德

的神经学课。他在此后六年,便经常与弗洛伊德通信。弗洛伊德给他的信函、

卡片、摘记计共284件,其中有168件构成了题为《精神分析的起源》的论

文。①

弗洛伊德在性的问题上,虽然得到了弗利斯的支持,但阿德勒和荣格继

①琼斯,《弗洛伊德传》第一卷,第370 页。

①见《精神分析年鉴》(The Annual Survey of Psychoanalysis)第五卷,第513 页。

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起源》(S. Frelud, origin of Psychoanalysis, Lettersto Wilhelm Fliess,Draftsand

Notes,1887--1902)。

布洛伊尔之后都因反对性的病源学,背弃了弗洛伊德的教义。阿德勒干1911

年从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分裂出来,另创个体心理学;荣格于1915年,继阿德

勒之后脱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树立起分析心理学的旗帜。

但是弗洛伊德那时却已驰名国外了。1909年,美国克拉克大学二十周年

校庆,校长斯坦利?荷尔邀请他前往参加,并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他会见

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如詹姆士、卡特尔、铁钦纳等人。他在该校的演讲分五

次进行,题名《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由蔡斯译成英文出版,后并译成

几种文字,中译本于二十年代发表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教育杂志》。弗洛

伊德是多产的学者,他的著作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新的精神分析学会在

欧洲大城市中纷纷建立起来。荷兰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学家协会以及英国心理

学会都邀请他为名誉会员。总之,在1919至1939年间,他的名誉达到了最高峰。

但是他的晚年生活是苦难重重的。他于1923年发现患了口腔癌。希特

勒当权时大肆反犹,1938年侵占了奥地利,弗洛伊德被迫离开了维也纳,1939年9月21日死于英国。

弗洛伊德的声誉之隆,影响之大,在心理学家中是罕见的。他对心理学

的主要贡献是关于人类动机的研究,或者如波林所指出的,“动力心理学的

重要来源当然是弗洛伊德”①。众所周知,冯特及其弟子的实验心理学,继承

了联想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传统,从事感知觉的研究,重视意识的内省分

析,对于人的行为及其动力或动机的分析是比较忽视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

析对传统的实验心理学起了补偏救弊的作用。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欢

迎。

美国心理学史专家舒尔茨在他的《现代心理学史》1981年新版中,在强

调了弗洛伊德的某些概念被纳入现代心理学的主流以后,并指出,“弗洛伊

德对一般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访问克拉克大学以后,他的体系的冲击

力立即为人所感受到了。巴亢说过,1910年后,美国报刊载满了弗洛伊德的

论文,1920年后,美国出版了两百部以上的书籍,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②。所以弗洛伊德在美国是很出名的。

但是弗洛伊德究竟是治疗神经病的医生而不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心理实

验家。他所根据的材料不是通过实验控制的方法而取得的。他用精神分析法

治疗神经病时,谁也不能保证病者的报告不是揣摩医生的要求,符合医生的

愿望而作出的。所以弗洛伊德搜集材料的方法受到了心理学家的批评。③

弗洛伊德在理论上也不无困难。首先是潜意识问题。据定义,潜意识是

有异于前意识的无意识。前意识有可能重新进入意识,至于潜意识则是不准

侵入意识的。弗洛伊德重视潜意识,就相应地轻视意识。有人认为心理的就

是意识的,意识的就是心理的。弗洛伊德说,不对,这个公式不能成立。因

为“意识不是心理的实质,而只是心理的一个属性,一个不稳定的属性,因

为它是旋即消失的,消失的时间远较长于存在的时间。”①

当然,对于心理等于意识这个公式,我们也是不同意的;我们也认为心

①波林,《实验心理学史》,中译本第797 页。

② D. Schultz,A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 ,3rdEd.,1981,p.339。

③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第二版中译本,第341 页。

①S.freud,collected Papers v,p.379.

理历程应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但是心理的实质却恰恰是意识而不是无意识,

更不是潜意识。弗洛伊德也知道贬低意识的地位是不得人心的。所以他说,

“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我们说来,意识的属性已经失去了它的重要性。它仍

然是唯一的光线,照亮了我们通向心理生活奥秘的道路。也就由于我们的发

现的特殊性,我们在心理学内的科学研究就是要将潜意识历程译成意识历

程,从而填补了意识知觉的空白……。”②弗洛伊德的这个自白表明意识只有

一种功能,那就是用以发见潜意识奥秘的唯一探照灯,而潜意识心理学的研

究则反过来给意识的知觉填补空白。这还不是贬低意识的价值吗?他可不知

道“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

光明灿烂的世界就因为有意识和社会实践,而弗洛伊德则是把潜意识“片面

地、夸大地、过分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④,

并且他的决定论,尤其是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决定于潜意识的欲望,显然是

陷入了反理性主义的错误。

第二是泛性论问题。如果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贬低了意识的作用,他

的泛性论便将人降级为一般动物,抹煞了人的本质特征。关于人的本质,马

克思曾经指出,它“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①而在这些关系之中,生产关系尤其对人的心理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而弗洛伊德则是反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甚至抹煞了社会文化或

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性。他宁愿采取生物学的观点,仅仅将他的理论建立在

生物学的事实的基础之上,以为生物有自存和存种两种目的,因此,“将本

能分为两大类,使相当于人类两大需要——即饥和爱,”而他则尤其重视爱

或性。他说,“根据这个观点,我们乃介入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干精神分析之

内。前者包举个体的生存、延续及发展,后者包括幼稚的及倒错的性生活。”

②如果人类只有与饥及爱两大需要相应的自存和传种两种本能,那么人类和其

他动物还有什么差别呢?所以弗洛伊德的出发点是十分错误的,无怪布洛伊

尔、阿德勒和荣格都在性的问题上与弗洛伊德发生了分歧。

我们还可以焦虑神经病为例,进一步说明弗洛伊德的性的病因比的困

难。弗洛伊德以为被阻抑的性欲和病态的焦虑有内在的联系。早在1911年,

琼斯就已经自称“对生理的性的紧张状态转化为焦虑的学说在生物学上的确

当性提出过疑问”,他以为应当说焦虑是一个特殊本能的情绪,而这个本能

则为防御本能,是由内部产生的压力的刺激所引起的。③所以琼斯否定了焦虑

神经病的性的病因论。

弗洛伊德对五岁男童汉斯惊悸病的性的解释,我在1930年《精神分析引论》旧译本的译序中也曾提出过批评的意见,以为汉斯对于其母进行性的

窥探都是由于受了其父暗示的结果。《73—74年心理学》的编著者也说,“汉斯同母亲一起,当驾马车的马央足跌伤时,他大吃一惊。依据弗洛伊德的解

释,这个意外事件只是汉斯惊悸病的突发原因(或最近原因)。他以为真正

②同上第382 页。

③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 年版,第199 页。

④借用列宁对唯心主义的评语,《哲学笔记》第365 页。

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 页。

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旧译本第70—71 页;原著英译本第131、132 页。

③琼斯,《弗洛伊德传》第一卷,第261 页。

的原因则是小汉斯在伊啼普斯时期中所显而易见的内心的矛盾。”可是“批

评家指出(汉斯)父子之间的对话,父亲发问的暗示性的问题,显然是由于

他研究精神分析的结果而带有(先人为主的)期望的意味。”①所以汉斯的惊

悸不是由于伊谛普斯情结作祟,而是他的父亲的不良教育的结果。

第三是关于死本能问题。弗洛伊德的动力心理学开始时是以潜意识与意

识之间的矛盾为支柱的。潜意识欲望企图侵入意识或前意识,而意识或前意

识的检查员则严格把关,不准这些想入非非的欲望擅自进入。这个检查员就

是自我或自我理想。

这个自我理想后来被弗洛伊德发展为超我,而性的欲望则归属于一个实

体叫做伊底。因此,弗洛伊德乃于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三分法之外,复

有超我、自我和伊底的三分法。这后一种三分法是性与自我对立说的延续和

发展。但是这个对立由于弗洛伊德提出死本能而被否定了。

弗洛伊德的死亡学(Thatlatology),自1900年开始就在他的思想中

萌了芽,到1920年,他发表了《超越唯乐原则以外》(BeyondthePleasure

Principle),提出了死本能的概念。他说,“死亡以死本能的形式,成为一

种消灭生命的势力,而所有生命的目标都表现于死亡。”①后来他在《精神分

析引论新编》中又以生物学观点,将本能区分为性本能及攻击本能。他说,

“我们以为本能有不同的两类,即最广义的性本能(可称之为Eros…食色?

本能)及以破坏为目的的攻击本能。”②弗洛伊德在提出攻击本能之后,便先

发制人地以性恶论的理由堵塞性善论者之口。他指出,“历史的事实及我们

的经验……都证明人性本善的信仰只是一种错觉……因为我们主张人有攻击

破坏的特殊本能之说不是因受历史教训和我们自己的经验的影响,而是由于

估计到虐待狂和被虐待狂现象的重要。”③而就被虐待狂现象看来,“就可见

它有以自我破坏为目的的一种趋势。”④我们也许认为这个趋势尽管见于被虐

待狂者,但决不是正常人的心理。但是弗洛伊德则认为“本能的目标在欲恢

复事物的较早期的状态。”这个目标被称为“复旧的强迫性”(repetitioncom-

pulsion)。⑤他说,“假定远在往古,生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起源于无

生物,那么,据我们的假设,那时便有一种本能要以毁灭生命而重返于无机

形态为目的。又假定我们所称的自我破坏的冲动起源于这个本能,那么这个

冲动便可披视为任何生命历程所不能缺乏的一种死本能的表现。”⑥所以他相

信本能可分两类:食色本能要将生命的物质合成较大的统一体,而死本能则

要将生命的物质重复返于无机的状态。

这个生和死的关系问题也曾受到恩格斯的注意。恩格斯说,“今天,不

把死亡看作生命的重要因素、不了解生命的否定实质上包含在生命自身之中

的生理学,已经不被认为是科学的了,因此,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

①Psychology ,73/74,p.265。

①转引自K.R.Eissler,The Psychiatrist and the Dyitlg Patient,见Thie Annualsurvcy of

Psychoanalysis,Vo1.V1 ,p. 476。

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中文旧译本第77 页;原著英译本第141 页。

③同上。

④同上,旧译本第78 页;英译本第142 页。

⑤同上,旧译本第79 页;英译本第145 页。

⑥同上,旧译本第80 页;英译本第146—7页。

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生就意味着死。”①

但是恩格斯的生死观与弗洛伊德的生死观是无法相比的。恩格斯从辩证

唯物主义观点对生命进行了分析,以为有机体的解体过程“必然一步一步地

产生更加无生气、更加接近于无机界的产物,这些产物愈来愈不适于在有机

界中加以利用了”,就是说,根据自然规律最后必然是整个走向死亡,所以

“生就意味着死”

至于弗洛伊德则不仅就事论事,更提出了死本能,似乎人有毁灭自己的

生命的本能要求。他以为伊底是没有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一味追求快乐。它

的生活原则是唯乐原则。自我尊重现实,遵照现实原则办事,限制或压抑了

伊底的要求。弗洛伊德虽然主张唯乐原则应服从唯实原则,但仍主张人生以

求乐为止,要达到无矛盾境界,或者如赫克特所说的,“与母亲在性的方面

合为一体,或安息于她的怀抱之内,或最终到达了死的城堡,子宫内的毫无

紧张的涅■境界。”②这是完全否定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主张生不如死,为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集体自杀提供了理论根据。

同时还必须指出,精神分析体系原来是以自我或超我与潜意识欲望的矛

盾为基础的。弗洛伊德对过失和梦及神经病的解释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的。现在提出了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矛盾将如何与他原来的体系协调呢?而且

本来对立的性与自我,现在却合成了食色本能,包括了性和自我。纳克特用

法文发表了“死本能或生本能呢?”一文认为“死本能概念可以取消,因为

它与矛盾及攻击的两个重要概念发生了冲突。事实上,如果死本能存在,那

么矛盾从头就是属于心理内部的,而不是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的内化的表

示。……所以死本能说是与伊底和以得到超我支持的自我之间的矛盾说不相

协调的。死本能如果存在,那么唯乐原则与唯实原则的矛盾也会失去了意义,

分析也不起作用,因为分析是不能解决生命内部的矛盾的。”①正因为死本能

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难,所以弗洛伊德不得不修订他的学说,于是不仅被压

抑的欲望是潜意识的,压抑的自我和超我也半属无意识的。早期的弗洛伊德

与晚期的弗洛伊德发生了分歧。

第四是对文化的态度问题。弗洛伊德对文化的态度也是大可訾议的。他

的《文化及对文化的不满》(ClvilizatlonandltsDis-contents)的英丈

译本刊行于1930年。在这部著作里,他对唯乐原则的重视尤较胜于唯实原

则。他问,人生有什么目的呢?他的答复是“寻求幸福:他们要得到幸福,

而且要永保多福”。他以为这个追求的目的,一方面在消除痛苦和不适,另

一方面在体验高度的快乐。②很明显,这是继承了英国功利主义者的唯乐说

(hedonism)的传统。

同时,弗洛伊德认为文化的成就要用人类幸福的程度予以测量。他曾列

举现代文化辉煌成绩。例如他说,当我们看到一个国家为了人的福利开发土

地,征服自然,我们就承认这个国家具有高度的文明。“在这样的国家内,

凡是河流有倾覆何岸的危险都受到了限制,流水由运河导向需要的区域。土

壤勤加耕耘,栽植适宜的植物:矿产资源深入挖掘,制成合用的器具。交通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第639 页。

②《精神分析年鉴》第三卷,p537。

①《精神分析年鉴》,第七卷,第52 页。

②S. Freud,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p.27,1930.

工具迅速可靠;毒虫野兽已被消灭;家畜驯化二作兴旺发达。”①此外如林园

的布置、清洁卫生的设备、学术、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的成就以及社会

上人与人的关系的改善等都是高度文明的标志。但是弗洛伊德以为我们不可

能因此“忽视文化的建立有赖于满足本能的牺牲的程度和文化的存在有赖于

强烈的本能要求的不满足(克制、庄抑或其他)为先决条件的程度”②。

依照弗洛伊德的这个逻辑,似乎文明的进步不能增进人的快乐,反而增

进他的痛苦。他于晚期在性本能外,增加了死本能,而死本能的表现则为攻

击。不论性或攻击的冲动,在正常的文明社会里都要受到克制或压抑,不能

肆无忌惮地要求满足,特别象伊谛普斯情结尤其是大逆不道的。恩格斯说,

“如果说家庭组织上的第一个进步在于排除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的性交关

系,那未,第二个进步就在于对于姊妹和兄弟也排除了这种关系。”③这个排

除的范围随着文明的进展而日益扩大,结果形成了今天的一夫一妻制。但是

弗洛伊德认为“爱与文化的利益相反,文化的严酷的限制威胁着爱。”他说,

“就性已成熟的人们而言,对象选择限于异性,凡属生殖以外的满足多作为

反常而被禁止的。……这些限制的措施可能把有正常的性能力音的性兴趣纳

入合法的轨道而不受干扰。但是可以许可的异性爱情的唯一出路还要受法律

和一夫一妻制的进一步的限制。”①很明显,弗洛伊德对文明的不满主要是由

于他认为这种限制会给人带来不快乐的结果,不如复归于野蛮时期。他说,

依照他所提出的观点,“我们的痛苦要由我们的所谓文明负责,如果我们背

弃了它,复返于原始的情境,我们将远较幸福了”②。

弗洛伊德对文明的不满很容易使人误会他的为人,以为他是性生活的自

由主义者,其实,他完全不是这样的人,舒尔茨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弗洛伊德虽然这样热烈地强调性在我们情绪生活中的作用,但是他个人对于

性坚持一种极端否定的态度。他一贯地道及性的危险,甚至对非神经病者来

说也是这样,他劝告人们必须努力克服一般动物的需要。他说,性的行动是

会使人堕落的;会污损精神和肉体的。1897年,他四十一岁时,他本人自称已完全没有性的活动了。”③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第三编第二十七讲中也说,他希望病人“能

在性的放纵和无条件的禁欲之间选取适中的解决”。他说,“你们就不能假

定,要解释精神分析的疗效,一定是由于允许病人实行放纵的性生活了。”④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弗洛伊德。他“不是改良家,而只是观察家”,

或治疗神经病的医生。他在观察或治疗时,发见病人的本能欲望受了不适当

的压抑而成病,因此,他认为人世间的道德律所要求于人的有关性的牺牲往

往超出了必要的程度,因而他相应地把性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以致造成理

论上的乖谬。

①弗洛伊德,《文化及对文化的不满》,第53—54 页。

②同上第63 页。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3 页。

①弗洛伊德,《文化及对文化的不满》,第72 页。

②同上,第44 页。

③ D. Schultz,A History of Mobern Psycholosy,3rdEd,1981,p.321。

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中译本,本书第350 页。

这个译本的修订是与孙名之同志合作的。骆大森、宋月丽、张权五、项

宗萍四同志助编边码,特于此敬致谢意。

高觉敷

1983年6月19日

第一编过失心理学

第一讲绪论

我不知道诸位从阅读或传闻中可能已经获得了有关精神分析的哪些知

炽。不过我的讲题是“精神分析引论”,顾名思义,我不得不假定诸位对于

本题一无所知,要我来从头讲起。

至少,有一件事,我可以假定诸位是知道的——那就是:精神分析是神

经错乱症的一种治疗法。这个方法和其它医药的方法不仅不同,而且常常相

反。通常要使病人受一种新法的治疗时,医生往往夸张这种方法的轻便,好

使病人相信它的效力。在我看来,这个办法很对,我们可以因此增加疗效。

但是要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神经病患者的时候,我们的手续可就不同了。我们

要告诉他这个方法如何困难,如何需要长久的时间,如何需要他本人的努力

和牺牲;至于疗效如何,我们告诉他不敢预定,一切成功都靠他自己的努力、了解、适应和忍耐。我们所以要采用这种似乎反常的态度,当然有其充分的理由,这种理由诸位以后自然会了解的。

请原谅我在讲演一开始,就象对待神经病患者那样来对待诸位,我要劝诸位下一次不要再来听讲了。我要告诉诸位,我只能给你们以关于精神分析的一点不完全的知识,而且你们也很不容易对于精神分析形成一种独立的判断。因为你们的教育,你们的思想习惯,迫使你们反对精神分析,你们必须先在心内费很大的劲,才可克服这种本能的抵抗力。我的演讲究竟能使你们对精神分析有多少了解,那自然不能预言;但是我至少要告诉你们,你们在听讲之后,不可能学会如何进行精神分析的研究,也不可能实施精神分析的治疗。并且,你们如果有人不以肤浅的了解为满足,而却要和精神分析法建立永久的关系,则我不仅不加以鼓励,而且实际上还要予以警告。因为就现在来说,如果选择了这个职业,那么他在学术上成功的机会将被剥夺,而且当他正式开业时,会发现全社会都不能了解他的目的和意向,对他敌视,让一切隐藏的罪恶冲动都向他发泄出来。你从目前欧洲战争的流毒,也许可以推知他要应付的麻烦问题一定是无法计算的。

然而,一种新知识常常足以使有些人受到吸引,而不顾一切。你们如果有人虽然受到警告,而第二次仍来听讲,那当然不胜欢迎。但是你们都有权利知道我所要指出的精神分析的内在的困难。

第一是精神分析的教学和说明的问题。你们作医学研究时。惯于用眼睛,

你们看见解剖的标本,化学反应的沉淀物,神经受刺激后所有肌肉的收缩。后来,你们和病人接触了,你们使用感官去了解病人的症状,观察病理作用的结果,有时还可以分析致病的原因。就外科方面说,你们可亲眼看见治病的手术,而且自己也可尝试。甚至就精神病疗法而言,病人的症象,异常的表现、语言和行为提供了一系列的现象,在你们心里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医学教授大半是作说明和指导工作,好象引导你们游览博物馆,而你们则因此可以和所观察的对象发生直接的关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确信新事实的存在。

但是不幸得很,精神分析就不同了,在精神分析的治疗时,除医生同病人谈话之外,别无其他。病人说出他的以往的经验,目前的印象,诉苦,并表示他的愿望和情绪。医生则只有静听,设法引导病人的思路,迫使他注意

某些方面,给他一些解释,观察他因此而引起的赞许或否认的反应。病人的亲戚朋友只对于他们所看见的、接触的,或如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那种动作才

会相信,现在听说“谈话可以治病”便无不表示怀疑了。他们的理由当然是

矛盾的,不合逻辑的。因为他们同时也相信神经病息者的病痛,纯粹是由想

象而来的。说话和巫术最初本来是同一码事,在今天,我们用话语可使人快

乐,也可使人失望。教员用话语向学生传授知识,演说者用话语感动听众,

左右他们的判断。话语可以引起情绪,我们常用以为互相感应的工具。所以

我们不要看轻心理治疗的谈话,你们如果听到精神分析者和病人的通话,也

应当感到满足了。

但是听到通话也难办到;因为分析时的对话是不许旁听的;它的进程也

不能公之于众。当然,我们在讲精神病学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神经衰弱的或

癔病的患者,但病人只会叙述自己的病情和症状,而不会涉及其他。只有在

对医生有特别感情的情况下,才肯畅谈,借以满足分析的需要。假若有一个

与他无关的第三者在场,他就又沉默无言了。因为分析时所要说的,都是他

们的秘密思想和情感,非但不愿告人,连对他自己也是要设法隐藏的。

所以精神分析的治疗,你们就不能参观了,你们如果要学精神分析,就

只好凭借传闻。这种间接的知识使你们对于精神分析这个问题要形成自己的

判断极感困难。因此,你们要基本上相信报告人的可靠。

现在暂且假定你们正在听讲历史,而不是在听讲精神病学,又假定讲师

是在讲亚历山大大帝的传略和成功。他所告诉你们的,你们有什么理由信以

为真呢?就情形讲,其事迹之不可靠似乎更甚千精神病学,因为历史教授和

你们一样,也未曾参加过亚历山大的战事;至于精神分析者至少可以告诉你

们他自己所曾参与过的事实。但是历史家究竟有什么证据作基础呢?他可以

叫你们参考迪奥多罗斯、普鲁塔克、阿利安等人的记载,他们都和亚历山大

同时,或比他稍后。他又可请你们在庞贝看他所保存的亚历山大的石像和钱

币,展示伊索斯战争的嵌画的照片。但是严格地说,这些证物仅足证明古人

已相信亚历山大的存在和他的战功的真确。你们的批判可能又开始了。你们

也许觉得关于亚历山大的记载不尽可信,有些细节是没有充分证据的。但是

当你们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敢说你们决不至于对亚历山大的存在有所怀疑。

为什么呢?第一,教师决不至于将自己所怀疑的史实硬要你们相信,因为这

对于他是没有好处的;第二,古来史学家对于这些史实的记载,很少有抵触

矛盾的地方。你们万一要怀疑他们的记载,你们便可用两种测验:第一,看

他们是否有可能作伪的动机,第二,看他们的记载是否一致。这种测验的结

果,便可知道亚历山大确是无可怀疑的,至于摩西和尼罗特则可能差一点。

到后来,你们便可知道精神分析究竟有什么可以怀疑之处了。

你们现在有权利提出下面的问题:如果精神分析既没有客观的证据,又

没有公开参观的可能,那么如何去研究它,并相信它的真实呢?研究精神分

析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现在对它有深人研究的人也寥寥可数;但是要

学也仍是有门路可走的。自我的人格的研究,可以成为精神分析的入门。所

谓“自我研究?讲不完全就是内省,不过因为没有较好的名词,才这样来描

述它的。如果你们已经有了一些自我分析的知识,便有许多普通的心理现象

可用来作为这种自我分析的材料。这样你们便可以相信精神分析所描写的决

不是欺人之谈,虽然这方面的进步也不无限制;如果你们想要学得更好,可

以让自己亲自来接受精于此道者的分析,可以利用机会去观察分析者技艺的

微妙之处。这个学习法虽然很好,但只能用之于个人,而不能用之于全班。

关于精神分析的第二种困难,并不是它本身固有的,而是你们受了医学

研究的影响以后才有的。你们因受过医学训练而养成的一种心理态度,和精

神分析的态度大不相同。你们常将机体的机能和失调,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

之上,用物理化学来加以说明,用生物学的观点作进一层的解释,而从来不

稍稍注意于精神方面的生活,不知道精神生活是复杂的有机体最后发展的结

晶。因此,你们对精神分析的观点是生疏的,你们常怀疑它,否认它有科学

的价值,而把它留给诗人,哲学家,玄学家和一般人。你们的这种缺陷使你

们不能成为良好的医生;因为治疗病人,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病人的精神生活,你们本来轻视那些江湖术士和巫师,可是因为你们忽略了精神生活,你们便恐怕不得不让术士巫师们收到一部分治疗之效了。

你们以往教育的这一缺陷,我知道是情有可原的。你们在学校里没有一种附属的哲学科目可以作医学的帮助。无论是思辨哲学或叙述性的心理学,或是和感官生理学联带研究的所谓实验心理学,都不能帮助你们懂得心身的关系,或了解精神生活的失调。医学上固然有一种精神病学专讲各种精神失调,汇集为种种临床图书,但就是连精神病学者本人也怀疑他们的这些纯粹描述的公式是否够得上称为科学。这些图画所表现的症状究竟如何发生,如何组成,如何联系,都是个未知数:它们或者是与脑子里的变动联系不上,或者虽能联系,却无法解释。只是当这些精神失常已被断定为机体疾病的间接结果之后,才有治疗的可能。这个缺陷就是精神分析所要补填的。精神分析法要供给精神病学以心理的基础,要求得到一种共同的理由来解释身体和精神的病扰。要达到这个目的,便不得不放弃种种成见,无论它们是解剖方面的,化学的或是生理的,而彻底应用纯粹的心理学的概念。这在你们看来,

开始时是会感到奇怪的。

其次还有一种困难,并不是由于你们的教育或你们的心理态度而引起的。精神分析有两个信条最足以触怒全人类:其一是它和他们的理性的成见相反;其二则是和他们的道德的或美育的成见相冲突。这些成见是不可轻视的,它们都是人类进化所应有的副产物,是极有势力的,它们有情绪的力量作基础,所以要打破它们,确是难事。

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今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我们要记得我们从前常以为心理的就是意识的。意识好象正是心理生活的特征,而心理学则被认为是研究意识内容的科学。这种看法是如此明显,任何反对都会被认为是胡闹。然而精神分析却不得不和这个成见相抵触,不得不否认“心理的即意

识的”说法。精神分所以为心灵包含有感情、思想、欲望等等作用,而思想

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但是精神分析因为有了这个主张,一开始便失去了那些清醒的有科学头脑音的同情,而被怀疑为荒谬捣鬼的巫术。我为什么指“心理的即意识的”之说为偏见呢,你们当然不易了解,而潜意识如果真

正存在,人类进化过程究竟要到那一个时期才能否认它,或者这种否认究竟有什么好处,那也是你们所不能揣测的。于是心理生活是否和意识同范围或超出于意识的范围之外,这种争辩也就象是文字之争而无关实际了;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对于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

现在我要叙述精神分析的第二个命题了;你很难猜想第一个命题和第二

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密切。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

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由我看来,精神分析法所以引起大家的敌视,这个结论是主要的原因。你们一定是想要知道这个结论的理由的。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地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而其所利用的本能冲动,尤以性的本能为最重要。因此,性的精力被升华,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的目标。但是由此而造成的组织是不大稳固的,因为性的冲动不易控制;而参与文化事业的各个人都不免有受性力反抗的危险。性力如果一旦放肆,回复到它原始的目标,社会文化就将遭受到最大的危机。所以社会不愿有人指出性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不愿承认性本能的势力,或讨论各人性生活的重要;为了训练克制,关于性的问题,就完全避而不谈了。因此,精神分析的理论是要受到非难的,是要被视为丑恶的,不道德的,或是危险的。但是这种驳斥并不容易生效,因为精神分析的结论实可称为科学研究的客观结果;所以要驳斥得有力,就不得不有相当的理由。人类的本性喜欢把不合意的事实看作虚妄,然后毫无困难地找些理由来反对它。因此,社会宣布它所不能接受的东西为不真实的,用来源于感情冲动的一些逻辑的。具体的理由来低毁精神分析的结果,并坚持偏见,借以抵抗我们强有力的反驳。

然而我们决不因此对这种反面的理论趋势表示退让。我们只是要承认我们苦心研究所得到的事实。我们认定在科学研究的范围之内,不必照顾到各人实际上的成见,不论它们是否有理。

这些是你们开始对精神分析感到兴趣时所面临的一些困难。这对初学者来说也许讲得太多了。如果你们不因此失望,我们便继续讲下去。

第二讲过失心理学

我们现在先从事实的观察入手,而不用假设。为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

可选取那些经常遇见而从来没有人注意的现象。这些现象一般健康人也常

有,与疾病完全无关。我所要说的就是大家所常犯的过失。譬如,你想要说

一件事,却用错了词(这就叫做“舌误”①(slipofthetongue)〕;

又如写字也有类似的错误(这就叫做“笔误”①(slipofthepen),笔误可以看出,也可能被忽视;又如读书念错了字〔这就叫做“读误”②

(misreading)〕;人又如听官本没有病,可是听错③人家所说的话。还有一组过失是由于暂时的、虽不是永久的遗忘所致,④譬如一个人记不起他所熟悉

的见面便认识的人的名字;又如一个人忘记去做一件他所要做的事,到后来

可又记起来了,可见他只是暂时地遗忘。此外另有一种过失并没有这种暂时

性,例如放错⑤了物件以致后来找不到了。这也是遗忘的一种,可是略异于普

通的遗忘;因为我们对于这种遗忘,感到惊异懊恼而不能理解。还有某些过

失,虽也有暂时性,却可与此同类。譬如有人始终知道某事不确,有时却信

以为真。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许多。

这些过失的名词,在德文都以“ver”起首,由此可见它们相互间的关系。

它们指的大半是暂时的,不重要的,而在生活上没有重大意义的动作。譬如

遗失物件实际上没有什么重要。所以这些事实引不起多大的注意。也引不起

多大的兴趣。

我现在却要请你们研究这些现象,你们也许会不耐烦地反对,说:“在

人世上及精神错乱等方面值得解释的神秘玄奥的事情多得不可胜数,对这些

无关重要的过失多费气力,实在是太无聊了。假使你们能够解释一个耳聪目

明的人在白天如何能看见或听到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或解释一个人如何能忽

然相信自己正在受到他最亲爱的人的迫害,或者如何能用最巧妙的理由证明

一种连任何儿童都会感到荒谬的幻想,那末,人们就会愿意重视精神分析了。

但是如果分析仅只能说明一个演说家为什么用错了字,或一个主妇为什么遗

失了钥匙等琐屑小事的原因,那么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就应留以研究更为重大

的事情了。”

我的答复是:别着急吧,你们的批评是文不对题的。精神分析当然不能

夸口说从来不干琐屑的事情,相反,它所观察的材料常被旁的科学讥讽为琐

碎的,平凡的,不重要的事件,甚至可以说是现象界里的废料。但是你们的

批评似乎认为凡是重大的事件一定常有重要的表现。但在某种条件、某种时

刻,难道很重要的事件便不能借琐屑的事件表现出来吗?这是很易举例说明

的。譬如这里听众中的青年们,他们是怎样知道自己已博得了女人的欢心呢?

难道一定要等她给你明白的宣示,热烈的拥抱吗?难道不是只要她等别人不

①德文作Versprechen。

①德文作Verschreiben。

②verlesen。

③verhoren。

④vergessen。

⑤Verlegen。

或者假使你是侦探,侦察一个谋杀案,你能期望杀人犯在现场留给你一张有姓名地址的像片吗?难道你不会因为已经有了你所要找的蛛丝马迹便感到满

足吗?所以微乎其微的符号也有它相当的价值,是不容我们轻视的;通过这

些信号也许可能发现重大的事件。你们认为人世上及科学上的大问题有引起

我们兴趣的优先权,我当然表示同意。然而你们如决定从事于大问题的研究,那也足没有什么好处的。第二步如何着手,便不免茫然了。就科学工作而言,

面前如果有一条可走的路,你便照着走去。假使你不带偏见或成见,勇住直前,你或可凭借各种事件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有小事和大事之间的联系,)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幸运地走上了研究大问题的轨道上去。

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我希望你们对这些正常人的小过失产生研究的兴趣。我现在想先请问那些不懂精神分析的人究竟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他的第一个回答肯定是:“这些小事,是不值得解释的。”这句话究竟

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他以为小事便可此可彼,而不能和其他事件发生因果联系吗?无论何人在任何方面,假若如此否认自然现象的因果律,就不免将科学的宙字观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宗教观也不至于如此荒谬,因为据宗教的教义,若非上帝所愿,即“一雀之微也不至于无因落地”。我想我们的朋友一

定不会坚持他的第一个答案;他一定会让步说自己如果去研究这些现象,一定可以立即求得相当的解释。那一定是由于轻微的机能错乱,或精神的松懈所致,这些情况是可以找到的。一个人平日说话本来不错,现在错了,那必定是由于(一)疲倦或不舒服,(二)兴奋,(三)注意集中于他事的结果。

这是容易证实的。疲倦、头痛、或周期性偏头痛常使人说错话。忘记了恰当的名词也常常发生于这种状况之下;有许多人因不能记起专名,便预知偏头痛要发作了。一个人兴奋时,也常用错了字,或做错了事①;注意分散或注意集中于他事时,常易忘记一些未曾计划的事以及许多他想要做的事。布拉特剧本里的教授可用以为例。他因为正在考虑第二卷书的问题,忘记了自己的雨伞而拿起了别人的帽子。我们由自己的经验,也知道一个人若专心注意于他事,便会忘记他的计划或信约。

这些诸似乎是完全容易了解,无可辩驳的,但也许不能引起多大的兴趣,

也不能满足我们的期望。让我们更细心研究这个解释过失的理论吧。这些人所说的过失发生的条件是不属于同一类的。循环系统的疾病和央调是常态机能所以错乱的生理根据;兴奋。疲倦、及烦恼等,则可视为心理生理的原因,

这些都容易化为理论。疲劳、烦恼和全面的兴奋可以引起注意的分散,以致不能专心从事于动作,使事情很易受到干扰而不能准确完成。神经中枢的血液循环如有毛病或变化也可有相同的结果,照样引起注意的分散。总之,由于机体的或心理的原因而引起的注意的扰乱就是各种过失的主因。

然而这种解释对精神分析的研究没有多少帮助,所以我们要抛弃它了。老实说,对于这个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以后,便可见这个“注意”说和事实

不尽相符,或至少不能由此推论一切。我们知道有许多人虽不感觉到疲倦或兴奋,一切都属常态,但也可发生这种过失和遗忘;除非是因为有了这些过失,我们事后才将这些过失归因于他们自己所不肯承认的一种兴奋的状态。同时,这个问题也不是这样简单的,因为注意加强,事情也不一定成功;注意减弱,事情也不一定失败。有许多动作纯为自动,不必注意也可以成功。

①德文作Vergreifcn。

譬如走路,也许不知道往何处去,但能到达目的地而不至于走错了路。这至

少是我们所常见的。善于弹钢琴的琴师不假思索也能成调。他当然也许会犯

些偶然的错误,但是假使自动弹琴可以增加错误的危险,那么琴师因不断地

练习而使弹琴的动作完全变成自动,就会最容易陷入这种危险之中了。然而

我们知道有许多动作在没有给予特殊的集中注意时,却非常有成绩,而有时

渴望成功,不敢稍微分散注意力,反而导致错误。你们也许可以说那是由于

兴奋的结果,但是兴奋为什么不能促进注意力集中于他所期求的目的之上,

那就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了。所以一个人如果在重要的谈话中把自己所要说

的话说反了,就很难用心理生理说或注意说来加以解释了。

关于这些过失还有许多旁的次要的特点,也不是这些理论所能解释明白

的,譬如一个人暂时忘记了某人的姓名,非常懊恼,他情不自禁地努力回忆。

为什么他虽感到懊恼,却总不能促使他捉住那个已经上了舌尖而有人提起便

可立即记起的字呢?或者另举例子来说吧。有时错误增多,互相连锁,或互

相替换。譬如有一人第一次忘记了一个约会;第二次,他特别努力记住了,

却又发现自己记错了日期或钟点。又如有一个人想用种种方法记起一个已经

遗忘的字,而思索时竟将那个可为第一个字线索的第二字又完全忘掉了。他

若因此追求第二个字,第三个字又被遗忘,如此等等。排字的错误也是这样。

这种错误据说有一次见于某一“社会民主”报上。该报记载一次节宴,说:

“到会者有呆子殿下”(HisHighness,theClownPrince)第二天更正时,

该报道歉说:“错句应更正为…公鸡殿下?”(HisHighness,theCrowprince)。

又如某将军颇以怯懦闻名于世。有一随军记者访问将军,在通信中称将军为

thisbattlescaredveteran〔意即临战而俱的军人〕。次日,他道歉了,说

昨日的话应更正为thebottle-scarredveteran①〔意即好酒成癖的军人〕。

这些过错,据说是由于排字机中怪物作祟的结果——这个比喻的涵义就不是

心理生理说所能包括了。

说错话也可因受暗示而引起,现在讲一个故事来加以说明。有一个新演

员在《奥尔良市少女》一剧中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本应禀报国王说:“(The

Constablesendsbackhissword”〔意即“警察局长将剑送回了”〕。预

该时,主角开玩笑,有好几次对胆怯的新演员,将本文改念为“The

Komfortabel①sendsbackhissteed”。〔意即“独马车将马送回了”〕。

公演时,这不幸的新演员虽屡经告诫不要说错,或者就因为受了告诫的缘故,

竟照错本禀报了。

这些关于过失的特点,决非分心说所可解释;然而我们也不必因此就证

许多过失却可以从另一方面加以考虑。

我们选择舌误作为最合宜的代表。笔误、读误当然也可为例。但我们必

须记得我们所曾讨论的只是究竟在何处及何种情况之下说错了话;而所已求

得的答案也仅以此点为限。我们也可以问为什么只有这个特殊的错误而没有

其他呢?这就要对过失的性质加以考虑了。须知只要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回

①这是英文的例子。——英译注

①Komfortabel 是维也纳的一个俗语,意即“独马车”。英文中也有一个例子如下:在某剧中,正当出殡时,演剧者说“站开去,我的大人,让牧师咳嗽”(Let,theparsoncough)吧,pansoncough 盖即coffin pass〔棺材通过〕之误.

答,过失的结果又未经解释,那么虽然生理的理论已经提出,而在心理方面,

却仍旧纯属偶然发生的现象。譬如我说错了一个字,我可以用无数种方式来

说错它,我可以用一千多个旁的字以代替那个对的,或对的也可有许多变式。

在许多可能的错误之中,唯独发生这个特殊的错误,究竟是有没有原因呢?

或仅靠偶然的机会呢?这个问题究竟能否有合理的答复呢?

梅林格和迈尔(一为语言学家,一为精神病学家)在1895年,曾设法从

这方面研究舌误的问题。他们搜集了许多实例,纯用叙述的观点加以论列。

这当然不是解释,但是可因此导向解释。他们将错乱分为:“倒置”(字及

音节,字母的倒置)、“预现”、“语音持续”、“混合”、“替代”五种。

现在试举例分类加以说明。譬如说“黄狗的主人”,错为“主人的黄狗”,

这就是“倒置”(就字的位置说)的例子。又如一个旅馆的茶房,敲着大主

教的门,主教问是谁敲门,茶务一慌,回答说:“我的奴仆,大人来了”,

也可视为倒置的好例。①至于句中字母的。…混合”,则有如传教士所说:“How

oftendowefeelahalf-warmedfishwithinus”。又如有人想要说自己

此番是被动的单恋(就是说情不自禁的单相思),却说错了,此番是被恋,

这就是一个凝缩的例子②。至于语音持续是由于已经说出的音节干涉将要说出

的音节而发生的。例如,“诸君,请大家干杯(auzustossen)以祝我们领袖

的健康”,误为:“诸君,请大家打嗝(aufZustossen),以祝领袖的健康”。

又如议会的一位议员称另一者员为“honourablememberforCcntral

Hell”,(意即中央地狱里的荣誉会员,把Hull误说成Hell;再如一个士

兵对朋友说:“我愿我们有一千人战败在山上”,把for-tified(守卫)

误为mortified(战败);这些都是“语音持续”的例子。就第一例子说ell

这个音是从前面的词“memberforCentral”持续下来的,第二例子中“men”

一词里m音持续下来构成了mor-tified。这三个例子不很常见。较常见的是“混合”的例子。譬如一个男子问一位女士,可否一路“送辱”她(beg

leit-digen);“送辱”这个词是由。“护送”(begleiten)和“侮辱”(beleidigen)这两个词混合而成。(但是年轻人要知道他若如此卤莽,便

很难对女人有成功的希望。)又如一个可怜的女人说自己有一种无药可治的

鬼怪病(incu-rableinernaldise1se①

)(译注:inferllal或许是internal

之误,internaldiSease意思是内病;)又如某夫人说:“男子很少知道女

子所有的…无用的?性质(ineffectualqualities)的价值”(译注:ineffec-tual或即affectional意即感情的;)这些都可称为“代替”。

梅林格和迈尔对于这些实例的解释是很欠完满的,他们以为一个字的音

和音节有不相等的音值,有较高音值的音可以干涉较低音值的音。这个结论

显然是以“不常见的预现”和“语音持续”作根据的;就他种舌误而言,则

音值的高下纵使存在,也不成问题。最常发生的舌误是用一个字代替另一个

类似的字;有许多人认为这个类同之点便够作解释了。例如某教授在开讲时,

说:“我不愿”(geneigt)估量前任教授的优点,——“不愿”是“不配”

(geeignet)之误。

然而最普通而又最足以注意的吉误是把所要说的话说反了。这些例子可

①这是英文的例子。——英译注

②这是编造出来的一个中文例子。——译者①这是英文的例子。——英译注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咨询期中作业 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理解: 精神分析理论为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个学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心理咨询中,主要的部分有: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性心理发展学说、人格构成学说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抗拒的分析、移情的分析、解释等。 (二)评价: 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主张从过去了解现在、对梦境进行分析,注意观察和运用移情关系。 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 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著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著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适用领域: 1、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 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2、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应用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绵阳师范学院 题目: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姓名:李明 学号: 1 3 0 3 0 4 0 1 0 7 专业:历史学 班级: 2013 级 1 班 指导教师:吴节义 2014年12月25日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要了解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首先要了解其具体含义,先简述它们的内容。 一、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二)本能论 本能论构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本质。弗洛伊德认为,本能这个词“代表了所有生于身体内部并且被传递到心理器官的力”,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本能的对象是能满足欠缺状态的事物或手段。 (四)、人格论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

伊底又称本我,它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伊底是完全非理性的,它遵循着快乐原则。伊底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构成,肉体是它的能量源泉。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即它督促自我加强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超我形成于幼儿期,因为光靠自我的力量不能控制伊底的本能冲动,所以,超我的形成是必要的。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影响重大。但是,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 弗洛伊德在对自我功能以及神经症和精神病根源的研究中,提出了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系统观点。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 埃里克森的阶段论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他的学说更为乐观,更认同人类积极发展能力的主动性。他认为,如果个体能够积极的加以解决,那么将促进个体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质,如果个体不能顺利的应对,则会影响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或是留下问题。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理论强调,寻求控制感、力求完美和克服自卑是人类的本能。当我们体验到自卑时,我们便被追求优越的力量所驱动。他指出,优越并非一定是比他人优越,而是从一种只觉到的较低的位置发展到较高的位置,从感觉到不足到感觉到增强,通过追求能力、控制、完美从而克服无助感。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试题精神分析理论讲解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试题3 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 一、单选题 1.下面哪个人物与精神分析有关()。 A 荣格 B 马赫 C 华生 D 安吉尔 2、下列哪种理论是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比较大?()。 A 原型理论 B 特征分析 C 精神分析 D 平行加工 3、( )是精神分析疗法的代表人物。()。 A 罗杰斯 B 斯金纳 C 弗洛伊德 D 巴甫洛夫: 4、哪种理论认为认同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心理机制? ()。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 5、在精神分析中,有的病人产生对治疗者的依恋甚至爱慕称为。()。 A 投射 B 移情 C 外设 D 转移 6、下列心理学流派中,哪一个被称为“第三势力。()。 A 精神分析学派 B 人本主义 C 机能主义学派 D 行为主义学派 7、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造成抑郁的原因是。()。 A 自我惩罚 B 习得的无助感 C 高度的成就需要 D 难以处理的独立状态 8、下列哪种理论是心理动力学理论? ()。 A 原型理论 B 特征分析 C 精神分析 D 平行加工 9、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 A 机能主义心理学 B 格式塔心理学

C 行为主义心理学 D 精神分析学说 10、首先将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团体治疗的是:()。 A 华生 B 霍妮 C 班图拉 D 沃尔夫 二、多选题 1.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是()。 A 压抑 B 退行 C 言语 D 沉默 2.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中症状是()。 A被压抑的潜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 B 自我与本能欲望 C是压抑与被压抑两种势力妥协的产物 D 自我没有得到实现 3.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主要包括()。 A真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 道德性焦虑 D现实性焦虑 4.心理防御方法中的合理化包括()。 A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 B 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 C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 D 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5.童年期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有:()。 A 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B 没有发生质变。 C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D 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形象。 6.佛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种构成是()。 A 本我 B自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精心整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着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着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精心整理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意识称为????说的“????????为,“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维、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对无意识过程的认可与否是影响到世界和科学一个决定性的倾向。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无意识的精神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学应该是无意识(潜意识)内容的科学。 4.图片

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沉沦》

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沉沦》 ---再现“灵与肉”的纠葛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精神分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同样很热,其中最为狂热的时期分别是20年代,也就是“五四”时期,另一个70年代改革开放后至今。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中国“五四”新思想地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直接地表现就是作家的作品。郁达夫的《沉沦》写于1921年的日本,相对中国来说,此时的日本接受西方新思想的进程是要快于中国的,所以说,《沉沦》这部反映“灵与肉”纠葛的小说或多或少都受着精神分析等新思想地影响。 《沉沦》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以郁达夫自身为原型,通过对日本三年的游学经历所见所闻地感受而写成的,在当时,作为中国人无疑是令人歧视的,尤其是身处于日本,郁达夫在日本的游学生涯中并不快乐,没有知心的朋友,完全是只身一人,这也决定了《沉沦》悲凉的感情基调,在对《沉沦》众多的解读中,爱国无疑也成了小说最要表现的主题,小说的最后三段、也是最后三句中,郁达夫这样呼吁道“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就整个小说而言,“复仇”这个词也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之多,这些都表露出了郁达夫对日本之恨,对祖国之爱。 《沉沦》悲凉的感情基调除了是对不强大的祖国地控诉,还包括对自己地控诉。文中就这样写道“他切齿的痛哭自己,畜生!狗贼!卑怯的人!”,显而易见,20岁左右的郁达夫正值对情爱的渴求期,然而,孤单又备受歧视的他在日本是很少博得他人芳心的,“灵与肉”的纠葛构成了他内心的痛苦,对爱的渴求越强烈,内心的痛苦就越深,对自己精神的打击也就更重。爱生痛苦,痛苦摧残他心,也就导致了他变态的心理,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他的忧郁症一天比一天严重,也就使得了《沉沦》这部小说中存在了大量关于性的描写。下面将重点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剖《沉沦》中郁达夫“灵与肉”情爱。 郁达夫在日本游学了三年之久,除每逢佳节倍思亲外,更多的就是对性的渴求,但祖国的弱小以及郁达夫本身的志向追求问题为他交友带来了许多的负面阴影,尤其和女生交往时更显得尴尬与胆小。文中这样描述道:回旅馆的路途中,偶遇两个穿红裙的女学生,同行的三个日本学生和她们都聊得想当happy,但此时卑怯、害羞的郁达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互送秋波,火热的脸颊上伴着几颗冰冷的眼泪,心顿时伤心到了极点。在这里,社会的压抑战胜了内心的情感,导致了悲剧生活开始。其实小说中更有大量的直接描述,如郁达夫这样写道“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我一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id)、自我(e 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三、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

精神分析试题(附答案)

精神分析试题 一、单选题(每个题目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0分) 1、( )是精神分析疗法的代表人物。C A 罗杰斯 B 斯金纳 C 弗洛伊德 D 巴甫洛夫 2、在精神分析中,有的病人产生对治疗者的依恋甚至爱慕称为()B A投射 B 移情 C外设 D转移 3、精神分析的()期是出现移情和阻抗及修通的过程B A 初期 B 中期 C 总结 D 终结 4、弗洛伊德认为做梦能证实()的存在D A 意识 B 潜意识 C前意识 D无意识 5、()是治疗神经症的一个重要方法A A 释梦 B转移 C外设 D面质 6、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造成抑郁的原因是()C A高度的成就感 B习得的无助感 C自我惩罚 D难以处理的独立状态 7、( )技术是咨询师在辨认那些有害的防御时,通常会考虑在治疗过程中将这些防御方式呈现给当事人以引起其注意 B

C对质 D修通 8、神经症性原因反应中决定终结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是()B A咨询师如何处理反移情 B患者如何处理移情。 C 咨询师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 D患者的治愈情况 9、精神分析治疗的重点是()A A既往经历对目前行为的作用 B了解防御机制以及患者的移情反应 C对患者的个人世界观进行探索 D认识和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 10、终结分析的重要指标是()C A病人感到症状消除 B理解自己的防御 C具备了发现和处理冲突的能力 D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移情反应 二、多选题(每个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弗洛伊德按照阻抗的原因把阻抗分为()ABCDE A 压抑阻抗 B继发获益阻抗 C超我阻抗 D 本我阻抗 E移情阻抗 2、防御机制中不愉快的情感包括()ABC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张昱教授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著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著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关病症的经验并向医生和盘托出,心里就会感到舒畅,病也就好。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

心理学 导论作业

大 学 生 心 理 学 作 业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学导论——对弗洛伊德精神的简要分析 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著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著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和无意识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_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精神分析是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独特创见。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 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三、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 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 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上,精神分析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研究的新纪元。这是弗洛伊德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他不仅研究心理现象的表面价值,而且力图探求在心理现象背后所隐匿的精神作用,这比以往的心理学家对人的内心认识更加深刻。正因为弗洛伊德系统的揭露了埋藏在人心深处、受意识 表层重重封锁和压抑的无意识王国的内幕。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 在心理学学科建设上,精神分析开拓了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性的问题,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就成了一个禁区,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去加以探索。 但弗洛伊德毕竟把性现象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提出了具有独特见解的理论,从而开辟了性心 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本身就是一个能量系统、动力系统,它决定着人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心理结构和伊底、自我、超我的人格模式。就是说,本能、欲望是人的心理或人格发展变化 的动力和动因。由此,弗洛伊德建立了动力心理学。 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在对有关科学的影响上,精神分析渗透到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端于治疗实践的精神分析,到了后来已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逐渐扩展到历史、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和哲学等领域,并由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一种解释个人、文化及社会历史现 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 5.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疗效的新途径 在医疗实践中,精神分析突出了心理治疗的价值,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为此,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创伤是引起神经疾患的主要原因,主张用精神分析方法来挖掘病人被压 抑到潜意识内的心理矛盾以治好病人,这就突破了过去那种单靠药物、手术与物理方法治疗的束 缚,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 1.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态度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弗洛伊德从根本上市反对和责难的。他反对马克思把社会形式的发展看做一个自然历史进程的观点,因而他要用心理因素去“补充”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真 正的社会科学”。这些观点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 2.在方法论上的局限 在方法论上坚持还原论、等同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把人视为一个与社会根本对立的自然存在物和非理性的动物,坚持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解释心理活动规律,主张先 天的本能是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的内驱力。 弗洛伊德在方法论上的另一个局限是,把特殊的变态心理与一般的常态心理相等同。把自己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经验绝对比,把变态心理普遍化,把整个人类的心理看成是畸形的,实质上是 一种用特殊代替或否定一般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学说的生物学化倾向 整个学说具有生物学化倾向,提倡泛性论。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之上,他用生物学的观点观察社会、历史,解释人类的心理和文化。把一种动物的原始本能,一种 脱离社会条件的抽象人性,看成是决定人类精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巨大的内驱力,极端夸大人的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说是最早的系统揭示人类心理及行为的心理学体系,它对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有重要的贡献,这一理论曾经对心理学、精神病学,甚至哲学、艺术和宗教都有广泛的影响。弗洛伊德本人说过,精神分析代表了对人类自尊的第三次打击。第一次打击是哥白尼论证了人类并不生活在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打击是达尔文证明了人类像任何其他动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第三次打击是精神分析揭示出人类的自我并非他本身的主宰。 精神分析自创始一百多年来已成为理解异常心理的主要理论之一。精神分析治疗也是19世纪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之一。建立在精神分析理论之上的精神病理学,将正常与异常看成是相互连续的谱性联系,既可以解释正常人心理活动,又可以解释异常的心理现象。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正常与异常行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一样的,心理障碍的病因是无意识内心理冲突的结果或防御机制的失败。如果本我的精神能量得不到自我的控制和引导,则导致生物本能的不适宜和不恰当的表达,即病态行为。如果超我的力量过强,它则过度限制生物本能的表达,从而导致个体承受着良心痛苦的负重,甚至受到耻感和罪感的谴责。当自我过于弱小时,则不能以适应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被压抑的无意识的欲望则以神经症性症状得以象征的表达,产生适应不良性行为。按弗洛伊德的理论,治疗在于通过精神分析技术,揭示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通过分析疏导,将这些无意识里的心理冲突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使未得到满足的无意识的欲望、本能以更具适应性的方式得以满足,就可以治疗这些疾病,个体以更成熟的自我功能及防御方式应对内心的冲突,达到消除症状、增进适应的目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于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也有一定指导意义。其重点强调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格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早年重要且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建立、基本需要的满足、与年龄相当的行为训练和教育、适宜的压力与支持等因素,这些因素促使个体人格各部分的和谐与整合,形成更成熟的防御方式及与年龄相当的适应行为模式。从预防角度来看,及时处理好人格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出现的问题,防止固着现象,对于保持身心健康发展和维持健全人格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分区观点 1.意识(conscious)是我们所熟悉的心理活动,是心理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它与语言密切相关,是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如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等以及可以清晰感知的外界的各种刺激等。 2.无意识(unconscious)又称潜意识,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心理层面,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并受无意识驱动的。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不被客观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的冲动、要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比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个体将这些冲动、要求和欲望排挤到无意识领域中,既不能意识也不能说出,以缓冲“意识”的压力,这一过程被称为压抑/潜抑(repression)。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里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僵死的,而是积极活动着,时刻寻求满足的。无意识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原动力。 3.前意识(preconscious)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阻止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前意识的存在保持了个体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现实要求和道德准则来调节,成为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缓冲地带。

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事件

小学生心理辅导—期末作业 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事件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 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生活中的现象, 并帮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理论的两大砥柱。我认为, 生活中人们的很多行为, 都可以在这两种理论中寻找到依据,得到合理的解释。下面, 我将用几个例子加以分析。 事件一: 比如说,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观察到, 有些小孩子会特别的胡搅蛮缠, 一旦家长不满足他的要求, 他就开始大声哭闹, 甚至在地上打滚等等。一般到了这种时候, 家长和旁人都会觉得很尴尬。但一般怎么说他都不听。没办法,家长只好满足他的要求。然后,这个小孩子就会心满意足的带着自己喜欢的宝贝离去。家长虽然心里很生气很恼火, 却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小孩, 往往在大人看来,任性得让人讨厌。而小时候的我恰好是这种小孩的相反面。从小,我妈妈管我特别严格,不允许做的事情就是不可以。哪怕在当下只是狠狠的瞪我几眼, 在事后也会很严厉的教训我。所以我小时候就很害怕她生气, 每次胡闹时看到她生气了, 我就得赶快找个台阶下,赶快收场才好。

记得有一次,我妈妈带着我和她的同事去逛街。我看到一双凉鞋, 特别漂亮。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深深的被它吸引了。然后我就吵着闹着要那双鞋。刚开始时, 我只是吵着嚷着求妈妈给我买。但她一口回绝了我。因为那双鞋的价格是我平常穿的鞋的价格的3、4倍,而且那双鞋一看就不结实。但旁边的阿姨们看我那个样子, 就开始劝我妈妈给我买。我一看就有支持者, 就变本加厉,站在那双鞋旁边不肯走。我余光瞄到妈妈已经生气了, 但当时那双鞋给了我超乎寻常的勇气。我想不管怎样, 我都要得到这双鞋。最后,妈妈给我买了那双鞋。回家的路上,妈妈一句话都不和我说,我怎么做她都不肯理我。我真是又开心又害怕。后来,那双鞋果然穿了没多久就坏了。从那以后,一般妈妈不让买什么,我就基本上不闹了。 就比如上述例子中, 前一种类型的小孩, 当他开始哭闹时, 一般家长就会立刻安慰他或者给他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小孩就会逐渐明白,自己的哭闹能给自己带来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 长期以往下去,小孩就会变得越来越闹。随意哭闹的行为就会不断得到强化。最早提出强化概念的是巴甫洛夫, 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 强化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之后的无条件刺激的呈现,是一个行为前的、自然的、被动的、特定的过程。而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 强化是一种人为操纵, 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以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而进行的奖罚过程。该类小孩往往一哭,家长就给予它所想得到的东西,就相当于在助长该行为的增生。而小时候的我呢, 首先, 平日的生活里妈妈就不惯着我, 所以我知道哭闹是没有用的。而且, 往往我表现得越懂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与应用实践》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与应用实践》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弗洛伊德是人格心理学的始祖,也是精神分析的开创者,后来的荣格和阿德勒都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他们最初追随弗洛伊德,后来因为理论见解的分歧而分道扬镳。在当时的弗洛伊德看来,他们之间的分歧如此之大,以至于自己完全无法接受,但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都和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仍然把两人当做经典精神分析阵营中的重要成员。 经典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弗洛伊德根据自己临床治疗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治疗及改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不同于当时的任何心理学流派,它对于人性中本能的、自然性的、非理性的一面给予了巨大关注,对于潜意识的揭示入木三分,从而开启了经典精神分析的研究进程,精神分析正式的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人格心理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经过了百年来的发展,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并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概括的总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临床领域和教育文化领域。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 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

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在今天,临床领域的应用最广为人知的一个那就是心理咨询,广为人知的一大表现就是现在的考心理咨询师证的热潮了。 心理咨询一般分为个体心理治疗和团体治疗。但是荣格对团体治疗的效果存怀疑态度,所以荣格学派的分析师很少采用团体治疗的方式。 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析梦、对移情和阻抗的处理、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早期的传统精神分析实施方法是让病人躺卧在沙发上上,咨询师处于来访者的身后,脱离来访者的视野范围,以使来访者可以更加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内心中潜意识的想法。通常来访者需要更多次、历经数年的咨询,可以说是非常费时的。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不仅对成人,对儿童也可以进行治疗。弗洛伊德对于第一例儿童病人“小汉斯”的分析,开启了儿童分析的先河。后来经过后人的发展,不仅使得精神分析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而 且创立了新的学科。儿童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对儿童的治疗主要采用游戏治疗取代自由联想。后来的荣格在儿童心理治疗方面,主要采取沙盘技术和绘画技术。不论哪个学派,在儿童心理治疗中都重视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希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一个影响了20世纪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学者。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人类内心世界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对社会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1887年,弗洛伊德作为神经病理学家,开始采用催眠术对歇斯底里症进行治疗和研究,1923年发表《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和关于治疗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欧美社会工作中产生影响,直到60年代都在临床社会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促使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盛行的原因有三个:一是20年代社会工作方法在助人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二是儿童引导运动(child guidance movement)的推动;三是社会工作专业需要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战争受害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提供深入的精神服务。自此形成了所谓“精神分析洪流”。 1、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以下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1)心灵的构成。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的。意识是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想法与感受。前意识是很容易变为意识的潜意识,亦即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潜意识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潜意识不仅包括趋力、防卫、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核心的观点,认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2)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go)。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它不会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自我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前意识,所以自我是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我的欲望以及超越我与外界的要求。 超我由自我发展得来,包括意识和前意识,也包含潜意识。超我包括两个层面:良心和理想。当合乎超我的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则感到罪恶与羞耻。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当人格失调时,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 (3)焦虑、防卫与转移 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失去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爱,害怕惩罚。 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挠或掩饰不被允许的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冲突。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

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第一,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是一个整体,它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等三部分交互影响而构成的。 A本我,本能的我,由生或死的本能构成,受享乐原则支配; B自我,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受现实原则支配,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并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功能 C超我,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居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其由自我理想与良心两部分构成,并受道德与完美原则支配。 自我与超我居上层的意识境界、本我居下层的意识境界。 第二,人格动力理论 个体人格结构中,因三种成分的功能与目的不同,彼此交互作用,会产生内在的动力,并由内部动力推动外部行为。这种本我与超我冲突,所形成的行为,并非一般正常行为,弗洛伊德称此为防卫方式的行为,防卫方式有转移、升华、压抑、退化、投射、反向、合理化等。例如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就属于合理化的防卫方式。 第三,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或时期,总离不开性的观念,于是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

A口腔期(0-1)主要靠口腔的吸允、咀嚼、吞咽动作来满足原始需要,成人中有贪吃、咬指甲等口腔人格是婴儿期发展不顺所致。 B肛门期(1-3)大小便排泄产生快感满足原是需要,此时卫生习惯训练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是重要的。否则,管制过严、习惯不良,成年期会出现冷酷、顽固、刚愎等肛门人格特质。 C性器期(3-6)性器官部位获得原始欲力的满足,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有的以父母之异性者为“性爱”对象,出现“恋母”或“恋父”情结。 D潜伏期(7-青春期)兴趣扩大,原始欲力呈潜伏状态,男女也出现分离趋势。 E两性期(青春期之后),良性差异显著,性心理发展趋于成熟。2、荣格的人格理论 第一,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 A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向人格。特点,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热情奔放,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际,行动快捷,有时轻率。 B当一个人的兴趣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向人格。特点,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疑虑困惑,交往面窄,有时适应困难。 任何人都具有内向和外向这两种特种,但是一种可能占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 第二,荣格还提出了四种思想本能,

精神分析理论流派和疗法

精神分析理论流派和疗法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一、精神分析的历史背景 (一)精神分析的社会背景 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叶,此时,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整个社会精神沮丧,惶惶不可终日,以致神经病和精神病发病率增高。精神分析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二)精神分析的思想背景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及其提出的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赫尔发展的意识阈概念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对弗洛伊德都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精神分析的医学背景 神经病者和精神病者在古代被认为是妖魔附体,随着科学和社会思想的进步,认为精神病学必须从生理的临床的基础出发,并主张精神病理学必须归结为脑子病理学。然后在奥地利医生麦斯麦的通磁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最终确立了催眠术的概念。直到让内强调把催眠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精神病和神经病的概念才从机体的概念转向心理或精神的概念。精神病因学得到了弗洛伊德的倡导 二、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三)、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②肛门期: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 (四)、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 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