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开阳光正医院检验科

血常规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临床意义:

增加: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脱水)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各种急慢性失血(如:痔出血,月经过多,消化出血,产后或手术后大量出血,钩虫病)

2、白细胞计数 (WBC)

临床意义:

增加:生理性 :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障、极度严重感染、X 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3、白细胞分类

临床意义:

增加:

中性粒细胞 :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

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术后、烧伤。

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中毒。

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核、肝炎。

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减少:

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 X 线和镭照射、化疗、极度严重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性疾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

嗜碱性粒细胞:见于速民型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

单核细胞:临床意义不大。

4、血红蛋白( HGB )

临床意义:

增加:生理性 : 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血。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的减少多于红细胞的减少

5、红细胞压积( HCT )

临床意义: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水。

减少: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6、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 )

临床意义: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 各型贫血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应用维生素 B12 或供铁质后显著增多,表示有疗效。

减少:再障

7、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临床意义:

反应红细胞大小不均程度的指针,增大多见于缺铁性贫血 , 营养不良性贫血

8、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临床意义:

增大 : 急性溶血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减小 : 严重缺铁性贫血 ,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9、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临床意义:

大于正常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再障

小于正常 : 缺铁性贫血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10、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

大于正常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再障

小于正常 : 缺铁性贫血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11、血小板计数 (PLT)

临床意义:

增多 : 见于骨髓增生综合征、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 , 脾切除术后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减少 : 造血功能障碍如 : 急性白血病 , 再障 ; 血小板破坏过多如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脾功能亢进 ,SLE; 血小板消耗增多如 :DIC,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2、血小板压积 (PCT)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骨髓纤维化、切除,慢粒。

减低:见于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13、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PDW 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参数。

增大:见于急非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

尿常规

1、尿颜色:淡黄色

临床意义:

深茶色尿见于胆红素尿,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红色尿见于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感染(包括结核)等;

啤酒样至酱油色尿见于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等;

乳白色尿见于乳糜尿、脓尿,常见于丝虫病,或尿内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结晶。

2、尿透明度:透明

临床意义:

混浊多见于尿酸盐结晶、乳糜尿、脓尿、血尿。

3、尿比重: 1.003-1.030

临床意义:

增高:尿少时见于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尿增多时见于糖尿病。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大量饮水。

4、尿 PH 值: 5.5 -6.5

临床意义:

肉食者多为酸性,蔬菜、水果可致碱性,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可呈酸性。酸性尿见于糖尿病性酸中毒、饥饿、严重腹泻、呼吸性酸中毒、发热等。碱性尿见于剧烈呕吐、持续性呼气过度、尿路感染等。

5、尿蛋白定性(PRO):阴性

临床意义:

生理性蛋白尿属功能性、体位性及摄食性。病理性蛋白尿又可分为肾前性蛋白尿,见于发热、心功能不全、缺氧、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轻度蛋白尿:可见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的非活动期,肾孟肾炎、体位性蛋白尿。

中度蛋白尿:可见于肾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多发性骨髓瘤。

重度蛋白尿:可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6、尿葡萄定性(GLU):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亢、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液、精神激动。

7、尿隐血试验(BLD):阴性

临床意义:

尿血呈阳性,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时称血尿,不能称隐血。

血型不合时的输血、严重烧伤或感染、恶性疟疾、以及某些药物或毒物所致炎症可呈阳性。

各种溶血性贫血发作时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尿。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及过敏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发作期可呈阳性。

8、尿胆红素定性(BIL) :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 :见于肝外阻塞性黄疸,即总胆管结石、胆囊癌、胆管癌及胰头癌;肝内阻塞性黄疸,即肝癌、肝脓疡及毛细胆管炎;以用肝实质损害,即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

9、尿胆原定性(URO):弱阳

临床意义:

阴性:完全阻塞性黄疸

增高: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心力衰竭、败血症、恶性疾患及肝实质性病变如肝炎等。正常结果为弱阳性(<1:20)。

10、尿酮体定性(KET):阴性

临床意义:

严重未治性糖尿酸中毒患者酮体可呈强阳性,妊娠剧吐、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也可呈阳性反应。

11、尿妊娠定性试验:阴性

临床意义:

妇女正常妊娠后超过月经期 5-14 天后呈阳性反应,其后阳性率逐渐增高,50-70 天后达高峰,妊娠 120 天后阳率降低。

流产后或死胎后很快转为阳性,但如果子宫尚有胎盘组织存活,仍可呈阳性反应。

子宫外孕可呈阳性,但阳性率较低。

绒毛膜上皮瘤、葡萄状胎块或睾丸畸胎瘤时亦可呈阳性。

12、乳糜尿检查:阴性

临床意义:

乳糜尿多因丝虫或其它原因阻塞淋巴管使尿路淋巴破裂而形成。

13、尿沉渣显微镜细胞学检查。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见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肾肿瘤或外伤、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移植术后。

(2)、白细胞增多,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肾肿瘤、肾结核及能小球肾炎等。

(3)、上皮细胞增多,见于大量的鳞状上皮细胞同时伴有较多的红细胞、白细胞,尿路炎症,小圆上皮肤细胞示肾小管或尿路深层病变。

14、尿沉渣显微镜管型检查。

临床意义:

(1)、透明管型,肾脏有轻度或暂时性功能改变时,如剧烈运动、高热和心功能不全时,尿中可见少量透明管型;肾脏有实质性病变时,可见多量透明管型。

(2)、红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出血及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

(3)、白细胞管型见于肾脏有化脓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4)、颗粒管型见于肾器质性病变,如慢性肾炎、药物中毒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5)、蜡样管型见于重症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晚期,它的出现提示肾脏有长期而严重的症变。

(6)、脂肪管型是肾上皮细胞脂肪变性的产物,见于慢性肾炎及类脂性肾病等。正常结果为:无或偶见透明管型。

大便隐血试验

大便隐血是测定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检验肉眼不可见的少量出血。大便隐血试验仍是当今大肠癌普查中使用最广泛而且评估最多的一项试验。此项试验快速简单,而且无痛。

注意事项:

1、粪便标本在粪块中央挑取,不能混入肛门、直肠的出血,粪便应新鲜,为提高检出便中血液的几率,可多次采集大便样本。

2、试验前3天内不要食用动物血、肉、肝、铁剂(硫酸亚铁,枸缘酸亚铁、红色补丸、富马酸铁)、富含叶绿素的食物(菠菜、青菜),避免假阳性反应;亦不可大量服用Vc或其他有还原作用的物质,避免出现假阴性反应。

3、牙龈出血,鼻出血、经血亦可导致阳性反应。

4、用具应杀菌处理

临床意义:

1、上消化道有出血:OB呈阳性

2、消化性溃疡:阳性率40%-70%,呈间断性阳性,治疗粪便外观正常时,OB 仍可持续5-7天阳性,此后若出血停止OB可转阴;只要消化道出血大于5ml,即可出现阳性,但不作为诊断的直接依据;若OB呈强阳性提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

3、消化道癌症:阳性率95%,呈持续阳性,可OB可作为消化道癌筛选指标

4、流行性出血热:阳性率84%,OB为重要佐证

5、药物导致胃粘膜损伤(Eg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肠结核、溃疡性结膜炎、结肠息肉、钩虫病等,OB显示阳性。

凝血四项

一、凝血因子测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临床应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临床意义:

1、延长:

(1) 因子ⅧⅨ和Ⅺ血浆水平减低,如血友病甲乙,因子Ⅷ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

(2) 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 因子Ⅴ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以及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3) 纤容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

(4)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或Ⅸ抗体,SLE等。

2 缩短:

(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血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临床意义:

(1)、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ⅤⅦⅩ的抗体。

(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SI介于2.2-2.6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1.5-2.0 INR在3.0-4.5用药为合理和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

2.0-

3.0;治疗肺梗塞 2.0-

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 3.0-4.0;人工瓣膜手术

3.0-

4.0。

3纤维蛋白原(FIB):2-4 g/L

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等,FIB减少主要见于DIC、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矸硬化和溶栓治疗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三者同时检测已被临床用于筛查病人凝血机制是否正常,特别是心胸外科、骨科、妇产科等手术前检查病人的凝血功能尤为重要。

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减少:(<1,5g/l) 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也见于蛇毒治疗(如抗栓酶,去纤酶)和溶栓治疗(UK,T-PA)故是它们的监测指标,

(2)、纤维蛋白原增加: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增加往往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反应,常见于下列疾病:

1.感染: 毒血症、肺炎、轻型肝炎、胆囊炎、肺结核及长期的局部炎症。

2.无菌炎症:肾病综合症、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等

3.其它:如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期也可见轻度增高

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临床应用: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雪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如DIC、原发性纤溶等。

2、凝血酶时间缩短:见于血标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

常见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谷草转氨酶(AST)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 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r_谷氨酰转移酶(GGT)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碱性磷酸酶(ALP)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

c.骨骼疾病: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引起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如: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骨质软化症、佝偻病、骨转移癌、骨原性肉瘤、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

d、某些恶性肿瘤晚期:如胃癌、肺癌等

(2)、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乳糜泻、贫血及恶病质、儿童甲状腺发育不全等。

胆碱酯酶(CHE)

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活力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

2、慢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患者此酶活力变化不大,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此酶活力与急性肝炎患者相似。

3、肝硬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多为正常,若处于失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显下降。

4、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特别是肝昏迷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且多呈持久性降低。

5、肝外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正常,若伴有胆汁性肝硬化则此酶活力下降。

总胆汁酸(TBA)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肝硬变、慢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癌、急性肝内胆汁淤滞、肝外阻塞性黄疸等。

总蛋白(TP)

临床意义:

增高:

(1)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相对增高常见于脱水症如腹泻、呕吐、失水性休克、持续高热等;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血液发生浓缩导致总蛋白升高

(2)血清蛋白合成增多多发生于发生性骨髓瘤等

降低:

(1)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浆被稀释:如静脉输入多的低渗液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

(2)机体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等

(3)合成障碍:只要由肝功能障碍引起

(4)蛋白丢失:见于严重烧伤、大量血浆渗出、大出血、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

白蛋白(ALB)

临床意义:

增高:主要见于各种原因的脱水或补液不足(如腹泻、呕吐、大量出汗、过分干渴等)所造成的血液浓缩

降低:(1)蛋白质摄入不足:如长期饥饿、营养不良、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慢性胃肠道疾患及妊娠后期或哺乳期等

(2)清蛋白合成功能不全: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炎及慢性恶性贫血等

(3)蛋白质的消耗增多:慢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慢性发热性消耗疾患、感染或外伤等

(4)清蛋白丢失:见于肾病综合征、严重出血、胸腹腔积水、广泛的烧伤等

球蛋白(GLB)

临床意义:

增高:(1)血液浓缩引起的G的增高

(2)感染性疾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结核病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如SLE、硬皮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骨髓瘤和某些淋巴瘤时r-球蛋白和部分β球蛋白均可增高至20-50g/l 降低:合成减少或消耗过多,常见于小儿生理性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x线治疗后、肾病综合征、烧伤、维生素B6缺乏等

白球蛋白比(A/G)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清蛋白增高或球蛋白降低

降低:见于清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

A/G比值小于1时称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总胆红素(T-BIL)

临床意义:

(1)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和预后。肝脏疾病患者胆红素明显升高时,常反映有较严重的肝细胞损伤。TBIL长期异常,提示病情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如黄疸短期内急剧增加,则表示病情危重;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大于8.6umol/l,则提示预后恶劣

(2)血清胆红素增高见于:肝脏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

肝外疾病: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闭塞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癌、输血错误

直接胆红素(D-BIL)

临床意义:

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疾病造成的胆红素排泄障碍,使经肝细胞处理后的胆红素无法排出而入血,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

间接胆红素(I-BIL)

临床意义:

新生儿黄疸、溶血性黄疸、血型不符的输液反应使结果升高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过去一直认为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近年大量的临床却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AFP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

血清甲胎蛋白(AFP)临床意义:

诊断原发性肝癌。检测AFP的含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较目前较常用的诊断肝癌的B型超声波、同位素扫描和血液生化测定等方法敏感。用琼脂扩散法能检出1-3mg/L以上,阳性率可达75%左右。反向血凝法较琼脂扩散法灵敏度高100-200倍;放射免疫法能检出纳克水平的AFP,较琼脂扩散法灵敏1000倍,可使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率达90%左右。其他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胰腺癌、结肠癌、胆管细胞癌等也可导致AFP升高,但肝转移癌却极少增高。

一、急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急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放射免疫法可在一些肝病患者血清中测得较高含量的AFP。上海瑞金医院报告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各60例,测得AFP含量在25-40μg/L者分别占13.3%、11.7%、3.5%和41.7%。因此对于低水平AFP的肝病患者,特别是50-400μg/L左右者,应进行多项动态检测才能与肝癌进行鉴别。一般急性肝病,可随病情好转AFP含量下降或正常,肝硬化可呈下降或持续低水平,肝癌则逐渐上升。

二、先天性疾病的诊断

先天性疾病的诊断:检测羊水中AFP含量的意义已引起注意,Rendle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发现无脑儿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正常妊娠12~16周羊水AFP含量为21.1±1.2mg/L,以后逐月下降,足月时为0.5±0.2mg/L。无脑儿患者在妊娠26~31周为95.7±19.3mg/L,32-38周为25.7±5.9mg/L。先天性肾病及脊柱裂也有类似报道。因此用放免法检测羊水中AFP含量,有助于某些先天性疾病的出生前诊断。

血清AFP升高,还可出现于畸胎瘤、睾丸和卵巢肿瘤等。母体血中AFP 升高还可见于异常妊娠,如:胎儿有脊柱裂、无脑儿、脑积水、十二脂肠和食道闭锁、肾变性、胎儿宫内窒息、先兆流产和双胎等。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1)肝癌是常见的造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之一,一般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μg/L,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据调查发现约有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通常以400μg/L为标准,高于此数值应该考虑肝癌的可能性,一般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甲胎蛋白就已经升高,所以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定期的检查。因此,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提醒一点的是:不能仅仅凭借甲胎蛋白偏高的指标来诊断或排除一种疾病是不可靠的,因为肝癌的发现不一定都需要甲胎蛋白偏高,有些肝癌可以是甲胎蛋白值正常的,故应同时结合其他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才可增加诊断可靠性。

(2)妊娠妇女和新生儿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因为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妊娠期妇女甲胎蛋白是会明显升高,一般在妊娠后3个月,甲胎蛋白就明显升高,到7-8

月孕妇母血中AFP量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但其仍旧低于400μg/L,约在产后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3)甲胎蛋白偏高可能与非恶性疾病如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畸形胎儿等甲胎蛋白可出现升高,但是起升高的幅度比较小,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4)甲胎蛋白偏高可能与生殖细胞肿瘤有关,据资料显示大约50%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人其甲胎蛋白(AFP)呈阳性;一些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偏高;另外,若甲胎蛋白大于25μg/L的男性患者还要考虑睾丸癌的可能。

(5)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甲胎蛋白有轻度、中度升高,一般在50-300μg/L,与肝细胞癌不同点为升高幅度低,一般不持续增高,经治疗后降低以至恢复正常。

(6)新生儿肝炎。30%新生儿肝炎可测出甲胎蛋白,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度而增加,大多明显增高。此可与先天性胆管闭锁鉴别,后者甲胎蛋白大多正常。

(7)其他原因。肝损伤、充血性肝肿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酪氨酸病、孕妇(3-6个月)、睾丸或卵巢胚胎性肿瘤(如精原细胞瘤、恶性畸胎瘤、卵巢癌等)也常有甲胎蛋白增高。

甲胎蛋白升高偏高的危害

第一,在成人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出现甲胎蛋白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甲胎蛋白阳性率为50%。因此,甲胎蛋白偏高一般意味着肝癌的发生。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一般不到每升20微克,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所以甲胎蛋白偏高应考虑肝癌的可能性。

第二,孕妇的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意味着胎儿有缺陷。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甲胎蛋白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羊水中甲胎蛋白偏高明显。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甲胎蛋白偏高。甲胎蛋白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在妊娠16-18周血浆甲胎蛋白偏高则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第三,甲胎蛋白偏高也可能是肝损伤、充血性肝肿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酪氨酸病、孕妇(3-6个月)、睾丸或卵巢胚胎性肿瘤(如精原细胞瘤、恶性畸胎瘤、卵巢癌等)引起的。

因此,甲胎蛋白偏高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种好现象,必须引起患者的注意,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等了解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时治疗,减少甲胎蛋白带来的危害。

甲胎蛋白升高就是肝癌吗

甲胎蛋白的确是诊断肝癌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并非只要出现甲胎蛋白阳性,就可确诊为肝癌。确诊肝癌一定要动态观察甲胎蛋白含量的变化,如果连续1个月以上时间,甲胎蛋白含量检测结果一直大于400μg/L,则应高度怀疑肝癌可能,再结合影像学检查(B超、CT及磁共振成像等)便可确诊。如果甲胎蛋白一过性升高或轻度升高,不一定就是肝癌。

有研究报道,几乎所有肝炎病人血清甲胎蛋白都有升高,大多数病人在肝功能恢复正常时,甲胎蛋白却达高峰。这一发现提示,甲胎蛋白的产生为肝细胞修复新生所引起,急性肝炎病人如转氨酶开始下降,肝细胞转入修复期时,甲胎蛋白的浓度最高,于达到高峰后才逐渐下降乃至消失。一般肝炎患者甲胎蛋白的升高持续时间不长,但在转氨酶恢复正常后,不但不下降而明显升高时,应注意有癌变的可能。

综上所述,甲胎蛋白检测异常,并非都是肝癌。甲胎蛋白检测正常也不能绝对排除肝癌。需对甲胎蛋白动态分析,同时辅以B超等影像学检查。甲胎蛋白与肝癌的关系。

前白蛋白

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分子量5.4万,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12小时。因此,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临床意义:

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PA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1.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有人认为有30%白蛋白正常的肝病患者的前白蛋白减少,坏死后肝硬化几乎是零。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

2.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

3.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

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

4.肾病综合征前白蛋白不仅不减少,而且在饮食充分时还可以升高。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前白蛋白减少。

编辑本段前白蛋白与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区别

目前检验科开展白蛋白和总蛋白,开展前白蛋白的意义在于:

(1).前白蛋白分子量小,半衰期短,升高和降低更为明显,可作为早期肝功能损伤的指标,比白蛋白具有更高敏感性。

(2). 前白蛋白的检测同时可用于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例如肿瘤术前和术后的,或者当您在住院,亦或者当下营养供应的情况。而白蛋白经常用于检测肝病或者肾病,了解您身体是否能够吸收足够的氨基酸。

(3).前白蛋白可作为实体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预见性指标。在接受化疗的实体瘤患者中,在化疗前PA下降群体中发生肝功能损害概率为72.2%,而在化疗前PA正常群体中为 4.4%,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前白蛋白偏高的原因

前白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由血液浓缩造成。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肝脏的代谢能力强也是引起前白蛋白偏高的原因。

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前白蛋白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下降,测定前白蛋白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临床上导致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会造成前白蛋白偏低;

二、发生亚急性肝坏死时前白蛋白一直在会低于正常值;

三、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可引起前白蛋白偏低;

四、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也可导致前白蛋白偏低

简而言之,肝脏疾病中的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等都可以表现为前白蛋白偏低。一般情况下,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尤其在肝癌患者和阻塞性黄疸患者中,如果前白蛋白持续降低,说明病情持续恶化。[4]

孕妇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孕妇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是营养不良(正常值是250-400,轻度营养不良是200-250,中度150-200,重度<150)、慢性感染、晚期恶性肿瘤、肝

胆系统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胆汁淤积性黄疸等病症,白蛋白常常出现很低,造成亚急性肝坏死。

单胺氧化酶(MAO)

单胺氧化酶(缩写MAO),是催化单胺类物质氧化脱氨反应的酶。单胺氧化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器官,尤以肝、脑及肾等组织细胞内的含量最多。在细胞内单胺氧化酶主要存在于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外膜上,另有少量存在于细胞浆中。血清单胺氧化酶主要来自结缔组织,血清MAO活性与体内结缔组织增生是正相关,因此临床上常用MAO活性测定来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

(1)血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高低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肝硬化患者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升高的阳性率在80%以上,最高值可超过对照参考值的两倍,而且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升高与肝表面结节纤维化程度相平行。

(2)各型肝炎急性期患者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多不增高,但暴发性重症肝炎或急性肝炎中有肝坏死时,由于线粒体破坏释放大量MAO,可导致血清MAO活性可升高。

(3)糖尿病可因合并脂肪肝、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因肝淤血而继发肝纤维化可使MAO活性程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因纤维组织分级与合成旺盛,肢端肥大症可因纤维过度合成等原因引起MAO活性不同程度的升高。

MAO活性降低可见于:服用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左旋多巴肼类等药物引起。

甘油三脂(TG)

临床意义:

增高:

(1)家族遗传性或饮食因素引起的高三酰甘油血症

(2)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继发引起的TG增高。

降低:

(1)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重症肝病等。(2)消化吸收不良疾病继发引起的TG水平下降。

总胆固醇(TC)

临床意义:

TC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饮食、遗传、运动等,儿童及新生儿的正常参考值较成人低。

增高: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糖尿病、妊娠、总胆管阻塞等。

降低:原发性低胆固醇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严重肝病、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临床意义:

H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呈负相关,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体内HDL含量下降临床意义较大

病理性降低见于:冠心病、脑血管病、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症、吸烟等综合分析HDL和HDL/TCH值,能更好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临床意义:

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及损害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它降低可改善冠心病的症状,引起损害的修复

载脂蛋白A1 (ApoA1)

临床意义:

APOA1主要存在于HDL-C中,所以它主要反映HDL的水平,它与HDL-C呈明显正相关。但由于HDL是由一系列大小和组成都不均一的亚组份组成,病理状态下HDL亚类大小与组成往往发生变化,所以APOA1和HDL-C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两者的检验不能互相代替

增高:高a脂蛋白血症,酒精性肝炎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外胆道阻塞、APOA1缺乏症(如Tangier病)等

载脂蛋白B(ApoB)

临床意义:

项目管理前沿修订版

项目管理前沿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第11章项目管理前沿 学习目标: 熟悉计算机辅助的建设项目管理和网络平台上的建设项目管理。 重点难点: 1、Internet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2、工作流管理功能 3、项目信息门户(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 课程内容: 信息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把信息视为重要战略资源,把信息化作为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也提出了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并将国家信息化建设作为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信息化的背景和含义、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和意义以及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等内容。 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平台,是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构建的信息沟通平台;网络平台上的活动主体是用户,是构成了一个虚拟的项目管理组织的用户群体;而网络平台上项目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包括了项目信息的创建、集中管理和共享等几个方面。

11.1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表明人类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城镇化和工业化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本节主要介绍信息化产生的背景――数字鸿沟、信息化的含义以及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11.1.1 信息化产生的背景――数字鸿沟 信息化的出现给人类带来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产力,形成了以创造型信息劳动者为主体,以电子计算机等新型工具体系为基本劳动手段,以再生性信息为主要劳动对象,以高技术型企业为骨干,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一代信息生产力。在以质能转换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中,人们对资源的争夺主要对象为土地、矿产和石油等,而今天,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争夺的重点,带来了国际社会新的竞争方式、竞争手段和竞争内容。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同,产生了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1)“数字鸿沟”的含义 关于数字鸿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美国商务部把数字鸿沟概括为:“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

(项目管理)检验科项目方案

湖北省人民医院 检验科信息系统 项目方案 深圳拓朴众邦软件有限公司 2002年9月

深圳市拓朴众邦软件有限公司 检验科信息系统介绍 概述 随着检验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检验科拥有的检验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咼,设备数量也越来越多,所开展的检验测定项目越来越多,为临床提供了大量的诊断数据。在此情况之下,为了适应现代实验室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临床检验工作服务,湖北省人民医院计划通过实施检验网络信息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临床实验诊断技术应用于检验的管理和服务中,实现医院医疗管理信息化和数码化。 CHIS_LAS是我公司开发成功的医院检验科通用中文报告管理软件,能自动接收来自生化、血球、血凝、蛋白、小便、血气、酶标等各种检验仪器的测试数据,并帮助检验师轻松完成报告单打印、报告单查询、工作量和收费统计、报告汇总、收费汇总、阳性项目汇总、数据分析和质控图绘制等工作。该软件在自动化、易操作性、数据安全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检验科系统的业务内容可以概括地分为五个部分:

一.主要功能 联网仪器数据采集通过一个后台服务程序来完成,工程人员做好仪器设置以后,每次电脑开启后会自动运行,不需要操作员干预。 标本登记:对收到的每个标本登记受检者和检验申请信息,门诊病人通过发票流水号,住院病人通过住院号,可以自动读取临床输入的信息,登记时只需要确认即可。也可以根据需要录入新的申请。登记的同时完成申请的确认和住院病人费用上帐。 普通报告:完成生化、免疫、临检科室的检验报告。对每个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确认,根据需要可以做出修正(不改变原始数据),打印统一格式的中文报告。经过确认的检验结果可以在临床医生工作站及时查阅。 微生物报告:完成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根据检出的每种细菌分别打印药敏试验报告,并具有细菌统计的功能。 图像报告:对标本图片的图像检验形成图像报告。 主任工作站:监视联网仪器的标本检验情况,查询各组的检验情况,处理复查标本和特批标本。 统计报表:完成各种科室管理报表。 综合查询:对标本检验结果进行综合查询,可以查询住院病人同一项目的历史检验情况, 或通过模糊查询检索标本检验结果。 质量控制:仪器开展的各个项目的质量控制。 试剂管理:记录各室试剂的领用和消耗情况,统计试剂的消耗及相关费用。 字典维护:系统使用的数据字典的维护。 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操作员权限分配等功能。 .系统特点 自动从各种分析仪器中采集数据 完整保存仪器输出的原始结果,包括同一个样本的复检结果 检验结果可以在发布前由检验人员手工修正 同一标本来自多台仪器的检验结果自动合并 可以处理血糖类检验的标本登记、结果合并和图形报告 由电脑输出统一格式的中文报告单 实现检验信息的集中存储,发布的结果可以在医生工作站方便查阅

检验科项目说明书

一、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 检验原理 本检测试剂采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应用免疫层析法来检测全血、血清、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该试剂检测线(T)上包被梅毒螺旋体抗体重组抗原,质控线(C)包被抗鼠IgG多克隆抗体,金标结合物伟胶体金标记的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和胶体金标记的鼠IgG。检测时,在试剂加样区中滴加样本,当样本中含有TP抗体浓度等于或高于最低检出限时,则TP抗体与标记抗原蛋白反应形成复合物,在毛细效应下沿着硝酸纤维膜向前移动至检测区,被预先包被在膜上的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捕获,在检测区(T)内形成一条红色反应线,表示阳性结果。当样本中含有TP抗体浓度低于最低检出限时,则在检测区(T)内未形成红色的反应线,表示阴性结果。无论TP抗体是否存在于样本中,胶体金标记的鼠IgG抗体都会在层析作用下到达质控区(C)与预包被的鼠IgG多克隆抗体反应形成一条红色反应线。 检验方法 1)沿铝箔袋切口部位撕开,取出试卡平放在台面上,并做好标记。 2)用吸管吸取全血、血清、血浆标本,然后垂直加入3-4滴(80ul-100ul)于加样孔中.若样本量少于80ul或血液粘稠爬不上膜,可在加样孔加一滴稀释液。 3)10-15min观察显示结果,15min后显示的结果无效。 检验结果的解释 阳性:检测区及质控区均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表示样本中含有TP抗体且含量高于或等于最低检出限。建议确诊后积极对症治疗。 阴性:仅在质控区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表示样本中TP抗体含量低于最低检出限或者含量为零,建议有高危行为者不定期检测。 无效:质控区无红色反应线出现,表示检测无效,建议此时用新试卡重测,尤其注意加样量是否足够。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检验原理 本品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IV1/2抗体。当待测样本中含有HIV1/2抗体等于或高于最低检出限时,HIV1/2抗体先和金标抗原(Ag-Au)形成反应复合物Ab- Ag-Au。由于层析作用反应复合物沿着硝酸纤维膜向前移动。当遇到检测区包被HIV1/2重组抗原时,形成Ag-Ab- Ag-Au复合物,在检测区上最终形成一条红色反应线,此时结果为阳性;相反,当样本中不含HIV1/2抗体或者抗体浓度低于最低检出限时,则检测区无红色反应线,此时结果为阴性。质控区包被鼠IgG多克隆抗体,与胶体金标记的鼠IgG 抗体反应形成红色反应线作为质控。 检验方法 1)沿铝箔袋切口部位撕开,取出试卡平放在台面上,并做好标记 2)用吸管吸取血清、血浆标本,然后垂直加入3-4滴(80ul-100ul)于加样孔中.若样本量少于80ul或血液粘稠爬不上膜,可在加样孔加一滴稀释液;若为全血标本,则用吸管吸取标本,垂直加入2滴(约50ul)于加样孔中,同时滴加1-2滴稀释液 3)10-15min观察显示结果;30min后显示的结果无临床意义。 检验结果的解释 阳性:两条红色反应线,检测区及质控区各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 阴性:仅在质控区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 无效:质控区无红色反应线出现,表示检测无效,建议此时用新试卡重测。

常用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及参考值范围

目录 1.肝肾胰功能 (3) 2.心脑血管/糖脂病 (9) 3.风湿过敏/免疫功能 (13) 4.肝炎/病毒标志物 (15) 5.凝血/血液病项目 (18) 6.肿瘤标志物 (21) 7.甲功/激素项目 (23) 8.血气分析项目 (26) 9.血细胞分析、骨髓细胞学检测项目 (27) 11.尿液、体液检测项目 (29) 12.细菌学检验项目 (31) 13.检验项目分类、代码及收费一览表 (33)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2008.7.22

序 实验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发展成了”检验医学”,检验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辅助科室,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正凭借全新的检验理念、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定格为临床医学的专业科室,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发挥着重大作用,并成为衡量一所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临床医师是患者诊疗方案的制订人,从检验项目的选择到检验结果的合理应用都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如何合理选择检验项目,使其发挥临床最大的功效是每个医师必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具体诊疗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医师有针对性地申请检验项目,尽量选择对某种疾病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项目,另一方面还应对该检验的方法学原理、临床意义及干扰检验的生理、病理、药理等深入理解,掌握检验结果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疗程的变化。 考虑到临床一线医师工作的繁重及实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本院检验科编写了这本《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手册》,手册涵盖了本院检验科开展的大部分检验项目,尤其最近开展的新的检验项目,对项目的具体临床应用情况以及临床意义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希望该手册有助于本院临床医师选出最佳、合理、经济实用的检验项目和合理应用检验结果诊疗疾病,同时也希望该手册有助于本院“精品医学中心”的建设。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李蜀光 2008.7.22

检验科检验项目

检验科检验项目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生化检查 1.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肾功,、血脂等。 〔检查目的〕参照以下相关内容。 2. 〔检查项目〕 ⑴ 肝功8项:ALT、AST、GGT、TP、Alb、Glb、T-Bil、D-Bil、M-bil ⑵ 肝功13项:ALT、AST、GGT、ALP、LDH、TP、Alb、Glb、T-Bil、D-bil、M-bil、TBA、A/G ⑶ 肝纤三项:层粘蛋白、透明质酸、脯氨酸肽酶 ⑷ (NH3) ⑸ (CHE) 〔检查目的〕体检,各种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脏肿物。 3. 〔检查项目〕 ⑴ 肾功:K、Na、Cl、Ca、P、Urea、UA、Cr、CO2、GLU ⑵ 肾早期损伤检查:mALB ⑶ 肾早期损伤检查:α1-微球蛋白、β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 ⑷

〔检查目的〕体检,诊断各种肾脏疾患,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移植监测,糖尿病,高血压,。 4.糖尿病监测 〔检查项目〕 ⑴ 、 ⑵ 果糖胺、 ⑶ 血乳酸检查 ⑷ 24小时尿糖定量 〔检查目的〕体检,诊断肥胖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I、II型糖病患者疗效观察和用药监测。 5. 〔检查项目〕 ⑴ :TG、TCHO、HDL-C、LDL-C、APO-A、APO-B ⑵ 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检测:血脂+。 〔检查目的〕诊断高脂血症。 6.相关指标检测 〔检查项目〕 ⑴ :AST、CK、CK-MB、A-HBDH、LDH ⑵ 指标:I、CK-MB 〔检查目的〕诊断急性心梗,心肌炎,,怀疑。 7.贫血检查 〔检查项目〕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解读

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及主要临床意义 血常规了解机体有无炎症、感染、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高及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尿常规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粪常规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溃疡、出血、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前列腺液常规用于前列腺炎、结石、肿瘤和前列腺肥大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精液常规评价男性生育功能及辅助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 白带常规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的诊断及雌激素水平的判断 血沉对某些疾病的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如结核病、风湿热、组织严重破坏、恶性肿瘤等 尿TT 用于早孕诊断 肝功能了解肝脏功能情况,是否有肝功能损害、胆道梗阻等 肾功能提示肾脏的代谢、排泄功能情况是否正常 血糖了解血糖情况,诊断糖尿病 血脂观测血脂代谢是否紊乱,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 电解质五项诊断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是否紊乱 心肌酶谱对心脏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等诊断 肌钙蛋白确诊心肌梗塞,监测血栓溶剂疗效,是缺血性心脏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淀粉酶作为胰腺炎及腮腺炎的初步诊断 血凝四、五项凝血因子筛选检查,了解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的诊断,作为术前准备、预防术中出血过多 AFP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畸胎瘤及胎儿畸形的诊断 CEA 肿瘤初筛检查,结肠癌、大肠癌、胰腺癌、肺癌、胃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肿瘤标志物,筛选前列腺癌 Β-HCG 用于宫外孕、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诊断 风湿三项辅助诊断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链球菌感染 乙肝五项了解是否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评价目前状况 免疫三项了解是否有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体感染 望江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检验科预开展新项目一览表

检验科预开展新项目一览表 说明:不允许更改产品顺序号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格 单价(元)按包装规格单位 计算选填 价格 元/盒(箱) 校准品/质控品价格(元/毫升) 样本类型 实验方法 适用机型 备注 元/人份 元/毫升 1 腹泻四病毒联合检测(轮状、腺、诺如、星状) 粪便 胶体金 1-1轮装 1-2腺 2 血栓新四项(TAT 、PIC 、TM 、t-PAI-C ) 血浆 比浊法、ELISA STA-R Evolution 3 糖化白蛋白 血清 酶法 贝克曼AU58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4 脂蛋白磷脂酶A2 血清 酶法 贝克曼AU58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 5 髓过氧化物酶 血清 酶法 贝克曼AU58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 6 香草扁桃酸 24小时尿 酶法/免疫比浊法/比色法 贝克曼AU58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日立7180 7 17-羟类固醇 24小时尿 酶法/免疫比浊法/比色法 8 17-酮类固醇 24小时尿 酶法/免疫比浊法/比色法 9 尿总蛋白 24小时尿 比色法 10 尿皮质醇 24小时尿 酶法 11 尿肌酐 24小时尿 酶法 12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清 比浊法/比色法 贝克曼AU58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 13 FK506(他克莫司) 全血 比浊法 贝克曼AU58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 14 环胞霉素 全血 比浊法 贝克曼AU58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 15 免疫球蛋白A (C )IgA(C) 血清 散射比浊法 BN II 16 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 ) 血清 化学发光法 雅培i4000 17 胃泌素(G17) 血清 化学发光法 雅培i4000

18 降钙素(CT) 血清 化学发光法 Immulite2000、西门子XP 、雅培i2000、罗氏e601 19 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 血清 化学发光法 20 雄烯二酮(ADD) 血清 化学发光法 21 非结合雌三醇(E3) 血清 化学发光法 22 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 血清 化学发光法 23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 血清 化学发光法 24 ProGRP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血清 电化学发光法 罗氏e601 25 维生素K 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脱γ羟基凝血酶原) 血清 化学发光法 雅培i4000 26 尿β2微球蛋白检测 尿液 散射比浊法 BN II 27 免疫球蛋白IgG 分型检测 血清 散射比浊法 BN II 28 ST2蛋白(心衰分级与诊断) 血清 ELISA 手工 29 呼吸道病毒抗原 血清 ELISA 、免疫荧光 手工 30 尿AD7C-NTP 检测 尿 酶联免疫法 手工 31 血浆TAFI 含量检测 血浆 免疫比浊法、胶体金法 手工 32 EB 病毒DNA 血清 实时荧光PCR LC480/SLAN-96P 33 单纯疱疹病毒DNA 血清 实时荧光PCR LC480/SLAN-96P 34 结核分枝杆菌分型 血清 实时荧光PCR LC480/SLAN-96P 35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注:利福平耐药突变检测、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乙胺丁醇耐药突变检测、链霉素耐药突变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突变检测) 血清 荧光PCR 熔解曲线法 LC480/SLAN-96P 36 丝状真菌耐药基因检测 纯培养菌落 实时荧光PCR LC480/SLAN-96P

检验项目说明

本次检验项目说明 一、粮食加工品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抽检项目 1.大米抽检项目包括铅、镉、总汞、无机砷、铬、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 2.生湿面制品、发酵面制品、米粉制品、其他谷物粉类制成品抽检项目包括铅、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二氧化硫残留量。 3.小麦粉抽检项目包括铅(以Pb计)、镉(以Cd计)、总汞(以Hg计)、总砷(以As计)、铬(以Cr计)、二氧化钛、滑石粉、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甲醛次硫酸氢钠(以甲醛计) 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抽检项目 1.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抽检项目包括总砷、铅、酸值、过氧化值、苯并 [a]芘、溶剂残留量、黄曲霉毒素B1。 2.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抽检项目包括总砷、铅、酸值、过氧化值、苯并[a]芘、溶剂残留量、黄曲霉毒素B1、反式脂肪酸(C18:1T)、反式脂肪酸(C18:2T+C18:3T)。 3.其他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抽检项目包括总砷、铅、酸价、过氧化值、苯并[a]芘、溶剂残留量。 三、饮料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 1.天然矿泉水抽检项目包括铅、总砷、镉、硒、锑、铜、钡、铬、锰、镍、银、亚硝酸盐、硝酸盐、色度、浑浊度、界限指标(锂、锶、锌、碘化物、偏硅酸、硒、游离二氧化碳、溶解性总固体)、溴酸盐、硼酸盐、氟化物、耗氧量、挥发酚、氰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大肠菌群、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 2.饮用纯净水抽检项目包括铅、总砷、镉、色度、浑浊度、耗氧量、余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盐、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亚硝酸盐。 3.其他饮用水抽检项目包括铅、总砷、镉、色度、浑浊度、耗氧量、余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挥发性酚、溴酸盐、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亚硝酸盐。 4.果、蔬汁饮料抽检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甜蜜素、山梨酸及其钾盐、安赛蜜、苯甲酸及其钠盐、糖精钠、脱氢乙酸、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5. 茶饮料抽检项目包括铅、苯甲酸及其钠盐、甜蜜素、合成着色剂(诱惑红、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亮蓝)、山梨酸及其钾盐、安赛蜜、糖精钠、三氯蔗糖。 四、肉制品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是GB 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DBS50/ 004-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泡椒肉制品》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

检验科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检验科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3) 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3测定也可用于T3 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4可降低,但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4浓度正常,降低,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 2.总甲状腺素(4) 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 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3) / 游离甲状腺素(4) 3、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3、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3、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4和常常一起测定。 、3和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正常参考值:3 1.45~3.48 4 0.71~1.85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1)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当肝细胞损伤时,可因肝细胞坏死、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有些酶释放出来,使血清酶活性增高。有些酶在肝脏病变时合成减少或病理性生成亢进或排泄障碍,致血清中活性降低或升高。因此,测定血清酶的变化可诊断肝脏病变、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谷丙转氨酶(ALT):轻微的肝细胞受损,活性可增高一倍,是肝损害最灵敏的试验之一。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活动及酒精、药物和化学毒物等各种因素致肝损害均可升高;ALT虽非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指标之一;原发性肝癌若ALT持续增高可能并有肝坏死存在;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梗阻,ALT可有轻中度升高。 谷草转氨酶(AST):与ALT基本相同,ALT在肝细胞轻微损伤即可逸出,而AST须在肝细胞严重损伤破坏时逸出。在肝炎损伤时ALT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大于AST,当AST明显增高(AST>ALT)提示重症肝炎、严重肝损伤。另外,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丰富,故当心肌梗死时AST活性增高。 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G)

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40%以上。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血浆中的蛋白质就会发生质和量的改变。临床意义:1、肝病时总蛋白通常无显著变化,虽然白蛋白合成减少,但球蛋白合成增加,因此总蛋白量不变,不能单纯根据TP判断肝损害程度。2、白蛋白在急性肝病时一般不具有预后的作用。 3、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A/G )大于1.5以上为正常,<1为倒置,提示肝脏损害严重,持续时间长,则预后较差。 4、总蛋白低于60g/L 称为低蛋白血症,病因基本同白蛋白。白蛋白降低常见于①肝细胞病变;②蛋白质丢失过多如烧伤、肾病综合征;③蛋白质摄入不足,慢性营养障碍、吸收不良;④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 5、球蛋白增高见于①慢性肝脏疾病;②胶原性疾病;③慢性感染性疾病;④恶性疾病。 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 当红细胞破坏增加或肝细胞损害或胆道梗阻胆汁排泄障碍,临床出现黄疸。胆红素代谢试验可以帮助诊断和鉴别各类黄疸以及了解肝脏损害程度。 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称为总胆红素。总胆红素能准确反映血清中黄疸的程度。各种原因造成的黄疸,如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均可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升高的值反映黄疸程度。

项目管理前沿

第11 章项目管理前沿 学习目标: 熟悉计算机辅助的建设项目管理和网络平台上的建设项目管理。 重点难点: 1、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2、工作流管理功能 3、项目信息门户() 课程内容: 信息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把信息视为重要战略资源,把信息化作为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也提出了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并将国家信息化建设作为21 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信息化的背景和含义、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和意义以及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等内容。 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平台,是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构建的信息沟通平台;网络平台上的活动主体是用户,是构成了一个虚拟的项目管理组织的用户群体;而网络平台上项目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包括了项目信息的创建、集中管理和共享等几个方面。 11.1 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表明人类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城镇化和工业化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本节主要介绍信息化产生的背景一一数字鸿沟、信息化的含义以及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11.1.1 信息化产生的背景――数字鸿沟 信息化的出现给人类带来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产力,形成了以创造型信息劳动者为主体,以电子计算机等新型工具体系为基本劳动手段,以再生性信息为主要劳动对象,以高技术型企业为骨干,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一代信息生产力。在以质能转换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中,人们对资源的争夺主要对象为土地、矿产和石油等,而今天,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争夺的重点,带来了国际社会新的竞争方式、竞争手段和竞争内容。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同,产生了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 (1)“数字鸿沟”的含义 关于数字鸿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美国商务部把数字鸿沟概括为:“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

检验科项目方案

检验科项目方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湖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信息系统 项目方案 深圳拓朴众邦软件有限公司 2002年9月 深圳市拓朴众邦软件有限公司 检验科信息系统介绍 概述 随着检验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检验科拥有的检验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数量也越来越多,所开展的检验测定项目越来越多,为临床提供了大量的诊断数据。在此情况之下,为了适应现代实验室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临床检验工作服务,湖北省人民医院计划通过实施检验网络信息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临床实验诊断技术应用于检验的管理和服务中,实现医院医疗管理信息化和数码化。 CHIS_LAS是我公司开发成功的医院检验科通用中文报告管理软件,能自动接收来自生化、血球、血凝、蛋白、小便、血气、酶标等各种检验仪器的测试数据,并帮助检验师轻松完成报告单打印、报告单查询、工作量和收费统计、报告

汇总、收费汇总、阳性项目汇总、数据分析和质控图绘制等工作。该软件在自动化、易操作性、数据安全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检验科系统的业务内容可以概括地分为五个部分: 一. 主要功能 联网仪器数据采集通过一个后台服务程序来完成,工程人员做好仪器设置以后,每次电脑开启后会自动运行,不需要操作员干预。 标本登记:对收到的每个标本登记受检者和检验申请信息,门诊病人通过发票流水号,住院病人通过住院号,可以自动读取临床输入的信息,登记时只需要确认即可。也可以根据需要录入新的申请。登记的同时完成申请的确认和住院病人费用上帐。 普通报告:完成生化、免疫、临检科室的检验报告。对每个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确认,根据需要可以做出修正(不改变原始数据),打印统一格式的中文报告。经过确认的检验结果可以在临床医生工作站及时查阅。 微生物报告:完成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根据检出的每种细菌分别打印药敏试验报告,并具有细菌统计的功能。 图像报告:对标本图片的图像检验形成图像报告。 主任工作站:监视联网仪器的标本检验情况,查询各组的检验情况,处理复查标本和特批标本。 统计报表:完成各种科室管理报表。 综合查询:对标本检验结果进行综合查询,可以查询住院病人同一项目的历史检验情况,或通过模糊查询检索标本检验结果。 质量控制:仪器开展的各个项目的质量控制。

项目管理前沿

第11章项目管理前沿 学习目标: 熟悉计算机辅助的建设项目管理和网络平台上的建设项目管理。 重点难点: 1、Internet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2、工作流管理功能 3、项目信息门户(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 课程内容: 信息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把信息视为重要战略资源,把信息化作为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也提出了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并将国家信息化建设作为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信息化的背景和含义、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和意义以及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等内容。 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平台,是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构建的信息沟通平台;网络平台上的活动主体是用户,是构成了一个虚拟的项目管理组织的用户群体;而网络平台上项目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包括了项目信息的创建、集中管理和共享等几个方面。 11.1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表明人类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城镇化和工业化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本节主要介绍信息化产生的背景――数字鸿沟、信息化的含义以及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11.1.1 信息化产生的背景――数字鸿沟 信息化的出现给人类带来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产力,形成了以创造型信息劳动者为主体,以电子计算机等新型工具体系为基本劳动手段,以再生性信息为主要劳动对象,以高技术型企业为骨干,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一代信息生产力。在以质能转换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中,人们对资源的争夺主要对象为土地、矿产和石油等,而今天,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争夺的重点,带来了国际社会新的竞争方式、竞争手段和竞争内容。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同,产生了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1)“数字鸿沟”的含义 关于数字鸿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美国商务部把数字鸿沟概括为:“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

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项目表

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项目表 (共258项) 生化类检验项目列表 1、血清钾离子浓度测定 2、血清钠离子浓度测定 3、血清氯离子浓度测定 4、血清总钙浓度测定 5、血清铁 6、血清镁离子浓度测定 7、血清钙离子浓度测定 8、血清磷浓度测定 9、血清铜浓度测定 10、血清锌浓度测定 11、血糖 12、血清CO2CP 13、尿素 14、尿酸 15、肌酐 16、总蛋白 17、白蛋白 18、总胆红素 19、直接胆红素 20、间接胆红素 21、球蛋白 22、总胆汁酸 2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5、谷丙谷草比值 26、球蛋白白蛋白比值 27、碱性磷酸酶 28、谷氨酰转肽酶 29、胆碱脂酶 30、总胆固醇 31、甘油三酯3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3、载脂蛋白A1 34、载脂蛋白B100 35、低密度脂蛋白测定 36、极低密度脂蛋白测定 37、乳酸脱氢酶 38、肌酸激酶 39、肌酸激酶同工酶 40、羟丁酸脱氯酶 41、补体C3 42、补体C4 43、免疫球蛋白A 44、免疫球蛋白G 45、免疫球蛋白M 46、淀粉酶 47、抗链球菌溶血毒素“O” 48、类风湿因子 49、脑脊液蛋白定量 50、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51、糖化血红蛋白 52、血清脂蛋白a 53、血清总胆汁酸 54、B2微球蛋白 55、降钙素原 56、血气9项 57、血清光抑素C 58、尿N-酰-B-D氨基 59、腺苷脱氨酶 60、胆碱酯酶活力 61、血清a-L-岩藻糖苷酶 62、血清前白蛋白

免疫类检验项目列表 1、乙肝表面抗原测定(ELISA法) 2、乙肝表面抗原测定(金标法) 3、乙肝表面抗体测定(ELISA法) 4、乙肝表面抗体测定(金标法) 5、乙肝核心抗体测定 6、乙肝核心抗体IgM测定 7、乙肝e抗原测定 8、乙肝e抗体测定 9、丙肝抗体测定(ELISA法) 10、丙肝抗体测定(金标法) 11、甲肝抗体测定 12、HIV抗体测定(ELISA法) 13、HIV抗体测定(金标法) 14、梅毒抗体测定(金标法) 15、梅毒抗体测定(ELISA法) 16、梅毒卡片试验 17、ENA抗体谱测定 19、甲胎蛋白定量 20、癌胚抗原定量 21、抗核抗体测定 22、抗双链DNA抗体 23、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 23、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查 24、解脲支原体抗体检查 25、沙眼衣原体抗体检查 26、淋球菌抗体测定 27、总T3测定 28、总T4测定 29、游离T3测定 30、游离T4测定 31、促甲状腺素测定 32、胰岛素测定 33、弓形体抗体测定 34、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抗体测定 35、单纯疱疹病毒型Ⅱ抗体测定 36、巨细胞病毒抗体测定 37、风疹病毒抗体测定 38、C肽测定 39、甲状腺球蛋白抗体40、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41、糖类抗原12-5 42、糖类抗原15-3 42、糖类抗原19-9 43、脑钠肽 44、孕酮 45、卵泡生成素 46、促黄体生成素 47、垂体泌乳素 48、睾酮 49、雌二醇 50、甲状旁腺激素 51、肌红蛋白定量 52、肌钙蛋白I定量 5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54、结核抗体 55、科萨奇病毒CA16 56、肠道病毒EV71

检验科检验项目

精心整理生化检查 1.生化全项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肾功,心肌酶谱、血脂等。 〔检查目的〕参照以下相关内容。 2.肝功能检查 〔检查项目〕 ⑴肝功8 项:ALT AST GGT TP、Alb、Gib、T-Bil、D-Bil、M-bil ⑵肝功13 项:ALT AST GGT ALP LDH TP、Alb、Glb、T-Bil、D-bil、M-bil、TBA A/G ⑶肝纤三项:层粘蛋白、透明质酸、脯氨酸肽酶 ⑷血氨(NH3 ⑸胆碱脂酶(CHE 〔检查目的〕体检,各种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脏肿物。 3.肾功能检查 〔检查项目〕 ⑴肾功:K、Na Cl、Ca P、Urea、UA Cr、CO2 GLU ⑵肾早期损伤检查:mALB ⑶肾早期损伤检查:a 1—微球蛋白、B 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 ⑷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检查目的〕体检,诊断各种肾脏疾患,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移植监测,糖尿病,高血压,痛风。 4.糖尿病监测 〔检查项目〕 ⑴血糖、糖耐量试验 ⑵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 ⑶血乳酸检查 ⑷2 4小时尿糖定量 〔检查目的〕体检,诊断肥胖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I、II型糖病患者疗效观察和用药监测。 5.血脂检查 〔检查项目〕 ⑴血脂检查:TG TCHO HD—C LDL—C、APO-A、APO-B ⑵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检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 〔检查目的〕诊断高脂血症。 6.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检测 〔检查项目〕 ⑴心肌酶谱:AST CK CK—MB A—HBDH LDH ⑵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K—MB 〔检查目的〕诊断急性心梗,心肌炎,多发性皮肌炎,怀疑心肌损伤。

检验科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文本

四棉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 时间:地点:负责人: 质控人员: 一、检验质量与安全管理 ((★)(★)为核心条款,(★)为核心制度) (一)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服务项目;急诊检验 1、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合作单位服务协议;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定期网络通报细菌耐药、临床标本菌种分布(1次/季度);三年开展的检验新项目一览表4.15.1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临床合理性建议、新项目设置合理性及急诊检验满意度调查表(2次/年);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急诊项目报告时间对外公示(急性心肌标志物、凝血和感染)(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检验项目、设备、试剂管理:三证齐全;分子诊断项目(外送);应急检测能力和技术储备;方法学验证及评价记录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新项目审批及实施流程:步骤;新项目实施后的跟踪,听取临床对新项目设置合理性的意见,改进项目管理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实验室安全程序,制度及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遵照实施并记录 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科主任负责、记录、培训;实验室生物安全分区、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标志、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洗眼器、冲淋装置及其他急救设施及耗材、警示标识、《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 (1)以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检验科简介及开展项目

检验科简介及开展项目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准确检验、专业分析 检验科简介 xx同济医院检验科设有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等多个实验室,开展了多种临床检测项目。检验科是我院临床检验的重要后盾力量,配有现代化的大型检验设备:日本奥林巴斯高倍电子显微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粘度分析仪、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精子质量动态分析系统、微量元素检测系统、血凝仪、酶标仪等,以高科技的检验设备,专业的检验人才,高质量的检验结果,积极配合临床科室,为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医疗服务。同时与多家临床检验机构和知名医院建立长期的合作,以提供特殊检验项目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检验科开展的项目: 1、临床检验项目:血液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大便常规分析、胸腹水脑脊液常规分析、血液流变学检测、凝血功能检测、精子质量分析、前列腺液常规分析、分泌物常规检验、血型鉴定等。 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肝功、肾功、血脂、血糖、血清果糖胺、血清淀粉酶、心肌酶谱、电解质,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 3、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乙肝五项、甲肝抗体、丙肝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幽门螺杆菌抗体、风湿、类风湿、自身免疫抗体、各种过敏原检测等。 4、临床微生物学检测:一般细菌培养及药敏、衣原体抗原检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真菌培养及药敏、肺炎支原体培养、淋球菌培养等。

5、特检类项目:激素类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优生优育检测、不孕抗体检测、唐氏综合征筛查、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等。 6、微量元素测定等。

医院检验科检验项目一览表

医院检验科检验项目一览表 检验项目(组合)名称项目内容(英文缩写)/备注报告时间血常规(三分类)WBC、RBC、PLT、HGB、HCT等18项+3个直方图30分钟 1小时血常规(五分类)WBC、RBC、PLT、HGB、HCT等26个项目+五分类+异常淋巴 细胞、幼稚细胞提示+5个散点图 三分类血常规+CRP WBC、RBC、PLT、HGB、HCT等18项+3个直方图+CRP 40分钟血型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20分钟网织红细胞计数(Ret)1小时嗜酸性细胞直接计数1小时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1小时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1小时红斑狼疮细胞检查(LEC)5小时一氧化碳(CO)定性测定30分钟红细胞比积测定(HCT)30分钟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激光法)1小时骨髓涂片细胞学检验根据需要进行特殊化学染色3天凝血四项PT、APTT、TT、Fib 1.5小时D-二聚体测定1小时尿液分析+镜检尿化学分析11项+镜检5项30分钟尿妊娠试验10分钟尿沉渣镜检WBC、RBC、管型、结晶等30分钟尿本-周氏蛋白定性检查30分钟尿隐血10分钟

检验项目(组合)名称项目内容(英文缩写)/备注报告时间尿寄生虫30分钟乳糜试验30分钟粪便常规颜色、性状、RBC、WBC、虫卵等20分钟粪便隐血试验(OB化学法)10分钟粪便轮状病毒检测20分钟胸、腹水常规检查颜色、透明度、李凡他试验、WBC等30分钟脑脊液常规检查CSF 颜色、透明度、潘氏试验、WBC等30分钟精液常规检查(手工法)颜色、性状、液化时间、活动率、活动力、精子数等 1.5小时前列腺液常规检查颜色、性状、卵磷脂小体、淀粉颗粒、精子等30分钟阴道分泌物检查WBC、上皮细胞、清洁度、霉菌、滴虫等30分钟 30分钟阴道五联检PH值、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 肽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 痰液常规检查颜色、性状、WBC、结晶等30分钟各种穿刺液常规检查颜色、透明度、WBC、RBC等30分钟血流变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测定,红细胞流变特性、HCT、ESR等3小时离子6项K、NA、CL、Ca、TCO2、P 1-3小时急诊生化14项UREA、Cr、TBIL、ALB、CK、ALT、AMY、GLU+离子6项1-3小时肝功能5项ALT、AST、TBIL、DBIL、LBIl 3小时肝功能10项TP、ALB、GLB、GGT、LDH、ALP+肝功5项3小时肝功能15项TBA、CHE、HBDH、GLU、ADA+肝功10项3小时心肌酶谱5项CK、CK-MB、LDH、HBDH、AST 3小时血脂4项CHOL、TG、HDL、LDL 3小时血脂7项APoAⅠ、APoB、LP(a)+血脂4项3小时血糖1项GLU 3小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