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第 4 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第 4 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第 4 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第 4 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 4 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问题。

(1)加法的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67+87+13 46+(59+54)

2.揭题:在加法运算中,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在其他运算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乘法运算中又会有什么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探索乘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题3情境图。

让学生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列式得出:5×3=15(人)或3×5=15(人)

(3)建立等式。

让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

3×5=5×3

追问: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

(4)观察发现:观察这些等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板书)

2.探索乘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题4。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算法一: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算法二: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

(23×5)×6 23×(5×6)

=115×6 =23×30

=690(人) =690(人)

(2)观察这两道算式的数据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①每组两道算式中的三个乘数相同。

②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3)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比一比。课件出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是否存在这样的规律?

①18×5×2 18×(5×2)

②13×25×4 13×(25×4)

③24×(125×8) 24×125×8

学生通过比较明确: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c=a×(b×c)(板书)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1页“试一试”。

第一小题,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15×2”的积;第二小题,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先算“25×4”

2.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然后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读题,明确题意,然后指名说说怎样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最后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和验算,指名板演。

4.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乘积,并交流计算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同步测试B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同步测试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7题;共19分) 1. (3分) (2020四下·蓬溪期中) 560700000读作________,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是________,如果把改写的数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 2. (3分)一个整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________位,第七位是________位,亿位在第________位。 3. (4分) 340029632是________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4在________位上,它的右边一位是________位。 4. (1分) 4000360700读作________. 5. (5分) (2020四下·连云港期中) 8095000是有8个________、9个________和5个________组成的。这个数读作________,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近似数是________ 6. (2分)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 7350000________ (2) 34000000000________ 7. (1分)这些数你会读吗? 5876408005读作: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8. (2分) (2019四上·新会月考) 三十亿零八万零四十写作()

A . 300008040 B . 300080040 C . 3000080040 9. (2分)与702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A . 70201,70202 B . 70210,70190 C . 70199,70201 10. (2分) 506080901 读作() A . 五亿零六百零八万零九百零一 B . 五千六百八万九零一 C . 五零六零八零九零一 D . 五千六百八十万九零一 11. (2分) (2020四上·龙华期末) 下面各数中,“5”表示的数最大的是()。 A . 328652000 B . 52789610 C . 58679120 D . 7502376820 12. (2分) 170002088米读作() A . 一亿七千二百八十八米 B . 一亿七千万二千零八十八米 C . 一千七百万二千零八十八米 D . 一亿七万二千零八十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9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297,另一个加数是()。2.0乘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0不能作()。3.()-56=130 89×()=356 4.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45=180 ()() 360÷20=18 ()() 5.367比()多89,247比()少156。 6.在里填上“>”“<”或“=”。 56÷7÷256÷(7×2) 40×(5+4) 40×5+4 24+102+0 (24+102)×0 150-(120+15) 150-(120-15) 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A.28B.312C.38 2.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459-15)×4

B.459-15×4 C.459×4-15 3.根据算式选择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5 km,乙步行每小时行 6 km,经过4 小时两人相遇。 (1)15×4() (2)15+6() (3)(15+6)×4() A.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C.相遇时,甲行了多少千米? 4.在除法里,0不能作()。 A.被除数B.除数C.商 5.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A.0+△B.0÷○(○≠0) C.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280÷4-15×3可以同时先算280÷4和15×3。() 2.25×4÷25×4=100÷100=1 () 3.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四、计算。(1题5分,2题10分,3题4分,4题8分,共27分) 1.口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使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理解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提升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理解;联系实际,深化理解;归纳概括,完善理解”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 ①(3 + 2)×4 3×4 + 2×4 ②2×(11 + 9) 11×2 + 9×2 ③20×5 + 4×5 (20 + 4)×5 【 1.计算①、②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 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 3.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3.观察、激趣、导入。 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能够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 ㈠影幕演示: 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 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②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 ③展示思维过程,探究解题规律。】 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数论初步:因数和倍数 九义:六年制十册“约数和倍数” 实验:进行适当精简。 例如:删去“整除”、“分解质因数”等概念,把“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分别移至“通分”“约分”前面。 2.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基本同九义,适当调整。 例如,加入“最大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删去“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等。 3. 数的运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基本同九义。 (二)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旋转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统计 众数、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数学思想方法 逻辑推理

图形的变换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o。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充分进行活动和探究,以利于培养空间观念。 2.注意利用已有知识基础,把握阶段性目标。 3.注意有关概念的数学性。 因数和倍数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编排特点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乘法结合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会应用;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 1、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 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哪些,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你能举例说明吗? 怎样用字母怎么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呢?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2(1)出示主题图所显示的两条数学信息,提问:要求一共要交多少桶水?需要哪些条件?看完整的应用题: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提问: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会做吗?全体

同学做在本上。学生做完后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指名板书:2552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水、提问:(1)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而且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是相等关系、) (2)等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人议论后得出:等式两边算式中的3个因数一样,都是25,5和2;它们的运算符号是一样的,都是乘号、(3)那它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算式要把前2个数相乘,右边算式因为有小括号,所以要先算后边小括号里面的、师概括并启发提问:这两个算式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 2、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365 3(65)7420 7(204)2584 25(84)每组算一个题,订正得数后,得出每组两个算式之间是相等的、教师板书“=”、启发提问:(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等式的因数一样吗?(一样的)(2)它们的运算顺序呢?(不一样的)(3)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议论后明确: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都不一样,但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把前两个数先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4)三个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检测题全册精编版

2020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检测题全册精编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 一、连一连。(6分) 从前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8分) 1、李老师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6个皮球,一共花了68元,一副羽毛球拍32元,一个皮球多少钱?( ) A、68÷6 B、(68-32)÷6 C、68-32÷6 2、观察下面的物体,( )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A、 B、 C、

3、花店昨天卖了16束鲜花。今天比昨天多卖了8束,每束花12枝,今天卖了多少枝花?( ) A、16×12-12÷8 B、12×(16+8) C、16×(12+8) 4、下面算式中,先算加法的是( ) A、75-12+18 B、8+4×6 C、400÷(12+8) 5、下面算式,先算减法不需要使用小括号的是( ) A、25×17-7 B、75-12+13 C、100-20÷5 6、李强数学前三单元的平均成绩是96分,第四单元考了100分,那第李强数学前四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正确算式是( ) A、(96+100)÷2 B、96×3÷2+100÷2 C、(96×3+100)÷4 三、仔细推敲,分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4分) ( )1、36÷4×3与36÷(4×3)的结果相同。 ( )2、75+25÷25+75 的结果是1。 ( )3、0乘或除以任何数,都得0。 ( )4、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左 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图,搭这个立方体图形至少需要5个小 正方体。 四、算一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48÷8×9= 0+12×0= 45+8-23= 28÷7×7= 0÷5×1= 3×8÷6= 2、计算下面各题。(12分) 240×[64-(95-39)] 410-(54+54÷6) 42+8×12÷4 75+225÷(20-5) 3、笔算,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验算。(8分) 420÷35= 28×32= 4、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并列出综合算式。(6分)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汇总1、负数的由来: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 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负数的写法: 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 例如:-2,-5.33,-45,-2/5 正数: 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 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 5、数轴:

6、比较两数的大小: ①利用数轴: 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 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 1/3>1/6 -1/3<-1/6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80﹪, 六折五=6.5/10=65/100=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竖式计算题

108×6 8×312 7×210 138×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123×6 2 47×210 568×9 1 307×46 54×312 234×46 613×48 320×25 25×29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125×6 335×26 165×24 256×31 306×12 260×15 303×46 65×224 325×40 167×48 336×25 125×45 112×52 335×24 125×65 36×125 256×81 331×25 125×34 336×25 215×34 205×32 31×206

37×481 91×214 325×68 336×21 245×31 31×206 21×126 302×12 135×24 325×41 12×321 21×114 17×184 31×208 51×214 61×135 24×158 33×264 16×109 33×204 25×118 302×15 302×54 210×21 119×24

325×29 66×125 82×403 126×89 203×32 203×32 312×25 568×9 307×46 54×312 47×210 234×46 613×48 320×25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完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单元名称:四则运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混合运算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 难点: 1、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混合运算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关键: 先根据例题把运算顺序讲清,适当补充四则运算的题型和量。情景是作为问题产生的背景和为何可以这样计算的素材来加以理解。在学生基本掌握运算顺序后,再补充综合性的“解决问题”题型,从而使解题步骤和策略得以强化。 五、学生情况 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

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六、教学建议 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七、课时安排 四则运算(一) 2课时 四则运算(二) 2课时 四则运算(三) 2课时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一、单元名称:位置与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单元知识结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练习题四套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 38×62+38×38 75×14—70×14 101×38 12×98 55×99+55 55×99 12×29+12 58×199+58 42×79+42 52×89 69×101—69 55×21—55 125×(80+8)125×(80×8)125×32×25 99×99+99 38×7+31×14 25×46+50×27 79×25+22×25—25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2 一、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36+64)×13与②36×13+64×13 () 2、①135×15+65×15与②(135+65)×15 () 3、①101×45与②100×45+1×45 () 4、①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 二、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1、(7+8+9)×10=7×10+8×10+9 () 2、12×9+3×9 = 12+3×9 () 3、(25+50)×200 = 25×200+50 () 4、101×63=100×63+63 () 5、98 ×15= 100 × 15 + 2 × 15 ()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0+8)×25 32×(200+3) 38×39+38 35 × 28 + 70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57+140)×4= 57+140×4 () 2、42×(28+19)=42×28 +19×42 () 3、(25×4)×8=25 × 8 + 4 × 8 ()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a+b)×c=a×c+b×c ()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一)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 表示。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分别是1 10,1 100,1 1000,…也可以写成0.1,0.01,0.001… 4、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1 10,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5、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6、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7、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 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 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获去掉“0”,小数 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没有关系。)9、单位换算 (1)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

较小单位的量化为较大单位的量的方法:当两个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根据小数的意义把较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小数,进而用较大单位的量表示。 (2)复名数改单名数:抄相同,改不同。(相同的单位抄在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单位按照上面的改写方法写在小数 部分)。 (3)其他改写方法:单名数互化 ①低级单位名数÷进率=高级单位名数。 ②高级单位名数×进率=低级单位名数。复名数与单名数 之间互化:抄相同,改不同(同单名数互化方法)。 (二)比大小 1、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2、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再按照题目 的要求按顺序排列。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

环县红星小学集体课案设计 2012年3月17 日科目数学主备人高小龙执教人授课班级 课题乘法的分配率课时数2课时分管领导签字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学方法说明:“讲”是师生共同梳理思路,表述思想;“学”是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练”是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坡度的练习题促进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理解乘法分配率。

教学流程设计个人修订 一、复习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乘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 2、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 3、师生赛一赛,102×56,99×25,学生每人挑选一道题做,教师全做, 看谁算得快。 师:想知道老师算得快的秘密吗?(不是老师提前算了,而是老师掌握了 一些乘法计算的秘密,假如你掌握了一定比老师还快呢!想不想知道呢? 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二、探究新课: (一)情景导入,认知定律。 1、你们这么积极,老师奖励给大家一些笑脸,你们知道这上面一共有 多少个笑脸吗? 例:出示笑脸图,每行有五个黄色笑脸图,三个红色笑脸图,共 四行。 (设计意图:使用笑脸图,增强趣味性) 学生汇报两种解法: ①先算出一行有多少个笑脸,再算出4行共有多少个笑脸。 列式为:(5+3)×4=32(个) ②先算出黄色笑脸、红色笑脸各有多少个,再算出一共有多少个笑脸。 列式为:5×4+3×4=32(个) 师:因为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连接。 板书:(5+3)×4=5×4+3×4 或5×4+3×4=(5+3) ×4 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看到两种解法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都是32个, 使学生明确两个算式相等。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 式,增强学生的数感。 分别观察有什么特点?(数字一样,符号一样)(5+3)×4是5和3的和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竖式计算题

108×6 8×312 7×210 138×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123×6 2 47×210 568×9 1 307×46 54×312 234×46 613×48 320×25 25×29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125×6 335×26 165×24 256×31 306×12 260×15 303×46 65×224 325×40 167×48 336×25 125×45 112×52 335×24 125×65 36×125 256×81 331×25 125×34 336×25 215×34 205×32 31×206

37×481 91×214 325×68 336×21 245×31 31×206 21×126 302×12 135×24 325×41 12×321 21×114 17×184 31×208 51×214 61×135 24×158 33×264 16×109 33×204 25×118 302×15 302×54 210×21 119×24

325×29 66×125 82×403 126×89 203×32 203×32 312×25 568×9 307×46 54×312 47×210 234×46 613×48 320×25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检测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人版小学生四年级检测卷全套试卷共30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2份) 2. 第二、三单元使用(2份) 3. 第四单元使用(2份) 4. 第五单元使用(2份) 5. 第六单元使用(1份) 7. 第七、八、九单元使用(2份) 8. 周培优测试卷(11份) 9. 期中检测卷(2份) 10. 期末检测卷(2份) 11. 模块过关卷(4份)

第1、2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9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297,另一个加数是()。2.0乘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0不能作()。3.()-56=13089×()=356980÷()=28 4.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45=180()() 360÷20=18()() 5.367比()多89,247比()少156。 6.在里填上“>”“<”或“=”。 56÷7÷256÷(7×2)40×(5+4)40×5+4 24+102+0(24+102)×0 150-(120+15)150-(120-15) 7.计算32×[640÷(71-55)]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8.如果要把算式12×450-210÷5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改为()。 9.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如右图),从()面和()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10.一个几何体,从前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这个几何体至少是由()个搭成的。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280÷4-15×3可以同时先算280÷4和15×3。 ( ) 2.25×4÷25×4=100÷100=1 ( ) 3.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 ) 4.因为0×24=24×0,所以0÷24=24÷0。 ( ) 5.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甲数是96,比乙数的3倍多18,乙数是( )。 A .306 B .38 C .26 D .342 2.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 .(459-15)×4 B .459-15×4 C .459×4-15 D .(459-4)×15 3.下面的算式中,计算顺序相同的一组是( )。 A.???16×25÷8 16+25-8 B.???75-15×4 75÷15×4 C.???96÷16×596-16× 5 D.? ????64-4+1564-4×15 4.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 A .0+△ B .0÷○(○≠0) C .0×△ D .8×0 5.在上摆一个同样的正方体,使它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 ( )种摆放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 38×62+38×38 75×14—70×14 101×38 12×98 55×99+55 55×99 12×29+12 58×199+58 42×79+42 52×89 69×101—69 55×21—55 125×(80+8)125×(80×8) 125×32×25 99×99+99 38×7+31×14 25×46+50×27 79×25+22×25—25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2 一、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 (36+64)×13与 ② 36×13+64×13() 2、①135×15+65×15与 ②(135+65)×15 () 3、①101×45与 ②100×45+1×45() 4、① 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二、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1、(7+8+9)×10=7×10+8×10+9 () 2、12×9+3×9 = 12+3×9 () 3、(25+50)×200 = 25×200+50 () 4、101×63=100×63+63 () 5、98 ×15= 100 × 15 + 2 × 15 ()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0+8)×25 32×(200+3) 38×39+38 35 × 28 + 70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57+140)×4= 57+140×4 () 2、42×(28+19)=42×28 +19×42 () 3、(25×4)×8=25 × 8 + 4 × 8 ()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a+b)×c=a×c+b×c ()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2、(32+25)×2= () A.32+25×2 B. 32×25×2 C. 32×2+25×2 3、a×c+b×c= ( ) A.(a+b)×c B. a+b×c C. a×b×c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练习题(1) 姓名:学号: 345×12= 403×35= 276×46= 325×26= 237×83= 302×52= 54×745= 36×254= 83×217= 43×709= 32×164= 45×308= 18×432= 85×215= 23×506= 567×34= 46×134= 34×246= 225×48= 25×418= 三、网络部分 一、单选题 1、要打开IE窗口,可以双击桌面上的哪个图标?

A:Internet Explorer B:网上邻居 C:Outlook Express D:我的电脑 答案:A 2、如果无法显示当前网页,可以尝试______。 A:点击"后退"按钮 B:点击"停止"按钮 C:点击"刷新"按钮 D:点击"搜索"按钮 答案:C 3、要想查看近期访问的站点,应该点击______按钮。 A:主页 B:搜索 C:收藏 D:历史 答案:D 4、与普通邮件相比,电子邮件的特点是______。 A:电子邮件发送速度慢、费用高 B:电子邮件发送速度慢、费用低 C:电子邮件发送速度快、费用高 D:电子邮件发送速度快、费用低 答案:D 5、一个教室内计算机联成的网络属于______。 A:因特网 B:广域网 C:局域网 D:城域网 答案:C 6、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网页时,如果想要回到默认的一进入Internert Explorer 就开始的网页,可以使用______按钮。 A:主页 B:停止 C:刷新 D:后退 答案:A 7、启动浏览器后自动打开的网页就是______。 A:网址 B:网站 C:网页名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律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测试题 姓名---------- 成绩---------- 【基础练习】 一、把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72×13+13×72 48×100 58+137+63+42 54×100-54×2 8×17×12572×13×2 48×99+48 (58+42)+(137+63) 54×98(125×8)×17 二、判断: 1、196×25+4×96=25×4×96。() 2、口算23×3,先算20×3,再算2×3,然后把两个积相加,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3.25×4÷25×4=100÷100=1。()4.99×15=(100-1)×15=100×15-1。() 5.根据乘法分配律,63×99=99×63。() 6.(a-b)×c=ac-bc。() 三、选择: 1.125+65+75=67+(125+75)应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56+56×4与()相等。 A、56×(4+1) B、56×4+1 C、4×(56+1)

3.347-98用简便方法计算是()。 A、347-100-2 B、347-(100+2) C、347-100+2 4.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A、ab=ba B、(ab)c=a(bc) C、(a+b)c=ac+bc 【计算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3=16×4=48×2=37+54= 16×60=63÷21=53-38=102×8= 二、在□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40+7)×6=□○□○□○□ 15×26+15×14=□○(□○□) (□+□)×□=□×5○5+3 53×□+x×□=a×(53+□) 三、先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它们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32×(30-2) ○32×30-32×2 (40-4)×25 ○40×25-4×25 25×(40×4) ○25×(40+4) 45×59+45 ○45×59 四、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42×(20+7) 2、58×14+58×6 =42×20+7 =58×(14×6) =840+7 =58×84 =847 =4872 3、16×24+12×16 4.、450÷15÷3 =(16+12)×(24+16) =450÷5 =450÷(15÷3) =90 =28×40 =1120 五、计算: 1.脱式计算。 480+32×14-280 750÷(43-18)+125 (48+84)×(84-48) (720÷16-23)×52 [275-(32+46)]×28 2400÷80-14×2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68-82-18 348+203 67×9+67 102×45 32×125×25 256×7-56×7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

四_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_ 6 章(单元)节 2 课时

一、复习导入,课前检测 并说一说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2、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3、得数的小数点要与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 2、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第页。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3)再议一议,在计算8.3-6.45时,被减数小数部分比减数的位数少,百分位怎样减?根据是什么? (4)你想提醒同学们在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8、全班女生大声清楚地朗读一遍自探提示,学生按要求自探。 三、解疑合探 思考好了请同学们坐好,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1、学生上黑板展示汇报讲解列竖式计算6.45+8.3的过程与方法。 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加,应把小数点对齐,而不是把小数的末位对齐。 教师点拨: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为什么要在8.3的百分位添0,根据是什么?【小数的性质】) 2、学生板演自己计算8.3-6.45的竖式,讲解计算方法。 教师点拨: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3、学生相互提问,讲清算理。 4、老师课件展示两个算式的算法算理。 4、小结: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 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时,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0再加减。 现在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例题说说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说后,老师课件出示总结语。

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要注意: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2、根据小数的性质,将位数较少的小数末尾添上0,变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再进行计算。 3、得数的小数点要和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检验位数不同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添”:根据小数的性质,将位数较少的小数末尾添上0,变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二“算”:依据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三“去”: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将0去掉。 五、布置作业 1、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 2、预习新课,完成预习单页。 六、教学板书 答:一共花了14.75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

一、四则运算 1、加、减、乘、除法的意义。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运算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有关0的运算: 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 ③ 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④ 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5、混合运算中有中括号的,一定要把中括号里面的算式全部算完,才能去掉中括号。 6、列综合算式时,代换前后,算式的运算顺序要相同,如果运算顺序不同,要用加括号的方法来调整。 7、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最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船,如果这种船没有坐满,再进行调整,考虑租另一种船。 8、探究最省钱的租船策略,一是要租单价低的,二是要保证空位最少。 二、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①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②辨认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形的方法:在哪个位置观察物体,就从那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图形。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6、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时,从前面观察到的形状比较容易确定,而从上面、左面观察时则要发挥空间的想象能力,需慎重考虑哪部分被遮挡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