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避难硐室系统简介

煤矿避难硐室系统简介

煤矿避难硐室系统简介
煤矿避难硐室系统简介

中煤平朔集团公司

井工矿避难硐室

系统简介

中煤平朔集团公司井工矿

中煤综合利用公司电气公司

二0 一二年九月

目录

1.气幕喷淋???????????????????? 3

气幕状态下???????????????? 3

喷淋状态下???????????????? 4

2.压风控制系统?????????????????? 5

安装??????????????????? 5 使用说明????????????????? 6 3.二氧化碳洗涤系统????????????????7

二氧化碳洗涤系统介绍???????????7

使用说明?????????????????8

4.除湿帘????????????????????9

安装及使用说明??????????????9

5.压风系统???????????????????11

6.通讯系统???????????????????11

7.监测监控系统?????????????????12

8.供水施救系统?????????????????12

9.人员定位系统?????????????????13

10.动力照明系统????????????????13

气幕喷淋操作使用说明

气幕:

操作流程

1)防爆密闭门开启后,气幕装置自动打开,阻止有毒有害气

体进入硐室内。

(2)关闭球阀,气幕装置自动打开。

(3)在主压风管路涡轮阀打开的情况下,防爆密闭门的启闭可以联动打开或关闭行程开关,从而控制气动球阀的工作,实现气幕启闭。

(4)当矿井压风管路损坏的情况下,打开自备气幕1 中摇柄阀,由矿井压风供气切换到自备气瓶进行供气。

喷淋

气体喷淋系统主要通过换气解决过渡室有害气体超标问题,即通过大气量的新鲜压缩空气,将有害气体稀释并通过排气阀排放到硐室外,最终达到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并净化的目的。喷淋系统采用高品质气体喷头,使压缩空气迅速吹扫过渡室,并将多余气量经泄气阀排到硐室外。当压

风被损坏的情况下,自动由压缩空气瓶向喷淋系统供气。压风状态下:(1)防爆密闭门开启后,气幕装置自动打开。

(2)打开气体喷淋系统截止阀,气体喷淋系统开始工作。

(3)在过渡室内首先利用多参数气体测定仪对室内气体进行监测。

(4)若CO的浓度低于24ppm,则直接进入生存室;若CO的浓度高于24ppm 则利用顶板安装的喷淋进行二次冲洗身体上的有害气体直到达到规定要求方可进入生存室。

(5)在压风管路总阀打开的情况下,防爆密闭门的启闭可以联动打开或关闭行程开关,从而控制气动球阀的工作,实现气幕启闭。在维修总阀关闭的情况下,无论防爆密闭门启闭,气幕均不工作。自备供气状态下:在压风系统损坏的情况下,自备供气以高压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它将气瓶组内部的高压压缩空气进行汇流和减压,变成低压的空气向气幕和喷淋系统供气。

二压风控制系统使用说明

压风系统主要用于将井下压风引入硐室内,并对压风进行过滤、减压、消音处理,使排放到硐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人体呼吸标准。

压风系统仅在压风不被损坏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压风没被损坏,还可以充分利用压缩空气实现供氧、吹洗置换有害气体的功能

安装

(1)压风系统中的QPS三级过滤安装时安进出气口安装,切勿倒置,安装中注意管路高度,太低无法安装排水器。

(2)调压阀安装时必须垂直几台90 度固体本体,调节压力不应一部调节到位,应均匀的地调至所需压力值。压力调整好后将锁紧调整螺母。

(3)泄压阀安装时候注意垂直安装在法兰面上。使用说明

(1)开启手动截止阀将压风接入,经过减压后,出口压力可保持在~的压力。

(2)打开压风控制柜中旁路的截止阀,通过涡流管可以对压风管路中的空气进行制冷,以便降低空气的温度。

(3)经过减压、过滤、降温的压缩空气由硐室顶部的消音喷头

向硐室内进行喷淋

(4)硐室内部的气体达到355Pa 左右后,压风管路的泄压阀自动开启,向硐室外进行排气,对硐室内空气进行更新净化。

三二氧化碳洗涤系统使用说明

二氧化碳洗涤系统介绍

采用气动马达驱动二氧化碳净化处理装置,气动马达以压缩气体为动力。该净化装置可处理密闭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包括CO2 吸附、除臭等有害气体的吸附等,同时,实现舱内空气循环,便于空气温、湿度调节。

使用说明

第一个进入生存室的人员应立即启动洗涤器,这一点非常重要。洗涤器的启动步骤:

1、通过洗涤柜取出二氧化碳洗涤器,放置在生存室中心

位置。

2、松开绑带,取下木制盖板。从洗涤器架内取出帆布袋,内有洗涤器操作说明书以及螺丝刀等。

3、打开洗涤器架侧面的凹槽,拉出氧气流量计,弯曲弹性软管,使之垂直安装。

4、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氧气流量计顶端的黑色旋钮,按照

舱内人数,设定氧气流量

5 、从柜子内取出碱石灰芯筒。打开芯筒包装,并将碱石灰芯筒放在洗涤器托盘槽内。芯筒应与洗涤器盒的外沿对齐。注意:切勿坐在洗涤器上。

注1 :更换芯筒

6、每隔24 小时更换一次碱石灰芯筒。若救生舱内人数小于100

人,更换时间间隔表可参见洗涤器架上的图表。

7、碱石灰芯筒表面颜色由白变紫表明洗涤器处于运行状态,而不是表示芯筒需要更换。

重要提示:每两小时测试一次二氧化碳水平。若二氧化碳水平高于百万分之五千,检查芯筒是否正确放置。检查并确保风扇发动机正常运行,如有异常请更换。检查后,请更换碱石灰芯筒。

注2 :若风扇发动机出现故障,洗涤器还配有备用发动机。风扇发动机拆卸步骤:

1.拆除风扇发动机,首先需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氧气流量计旋钮,直至将其关

闭。将置于风扇发动机正上方的两个碱石灰芯筒拿出来。

2.将风扇发动机后面软管接口处的螺母松开,拔出软管。

3.拆下四个翼型螺母,取下洗涤器架上的风扇网罩。

4.松开发动机后面的翼型螺钉。

5.将风扇和发动机取出。

6.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风扇后侧的发动机轴环,取下叶片。

7.采用相反的步骤,将扇叶安装到新的发动机上。

8.将发动机和风扇重新装到风扇架上。拧紧翼型螺钉。

9.重新安装风扇网罩。

10.重新把软管连接到发动机上。

11.将碱石灰芯筒放回到洗涤器架顶部。

12.启动空气供应,参照氧气流量图表调节氧气流量。

13.若两部发动机都出现故障,或出于其它任何原因,洗涤器停止运行,从帆

布袋内取出螺丝刀,卸下碱石灰芯筒四角的螺钉,将碱石灰倒空到舱内地板上,分散铺开。碱石灰仍可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

四除湿帘的使用

吸湿剂采用特种纸包装,该特种纸具有单向锁水功能,水汽可以从外面进入,但液态水无法从内部渗出。

技术参数

标准包装:1KG/包

干燥帘尺寸:1000*150*30 (mm,长* 宽*厚)

吸湿效率:100g干燥剂连续工作4 天,可吸收85g 的水储存方式:真空包装,纸箱存储。

保质期:3 年

化学放热:740KJ/kg

实体图片

安装及使用说明

(1 )将除湿帘悬挂在避难硐室内的指定位置。

(2)100g 干燥剂连续工作4 天,可吸收85g 的水。

(3)使用时间:每包可连续使用5 天。

五压风系统

硐室通过埋深600mm的压风管路与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连接,经压风控制柜对矿井压缩空气减压、消噪、过滤、净化和控制,再经布置在硐室生存室内的17 个出气点上的新型变径喷头,使得风流在硐室内均匀分布,并通过泄压阀形成硐室内气流。

同时,矿井压风接到过渡室的气幕装置和喷淋装置上。在矿井压风系统没有损坏的情况下,由矿井压风向气幕和喷头供气,实现过渡室内有害气体的去

除。如矿井压风系统被破坏,可自动切换到自备高压空气。

一是采用KXT23矿用IP 网络广播系统并结合灾害报警系统,及时汇报避难硐室内的人员情况,听从指挥,等待救援的到来。

二是利用矿井已有的KTW134-S矿用无线通讯调度系统,该系统基于多功能Z- NET综合通信平台,利用wifi 技术实现井上下通讯联络。目前,井下共安装无线通讯基站116 台,实现了无线信号覆盖整个矿井。全矿共发放小灵通305 部,达到了副班长以上人员全部人手一部,可以随时报告现场情况。

三是矿井采用SP30CN调度通讯系统,该系统中所有井下电话均接入矿内调度交换机,本硐室设有一部直通地面调度室的防爆电话,摘机后自动拨通矿调度室。

七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采用KJ86N监测监控系统,以“工业以太网+CAN总线”为数据传输平台,结合CAN总线传感器,使系统在传输距离、传输速度、可靠性、信息实时性以及系统集成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该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井上下分站、电源箱、各种智能传感器、传输电缆和

系统软件组成。

硐室内多合一监测监控设备能够监测硐室内、外的CO、CO2、O2、CH4、H2S、温度和湿度的含量变化,同时安设烟雾传感器、粉尘传感器、水位传感

器,并在以上环境参数超限时发出警报,提醒硐室内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环境的稳定,探测器周边增加补光装置。

八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在太西地面工业广场设置主、副蓄水池(储水量:2000m3 ),通过

地面钻孔铺设的2 路DN200无缝钢管给全矿正常供水。供水管路统一刷绿色

油漆,井下主干线路全部铺设DN200无缝钢管,综采工作面主运顺槽铺设

DN100的钢管,辅运顺槽铺设DN150的钢管,辅运大巷以及回风大巷等防尘

消防管路铺设DN100钢管。全矿供水管路共43200米,每隔200 米设置供水

三通阀门一个,安装一组供水施救装置。目前,已覆盖各个采掘工作面、主要硐室、主要辅运、主运、回风大巷以及副斜井等。

硐室通过埋深600mm的供水管路与矿井供水系统连接,为遇险人员提供

可以直接引用的深井水,形成供水施救系统,并可为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在矿井供水系统被损坏的情况下,可使用自备饮用水,自备饮用水按照每人每天1.8 升的量供配备,是国家规定的倍。

采用KJ399 矿用人员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多功能Z-NET综合通讯平

台,利用zigbee 技术实现了井下人员和车辆的精确定位。由地面管理计算机及软件、人员定位分站、人员标识卡、动态目标识别等组成,可实现对矿井入井人员实时监测、跟踪定位、轨迹回放、考勤统计、报表查询的功能。

通过设在硐室内的人员定位读卡器,避险人员进入硐室后即可探测到每个人的相关信息,使得矿井调度室能及时掌握避险人员的位置,为制定正确的救援方案提供信息。

十动力照明系统

通过埋深600mm的预埋管,使矿井供电系统用专用电缆接入硐室内,经漏电保护和照明综保设备,确保硐室内监测、通讯和照明的安全使用。同时,除进入遇险人员自身携带的矿灯用于照明外,硐室内还备有UPS备用电源,确保硐室在96 小时内有照明。

十一紧急逃生系统

当硐室内的人员无法通过井下巷道升井时,可在地面安设临时提升设备,通过深183 米、直径为690mm的逃生钻孔,从硐室内直接升井,也可通过此钻孔为井下避难人员提供食物、水、氧气等。

十二辅助系统避难硐室内配有急救包、压缩饼干、水、化学氧自救器、集便器等,为避难人员提供生存保障。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1 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硐室。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分类 分类及代号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避难人数 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应满足如下规定: 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硐室结构形式 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 “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 “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

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 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 硐室型号表示 避难硐室型号表示: DM / 1,临时缺省为3 96,单位为小时(h) 设计避难人数 L、临时避难硐室

避险硐室管理制度

二3-15040采面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机构人员配备制度 (2) 第二章岗位责任制 (3) 第三章值班制度 (4) 第四章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制度 (5) 第五章系统功能测试制度 (6) 第六章设备故障处理制度 (7) 第七章硐室维护制度 (8) 第八章药品、食品更换制度 (10) 第九章避险系统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制度 (11) 第十章电修工操作规程 (13) 第十一章安全仪表计量检验管理制度 (15) 第十二章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6) 第十三章避险硐室管理制度 (17) 第十四章避险硐室简易操作程序 (19) 第十五章二3-15040采面避难硐室使用说明 (20)

第一章机构人员配备制度 紧急避难硐室管理小组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救护队负责人 成员:各专业副矿长、各专业副总、生产调度科科长、安监科科长、机电科科长、通风科科长、平禹一矿医院院长、综采二队队长、通风维修队队长、评估爆破队队长等。 日常管理工作由综采二队具体负责。 职责: 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负责抢险救援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核实遇险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矿区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二章岗位责任制 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小组应组织员工对各项紧急避险设施的使用说明进行学习,确保员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正确、顺利的使用各项紧急避险设施。对硐室内的各项设备、设施以及环境卫生等划分岗位责任制,具体如下: 1、电气、管路部分:由机电区负责安排相应人员进行管理,并定期对紧急避险系统中的电气部分进行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2、通信、人员定位、摄像头部分:由调度室电话组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通信、人员定位、摄像头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3、瓦斯监测监控、供氧部分:由瓦斯治理科及通风区负责。 4、卫生部分:由机电区负责每日进行清扫,保证硐室内环境处于干净整洁状态,随时保持待用。 5、矿灯、自救器部分:由机电区定期对矿灯进行更换,及其保持正常充满电状态;每天对自救器进行外观检查,定期对自救器进行检验,保证其完好状态。 6、机电区负责避险硐室的日常维护及看护。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 (1)“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 (2)“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 (3)“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

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 临时避难硐室应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硐室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临时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1。 1、功能要求 避难硐室必需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2、位置选择 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特殊情况下确需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出和防止瓦斯积聚、煤层自燃的措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临时避难硐室应在服务期间避免受采动损害。 3、安全出口结构 避难硐室安全出口应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之欧阳光明创编

紧急避难硐室使用章程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避难硐室紧急避险须知 1、矿井干部职工无故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有事经硐室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内,待事情处理完毕后须迅速离开硐室。 2、进入硐室的人员须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准私自操作各种设备、设施。 3、永久避难硐室的各种门严禁上锁,保持随时处于可开启状态。 4、进入避难硐室避险前,应首先确认避难硐室外通向硐室的压风、供水管路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优先采用矿井压风向硐室内通风、供氧。 5、人员行至硐室入口处,需通过观察窗查看过渡室内是否有人洗气,避免同时打开过渡硐室和生存硐室密封门。 6、进入生存室前应将信号灯挂在硐室外,使救护队营救时易于发现。 7、差压开关未使用时应处于关闭状态,以防二次爆炸时破坏差压表,漏进有毒气体。 8、气瓶硐室门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不经允许不准打开,若需开启,须由硐室管理人员检测CO2气体浓度、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开启气瓶硐室门。 9、在压风被破坏的情况下,空调在使用时,分阀1需始终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当生存硐室内的温度、湿度、CO浓度、CO2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分阀2、3、4开启的个

数。 10、打开分阀2、分阀3、分阀4会加速液态CO2的消耗,从而缩短系统运行时间,使用时请按需开关,适当调节以节约流量,延长系统运行时间。 11、吸附盒标识应和吸附剂一致,确保吸附剂盒放置到空调上正确的位置。空调运行时需保持其上方三个吸附盒均装有适量的吸附剂,否则会极大影响吸附效果。 12、当生存室内各气体浓度达到人体呼吸要求(O2浓度为18.5%~23%,CO浓度小于24ppm,CO2浓度小于1%)的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13、食品为真空压缩饼干,每人每天一包;饮用水为550ml纯净水,每人每天三瓶。 14、硐室单向阀及地漏严禁堵塞。排水开关和排气开关应保持常开。 15、外接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时,采用矿用LED灯照明;电力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采用荧光棒及矿灯照明。要控制矿灯的使用,不必要的矿灯应当关闭,延长照明时间。 16、严禁带油安装、开关或修理氧气阀门、管路,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 17、最先进入避难硐室的避险人员要第一时间确定避险指挥人员,按照生存硐室内悬挂的《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进行后续操作。 18、避难期间要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和体力消耗,以延长避难的时间。 19、避难人员要坚定克服困难和避灾自救的信念,同心协力、团结互助、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指挥人员应对食品、饮用水、药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23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按照生产技术科给定的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图(图号:GS12-10),在2-2上辅运大巷与20110工作面辅运顺槽斜联络巷内施工2-2上煤永久避难硐室的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 二、施工要求: 1、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科给定中腰线沿底板进行施工。 2、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断面均为半圆拱,

断面规格均为:4900*4150mm(底板至积拱线高1700mm,半圆拱半径2450mm),配电室和卫生间深均为3000mm,气瓶室深6000mm。 3、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均采用锚网支护。锚杆间排距800*900mm;锚杆采用φ20*2500mm 的右旋螺纹钢锚杆,三花布置,锚深2400mm,外露100mm,;锚固剂采用CK2370锚固剂,每根锚杆用1根;钢带采用φ12圆钢加工,顶部钢带规格为4870*90mm,帮部钢带规格为2530*90mm;网片采用φ6.5钢筋加工,网片规格为 4000*1000mm,每排2片。 4、气瓶室、配电室和卫生间开口处均采用锚索进行加强支护。。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开口时必须有盯岗干部在现场指挥,否则严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修2010〕146号)本文来自 3基本要求 3.1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3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3.4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建设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建设要求 设计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煤)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确保服务期间受采动影响小。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入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等措施。 临时避难硐室应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 过渡室净面积应不小于2.0米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生存室净高应不低于1.8米,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 每人应有不小于0.6米2的使用面积,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应不少于10人,不宜多于40 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隔离门应不低于井下密闭门的标准,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防水抗压达1Mpa~2Mpa,隔离门上应设置观察窗。隔离门墙周边掏槽,

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利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渡舱作为过渡室时,过渡舱外侧门框宽度应不小于300毫米,安装时在门框上整体灌注混凝土墙体。硐室四周掏槽深度、墙体强度及密封性能要求不低于隔离门安装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应采用锚网、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顶板宜采用半圆拱形,室内顶板和墙壁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里压力,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不小于0.2米。 临时避难硐室应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 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 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接口和供水阀。 接入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 硐室入、出口处应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 硐室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 在井下通往避难硐室的入口处应有“避难硐室”的反光显示标志,标志应符合AQ 1017-2005标准要求。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永久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概括 1概述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的要求,以及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兴隆庄煤矿实际,开发设计了永久避难硐室,以供发生灾变时人员安全避险使用。 2.主要用途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后,井下人员所佩戴的自救器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时,其提供一个安全避险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等,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3.使用环境条件 —适用于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矿井—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保持硐室内温度35C—下。—相对湿度:0—95% 4.工作条件 可在与外部的空气、水、食物、电力全部隔绝的状态下,依靠避难硐室内部储备为避险人员提供至少96小时以上的生存条 件支持。 5.主要技术参数

6.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6.1 一般情况下的安全使用方法 1?通过防火密封门上的观察窗口查看过度硐室内是否有人正在进行洗气。 2.搬动过渡硐室门手柄,打开过渡硐室门。 3.进入过渡硐室并关闭过渡硐室(此时请勿打开生存硐室门)4?打开压缩空气瓶阀门,开启喷淋装置,进行洗气。 5.打开生存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内关闭生存硐室门。 6.按避难硐室操作手册,进行后续操作(详见本手册第二章 避难硐室图式操作说明) 警示:1.不经洗气就直接进入生存硐室,将会使灾害产生的毒气进入生存硐室,危害硐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2.用带油污的手或工具去开动氧气瓶阀、安装或修理氧气管路,可能会引起发火。 3.进入生存硐室后未按硐室内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可能导致避难硐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达到应有的防护时间和效果。 6.2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 1.如果用带油污的手去操作氧气瓶阀门、安装或修理氧气管路发生着火时,先关闭阀门,并使用灭火器,对准火源将其扑灭。 2.避险人员长时间在密闭状态下生存,要注意生存硐室内的氧 气浓度,氧气浓度应控制在18.5%—23%之间。如氧气浓度超 过此范围时,应及时调节供氧量或补充空气。 二、避难硐室图示操作说明 灾变发生后,避险人员应按闭灾路线图的指示迅速前往避难硐室。避险人员可以从两侧过渡硐室进入生存硐室。请按照以下图示说明进行操作。

最新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验收报告(参考)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验收报告 使用单位: 建设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验收报告 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文件要求,矿业集团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承担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建设工程。年月日,沈阳研究院已按技术协议要求完成了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建设各项任务,已由沈阳研究院组织各专业人员对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进行实地考察及功能测试,各项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规定。现向煤矿提请验收。 为保证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工程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以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验收小组(人员名单见附表1),并于年月日对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工程进行了现场考核验收。 现场考核情况如下: 一、验收标准 1、《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 15号 2、《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3、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所签技术协议

二、验收内容 1、验收项目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 2、基本性能 紧急避险设施应具有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小时以上。 3.功能检测 见附表2及五项功能检测报告。 三、验收结论 验收组在现场对永久避难硐室的验收项目进行逐一的认真评审,通过现场按照相关标准的实际展示操作考核,验收组认为按照《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所签技术协议的文件要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生存的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运行稳定,功能齐全可靠,符合现有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的规定,能够满足煤矿的实际避险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二〇一三年五月

目录 1矿井概况 ........................................................................................................................................ -. .1.. .-. . 2设计内容 ........................................................................................................................................ -. .1.. .-. . 3设计依据 ................................................................................................................................................... 1. 4避难硐室设计 ............................................................................................................................... -.. .2.. .-. 4.1避难硐室位置选择 .......................................................................................................... -. .2.. . 4.2避难硐室设计基本参数 ................................................................................................. -. .2.. . 4.3功能设计及配置.......................................................................................................................... 4. 5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 7.. 6避难硐室使用说明 ................................................................................................................................. 9. 6.1进入避难硐室须知 (9) 6.2操作指南 (9) 7 主要设备材料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某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某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永久避难硐室是我矿建成的第一个避难硐室,服务于我矿北三采区,为保证避难硐室设备、设施在发生故障时的可靠使用,特编写该 措施。避难硐室值班人员或者其它管理、维护人员在发现设备设施发 生故障时,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由矿监控中心负责协调及时组织 人员对故障进行处理。在相关故障处理期间,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 以下措施执行。 一、压缩氧气供氧装置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压缩氧气供 氧装置是利用储存在钢瓶中的医用压缩氧气,通过供氧控制装置为避 险人员输出规定数值的氧气。在钢瓶硐室内放置的O2钢瓶出口经高压管路并联后集中至减压器,减压器将来自于氧气瓶中的压缩氧气压力 进行减压并输出稳定的压力至可调节浮子流量计。浮子流量计的氧气 输出量根据避险人员数量进行手动调节,在静坐状态下每人的氧气消 耗量大约为0.5L/min。由于减压器输出稳定的压力,因此在浮子流量 计调节值一定时,通过浮子流量计的氧气输出量不会随着氧气瓶中的 压力变化而变化。避难硐室配备4套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可最大提供满足100人生存96小时呼吸需要的氧气。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出现的故障可分为可缩短时间继续使用和不可使用两种情况。如果该装置发生的故 障为高压管路连接漏气、高压表故障、低压表故障等可以正常使用或 者可以缩短时间继续使用的故障,检查压风系统供氧装置,确保其可 正常运行使用。如果在压缩氧气供氧系统故障处理期间发生事故,应 当首先选择使用压风系统供氧装置供氧;如果压风系统供氧装置由于 外部管路断开不可使用,可以按照操作说明继续使用压缩氧气供氧装置。如果该装置发生的故障为减压器、浮子流量计等故障时,该装置

煤矿永久避难硐室规范要求

煤矿永久避难硐室规范要求 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煤矿井下必须形成六大系统,其中施工永久避难硐室以以下规范要求: 避难硐室施工图设计是以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初步设计为依据,额定避难人数80人; 避难硐室内及出口外5m范围内,设计采用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在出口5m范围外,20m范围内必须采用不燃性支护材料支护。 过度室密闭门在门洞墙体浇筑时一次固定,混凝土浇筑须满足以下要求: (1)浇筑混凝土时底板、两帮、顶部围岩必须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应形成粗糙面,四周墙帮必须用铁刷子刷洗,经矿工程技术人员验收后,方可浇灌。 (2)用于配制砼的碎石粒径规格为5~25mm,碎石内严禁混入土、木屑、煤粉及铝土岩等杂物,配制前碎石必须用水冲洗干净。砂为中砂,砂内不得有任何杂物。 (3)配制砼时需加入JD-HEA缓凝泵送型防水剂,配合比见产品说明。 (4)浇灌砼必须连续,并严格控制好砼的配比(比例按1:2:3),尤其是水灰比,严禁在墙体内搅拌混凝土。 (5)在浇灌过程中,必须用振动棒捣实,特别是墙体边缘。浇灌

出的砼必须均匀致密,不得出现蜂窝状或局部地方砂浆与碎石分离的现象。 (6)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围岩之间,必须封严,防止振动时混凝土浆液流出。 (7)交接班时,墙体所留接触面必须拉毛。 (8)由于自重作用,挡水墙顶部混凝土难以充填密实,可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加压或预埋注浆管注浆等方式对顶部进行充填。 (9)注浆管采用DN25的水煤气管,沿轴向每隔100mm钻1个直径10mm的孔,相邻孔呈90°错开,使孔均匀分布在管壁四周。并预先沿墙与巷道拱径向接触线固定,并紧贴拱岩壁。浇筑完,经7d 养护后方可注浆。注浆采用瓦斯抽采封孔注浆泵,浆液采用425号水泥按1:2的水灰比配制成的素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2MPa。 硐室内及硐室外20m范围内压风管、通讯等所有管路均需埋设于管沟内,管沟尺寸见图,管路安设完成后,管沟需用混凝土填实。 硐室内设备安装见设备安装图。 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待避时,应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空气消耗,借以延长避灾时间。硐室内除留有一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全部关闭。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全体避难人员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努力下,一定会安全脱险。

永久避难硐室设备技术要求(T)

永久避难硐室设备技术要求(T)

内蒙古中实工程招标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巴彦高勒矿井项目 技术文件 招标设备名称:永久避难硐室设备 招标编号:ZS-QCBY-H-2013-1106 招标人: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内蒙古中实工程招标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三年九月 一、总则 1.1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巴彦高勒矿井,它提出了巴彦高勒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备的功能设计、制造、结构、性能、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格书所提及的要求和供货范围都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地详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须按本技术规格书和相关相关标准、规程、规范等提供高质量的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健康、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高质量产品。要求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且已有相同规格的合同设备制造、运行的成功经验,而不是试制品。 1.4 如卖方对本招标技术规格书提出异议,不管多么微小,都将在投标书异议表中清楚地表示。如卖方没有对招标技术规格书提出异议,则可认为卖方完全接受和同意招标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1.5 卖方执行本规格书所列要求、标准。本规格书中未提及的内容均满足或优于本规格书所列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国际标准。本规格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到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卖方在设备设计、制造、结构、性能、安装和调试等方面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标准的版本。 1.6 卖方所提供的设计、设备和相关文件应使用国际单位制(SI),技术规格书采用中文版本。 1.7 卖方提交的文件和资料,包括与项目有关事宜的所有来往函电,以及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时所使用的工作语言均应使用中文。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1、避难人员都进入后,首先拉住护门锁紧装置关闭防护门,随后用扳手锁紧防护门。 2、打开管路阀门,观察压风管路风压大于0.5MPa,即打开布气管路气阀,进行硐室布气。观察压风管路出口压力指示,压力在1000Pa以下即正常。当出风压力表指示超过规定值即调整压风管路阀门开度达到规定值。 3、向左旋转二道防护门手轮,打开二道防护门,进入避难区。 4、避难人员都进入避难区后,首先拉住护门锁紧装置关闭二道防护门,随后用扳手锁紧防护门。 5、避难人员,打开压风管路阀门,观察压风管路风压,高于0.5MPa,即打开布气管路气阀,进行硐室布气。观察压风管路出口压力指示,压力在1000Pa以下即正常。当出风压力表指示超过规定值即调整压风管路阀门开度达到规定值。打开排气阀门,并确保硐室内气压大于硐室外100Pa。 6、进入硐室人员配戴好压风自救袋。 7、在硐室内担任指挥人员与地面保持联系,每30分钟向救援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正常情况下,按照以上操作可以维持硐室内部42人生存96小时。并尽快采用地面压风机向硐室供风。 8、若矿井压风中断,则采用氧气瓶供氧。并与地面紧急联系,采取应急措施。 9、在硐室避难期间,由硐室内担任指挥人员分配压缩干粮和水,压缩干粮每天每人两块,饮用水每天每人2瓶。 10、大小便人员要请示后,待到允许后,使用打包式马桶,使用完毕后,自

己打袋,放入集便器,确保卫生干净。 11、若有地面流体食物进入硐室,要在指挥人员的组织下有序领用,优先分配。分配原则以优先将食物分配给生命体征较弱者。 12、遇到紧急状况,避难人员拿出储物柜中压缩氧自救器,佩戴好后等救援,并及时与地面联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避险设施管理制度 为有效维护应急救援防护体系安全平稳运行,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待命状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为避灾人员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各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1.所有职工在入井前必须接受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避难硐室的避难要求等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安全部和各车间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体系知识纳入日常培训计划中。培训内容包括: 1)矿用避险设施应急组织流程 2)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3)避难硐室内生存环境及活动要求。 3.安全部要将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知识纳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训必授课程。 4.避难硐室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和气密性;必须进行一次完整的打压测试以检验密封性能。 5.每3个月对避难硐室的各项功能进行一次检验,必须进行仔细检验,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 6.避难硐室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其专职硐室管理员负责,其他硐室管理员协助。 7.避难硐室不得挪作它用,避难硐室不得存放任何无关物品。 8.必须在班前会上安排上岗人员在危急情况下逃生路线及其避难硐室内位置 的一人一位对应关系。所有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灾路线。 9.氧气测定器每月进行一次零点和精度调校,若未超规定误差范围可继续使用。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施工建设标准

聚全氟板适用于矿用装饰,井下装修,井下候车室,巷道,测风站,变电所,泵房,火药库,避难硐室等的装修,聚全氟板是经国家煤安局认可认证的产品,已在全国各地矿山企业广乏使用。聚全氟装饰板易清洗,不集聚灰尘、细菌;表面平整光滑,色彩丰富,能美化工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绿色环保。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如下: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修2010〕146号)本文来自 3基本要求 3.1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3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

遵义县纸房煤矿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2016年1月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 为规范避难硐室的管理,结合我矿井下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 一、职责划分: 1、安监科负责永久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负责食品、饮用水、急救药品等物资和各种牌板的更新。每班安排安全员巡检避难硐室。 2、通风队负责永久避难硐室各种设备设施、压风(供氧)、供水等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3、监测监控中心负责避难硐室内通讯、监测监控系统的维护及监控仪表的日常调校,同时监测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情况。 4、机运科负责监督、检查、维护避难硐室内供电设备设施。 5、安监科负责避难硐室的监管,下井人员使用避难硐室的技术培训工作;负责存档与避难硐室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包括设计资料、各种检查验收资料、设备运转和维护记录、物资更新记录等;负责组织开展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和建立应急演练档案,同时负责向上级单位书面汇报避难硐室运行及应急演练情况。负责监督避难硐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二、维护与物资更新 1、每旬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按规定和产品说明书及时校验、更换硐室内各种仪器、仪表和设备。

、硐室内食品、水、急救药品每旬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其始终2.处于保质期内,同时应提前七天予以更换,同时作好记录存档备查。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时间。 3、每旬应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全面检查,设置检查牌板,做好旬检记录。 4、每旬对配备的高压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时,应及时更换,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每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强制性检测,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 5、每旬应对设备电源、开关及变压器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要处理,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6、每年对避难硐室内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7、每旬检查避难硐室门是否开启灵活和密封可靠,检查橡胶是否老化,每月润滑保养。 8、避难硐室内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停止本采区内采掘作业。 9、硐室内设备设施需检修时,必须提前向矿调度室办理申请,按照程序审批后方可作业。检修完毕后,应立即恢复各系统,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10、避难硐室要建立仪器调校、设备维护及药品、食品检查、更换的专用台账。 11、每旬检查马桶的自动打包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永久避难硐室

一、避难硐室概括 1.概述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的要求,以及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兴隆庄煤矿实际,开发设计了永久避难硐室,以供发生灾变时人员安全避险使用。 2.主要用途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后,井下人员所佩戴的自救器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时,其提供一个安全避险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等,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3.使用环境条件 —适用于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矿井—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保持硐室内温度35℃一下。 —相对湿度:0—95% 4.工作条件

可在与外部的空气、水、食物、电力全部隔绝的状态下,依靠避难硐室内部储备为避险人员提供至少96小时以上的生存条件支持。 5.主要技术参数 6.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6.1一般情况下的安全使用方法 1.通过防火密封门上的观察窗口查看过度硐室内是否有人正在进行洗气。 2.搬动过渡硐室门手柄,打开过渡硐室门。 3.进入过渡硐室并关闭过渡硐室(此时请勿打开生存硐室门) 4.打开压缩空气瓶阀门,开启喷淋装置,进行洗气。 5.打开生存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内关闭生存硐室门。 6.按避难硐室操作手册,进行后续操作(详见本手册第二章避难硐室图式操作说明)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 ,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 (1) “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 (2) “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 不小于20m ; (3) “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 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

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 临时避难硐室应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硐室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临时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1。 1、功能要求 避难硐室必需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2、位置选择 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特殊情况下确需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出和防止瓦斯积聚、煤层自燃的措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临时避难硐室应在服务期间避免受采动损害。 3、安全出口结构 避难硐室安全出口应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技术要求内容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技术要求(试行)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技术要求 (试行) 1 适用围 本要求规定了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本要求适用于市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GB 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3 基本要求 3.1 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所有矿井在各水平井底车场设置固定式避难硐室。 3.3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围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围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4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3.5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围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若必须设置在煤层中时,应有防瓦斯涌出、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 3.6 井下避难硐室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 3.7 矿井避灾路线图应包含井下所有避难硐室设置情况。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标识牌中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 3.8 避难硐室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紧急避难硐室使用章程 一、避难硐室紧急避险须知 1、矿井干部职工无故不得进入避难硐室内,有事经硐室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入内,待事情处理完毕后须迅速离开硐室。 2、进入硐室的人员须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准私自操作各种设备、设施。 3、永久避难硐室的各种门严禁上锁,保持随时处于可开启状态。 4、进入避难硐室避险前,应首先确认避难硐室外通向硐室的压风、供水管路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优先采用矿井压风向硐室内通风、供氧。 5、人员行至硐室入口处,需通过观察窗查看过渡室内是否有人洗气,避免同时打开过渡硐室和生存硐室密封门。 6、进入生存室前应将信号灯挂在硐室外,使救护队营救时易于发现。 7、差压开关未使用时应处于关闭状态,以防二次爆炸时破坏差压表,漏进有毒气体。 8、气瓶硐室门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不经允许不准打开,若需开启,须由硐室管理人员检测CO2气体浓度、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开启气瓶硐室门。 9、在压风被破坏的情况下,空调在使用时,分阀1需始终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当生存硐室内的温度、湿度、CO浓度、CO2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分阀2、3、4开启的个数。 10、打开分阀2、分阀3、分阀4会加速液态CO2的消耗,从而缩短系统运行时间,使用时请按需开关,适当调节以节约流量,延长系统运行时间。 11、吸附盒标识应和吸附剂一致,确保吸附剂盒放置到空调上正确的位置。空调运行时需保持其上方三个吸附盒均装有适量的吸附剂,否则会极大影响吸附效果。 12、当生存室内各气体浓度达到人体呼吸要求(O2浓度为18.5%~23%,CO浓度小于24ppm,CO2浓度小于1%)的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13、食品为真空压缩饼干,每人每天一包;饮用水为550ml纯净水,每人每天三瓶。 14、硐室单向阀及地漏严禁堵塞。排水开关和排气开关应保持常开。 15、外接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时,采用矿用LED灯照明;电力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采用荧光棒及矿灯照明。要控制矿灯的使用,不必要的矿灯应当关闭,延长照明时间。 16、严禁带油安装、开关或修理氧气阀门、管路,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 17、最先进入避难硐室的避险人员要第一时间确定避险指挥人员,按照生存硐室内悬挂的《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进行后续操作。 18、避难期间要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和体力消耗,以延长避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