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041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模式是( )

A.个别化教学

B.机器教学

C.系统化设计教学

D.视听教学

2.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是由_______提出的。( )

A.伯克

B.戴尔

C.斯金纳

D.普莱西

3.美国AECTl994年定义明确指出了教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 ) A.过程和资源

B.开发和利用

C.管理和评价

D.学习与设计

4.我国90年代初出版的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词典》里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中,认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是( )

A.系统科学理论

B.传播理论

C.程序教学的理论

D.媒体开发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5.把信息意义转变为信息符号的过程称为( )

A.信道编码

B.信源编码

C.信道译码

D.信宿译码

6.流程图属于( )

A.简略图

B.图表

C.象形图

D.线条图

7.以下属三维视觉媒体的是( )

A.照片

B.图示材料

C.电影

D.模型

8.由固定不动的透明片和可按一定方式活动的透明片组成的投影片称为

( )

A.单片

B.基图片

C.复合片

D.活动片

9.人们观看照片的眼动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倾向于首先看照片的( ) A.中间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边

10.创造视觉图像时,运用______结构给人以运动和不安定的感觉。

( )

A.横线

B.垂直线

C.斜线

D.曲线

11.人类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是( )

A.人的声音与语言

B.自然声

C.人工声

D.音响效果

12.教师讲课时最好选用( )话筒。

A.全向性

B.双向性

C.单向性

D.8字指向性

l3.在计算机中,能执行所有计算、控制整个系统部件的是( ) A.计算机键盘

B.课件与软件

C.内部存储器

D.中央处理器

14.电视节目传播系统在早期称作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也称为电缆电视系统。

这种电视节目传播的形式属于( )

A.电视开路传播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___两大类. 4.___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而系统科学理论是它的方法论基础. 7.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美国布鲁纳的_____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教学论. 8.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_____,动作技能,态度. 9.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____. 10.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___mm. 11.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2.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3.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___过程.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___和_____工作. 15.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6.教学设计以___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___作为研究对象. 17.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和_____组成. 18.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____、__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9.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传播中,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是() A.教育传播模式 B.教育传播媒体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环境 2.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 A.学习理论 B.教学理论 C.传播理论 D.系统科学 3.国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的促进下兴起的. A.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发展 B.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发展 C.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发展 D.直观教育与媒体技术 4.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 A.教育传播媒体 B.教育传播环境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系统

现代教育技术题库选择题

一、选择题: 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 P.8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C) P.5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D) P.9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C) P.11 A. 19世纪末 B. 1922 C. 20世纪20年代 D. 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B) P.9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C) P.9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 性劳动 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7.*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D) P.4 A. 1972 B. 1973 C. 1977 D. 1994 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B) P.4 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 B.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C.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

02323操作系统概论2006年4月试题及答案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以资源管理的观点考察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A、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录管理 B、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录管理、处理器管理 c、文件管理、目录管理、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 D、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2、关于基本类型的操作系统,正确的描述是【】 A、批处理系统需要提供与用户交互的功能 B、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与用户交互的功能 c、分时操作系统需要提供与用户交互的功能; D、分时操作系统需要提供在严格的时限内处理完接受的请求 3、关于中断,正确的描述是【】 A、程序中断是自愿性中断事件 B、输入输出中断是强迫性中断事件 C、外部中断是自愿性中断事件 D、硬件故障中断是自愿性中断事件 4、关于处理器调度,正确的说明是【】 A、处理器的调度有两级,输入井是用于作业和进程调度的 B、处理器的调度有两级,输入井是用于进程调度的 C、处理器的调度有两级,输入井是用于作业调度的 D、处理器的调度有两级,输入井是用于作业和进程注册的 5、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时间片轮流调度、最高优先级调度。 B、时间片轮流调度、最高优先级调度、响应比高者优先。 C、最高优先级调度、响应比高者优先、先来先服务。 D、响应比高者优先、先来先服务、时间片轮流调度。 6、采用两级页表的页式存储管理中,按给定的逻辑地址进行读写时,通常需访问主存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7、淘汰过去一段时间里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的算法是【】 A、LRU B、LFU C、FIFO D、随机 8、文件系统的使用者需要记住【】 A、存放文件的磁盘的容量 B、文件的逻辑结构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和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设计教材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学习资源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非语言符号 ___两大类。 4.___模象直观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精神心理条件____、__审美条件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教学理论 ___、___学习理论__及传播 7.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程序性 ____。 8.在使用投影仪时,如果影幕上的图象模糊,应调节投影仪的__光圈__________。 9.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50/8(或6.25)___mm。 10.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磁头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

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1.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演示型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2.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电磁转换___过程。 13.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编写教学程序(课件)___ 和___选择课件__工作。 14.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磁迹跟踪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5.教学设计以___优化教学效果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教学系统___作为研究对象。 16.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输入设备___和_输出设备____组成。 17.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行为主义联结学派____、__认知学派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8.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教学目标的平衡___。 二、判断题: 1.上每一课程时,应该把自己的所做的课件、教案、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所有文档、视频、音频等资料拷贝到计算机的E盘分区。(对)2.在上课时,我们老师可以将自己与该课程相关的软件装在计算机

现代教育技术_练习题库及答案(熟悉课本知识点)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A.19世纪末B,1922年 C.20世纪20年代D.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戴尔B.斯金纳 C. 克劳德D.加涅 6.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教学资源B.学习者 C。系统设计思想D.教学实践 7.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20世纪70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 A.80年B.70年 C.60年D.50年 10.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A.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1.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 A.1972 B.1973 C.1977 D.1994 12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A.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 B.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2006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其准确的属性是(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D.思维科学 2.表情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它可分为( ) A.言语表情、面部表情、身段表情 B.言语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 C.言语表情、语调表情、面部表情 D.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 3.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发展变化趋势的正确描述是( ) A.流体智力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晶体智力则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B.流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晶体智力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C.流体智力保持不变,晶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D.晶体智力保持不变,流体智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4.在催眠状态下,有些被催眠者可能会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那些在一般情况下依据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该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是( ) A.感觉麻痹 B.感觉扭曲或幻觉 C.解除抑制 D.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5.下列哪一项不是群体的功能( ) A.给成员以归属感 B.使成员具有认同感 C.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D.满足成员的自我实现需要 6.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 )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逆向工作法 C.爬山法 D.算法式 7.身体残疾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事业的成功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人运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是( ) A.反向 B.转移 C.补偿 D.文饰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A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 电化教育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D )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C)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 C .20 世纪20 年代 D .1936 年 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B)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D .加涅 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B )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 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 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C )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 世纪50 年代末 B .20 世纪60 年代早期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D ) A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 .20 世纪50 年代和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 .20 世纪70 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 .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A) A .80 年 B .70 年 C .60 年 D .50 年 10 .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A )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1 .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A ) A .1972 B .1973 C .1977 D .1994 12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A ) A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 B .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全国2006年4月自考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24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平互利原则初步实践的是(D )A.互惠待遇 B.最惠国待遇 C.对等待遇 D.非互惠的普遍优惠待遇 2.下列选项中,属于南北合作原则实践的是(B ) A.七十七国集团 B.科托努协定 C.东盟 D.南方共同市场

3.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卖方交付货物必须(A )A.与合同约定相符 B.同时转移所有权 C.同时转移风险 D.同时得到买方的货款 4.关于信用证支付方式的基本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开证银行负次要付款责任,买方负首要付款责任 B.银行必须合理审慎地审核单证是否实质相符 C.信用证受买卖合同制约 D.信用证业务是一种纯单据业务 5.属于GATS的“一般义务和纪律”的选项是( A ) A.最惠国待遇 B.国民待遇

C.市场准入 D.附加承诺 6.我国对于制定、调整和公布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目录进行规定的法律是( D )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C.《外资企业法》 D.《对外贸易法》 7.在一定的期限和地域内,除技术的受方外,技术的供方及第三方不可以使用该技术的国际技术许可合同是(A) A.独占性许可合同 B.普通性许可合同 C.排他性许可合同 D.交叉性许可合同

8.《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是( B )A.最高标准 B.最低标准 C.最惠国待遇标准 D.国民待遇标准 9.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不得少于20年。该期限( B ) A.从授予日起算 B.从申请日起算 C.从审查日起算 D.从发明日起算 10.根据我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判断技术进出口的标准是( C )A.当事人的国籍 B.合同的约定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现代教育技术 选择判断:教育技术定义的出处了解教育技术的几种定义结合图1-1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区别国外、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麦克卢汉有关媒体的观点电视系统的组成了解教学媒体的接口多媒体教室的设计思想和构成微格教室的主要设备组成网上文件下载的方式理解前期分析的主要内容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目标分类了解教学目标的阐明的ABCD要素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1994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媒体媒体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或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就是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处理的技术。微格课室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室设施包括主控室和若干间微格教室组成。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问答论述: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时间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比较教育技术94定义与2005定义的不同之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视听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分类不同类型课件的特点PowerPoint 母版有何作用校园网络的硬件组成有哪些1、网络的组成:校园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传输媒质、交换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成器等)、服务器、工作站(1)服务器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根据其在网络中所执行的任务不同科分为: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服务器、Mail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等。(2)工作站——在校园网中,工作站是一台客户机,即网络服务的一个用户。但有时也将工作站当作一台特殊应用的服务器使用,如打印机或备份磁带机的专用工作站。工作站一般通过网卡连接网络,并需安装相关的程序与协议才可以访问网络资源。(3)网络互联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防火墙。(4)常用的网络传输媒质:双绞线、光纤校园网络的功能包括哪些网络互联设备有哪些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模式一般过程可以分成哪些步骤教学设计基本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布卢姆目标分类的主要内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目标分类的主要内容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教学策略制定包括哪些内容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A.系统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C.教室环境

2006.4现代汉语答案试题答案

中国自考人(https://www.doczj.com/doc/44827566.html,)——700门自考课程永久免费、完整在线学习快快加入我们吧! 2006年04月全国自考现代汉语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xiɑn dɑi hɑn yu xiu ci”(现代汉语修辞)共有辅音音素() A.七个 B.八个 C.九个 D.十个 答案:A 2.i和u的区别在于() A.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不同 B.舌位的高低,唇形的圆展不同 C.唇形的圆展,舌尖舌面的不同 D.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不同 答案:D 3.下列各项中都是上声字的是() A.竹、乞、宇、体 B.匹、裸、鄙、酩 C.夕、悔、寝、哭 D.屈、岂、顷、与 答案:B 4.“盖”和“盖儿”两个词() A.意思一样,没有区别 B.意思没有区别,词性有区别,“盖”是动词,“盖儿”是名词 C.感情色彩有强弱,“盖儿”的感情色彩强 D.词性有区别,“盖”是动词,“盖儿”是名词,意义也有区别 答案:D 5.与其他的“一”声调读法不同的是() A.一鼓作气

B.一片丹心 C.一帆风顺 D.一鸣惊人答案:B

6.秦朝的标准字体是() A.大篆 B.隶书 C.金文 D.小篆 答案:D 7.按“六书”的结构方式,以下属于独体字的一组是() A.象形、会意 B.会意、指事 C.象形、指事 D.会意、形声 答案:C 8.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是词的是() A.命、芙、帝 B.得、实、勿 C.仇、川、菩 D.革、坷、仨 答案:B 9.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与合成词“分寸”的结合方式相同的是() A.江湖、珍宝、习惯 B.沐浴、权衡、印刷 C.呼吸、洒扫、矛盾 D.美丽、依靠、教唆 答案:B 10. A. B. C. D. 答案:B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 ) A. 系统方法 B. 直观方法 C. 科学抽象方法 D. 理想化方法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C ) A. 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 在WINDOWS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C)A “回收站” B “剪贴板” C “我的电脑” D “我的文档”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 在Prowerpoint 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 形式显示(D)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C)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6.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上的安全标准C A. S-HTTP B. SSL C. HTML D. SEL 7.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A A.自我复制 B.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引起用户注意 D.减缓CPU运行速度8. 在E-Mail 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B A. 一种炸弹B、一种病素C、一种软件名D、一个邮件9. INTERNE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A ) A. 模拟信号编码 B. 二进制编码 C. 音频信号编码 D. 视频信号编号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D ) A. 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 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 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1. 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B )造成的。 A. 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 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 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 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指示,则表示录像机( C ) A. 有机械或电路故障B.录像带坏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13. CAI的课件是属于( A ) A.CBE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课本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D ) 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 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 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15.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A) A终结性测验分析B学习需要分析C学习者分析D学习内容分析16 .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 D ) A学习者分析B学习风格C年龄特征D信息加工分析 17.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学生、目标、策略、评价 B 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分析、学习目标 C 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 D 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 18.学生的特征分析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学生的年龄、学历、初始能力 B 学习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 C 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兴趣 D 学生的社会环境、初始能力、一般特征19.下述关于教学

全国2006年4月自学考试英语(二)试卷及答案

全国2006年4月自学考试英语(二)试卷及答案 PART ONE (50 POINTS) I.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0 points, 1point each) 1. It would be better to make a decision now, ______ leave it until next week. A. other than B. rather than C. less than D. more than 2. We‘ll inform you as soon as tickets become ______. A. valuable B. capable C. acceptable D. available 3. The foreign company has been______ running this factory for decades. A. enormously B. effectively C. infinitely D. extremely 4. If you ______ my advice, you wouldn‘t be in such trouble now. A. took B. takes C. has taken D. had taken 5. The meeting ______, we left the room quickly for dinner. A. over B. was over C. is over D. been over 6. All the money ______, Frederick started looking for work. A. having spent B. has been spent C. having been spent D. had been spent 7. ______ his talk when Mary ran out of the lecture hall. A. Hardly had be begun B. Hardly he had begun C. Hardly he has begun D. He hardly had begun 8. The two sisters are _____ in many ways, not only in appearance but also in temperament. A. like B. likely C. alike D. lively 9. The purpose of the program is to provide training for employees so that they can work ______. A. late B. later C. lately D. latest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一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一、选择题15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 A 计算机辅助教学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没过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D)A 计算机辅助教学B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D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践(C) A 19世纪末 B 1922 C 20世纪20年代 D 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B)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C)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7,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D) A 1972 B 1973 C 1977 D 1994 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B) 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 B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C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 D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9,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C) A 信息和人员 B 课程和课件 C 设计和制作 D 技术和环境 第二章、学与教的理论 1,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是(A) A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C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D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2,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 A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B 学习是认知—发现 C 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D 学习是学习者主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3,谁提出了程序教学法(B)、 A 桑代克B斯金纳 C 维特罗克 D 布鲁纳 4,下列不属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是(D) A 积极反应原则 B 及时强化原则 C 小步子原则D促进迁移原则 5,在开发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时采用的主要理论是(B) A 试误法 B 程序教学法 C 认知—发现理论 D 建构主义 6,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括(B) A感受器 B 感受控制器 C 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7,下列不属于支架式教学的环节是(B) A 搭脚手架 B 告知目标 C 独立探索 D 协作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A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 C .20 世纪 20 年代 D . 1936 年 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 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 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B .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 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 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 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 .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私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私法试题课程代码:0249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国际条约中采纳了反致制度的是(B) A.华沙公约 B.关于死者遗产继承的准据法公约 C.联合国国际货物和销售公约实体法公约 D.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2、最早提出“意思自治原则”的是(C) A.萨维尼 B.巴尔 C.杜摩兰 D.戴西 3、根据1961年《遗嘱处分方式法律冲突公约》第1条规定:不动产遗嘱的有效方式必须符合(A) A.财产所在地法 B.法院地法 C.遗嘱人立遗嘱地法 D.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本国法或住所地法 4、《保护文学作品的伯尔尼公约》规定对一般作品的经济权利最低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C) A.25年 B.30年 C.50年 D.55年 对一般作品的经济权利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后50年;对摄影作品及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为作品完成后25年;对于难以确定作者的匿名作品或笔名作品的保护期为发表之日起50年。精神权利的保护没有时间限制。 5、国际私法要解决的法律冲突,主要是指(A) A.法律的国际冲突 B.法律的区际冲突 C.法律的人际冲突 D.法律的时际冲突 6、英国的既得权说的创立者是(C) A.戚希尔 B.诺思 C.戴西 D.莫里斯 7、租船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未选择法律时,法院或仲裁机构多按国际私法规则而适用旗国法或(A) A.合同缔结地法 B.合同执行地法 C.法院地法 D.租船人营业地法 有关国家的法律只是在租船合同没有约定或没有不同约定时方可适用。在合同中也应有法律适用条款。目前大多数租船合同选用英国的法律或根据英国法形成的国际习惯法。在合同中未约定应适用的法律时,法院或仲裁机构一般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适用船旗国法或合同缔结地法。 我国《海商法》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8、《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我国生效的日期是(D) A.1980年1月1日 B.1981年1月1日 C.1987年1月1日 D.1988年1月1日 9、我国在批准加入海牙《域外送达公约》的决定中,指定的中央机关是指(C) A.公安部 B.外交部 C.司法部 D.最高人民法院 10、在监护问题上,首先从管辖权入手的,即如果其法院对某一涉及监护的案件有管辖权,它便只适用本国法的国家是(C) A.日本 B.泰国 C.英国 D.韩国 11、对于国际私法的性质问题,正确的观点是(B) A.它既是国内法,也是国际法 B.它主要是国内法,但也有国际法的因素 C.它主要是各国的国内法 D.它已发展成了国际法 12、对于涉外工程承包合同,如当事人未选择合同所适用的,一般情况下应适用(A) A.工程所在地法律 B.承包方营业所所在地法律 C.发包方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D.受理案件的法院地法 13、最早提出“本地法”的是(B) A.美国的凯弗斯 B.美国的库克 C.德国的萨维尼 D.英国的活尔夫 14、在我国,国际技术转让合同当事人未选择法律时,依最密切联系原则,一般适用(C) A.法院地法 B.转让人营业所所在地法 C.受让人营业所所在地法 D.合同签定地法 15、在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上,选择适用属人法和行为地法的国家是(A) A.约旦 B.希腊 C.西班牙 D.也门

2006年4月全国自考普通逻辑试题和答案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普通逻辑试题 课程代码:000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p∨q”与“p∧q”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的()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 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 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 2.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是b,有b不是a,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没有一个爱国者不是反对国家分裂的。”这是()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4.SAP与SEP之间的关系是()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p→q”为假,那么一定为()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6.“p q”中p判断与q判断之间的等值关系是() A.对称且传递 B.非对称且传递 C.反对称且传递 D.反对称且反传递 7.有人说:“××学校,您培育了多少焦枯的青苗茁壮成长。”此人的言论()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规律 8.直接推理“SEP→PES”属于() A.换质法推理 B.换位质法推理 C.换质位法推理 D.换位法推理 9.“(p→q)∧(r→q)∧(p∨r)→q”这一推理式是() 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10.“因为aRb,所以bRa。”这一推理式是()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参考) 一、选择题 1、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是指( A )。 A、用于教育中的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两个方面的技术 B、在教育中所能看到的实体形态的技术 C、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形态的技术 D、在教育研究中归纳出来的知识形态的技术 2、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资源的( C )的理论与实践。 A、设计、开发、应用、组织、管理 B、开发、设计、建构、管理、评价 C、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D、应用、实践、设计、管理、评价 3、( A )被认为是教育技术的四个基础学习理论。 A、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与系统科学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经验之塔理论 4、教育技术的范畴涉及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 A、协同作用的 B、线性的 C、顺序排列的 D、互为倒置的 5、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即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本质上看是( A )。 A、以课程目标为核心 B、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 C、课程目标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构成双核心 D、以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6、多媒体计算机属于哪种教学媒体( D )。 A、视觉媒体 B、听觉媒体 C、视听媒体 D、交互式媒体 7、教学设计的四个基础理论是( A )。 A、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B、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媒体理论 C、控制理论、信息理论、学习理论与媒体理论 D、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信息理论与学习理论 8、按评价内容的焦点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 C ) 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C、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2006年04月试卷和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土木工程制图试卷 (课程代码238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二层建筑平面图,其水平剖切位置在【】A.二层窗台上方B.二层窗台下方 C.二层楼板面处D.二层楼顶处、三层楼板下方 2.在土木工程制图中,断开界线可采用【】A.波浪线B.细实线 C.细虚线D.粗单点长画线 3.房屋施工图一般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以及【】A.门窗施工图B.设备施工图 C.装修详图D.模板详图 4.在建筑工程图中,材料图例表示【】A.三合土B.混凝土 C.钢筋混凝土D.水泥砂浆 5.已知物体的俯视图及左视图,所对应的前视图为【】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等原因一般用作多面正投影的一图样。 6.轴测图有立体感,但由于度量性差等原因一般用作多面正投影的_______图样。7.点A的坐标为(25,10,20),该点离开V投影面的距离为_______。 8.使用CAXA或AutoCAD软件,当由键入点坐标形式为@X,Y时,该坐标为____。9.在结构平面图中,代号GL表示_______。 10.平圆柱螺旋面是由一直母线沿一圆柱螺旋线移动,并与_______交成90度。三、判定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四、已知直线AB的两面投影,求作AB的实长及对V面的倾角。(本大题共6分) 15. 五、已知直线AB过三角形EFG平面的G点,且平行EFG内的水平线,求作AB的两面投影(本大题共8分) 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