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书·地理志》所记赵地民风考

《汉书·地理志》所记赵地民风考

《汉书·地理志》所记赵地民风考
《汉书·地理志》所记赵地民风考

第36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7月 Vol.36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14

────────── 收稿日期:2013-12-28

作者简介:石春平(1987-),男,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史、中国边疆史地。 -64-

《汉书·地理志》所记赵地民风考

石春平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汉书·地理志》记载,赵地(以当今河北邯郸为中心,包括山西中南部和河北中南部大片地区)民风剽悍尚武、慷慨侠义、不事农桑。考据认为赵地民风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相结合的结果。

关键词:《汉书·地理志》;赵地;风俗;民风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4)04-0064-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4.018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stom in Zhao Di in Han Shu·Geography

SHI Chun-ping

(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Abstract: It is recorded in Han Shu ·Geography that “Zhao Di” in history refers to a large area, which centers around today’s Handan in Hebei and covers most parts of south central Shanxi and Hebei. The folk custom there is said to be bravery encouraging, chivalry worshiping and free of farming. That custom is proved to be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Rong Di culture.

Keywords: Han Shu ·Geography ; Zhao Di; convention; folk custom

作为第一部正史地理志,《汉书·地理志》通览历代典章制度、经济文化等沿革,被后人奉为经典,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史学家范晔曾言:“《汉书·地理

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

[1,p3385]

这得益于班固“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1,p1330]。以后历代的正史地理志基本都以其为典范,且都记载民俗民风。

一、《汉书·地理志》中的风俗文化地理理论 《汉书·地理志》贯穿多种分区理念,这些理念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按风俗文化地理将当时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在此基础之上,又详细记载了各区域的物产、风土及民情。这既不同于司马迁的“经济文化”区域观,也有别于扬雄的“方言地理”区域观。同时作者以《易》《书》《诗》《礼》等典籍为参考考证风俗,卷末辑录以《史记·货殖列传》为基础的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风俗资料[2,p362]。

在该书开头,班固对“风俗”一词作了具体的阐释。“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

故谓之俗。”[3,p1640]风俗是一种具有相同时间特征的变化历史范畴,它涉及范围十分宽广,几乎囊括人类生活全部方面。历史风俗区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相对稳定性。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中的每个大国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具有认同感的风俗区。一个区域风俗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班固所谓的“风”强调的便是风俗的自然成因,即地理环境的影响,但他更多地强调人文因素“俗”所起的作用,即社会环境对风俗的影响。因此,《汉书·地理志》主要研究的是风俗文化地理。

二、《汉书·地理志》中的“赵地”与赵地民风特征 在《汉书·地理志》中,班固以春秋战国时期较大诸侯国为划分单位,以各诸侯国历经数代开疆拓土达到的最大区域为划分依据,将全国划分为西方、中原、北方、南方和东方五个风俗圈,其下又分秦地、魏地、赵地等十三个风俗区。其中赵地“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阳、鄚、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得渤海郡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

石春平:《汉书 地理志》所记赵地民风考

-65-

襄、云中、五原、上党”,属于黄河以北北方风俗圈[4]。当代学者蓝勇认为秦汉时期全国分为三个大的风俗区,即塞上塞外风俗区、黄河中下游风俗区、淮汉以南风俗区。赵地风俗区在黄河中下游风俗区中自成一个体系,分赵、中山风俗亚区和太原、上党风俗亚区,前者相当于今河北中部与南部,后者相当于山西中部与东南部[2,p347]。由此可见,《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赵地”大体包括今山西中南部和河北省中南部大片地区,以现在的邯郸为中心,包括赵、中山、太原、上党、钟、代、石、北、定襄、云中、五原等地,面积相当大。

关于赵地民风,《汉书·地理志》中分五个层次介绍。首先,“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跕躧,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其次,“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其土广俗杂,大率精急,高气势,轻为奸”。再有,“太原、上党又多晋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报仇过直,嫁取送死奢靡。汉兴,号为难治,常择严猛之将,或任杀伐为威。父兄被诛,子弟怨愤,至告讦刺史二千石,或报杀其亲属”。还有,“钟、代、石、北,迫近胡寇,民俗懻忮,好气为奸,不事农商,自全晋时,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又益厉之。故冀州之部,盗贼常为它州剧”。最后,“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也,颇有赵、齐、卫、楚之徙。其民鄙朴,少礼文,好射猎。”[4,p1655-1656]这与《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记载“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5,p3263]十分相似。秦汉时期赵地民风特征可概括如下:

(一)剽悍尚武

赵地北有林胡、楼烦、匈奴;东北有中山,西有林胡。一方面,赵人长期与这些少数民族相处深受其强悍与尚武精神浸染;另一方面,赵人常常受到这些游牧民族的侵扰,与他们不时会发生武装冲突,促使赵人倡武备,尚勇武。与少数民族不断交往的同时,赵人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因此赵地成为民族融合的摇篮。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学习游牧民族的骑射之术,来抵御四境强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为了对付东胡、林胡、楼烦,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学习胡人所擅长的骑马射箭,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赵武灵王的改革,在提高赵国军队战斗力的同时,使得胡风在赵地迅速流传开来。

武灵王“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二十三年,攻中山”“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惠文王三

年,灭中山”[5,p1811-1813]。中山国为少数民族地区,而且对于整个赵国而言,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在面积上曾长期大于华夏族。正是受这种胡风文化的渗透影响,赵地文化在具有中原文化特点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就带上了剽悍的特点。与赵地受胡风文化的影响不同,齐鲁之地受周朝礼乐文化的影响,则形成了一种重礼尚文的民风。无论婚丧祭祀,还是战争朝盟,齐鲁人事事重礼。也因此有一种好学的传统,成为孔孟之乡。

所以,中原文明与胡风文化的交叉重叠成为赵地文化的一大显著特征,而剽悍也成为赵地最显著的民风。战国时期的赵国很注重对军事制度的改革,在当时被称为“四战之国”,“其民皆习于兵”[5,p2435],兵力强大,几乎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苏秦曾说过:“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赵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秦之所害于天下者莫如赵”[5,p2247]。在不断的征战中,赵国军队多次击败秦军。虽然最终没能战胜强秦,但是直到赵最后败亡前夕,还连败秦军。由此可以看出剽悍这一民风对于赵地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到了秦汉时期,赵地的剽悍尚武之风已稳定形成。

(二)慷慨侠义

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曾提到“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生动地概括出了赵地民风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慷慨侠义。燕赵虽常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文化整体,然而两地文化却有不同的侧重。赵地文化源出三晋,有晋文公以来长期争霸中原的陶冶,有繁荣的农工商业的支持,是社会繁荣养成的一种文化。而燕地则是苦寒激变下的一种文化[6,p249]。

赵地民风的侠义特征与赵地紧邻胡地密切相关。戎狄不讲礼节,善于骑射,崇尚武力,好斗。赵地居民长期与胡人在文化和血缘上交融,因此民风中的豪迈胡风日重。

赵地多出游侠名将。如刺客豫让为晋国人,为报智伯赏识,屡次刺杀赵襄子,并有言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5,p2519]。最后虽未刺杀成功,但其行为使天下人闻之,皆为涕泣。此外,如《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与程婴,前者以自家孩子的性命换取赵氏孤儿的安全,后者则背负骂名,含辛茹苦地抚养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再有赵国名相蔺相如与名将廉颇,为了国家利益,不计较个人恩怨。他们都表现了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侠士精神,令人佩服敬仰。这一系列忠勇为国、舍生取义、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的精神,皆见于史书,历经两三千年人们的传颂早已深入人心,成了赵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至今仍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的民族。

见于史书记载的赵地名将众多,如赵国名将廉颇、赵

第36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7月

-66-

奢、李牧,燕国名将乐毅、剧辛皆为赵人。在列国纷争之时,他们将赵地特有的侠义尚武精神发扬光大。

(三)不事农桑,民风奢靡

《战国策·秦策》载:“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之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也,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上非能尽其民力。”[7,p105]赵地地处黄土高原山区,土地贫瘠,人数众多,物产缺乏,且常年与中原诸侯国及北方戎狄战争,形成了不事农桑、奢靡的民风。究其原因,一是地理条件优越。“赵、中山带大河,纂四通神衢,当天下之蹊,商贾错于路,诸侯交于道。”[5,p271]赵地地处交通要道,往来商贾众多,市场繁荣,使当地居民不用耕作就可以存活。二是历史因素。赵人多为殷商后裔,纣王遗风一直影响当地民风。使当地男子多不务正业,喜爱玩弄精美饰物,与楚地类似。《汉书·地理志下》记载:“(楚)有江汉山泽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火。民食鱼蹈,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落赢蛤,食物常足。”楚地地广人稀,地形有利,食品丰足,物产较其它地区相对富庶。没有了饥馑之忧,所以楚地居民苟且偷生,不思进取,民风较为懒散,这也就造成了“龉窳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的局面。与赵地邻近的魏地韩地同样也是“舍农之本,逐工商之末者”居多。而鲁地则因为土地肥沃、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农业。虽然长年从事艰辛劳作,但收入有限,因此鲁人非常重视劳动成果,形成了尚俭的风气和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这与赵人奢靡之风形成鲜明对比。

《史记》中曾写道:“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民俗怀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治,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5,p3263]从战国至秦汉,邯郸都是全国最繁华富庶的城市之一,邯郸男子的治游举动有弹琴悲歌、斗鸡、走犬、六博、蹴鞠、饮酒、狎妓等等多种名目。这些社会风气主要是社会经济的繁荣所造成的。

“多美物,为倡优”反映了赵人能歌善舞,相当多的人从事歌舞倡伎职业,且不循法度,轻于作奸犯科。这与中原崇尚礼法的传统截然不同,与少数民族开放豪爽的性格则颇为相似。

赵国美女十分出名。她们多借美色与歌舞取媚于诸侯,以此进入其后宫,享受富贵生活。“赵,天下善为音,佳丽人之所出也。”[7,p1180]通过色相和歌舞技的卖弄,大批赵地妇女充斥各诸侯后宫。如汉文帝两位夫人,汉武帝三位宠姬均来自赵地,由此可见一斑[8]。 通过对赵地复杂民风的考证,可以看出赵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也正是赵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大特点。同时也能看出班固在研究一地文化时,特别注重与周边地区联系比较。

但是具体到赵地内部,如此民风之形成原因却各有不同。赵、中山主要因为“地薄人众”,不宜发展农业,造成其民众善于投机作奸;邯郸地区则因交通便利,民众不愿从事辛苦农作,转而经商,遂致奢靡民风;太原、上党等地多为先秦晋国王公贵族的后代,故深染贵族奢靡之风;钟、代、石、北等地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西北少数民族,无论从血缘上还是文化上都长期与少数民族交流,使当地的风俗近似于游牧民族;而定襄、云中、五原等地历史上本为戎狄之地,胡风严重很正常[9]。

三、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政治势力角逐,形成了各种文化交杂发展的居面,赵地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战国时期形成的赵文化源远流长,其源头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赵氏为春秋晋国著名的卿族,“三家分晋”中“三家”之一。赵国既是晋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晋文化的直接继承者[10]。赵文化既有北方游牧文化的特点,又有南方中原农耕文化的特点,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相结合的结果。华夏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而戎狄文化是一种草原型的游牧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相互冲突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有双重性格的、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以及融合性的特征的赵文化。

[参考文献]

[1]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4] 潘明娟.汉书地理志的风俗区划层次和风俗区域观[J].

民俗研究,2009(3):99-111.

[5]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 张京华.燕赵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7] 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 吴澍.汉书地理志风俗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3:20. [9] 王海骁.汉书地理志所见风俗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

学,2012:19-21.

[10] 沈长云.赵文化的历史渊源,特征及价值[N].光明日报,

2009-09-15(11).

(责任编辑、校对:郭 静)

各地的民风民俗作文

各地的民风民俗作文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各地的民风民俗作文 山东,古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山东历史悠久,在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重要贡献,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山东也有许多举世闻名景点:济南的泉、枣庄的水、青岛的海、烟台的仙、威海的岛、泰安的山,都无不让人拍案称绝。山东还有许多特色,饮食小吃、戏曲文化、民间工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山东的饮食了。 山东菜,就是鲁菜,它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四大菜系之首,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 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形成于秦汉。宋代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之一。从齐鲁而京畿,从关内到关外,影响已达黄河流域、东北地带,有着广阔的饮食群众基础。鲁菜是我国覆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系之一,遍及京津塘及东北三省。山东省内地理差异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胶东菜(以海鲜为主)和内陆的济南菜以及自成体系的孔府菜三大体系。 鲁菜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鲁菜常用的烹调技法有30种以上,尤以爆、扒技法独特而专长。爆法讲究

急火快炒;扒技法为鲁菜独创,原料腌渍粘粉,油煎黄两面,慢火尽收汁;扒法成品整齐成型,味浓质烂,汁紧稠浓。 山东的主要特色小吃有:蒙阴红烧兔子头、沂水油炸山山牛、广饶肴驴肉、沂水豆油炒姜芽、临沂油炸知了鬼、沂水大锅全羊、沂水塌煎饼、沂水塌包、沂水油煎白鳞鱼、清油盘丝饼、油旋、八批果子、玫瑰糖炸糕、龙口肉盒、芙蓉烧麦、潍坊火烧,鸡鸭和乐,朝天锅。德州扒鸡、禹城扒鸡、保店驴肉、乐陵金丝小枣、莱芜方火烧热豆腐、莱芜香肠、博山酥锅、利津水煎包、单县羊肉汤、曹州耿饼等。 我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我是非常爱吃山东饭的。每次回到老家,一定会让妈妈爸爸带我去山东菜馆吃顿山东饭,饱饱口福。一到了菜馆,嘴巴就停不下啦,因为每道菜都做工精细,香味四溢,既美观又好吃,想着都能让人流下口水来。在山东,有一道菜家喻户晓、在餐桌上必点;也是我们家人最爱吃的一道,叫做“炸蛎黄”,现在在北京,偶尔还能吃到一两次,虽然北京和山东做的炸蛎黄是一样的,都是口味咸鲜,色泽金黄,外焦里嫩,但是,怎么吃也感觉北京做的没有山东做的好吃。真是想念家乡菜,也思念家乡啊。不过,欢迎大家都去品尝一下鲁菜,这可是四大菜系之首啊,不尝尝可是太遗憾啦,哈哈。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说课稿及随堂精练卷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说课稿及随堂精练卷 一、说教材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篇白话小说,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本文讲述了农家老妇刘姥姥进大观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小说从不同人物的情态表现了各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刘姥姥的眼,了解到贾府的富贵奢华,暗含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豪奢的行为的不满。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九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传统白话小说,能够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但由于年代久远,对人物性格命运形成的原因还不能深刻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在研读新课标对第四学段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从三维目标三方面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生字词,了解作者及与《红楼梦》的相关文学常识。 2.通过诵读法,品味语言,把握本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3.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封建贵族奢靡之风的不满,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的目的所在,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学中理应灵活处理多种教学方法,因此,我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提问法,点拨法的教法与学生诵读品味法、圈点勾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的学法结合起来,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我紧扣课标,设置以下教学 环节。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伊始,我将先播放一段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大家一起进餐的短视频,通过视频对本文内容和主人公们性格有一个初步认识,也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进入文本之前,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作者曹雪芹生平与《红楼梦》的基本常识,帮助学生拓宽课外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5课时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教案 教材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主题:知书识礼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曹坤丽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墨子及《墨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墨子散文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进行说理的方法。 (2)学习本文用事例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尚贤事能”的思想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3、把握墨氏议论文的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归纳、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写反思日记所需的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墨子》选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1、注释: (1)列德:以德行安排位置。 (2)农与工肆之人:指指农夫、工匠和商人。 (3)断予之令:给予其决断的权利。 2、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所以古时圣王为政,任德尊贤,即使是从事农业或手工、经商的人,有能力的就选拔他,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任务,给他权力。即是说,如果爵位不高,民众对他就不会敬重;俸禄不厚,民众对他就不信任;如果权力不大,民众对他就不畏惧。拿这三种东西给贤人,并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要把事情办成。所以在这时,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功劳定赏。衡量各人功劳而分予禄位,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富贵,而民众不会永远贫贱。有能力的就举用他,没有能力的就罢黜他。举公义,避私怨,说的即这个意思。。 三、温馨点击。 介绍《尚贤》及《墨子》。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尚贤上》选段。

中国的传统节日(说课稿)

中国的传统节日(说课稿) 中国的传统节日(说课稿)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国标版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6课《我们的民风民俗》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来历、故事传说等相关知识。 2、通过感受过节的欢快和喜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 3 教学重点是教育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由传统节日衍生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是教育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初步理解节日的含义,初步接触由传统节日衍生的传统文化,传统礼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东西,国家今年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这四个传统节日列为了法定国假日。可是生活中很多孩子并不清楚这些节日所蕴涵的民风民俗。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一、引入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是春节,因此本堂课我就用春节来引入课题。为了吸引孩子的眼球,我首先以一张热烈的红红火火的贴福照片激起学生对中国最大传统节日春节的感受。互相说说对春节的印象和体验,但孩子的表述一般比较零散,往往只触及某个细节,不可能比较系统、到位,为了较规范的学会认识传统节日的方法,借助引入动画《春节的由来》,使学生对春节的由来、传统民风民俗有个完整、系统的认识。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对传统节日比较有章法的认知,也为教学本课揭开了

话题: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借助开篇春节的认识,也引导好孩子认识民俗节日的思路,那就是既要了解它的内涵(由来\传说\寓意),也要充分感知人们的庆祝活动以及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为孩子们自我探索其他节日铺垫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新知 (一) 认识传统节日 学生往往对传统节日认识不太清晰,为了帮助学生准确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特别设计了两个游戏。一是节日的归类:将节日的名称分别移入“传统节日”和“非传统节日”两个灯笼中,如果归类错误将弹出。通过这个小游戏便于学生区分传统节日与非传统节日,知晓我国特有的几个重大传统节日。二是通过连线游戏为传统节日找到正确的日期,明确节日的具体时刻。其中侧重介绍中国农历节气对节日的重要意义。 (二) 感受传统节日 在感受传统节日这一教学重要环节上,为了帮助学生增强节日的直观感受。为同学建立了资料库,以魔盒的形式组建了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四个重大节日的图片、历史故事、传说等资料。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分组活动,按个人喜好探索4个节日的由来、民风民俗。以此增强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比如:端午节,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找到过端午节我们吃的食品是粽子,亲手包一包,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并能了解到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当学生通过分组活动交流,形成一定认识后,利用我的资源库,向全班同学介绍各自对某个节日的认识,从发散到集中,不仅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侧重学生交流展示的能力。借助学生活动和展示交流,将民俗节日认知上的难点化成同学们熟悉的场景,把孩子们不易认同和意会的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民族品性化成可以感受和触摸的实际体验,通过呈现各种民俗民风的直观图片,即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特有的节日文化,活动,饮食特色,也让学生在各类不同传统节日文化中体会我们丰富多彩的

(完整版)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

全国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 北京 北京过年有段谚语:“(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廿三(日)糖瓜儿粘;廿四(日)扫房日;廿五(日)糊窗户;廿六(日)炖大肉;廿七(日)杀公鸡;廿八(日)把面发;廿九(日)蒸馒头;三十(日)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饭。正月初七日称“人日”、“人胜节”,或曰“七元”。春节期间,北京人爱逛庙会,大钟寺庙可以敲永乐大钟,白云观庙会可以摸石猴、打金钱眼,厂甸庙会可饱览古玩、字画、字帖、珠宝、翡翠等稀奇玩意儿和高跷、太平鼓、小车会、五虎棍等花会表演。 上海 上海腊月廿四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腊月廿五为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廿六至廿九,家家户户开始磨粉、包汤圆、制年糕,准备新的衣帽鞋,并且买春联、年画和“门神”。除夕之夜,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故名“合家欢”。年夜饭后,围炉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 浙江省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

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点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山西省 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福建省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在厅上迎神下降。 辽宁省 很多辽宁人在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 嫁出去的闺女不可以在娘家过年的,否则这一年会对娘家兄弟不利。所谓年三十晚上“不许看娘家灯”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目前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而慢慢被人遗忘了。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会运用场面描写展现人物个性的差异。 4.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会运用场面描写,展现人物个性的差异。 【教学方法】 自主互助、主题阅读。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白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刘姥姥进大观园”电视剧片段,让学生谈感受,然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课件出示题目)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蓼溆 ..()戗.金()麈.尾()银箸.()砒.霜() [答案] liǎoxùqiàng zhǔzhùpī 2.解释下列词语。 (1)蓼溆:水边有着许多花草的地方,文中指大观园中的一个景点。 (2)清客:旧时称在豪富人家帮闲凑趣的人。 (3)调停:安排处理。 (4)麈尾:古人闲谈时拿着驱虫、掸尘的用具。 (5)促狭:爱捉弄人。 3.文学常识填空。 《红楼梦》以________、曹雪芹,名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清代________家。 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答案] 霑梦阮雪芹小说贾宝玉林黛玉贾史王薛 三、研读课文 1.了解作家作品及故事背景,由小组推荐代表在班级展示。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4):凤姐、鸳鸯等人准备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5~10):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11):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习作:家乡的风俗》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习作:家乡的风俗》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家乡的风俗”是此次写作的主题,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民俗特点的。安排这次习作训练,一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继续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次习作选择的内容可以是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二、说学情分析 基于我班学生基础薄弱,又是乡村学生,即使有过体验也较难说清楚写出来。因此课前要特别强调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和与长辈一起回忆,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一些风俗习惯有感性的认识。但风俗的来历、寓意等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协助。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单元目标及新课标的要求,充分考虑乡村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进行考虑,本课教学目标: 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3、在写作时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来写。 四、说教学设计 1、观察图片,用猜一猜的方式激趣导入课题。 2、介绍什么是风俗。 3、明确此次写作内容及要求。 4、交流分享课前搜集或回忆的资料。 5、选择个人习作内容并指导列提纲。 6、独立习作。 五、说教法学法 1.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长辈等途径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增强学生交流学习的主动性。 2.课堂上,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的传统节日,知道家乡的独特风俗与地域性有关。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和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六、说教学程序和授课策略 (一)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第一课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丰富多彩的风俗,知道不同地区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体验故土乡情。 教学难点: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表达对故乡的感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表格教案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林黛玉笑但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3.“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这里只言片语写了迎春,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迎春怎样的特点? 此处点到迎春,卻未描绘其情态,作者运用了“不写之写”的手法,“不写”她的笑,正是“写”了她那独特的性格─懦弱、麻木,感情不外露。 4.“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一句可以看出凤姐、鸳鸯有着怎样的特点?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5.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这句话可以看出刘姥姥怎样的性格特点? 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6.“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这句描写宝玉的“笑”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被凤姐和鸳鸯设局取笑一事,表现了刘姥姥幽默风趣、乡土味浓厚而又富有草根智慧的乡下人本色,侧面突出了贾府的奢华,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等级的森严。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精彩的细节描写。 课文主要描写了刘姥姥在席间被取笑的情景,重点刻画了人物各具情态的笑,如“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等。这些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人物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2.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在贾府,刘姥姥是众人的开心果,文中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她的形象。“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这些语言刻画出一个幽默风趣的农村妇女形象。“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这些动作表现了刘姥姥的朴实憨厚、小心谨慎、滑稽可笑。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文刻画各色人物的“笑”,也刻画出人物活动的场景。真实细腻、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文字的作用、意义;史学典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中华古代文化,体味文化源远流长”活动,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 教学难点: 如何探究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探究中华古代文化,体味文化源远流长”主题活动为主线,带领学生分组活动,从“重温历史感受辉煌——见证历史源远流长——承担使命再创辉煌”三个环节着手,精心策划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注重师生互动。 活动主题:“探究中华古代文化,体味文化源远流长” 活动过程: 第一步重温历史感受辉煌 【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四个文明发祥地的图片(结合教材P62的材料)。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最终湮灭了;古印度文化雅利安化;古埃及文化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的入侵而中断千年;只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第一大组:分四小组,查找、比较、分析四个文明发祥地存在与发展。 1、两河流域文明: 2、古印度文明: 3、古埃及文化: 4、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藏戏说课稿

《藏戏》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藏戏》。本单元是以感受“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结合本次说课主题,“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 《藏戏》一文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颇具文学色彩。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本单元我们随着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脚步领略了老北京的春节的习俗;跟着“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感受到了腊八粥的甜甜腻腻、美味;通过古诗三首的学习了解了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的独特文化。 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藏戏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二)追寻藏戏的传奇 1.学生自读4—7自然段,思考:藏戏的创始人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传奇

色彩? 2.学生读后组织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 3.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的整个形成过程。 (三)了解藏戏的特色。 1.学生默读1——3,8——1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 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要求:默读,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预设1:学生能抓住课文前三句话概括出藏戏的特点是—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连续演出时间长。 教师提示:课文为什么不用陈述句,而用反问句呢?(引导学生将反问句与陈述句进行对比朗读,体会到课文连续用三个反问句开篇,点出了藏戏的特点,总领全文,又激起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 预设2:学生能联系课文8—17自然段,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藏戏的特点的。 (1)戴面具表演。 出示: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出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教师提示:藏戏的面具通过颜色、表情、布料表示不同的象征意义。 (2)没有舞台

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名师教案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一、新课导入 (运用多媒体插播视频《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通过视频我们对本文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积累生字词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潇.湘(xiāo) 篾.片(miè) 发怔.(zhèng) 麈.尾(zhǔ) 砒.霜(pī) 蓼溆 ..(liǎo xù) 岔.气(chà) 促.狭(cù) 戗.金(qiàng) 秋爽斋.(zhāi) 2.作者链接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之子(一说曹北页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通过各种方式诵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开头——“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李纨笑劝道——又放了一桌):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结尾):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公开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表现标准】 3.9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教学目标描述、预设达成及其评析】 本框内容是对第一框内容的承接,通过对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来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由此而得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所在。以下是目标的描述和预设达成: 目标1: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回忆中华文化丰富内容,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作用/意义、特点、地位。 目标2:学生通过典型具体例子的对比,理解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形成的原因和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目标3:学生通过讲解具体实例,能够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及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难点) 目标4:理解包容性的含义和意义,再现包容性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材料中。(重点) 评析以上四个教学目标在分类表中的位置:

二、教学任务分析 1、学生能力及学习动机分析: 高二的文科生已经具备了较为基础的文科思维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同时也具备学习本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知识准备。在相关课程方面历史的必修3也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与中华文化相关史实资料。但是,历史展现出了多彩的现象,需要通过学习来感受和获得本质的理论,因此学生对本框的内容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通过本框学习能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领会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本课表现标准类型及其学习条件分析: 1)本课属于理解、运用、分析性知识类别学习。 2)其学习条件是:高中的文科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够通过事例现象分析内在的本质的能力。 3、采用情景式体验教学程序: 情景体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学生自主交流、展示讨论成果——学生质疑与答疑——教师点拨——对应练习——学生的思维导图建构(课后) 4、课型:新授课。 5、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传统节日 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

识字2 传统节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传统节日》是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识字单元第二篇课文,针对识字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国七大传统节日,以及每个节日的习俗,让孩子从中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本文结构形式相同,对仗工整,巧妙的告诉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二、说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阅读的重点,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会认字,会写本课会写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重难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难点为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会的不教。 上课的前两天,下发本课的前置小研究,前一天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改正后再当堂解决孩子们的困惑,让学生交流分享收集到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教师要进行详细的讲解,针对课文中生字的认读记,进行多元识字,从而巩固识字。 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以生字和课外知识拓展为主。 1.音乐激趣法,学生都喜欢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有助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学习法,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需要,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

民风民俗调研报告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家乡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民间文化在海内外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历朝古都设立地的陕西,也因古老的传统文化而受到国际国内有识之士的关注。为此,我们为了了解陕西关中之地——宝鸡特立对宝鸡风情民俗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陕西省宝鸡市 调查目的:了解陕西省宝鸡市的风情民俗 调查方式:电话问答、查阅书籍、上网查询 调查地点:XX图书馆、上网查询、打电话咨询当地人 调查人:材料学院高分子应用技术材料应用1502 李聪 X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现辖金台、渭滨、陈仓三区和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凤县、太白9县。宝鸡古称陈仓,是炎帝故里,周秦王朝发祥地。文化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远古时期宝允地区就是中华先民定居地之一,被确定为人类史前文化遗址的有700多处。大量遗址距今已有7100年,比闻名遐迩的西安半坡村遗址还早。《国语?晋语》载:"炎帝以姜水成……炎帝为姜"。《水经?渭水柱》云:"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明《一统志》记:"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长于姜水即此"。今宝鸡市区渭水南有姜水,又有姜氏城、蒙峪沟和九龙泉。无率市区说还是岐山说,都表明炎帝是发祥于渭水中游、姜水流域一支较大的氏族部落。姜姓部落在宝鸡地区繁衍壮大以后,沿渭水向黄河

流域下游发展,与轩辕黄帝部落联盟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今岐山、扶风和漆水可下流一带,曾是周先祖有邰部落的活动地区。姜女原遗址犹存,后稷在这里诞生,公刘由此迁豳。到了古公擅父,为避戎狄侵扰,率部族翻过梁山,循着漆水,到达周原,构筑宫室,建都岐邑。历三世经营,部落壮大强盛。文王姬昌灭崇,统一关中,迁都于丰。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都镐京。周室王业八百余年,宝鸡地区是西周王畿之地。今市区为散、弓鱼封地;宝鸡县是虢仲封地,称为西虢;周公旦采邑属今岐山;召公封国在今凤翔境内;扶风一带为毛国;微国在今眉县;今陇县、千阳有矢国。周孝王时,赢姓首领非子在"千渭之间"为周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今甘肃清水)。周幽王六年(前776),秦襄公迁都"千邑"(今陇县南),秦部落从此把势力扩展到今宝鸡地区。周平王元年(前770),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伐戎至岐战死。 秦文公三年(前763),以兵700人东猎,四年到"千渭之会",营邑建都。秦文公十六年(前750),举兵伐戎,据岐以西之地。秦宁公二年(前714),徒都平阳(今宝鸡县阳平)。秦德公元年(前677),迁都雍城(今凤翔县城南)。秦穆公在位,灭十二国,开疆千里,称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富强。秦王政横扫六合,征服中原,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他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从秦建都千邑,到秦献公二年(前383)城栎阳,秦在宝鸡地区经营了393年,宝鸡成为秦国的发祥之地。秦统一中国后,今宝鸡地区属内史地,设陈仓、虢、雍、美阳、邰、平阳、杜阳、漆、

刘姥姥进大观园说课稿复习课程

《刘姥姥进大观园》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四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这篇文章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原题为“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节选部分写的是吃早饭时,在秋爽斋,凤姐、鸳鸯设局取笑刘姥姥,酒席间刘姥姥上演“笑”剧。这部分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描绘了众人在笑剧中各具情态的笑,表现了各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同时透过刘姥姥的眼也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豪奢进行了深重的谴责。选文部分对人物的刻画惟妙惟肖,让人击节赞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实际,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任务典型语言和动作的描写的分析,把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众人各具情态的笑。 四、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作者的图片及生平,插播视频《刘姥姥喜逛大观园》,激发学习兴趣。 2.分析讨论法。对课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以及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先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进行、提示、点评、明确,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的是谁的哪部作品?

《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实验学校赵建玲 教学目标: 1、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生活中找习作素材,记录真情实感,学会与人分享。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过程: 一、再现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好,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吗?(中国)师:没错!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夸夸我们中国,你会怎么说?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具有许多传统佳节的国家 …… 师:孩子们,你们说的没错,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它和外国有着太多不同。孩子们,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又知多少呢? 生:我知道我国的传统佳节就是一种民族文化。 生:我国的京剧、越剧、豫剧……等就是我们的戏曲文化。

生:我妈妈蒸的花馍、扎的花鞋垫也是一种民间文化。 …… 二、描述生活 师:你们说的没错,哪你们都知道我国每年都在几月过什么节?生:每年正月初一过春节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 五月初五过端午节 …… 师:我编了一首对儿歌,你们也一起来想吧!几月几日是春节?几月几日是元宵节?几月几日是端午节?几月几日是中秋节?几月几日是重阳节? 生:正月一日是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五日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九月初九重阳节。 师:非常棒!那你们知道怎么过这些节吗? 生:…… 师补充:春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守夜、拜年; 元宵节:吃元宵、舞龙灯、猜灯谜;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药浴; 中秋节:吃月饼; 重阳节:登高、炸米果、饮菊花酒。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对节日有这么多的了解,老师很欣慰,不过其

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各具特征的民俗民风 礼节往去 敬茶:到牧平易近野作客或正在旅游点上,客人或效劳蜜斯尾先会给来宾敬上一碗奶茶。来宾要微短起身用单脚或左脚来接,万万没有要用右脚来接,不然会被以为是没有懂礼仪。客人或效劳蜜斯斟茶时,来宾若没有念要茶,请用碗边悄悄把勺或壶嘴一撞,客人就马上会大白来宾的意图。客去敬茶是一种下尚的受今族传统礼节。正在受今汗青上不管是繁华之野借是穷贫之野,不管是上层社会借是布衣苍生,也不管正在外交上或正在野面,正在旅途,或正在其余所有场所,莫没有以茶为寒暄品。野外有客去,茶是必不成长的招待物。因而,牧平易近们款待主人,按例是先背高朋献上一碗奶茶,接着客人又端下去炒米战一年夜碗一年夜碗的奶油、奶豆腐战奶皮子等奶成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受今族待客的传统方法。他们以为琼浆是食物之精髓,五谷之结晶,拿没最名贵的食物敬献,是抒发草本牧人对主人的敬重战恋慕。通

常客人是将琼浆斟正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外,托正在少少的哈达之上,唱起感人的受今族传统的敬酒歌,主人如果拉让没有饮酒,便会被以为是对客人瞧没有起,不肯以诚相待。来宾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知名指蘸酒背地、天、水炉标的目的点一高,以示敬奉地、天、水神。没有会饮酒也没有要委曲,否沾唇示意,暗示承受了客人圣洁的友情。接着脱摘平易近族衰拆的野庭妇女端去浑香扑鼻的奶酒招待主人,那也是受今族的传统礼仪。客人会用诗正常的言语劝酒:“近圆的主人请您喝一杯草本佳酿,那是咱们平易近族传统食物的菁华,也是咱们草本人平易近的薄意密意”。 敬神:受今平易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风俗。据《受今习俗鉴》形容,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称的肉块,“第一块祭地,第两块祭天、第三块求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宅兆,第八块祭地盘战火神,第九块献给天子”。祭地则把肉扔背受今包上圆;祭天则扔进炉水之外;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中;祭山则挂之于求奉的神树枝上,祭宅兆即祭原平易近族先人。置于包中,祭火神抛于河泊,最初祭成凶思汗,置于神龛前。那种风俗能够逃溯到今嫩的萨谦学,其崇敬多种神祗,此后受今族崇奉的喇嘛学又排泄了其今嫩的平

刘姥姥进大观园优秀教案

24*刘姥姥进大观园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首,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一、新课导入 (运用多媒体插播视频《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通过视频我们对本文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积累生字词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潇.湘(xiāo)篾.片(miè)发怔.(zhèng) 麈.尾(zhǔ) 砒.霜(pī) 蓼溆 ..(liǎo xù) 岔.气(chà) 促.狭(cù) 戗.金(qiàng) 秋爽斋.(zhāi) 2.作者链接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之子(一说曹北页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通过各种方式诵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开头——“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李纨笑劝道——又放了一桌):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结尾):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3.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 【交流点拨】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取笑,以哄贾母开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