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铁基非晶合金成分和性能

常用铁基非晶合金成分和性能

常用铁基非晶合金成分和性能
常用铁基非晶合金成分和性能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纳米非晶合金制备简介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几种非晶合金制备技术,其中包括水淬法、射流成型法、金属模铸造、复合爆炸焊接法及机械合金化法、粉末固结成形法等,并对各种制备技术的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块体金属玻璃块体金属玻璃的连接制备 Introduction of the Preparation amorphous alloy Abstract:In this paper, Several fabricating methods of bulk metallic glass matrix composites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were presented,such as water quenching method, jet molding, metal mold casting, composite explosive welding and mechanical alloying, powder consolidation and forming method,than Analysis and comparing thes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bulk metallic glass. Key words: bulk metallic glass, joining of bulk metallic glass, preparation 1.引言 非晶态合金也称金属玻璃,与晶态合金相比,其三维空间的原子排列呈拓扑无序状,结构上没有晶界与堆垛层错等缺陷存在,但原子的排列也不像理想气体那样的完全无序。非晶合金是以金属键作为其结构特征,虽然不存在长程有序,但在几个晶格常数范围内保持短程有序[1]。与非晶聚合物及无机非晶材料一样,非晶合金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力学性能方面是各向同性的,并随着温度的变化呈现连续性[2]。通常其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结构上呈拓扑密堆长程无序,但在长程无序的三维空间又无序的分布着短程有序的“晶态小集团”或“伪晶核”,其大小不超过几个晶格的范围;(2)不存在晶界、位错、层错等晶体缺陷;(3)具有非晶体的一般特性: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各向同性;(4)热力学上处于亚稳态,当处于晶化温度以上时将发生晶态结构相变,但晶化温度以下能长期稳定存在[3]。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Duwez教授是研究非晶合金最早的一个人,于1960年首次采用 快淬方法制得Au 70Si 30 非晶合金薄带[4][5]。1969年,Pond等[6]制备出具有一定宽度的连续 薄带状非晶合金,为大规模生产非晶合金提供了条件。至此为止,非晶合金材料由于受到冷却速度的限制,为保证热量快速散出,制得的非晶合金为薄带、薄片、细丝或粉末等。由于形状的限制,非晶合金材料的许多优良特性无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发挥,人们希望得到可与晶态合金相比拟的大尺寸非晶合金,因此,随后很多人投入到开发新的制备非晶合金的方法中去,发明了许多固相非晶化技术,如机械合金化、离子束注入、氢吸收等。1974年,贝尔实验室的H. S. Chen[7]发表文章指出原子尺寸和混合热对玻璃合

非晶合金文档

材料科学前沿讲座 非晶合金学习报告 摘要:通过学习了解非晶合金相关知识,本文主要总结了非晶合金的结构,制备,性能及应用,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非晶态合金材料 非晶态合金俗称“金属玻璃”。以极高速度使熔融状态的合金冷却,凝固后的合金结构呈玻璃态。非晶态合金与金属相比,成分基本相同,但结构不同,引起二者在性能上的差异。1960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P.杜威兹教授在研究Au-Si 二元合金时,以极快的冷却速度使合金凝固,得到了非晶态的Au-Si合金。这一发现对传统的金属结构理论是一个不小的冲击。由于非晶态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高强度,良好的软磁性及耐腐蚀性能等,使它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随着快速淬火技术的发展,非晶态合金的制备方法不断完善。 1.1非晶合金的结构 研究非晶态材料结构所用的实验技术目前主要沿用分析晶体结构的方法,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散射来研究非晶态材料中原子的排列状况。由散射实验测得散射强度的空间分布,再计算出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然后,由径向分布函数求出最近邻原子数及最近原子间距离等参数,依照这些参数,描述原子排列情况及材料的结构。 目前分析非晶态结构,最普遍的方法是X射线射及电子衍射,中子衍射方法也开始受到重视。近年来还发展了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的方法研究非晶态材料的结构。这种方法是根据X射线在某种元素原子的吸收限附近吸收系数的精细变化,来分析非晶态材料中原子的近程排列情况。EXAFS和X 射线衍射法相结合,对于非晶态结构的分析更为有利。 利用衍射方法测定结构,最主要的信息是分布函数,用来描述材料中的原子分布。双体分布函数g(r)相当于取某一原子为原点(r= 0)时,在距原点为r处找到另一原子的几率,由此描述原子排列情况。 图1-1为气体、固体、液体的原子分布函数

结构用铝合金材料力学性能

附录A 结构用铝合金材料力学性能 常见结构用铝合金板、带材力学性能(标准值)可按表A-1采用,结构用铝合金棒、管、型材力学性能(标准值)可按表A-2采用。结构用铝合金板、带、棒、管、型材的化学成分可按表A-3采用。 表A-1 结构用铝合金板、带材力学性能标准值

注:1. 伸长率标准值中,A适用于厚度不大于12.5mm的板材,A适用于厚度大于12.5mm的板材。502. 表中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适用于材料焊接后存放的环境温度大于10℃,存放时间大于3d(6XXX系列)或30d(7XXX系列)的情况。 3. 表中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适用于厚度不超过15mm的MIG焊,以及3xxx系列、5xxx系列合金和8011A合金厚度不超

过6mm的TIG焊。对于6xxx系列和7xxx系列合金厚度不超过6mm的TIG焊,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必须乘以0.8。当厚度超过上述规定,如无试验结果或国内外相关规范规定,3xxx系列、5xxx系列合金和8011A合金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必须乘以0.9,6xxx系列和7xxx系列合金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必须乘状态不需进行上述折减。O焊)。对于TIG(0.64焊)或MIG(0.8以. 表A-2 结构用铝合金棒、管、型材力学性能标准值

适用于厚度(或直的板(或棒)材,A注:1. 伸长率标准值中,A适用于厚度(或直径)不大于12.5mm50 12.5mm的板(或棒)材。径)大于系6XXX(2. 表中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适用于材料焊接后存放的环境温度大于10℃,存放时间大于3d 系列)的情况。列)或30d(7XXX8011A系列合金和MIG焊,以及3xxx系列、5xxx3. 表中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适用于厚度不超过15mm的焊接折减系数的7xxx系列合金厚度不超过6mmTIG焊,合金厚度不超过6mm的TIG焊。对于6xxx系列和系列合。当厚度超过上述规定,如无试验结果或国内外相关规范规定,3xxx系列、5xxx的数值必须乘以0.8系列合金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必须乘0.9,6xxx系列和7xxx金和8011A合金焊接折减系数的数值必须乘以TIG焊)。对于O状态不需进行上述折减。以0.8(MIG焊)或0.64(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生铁: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2.钢: 2.1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1.1 常存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氢(H)等元素。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1)硫 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Fe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FeS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含硫量愈高,热脆现象愈严重,故必须对钢中含硫量进行控制。高级优质钢:S<0.02%~0.03%;优质钢:S<0.03%~0.045%;普通钢:S<0.055%~0.7%以下。 部分常用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1 《信息来源:无缝钢管》

常用材料标准及化学成分表 (1)

常用材料所用标准及化学成分表 标准牌号 元素质量分数%(除给出范围外为最大值) 序 号 标准 牌号 C Mn P S Si Cu Ni Cr Mo V Nb 备注 1 ASTM A216 WCB 0.30 1.00 0.04 0.045 0.60 0.30 0.50 0.50 0.20 0.03 … 铸件① 2 WCC 0.25 1.20 0.04 0.045 0.60 0.30 0.50 0.50 0.20 0.0 3 … 铸件① 3 ASTM A352 LCB 0.30 1.00 0.04 0.045 0.60 0.30 0.50 0.50 0.20 0.03 … 铸件 4 LCC 0.2 5 1.20 0.04 0.045 0.60 0.30 0.50 0.50 0.20 0.03 … 铸件 5 LC3 0.15 0.50~ 0.80 0.04 0.045 0.60 … 3.00~ 4.00 … … … … 铸件 6 LC9 0.13 0.90 0.04 0.045 0.45 0.30 8.50~ 10.0 0.50 0.20 0.03 … 铸件 7 ASTM A105 A105 0.35 0.60~ 1.05 0.035 0.04 0.10~ 0.35 0.40 0.40 0.30 0.12 0.08 …锻件②

标准牌号 元素质量分数%(除给出范围外为最大值) 序 号 标准 牌号 C Mn P S Si Ti Ni Cr Mo V W 备注 8 ASTM A182 304 0.08 2.00 0.045 0.03 1.00 … 8.00~ 11.0 18.0~ 20.0 … … … 锻件 9 316 0.08 2.00 0.045 0.03 1.00 … 10.00~ 14.0 16.0~ 18.0 2.0~ 3.0 … … 锻件 10 316L 0.03 2.00 0.045 0.03 1.00 … 10.00~ 15.0 16.0~ 18.0 2.0~ 3.0 … … 锻件 11 321 0.08 2.00 0.045 0.03 1.00 0.70 9.00~ 12.0 17.0~ 19.0 …… …锻件③

各种材料的焊接性能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 (1)焊接性能良好的钢材主要有: 低碳钢(含碳量<0.25);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20);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3、含碳量<0.18)。 (2)焊接性能一般的钢材主要有: 中碳钢(合金元素含量<1、含碳量0.25~0.35);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3、含碳量<0.30);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13~25、含碳量£0.18) (3)焊接性能较差的钢材主要有: 中碳钢(合金元素含量<1、含碳量0.35~0.45);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30~0.40);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20)。 (4)焊接性能不好的钢材主要有: 中、高碳钢(合金元素含量<1、含碳量>0.45);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40);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30~0.40)。 焊条和焊丝选择的基本要点如下: 同类钢材焊接时选择焊条主要考虑以下几类因素: 考虑工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考虑工件的工作条件和使用性能; 考虑工件几何形状的复杂程度、刚度大小、焊接坡口的制备情况和焊接部位所处的位置等;考虑焊接设备情况;考虑改善焊接工艺和环保;考虑成本。 异种钢材和复合钢板选择焊条主要考虑以下几类焊接情况: 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间的焊接;低合金钢和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焊接;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 焊条和焊丝的选择参数查阅机械设计手册中焊条和焊丝等章节和焊条分类及型号(GB 980-76)、焊条的性能和用途(GB 980~984-76)等有关国家标准。 ###15CrMoR的换热器的热处理工艺 ***当板厚超过筒体内径的3%时,卷板后壳体须整体热处理。 *** 15CrMoR焊接性能良好。手工焊用E5515-B2(热307)焊条,焊前预热至200-250℃(小口径薄壁管可不预热),焊后650-700℃回火处理。自动焊丝用H13CrMoA和焊剂250等。 ###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要求 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要求: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韧性、制造性能和与相容性。 改善钢材性能的途径:化学成分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改变,零件表面改性。 本节对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要求作进一步分析。 一、化学成分 钢材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和热处理有较大的影响。 1、碳:碳含量增加时,钢的强度增大,可焊性下降,焊接时易在热影响区出现裂纹。 因此压力容器用钢的含碳量一般不应大于0.25%。 2、钒、钛、铌等:在钢中加入钒、钛、铌等元素,可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

非晶磁性合金

非晶磁性合金 概要 非晶铁磁合金系统被划分为金属-非金属合金和金属-金属合金两类。前者由铁磁性金属(Fe,Co和Ni等)和非金属元素(B,C,Si,P和Ge等)组成,而后一种非晶合金则被限制于几种合金体系(TM-Zr和TM-Hf)。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两种非晶磁性合金的磁化强度,居里温度,磁致伸缩,抗磁力和磁导率这些性质与它们组分间的关系。最后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在实际应用中的合金设计实例并讨论它们的磁性特征。 I.介绍 用连续熔融-淬火技术制备的非晶铁磁合金在用于变压器和诸如磁带录音机,放大器,反相器,换能器等电磁器件上时,有着和软磁材料相匹的性能。在选择用于特殊用途的材料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举个例子,非晶合金的性质不仅仅取决于其化学组成还受到淬冷条件和淬冷前热处理的影响。所幸非晶合金有着很广的选材范围,而且对温热处理很敏感。因此,在设计用于特殊用途的非晶合金时我们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本文回顾了两种非晶合金近来的磁性数据,以及一些为实际应用设计的合金的特征。 II.非晶金属的合金体系 根据熔融-冷淬方式的不同,非晶合金的合金体系会发生很大变化。在合金中,本身具有

很强铁磁性的合金体系被大致分为两个大类:TM-metalloid型和TM-TM型。大多数非晶合金被发现属于前者,并且这些合金中非金属(B,C,Si,P,Ge)的含量在15-30%。另一方面,属于后者的非晶合金则被限制在几类由前过渡金属搭配后过渡金属的合金体系中。 现在,TM-metalloid型的合金被各领域科研机构广泛研究并投入生产应用。对比这一体系,TM-TM型合金由于相对低的铁磁性而乏人问津。然而,最近发现由低浓度的Zr和Hf组成的非晶合金有着较好的热稳定性已经接近TM-metalloid型合金的软磁性能。在二元体系内,单一非晶单相中Zr的构成为:9-11(Fe-Zr),9-16(Co-Zr),10-11(Ni-Zr)。在三元或四元体系中Zr非晶相仅仅占到10%,然而这种组分上的限制在引入非金属后得以放松。 III.磁性 1.TM-metalloid型非晶磁性合金 以下引用的几篇文章中展示了大量的关于这种类型合金的磁性能数据。然而,它们之间有着的明显区别,所以利用有限但具有一致性的数据,再次评估非金属成分在对材料性质的作用贡献看上去很有价值。 图一展示了在室温下和居里温度下二元非晶合金Fe-B,Fe-P和Co-B的磁化饱和与组分之间的关系。当B的含量上升的时候,室温和居里温度下的Co合金的磁化饱和度都下降,原因是B原子的电荷转移稀释了磁性。而相反地,当铁合金中诸如B和P这样的非金属成分增加的时候,合金的磁化饱和度却得到提升。富铁合金在室温和居里温度下的这种反常行为与其能展示出的因瓦效应密切相关。 图二和图三中展示了室温和居里温度下搭配各种非金属的铁合金和钴合金。居里温度下在对铁基合金的的优化方面,非金属掺杂元素的顺位如下:Ge,Si,B,C,P。而在室温下,

非晶材料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题目:Ti基非晶合金的制备以及低温力学性能 姓名:孙驰 学院:材料学院 班级:04320701 指导教师:程焕武

Ti基非晶合金的制备以及低温力学性能文献综述 1.非晶合金 1.1非晶合金概述 非晶合金材料是20世纪后期材料学领域发展迅速的新型材料,是亚稳金属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组成物的原子模型考虑,物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有序结构,另一类为无序结构。晶体为典型的有序结构,而气态,液态和非晶态固体都属于无序结构。在非晶体中的原子,分子的空间排列不呈现周期性和平移对称性,晶态长程有序受到破坏,知识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关联作用,使其在几个原子间距的区间内仍然保持着有序特征,即具有短程有序,人们把这样一类特殊的物质状态统称为非晶态[1]。 非晶合金长程无序但短程有序,是指原子在空间排列上不呈周期性和平移对称性,但在1-2nm的微小尺度内,与近邻或次近邻原子间的键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短程有序可分为化学短程有序和几何短程有序。化学短程有序是指合金元素的混乱状态,即每个合金原子周围的化学成分与平均成分不同的度量;几何短程有序包括拓扑短程序和畸变短程序。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与液态金属相似,但又非完全相同,液态金属的短程有序范围约为4个原子间距,而非晶合金约为5-6个原子间距,前者中原子可以做大于原子间距的热运动,后者的原子主要做运动距离小于一个原子间距的热运动。非晶合金结构特征可以用径向分布函数RDF(r)=4πr2ρ(r)加以描述。它表示以某个原子为中心,在半径r,厚度为d(r)的球壳内的平均原子数。非晶合金的RDF(r)上出现清晰的第一峰和第二峰,没有可分辨的其它峰出现。在X射线衍射谱上,不存在晶体所特有的尖锐衍射峰,而是出现宽展的馒头峰。它的电子衍射花样是由较宽的晕和弥散的环组成,不存在表征晶态的任何斑点和条纹[2]。 1.2非晶合金与块状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 历史上第一次制备出非晶的是Kramer于1938年利用蒸发沉积的方法实现的,此后不久,Brenner等声称用电沉积法制备出了Ni-P非晶合金。1960年 Duwez等人用快速凝固方法第一次制备出了Au 75Si 25 非晶合金,这标志了非晶 合金的诞生,这种快速凝固法是将Au 75Si 25 金属直接喷射到Cu基底上直接激冷

铝合金国标

我国铝及铝合金标准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标准 GB/T 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 GB/T 3199-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 4436-1995 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 8005-1987 铝及铝合金术语; GB/T 8013-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GB/T 8014-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GB/T 8545-1987 铝及铝合金模锻件的尺寸偏差及加工余量; GB/T 11109-1989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术语; GB/T 13586-1992 铝及铝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 GB/T 16474-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GB/T 16475-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YS/T 103-2004 铝生产能源消耗; YS/T 119.7-2004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七部分管道化溶出系统; YS/T 417.1-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1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缺陷; YS/T 417.2-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2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缺陷; YS/T 417.3-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3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箔缺陷; YS/T 417.4-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4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轧带缺陷; YS/T 417.5-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5部分:管、棒、型、线缺陷; YS/T 421-2000 印刷用PS版铝板基; 1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1.生铁: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 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2.钢: 2.1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1.1 常存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氢(H)等元素。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1)硫 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 Fe 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 FeS 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含硫量愈高,热脆现象愈严重,故必须对钢中含硫量进行控制。高级优质钢:S<0.02%~0.03%;优质钢:S <0.03%~0.045%;普通钢:S<0.055%~0.7%以下。 2)磷 磷是由矿石带入钢中的,一般说磷也是有害元素。磷虽能使钢材的强度、硬度增高,但引起塑性、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低温时,它使钢材显著变脆,这种现象称"冷脆"。冷脆使钢材的冷加工及焊接性变坏,含磷愈高,冷脆性愈大,故钢中对含磷量控制较严。高级优质钢: P <0.025%;优质钢: P<0.04%;

非晶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非晶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目录 2 一、非晶合金简介 2 二、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 2 三、非晶形成的控制因素 3 3.1 非晶形成的热力学因素 3 3.2非晶形成的动力学因素3 3.3非晶形成的结构学因素3 四、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方法 3 4.1液相急冷法 3 4.2气相沉积法 4 4.3化学溶液反应法 4 4.4固相反应法 4 五、非晶合金制备工艺技术 4 5.1铜模吸铸法 5 5.2粉末冶金技术5 5.3熔体水淬法 5 5.4压铸法 5 5.5非晶条带直接复合爆炸焊接5 5.6定向凝固铸造法 5 5.7磁悬浮熔炼铜模冷却法5 5.8固态反应5 六、非晶合金性能 6 6.1大块非晶合金的机械性能 6 6.2非晶合金优秀的耐蚀性6 七、非晶合金应用实例 6 八、参考文献7 一、非晶合金简介 非晶态合金又称金属玻璃,具有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亚稳态结构特征。固态时其原子的三维空间呈拓扑无序排列,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这种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与晶态合金相比,非晶合金具备许多优异性能,如高硬度、高强度、高电阻、耐蚀及耐磨等。块体非晶合金材

料的迅速发展,为材料科研工作者和工业界研究开发高性能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会和巨大的开拓空间。 二、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 1959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Duwez在研究晶体结构和化合价完全不同的两个元素能否形成固溶体时,偶然发现了Au70-Si30 非晶合金。1969年陈鹤寿等将含有贵金属元素Pd的具有较高非晶形成能力的合金(Pd-Au-Si,Pd-Ag-Si等),通过B2O3反复除杂精炼,得到了直径1mm的球状非晶合金样品。1989年日木东北大学的Inoue等通过水淬法和铜模铸造法制备出毫米级的La-AI-Ni大块非晶合金,随后Zr基非晶合金体系也相继问世。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方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Inoue等成功地制备了Mg-Y-(Cu, Ni), La-AI-Ni-Cu, Zr-AI-Ni-Cu等非晶形成能力很高,直径为1一10 mm的棒,条状大块非晶态合金。Johnson等也发现了非晶形成能力比较好的Zr-Ti-Ni-Cu-Be合金体系。目前,合金材料体系有La基、 Zr基、已开发出的块体非晶Mg基、 Al基、Ti基、 Pd基、 Fe基、Cu 基、Ce基等。 1970年在前南斯拉夫的布莱拉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快淬金属会议(RQI ) ,1975年在关国的坎布里奇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快淬金属会议(RQII),此后每隔3年就定期举办一次国际快淬金属会议。1975年关国Allied Corporation开始生产Metglas 2826,其软磁性能比Permalloy 好;1978年示范推广采用Meglas磁芯的节能变压器;1979年利用平断而流铸技术专利生产宽金属玻璃带;1980年在关国帕西潘尼建设投资1千万关元的工厂,生产Metglas合金。此后,国际快淬金属会议虽然从未间断,但是,非晶合金的应用却止步于软磁材料,在其它方而一直没有取得进展,会议的关注度慢慢冷了下来,2005年8月在韩国举办了第十二届会议(RQ 12)。 特别是Johnson教授用他们发现的Vitreloy合金制造了第一件非屏,高尔夫球杆,引起了人们对大块非屏,合金作为结构材料的极大兴趣和期望。2000年9月在新加坡举办了首届大块非屏,合金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lk metallic glasses),此后,每隔1. 5年定期举行,人们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2002年3月在中国台湾,2004年10月在中国北京,2005年5月在美国田纳西州,已经举办了4届会议。2006年10月在日本淡路岛举办第五届大块非屏,合金国际研讨会。 半个世纪以来,非晶合金已经从当初被嘲笑为“愚蠢的合金”,发展成为今天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和高档手表、手机、手提电脑等时尚品争相选用的时尚材料。作为兼有玻璃、金属,固体和液体特性的新型金属材料,非晶合金是金属材料很多记录的“保持者”:比如,非晶合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金属材料和最软的金属材料之一(最强的Co基非晶合金的强度高达到创纪录的6.0 GPa最软的Sr基非晶合金的强度低至300 MPa);非晶合金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穿甲材料,最容易加工成型的金属材料,最耐蚀的金属材料,最理想的微、纳米加工材料之一;非晶合金还具有很宽的成分调制范围、具有过冷液相区(软化区)、遗传、记忆、软磁、大磁熵和蓄冷效应等独特性能。 三、非晶形成的控制因素 3.1 非晶形成的热力学因素 在热力学上,非晶态是一种亚稳态,在相同温度下其对应的自由能既高于平衡条件下的非晶态相,也高于非平衡过程的其他所有亚稳相.因为任何其他亚稳相的形成都比非晶态相更依赖于原子扩散和重排。 3.2非晶形成的动力学因素 从动力学的观点来看,讨论非晶态合金形成的关键问题,不是材料从液态冷却时是否会形成非晶,而是讨论在什么条件下,能使液态金属冷却到非晶态转变温度以下而不发生明显的结晶,或不发生可察觉到的结晶。从液态到固态的快速冷却过程中,如果抑制了结晶过程

铝合金压铸标准

铝合金压铸标准---中国标准GB/T 15115-94 1. 铝合金 GB/T 15115-94 压铸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表 2. 铝合金压铸件 GB/T 15114-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和交货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压铸件. 2.引用标准

GB1182 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标准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的检查) 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6060.4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光加工表面 GB6060.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 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T11350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GB/T15115 压铸铝合金 3.技术要求 3.1化学成分 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力学性能 3.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度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3压铸件尺寸 3.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 3.3.2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6414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其标注方法按GB1182的规定. 3.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4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11350的规定执行.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作量须在图样上注明. 3.5表面质量 3.5.1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的规定 3.5.2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非晶合金强度理论介绍

xxxxx大学 非晶合金强度理论 姓名:xxx学号:xx 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xx 题目:非晶合金强度理论 2016年5月 xx

非晶合金的强度理论 摘要: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是目前非晶材料领域最受关注的性能,因为非晶合金尤其是块体非晶合金具有独特的力学性能如超高强度和断裂韧性、高硬度、低弹性模量、独特的形变和断裂行为等。块体非晶合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最硬、最软和最韧的金属结构材料。本文主要介绍非晶合金的强度、塑性(脆性)等非晶合金最显著、最有特点的力学性能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1. 非晶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提高材料的强度是材料领域永恒的课题,因为人们对高强度材料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另一方面,强度的物理机制一直是重要而基础的物理问题。对强度物理本质的理解也是认知凝聚态物质本质的关键性钥匙。J Frenkel[1]首先从理论上给出强度的物理机制,并估算出理想晶体的强度。他假设晶体的原子被囚禁在周期势井φ(γ) =φ0sin2(πγ/4γ0)中,固体断裂对应于使这些原子克服势垒(即所有键断开)所需要的最小的力τc: τc=φ0(γ)|γ=γc。这样得到晶体固体的理想强度(或极限强度),τc= 2Gγc/π ≈ G/10。他的工作不仅首次给出晶体固体强度的物理本质的图像,最终还导致位错等缺陷概念的提出和发现,意义重大。 对非晶固体强度和高弹性极限的物理本质的认识,我们并不清楚非晶甚至最简单的以原子为组成单元的非晶合金的高强度的本质。[2] 大块非晶合金为研究非晶物质强度和形变提供了理想体系。实验发现非晶合金的强度和模量具有线性关联[12]:τc /G ≈0.036 <<1/10(τc是切变强度),可以看出其强度仍然远小于理想强度。实验还发现非晶合金的强度取决于其弹性模量以及冻结在非晶合金中的构型(configuration) 。最近提出的流变单元的概念可以解释非晶合金强度的结构原因:非晶强度主要取决于其键合强度(用模量表征)和类液体的流变单元(类似缺陷)的软化作用,可近似表示成:

非晶合金研究综述

非晶态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综述 [摘要]:概述了非晶态材料的发展历史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成分结构条件、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介绍了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并比较了其产业化的可行性。同时综述了大块非晶合金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Abstract]:An overview of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on crystalline material and the field,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ulk amorphous alloys was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mponent structure condition,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dynamic conditions etc.. Introduce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amorphous alloy, and the feasibility of its industrialization. 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bulk amorphous alloys with excellent and review. 1.引言 非晶态合金是指不具有长程有序但短程有序的金属合金,又由于其具有金属合金的一些特性,故它们也被称为玻璃态合金或者非结晶合金,属于非晶态材料中新兴的分支[1]。 非晶态合金长程无序但短程有序,是指原子在空间排列上不呈周期性和平移对称性,但在1~2nm的微小尺度内与近邻或次近邻原子间的键合(如配位数、原子间距、键角和键长等参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短程有序又可分为化学短程有序和几何短程有序。化学短程有序是指合金元素的混乱状态,即每个合金原子周围的化学成分与平均成分不同的度量;几何短程有序包括拓扑短程有序和畸变短程有序[2]。 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一样,都是多组元的合金体系,但是与晶态合金中原子的周期性排列不同,在非晶态合金中,原子的排列不具有长程有序的特点,而仅在单个原子的附近具有一定程度的短程有序,如图1.1所示[3]。非晶态合金独特的原子排列结构使得它具有了显著区别于晶态合金的物理、化学和力学行为[4-7]。因此,非晶态合金作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晶态合金的新材料具有科学研究上的重要价值[8]。另外,非晶态合金具有某些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高弹性、耐腐蚀、热成型性能好,等等,这使得非晶态合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9-10]。例如,与传统的工程材料相比,非晶态合金就综合了晶态合金在力学性能方面的高强度和工程塑料高弹性的优点,如图1.2所示。因此,近年来世界各研究单位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力量和经费,对非晶态合金的形成理论、制备工艺和性能表征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11-14]。对非晶态合金的研究已成为当代材料科学发展的一个最活跃、最令人激动的方向[15-16]。

非晶合金软磁材料

由于不同的物质形成非晶所需要的冷却速度大不相同。单一金属需要每秒高达一亿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非晶合金软磁材料哪家好?您可以选择安徽华晶机械有限公司,下面小编为您简单介绍,希望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受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普通的单一的金属难以从生产上制成非晶。为了获得非晶态的金属,一般将金属与其它物质混合。当原子尺寸和性质不同的几种物质搭配混合后,就形成了合金。 这些合金具有两个重要性质:①合金的成分一般在冶金学上的所谓“共晶”点附近,它们的熔点远低于纯金属,例如FeSiB 合金的熔点一般为1200度以下,而纯铁的熔点为1538度;②由于原子的种类多了,合金在液体时它们的原子更加难以移动, 在冷却时更加难以

整齐排列,也就是说更加容易被“冻结”成非晶。有了上面的两个重要条件,合金才可能比较容易地形成非晶。实际上,目前所有的实用非晶合金都是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的合金,例如Fe-Si-B ,FeNiPB ,CoZr ,ZrTiCuNi 等。迄今为止,国内外非晶合金开发最多的是作为软磁材料的一类。它们在化学成分上的一个共同点是:由两类元素组成:一类是铁磁性元素(铁、钴、镍或者他们的组合),它们用来产生磁性;另一类是 硅、硼、碳等,它们称为类金属,也叫做玻璃化元素,有了它们,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降低了很多,才容易形成非晶。 安徽华晶机械有限公司位于安庆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是人民解放军第4812工厂全资子公司。公司经营以机械制造为主,拥有各类专业生产、检验试验设备94台(套),涉及铸造、橡胶制品、压力容器、制造等多个行业,主要从事非晶软磁设备、 空压机及气源设备、

常用金属材料的特性

它们都是含碳量比较低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它们不同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含碳量不同;而是机械性能不同。 从化学成分上来看,是含碳量不同,10#钢平均含碳量为万分之10,20#钢平均含碳量为万分之20。 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就导致了它们的机械性能的不同。碳素结构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强度硬度都相应提高,塑性纫性相应降低。10#、20#属于低碳钢,强度硬度不高,塑性纫性都很好。它们之间比较来说,10#钢的强度和硬度比20#钢要低;10#钢的塑性和纫性比20#钢要好,也是说要软些。 我国钢号表示方法的分类说明 1.碳素结构钢 ①由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组成。它的钢号冠以“Q”,代表钢材的屈服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单位是MPa例如Q235表示屈服点(σs)为235 MPa的碳素结构钢。 ②必要时钢号后面可标出表示质量等级和脱氧方法的符号。质量等级符号分别为A、B、C、D。脱氧方法符号:F表示沸腾钢;b表示半镇静钢:Z表示镇静钢;TZ表示特殊镇静钢,镇静钢可不标符号,即Z和TZ都可不标。例如Q235-AF表示A级沸腾钢。 ③专门用途的碳素钢,例如桥梁钢、船用钢等,基本上采用碳素结构钢的表示方法,但在钢号最后附加表示用途的字母。 2.优质碳素结构钢 ①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45%的钢,钢号为“45”,它不是顺序号,所以不能读成45号钢。 ②锰含量较高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将锰元素标出,例如50Mn。 ③沸腾钢、半镇静钢及专门用途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在钢号最后特别标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1%的半镇静钢,其钢号为10b。 3.碳素工具钢 ①钢号冠以“T”,以免与其他钢类相混。 ②钢号中的数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千分之几表示。例如“T8”表示平均碳含量为0.8%。 ③锰含量较高者,在钢号最后标出“Mn”,例如“T8Mn”。 ④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的磷、硫含量,比一般优质碳素工具钢低,在钢号最后加注字母“A”,以示区别,例如“T8MnA”。 4.易切削钢 ①钢号冠以“Y”,以区别于优质碳素结构钢。 ②字母“Y”后的数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3%的易切削钢,其钢号为“Y30”。 ③锰含量较高者,亦在钢号后标出“Mn”,例如“Y40Mn”。 5.合金结构钢 ①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如40Cr。 ②钢中主要合金元素,除个别微合金元素外,一般以百分之几表示。当平均合金含量<1.5%时,钢号中一般只标出元素符号,而不标明含量,但在特殊情况下易致混淆者,在元素符号后亦可标以数字“1”,例如钢号“12CrMoV”和“12Cr1MoV”,前者铬含量为0.4-0.6%,后者为0.9-1.2%,其余成分全部相同。当合金元素平均含量≥1.5%、≥2.5%、≥3.5%……时,在元素符号后面应标明含量,可相应表示为2、3、4……等。例如18Cr2Ni4WA。 ③钢中的钒V、钛Ti、铝AL、硼B、稀土RE等合金元素,均属微合金元素,虽然含量很低,仍应在钢号中标出。例如20MnVB钢中。钒为0.07-0.12%,硼为0.001-0.005%。 ④高级优质钢应在钢号最后加“A”,以区别于一般优质钢。 ⑤专门用途的合金结构钢,钢号冠以(或后缀)代表该钢种用途的符号。例如,铆螺专用的30CrMnSi钢,

非晶合金的特点、分类、应用、可行性分析

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其应用 Amorphous and nanocrystalline soft magnetic alloys and its application 陈文智 1 非晶合金的特点 由于非晶合金的无序结构,使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高强韧性:明显高于传统的钢铁材料,可以作复合增强材料,如钓鱼杆等。国外已经把块状非晶合金应用于高尔夫球击球拍头和微型齿轮。非晶合金丝材可用在结构零件中,起强化作用。 优良的磁性:与传统的金属磁性材料相比,由于非晶合金原子排列无序,没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而且电阻率高,因此具有高的磁导率、低的损耗,是优良的软磁材料,代替硅钢、坡莫合金和铁氧体等作为变压器铁心、互感器、传感器等,可以大大提高变压器效率、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能耗。非晶合金的磁性能实际上是迄今为止非晶合金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下面还将详细介绍。 简单的制造工艺:以传统的薄钢板为例,从炼钢、浇铸、钢锭开坯、初轧、退火、热轧、退火、酸洗、精轧、剪切到薄板成品,需要若干工艺环节、数十道工序。由于环节多,工艺繁杂,传统的钢铁企业都是耗能大户和污染大户,有"水老虎"和"电老虎"之称。而非晶合金的制造是在炼钢之后直接喷带,只需一步就制造出了薄带成品,工艺大大简化,节约了大量宝贵的能源,同时无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正是由于非晶合金制造过程节能,同时它的磁性能优良,降低变压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因此被称为绿色材料和二十一世纪的材料。 2 非晶合金的分类 磁性非晶合金可以从化学成分上划分成以下几大类: 铁基非晶合金:主要元素是铁、硅、硼、碳、磷等。它们的特点是磁性强(饱和磁感应强度可达1.4T-1.7T)、软磁性能优于硅钢片,价格便宜,最适合替代硅钢片,作为中低频变压器和电感器铁心(一般在15千赫兹以下)。 铁镍基非晶合金:主要由铁、镍、硅、硼、磷等组成,它们的磁性比较弱(饱和磁感应强度大约为1T以下),价格较贵,但导磁率比较高,可以代替硅钢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