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文本)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文本)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文本)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教

案文本)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敢、智慧、执著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了解课文写作方法及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丝路有关的资料及乐曲、图片。

教学纪实:

一、诗意导入,激情引趣

(课前配乐诵读唐诗《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从军行》。)

师:伴随着这悠扬的乐曲,诵着这壮丽的诗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生齐读课题。)

评析:此处精彩,由诗入手,富有文化气息,使人心生对丝绸之路向往追思之意。教师于课堂之上的激情诵读也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积极心态。

二、细读感知,整体把握

师:让我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我来检查一下能否把这些词语读准确。

(生开火车读。)

师:你们不但读准了生字词,还读准了多音字和生活中易错的

字。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生:我从第4自然段感受到这是一条商路。课本中写到“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路”。

师:读书很认真,是呀,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贸易往来不断。

生:这是一条长路。课文中写到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我去过北京,北京距离哈尔滨约1 300公里。

师:怎么去的?

生:乘飞机,用了一个多小时,那就算乘飞机也得需要6个多小时,这是一条长路啊!

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课件出示汉朝地图。)你们看,这是一幅汉朝的地图,从都城长安出发,过敦煌,出玉门关,经楼兰,跃葱岭,到大月氏、大夏,到达地中海沿岸,几经辗转,到达安息、古罗马,这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到达安息、古罗马这漫长的路途,就是课文中谈到的“横贯”。看到这儿,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了?

评析:地图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它直观地将此路的“长”

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也使孩子们很容易地总结出这是一条“长路”。

生:我感受到这条路的艰辛与漫长。

生:这还是一条险路。那时候,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汽车和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茫无边际”“冰雪覆盖”“偏僻”这几个词体会到了这条路的艰险无比,险象环生。

师:你很善于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文章。这就是课文所说的“恶劣”。再来看投影——

(课件播放路线图,漫漫长路之上有戈壁、有沙漠、有荒野、有高山……)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注意重读这些形容词,进一步体会那分艰险。

(生有感情齐读。)

三、谈人议路,以点带面

师:同学们分别从长度、地理位置、作用来谈了这条路,课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