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含答案)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含答案)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含答案)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含答案)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思维导图+知识点讲解+强化训练)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市场竞争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如何来规范市场秩序?

①要完善并严格实施市场规则。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

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企业要遵守商业道德,守法经营,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消费者要树立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3.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为什么加强宏观调控)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⑵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①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做缺德违法、损人利己的事)②盲目性③滞后性

(3)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A、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B、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为什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2)这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3)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如何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A.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B.经济计划: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等。

(2)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1.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②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⑤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原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措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

1. 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经济全球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加剧全球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一国经济波动会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2.我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养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③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④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并且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⑤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已于2019 年1月1日起施行。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下列对这一法律的影响传导分析正确的是()

①消费者维权有了法律保障→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消费者维权成本降低→消费者网购意愿增强

②营造法制化制度环境→消费焦虑缓解→网购意愿增强→网购消费热情高涨

③完善市场法制,加强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提升网购消费信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④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诚信意识增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完善市场法制和加强市场监管,有利于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信心、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③符合题意;经营者诚信经营,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自身竞争力,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维权成本降低问题,排除①;导致消费焦虑的原因很多,消费环境仅是其一,排除②。

2.当前,部分金融机构热衷通道、同业、交易类业务,脱离真实需求进行自我创新、体内循环,容易形成金融泡沫,有的金融大鳄在股市里买、买、买,搞高杠杆收购搅得市场不得安宁。2019年召开的金融监管会议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化金融监管的目的在于()

①防范金融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②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③稳定股票价格,保护投资者的利益④优化信贷结构,更好服务资本市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的相关知识。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说明强化金融监管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①正确;“金融大鳄在股市里买、买、买,搞高杠杆收购搅得市场不得安宁”说明强化金融监管的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金融环境,②正确;很多因素影响股票价格,股票又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强化金融监管的目的并不是稳定股票价格,保护投资者的利益,③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信贷,④与题意无关。

3.国家标准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2019年2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646项国家标准,涉及道路交通、海洋探索和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建立健全国家标准()

①是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治本之策

②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主体行为的体现

③表明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④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建立健全国家技术标准,是政府在运用行政手段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②④符合题意;建立健全国家技术标准与促进公平竞争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①;进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普遍做法,

③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说法错误。

4.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某地依托新兴电商品牌企业建立高标准水稻核心区,按照“企业+农户”的模式

组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这一举措启示我们()

①要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③促进农企结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发展优势产品

④组建专业合作社,使农业生产由个体经济走向集体联合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按照“企业+农户”模式组建合作社,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发展旅游业等,延长了产业链,调整了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提高农产品产量,排除①;农业生产属于集体经济而非个体经济形式,排除④。

5.40多年来,安徽凤阳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面镜子,不断见证着我国农村关键领域的改革。小岗村成功的核心与关键就是正确处理好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从而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蜕变。小岗村的发展历程说明()

①切实保障农户对土地的所有权,才能使农民富起来

②确保粮食供给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③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释放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小岗村成功的核心与关键就是正确处理好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从而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蜕变,小岗村的发展历程说明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释放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③④正确;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①错误;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②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

6.果蔬宅配是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水果、蔬菜类农产品,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服务的消费模式(下图)。图中甲、乙、丙、丁依次为客户、商务订购平台、果蔬宅配中心、果蔬种植基地。这种配送模式对果蔬生产和营销的影响是

①减少流通环节,使相关企业具有低成本优势

②加大市场自由放任,推动消费社会化发展

③促进社会分工,提高果蔬宅配的配送效率

④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居民消费质量与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果蔬宅配中心直接发货至客户手中,说明减少流通环节,使相关企业具有低成本优势,①符合题意;果蔬宅配并不意味着加大市场自由放任,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②错误;果蔬宅配模式中甲、乙、丙、丁依次为客户、商务订购平台、果蔬宅配中心、果蔬种植基地,说明分工明确,根据图示,在配送过程中,省去了一些中间环节,说明果蔬宅配的配送效率高,③符合题意;果蔬宅配模式中并未反映就业和居民消费质量与水平,④与题意无关。故选B。

7.昆明某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财务违规、虚构生产业务等问题,被依法退市,投资者面临巨大损失。中国证监会管理的投诉服务中心支持投资者赵某向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这是投服中心提起首单退市公司支持诉讼。此举旨在()

①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投资信心

②降低股市投资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③探索退市公司赔偿机制,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④推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树立良好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针对有些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财务违规、虚构生产业务等问题,被依法退市,其投资者面临巨大损失的情况,中国证监会管理的投诉服务中心支持投资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这一举措是探索退市公司赔偿机制,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的表现,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投资信心,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的措施并不能降低股市的投资风险,②不选;材料中措施的目的不是推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树立良好形象,④不选。

8.中国上演了拥抱全球化和不断扩大开放的“三步走”。1957年春季在广州创办了广交会即“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式改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18年我国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从最初的单向出口交易平台转变为进出口双向平台,从“卖全球”到“买全球”。这“三步走”折射出中国

①秉承开放共赢理念,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②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动,不断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积极拓展各国根本利益,书写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的新篇章

④诠释对外务实合作新内涵,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三步走”是中国逐渐拥抱全球化和不断扩大开放的“三步走”,从最初的单向出口交易平台转变为进出口双向平台,从“卖全球”到“买全球”,表明中国秉承开放共赢理念,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诠释对外务实合作新内涵,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力,①④符合题意;“三步走”折射出中国从最初的只卖不买逐渐转变为既卖又买的历程,并不能折射出中国“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中国不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②错误;“拓展各国根本利益”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中国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③错误。故选C。

9.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遭遇“寒意”,但中国吸收外资却实现逆势增长。美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计划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建设化工综合体;英国电信成为首个获得全国性电信牌照的国际电信公司……2019年新年伊始,外资纷纷加码中国市场,折射出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外资纷纷加码中国市场,可能是基于我国()

①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②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监管,扩大外汇市场开放

③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

④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吸引外资规模继续扩大主要得益于我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和开放深度的拓展,①③符合题意;“放宽外汇市场监管”表述不妥,排除②;培育出口竞争优势与引进外资无关,排除④。

10.号称万兆无线带宽的“5G”,对于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我们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网速变快、手机更新迭代、物联网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等等。关于“5G”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作用,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增加无线设备的需求量→推动全产业链的规模化应用→占领全球市场

②研发无人驾驶技术→传统汽车与智能驾驶衔接→防止拥挤和车祸发生

③通过融合化与智能化发展→发展智能家居产业→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④促进报业和通讯行业合作→实现媒体融合发展→发展文化新业态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5G”融合家居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③符合题意;“5G”与传统报业合作,有利于实现媒体融合发展、发展文化新业态,④符合题意;“占领全球市场”“防止拥挤和车祸发生”不是必然结果,排除①②。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于2020年1月1日实施,该法取消了逐案审批制管理模式,对于禁止和限制外国投资者投资的领域,将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清单之外充分开放,中外投资者将享有同等待遇。可见通过该法的意义有()

①有利于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②以法律的形式提高了外资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③助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发展开放性经济体系

④能提升我国吸引外资能力并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促进外商来华投资,有利于促进内外联动、发展开放型经济、吸引外资并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升级,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与促进外贸发展无关,排除①;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地位平等,②错误。

12..2019年6~7月份,福建、河南等出台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绘就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路线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启动20项合作共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已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京津冀地区进港复兴号首发……,上述举措()

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③强化宏观调控战略支撑作用,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④促进区域合作联动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着重说明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又出新举措,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不体现坚持开放发展理念,①不选。创新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③表述有误。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国举办了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 000多家优秀企业签约参展。日本富士公司展示了最尖端的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产品,以很小的剂量实现高精度的早期病变诊断;德国品牌采埃孚的自动驾驶“大脑”、韩国知名品牌SK 海力士的芯片、美国家电巨头惠而浦的智能厨卫电器,跨国电子巨头齐聚进口博览会,勾勒出一幅未来智能生活图景。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此次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向世界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专家指出,进口博览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我们了解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成果,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中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推测我国扩大进口对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并分析进博会对我国企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回答第一问,可以结合消费的反作用考虑我国扩大进口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结合经济全球化,考虑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带动作用。回答第二问,可以从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营理念,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可以从进口增加造成的压力,考虑企业被迫降低成本、转型升级。

【答案】(1)积极作用: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振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信心;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让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成果。

(2)积极影响:①看到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明确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企业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促进自身技术升级,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③促进我国企业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形成质量、品牌、服务、技术的出口新优势。④可以倒逼我国企业降低成本、淘汰落后工艺,促进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优化升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规定:“保护外商投资者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鼓励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国家实行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以立法的形式鼓励和促进外商来华投资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为经济生活,事件限定为以立法的形式鼓励和促进外商来华投资,角度限定为“必要性”。解答本题,应分层剖析,考虑非公有制、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等角度。

【答案】(1)外资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立法的形式鼓励和保护外商来华投资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外资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公正公开参与市场竞争。

(2)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以立法的形式鼓励和促进外商来华投资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立法保护外资经济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内外联动、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要求。

(3)我国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能促使中国特色与世界规则相衔接。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增强我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 期末考试总结

第一章导论 一、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 发展经济学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 所谓经济发展问题很多,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为什么落后或不发达?二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来追赶当今发达国家? 二、发展经济学起源 三、发展经济学代表人物 张培刚中国《农业与工业化》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㈠度量 经济增长的度量: GNP 和人均GNP 经济发展的度量:①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人均GNP ②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③生活质量指标④贫困⑤工业化和职业分布 ㈡发展指标与增长指标的差别 1.增长的度量指标是一个价值指标,用货币来表示;而发展的度量指标是一个物质指标,用加权的办法进行加总,而给予的权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增长的度量指标通常公认为是一个指标,即GNP 或GDP 的增长率;而发展的度量指标则是多种指标综合在一起的指标体系,而且没有公认的权威标准。五、罗斯托起飞模型(Rostovian take-off model) 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在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阶段,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罗斯托对这一阶段的分析也最透彻,因此罗斯托的理论也被人们叫做起飞理论。 用经济史的标准来划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 1.传统社会 2.经济“起飞”准备阶段 3.“起飞”阶段 4.走向成熟阶段 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六、发展中国家定义 所谓发展中国家是指相对于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来说的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其主要经济特征1.收入水平低下2.生产效率低下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就业率低5.对农业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汇编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2020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十四 市场秩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秩序 ⒈规范市场秩序的原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⒉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⑴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①市场规则的含义: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主要内容: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交易规则:主要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③要求: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⑵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①原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②措施: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活动;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不诚信行为。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倡导社会公德,依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 ⑶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⑷综合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⒈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⒉基本特征: ⑴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⑵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遇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设岗、社会排斥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文化排斥,关系排斥和制度排斥。 绿色革命 19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哥伦比亚等国一些农业地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和水稻品种获得成功,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增加。这种种子改良运动被称为“绿色革命”。 部门优先发展战略 基于资源有限假定所提出。发展中国家普遍资本稀缺,技术水平较低,只能采取渐进式工业化战略,让一些关键部门优先发展。通过这些部门发展增加收入、扩大市场、积累资金,提高技术,带动越来越多的部门相继发展起来,最后使得整个国家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 指当某些进口商品量达到可以进行国内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时,通过采取某些限制进口的政策,将这一市场保护起来,利用它来建立和发展国内同类商品生产的工业。进口替代战略一般是由后进国家实行, 工业没有先进国家发达,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较落后生产率较低,不可能与先进国家的工业进行竞争,在国际贸易中需要某种程度的保护。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主要是指商品的贸易条件,或净易货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与进口商品的平均价格之间的比率。 技术 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总和但是也是需在在实际中多多磨练才能找到自己技术所在地。 经济租 是指基于经济权力而产生的租。任何在生产者看来能产生利润的某种资源的租金或者说利润。经济租金其实就是经济要素的租金,经济要素在这里可以看做任何一种经济资源。经济租的消散主要靠两条途径。⑴竞争。⑵社会再分配 产权 产权是指产权主体拥有的与财产有关的权利的集合,它是一定社会的人与人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可以分为三类:所有权,所有权的暂时分割,信托。 干中学 是指人们在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积累经验,从经验中获得知识。从而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知识总量的增加。知识总量的增加可使所有厂商生产效率提高,体现了知识积累的外部性。 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或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简述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在1953年由纳克斯提出,该理论的基本命题是——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贫穷,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贫困恶性循环:资本形成有供给方面恶性循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资本形成也有需求恶性循环: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走出这样的恶性循环,纳克斯的观点是扩大投资,而且要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经济增长率迅速达到一个临界值,冲出恶性循环泥潭,走上工业化轨道。 试述健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健康影响经济繁荣有四种主要机制。第一,健康的人能够工作更长的时间,在体力、脑力,或者认知能力上都更加充沛强壮,这直接提高了家庭和市场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健康的人可以享受更长寿命,更有动力为其教育投资。而大量研究表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和收入。第三,更长的期望寿命促进了生产阶段的个人进行储蓄,这为经济投资储备了更多的货币资本,后者进一步促进了收入和经济增长。更健康的劳动力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第四,更健康的人群意味着更低的死亡率,这降低了家庭大量生育的必要性,从而导致更低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平均年龄的提高。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年龄人群的比例,而后者是人均收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简述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一,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第二,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一对夫妇只准生育一个孩子;第三,农村某些群众有特殊困难,包括独女户,要求生二胎的,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后生第二胎;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胎;少数民族地区也要提倡计划生育,具体要求和做法可由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简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第一,物质投入的现代化,采用机械化工具,以石油和电能为主要动力,广泛使用各种化学肥料和农药,大量物质投入由工业部门提供。第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技术进步迅速。第三,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区域化,打破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循环,实行专业化、社会化和区域化生产;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工贸密切结合,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第四,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现代化,采用工业化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固定生产车间(温室)和产品加工车间进行生产,按工业流程组织生产,并实行工业化企业管理制度。第五,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改变,收入水平也将有显著提高,相应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质的变化。 简述不发达状态下的市场失灵 首先,相当数量经济活动是由传统、习俗或命令来调节,经济参数非市场化,市场机制作用范围有限,不能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其次,价格信号失真度高,价格扭曲现象大量存在,市场主体难以获得全面和正确的经济信号,往往按片面、扭曲的市场信号作决策,导致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再次,市场主体有时即使能得到较为全面和正确的市场信号,但由于企业家精神还未形成,或金融体系不完善,他们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往往难以做出相应的选择。 试剖析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后果 外在原因:(1)全球经济衰退,贸易条件恶化。70年代的石油涨价的冲击使西方国家经济严重衰退,增长下降,失业增加,导致对进口品的需求大幅度减少,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市场萎缩,出口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2)发达国家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企业开工不足,普遍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施行贸易保护政策。(3)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docx

v1.0可编辑可修改 第一章和第二章: 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 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保 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失业低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一)两者的联系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 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 (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 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 标是“绿色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 现行 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一指 标。 发展经济学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1940s 末至 1960s 中或末) ①唯资本论、认为唯有资本—以机器、设备或可投资金为主的物质资本及形成的快慢才是 促进或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纳克斯( 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 理论、缪尔达尔( Myrdal, C. )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钱纳里(Chenery, H. B.)的“两缺口”理论、等。 ②唯工业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 A. )的“二元经济”理论、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 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 理论和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 ③唯计划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计划管理或计划指导的作用。 在“大推进”理论、平衡增长理论等思想中,计划化、国家干预等都是应有之意。 ④带来的现实问题、由于受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时期大多走 的是一条封闭式的、以物质资本积累为核心、高度计划化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虽然有些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按照那理论而做出决策的 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了和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理论所设想的结果不相一致的情况,暴露出许多 新的问题。 而经济比较开放、注意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出口导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 长。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

这是我自己整理的,题型不一定准确,可以参考,老师说答案整理的马马虎虎。 名词解释 1.原始工业化: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农民家庭为经济单位、产品是为区域外甚至是国际市场生产的手工业大发展,是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 2.交易成本(250页):在信息不完全的的条件下,借助物品和劳务的让渡实现权利让渡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其中包括谈判、签订、监督执行和维护交易契约的费用。 3.滴落效应:认为,虽然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但是,富有阶层的积累是克服贫穷的物质基础,富有阶层的财富可借助于政府的调节实现重新分配。这样,经济增长的果实就可以滴落给穷人。所以,它们的口号是“先增长,后分配”。 填空 1.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和资源配置效率三者之间关系的定理。 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 2.霍夫曼系数 根据霍夫曼系数的数值范围,工业化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5(±1),表明消费品工业占优势; 第二阶段,霍夫曼系数为2.5(±1),说明资本品工业继续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优势地位渐趋下降; 第三阶段,霍夫曼系数为1(±0.5),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平工业达到平衡; 当霍夫曼系数下降到1以下时,工业化就进入了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要地位。 3.外延型增长:主要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 外延型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依靠增加资源(人财物)投入、扩大生产场地、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 4.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条件 阶段:(1)传统社会 (2)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 (3)起飞 (4)成熟 (5)大众高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条件:起飞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1)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从5%或5%以下上升到10%以上; (2)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制造业部门高速增长; (3)存在或迅速出现一个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这种结构利用现代部门扩张的冲力和起飞的潜在外部效应,使增长具有持续性。 5.交易费用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有效竞争理论由(A)提出 A.克拉克 B.爱德华. H.张伯伦 C.乔安.罗宾逊夫人 D.霍夫曼 2、(B)学派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A.哈佛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新制度学派 D.新奥地利学派 3、斯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壁垒是指(A) A.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而市场上现存企业无须负担的成本 B.产品差别化 C.必要资本量 D.规模经济 4、掠夺性定价的定价方式是(A) A.企业将价格压低至成本以下,通过承担短期亏损来起到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 B.企业将价格定在新企业进入市场后所剩的需求不足以使它生存的水平 C.企业长期保持较低价格,使竞争企业无利可图 D.企业通过高的定价掠夺消费者剩余 5、现有企业通过拥有主要专利来控制优异的生产技术形成的进入壁垒是(A) A.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B.规模经济壁垒 C.法律制度壁垒 D.产品差异化壁垒 6、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C)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市场行为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7、生产整车的企业和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属于(C) A.横向兼并 B.水平兼并 C.垂直兼并 D.混合兼并 8、在哪类市场上企业可以采取“hit-run-out”的策略(B):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可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 9、现有企业常常能从供应商那里以更优惠的价格得到批量的投入要素所形成的进入壁垒是(A) A.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B.规模经济壁垒 C.法律制度壁垒 D.产品差异化壁垒 10、科斯认为当(B)时,企业自己来提供零部件是合算的 A.P>AC B.P+交易费用>AC+组织费用 C.P+交易费用<AC+组织费用 D.P<AC 11、可竞争市场理论主张(D) A.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B.对寡占和垄断采取规制政策 C.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D.用潜在竞争代替政府规制 12、如果一国各个产业主次不分,轻重无序,甚至出现产业结构逆转,则说明(C) A.产业素质不协调 B.产业之间联系方式不协调 C.产业之间相对地位不协调 D.产业空间结构不协调 13、消费者即使在消费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医疗护理等被称为(A) A.信任品 B.后验品 C.经验品 D.搜寻品 14、下面(C)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A.渔业 B.钢铁业 C.林业 D.石油化工 15、霍夫曼根据霍夫曼比率,将工业化划分为(D)个阶段 A.5 B.3 C.6 D.4 16、衡量有效竞争的标准有(C)个 A.5 B.1 C.3 D.2 17、 (A)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A.库兹涅茨 B.克拉克 C.配第 D.罗斯托 18、下面关于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的描述,(B)是错误的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和第二章: 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 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 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失业低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一)两者的联系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 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 (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标是“绿色 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 现行 GDP 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 一指标。 发展经济学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1940s 末至 1960s 中或末) ①唯资本论、认为唯有资本—以机器、设备或可投资金为主的物质资本及形成的快慢才是促 进或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纳克斯( 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缪尔达尔(Myrdal, 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 推进”理论、钱纳里(Chenery, H. B.)的“两缺口”理论、等。 ②唯工业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 A.)的“二元经济” 理论、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和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 ③唯计划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计划管理或计划指导的作用。

精选-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1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根据老师所划重点制作的精简版仅作为进行教材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5×6’ 二、简答题4×10’ 三、论述题2×30’ 说明:1、不考模型2、边看书边补充,资料有局限性。 一、第1、2章综合(名词解释) 李约瑟之谜:即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经相对十分发达,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该问题的回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为何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2、为何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至今尚无定论。 马尔萨斯陷阱: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那么这个国家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居民的平均社会福利水平却是在下降,这种经济总量的增加与平均社会福利下降同时出现的现象 人口转型:指人口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 人口红利:针对第二阶段后半段,这个阶段劳动人口相对于被抚养的人口更丰裕,从而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 二、第三章、农业与经济发展(大题) (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1、保障粮食供给2、提供就业3、缓解贫困4、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进程。(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下降的原因? 答:两个方面:从供给方面,现代农业的进步率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进步的实质是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的相对价格会降低。这样劳动力将转移到技术进步率较低但相对价格较高的产业;从需求方面,农产品主要是食品这样的必需品,而必需品的弹性小于1,故但收入增加时,越来越多的收入份额会用到非食物产品上,从而降低了食品消费占经济总消费的比例,进而导致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下降。 (三)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 答:对农业的过度汲取表现为:实行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形成农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用于工业的积累。 后果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农业生产效率的严重下降;其次农民被固着在土地上,农村开始呈现完全等同于农业的态势;最后是城市农产品供应空前紧张。 我们能逃避的只是逃避的本身—卡夫卡; 我们所恐惧的只是恐惧的本身—罗斯福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知识梳理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考情透析

知识整合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 ??? ??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原因基本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提出的必要性提出的重要性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考点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重难点突破】 ·典例精讲· (2016苏北四市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结合经济学常识,在①~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上表反映了我国以③________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确立这一导向是为了发挥④________。 【测量目标】本题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经济学常识的基本观点、概念、原理归纳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实质的能力。 【试卷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发展、变化过程,属于教材知识的再现,较为简单。回答时要注意各项内容的顺序不能颠倒。 【答案】①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或有计划商品经济)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③市场(或市场化)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对点训练· 2016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6周年。谁也不曾想到,36年前,一个人口和自然资源都极其匮乏的小渔村,在邓小平解开姓“社”还是姓“资”的死扣后,竟会创造出人类发展史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奇迹,崛起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现代化的国际都市。然而,在深圳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深圳发展却面临资源瓶颈、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二元结构、产业层次低、国际化水平不高、人口压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不高及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等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近期,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央给予的一系列新政策的指导下,推出了各项改革举措。面对新挑战新机遇新使命,深圳经济特区再出发,掀起了“二次改革”的浪潮。 (1)简述邓小平是如何解开姓“社”还是姓“资”的死扣的,并说明其意义。

《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2013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2013 【题型介绍】·单选题(15题30分)·判断题(5题10分)·简答题(3题18分) ·论述题(2题24分)·材料题(18分) 一、重要概念 1.发展经济学: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和对策的比较,研究发展中国家在不发达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科学。 2.二元经济:传统农村部门和现代城市部门并存。 3.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的增加外,还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首先表现为农业份额不断下降。 4.物质生活质量指数:莫里斯·D·莫里斯利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等三项指标,按照百分制打分,经过加权平均得到的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5.功能分配: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是微观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6.规模分配:个人或家庭得到的分配,体现了分配结果的公平性,是社会伦理的客观要求-是研究收入分配的重要切入点。 7.贫困线:在特定的社会、特定时间的最低的、“可接受”的经济享受水平。 8.贫困差距比率:反映贫困差距与社会总水平间的比率,但在社会分配高度不平等的情况下,PGR可能会较小,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9.起飞:起飞指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和生产方式的剧烈转变,是突破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摆脱贫穷恶性循环的临界努力。 10.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业地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和水稻品种,使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增加。这场种子改良运动被称为“绿色革命”。 11.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持续扩张,特别是制造业增长迅速,使得农业部门净产值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而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比重持续上升,而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大体保持不变。 12.无限劳动供给: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一个固定的工资水平上能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 13.城市化:是指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 14.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代表着本期生产能力,并同其它互补性生产要素结合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是指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资形式,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因此大部分物质资本具有耐用性,从而有折旧问题。 15.人口转折理论:是指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稳定人口转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稳定人口。 16.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17.教育过度:发展中国家由于就业机会有限,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使得一些即使是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也只能找到低一级的工作,而雇主们也倾向于雇佣文化程度更高的劳动者从事本来可以由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这种现象就称为“教育过度”。 18.知识失业:每一次教育的扩大,不是缓和了劳动者的就业矛盾,而是导致了新的一批受教育者的失业。这种由于教育的扩张超过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受教育者的失业就称为“知识失业”。 19.技术进步: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能导致生产能力的提高。 20.创新: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建立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或生产方法的新组合的过程。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一、发展中国家的六个共同特征:P2 1.低下的生活水平 2.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3.高人口增长率和高赡养负担(Dependency Burden) 4.较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现象 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的高度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第二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P2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财富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它一般是用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当然包括经济增长,但是,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P2 第一,投入结构的变化。第二,产出结构的变化。 第三,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变化。第四,卫生健康状况变化。 第五,文化教育状况变化。第六,自然环境与生态变化。 二、区别与联系: 区别: 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通用尺度是GNP或GDP;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可以用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QLI、社会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等综合评价表示。 联系: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在个别情况下,有时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时序动态化)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升级 1、农-工业结构(工业化) 2、城-乡结构(城市化) 3、收入分配结构 4、制度的结构性变迁 5、预期寿命(健康) 6、文盲-识字率(教育) 五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况P5 1、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 growth)

专题八: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专题八: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狂”做真题 1.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路径是() ①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②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 ③提高农业生产率④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A.①→②→④→③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 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A.艰苦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不懈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 A.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 B.不均衡发展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 C.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D.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证监会针对内幕交易,利用大数据筛查异常交易线索,本着“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从严监管,2017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4件,罚没款金额74.79亿元,市场禁入44人。上述举措旨在() ①提高资本市场交易效率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③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④消除资本市场投资风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 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①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 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 3. 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 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5. 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6. 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 商品 7. 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8.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 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9.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的价值 10.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日而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 11. 相对剩余价值:在整个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 劳动时间,相对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增加 剩余价值 12.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 关系 13.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在生产中仅仅转移原有价值而 不能创造新价值的资本 14. 可变资本:以劳动形式存在的资本,能够使价值发生变化 15. 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实现了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 全部运动过程 16. 资本周转: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17. 固定资本: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18. 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劳 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19.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是资本规模得 以扩大的过程 20. 资本有机构成:这种有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应资本技术构成变

高三政治专题复习资料《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市场竞争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如何来规范市场秩序? ①要完善并严格实施市场规则。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企业要遵守商业道德,守法经营,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消费者要树立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3.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为什么加强宏观调控)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⑵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①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做缺德违法、损人利己的事)②盲目性③滞后性 (3)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A、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B、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为什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2)这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3)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如何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A.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B.经济计划: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规划、年

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原卷版)

2020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思维导图+知识点讲解+强化训练)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市场竞争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如何来规范市场秩序? ①要完善并严格实施市场规则。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

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企业要遵守商业道德,守法经营,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消费者要树立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3.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为什么加强宏观调控)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⑵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①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做缺德违法、损人利己的事)②盲目性③滞后性 (3)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A、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B、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为什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2)这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3)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如何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A.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B.经济计划: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等。 (2)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