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电离方程式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电离方程式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电离方程式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电离方程式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水的电离方程式

一、单选题

1.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把水加热加压到 374℃、22.lMPa 以上时具有很多特性, 如其中含有的氢离子浓度远远大于10-7mol/L,还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由此可知,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水( )

A .显中性, pH 一定等于 7

B .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

C .显酸性,pH 一定小于 7

D .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

2.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改变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有促进或抑制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蒸馏水中加入强酸或强碱对水的电离均有抑制作用;增加水的量,促进水的电离

B .在蒸馏水中加入盐对水的电离可能有抑制作用,也可能有促进作用

C .压强对水的电离影响较小,升高温度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

D .pH=4的某电解质溶液,其溶质可能是酸或者盐

3.室温下,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少量金属 Na ,平衡正向移动,c (OH -)增大

B .向水中加入少量 CH 3COOH ,平衡逆向移动,K W 变小

C .向水中加入少量 NaHSO 4 或 NaHCO 3 固体,平衡均正向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 .向水中加入少量 CH 3COONH 4 固体,溶液呈中性,水的电离平衡不移动 4.对H 2O 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 .

B .3+26M

C .

D . 5.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n n n n

A .243Al (SO )溶液滴加氨水产生白色胶状沉淀:33Al

3OH Al(OH)+-+=↓ B .90℃时,测得纯水中()()13

c H c OH 3.810+--?=?:()()()2H O l H aq OH aq H 0+-+<僔

C .除去3BaCO 中少量的4BaSO 的方法是加入足量饱和的23Na CO 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224334BaSO s CO aq BaCO s SO aq --++?

D .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变红:23223CO 2H O H CO 2OH --++?

6.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 2O+H2O H3O++OH-Δ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选择的方法是()

A.加热水至100℃[其中c(H+)=1×10-6mol·L-1] B.向水中加入NaHSO4

C.向水中加入Cu(NO3)2D.在水中加入Na2CO3

7.在由水电离出来的c (H+)=1×10-13 mol·L-1溶液中,下列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Ba2+、NO3-、CO32-B.Fe2+、Na+、SO42-、MnO4-

C.K+、Mg2+、NO3-、SO42-D.Na+、Fe3+、Cl-、AlO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酸的水溶液中不存在OH-

B.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溶液

C.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时增大

D.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mol·L-1,其呈酸性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电离平衡

B.在恒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反速率一定加快

C.两种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a和a+1,则c1=10c2

D.常温下,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 ℃水的电离常数是1.0×10-12

B.中性溶液的c(H+)

C.纯水在100 ℃时,c(H+)>10-7 mol·L-1,所以此时纯水中c(H+)>c(OH-)

D.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二、综合题

11.(1)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mol?L﹣1,则此时c(OH﹣)=_____;该温度下向纯水中滴加盐酸使c(H+)=5×10﹣6mol?L﹣1,则此时c(OH﹣)=_____.

(2)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常数为1.6×10﹣15,像定义pH一样来规定

pD=﹣lgc(D+),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写出重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

②该温度下,重水中的c(D+)=_____,pD=_____.(已知lg 2=0.3)

③0.01mol?L﹣1的NaOD溶液中pD=_____.

(3)若要将100mL水的pH值由7变为如下数值(体积变化不计),填写下列各空:

①加入金属钠_____g后溶液的pH=14;

②当加入三氧化硫___g后溶液的pH值与加入0.1molHClO4时相同,此时pH=___.

③加入0.1mol?L﹣1的盐酸_____mL后溶液pH=4.

12.按要求填写下列问题:

(1)某些共价化合物(如H2O、NH3、N2O4等)在液态时会发生微弱的电离,如:2H 2O H3O+ + OH—,则液态NH3电离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水的K W=_______,在此温度下,将pH=a的H2SO4溶液V a L与pH=b的NaOH溶液V b L 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 a:V b=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CO可与粉末状的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甲酸钠。

①常温时,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70×10-4。甲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0.1mol/L的甲酸钠溶液pH约为_______(已知:lg17 ≈1.23,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向20ml 0.1mol/L的甲酸钠溶液中小心滴加10ml 0.1mol/L的盐酸,混合液呈酸性,请按由大到小的顺序给溶液中离子浓度排序_______________

(4)室温时,M(OH)2(s)M2+(aq) + 2OH-(aq),K 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把水加热加压到374℃、22.lMPa以上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仍然是水,显中性,但温度高于常温,水电离程度增大,pH 值应小于7,A、C错误;有机物大多数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超临界水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B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B。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向蒸馏水中加入强酸或强碱对水都有抑制作用,增加水的量不改变水的电离,故A错误;

B.在蒸馏水中加入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能促进水电离,加入硫酸氢钠能抑制水电离,故B正确;

C.水是液体,压强对水的电离影响较小,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故C正确;

D.pH=4的溶液,其溶质可能是酸,也可能是强酸弱碱盐,故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酸或碱能抑制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D项的强酸弱碱盐也显酸性。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水中加入少量金属Na,钠消耗了水电离时产生的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故A正确;

B.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温度一定溶液中离子积常数不变,K W不变,故B错误;

C .向水中加入少量 NaHSO 4,NaHSO 4属于强酸的酸式盐,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加入 NaHCO 3 固体,NaHCO 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显碱性,促进水的电离,故C 错误;

D .由水的电离方程式可知水电离出c (OH ?)和 c (H +)相等,向水中加少量CH 3COO NH 4固体,醋酸根离子与水电离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醋酸,降低了氢离子浓度, NH 4与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水,平衡正向移动,c (OH ?)=c (H +),溶液呈中性,故D 错误;

答案选A 。

【点睛】

从水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考虑本题。

4.C

【解析】

【分析】

对水的电离平衡有影响的是同离子效应抑制水的电离,加入易水解的离子,促进水的电离。

【详解】

A .微粒表示的是盐酸,酸抑制水的电离,故A 不符合;

B .离子符号表示的是三价铁离子,水溶液中能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 不符合;

C .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氯离子,对水的电离无影响,故C 符合;

D .结构式表示的是醋酸根离子,水溶液中能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D 不符合; 答案选C 。

5.C

【解析】

【详解】

A .243Al (SO )溶液滴加氨水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的离子反应为

33234Al 3NH ?H O Al(OH)3NH ++

+=↓+,故A 错误;

B .温度升高,离子积常数增大,故水电离为吸热过程,所以

()()()2H O l H aq OH aq 0H +-+>僔,故B 错误;

C .4BaSO 沉淀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2244BaSO s Ba aq SO aq +-+?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23CO -浓度增大,()()()223sp 3Ba CO BaCO c c K +-

?>,生成3

BaCO 沉淀,()

2Ba c +减小,使4BaSO 沉淀向溶解方向移动,4BaSO 转化为3BaCO ,故C 正确;

D .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变红,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

2323CO H O HCO OH ---++?,故D 错误;

答案选C 。

6.C

【解析】

【详解】

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加热至100℃,促进水电离,溶液C (OH -)=C (H +),溶液呈中性,A 选项错误;

B.NaHSO 4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相当于一元强酸,所以NaHSO 4溶于水导致氢离子浓度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左移,即抑制水的电离,B 选项错误。

C.向水中加入Cu(NO 3)2后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消耗OH -,促进反应向右移动,C 选项正确。

D.水中加入Na 2CO 3,碳酸根水解生成OH -,抑制平衡向右移动,D 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

7.C

【解析】

【分析】

由水电离出来的c(H +)=1×

10-13mol ?L -1,溶液为强酸或强碱溶液,据此分析。 【详解】

A . 若碱性条件下则NH 4+不能大量存在,且Ba 2+与CO 3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若酸性条件下,则CO 32-不能大量存在,选项A 错误;

B. 若碱性条件下,Fe 2+不能大量存在,若酸性条件下,MnO 4-会将Fe 2+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 错误;

C . 若碱性条件下,Mg 2+不能大量存在,若酸性条件下,各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选项C 正确;

D . 若酸性条件下,AlO 2-不能大量存在,若碱性条件下,Fe 3+不能大量存在,选项D 错误; 答案选C 。

8.C

【解析】

【详解】

A. 无论任何水溶液中,都一定存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A错误;

B. pH=0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mol/L,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可以远远大于此氢离子浓度,所以其溶液不是酸性最强的溶液,故B错误;

C. 除了温度外,要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必须改变溶液中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所以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时增大,故C正确;

D. 纯水中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相等,溶液呈中性,故D错误;

答案选C。

9.D

【解析】

【详解】

A.任何水溶液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A错误;

B.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前提是:反应物有气体,如果没有气体,改变压强不会影响速率,B错误;

C.若两种醋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c1溶液的pH=a,如果c1=10c2,c2溶液可看成是将c1溶液稀释10倍得到,稀释时促进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的增大值应该小于1,即c2溶液的pH小于a+1,c2溶液的pH=a+1,说明c1>10c2,C错误;

D.常温下,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后,因为醋酸的浓度远大于氢氧化钠,所以混合后醋酸过量很多,溶液显酸性pH<7,D正确;

答案选D。

10.B

【解析】

【详解】

A.温度为25℃,纯水中c(H+)=c(OH-)=1×10-7mol/L,c(H2O)=

1000g

18g/mol

1L

=55.6mol/L,则水的

电离常数是

()()

()

2

c H c OH

c H O

+-

?

=

77

1010

55.6

--

?

≈1.79×10-12,故A错误。

B.已知Kw=c(H+)×c(OH-),中性溶液中c(H+)=c(OH-),则c(H+

B正确;

C.温度升高到100℃,水的电离度增大,则c(H+)=c(OH-)>10-7mol/L,但c(H+)和c(OH-)仍

相等,故C 错误;

D .温度未知,pH <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可能呈中性或碱性,如100℃时中性溶液pH=6,故D 错误;

故答案为B 。

11. 2.0×10﹣7mol?L ﹣1 8×10﹣9mol?L ﹣1 D 2O ?D ++OD ﹣ 4×10﹣8mol/L 7.4 12.8 2.3 4 0 1.0

【解析】(1)由H 2O ?OH ﹣+H +可知,纯水中c (OH ﹣)=c(H +)=2.0×10﹣7mol?L ﹣1;该温度下Kw=c(OH ﹣)×c(H +)=4.0×10﹣14,滴入稀盐酸使c(H +)=5×10﹣6 mol?L ﹣1,则溶液中c (OH ﹣)= -14

-9-6410mol /810mol /510

L L ?=??, 故答案为:2.0×

10﹣7mol?L ﹣1;8×10﹣9mol?L ﹣1; (2)①重水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即D 2O ?D ++OD ﹣,故答案为:D 2O ?D ++OD ﹣;

②重水电离出的D +和OD ﹣浓度相等,重水(D 2O)的离子积为c (D +)?c(OD ﹣)=1.6×10﹣15,则

c (D +)=c(OD ﹣)=4×

10﹣8mol/L ,pD=﹣lgc(D +)=﹣lg4×10﹣8=8﹣2lg2=7.4; 故答案为:4×

10﹣8mol/L ;7.4; ③0.01mol/LNaOD 溶液,c (OD ﹣)=0.01mol/L ,则

c (D +)=151.6100.01-?mol/L=1.6×10﹣13 mol/L , pD=﹣lgc(D +)= - lg1.6×10

﹣13= - lg16×10﹣14=14﹣4lg2=12.8;

故答案为:12.8;

(3)①加入金属钠后和水反应生成NaOH ,而pH=14即溶液中c (OH ﹣)=1mol ,则此溶液

中n (OH ﹣)=cV=0.1L×1mol/L=0.1mol ,而由于Na ~NaOH ,可知所需的钠的物质的量n (Na )

=0.1mol ,则质量m=0.1mol ×

23g/mol=2.3g ; 故答案为:2.3;

②当加入0.1molHClO 4时,在溶液中引入了0.1molH +,故溶液中c (H +)=1mol/L ,则pH=0;若想所得溶液的pH 相同,则三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的硫酸也必须引入0.1mol H +,根据SO 3~H 2SO 4~2H +,可知所需的三氧化硫n (SO 3)=.05mol ,则质量m=0.05mol ×80g/mol=4g ;

故答案为:4;0;

③由于稀释后溶液pH=4,即H +浓度为10﹣4mol/L ,设所需的盐酸的体积为xmL ,根据稀释

定律可知:0.1mol/L ×xmL×10﹣3=10﹣4mol/L×(x+100)mL×10﹣3,解得x=1.0mL 。

故答案为:1.0.

点睛:学会知识迁移,类比pH的计算方式,求pD值。

12.2NH3?NH4++NH2-1×10-131:10HCOO- +H2O HCOOH + OH-8.4 C(Na+)>C(HCOO-)>C(Cl-)>C(H+)>C(OH-)14+lg()

【解析】(1)依据2H 2O

OH-+H 3O+,可知液体氨气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氨基负离子,电离方程式:2NH3

NH4++NH2-;

(2)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c(H+)=1×10-11mol/L,c(OH-)=0.01mol/L,K

=c(H+)×c(OH-)=1×10-13;混合溶液呈中性,且硫酸和氢氧化钠都是强电解质,所以w

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和碱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pH=b的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 b-13 mol/L,pH=a的H2SO4溶液氢离子浓度=10-a mol/L,10 b-13 mol/L×V b L=10-a

mol/L×V a L,且a+b=12,则V a︰V b=1︰10;

(3)①甲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甲酸根离子水解导致甲酸钠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HC OO-+H 2O HCOOH+OH-;水解平衡常数K=

,c(OH-)=√10?14×0.1

mol/L,c(H+)=mol/L,溶液的pH=-lg

1.7×10?4

=8.4;

②向20ml 0.1mol/L的甲酸钠溶液中小心滴加10ml 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甲酸钠、甲酸和NaCl,混合液呈酸性,C(H+)>C(OH-),说明甲酸电离程度大于甲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结合电荷守恒判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HCOO-)>C(Cl-)>C(H+)>C(OH-);

(4)K sp=c(M2+)×c2(OH-)=a,则c(OH-)=

mol/L,常温下氢离子浓度为:c(H+)=,则该溶液的pH=-lgc(H+)=-lg=-lg =。

点睛:准确判断水的离子积常数是(2的解题关键,强酸和强碱混和,先确定过量离子的浓度:若酸过量:c(H+)=(c(H+)V酸-c(OH-)V碱)/(V酸+V碱);若碱过量:c(OH-)=(c(OH-)V碱

-c(H+)V酸)/(V碱+V

);当酸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离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H值;当碱过量时,必须以剩余酸

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OH值,再求pH值。

水的电离知识点

水的电离知识点 (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2O+H2O D=±H30++0H-,通常简写为H2O H++OH-;AH>0 25C时,纯水中c(H+)=c(OH-)=1 XW-7mo|/L (2)水的离子积 在一定温度时,C(H+)与c(OH-)水的电离知识点。 K w=c(H ) c(OH-),25 C 时,K W=1 X10-(无单位)。 ①K W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增大。 25C时K W=1 X10-14,100C时K W约为1X10-12。 ②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水的电离知识点液,只要温不变,K W就 不变。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c(H+)和c(OH-)同时增大,K W增大但c(H+)和c(OH-)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 C升到100 C ,c(H )和c(OH-)从1 X10- mol/L 增大到1 X10- mol/L(pH 变为6)。 ②酸、碱 向纯水中加酸、碱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不变。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或OH-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 W不变。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与c(OH-)的相对大小。 在常温下,中性溶液:c(H+)=c(OH -)=1 >10-7mol/L ;

酸性溶液:c(H+)>c(OH -), c(H +)>1 >0-7mol/L ;

+ - + ~7~ c(H )1 >10-7mol L -1>c(OH -), pH<7,酸性越强,pH 越小。 ③ 碱性溶液:c(H +)<1 >10-7mol L -1>c(OH -), pH>7,碱性越强,pH 越大。 2、pH<7的溶液是否一定成酸性?(注意: pH=0的溶液c(H +)=1mol/L 。) ⑶pH 的适用范围 c(H +)的大小范围为:1.0 X 0-14mol L -1 1mol -1或c(OH -) > 1mol -1 L ,用物质的量浓度直接表示更方便。 ⑷溶液pH 的测定方法 ① 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出pH 的范围,一般不能准确测定 pH ) ② pH 试纸法:粗略测定溶液的pH ) pH 试纸的使用方法: 取一小块pH 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 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的中部 ,随即(30s 内)与标准比色卡比色对照,确定溶液的pH ) 测定溶液pH 时,pH 试剂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相当于将溶液稀释,使非中性溶液 的pH 测定产生误差);不能将pH 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以免污染试剂。 标准比色卡的颜色 按pH 从小到大依次是:红 ③ pH 计法:精确测定溶液pH ) 4、有关pH 的计算 基本原则: 一看常温,二看强弱(无强无弱,无法判断),三看浓度(pH or c ) 酸性先算c(H +),碱性先算c(OH — ) ⑴单一溶液的pH 计算 碱性溶液: 思考:C (H +)>1 >10-7mol/L 思考:1、甲溶液的pH 是乙溶液的 2倍,则两者的c(H +)是什么关系? (酸性),蓝(碱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知识点汇总

)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 学 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 反应现象 1 反应现象 2 类 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 碳在空气中燃烧(充分) 铁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铝在空气中反应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生石灰化成熟石灰 二氧化碳溶于水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4 P + 5 O 2 点燃 2 P 2O 5 S + O 2 点燃 SO 2 C + O 2 点燃 CO 2 3 Fe + 2 O 2 点燃 Fe 3O 4 2 Mg + O 2 点燃 2 MgO 2 H 2 + O 2 点燃 2 H 2O 4 Al + 3 O 2 ==2 Al 2O 3 2 C + O 2 ( 不足点燃 2 CO 2 CO + O 2 点燃 2 CO 2 CaO+H 2O ==Ca(OH)2 CO 2 + H 2O === H 2CO 3 2 H 2O 2 MnO 2 2 H 2O + O 2↑ 2KMnO 4 △ K 2MnO 4+ MnO 2+ O 2↑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红,放热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与氧气能反应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高锰酸钾制造氧气是最容易控制并且最安全的。 硫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火焰 在空气中发出红光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相同 在纯氧中可燃,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Al 2O 3) 发出白光并且发热,碳消失,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将它导出,发现可以燃烧,生 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氧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相同。 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钙)生成 水变酸性,生成碳酸,颜色没变化,基本上没什么现象,就是冒气泡,应用于常喝的汽水 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化 合 反 应 14 15 16 水通电分解 氧化汞受热分解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2 H 2O 通电 2 H 2↑+ O 2↑ 2 HgO △ 2 Hg + O 2↑ 2 KClO 3 MnO 2 2 KCl + 3 O 2↑ 正极氧气,负极氢气 生成流体状汞呈圆珠状,空气中极易挥发成汞蒸气,并释放氧气 用集气法收集氧气,发现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原因是:氧气很难溶于水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 分 解 反 应 17 18 19 20 用石灰石烧生石灰 碳酸易分解 氢气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 CaCO 3 高温 CaO + CO 2↑ H 2CO 3==== CO ↑+ H 2O H 2 + CuO △ 2 Cu + H 2O C + 2 CuO 高温 2 Cu + CO 2↑ 这个反应很容易让同学们忽略,但是考得多,你说不记吗? 取氧化铜和研好的木炭粉,按其质量 10:1 的比放在研钵中充分研磨,使 之混合均匀,装入硬质试管并铺开(如图),再用酒精喷灯(或大火焰酒 产生气泡 如果滴了紫色石蕊指示剂的话 溶液从红色变成紫色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数分钟后,即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而原来的黑色粉末混合物基本变为红色 精灯)加热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碳还原氧化铁 铁和硫酸铜反应 实验室制氢气 镁和硫酸反应 锌和盐酸反应 镁和盐酸反应 铁和盐酸反应 铁和硫酸反应 铝和硫酸铜反应 铜和硝酸银反应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 3 C + 2 Fe 2O 3 高温 4 Fe + 3 CO 2 ↑ Fe + CuSO 4=FeSO 4 + Cu Zn + H 2SO 4==ZnSO 4 + H 2↑ Mg + H 2SO 4 ==Mg S O 4 + H 2↑ Zn + 2 HCl == ZnCl 2 + H 2↑ Mg + 2 HCl == MgCl 2 + H 2↑ Fe + 2 HCl==FeCl 2 + H 2↑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2 A l + 3 CuSO 4 == Al 2(SO 4)3 + 3Cu Cu + 2 AgNO 3 == Cu (NO 4)2 + 2 Ag CaCO 3+ 2HCl == CaCl 2 + CO 2↑+ H 2O CO +CuO 加热 Cu + CO 2 CO 2 + Ca(OH)2 = CaCO 3↓+ H 2O CH 4 + 2 O 2 点燃 CO 2 + 2 H 2O C 2H 5OH + 3 O 2 点燃 2 CO 2 + 3 H 2O 3 CO +Fe 2O 3 高温 2 Fe + 3 CO 2 如果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则会出现混浊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有气泡产生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发生剧烈反应,白色固体溶解,在固体表面生成大量气泡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铜表面有着一层银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减少 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发出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玻璃管 A 中的现象: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 铁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溶液颜色不变 得到无色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变色成为无色的硫酸铝 溶液由无色渐渐变为蓝色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继续通入后浑浊消失溶液重新变为澄清 在上面加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中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置 换 反 应 特 殊 类 型

同步讲义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概念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③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例如:H2SO4、NaHCO3、NH4Cl、Na2O、Na2O2、Al2O3 ⑵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但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2O、HF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如BaSO4、CaCO3等 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2、判断

(1)物质类别判断: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多数盐、部分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酸除外)、多数有机物 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性质判断: 熔融导电: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 均不导电: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3)实验判断: ①测一定浓度溶液pH ②测对应盐溶液pH ③一定pH溶液稀释测pH变化 ④同等条件下测导电性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 ⑴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⑵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例1:(上海高考题)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3COOH B.Cl2 C. NH4HCO3 D.SO2 例2:(1)有下列物质:①硫酸②固体KCl ③氨④食盐水 ⑤CO2⑥Cl2⑦CaCO3⑧Na2O⑨铜丝⑩氯化氢气体11氨水12浓硫酸13盐酸14碘化氢15硫酸钡。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 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例3:(全国高考题)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mol/L甲酸溶液的c(H+)=10-2mol/L B.甲酸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C.10mL 1mol/L甲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定义和特征 ⑴电离平衡的含义

高二化学下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高二化学下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水的电离分为两部分:水的离子积和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能够从水 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引入,接下来对水的离子积实 行讲解,包括公式、适用范围及影响因素(温度)。接下来是影响电离 平衡的因素,可通过引导分析的方式分析出温度、加酸碱及可水解的 盐的影响及原因,这个地方能够对比记忆:直接加氢或氢氧根,抑制 水电离;加可水解的盐,促动水电离。 水溶液中H+与OH-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绝大部分溶液中二者是不相 等的,就会显示酸性或者碱性。接下来看一下溶液的酸碱性(过渡)。 这个部分的讲解能够从溶液酸碱性判断的依据及酸碱性强弱的表示方 法两个方面实行讲解。在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部分,除了 讲解讲义上的PH的测定方法及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的变色范围之外还 应再扩展一部分——PH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分为五种情况: 1. 单一酸碱溶液,直接根据公式、已知浓度实行计算。 2. 稀释,这种情况要注意酸碱无限稀释,PH会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 会跨越7。讲解后注意跟2019年上半年教资真题相结合。 3. 酸酸混合,注意混合后氢离子的浓度。 4. 碱碱混合,注意先计算混合后OH-的浓度,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换算出H+的浓度,再实行PH的计算。 5. 酸碱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结果又分为三种情况:中性、酸性、碱性。混合后为酸性的,根据H+浓度的变化实行计算;混合后为碱性的,注意先计算混合后OH-的浓度,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换算出H+的浓度,再实行PH的计算。注意结合2019年下半年教资真题。 除了理论计算之外我们还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测量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接下来讲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水的电离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水的电离如何判断(或计算)溶液中c水(H+)或c水(OH-)的大小,如何找出c水(H+)与c水(OH-)的物料守恒关系,是本篇解决的问题。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Na2S(aq)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2c(Na+)+c(H+)====c(S2-)+c(HS-)+c(OH-) B.c(Na+)+c(H+)====2c(S2-)+c(HS-)+c(OH-) C.c(H+)+c(HS-)+2(H2S)====c(OH-) D.c(Na+)====2c(S2-)+2(HS-)+2c(H2S) ●案例探究 [例1]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OH-)为 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不同条件下水电离程度的认识,同时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知识依托:水的离子积。 错解分析:pH=12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忽略了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就会漏选D。 解题思路:先分析pH=12的溶液中c(H+)、c(OH-)的大小。由c(H+)=10-pH得: c(H+)=1.0×10-12 mol·L-1 c(OH-)=1.0×10-2 mol·L-1 再考虑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碱,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 最后进行讨论: (1)若溶质为碱,则溶液中的H+都是水电离生成的: c水(OH-)=c水(H+)=1.0×10-12 mol·L-1 (2)若溶质为强碱弱酸盐,则溶液中的OH-都是水电离生成的: c水(OH-)=1.0×10-2 mol·L-1 答案:CD [例2](NH4)2CO3(aq)中存在________种粒子。试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电荷守恒,写出一个用离子浓度表示的等式:; (2)根据水的电离,写出一个含有c(H+)和c(OH-)的等式:; (3)根据(NH4)2CO3中,C、N原子个数关系,写出一个含有c(NH+4)和c(CO-2 3 )的等式:。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认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归纳水解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盐类的水解。 错解分析:不清楚CO-2 3与其所带电荷的关系而错解(1);不清楚H2CO3、HCO- 3 中氢的 来源及他们与水电离的OH-的关系而错解(2);不清楚(NH4)2CO3中C、N原子个数比为1∶2,及碳、氮的具体存在形式而错解(3)。 解题思路:(NH4)2CO3(aq)中存在以下几种水解和电离方程式: (NH4)2CO3====2NH+ 4+CO-2 3

初三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与氧有关 1.红磷与氧气中燃烧:4P+5O22P2O5,实验现象:生成大量白烟。 2.硫粉与氧气中燃烧:S+O2SO2,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实验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实验现象:生成无色无味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5.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实验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固体。 7.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实验现象:光亮的表面变成白色(氧化铝膜)。 8.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7.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32KCl+3O2↑,实验现象: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与二氧化碳有关 1.碳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C+O2CO2;实验现象: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3.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实验现象:浑浊逐渐消失,溶液变澄清。 2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5.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 6.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CO2+NaOH=NaHCO3;无明显现象。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第四章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概念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③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例如:H2SQ、NaHCO NHCI、N@O Na2Q、Al 2Q ⑵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但 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2Q HF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如BaSQ CaCQ等 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2、判断 (1 )物质类别判断: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多数盐、部分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酸除外)、多数有机物 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性质判断: 熔融导电: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 均不导电: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3)实验判断: ①测一定浓度溶液pH ②测对应盐溶液pH ③一定pH溶液稀释测pH变化 ④同等条件下测导电性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 (溶液浓度 .离子浓度< 导电性强弱丿-电离程度 〔离子所带电荷 ⑴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I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 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⑵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例1:(上海高考题)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CHCOOH B. Cl 2 C. NHHCQ D. SQ 例2:(1)有下列物质:①硫酸②固体KCI③氨④食盐水⑤CO⑥CI2⑦CaCQ? NaaQ⑨铜丝⑩氯化氢气体11氨水12浓硫酸13盐酸14碘化氢15硫酸钡。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弱电解质的例3:

化学盐类水解、电离知识点总结

1、盐类的水解反应 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由于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中c(H )和c(OH)不再相等,使溶液呈现 +-酸性或碱性。3.特征 (1)一般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2)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 ,中和反应是放热的,盐类水解是 吸热的。 (3)大多数水解反应进行的程度都很小。(4)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4.表示方法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水?酸+碱如AlCl3的水解:AlCl 3 +3H 20 ?Al + 3Cl + 3-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盐的离子+水?酸(或碱)+OH -(或H +) 如AlCl3的水解:Al + 3H 2O ?Al(OH)3 + 3H +3+ 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盐的本性 (1)弱酸酸性越弱,其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碱性越强。 (2)弱碱碱性越弱,其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酸性越强。2.外因 (1)温度:由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过程,升温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盐溶液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减小。 (3)外加酸碱:H 可抑制弱碱阳离子水解,OH 能抑制弱酸阳离子水解。 +-(酸性溶液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碱性溶液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碱性溶液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酸性溶液促进强碱弱盐盐的水解) 3、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1)多元弱酸的强碱盐的碱性:正盐>酸式盐; 如0.1 mol ·L -1的Na 2CO 3和NaHCO 3溶液的碱性:Na 2CO 3>NaHCO 3。 (2)根据“谁强显谁性,两强显中性”判断。 如0.1 mol ·L -1的①NaCl ,②Na 2CO 3,③AlCl 3溶液的pH 大小:③<①<②。 2.利用明矾、可溶铁盐作净水剂 如:Fe +3H 2O ?Fe(OH)3+3H +3+ 3.盐溶液的配制与贮存 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一定量酸(盐酸)抑制水解;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硫酸,抑制铜离子水解。4.制备胶体 如:向沸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产生红褐色胶体。F e +3H 2 O Fe(OH)3(胶体)+3H + 3+ 5.热碱去油污 升温促进碳酸钠水解:CO 3+ H 2O ?HCO 3+ OH ,溶液碱性增强 -2--

化学方程式及知识点总结

碱金属: 1、常温下钠在空气中氧化:4Na + O 2 = 2Na 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3、钠和水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离子方程式:2Na + 2H 2O = 2Na + + 2OH - + H 2↑ 4、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2Na 2O 2 +2H 2O = 4NaOH+O 2↑ 5、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O 2 ↑ 6、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 Na 2CO 3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7、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 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 8、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 3 Na 2CO 3 + H 2O + CO 2↑ 铝: 1、铝与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 2O = 2NaAlO 2+3H 2↑ 离子方程式:2Al + 2OH - + 2H 2O = 2AlO 2-+3H 2↑ 3、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Al 2O 3 + 2Fe 4、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 2O 3 +6HCl = 2AlCl 3 + 3H 2O 5、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Al 2O 3 +2NaOH = 2NaAlO 2 + H 2O 6、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3HCl = AlCl 3 +3H 2O 7、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Al(OH)3 +NaOH = NaAlO 2 +2H 2O 离子方程式:Al(OH)3 + OH - = AlO 2- + 2H 2O 8、向氯化铝溶液中滴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的化学方程式: AlCl 3 +3NaOH = Al(OH)3↓ +3NaCl Al(OH)3 +NaOH = NaAlO 2 +2H 2O ※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9)、电解法制铝:2Al 2O 3(熔融)===== 4Al +3O 2↑ 铁: 1、铁与氧气反应:3Fe +2O 2 Fe 3O 4 2、铁与氯气反应:2Fe +3Cl 2 2FeCl 3 3、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 2O(g) Fe 3O 4+4H 2 4、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Cl = FeCl 2+H 2↑ 离子方程式:Fe+2H + = Fe 2++H 2↑ 5、铁粉加入到三氯化铁溶液中:Fe+2FeCl 3 = 3FeCl 2 离子方程式:Fe+2Fe 3+ = 3Fe 2+ 6、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Cl 2+Cl 2 = 2FeCl 3 7、氯化亚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FeCl 2+ 2NaOH = Fe(OH)2↓+2NaCl 8、氢氧化亚铁溶液放置在空气中:4Fe(OH)2+O 2+2H 2O = 4Fe(OH)3 9、热还原法制铁:Fe 2O 3+ 3CO 2Fe + 3CO 2 卤素: 1、氯气与钠的反应 2 Na + Cl 2 2NaCl 电解 冰晶石 ???高温高温点燃点燃点燃

水的电离知识点.docx

(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2O+H2O . H3θ++OH-,通常简写为H2O . H++OH-;ΔH>0 25C 时,纯水中c(H+)=c(OH-)=1 ×0-7mol∕L (2)水的离子积 在一定温度时,C(H )与C(OH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 - -14 K W=C(H ) C(OH ), 25 C 时,K w=I ×10 (无单位)。 ①K W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增大。 25C时K w=1 ×10-14, IOO C时K W约为1×10-12° ②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不论是纯水还是稀酸、碱、盐溶液, 只要温度不变,K W就不变。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C(H+)和c(OH-)同时增大,K W增大,但C(H+)和C(OH-)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纯水由25C升到100C, C(H+)和C(OH-)从1 ×10-7mol∕L 增大到1 ×10-6mol/L(PH 变为6)。 ②酸、碱 向纯水中加酸、碱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不变。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或OH-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 W不变。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与C(OH-)的相对大小。 在常温下,中性溶液:c(H+)=c(OH -)=1 ×0-7mol∕L ; 酸性溶液:c(H+)>c(OH -), C(H +)>1 ×0-7mol∕L ; 碱性溶液:c(H+)

高中化学1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知识梳理 一、水的电离 1.电离方程式 H2O+H2O H3O++OH-简写成H2O H++OH- 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________。 【答案】K=c(H+)·c(OH-);变大 2.水的离子积常数 (1)表达式:Kw=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①式子中c(H+)、c(OH-)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任何水溶液(酸、碱、盐等)中都是H+、OH-共存的,且都是Kw=c(H+) ×c(OH-) ①温度升高,Kw值___________(与浓度无关)(Kw (25①)=10-14)。 【答案】c(H+)·c(OH-);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变大 3.利用Kw的定量计算 【练一练】 (1)常温下,0.01mol/L盐酸溶液中c(H+)和c(OH-)为多少? (2)常温下,0.01mol/L NaOH溶液中c(H+)、c(OH-)为多少? (3)常温下,0.01mol/L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 分别是多少? (4)常温下,0.1mol/L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c(OH-)分别是多少? 【答案】c(H+)=0.01mol/L c(OH-)=10-12mol/L;c(OH-)=0.01mol/L c(H+)=10-12mol/L c(H+)水=10-12mol/L c(OH-)水=10-12mol/L;c(OH-)水=10-12mol/L c(H+)水=10-12mol/L 4.水的电离平衡 对常温下的纯水进行下列操作,完成下表

最新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大全)经典

最新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无法获得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B。 2.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 【答案】D 【解析】 【详解】 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3.为快速降低空气污染物SO2的含量,环保部门用飞机在空中喷洒X粉末,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CaCO3B.Na2CO3C.H2O D.CaO 【答案】A 【解析】 2X+2SO2+O2=2CaSO4+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 的化学式是CaCO3。故选A。 4.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 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正确。故选D。 5.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质+氧气 = 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6.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C.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如图: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第一节主要讲物质的分类,同类物质可按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这一课时的内容就从酸碱盐这三大类来了解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这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承接。初中时我们也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这是对以前学习内容的丰富与重构。我们所见过的在水溶液中的大部分反应,都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由于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后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微粒观,也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同学们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能够很容易写出溶质电离后的离子的存在形式和书写方法。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因此,这一课时的学习是以后所要学习的大部分反应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课时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思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逻辑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关于这些内容的图式,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并用已有的图式去通化顺应新的知识,以达到新的图式的平衡。酸碱盐电离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需要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去设计教学。化学教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即宏观—微观的思维,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去认识电离的实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溶液导电的实质;掌握电解质的概念,能够区分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学会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提高合作探究的精神;通过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实验的乐趣,体会溶液导电性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的实质以及电解质概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难点:电解质概念的形成 五、教法学法 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因此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导电现象,最后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则主要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抽象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夏天天热出了很多汗的手不能去接触电器的插头,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前概念的一部分,从生活常识出发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可能只知道这一常识但不理解具体的缘由,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更积极的去思考,同时也能纠正他们以前可能存在的错误的认识,达到概念转变的目的。 学生回答:大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的答案就是水能导电,有细心的同学

水的电离知识点.doc

水的电离 (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OH -,通常简写为H2O H++OH -;ΔH>0 H2O+H 2O H3O +)=c(OH -)=1 ×10-7mol/L 25℃时,纯水中c(H (2)水的离子积 在一定温度时,c(H +)与c(OH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c(H + ) ·c(OH - -14 ),25℃时,K W=1×10 (无单位)。 ①K W 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 -14,100℃时K W 约为1×10-12。 25℃时K W=1×10 ②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不论是纯水还是稀酸、碱、盐溶液, 只要温度不变,K W 就不变。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c(H +)和c(OH-)同时增大,K W 增大,但c(H+)和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 +)和c(OH -)从1×10-7mol/L 增大到1×10-6mol/L(pH 变为6)。 ②酸、碱 向纯水中加酸、碱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 不变。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或OH-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 W 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 ++OH- H2O H 条件 变化平衡移 动方向 电离 程度 + c(H )与c(OH - )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 酸碱性 离子积 K W 加热向右增大c(H+)=c(OH -) 中性增大 + 降温向左减小c(H )=c(OH - ) 中性减小 加酸向左减小c(H+)>c(OH -) 酸性不变 + 加碱向左减小c(H )c(OH -) 酸性不变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 + -

高中化学盐类水和电离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盐类水和电离知识点总结 精品管理1

高中化学盐类水和电离知识点总结 一、盐类的水解反应 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由于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中c(H+)和c(OH)-不再相等,使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 3.特征 (1)一般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 (2)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中和反应是放热的,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3)大多数水解反应进行的程度都很小。 (4)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4.表示方法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水?酸+碱 如AlCl3的水解:AlCl3 +3H20 ?Al+3+ 3Cl-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盐的离子+水?酸(或碱)+OH-(或H+) 如AlCl3的水解:Al+3+ 3H2O ?Al(OH)3 + 3H+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盐的本性 (1)弱酸酸性越弱,其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碱性越强。

(2)弱碱碱性越弱,其形成的盐越易水解,盐溶液的酸性越强。 2.外因 (1)温度:由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过程,升温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盐溶液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程度减小。 (3)外加酸碱:H+可抑制弱碱阳离子水解,OH-能抑制弱酸阳离子水解。(酸性溶液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碱性溶液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碱性溶液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酸性溶液促进强碱弱盐盐的水解) 三、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1)多元弱酸的强碱盐的碱性:正盐>酸式盐; 如 mol·L-1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 (2)根据“谁强显谁性,两强显中性”判断。 如mol·L-1的①NaCl,②Na2CO3,③AlCl3溶液的pH大小:③<①<②。 2.利用明矾、可溶铁盐作净水剂 如:Fe+3+3H2O ?Fe(OH)3+3H+ 3.盐溶液的配制与贮存 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一定量酸(盐酸)抑制水解; 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硫酸,抑制铜离子水解。 4.制备胶体 如: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产生红褐色胶体。F e+3+3H2O Fe(OH)3(胶体)+3H+

高二化学电离水解

一)盐类水解口诀: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1)有弱才水解 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 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CH3COO- 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O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使得水中OH-多出。 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 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 如:Na2CO3和Na2SO3 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 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 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 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 (3)双弱双水解 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O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 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 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OH- 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更多,有OH-多出。 所以,(NH4)2CO3 溶液显碱性。 又如:CH3COONH4,由于NH3的碱性和CH3COOH的酸性相当,则NH4+的水解度和CH3COO-的程度差不多,使得水溶液中的H+和OH-也差不多。 所以CH3COONH4溶液显中性。 再如:(NH4)2SO3,由于NH3的碱性比H2SO3的酸性弱,则NH4+的水解度比SO3^2-的水解度大,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OH-更多,有H+多出。 所以,(NH4)2SO3溶液显酸性。 (二)根据盐类的不同,可分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 (1)强酸弱碱盐 如:NH4Cl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