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史

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新文化运动

1、猛烈批判传统文化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即由此为肇始。

2、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各种各样的思潮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社会主义和个性解放的文化思潮

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助章士钊主编报纸,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胡适(1891-1962)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10年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之“八事”。

(胡适)改良"八事"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须讲究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陈独秀)“三大主义”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二、响应者(支持者)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

双簧戏的两演员: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王静轩)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六岁入私塾,十岁入东昌府立小学堂,十一岁读完《十三经》。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本科国文门,曾著《文学革新申义》响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1918年与同学罗家伦、毛准等组织新潮社,编辑《新潮》月刊。

三、理论建设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4月),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这一口号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

四、扩大阵地《每周评论》(陈独秀、李大钊创办)《新潮》(傅斯年、罗家伦等创办)李大

钊与每周评论

五、新旧文学论争:1、1919年与复古派林纾的论争2、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争3、1925年与甲寅派的论争4、与鸳鸯蝴蝶派的论争

1、1919年与复古派林纾的论争(林蔡之争):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展开了对林纾为代表的复古派的批判。林纾(林琴南), 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自称“拚我残年极力卫道”,极力反对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对白话文运动大加抨击,把白话文贬为“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不准登堂入室。为维护封建道德,写了《致蔡鹤卿太史书》、《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等文,认为不能反对旧礼教(“孔孟之道不可覆,伦常不可铲除”),土语不能用来写文章;(如用土语写文学,则京津稗贩均可用为教授)无古文便无白话,要精通白话文,一定要有古文的根柢。以及在《新申报》上发表小说《荆生》和《妖梦》,前者有伟丈夫荆生把三个提倡白话文的人打得抱头鼠窜;后者则影射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内容龌龊。

新文学阵营对此进行了反击,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蔡元培接着发表《答林君琴南书》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论争以林纾的失败告终。历史反思:这不是一场全是全非的斗争。文学革命倡导者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失误于某些理论的偏颇;复古派的某些理论虽然持有着真理,然而失足于方向的错误。

2、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争:1922年1月,东南大学教授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在南京创办《学衡》杂志, 他们自我标榜“学贯中西”,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倾向进行了批评。“学衡派”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认为中国悠久的文化,“必有可发扬光大,久远不可磨灭者在”。因此创造新文学不能赤手创业,必先继承,以去陈出新;其次,他们认为文化上的变革是缓慢的、渐进的,反对全盘照搬西方文学,认为那是偏激的,完全模仿古人不对,完全照搬西方也不对。他们的观点代表文化重构过程中一种较为稳健的文化选择,如今看来确有切中肯綮(qing三声)之处。但因新文化运动所处的特定的时代位置,这种批评终未能纳入一种正常的学理的讨论和思想的交流,而更多一些情绪和姿态的成分。

鲁迅撰文《估<学衡>》揭穿了“学衡派”所谓学贯中西的伪装,给学衡派致命的打击。在此文中,鲁迅有力地揭穿了学衡派的倡明国粹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指出他们这般人思想空虚,不学无术,虽言必国粹,却连文言也写不通。鲁迅说:“诸公抨出新文化而张旧学问,倘不自矛盾,倒也不失其为一种主张。可惜的是于旧学并无门径”。深刻的揭露,使“学衡”派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

论争体现了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对立。

3 、1925年与甲寅派的论争:“甲寅派”因《甲寅》杂志而得名,其代表人物是章士钊,此时正担任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1925年,章士钊恢复《甲寅》杂志为周刊,在周刊上注明“文字须求雅驯,白话恕不刊布”的字样,讽刺白话文是不雅驯,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以此为阵地攻击白话文和新文学,连续发表《评新文学运动》、《评新文化运动》等文章,对新文学和白话文进行攻击。章士钊思想倾向保守势力,鼓吹所谓“读书乃真救国”的口号,要求学生尊孔读经,禁止学生用白话作文,甚至主张恢复科举制。“甲寅派”还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直接支持,反动政治色彩更加浓厚。

新文学阵线对此给予了合力反击,成仿吾的《读章氏<评新文学运动>》胡适的《老章又反叛了!》、魏建功的《打倒国语运动的拦路虎》等,从不同角度批驳了“甲寅派”阻挡新思潮的本质。鲁迅指出:“甲寅派”提倡“读经救国”是统治者维持其统治的一些种把戏,甲寅派不过是一些“连成语都用不清楚的”纸老虎,他们向新文学进攻,不过是为旧制度唱歌挽歌,是封建势力的垂死挣扎而已。在新文学阵营有力驳斥下,随着段祺瑞政府的倒台,“甲寅派”的斗争也很快宣告失败。

4、与鸳鸯蝴蝶派的论争: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得名于19世纪晚清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内容

主要是言情、武侠、黑幕。刊物《礼拜六》。代表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文学主张——小说是“游戏”、“消遣”的工具。

历史反思:社会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是多样的,因而文学应该是多元的。鸳鸯蝴蝶派作为消费文学本是市场的产物,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文学革命是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翼,这决定了它要反对思想上藏垢纳污的鸳鸯蝴蝶派;但是因此而全盘否定消费文学,这显然是在文学观念上失之于偏颇。

新文学阵营内部的论争:整理国故:1923年胡适创办《国学季刊》,提出“整理国故”,主张对过去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的清理,吸收精华,去其糟粕,他把这工作也看作是新文化与文学建设的一部分。

第三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一、新文学社团的成立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

重要文学社团:要点: 时间、地点、发起人、宗旨、刊物、主要创作特色,影响评价等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出版有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文研会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积极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对中国新文学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被称为“异军突起”的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是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办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文学思想上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也受“新浪漫主义”影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是自我的表现,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的另一强大的文学思潮。1925年“五卅”之后,转向提倡革命文学。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比较

成员:前者实力雄厚,后者年轻、资历浅。刊物:前者稳定,后者多变。宗旨:前者强调“为人生的艺术”,比较稳定;后者早期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后来又提倡“革命文学”

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发起,原是一个带文化沙龙性质的社交团体,主要成员是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欧美留学生。

语丝社:1924年成立,因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等。

比较:新月社:主要成员:英美留学生。主要文学成绩:新格律诗创作

语丝社:主要成员:自由作家。主要文学成绩:散文创作《语丝》

其他文学社团

浅草社?沉钟社: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其骨干1926年秋在北京与杨晦组成沉钟社,活动到1934年,人员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和创作,被鲁迅称为“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沉钟》之名,借自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名剧《沉钟》,以剧中人铸钟者亨利坚韧不拔的精神自勉。)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成员有应修人、潘谟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他们以“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

比较:浅草—沉钟社主要成员:青年作家;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

湖畔诗社:主要成员:青年诗人;歌颂爱情与友情的新诗创作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其一,外国文艺理论的介绍;其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介绍。思考题1、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2、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因素有哪些?

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2、创造社3、语丝社4、新月诗派5、林蔡之争6、甲寅派7、文学改良刍议8、学衡派9、整理国故10、林译小说

知识框架: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文学思潮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1917-1927) 即: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框架: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 ?第三节外来文艺的影响 ?第四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第五节文学思想论争 ?第六节文学革命的意义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 ——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涉及内容: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文学变革。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的时间:19世纪末--1917年文学革命前,总计2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或现代文学)发生的准备阶段。 ?意义:有了这个现代化发生期的基础,才有了“五四”后32年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迅速发展。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 1、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 1)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言论、著作、出版等自由,这样文学活动和创办报刊有了法律保障。 2)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到了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重心由官办出版业转移到了民营出版业,由此现代出版业具有了大众化、平民化、民主的特征,中国现代出版业的繁盛为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理性交往的空间,为文化和文学的普及奠定了传播基础。

3)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传统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路子被阻断,社会出现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撰稿人队伍,出现了职业作家群。这样知识分子传统地位和角色就发生了转换。 4)大量读者群的培养。文学平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使传统的文学接受主体发生变化,文学成为了民众参与文化的重要工具,在接受与反馈中中国现代文学培养了多样化的读者群。文学接受队伍扩大。 二、晚清以来的文学观念的变革 1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晚清开始)的观念变革,首先归功于梁启超。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主义宣传的目的,很快注意到西方文学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说和戏剧争取正统的文学地位。 2、“三界革命” ★诗界革命: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今” ★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旨在提倡白话文,实现“文言一致”,打破桐城派古文的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 ★小说界革命:梁启超——“新民自新小说始”。重点表达了他小说新民救国的主张。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 3、戏剧观念的更新:重视其开启民智作用(P7-8): 代表人物陈独秀及其观点 4、白话文运动(语言观念变革) 文体观念革命背后有着相应的“言文合一”的语言观念变革的意愿诉求。 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是黄尊宪,他认为言文合一使西方国家文化普及,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中国言文分离是落后的根源,是愚民的工具。认为文言误国。 之后胡适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一时代应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文学应以白话文为正宗”的观点。主张做“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言文合一”的“活文学”。号召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5、真正体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他最早提出“纯文学”概念及超功利文学观。 6、新的文学观念的产生:鲁迅、周作人的文学“立人”思想。

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与“五四”文学革命

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与“五四”文学革命二十年代的革命文学的出现,拉近了文学与时代的距离,使文学保持了贴近生活的风貌,反映时代的姿态。革命文学家们不满于“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他们认为“五四”时期作家们脱离现实生活,脱离时代的创作风格。“五四”时期的作家们更乐于专注于个人主义的“趣味”,把反映时代情绪和时代趋向视为文学的重要价值。 有知名人士说过,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文学家在消极方面表现社会的生活,在积极方面可以股东、提高、兴奋社会的情趣。“五四”文学革命的初期大致与新文化运动有同样的倾向,但是文学革命有创造社在不断地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诸作家以他们的反抗精神,以他们的新鲜的作风,在文学界养成了一种独创的精神。他们指导了文学革命的方针,率先走向前去。是这种创作的精神拯救了整个文学革命,作家们一方面给予觉悟的青年以鼓励与安慰,另一方面不断地努力完成我们的语体。在作家们的努力之下,文学革命的巨火越燃越烈。然而,“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文学主要描写个人生活,内容比较狭隘,没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的自觉追求。于是,在二十年代,革命文学在我国诞生了。 成仿吾曾说,我们今后的文学运动应该为一步的前进,前进一步,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革命文学的作家们大多是热情的革命青年,他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训练,大革命失败后,他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文学,他们不像鲁迅、茅盾、郁达夫那样以文学为业。在革命文学中,时代现实的革命斗争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进入文学作品中。“从此以后,工农的生活和革命斗争,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才成了文学创作上比较普遍的现实题材。”革命文学的兴起,也加强了文学的政治化作用,如果说以“人”为主题的五四文学旨在思想的启蒙,那么,革命文学的作家们则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价值立场上,以反抗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主题参与新社会的创造。 从“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演化的重要环节,它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按照流行的观点,“革命文学”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延续和深入发展,两者根本上是一致的。至于“文学革命”对五四文学思想及五四文学代表人物鲁迅、茅盾等的批判,也只是对五四文学革命缺点、局限的反思、修正,虽然也体现了创造社的某种偏激思想和宗派情绪,但并不是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从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了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进中国革命新阶段的必要条件。从当时那些中国先进分子的爱国热情和团结的力量中体会深刻。 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亲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领导开始。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它在政治和思想上给封建专制主义及其伦理道德一次沉重的打击,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大解放,促使人们更迫切的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各种各样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流派的传播敞开了大门。 1919年5月5日,以北大学生为代表,因为不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发起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但在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新文化运动只是开了探求“新文化”的序幕,而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种延续和发展,突出表现在爱国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解释越来越走样,把“科学”、“民主”、“爱国”当成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在

那时,新文化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并且产生着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至如今,虽然已经过了八十年,还仍然是众说纷纭,评价各不相同,观点相去甚远,需要继续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提出了建立中国“新文化”的要求。其中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并且确定了每年的五月四号是中国青年节。可见,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意义的重大。

Removed_第二章 五四文学革命之回顾

第二章 ?°五四?±文学革命之回顾引子:“五四”文学革命先驱掠影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发端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经过 第三节文学革命的意义 第四节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第五节文学革命后新文学社团的涌现 第六节“五四”新文学的实绩与光影 附录一:“五四”文学革命之检讨 附录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检讨 引子:?°五四?±文学革命先驱掠影一、陈独秀(1879?a1942) 二、胡适(1891?a1962) 三、鲁迅(1881?a1936) 一、陈独秀(1879?a1942) 二、胡适(1891?a1962) 三、鲁迅(1881?a1936)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发端 一、《新青年》 二、陈独秀《敬告青年》 三、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一、《新青年》 1、《新青年》简介

2、《新青年》的特色 3、《新青年》的文化实践 1、《新青年》简介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具有影响力的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 1915年9月15日创刊,名《青年杂志》,每期印1000份。 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发行量最大时达15000份以上。 1916年底,陈独秀应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将编辑部迁至北京。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及鲁迅等轮流编辑。 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 1920年迁至上海出版,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 1921年春,迁广州出版,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 断续出版到1926年7月停刊。 2、《新青年》的特色 (1)它的读者定位是?°青年?±,确立了自己?°新鲜活泼?±的形象。 (2)它迅速集结了当时各种?°新式?±知识者,形成一个新的实践阵营。 (3)它的话语资源不曾为那些急切谋求社会政治变革的近代知识者所共享。 3、《新青年》的文化实践 《新青年》及其同仁的文化实践表现为破坏与建设两个维度,即抨

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选择填空题: 1、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提出阶段: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响应阶段: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 扩大阶段: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2、文学研究会 时间:1921年1月地点:北京成立 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 主张: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刊物:《小说月报》 3、创造社 时间:1921年7月地点:日本东京 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 4、湖畔诗社 时间:1922年3月地点:成立于杭州 发起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 主张:专心致志作情诗 5、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6、《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7、20年代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A、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 B、王统照:《沉思》《微笑》《湖畔儿语》《山雨》 C、许杰:《惨雾》《赌徒吉顺》 D、鲁彦:《菊英德出嫁》黄金》 E、许钦文:《鼻涕阿二》《疯妇》 F、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浣衣亩》 G、张资平:《梅岭之春》《冲积化石》《飞絮》(转折) H、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饭》《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 I、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 J、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繁星》《春水》 K、郁达夫:《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 8、20年代新诗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胡适:《尝试集》它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教我如何不想他》《扬鞭集》 沈尹默:《三弦》被胡适称为"从见解意境上和音节上看来",一首最完整的诗。

试论“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

试论“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 广西博白县教研室朱汝洪 “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伟大革命”①,它不仅给文学语言带来了大解放,大革新,而且使中国文学开始表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强烈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光辉的第一页。 十九世纪末,中国封建势力极端反动,社会一片黑暗,文学领域更是腐败不堪。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呼吁文学改革,于是“诗界革命”“新文体”等口号开始应运而生,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文学改良的现象。但这些都是只注重形式的改革,谈不上什么真正的革命。二十世纪初,一些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发动了一个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文学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整个文学革命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5年12月到1918年十革命传播到中国前夕;第二阶段从1918年十月革命传播到中国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第三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 一 现在先讲第一阶段。 1915年12月,陈独秀在给张永言的信中,提出了文学的“写实主义”;次年10月,胡适在给陈独秀的信中,提出了文章的“八事”,即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僻俗语俗字。这是对文学革命的酝酿。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把他的“八事”主张正式提出来。同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这是文学革命的正式宣言。这两篇文章一发表,立即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热烈响应,他们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寄陈独秀》(钱玄同)《我之文学改良观》(刘半农)等文章进行声援。但是他们的倡导并没有引起封建文学

浅析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革命化的原因

试论述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革命化的原因? 答: (1)辛亥革命未能解决中国社会进步问题 辛亥革命爆发后,推翻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给中国社会带来希望。然而,中华民国成立不久,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封建思想死灰复燃,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社会进步问题依然无法达到解决。 ①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依然顽固。辛亥革命以后,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不久袁世凯窃取了政权,民国实际上名存实亡。中国处在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之下,民族危机,政治黑暗口甚一口,尊孔复古的潮流时有泛起。而袁世凯颁发“尊崇孔圣”通令,恢复了中小学生的读经科目,并把“孔法圣”列入教育宗旨之中。孔庙祭孔、天坛祭天接连进行;各地陆续出现了尊孔复古的孔教会、孔道会、孔社、崇圣会、经学会、读经会等各种名目的组织。 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窃取了中央政权,成为骑在人民头上的最高统治者。在武力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的独裁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他的野心更滋长了。但是袁世凯政府的“统一”局面只是暂时的,它的强大只是表面的,它埋藏着无数的矛盾:袁世凯与其部下之间的矛盾,袁世凯部下的各派系之间的矛盾,袁世凯与各地军阀之间、以及各地军阀彼此之间的矛盾等等。大军阀以“武力统一”相号召,小军阀便以“保境安民”为借口。一次相联系的就是连年不息的内战。祸国殃民的军阀统治,使民族危机口益严重,使人民生活在暴力、苛捐杂税以及洗劫的罪恶深渊之中。 (2)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径激化了民族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怀着希望参加巴黎和平会议,收回战败国所侵占的中国领土和特权。然而,中国政府所提要求全部被否决,英美等帝国主义,根本无视中国的利益,无视中华民族的利益。帝国主义的行径激怒了无数的爱国知识分子,也激怒了广大的人民大众。 ①日本强占山东并企图独霸中国。一战后,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二十一条共分五号,第一号四条,要求占有德国在山东半岛的各项权利,并将这些权利扩展到山东全省。第二号五条,要求独霸南满和东蒙。第三号二条,要求独霸汉治萍公司及其附近矿山一切权利。第五号七条,要求控制中国政治、财政、军事主权和警察机关;独霸军火生产;把福建、江西、广东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购买土地,设立病院、学校和寺院,进行宗教宣传。袁世凯急于称帝,为了换取日方的支持,早日称帝,他表示完全承认日方的要求,并令外交总长在条约上签字。 ②巴黎和会实为分赃会议,民愤不断。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开幕,由于中国

浅谈五四文学革命兴起的社会背景

浅谈五四文学革命兴起的社会背景 201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三班102012013187 陈洋 摘要: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制度发生了剧变,由梁启超提倡的“新民”说大行其道。新的“人”的观念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与人的观念的现代化的呼唤。“新民”说剥落了封建君主、宗法家族的囚束,属于国家,属于社会,称为“国民”。因此近代新文学创作与文学观尤其注重文学的社会性、政治功利性。因而在这个时期,迎来了立足于社会改良的文学创作和文学革命热潮。 关键词:五四文学热潮革命创作思想观念 五四文学倡扬个人的旗帜,于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胡适的“易卜生个性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等。五四对“人”的个性主义的发现,被学者称为“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五四时期大量涌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报刊杂志,以《新青年》为例,当时社会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冲击,带来了西方思想文化,改变了当时大部分青年群众的思想观念,于是一波一波的文学革命,文化运动在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掀起了浪潮。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政治、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本篇小论文主要以历史背景探讨。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点切入。 一、政治背景 政治背景方面:五四文学革命是指从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段时期里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政党林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最多时竟达300多个,堪称“政党林立时代”。各政党相互竞争的局面,成了表面上作为民国国会的象征,正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的时期,全国处于一片大好的形式下。袁世凯的叛变革命,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各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各军阀连年混战,争权夺利,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天激战,于11月7日全部占领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

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浅析五四翻译文学繁荣原因

五四时期是我国的翻译高潮时期,是外国翻译文学最旺盛的时期,翻译文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乃至对整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大量的翻译文学给寻求学习西方的中国知识界和普通百姓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文学之风,给当时尚处于文学转型期的中国文坛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与冲击。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在政治和文学上都具有分水岭性质。五四新文化运动旨在唤醒国民,促进思想和现代意识启蒙,各种改革思潮变得更加激进。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早期的传入,启蒙思潮变得更加激进,且发生质的变化。与此同时,再造中华、再造中华民族的思想成为主潮。1927年北伐战争之后,则是因为此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基本完成其历史使命,翻译文学已趋成熟并形成其固定文体—白话文体。 本文将分别从社会历史、政治、语言、文学等几个方面探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翻译文学如何一步步从边缘文学升为中心文学,及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本文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埃氏多元系统理论,其核心内容就是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将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而且,这个系统也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开放的结构,也即是一个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在这个多元系统里,各个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但是,在这个整体里各个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与此同时,它们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永无休止的斗争:处于中心的系统有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于边缘的系统也有可能攻占中心位置。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翻译文学系统被视为文化多元系统的一个部分。佐哈认为,翻译文学并非总是一种次位系统,有三种社会条件可以使翻译文学成为首位系统:一是一种年轻的或正在形成的文学;二是一种边缘的或弱势的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文学;三是一种处在危机或转折点的文学。翻译文学形式库,尤其是其经典形式库,当然也会随着翻译在文学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而发生变化和转移。 中国最早的翻译活动起源于佛经翻译。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两汉、唐朝时期佛经翻译发展到巅峰时期,形成中国的第一次翻译高潮,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可见,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成功的大规模的翻译活动的进行。五四前后翻译高潮的再现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中国几千年长期处于封建王朝,中国的帝王和臣民们,无不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是世界文化中心,故称“中国”。中央大国、文化霸主的意识根深蒂固。对西方列强的崛起,他们没有思想准备,更无法接受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事实。 自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国内民不聊生,大众渴求摆脱这种生活,迫切需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理论来救国救民。翻译成了传播先进理论的唯一途径。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安于现状、消极隐退、保守封闭,这注定清政府不可能形成坚强的战争意志,进取的大国精神。清政府的腐败和战争意志的薄弱以及国民精神的颓废决定了战争的结果。这是构成当时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旧的文化思维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中国的文化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目光聚焦西方,翻译迫在眉睫。 甲午战争中,中国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外交谈判中,都是失败者。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1915年,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为实现他的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中国面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袁世凯死后,各帝国主义支持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一战期间,民族资本工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出路。同时知识分子开始正视中国的腐败贫弱,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翻译活动日盛,作为特定的工具,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必须看到,促成文学翻译兴盛的原因并非文学本身,而在于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引进新观念和新思想。当时的文人志士以为救国须先救民,要教育群众,实现根本的改革,最好的教育工具正是文学,这是当时文人译介外国小说的普遍心态。 20世纪初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时期,开始发生世界性的影响,当时的中国尚处在半殖民社会,而美国则处于强势地位。中国人民选择了向英、美等国学习。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构建了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哲学。发端于五四时期的自由主义西化派、保守主义现代新儒学派,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一起共同构建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鼎而三立的三大思想思潮。 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结合在一起,才获得真正的发展,在文学创作上,白话文占据了主流地位。翻译活动不仅改变了白话语言体系的话语形态,使白话带有鲜明的欧化倾向,而且还为白话体系输入了全新的思想内涵,促成了白话的现代化。西方文明的光环深深地吸引着五四知识分子,当他们试图将这一景观进行表述时却发现西方具有现代理性的逻辑系统,是难以用中国本土原有的语言来圆满显现的。西方术语和新名词的输入势在必行。 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为了冲破旧思想的束缚,同时世界的启蒙也影响到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文言,提倡白话是其重要内容。兴起的标志:1915年《新青年》提倡语言形式为文学内容服务,要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必须以白话文代替文言。主要代表人物: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白话文,今天以法律形式变成白话,白话在生活中的作用加强,使文化的平民化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加强,文化向前发展。 五四前,译者们是带着心理上的文化优越感和现实中的挫败感去翻译西方的科学和人文作品的。因此,文学多元系统倾向保守、排外,译品的外来性被淡化甚至抹杀,往往被视为本土文学,自然要随译语文学观。因此,当时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多元系统中的概念很模糊,还只能占边缘地位。五四前的文学翻译目的是为了开启民智,仅具有“启蒙性”和“消遣性”。翻译作品主要是小说和诗歌。译纯文学的小说名著较少,通俗文学较多,译西欧美国的小说较多,译东欧 1多元系统理论 2五四翻译高潮原因分析2.1历史政治背景 2.2各阶层状况分析 2.3国际背景 2.4语言发展的需要 2.5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发展 马海娟 (江苏省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浅析五四翻译文学繁荣原因 摘要关键词本文通过多元系统理论来研究外国翻译文学与我国本土文学的共生及融合的现象,研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即五四运动前 后翻译文学如何从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并对本国本土文学产生影响,系统地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诸多原因。 翻译文学五四运动本土文学

第一章 文学革命及其成就

第一章文学革命及其成就 1.概念解释 (1)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新月社;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5)象征诗派;1925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诗派的诞生。其它象征派诗人有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前期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以及蓬子、石民等。(他们或直接吸取法国象征诗派艺术手法,或接受李---诗风影响而从事创作)象征诗派没有统一的社团组织,也没有共同刊物作为阵地,而是以艺术审美观点的近似,共同汇成一股象征派诗歌的创作潮流。 (6)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

浅谈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浅谈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1919年5月4日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为导火线而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的宣言。学生的爱国行动虽然受到了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但是它也为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大范围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意义,及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也拉开了序幕,这场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这场运动倡导的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等五四精神成为中国近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五四运动背景经过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一: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1)政治环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又在1915年,为实现他的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中国面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袁世凯死后,各帝国主义支持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而国际方面,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指出了道路。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2)经济环境。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工业在这时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壮大起来了,产业工人的数目由1913年的约65万人发展到1919年的200万人左右。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参加斗争,是五四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 (3)文化环境。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是中国近代史上未曾有过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为五四运动的发动作了思想准备。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社会情况错综复杂。不久,五四运动就由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作为导火线而爆发了。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1919年,当凡尔塞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在5月1日,2日传出后,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和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代表在北大集合,决定4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从5月4日到6月3日,包括北京,上海,济南,武汉,长沙,广州,南京,苏州,杭州,安庆,南昌,开封等地学生纷纷举行罢课游行,但局限于知识分子范围的运动,并未取得很大成效,北洋政府有恃无恐,大批逮捕请愿学生及各界代表。 6月3日起,运动逐渐开始扩大,上海工人,学生,商人同时罢工,罢课,罢市。开始的“三罢”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

浅谈民国文学与现代文学

浅谈民国文学与现代文学 历史细究起来有时会很有意思。辛亥革命是在湖北新军中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组织的起义计划受挫的情况下,由新军中的下层士兵发动的,然而就这一次起义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辛亥革命之于民国文学史,似乎更属偶然:1911年10月10日这天本与中国文学的发展毫无关系,但就因为这一天标志着千年帝制的崩溃和中华民国的诞生,如果现在谈论民国文学就再绕不过辛亥这个话题了。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中国大陆的学者不太习惯谈论民国文学,要谈论也用新文学或者现代文学的概念。原因不外乎“民国文学”中包含了民国正统的观念,而民国正统的观念在一个时期里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史观是相抵触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从袁世凯窃国到蒋介石专权,中华民国政府失去了合法性,这才需要发动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更为重要的是,蒋介石集团退居台湾后仍以民国正统自居,因而否定其正统性,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新生政权的法理基础。“新文学”或者“现代文学”则不同,它们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定义文学史的,强调文学内容和形式上的现代性,不涉及相应时期政权的正统性问题,而且还由于是“新”的和“现代”的,它们事实上还成了批判旧文化、旧政权,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合法性论证的一种有效手段。 不过,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这没有任何争议。当历史上的国共斗争不再影响现实政治时,******在大陆执政期间的历史功过开始受到比较客观的评价,民国史研究在大陆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民国史研究如此,我想民国文学史的研究也会顺理成章地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现代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以后,提出民国文学的概念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断代文学史,民国文学中的“民国”可以是一个时间框架。就像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文学和宋元明清文学中的各个朝代是一个时间概念一样,民国文学中的民国,是指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段。凡在这一时段里的文学,就是民国文学。因此,民国文学的起止点是非常明确的,不像现代文学,由于强调现代性,加上现代性的判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使有统一标准,把它落实到具体的文学史中也会产生不少分歧,因而现代文学起于何时至今还存在争议。文学的变化及其表现形态,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所以要给文学史分期,以朝代为标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它的好,就在简单明确,不涉及价值的评判,不会发生重大的歧义。 把民国文学中的民国看成是一个时间框架,意味着这一时间框架内的文学都会受到公平的关注,这跟现代文学的概念就有所不同。现代文学,是现代性的文学。现代文学学科本身已经认定现代文学是从古代文学发展而来的,有一个历史进化的观念在那里。凡符合这一观念的就被认为有正面的价值,不符合这一观念的就被认为是反动的,因而就有了文学革命、革命文学、复古主义、保守主义等名称。这些名称本身即已被派定了命名者对它的态度,由这些名称所指称的作家作品或者文学现象因此便有了由其内含标准规定的意义高下的区别。这对文学史研究来说,是会带来重大影响的。比如,在现代文学史中引进现代人创作的古典诗词或者文言文,会有不少学者持反对的意见,认为这不符现代性的标准,会导致现代文学价值标准的混乱,造成对文学革命评价的自相矛盾。但在民国文学的框架中,引进现代人创作的古典诗词或者文言文就不存在任何问题,因为现代人创作的古典诗词或者文言文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们理应在文学史里得到反映。至于研究者如何评价它们,那是研究者个人的事。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态度,甚至允许你扬文言而抑白话。对那些在文学史上因政治因素的干扰而存在争议的文学现象也可如此看待,即允许研究者依个人的观点和立场做出判断,只要不违背现行宪法的规定就行。举例来说,对左翼文学或者民族主义文学的政治倾向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五四文学革命 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必然带来文学领域的大变革。启蒙思想受到语言、文字等表达工具的限制,僵死的文言文严重妨碍了新鲜、深邃的启蒙思想表达,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自然过渡到五四文学革命。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P18 标志: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于上海创刊。 内容:1、批判旧思想文化体系——批判孔教封建专制思想—— 2、建设新思想文化体系——宣传西方近现代思想学说— 口号:1、——民主(Demcracy) 2、——科学(Science) 评价:1、矫枉过正 2、缺乏系统的评判 三、五四文学革命(1917年)——P18 标志: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内容: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形式) 2、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内容) 文章:1、——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八事” 2、——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

评价:1、——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信号。 2、——把晚清以来的文学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四、《新青年》反封建思想文化战线及其主要观点:P19下 ▲人物:钱玄同、刘半农(双簧信)、傅斯年、鲁迅、周作人等人。 ▲批判旧文学:①钱玄同——“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②周作人——“非人的文学” ▲建设新文学: ①胡适:1918年4月《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10字做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②周作人:《人的文学》——强调个性主义与博爱主义;革命与礼法的统一的文学 《平民的文学》——普通与真挚,普通人真实思想感情。 ③康白情:《新诗的我见》 ④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 ⑤欧阳予倩:《与之戏剧改良观》等文章。 第二节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略)P22下 第三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921年) 1、现实主义:“为人生而艺术”—#文学研究会P23—— ——语丝社P24、莽原社、未名社P24(鲁迅支持影响下的社团) 2、浪漫主义:“为艺术而艺术”—#创造社P4——弥洒社、浅草—沉钟社P24 3、鲜明特色团体:#湖畔社p25;#新月社P25;

浅析白话文学为新文学之正宗

浅析白话文学为新文学之正宗 摘要: 白话文学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多次文学改革提倡和推崇的结果,对中国近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促使中国文学由官方的文言文学向大众的普通白话文学转变,对中国文学的普及和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有重大作用;是自孔子打破官方教育垄断以来的一次对受教育范围限制的打破,促进了中华民族教育知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中国白话文学革命之缘起 13——16世纪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给欧洲带来一段艺术与科学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晚清到民国初年这一段时期在中国的也发生了一场在思想和文化史上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变革运动会晚清至五四这一段历史进程,其实也可被描述为书面语言的一段变迁史。在其间,文言、白话这样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形式形成了复杂交错的关系。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高雅”的文言文不可避免地由中心趋向于边缘,千百年来被视作“低俗”的白话文则取而代之,由边缘进入了社会文化的中心,成为了社会通用的书面语,一种新型的具有现代意味的文学语言也藉此而产生。诚然,语言的变革并非两种话语模式之间的简单转移、置换,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演变过程。分别兴起于晚清、五四的两场白话文运动,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具备了某种标志性的意义 “白话”是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它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等,及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在社会上普遍应用。 今天一提及“白话文”这一概念我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先辈们的努力而不是之前或之后的白话文。其实白话文并不是“五四”时期创造出来的早已有之,在“五四”以前一千多年历史中就有不少禅门语录、理学语录、信札传奇、诗词曲调、白话小说等白话文学作品。清末维新运动时期,开始有意识的提倡白话,兴起称为“新文体”的“通俗文言文”。例如,黄遵宪引俗话入诗,反对崇古,他在1868年写的新诗,是文体解放的开路先锋:“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惊为古烂斑!” 裘廷梁说中国虽然有文学而没有成为“智国”,民众识字却不是“智民”,就是因为“文言为害”,因而主张“白话是维新之本”。黄遵宪倡导语言与文字合一的“诗界革命”。维新巨子梁启超,用他那特有的打破了一切“义法”“家法”,条理分明却又富于刺激性的通俗浅显辞句,开创了一代“新文体”风格的散文,确立了可以不守有清一代桐城派古文枷锁的事实。陈荣衮是提倡报纸改用白话的第一人。王照制订字母,拼写“北人俗话”,不拼写文言。这时候,白话书报在各地涌现,日见兴盛,其中白话报纸有10多种,白话教科书有50多种,白话小说有1500多种。可是,直到辛亥革命之前,还没有人自觉地去实现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个重大的变革。从清末到民国初年,接连出现了几件可以决定文体改革方向的大事:一是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二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三是粉碎了袁世凯的称帝梦想(1905),《新青年》发出提倡科学和民主,打倒孔家店的号召。思想的解放带来文体的解放,觉醒了的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民主主义的浪潮,为白话文运动打下了基础。但是无论是这些维新人士提倡“白话”也好,还是后来的革命党人出于革命需要,办白话报刊,用白

浅谈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浅谈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学生:学号: 内容提要:新文化运动兴起之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孔 孟之道。这是基于以下认识:第一,儒家学说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第二,儒家学说所宣扬的封建等级制度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及自由、平等、独立的精神不能相容。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民主在《新青年》创刊号中校称为“人权”。人权的含义,除了包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外,还包括个人人格的独立、个性解放。科学,是《新青年》提出的另一个响亮的口号。当时所提倡的科学主要还不是指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是指发扬科学的精神,即反对鬼神迷信,宣传唯物论,反对偶像崇拜,树立对真理的信仰,主张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观念和一切社会问题。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民主和科学比作“舟车之两轮”,提倡“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敬告青年》 ) 。这种民主和科学仍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及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的范围,共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范畴。于此同时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批判封建文化思想的同时,又向其表现形式——旧文学发起攻。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并行。文学革命以白话文运动为先导。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局限 一、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国内背景 1.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而在经济上要求打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代表的旧生产关系的束缚;政治上要求进步和改革,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提高自身地位。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这种要求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进行维护共和的斗争;反映在经济上就是呼吁“实业救国”,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是一部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激进的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