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

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

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
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

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

狂欢节通常是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原由主节一直延长到四旬节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节前几天。盛行于欧美地区。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起源于欧洲古代的神农节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之一。

历史起源

的狂欢节据说都起源于古代的。每年的冬去春来之际,人们自动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庆新的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狂欢节的习俗最初起源于那些喜欢隐姓埋名到赌场赌钱的威尼斯贵族,后来演变成为欧洲最具有异国情调的多姿多彩的节日。而狂欢节的起源则还有一说:公元12世纪,古老的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日渐强盛。

1162年的初春,它战胜附近的阿奎莱亚封建城邦国,称霸一方。为庆祝这一胜利,威尼斯人走上街头高歌欢舞,一连数日不休。时到2 00多年后的1296年,这个尊崇天主教的城邦国根据宗教节日的安排,正式把一年一度的欢庆活动时间固定下来,即从2月初到3月初之间到来的四旬斋的前一天开始,延续大约两周时间。到18世纪,狂欢活动盛极一时,欧洲各国的王公大臣、淑女都赶到威尼斯,观看精彩的室内音乐和戏剧演出,参与街头和广场上的民众狂欢。威尼斯遂赢得“狂欢节之城”的称号。19世纪之后,威尼斯共和国逐渐衰亡,狂欢节逐渐失去活力。直到近20年前,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威尼斯的狂欢活动重新恢复,威尼斯狂欢节得以重放光彩。

简介

威尼斯狂欢节与巴西嘉年华及法国尼斯嘉年华并列为世界3大嘉年华。面具节在每年复活节(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前40天「四旬斋」的封斋期之前举行,平均落在2月之间。在这一年一度的嘉年华裡,伯爵可以是乞丐,农夫可以是王子,所有的阶级与身分地位,在这时期不再有意义,平民与贵族,都可以尽情享乐,戴上面具,享受平等的欢愉,演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大戏。作为威尼斯狂欢节的首要组成部分,面具消除了贫富、年龄、性别、级别这一切屏障,将人们融合在一起进行狂欢。

特色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其次是它的华丽服饰。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的特点是面具,在面具的背后,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人们已经将面具融入生活。威尼斯面具表现出人的性格特质、种族传统,以及意大利各个城市的专职与行业,专业的喜剧演员将之呈现于喜剧艺术上,赋予其人性。

说起威尼斯的面具,有的异常华丽,特别是镂空、镶钻等各种工艺的加入使其艺术性高过了实用性,一些面具旁边的说明也清楚的标着“艺术收藏品”的字样。这样的面具自然价格不菲,数百欧元一个也很常见。有些面具则比较简单,特别是和衣饰搭配成套的,往往是纯色的面具上“做”出各种表情,间或勾以优美简单的线条,整张面具只留出眼睛的位置。这种简单的面具与整套服饰在一起,并不会像那些华丽的面具一样喧宾夺主,而是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或矜持高贵、或滑稽可爱的效果。

包塔:18世纪以前,人们外出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这就是专属于近代威尼斯的面具“包塔”

莫雷塔:通常是妇女在访问修道院时穿戴,它使女性流露出一种独特的美。

沃托;金色的纹路占据了大部分脸,具有传统威尼斯面具的代表性。

一些专家说,艺术创新是巴西狂欢节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巴西狂欢节被誉为地球上最壮观的表演,一般在2月或3月举行。狂欢节期间,巴西全国大中城市都举行规模庞大的桑巴巡游和比赛,参加巡游的当地民众和旅游者多达百万以上。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桑巴巡游大赛是狂欢节最为精彩的内容,参加巡游的桑巴演员人数之多、服装之华丽,堪称世界之最。为了鼓励桑巴巡游大赛的发展,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城市的政府投资建设了专用场地。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巴西狂欢节已演变为展示巴西音乐、舞蹈、不同文化主题、服装和彩车设计的大舞台,成为集艺术性、观赏性和大众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盛宴。狂欢节已成为巴西一张享誉世界的文化名片。2009年2月21日,在巴西城市圣保罗,身穿金色华丽服饰的狂欢者在尽情舞蹈。

来自意大利摩扎尼卡的梅里西奥所穿的服装可谓个性十足,一出场就吸引了大量镜头追随。以绿色和银色为基色的服装主题是“对比”,头上高达半米多的帽子嵌满饰物,蔚为壮观。他的衣服上有青蛙、小鸟和蛇等自然生物造型,也有鼠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模型,腰上安装了假的盆栽、花朵和浇水壶,手里还捏着一支假据梅里西奥介绍,这套服装完全由他自己设计制作,前后用去了三个月时间。为了能长时间穿着这套服装不觉得累,他费尽心思将装饰繁复的帽子的重量减轻到1.5公斤,并且在颈后隐藏了支撑设备——“这是整套服装最难设计的地方”。此外,两只款式、色彩完全不同的鞋子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梅里西奥说,这已经是他连续第15年参加威尼斯狂欢节了,以后还会坚持下去。“我和我的朋友每年都制作服装参加狂欢节,我们觉得参加狂欢节既能找到乐趣又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胡萝卜。

来自意大利摩德纳的阿尔贝尔托同样是第15年参加狂欢节,此次他以一身18世纪法国皇家扮相登场,纯白的假发配上亮橙色的套装,手里还牵着两只纯白色的小狗,亦假亦真,看上去真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据他介绍,自己给两只小狗打扮就花费了不少工夫,这一身衣服更是在裁缝店做好的基础上,发动全家加工而成。带小狗出来目的还在于希望引起人们对保护动物的注意,减少虐待动物事件的发生。

“我见到过很多精美的面具和服饰,我很喜欢威尼斯狂欢节,其实参加狂欢节并不一定要穿得很繁琐,一个面具或简单的造型改变也无可厚非,重要的是通过变化取悦自己,哪怕只有短短几个小时时间。”

在圣马可大教堂前,来自意大利北部地区的法罗娜一身粉色飞机造型同样吸引了大批游人围观,闪光灯此起彼伏。然而法罗娜对这套衣服却并不十分满意:“今年的时间不够,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制作这套服装,”她说道,“不过今年的狂欢节真的很好,我每年狂欢节都过得很快乐,否则我也不会再来了。”

谈到飞机造型的含义时,法罗娜略加思索,满是憧憬地说道:“我想要飞过尘世,飞过每天的繁琐生活,在空中欣赏美丽的威尼斯,总之我要放飞我的幻想。”

法国女游客贝尔特是一位十年来一直准时来威尼斯狂欢节“报到”的“熟客”,她今年的服装是在泰国“淘货”时所得,饰品则由本人亲自操刀完成。

威尼斯遂赢得"狂欢节之城"的称号。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

仅限于举行的一些室内,人们戴上从购买的,尽情地欢乐。1852年,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