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温元件选型

测温元件选型

测温元件选型
测温元件选型

测温元件选型

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测温方式主要区分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

接触式测温常用的测温元件有:热电阻、热电偶、双金属。

热电阻

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工业用热电阻一般采用Pt10,Pt100,Pt1000,Cu50,Cu100,目前Cu50,Cu100基本也已弃用,铂热电阻也以Pt100应用最为广泛,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场合使用Pt1000,铂热电阻的测温的范围一般为零下200-800摄氏度,铜热电阻为零下40到140摄氏度。热电阻和热电偶相比,其不需要补偿导线,而且比热电偶便宜。

热电阻接线有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二线制连接方式存在引线电阻无法消除的问题,特别是远距离传输时,导致测量误差大,这种接法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

三线制连接方式在热电阻的根部的一端连接一根引线,另一端连接两根引线,这种方式与电桥配套使用,两根导线分别接在电桥的两个桥背上,另一根线接在电桥的电源上,消除了引线电阻的误差。三线制连接方式是最常用的热电阻连接方式。

四线制连接方式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二次仪表。这种接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主要用于要求高精度的温度测量场合。

热电偶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又称为塞贝克效应。闭合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势有两种电势组成: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的两端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电势,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所以他们产生的电势也不相同,而接触电势顾名思义就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相接触时,因为他们的电子密度不同所以产生一定的电子扩散,当他们达到一定的平衡后所形成的电势,接触电势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材料性质以及他们接触点的温度。

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热电偶具有一个标准规范,国际上规定热电偶分为八个不同的分度,分别为B,R,S,K,N,E,J和T,其测量温度的最低可测零下270摄氏度,最高可达1800摄氏度,其中B,R,S属于铂系列的热电偶,由于铂属于贵重金属,所以他们又被称为贵

金属热电偶,而剩下的几个则称为廉价金属热电偶。

B型热电偶:铂铑30-铂铑6,温度范围0~1600℃(短期内可用到1800℃);

R型热电偶:铂铑13-铂,温度范围0~1300℃;

S型热电偶:铂铑10-铂,温度范围0~1300℃(短期内可用到1600℃);

K型热电偶:镍铬-镍硅,温度范围-200~1200℃(短期内可用到1800℃);

N型热电偶:镍铬硅-镍硅镁,温度范围-200~1300℃(短期内可用到1800℃;

E型热电偶:镍铬-康铜,温度范围-200~750℃(短期内可用到900℃);

J型热电偶:铁--康铜热电偶,温度范围-210~1000℃;

T型热电偶:铜-康铜,温度范围-200~350℃(短期内可用到400℃)。

热电偶的信号传输需要补偿导线来进行传递,不同分度号的热电偶需要不同的补偿导线,其主要作用就是与热电偶连接,使热电偶的参比端远离热源,从而使参比端温度稳定。

热电阻、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远传信号温度器件。结构有两种,普通型和铠装型。

双金属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是一种测量中低温度的现场检测仪表。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的-80℃-+500℃范围内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温度。工业用双金属温度计主要的元件是一个用两种或多种金属片叠压在一起组成的多层金属片,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在温度改变时膨胀程度不同的原理工作的。是基于绕制成环性弯曲状的双金属片组成。一端受热膨胀时,带动指针旋转,工作仪表便显示出热电势所应的温度值。

接触式测温元件在选型时主要考虑插深、材质、过程连接、输出信号。

插深影响测量精度;材质选择主要看被测介质腐蚀性强弱、测量腐蚀性较强的介质一般

采取保护管衬氟的防腐措施;过程连接影响安装;输出信号决定信号采集模块或者二次表选型。

非接触式测温主要以红外测温仪为主。

红外测温仪的测温原理基于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基础。当用红外辐射测温仪测量目标的温度时首先要测量出目标在其波段范围内的红外辐射量,然后由测温仪计算出被测目标的温度。单色测温仪与波段内的辐射量成比例;双色测温仪与两个波段的辐射量之比成比例。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选择红外测温仪可分为三个方面:

(1)性能指标方面

如温度范围、光斑尺寸、工作波长、测量精度、响应时间等;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如环境温度、窗口、显示和输出、保护附件等;其他选择方面,如使用方便、维修和校准性能以及价格等,也对测温仪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2)确定测温范围

测温范围是测温仪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每种型号的测温仪都有自己特定的测温范围。因此,用户的被测温度范围一定要考虑准确、周全,既不要过窄,也不要过宽。根据黑体辐射定律,在光谱的短波段由温度引起的辐射能量的变化将超过由发射率误差所引起的辐射能量的变化,因此,测温时应尽量选用短波较好。

(3)确定目标尺寸

红外测温仪根据原理可分为单色测温仪和双色测温仪(辐射比色测温仪)。对于单色测温仪,在进行测温时,被测目标面积应充满测温仪视场。建议被测目标尺寸超过视场大小的50%为好。如果目标尺寸小于视场,背景辐射能量就会进入测温仪的视声符支干扰测温读数,造成误差。相反,如果目标大于测温仪的视场,测温仪就不会受到测量区域外面的背景影响。 确定光学分辨率(距离系灵敏)

光学分辨率由D与S之比确定,是测温仪到目标之间的距离D与测量光斑直径S之比。如果测温仪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必须安装在远离目标之处,而又要测量小的目标,就应选择高光学分辨率的测温仪。光学分辨率越高,即增大D:S比值,测温仪的成本也越高。

确定波长范围

目标材料的发射率和表面特性决定测温仪的光谱响应或波长。对于高反射率合金材料,有低的或变化的发射率。在高温区,测量金属材料的最佳波长是近红外,可选用0.18~1.0mm 波长。其他温区可选用1.6mm、2.2mm和3.9mm波长。由于有些材料在一定波长是透明的,红外能量会穿透这些材料,对这种材料应选择特殊的波长。如测量玻璃内部温度选用1.0mm、2.2mm和3.9mm(被测玻璃要很厚,否则会透过)波长;测量玻璃内部温度选用5.0mm波长;测低区区选用8~14mm波长为宜;再如测量聚乙烯塑料薄膜选用3.43mm波长,聚酯类选用4.3mm或7.9mm波长。厚度超过0.4mm选用8~14mm波长;又如测火焰中的CO2用窄带4.24~4.3mm波长,测火焰中的CO用窄带4.64mm波长,测量火焰中的NO2用4.47mm波长。

确定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表示红外测温仪对被测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定义为到达最后读数的95%能量所需要时间,它与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及显示系统的时间常数有关。如果目标的运动速度很快或测量快速加热的目标时,要选用快速响应红外测温仪,否则达不到足够的信号响应,会降低测量精度。但并不是所有应用都要求快速响应的红外测温仪。对于静止的或目标热过程存在热惯性时,测温仪的响应时间就可以放宽要求了。因此,红外测温仪响应时间的选择要和被测目标的情况相适应。

环境条件考虑

测温仪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应加以考虑并适当解决,否则会影响测温精度甚至引起测温仪的损坏。当环境温度过高、存在灰尘、烟雾和蒸汽的条件下,可选用厂商提供的保护套、水冷却、空气冷却系统、空气吹扫器等附件。这些附件可有效地解决环境影响并保护测温仪,实现准确测温。在确定附件时,应尽可能要求标准化服务,以降低安装成本。当烟雾、灰尘或其他颗粒降低测量能量信号,双色测温仪是最佳选择。在噪声、电磁场、震动或难以接近环境条件下,或其他恶劣条件下,光纤双色测温仪是最佳选择。

在环境条件恶劣复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测温头和显示器分开的系统,以便于安装和配置。可选择与现行控制设备相匹配的信号输出形式。

红外辐射测温仪的标定

红外测温仪必须经过标定才能使它正确地显示出被测目标的温度。如果所用的测温仪在使用中出现测温超差,则需退回厂家或维修中心重新标定。

近年来,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提高,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人体红外测温仪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红外线测温仪的研发背景 . (1) 1.1红外测温仪的实际应用 (1) 1.2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历程 (1) 第二章人体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和特点 (2) 2.1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理论依据 (2) 2.2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2) 2.3影响温度测量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 (3) 2.4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特点 (5) 第三章人体红外测温仪的硬件设计 (6) 3.1总体设计 (6) 3.1.1 整体框图设计 (6) 3.1.2 电路设计 (7) 3.2温度传感器 (8) 3.3放大电路的设计 (8) 3.4模数转换部分电路 (9) 3.5LCD1602显示电路 (10) 第四章软件设计 (12) 5.1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15) 5.2改进方案 (15) 5.3推广及应用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附录1 PCB板图 (18) 附录2 3D效果图 (19) 附录3 程序 (20)

人体红外测温仪 摘要:为了克服传统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主要缺点——需要测量者与被测目标近距离接触和测量不方便。在顾及仪器测量高精度前提下,以追求最低成本为原则,研制了非接触式热释电红外测温仪,实现了对物体表面温度快速准确的测量。本文也设计了红外测温仪的整体系统构架。根据热释电原理,主要针对人体体温测量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开发,开发包括整体方案,硬件电路,单片机程序和主机程序。并利用设计出来的红外测温仪在环境温度30℃下对人体温度和水温进行了测量,对人体的温度测量的误差低于±0.1℃,提高了测量精度。人体测温仪的设计主要为适应人体体温快速无接触测量的需要。主要介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最适宜人体红外线检测的热释电传感器PM611的优点和等效电路,阐述了基于热释电传意器的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讨论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简单介绍了测温系统的适用条件。 关键词:温度测量,热释电,A T89C51

常见电子元件选型方法

电子元器件选型 目录 一、集成电路 (1) 二、二极管 (2) 三、功率MOS (2) 四,三极管 (3) 五,电解电容 (3) 六,瓷片电容 (4) 七,薄膜电容 (4) 八,电阻 (5) 九,磁性元件 (6) 十,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 (7) 十一,印刷电路板 (7) 十二,保险丝 (8) 十三,光耦 (8) 电子元器件选型主要注意的几个参数和标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些都是比较保守的值,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提高。 一、集成电路 因为集成电路的复杂性和保密性,一般我们只能根据半导体结温来推断集成电路的可靠性了。 我们通常规定: 1,最大工作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80% 2,最大输出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75% 3,结温,最大85摄氏度,或不超过额定最高结温的80%

二、二极管 二极管种类繁多,特性不一。故而,有通用要求,也有特别要求: 通用要求: 长期反向电压<70%~90%×VRRM(最大可重复反向电压) 最大峰值反向电压<90%×VRRM 正向平均电流<70%~90%×额定值 正向峰值电流<75%~85%×IFRM正向可重复峰值电流 对于工作结温,不同的二极管要求略有区别: 信号二极管< 85~150℃ 玻璃钝化二极管< 85~150℃ 整流二极管和快恢复、超快恢复二极管(<1000V)<85~125℃ 整流二极管和快恢复、超快恢复二极管(≥1000V)<85~115℃ 肖特基二极管< 85~115℃ 稳压二极管(<0.5W)<85~125℃ 稳压二极管(≥0.5W)<85~100℃ Tcase(外壳温度)≤0.8×Tjmax-2×θjc×P,2×θjc×P<15℃,θjc是从结到壳的热阻,P是功率损耗。这是一个可供参考的经验值。 这里很多指标给的是个范围,因为不同的可靠性要求和成本之间有矛盾。所以给出一个相对比较注重可靠性的和一个比较注重成本的两个值供参考。下面同理。 三、功率MOS VGS<85%×VGSmax(最大栅极驱动电压) ID_peak<80%×ID_M(最大漏极脉冲电流)

最新5温度测量仪表汇总

5温度测量仪表

第五章 温度测量仪表 第一节 概述 在化工生产中温度是个最常见和非常重要的物理参数。由于物体的很多物理及化学性质都与温度有关,很多生产过程都必须在适当的温度下才能进行,因此,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控制十分重要。 一、 概念 1、 什么是温度? 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状态参数,也可以说是对物体冷 热程度的一种度量。 2、 温标: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是温度的标尺。常用温标有摄氏温 标(℃)、华氏度(℉)和凯氏温标(K )三种,且℃=5/9 (℉- 32);℉=9/5 ℃+32;℃=K-273.15。 二、测温仪表的分类 测温仪表根据其在使用时感温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第二节 热电阻 热电阻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根据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再用显示仪表把电阻值的变化显示出来。 测温仪 接触非接触式 膨胀压力表热电阻热电偶Pt10、B 、S 、K 、液体膨胀固体膨胀水银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光学高温辐射高温比色高温

工业使用热电阻可检测-200~+500℃范围的温度,其使用特点是:测量精度高,尤其适用于低温测量;常用热电阻有铂、铜热电阻。 一、热电阻的材料 用作热电阻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性质: ①具有较大的电阻温度系数;②电阻率要大;③电阻与温度近于线性关系;④热容量 小;⑤物理化学性质稳定;⑥易加工、复制性强,价格便宜。 二、铂热电阻。 1、铂的纯度:是用电阻比R100/R0来表示;R100是铂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沸点时阻值;R0是铂在水三相点的电阻值。 2、连接方式:采用三线制连接,目的是在与电桥构成测温仪表时,可 从减小一、二次仪表间连接导线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误 差。 三、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热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式:R t=R0〔1+∝0(t-t0)〕; R0—温度为t0时的电阻值;∝0—温度为t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 热电阻测量的温度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平衡电桥)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指示或记录被测介质的温度。 第三节热电偶 热电偶温度计使用范围广,可以完成-100~16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且便于远距离传送与集中检测。 一、测温原理: E AB(T,T0)=E AB(T,0)-E AB(T0,0)

高精度红外线人体测温仪DT-8816H华盛昌 人体温度计

高精度红外线人体测温仪DT-8816H华盛昌(CEM)DT8816H无线传输 (上海同倍检测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444587268.html,) CEM DT-8816H是一款专业测量人体额头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根据吸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进行测量,对人体无辐射作用。 DT-8816H同时配对数据记录器,通过无线RF进行传输存储,最多可存6000组数据(含日期时间、温度值),特别适合幼儿园、海关机场、医疗卫生站等场所的群体型人体温度测量。该数据记录器自带LCD屏,可进行相关数据读取,也可与PC连接,通过配套软件把数据下载到电脑进行分析和报表生成。 DT-8816H特色 1.非接触式测量,有效减少病菌交叉感染 2.设有体内和体表两种测量模式: 体内:专门测量人体温度 体表:可以用来测环境、物体表面温度 3.快速测量,响应时间仅为0.5秒 4.具有记忆功能,可存储32个测量值 5.可设置报警功能,高于报警值时,蜂鸣报警 6.不可见红外光测量 7.RF无线传输功能 8.配原厂数据记录器,可存储6000组数据,带USB接口

测温仪结构和显示屏 1.LED指示灯 2.LCD显示屏 3.体内/体表模式 4.红外感应探头 5.向下键 6.向上键 7.MODE模式键 8.测量扳机 9.表面温度提示 10.人体温度提示 11.温度数值显示 12.存储位置 13.蜂鸣符号 14.℃/℉单位 15.低电提示 16.存储的温度值 记录器结构和显示屏 1.LCD显示屏 2.MAX/MIN最大最小值键 3.LED指示灯 4.Time/Date时间/日期键 https://www.doczj.com/doc/444587268.html,B接口 6.表面温度模式 7.最大最小值 8.低电提示 9.内存容量指示 10.人体温度模式 11.时间/日期显示 12.℃/℉单位 13.温度数值显示 14.FULL内存存满提示

5温度测量仪表

第五章 温度测量仪表 第一节 概述 在化工生产中温度是个最常见和非常重要的物理参数。由于物体的很多物理及化学性质都与温度有关,很多生产过程都必须在适当的温度下才能进行,因此,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控制十分重要。 一、概念 1、 什么是温度? 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状态参数,也可以说是对物体冷热程度的一种度量。 2、 温标: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是温度的标尺。常用温标有摄氏温标(℃)、 华氏度(℉)和凯氏温标(K )三种,且℃=5/9 (℉-32);℉=9/5 ℃+32;℃=K-273.15。 二、测温仪表的分类 测温仪表根据其在使用时感温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第二节 热电阻 热电阻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根据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再用显示仪表把电阻值的变化显示出来。 工业使用热电阻可检测-200~+500℃范围的温度,其使用特点是:测量精度高,尤其适用于低温测量;常用热电阻有铂、铜热电阻。 一、热电阻的材料 用作热电阻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性质: ①具有较大的电阻温度系数;②电阻率要大;③电阻与温度近于线性关系;④热容量小;⑤物理化学性质稳定;⑥易加工、复制性强,价格便宜。 二、铂热电阻。 1、 铂的纯度:是用电阻比R 100/R 0来表示;R 100是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时阻值;R 0是铂在水三相点的电阻值。 2、 连接方式:采用三线制连接,目的是在与电桥构成测温仪表时,可从减小一、 二次仪表间连接导线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误差。 三、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热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式:R t =R 0〔1+∝0(t-t 0)〕; R 0—温度为t 0时的电阻值;∝0—温度为t 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 测温仪表 接触式 非接触式 膨胀式 压力表式 热电阻式: 热电偶式: Pt10、Pt100 B 、S 、K 、E 、T 液体膨胀式: 固体膨胀式: 水银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 光学高温计 辐射高温计 比色高温计

额温枪(测温仪)解决方案开发

额温枪(测温仪)解决方案开发 额温枪是一种能够精准测量人体温度的的医疗设备,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几个部位来测量,如测量耳朵温度、测量额头温度。这几个部位是直接反应人身体因为疾病出现的发烧发热的现象,额温枪是在距离患者3到10cm进行测量,不会直接接触患者,从而杜绝病毒或者细菌类传播的疾病。它的基本原理也很简单: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即-273℃时,物体会向外辐射红外线。使用红外线探头获得不同物体的红外光线强度,经过放大电路和模数转化电路,即可将温度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 一、红外体温枪方案功能规格: 测量方式:非接触式 测温范围:前额:32-43表面温度0-60 测量精度:±0.2C 测量时间:≤1秒 测量距离:1-10CM 测量方法:红外线测量 发射率:0.95 红外波长:5-14um 按键:开关机/记忆,start 功能:高温报警,记忆温度10次 组成:由热电堆式红外传感器,微处理存储器,液晶显示屏及外売组成 适用范围:通过测量额头热辐射来显示被测对象的体温 可测量耳温与额温 低电压提示功能 无操作60秒自动关机,更省电; 可定制时间显示,环境温度显示,语音报数,LED背光,冷光片EL背光等功能。 二、实现原理与方案设计

(1)热电堆传感器 热电堆传感器是额温枪方案的核心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又称作第一热电效应,是指由于两种不同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通常,热电堆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和灵敏度为5~90mV/)。 (2)MCU处理器 由于热电堆传感器传感器的灵敏度为5~90mV/,这种毫伏级别的信号可以通过MCU 的AD检测到,并计算出对应的温度。(如果传感器的灵敏度更小比如1mV左右,也先通过精密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后再交由MCU检测)。 此时,还要注意到去除环境温度的影响,例如上述方案图中有环境温度采集器,当热点堆传感器采集到人体温度后,还需要通过算法去除环境温度的干扰。 (3)液晶显示屏 当传感器采集到人体温度数据后,传递给MCU计算去除环境干扰,需要将采集到的的人体温度通过液晶显示屏来显示出来。 (4)蜂鸣器 假如采集到的人体温度超过正常值(一般37.3),此时会通过蜂鸣器来报警,表示此患者的温度高于正常值。

红外测温仪使用说明书

红外测温仪及二次表现场使用 说明书

双波长红外测温仪 为了解决温度的测量问题,温度的自由选择问题,以及长期稳定的校准需要等,威廉姆森设计了双波长高温计,这使得威廉姆森温度的测量上远远超过了业界的其它测温产品,显示出威廉姆森显著的优势 传感器概述: 相对与单波长温度传感器,双波长红外测温仪的主要优点在于: ●对于难测量的物体(如灰色金属表面),红外测温仪采用自动 补偿的方法从而增加准确度。 ●目标大小小于传感器目标直径,如电线,或移动的目标等,它 也可以准确无误的测量。 ●目标在部分受到阻挡镜头模糊时,或干预媒体,如烟雾,灰尘, 和/或水喷雾,双波长红外测温仪仍然可以准确和可靠的测量

williamson 有两种类型的高温计的设计。双波长及双色彩设计。这两种温度测量技术是基于相同的物理原理主要涉及测量红外能量 在两个相邻的波长之间计算的比例通过这两项测量,确定温度。两者的设计不同点在于:双色彩设计采用了两个层次的红外探测器被称为“夹心探测器” ,而双波长技术采用“单一探测器”的设计(见图) 。 基于其独特的技术测量红外能量,双波长红外测温仪设计提供了一些优势。 一, 在恶劣的环境下更高的稀释信号因子。提高了传感器的控制能力,使它可以穿过脏的窗口或水喷淋,喷雾油,烟,和尘埃等。从而也提高了测量精度这使得它对被测物体表面的氧化物,熔融金属,有光泽的金属(低辐射)等都不会受到影响 ,包括应用目标大小小于传感器目标直径,如电线,或移动的目标等,它也可以准确无误的测量。 双波长 双色彩

二、可根据需要定制温度范围,测量目标的温度可以低至300 C 以 下 三、长期稳定的校准过程监测与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使得测量结果准 确无误。 红外测温仪现场连接方式按现场接线图连接 工作正常时LCD上应显示LO TEMP 红外测温仪工作基本原理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 1.围 本规程给出了温度测量系统一次、二次测量设备及氧化锆测量系统的检修工艺、检修方法,使用于华润热电生产现场的温度测量元件、仪表和回路的现场维护、检修。 2. 热电偶的检修 2.1 检修项目 2.1.l 清扫接线端子盒,及套管外部灰尘、锈垢。 2.1.2 检查绝缘、电极和接线情况。 2.1.3 热偶工作端清理、检查、焊接。 2.1.4 热电偶的校验。 2.1.5 保护套管检查。 2.2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2.1 热偶套管、端子盒部和外部不得有灰垢,接线端子螺丝密封圈齐全完好、紧固。 2.2.2 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时,非接壳式热电偶的热偶丝对套管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M--(250V摇表)。 2.2.3 新制作的热电偶电极直径均匀、平直、无裂纹、瓷套管孔光滑。工作端绞接成麻花状,其长度为电极直径的4~5倍,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无夹灰,呈球状。 2.2.4 使用中的热偶工作端应无裂纹、脱层、腐蚀、磨损现象。套管无磨损。 2.2.5 热偶元件的正、负极应有明显标志,并有元件安装位置标牌。 2.2.6 热偶示值检定点一般按表1规定,也可按需要确定检定点,其检定周期随主设备大修进行, 2.2.7 每两次设备大修检查一次保护套管,并进行金相分析。 2.2.8 常用的热电偶的检定误差,应符合表2规定。

2.3 热电偶的焊接和处理方法 2.3.1 参考表3规定鉴别热电偶的损坏程度。 表3 热电偶的损坏程度 2.3.2 普通金属热电偶有轻度损坏时,如果长度允许,可将工作端与自由端对调重新焊接。中度以上损坏应更新:贵金属热电偶有轻度和中度损坏时,应进行清洗退火处理,损坏较严重时应报废。处理过的热电偶必须经过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3.3 清洗和退火的方法是,首先去掉热电偶上的绝缘瓷管,用(30—50)%的硝酸水溶液,将热电偶洗涤1小时,再用蒸溜水冲洗。然后将热电偶的两根电极分开约30悬空接入电路,调整凋压器使加热电流为10.5 A—11.5A(热电偶直径为0.5mm)。用光学高温计测量热电偶温度,当温度达到1100℃~1150℃时,即用化学纯硼砂块接触热电偶的两个上端。使硼砂溶化成滴、顺热电偶下流,进行多次清洗直至电极表面发白并呈现出金属光泽为止。然后将热电偶放入蒸溜水中煮沸数次,使电极上的硼砂彻底洗净为止。最后将热电偶接入电路,通以10.5~A 11.5A电流,进行1小时退火。 2.3.4 热电偶的焊接。 2.3.4.1 用交流或直流220V或llOV的电流通过石墨电极产生弧光进行焊接。焊接前,先把应焊的一端对齐,并撒上硼砂作保护,置于电弧光中熔化,时间约(4—5)秒。待焊接点成球状后迅速取出,然后用热水洗净电极上的残渣。用此法焊接铂铑一铂时,为避免热电偶中渗进碳,不允许热电偶和石墨电极直接接触。只能在弧光中焊接(以直流电弧焊接较适宜)。 2.3.4.2 气焊。气焊就是一般的乙炔焰等火焰焊接,各种热电偶均可采用。焊时把焊接的热电偶顶端并齐或绞成麻花状,撒上硼砂后用乙炔焰焊接。焊接时必须用焰心加热,这样焊接才能焊的光滑。焊成的热电偶应放在热水中洗干净。 2.3.4.3盐水焊接。这种焊接方法适用于贵金属热电偶的焊接,焊接装置示意如图1所示。焊接前将热电偶的一端并齐或绞成麻花状(长度一般15mm),用带绝缘把手的夹持器夹住热电偶电极,接通电源后,

DT测温仪说明书

DT 系列非接触式光纤传感测温仪 GXW/DT Series Non - Contact Fibre - optic Pyrometer 使 用 说 明 书 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传感器事业部 地址:西安高新区新型工业园发展大道18号 电话:(029) 85691775, 85691327 传真:(029)85691327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44587268.html, Email: fosmarket@https://www.doczj.com/doc/444587268.html, DT 测温仪

一.概述 DT系列非接触式光纤传感测温仪是一种结合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和光纤传感技术,实现高精度、高重复性、快速响应、非接触式测量和高性能价格比的新型光纤传感类测温仪。 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冶炼、粉末冶金、铸造、轧钢、电力、化工、玻璃、陶瓷生产、 热处理、中高频感应加热、焊接等行业。 该系列测温仪曾获得93年国家新产品证书、97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96年被 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光纤传感测温仪采用光纤探头与电子处理单元分离的结构,探测热源辐射的红外波密度,经光纤传导进入光电转换单元,经放大、线性化处理后,得到与被测温度信号成线性关系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可将该信号接入数字显示调节仪,显示温度值,或设定温度区限以控制温区工况; 也可将测温仪的输出信号接入计算机,根据设定工艺曲线,进行多点多量程的温度控制。光纤传感测温仪的原理框图如下: 原理框图 二.主要技术指标 1、测温范围: 400℃~1200℃,500℃~1400℃,650℃~1650℃, 800℃~1800℃,1000℃~2500℃,1600℃~3000℃ 2、精度:0.5(± 0.5% 满量程) 3、分辨率:0.5℃ 4、响应时间: <10ms 5、距离系数:75:1,最小测量直径:Φ2mm(目标在150mm处) 6、输出:0~5VDC;4~20m A 7、工作电源:±12VDC(四线制) 8、目标距离: 0.5m--2m

常用温度测量仪表分类

温度测量仪表的分类 温度测量仪表按测温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通常来说接触式测温仪表比较简单、可靠,测量精度较高;但受耐高温材料的限制,不能应用于很高的温度测量。非接触式仪表测温是通过热辐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测温元件不需与被测介质接触,测温范围广,不受测温上限的限制,也不会破坏被测物体的温度场,反应速度一般也比较快;但受到物体的发射率、测量距离、烟尘和水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测量误差较大。 按工作原理分为膨胀式、电阻式、热电式,辐射式。 玻璃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膨胀原理测温,双金属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膨胀原理测温,热电阻根据热阻效应原理测温,热电偶根据热电效应原理测温,辐射高温计根据热辐射原理测温。 一、热电偶 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优点是: ①测量精度高、热惯性小。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④输出信号为电信号,便于远传。 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 回路中形成一个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 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工业用热电偶的测温范围见下表: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端的温度不能超过100℃,B偶不用补偿导线,用普通的屏蔽线。

红外线人体测温仪与工业红外测温仪区别

红外线人体测温仪与工业红外测温仪区别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 了解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环境工作条件及操作和维修等是用户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红外测温仪的基础。光学系统汇集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以及位置决定。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仪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按照仪器内部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除此之外,还应考虑目标和测温仪所在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气氛、污染和干扰等因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及修正方法。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在此我们要说明一点:红外测温仪不论是人体的还是工业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主要区别在于信号的数据处理过程和在一定距离下的温度标定过程。温度标定是所有红外测温仪精度的检测过程。人体测温仪在普通的测温仪基础上做了更符合人体温度的范围,如30-45度这个温度范围。在标定过程中也只对这一段温度进行更细致的校准。普通工业测温仪只是温度范围更广,测量距离更远,一般测量高温比较多。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各式红外测温仪,大立科技专业从事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像仪、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多年,经过长期稳健的发展,已从研究所成长为具有较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且经营业绩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 红外线人体测温仪与工业红外测温仪区别就讲到这里,大立科技将继续沿着改革、创新、求实、发展的道路前进,力争成为世界上优佳的红外热像产品生产企业,并用优良的业绩回报社会。 更多详情请拨打咨询热线或登录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444587268.html,/咨询。

真空吸附回路设计与气动元件选型

引言 CTP(Computer-to-plate)即脱机直接制版。CTP就是计算机直接到印版,是一种数字化印版成像过程。CTP直接制版机与照排机结构原理相仿。起制版设备均是用计算机直接控制,用激光扫描成像,再通过显影、定影生成直接可上机印刷的印版。计算机直接制版是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直接将文字、图象转变为数字,直接生成印版,省去了胶片这一材料、人工拼版的过程、半自动或全自动晒版工序。以前CTP供版过程大部分靠人工来完成,而且版材位置容易摆放不准确,造成版材不同程度损伤,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劳工费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CTP的自动化程度,我们在现有的CTP设备上面增加了一套外围自动供版设备,使供版更加的安全和效率,大大的省去了劳动力。该设备主要通过真空泵进行抽气,使抽气端达到真空负压,然后靠在版材附近的吸盘因真空引力来垂直吸附版材,同时排气端对上升一定角度的版材吹气,产生向上的气流,吹落可能连带吸起的版材或者衬纸。 真空泵吸附系统设计 一般真空吸附通过真空发生器进行吸附,如下图所示: 1-减压阀 2-真空供应电磁阀 3-气控换向阀 4-真空发生器 5-真空压力开关 6-过滤器 7-真空电磁破坏阀 8-消声器 9-工作缸

真空发生器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 图中的PV 为供压口,真空供应电磁阀2 通电后,气控换向阀3 左端进气,压缩空气通过气控换向阀3 和真空发生器4 喷射,使真空吸取口Ⅰ产生负压吸住工件。当吸稳工件,真空度达到真空压力开关 5 所设定的压力时,则发出电信号,进行工作。当真空破坏电磁阀7 通电后(真空供应电磁阀2 同时断电),空气经真空破坏电磁阀7、密闭腔Ⅱ处进入真空吸附夹具密封腔,消除真空,释放工件。 但是由于我们要用真空泵来产生真空负压,并需要排气端对版材进行吹气,所以真空发生器无法满足要求。一般真空泵吸附物体的整个系统需要有过滤器,电磁阀,消声器等气动元件组成,为了满足真空泵抽气端吸气产生真空负压,排气端吹气产生正压,设计了2套不同气压回路,如图所示: 图1 图1这套回路主要有1-喷嘴、2-气泵、3-两位三通电磁阀、4-过滤器、5-气源、6-减压阀、7-压力表、8-单向阀、9-消音器、10-两位三通电磁阀、11-过滤器、12-吸盘组合、13-版材或者衬纸。当供版系统准备吸附版材时,2-真空泵和10-两位三通电磁阀通电工作,2-真空泵进行抽气,10-两位三通电磁阀换向。气体从12-吸盘进入,通过11-过滤器过滤掉外界气体中的杂质,防止气体的夹带的小颗粒物体损坏和堵塞后面的气动元件。然后推开9-单向阀,进入到6-减压阀,调节6-减压阀来控制回路中气体的压力,从来达到调节吸盘吸附力的效果。吹气时,3-两位三通电磁阀通电换向,气体由5-气源进入经过4-过滤器,对板材进行吹气;而12-吸盘处将不再进行抽气,8-单向阀防止气体回流,保持吸盘附近的回路的真空度。当供版过程完成时,10-两位三通电磁阀通电换向,由于1-吸盘处存在真空负压,气体将从9-消音器进入,调节吸盘中的气压,从而释放工件。为了防止泄气产生噪音加装了9-消声器,减轻整个系统的噪音。该回路的优点是可以调节流量和真空度,针对不同的吸附物体可以调节不同的吸附力,而且具有延时功能,能有效地对版材进行吹气;缺点是由于整个回路中各种气动元件容易产生泄露现象,回路比较复杂,系统协调程度要求比较高。

温度测量仪表标准作业指导书

温度测量仪表标准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细化和量化温度测量仪表设备的安装、故障排除和校验维护,使温度测量设备正确稳定运行。 二、范围 热电偶、热电阻、双金属温度计等温度测量仪表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作业 三、作业流程图 四、标准作业指导 第一部分:温度测量仪表安装----以热电偶安装为例 1、作业准备 、作业材料 、热电偶测温原理及结构 1)热电偶测温原理 热电偶测温原理是基于赛贝尔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相连构成回路,若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形成热电势。这个回路产生 的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组成。由于导体材料一定,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 实际上是热电偶两端温度的函数,而且只与温度有关。 2)热电偶的结构 常用的热电偶是由热电极(热偶丝)、绝缘材料(绝缘管)和保护套管等部分构成的。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标准热电偶有国家标准的热电势与温度、容许的误差、标准分度表等。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 电偶全部按IEC国标生产,并指定S、R、B、K、E、J、T7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 统一设计型热电偶。非标准型热电偶则一般用于特殊场合,国家并没有统一制定 严格的标准。

、热电偶的选型 具体选型流程为:型号的选择—分度号的选择—防爆等级的选—精度等级的选择—安装固定形式的选择—保护管材质的选择—长度或插入深度的选择。 在选择热电偶的时候,要根据所要求的使用温度范围、所需精度、使用气氛、测定对象的性能、响应时间和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进行参考。 1)选择测量精度和温度测量范围。 使用温度在1300℃~1800℃,要求精度比较高时,一般选用B型热电偶; 要求精度不高,气氛又允许可用钨铼热电偶,高于1800℃一般选用钨铼热电 偶;使用温度在1000℃~13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可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 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K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低于400℃一般用E型 热电偶;250℃以下及负温测量一般用T型电偶,在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而 且精度高。 2)使用环境气氛的选择。 S型、B型、K型热电偶适合于强的氧化和弱的还原气氛中使用,J型和T型热电偶适合于弱氧化和还原气氛,J型和T型热电偶适合于弱氧化和还原气氛,若使 用气密性比较好的保护管,对气氛的要求就不太严格。 3)选择耐久性及热响应性。 线径大的热电偶耐久性好,但响应较慢一些,对于热容量大的热电偶,响应就慢,测量梯度大的温度时,在温度控制的情况下,控温就差。要求响应时间快又要 求有一定的耐久性,选择铠装热电偶比较合适。 4)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对热电偶的选择。 运动物体、振动物体、高压容器的测温要求机械强度高,有化学污染的气氛要求有保护管,有电气干扰的情况下要求绝缘比较高。 2、热电偶的安装 、介质温度的测量 测量介质温度的热电偶通常采用插入式安装方法,配保护套管和固定装置,保护套管直接与被测介质接触。 、基本安装形式 根据固定装置结构的不同,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安装形式: 1)固定装置为固定螺纹的热电偶,可将其固定在有内螺纹的插座内,它们之间的垫 片作密封用。 2)固定装置采用活动紧固装置,如无固定装置的热电偶(需另外加工一套活动紧固 装置),其安装形式如图2所示。热电偶安装前缠绕石棉绳,由紧固座和紧固螺

非接触式人体温度测量仪设计论文

西电“星火杯”论文 人体温度非接触式测量仪 院系: 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 021012 作者:02101165 02101109 02101169 02101135 021011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摘要 红外测温技术由于其方便、快速、准确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航空以及钢铁制造等工业中。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基于红外热释电温度传感器TPS434的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的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实现电子体温计的电路原理以及程序流程。 系统工作原理是智能电子体温计是一种典型的智能化仪表,它以单片机作为核心,在软件控制下,与其它硬件电路相结合,实现智能化的体温测量。系统硬件组成环节主要有:温度传感器、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系统、液晶显示模块和语音芯片。其软件部分包括:A/D转换、数字滤波、智能功能以及显示等程序。其工作原理是:体温信号由温度传感器变换为电信号后,进入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处理以满足A/D转换器的要求,然后在A/D转换程序控制下经A/D 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此信号送入单片机系统,利用单片机本身的软件功能进行数字滤波、线性化处理、数据存储、逻辑判断,从而实现相应的智能功能。并将最后的测量结果送人液晶显示模块,在显示程序控制下进行显示,包括显示温度数据和汉字。同时语音芯片在程序的控制下进行语音播报。从而使测温前后的各种操作更趋于智能化和人性化。 关键词: 单片机; 红外体温计; 热电堆; 热敏电阻; TPS434;

ABSTRACT The technique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widely used in iatrology, aviation,and stell manufacture because of its convenience, fast speed and high accuracy. This paper introduce a method to design an un-touched electronic thermometer which based on MS51 single chip and infared sensor TPS434. Also, it gives the principle of the electronic thermometer and the programe flow figure. System is the principle of intelligent electronic thermometer is a typic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to SCM as its cor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oftware, hardware and other circuits combined, and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hardware links are: temperature sensors, amplifier, A / D converter circuit, SCM system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s and voice chips. Some of its software, including: A / D converter, digital filtering, intelligent show, and other functions and procedures. Its working principle is: the temperature signals from temperature sensors to transform electrical signals, into the amplifier to zoom in processing to meet the A / D converter requirements, and then in the A / D converter controlled under the A / D converter into digital Signal. This signals into the SCM system, using their own SCM software for digital filtering, linear processing, data storage, logical judgement, thus realizing the corresponding intelligent functions. And the final survey results to g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s, are displayed under the program control, including temperature data and display Chinese characters. At the same time voice chip in the process conducted under the control of voice broadcast. So that the temperature before and after various operations tend to be more intelligent and humane. Keywords: Single chip; Infared thermometer; Thermopile; Thermistor; TPS434;

立式人体测温仪CW110B

立式人体测温仪CW110B 产品名称:CW110B红外线人体温度筛选仪 产品简介: 红外线体温筛选矩阵适用于人流量大的公共场合快速监测人体体表温度的专业仪器。具有非接触式测温、准确度高、测量速度快、超温语音报警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出入境口岸、港口、机场、码头、车站、机关、学校、影剧院等场合使用。 立式人体测温仪工作原理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均会依据其本身温度的高低发射定比例的红外辐射能量。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 系。人体温度在(36~37℃)依据此原理便能准确的地测定人额头的表面温度,

修正额头与实际体温的温差便能显示准确的体温。 立式人体测温仪产品特点 1.非接触式测试,安全可靠; 2.落地式设计,经过扫描探头检测的范围0.3秒钟内(或小于0.3秒)即可显示结果; 3.检测结果数码显示,红、绿发光二极管显示工作状态清晰、直观; 立式人体测温仪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10°C~35°C; (2)相对湿度:≤80%; 测量温度范围:20-45℃ 显示精度:0.1℃ 测量距离:可以在距体表30-80cm范围内非接触测量 距离系数:10-16 测量时可数字设置最高报警温度,设置精度为0.1℃,超限声光报警,同时具有最高温度读数记忆保持功能 响应时间:0.5秒 警示响应时间:不大于2秒 使用环境温度:10-40℃ 电源:市电(AC220V) 使用方式:台式;安装在选配的三角架上可随意调节高度和旋转、俯仰角度,方便的对准要测量的部位。 立式人体测温仪产品特点 1. 测量快速:只需1秒,及时测量体温。适合大批量学生集体检测体温,高效有序。 2. 测量安全:非接触式测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的伤害和毒害。 3. 测量准确:模块内部采用特殊的非线性处理技术,环境温度自动补偿,消除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保证红外体温及测量更加的准确。 4. 使用简单方便:适合任何年龄得人,只要把头部对准额头一秒钟。配备的三角支架,可根据被测人群身高自行调整高度。 5.与其他体温检测仪器简单比较:传统体温计:玻璃制造,易碎,怕摔,而且需要接触身体并保持一段时间,比较麻烦且效率不高。适用于单人使用,不适合大批量人群检测。 我们为什么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不使用手持式人体测温仪的原因需要专门人员操作并观察记录。同时提醒:部分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将工业用红外测温仪混迹于医用红外测温仪中,而工业红外测温仪使用的瞄准光束是激光,众所周知,激光对人体是有害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红外瞄准和激光瞄准: ⑴.红外瞄准:被动式的,通过感应物体的热量实现瞄准(发热源)。能在全黑条

303b红外测温仪产品说明

VICTOR303B说明书 一、产品简介 VICTOR303B是一种专业手持式非接触红外线测温仪,使用简单,设计严谨,测量准确度高,测温量程范围宽等特点。它具有激光瞄准,带背光源LCD显示器,超温报警,发射率可调及自动关机功能。使用时,只须将探测窗口对准物体,就能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二、基本工作原理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物体,均会依据其本身温度的高低发射一定比例的红外辐射能量。辐射能量的大小及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依据此原理,能准确地测定物体的红外发射能量,便得出被测物体的准确温度。 三、产品特点 ◆采用HEIMANN红外测温探头,测量精度高,性能更稳定; ◆具有测量温度高(阀值可设置)、声音提示功能; ◆背光型液晶(LED)数字显示; ◆华氏、摄氏两种模式选择; ◆发射率0.1~1.00可调; ◆内置激光瞄准器; ◆自动关机功能(节省电池耗费); ◆体积小巧、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四、主要技术指标 (一)、正常工作条件: 1.环境温度: 10℃~30℃; 2.储存温度: -10℃~40℃ 3.相对湿度:≤90%; 4.电源:一只9V电池(NEDA1604/6F22或同等型号); (二)、基本尺寸: 97mm×43mm×160mm(长×宽×高)。 (三)、重量(净重):125g(不含电池)。 (四)、LCD显示分辨力(精确度):0.1℃/℉。 (五)、测量范围:-20℃~550℃(-4℉~1022℉)。 (六)、消耗功率:≤50mw。 (七)、测量误差:±2.0℃或±2%(在0℃-25℃为±3.0℃)取大值。 (八)、测量时间:≤0.5秒。 (九)、测量距离:D:S=12:1(测量距离与物体目标比,测量条件:真空介质)。 (十)、自动关机时间:60秒。 (十一)、安全设计标准:符合欧洲CE安全规范。 EMC/RFI 在强度3伏特/米的射频电磁场中,可能影响读数,但是仪器性能不会受到永久影响。 ﹡注意:在3V/m频率350MHz~550MHz的电磁场中,最大误差是8℃(46.4℉)。 五、使用方法 安全条款 1.当激光光束打开时,请小心使用; 2.请不要将激光光束对着人或动物的眼睛; 3.请不要将激光光束射向物体表面反射到人的眼睛里; 4.请不要将激光光束射向任何可爆气体。 测量步骤方法 1.为了测得精确的温度值,本测温仪装好电池后,应放置10分钟后方可进行测量,如果移置新环境(新 地点)时,也需要10分钟后开始测量。 2.将探测窗口对准被测物体抠动把手的测量键,测温仪自动开启,提示‘滴’的一声,同时显示测量结

(完整word版)人体红外测温仪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

题目人体红外测温仪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高凯学号1213024120 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 1204 班 指导教师赵峰 完成地点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 2016年6月5日

陕西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 院(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通信1204) 学生姓名高凯 一、毕业设计题目人体红外测温仪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 二、毕业设计工作自 2015 年 11 月 9 日起至 2016 年 5 月 18 日止 三、毕业设计进行地点: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 四、毕业设计应完成内容及相关要求: 设计内容:研究非接触式热释电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实现对物体表面温度快速准确的测量装置。设计红外测温仪的整体系统构架。根据热释电原理,主要针对人体体温测量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实现,具体包括整体方案,硬件电路,单片机程序和主机程序。并利用设计出来的红外测温仪在环境温度30℃下对人体温度和水温进行了测量,对人体的温度测量的误差低于0.5℃。 设计要点:(1)熟练应用单片机进行电路系统设计;(2)掌握热释电红外测温原理,建立起测量温度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函数关系;(3)设计测温电路系统,测温距离不小于10cm;(4)根据电路原理图,制作电路板,完成样品制作、调试、改进;(5)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分析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6)撰写论文。 六、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 1.开题报告截止日期:2016年3月18日 完成任务:(1)开题报告撰写,并于指定时间在系统中提交开题报告。(2)完成在系统中下达的外文翻译原文并提交。 2. 论文(设计)实施阶段截止日期:2016年5月18日 完成任务:(1)查阅文献资料拟定毕业论文(设计)大纲,进行相关实验、调查或文献综述。(2)4月中旬必须在系统中提交中期检查,教师审核后按照整改意见修改。(3)提交初稿,教师进行初审,退回修改,直到初稿审核通过,进行定稿阶段。 3. 评阅及答辩阶段截止日期:2016年6月13日 完成任务:(1)定稿论文评阅,答辩PPT制作。(2)论文答辩,答辩后按照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终稿定稿。 指导教师签名赵峰专业负责人签名王战备 学院领导签名熊晓军批准日期 2016-01-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