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是: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②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
恩格尔曼( Engelmann )的实验:
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
⑴水绵有带状叶绿体且螺旋状分布于细胞中; ⑵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排除了光和氧气的 影响; ⑶选用极细光束和好氧细菌进行检测,能够准 确判断释放氧气的部位; ⑷进行了黑暗和曝光的对比,从而明确实验结 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
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
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
蒸气处理叶片,成功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5)该实验中叶片内含有的叶绿素等色素,会对碘液处理
后表现出的蓝色造成干扰,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为增强实
验效果,对叶片应做怎样的处理?
蜡烛 熄灭
小鼠 死亡
蜡烛 不熄
小鼠 不死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
结论1:只有在光下 植物才能更新空气。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结论2:植物体的绿叶在光 下才能更新空气。
1782年,拉瓦锡实验 结 果 :
结论:光合作用过程需要CO2
参与。
1.下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 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
光处理
脱色处理 显色处理
变蓝
不
变
蓝
结论: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需要光
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
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
蒸气处理叶片,成功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解1析):萨(克4斯)将有绿机色物叶在片植先物放体在内暗能处够几转小移时,的若目实的验是中曝 光时间过将长叶,片曝中光原处有的的淀淀粉粉可消运耗输掉到遮光处。若实验。中 (观2察)到在遮该光实处验也中呈,蓝萨色克,斯原看因到可的能现是象叶是片在暗处放置时 间过短(曝有光机一物半未变耗蓝尽,)遮或光曝一光半时不间变过蓝长(有机物发。生 (了3转)移实)验。的对照组是 遮光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