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概论试题

义务教育概论试题

义务教育概论试题
义务教育概论试题

义务教育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D普鲁士

2.在西方第一个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莫尔

D.夸美纽斯

3.提出“泛智论”思想,并要“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使教育普及到每一个人的教育家是:( )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洛克

4. 下列关于义务教育年限的计算方式,表达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采用按年龄计算的方式

B.可以用学段来计算

C.可以按年级计算

D. 可以采用年限与学段相结合的方式

5.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龄是:( )

A.5周岁至17周岁,共12年义务教育

B.5周岁-18周岁,共13年义务教育

C.6周岁(或7周岁)至15周岁(或16周岁),共9年义务教育

D.5周岁至16周岁,共11年义务教育

6.法国实施从学前到大学的全免费教育,其中义务教育期间为:( )

A.小学、初中、高中二年级

B.学前、小学、初中

C.学前、小学、初中、高中

D.小学、初中、高中一年级

7.下列哪项不是中央集权型的义务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

A.促进学校教育规范化,维系最低限的质量标准

B.集中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实现国家既定的教育目标

C.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需要和可能来办学

D.可以迅速有效地对教育制度实施改革

8.哪一项不是分权型义务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不足:( )

A.容易造成各地义务教育普及不平衡的状况

B.缺乏全国统一的质量评定标准

C.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教育经费使用不合理的情况

D.在较偏远和农村地区,可以举办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环境的学校

9.日本的义务教育主要是在哪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与领导下进行的:( )

A.文部省

B.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

C.市、町、村的教育委员会

D.文部省和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共同组织与领导

10.关于集中型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够保障和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B.可以有效地制约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上的不规范行为

C.是最适合义务教育普及的一种投入体制

D.强化了中央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的协调作用

11.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义务教育实现免费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B.义务教育在实施之初就是免费的教育

C.各个国家义务教育免费的范围是一致的

D.免除学费只是义务教育免费的内容之一

12.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

B.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

C.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

D.我国从2008年开始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13.关于我国新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突破了学科中心

B.改善了学习方式

C.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

D.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14.关于我国新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行多纲多本,促进教材多样化

B.实行一纲一本,国家统一编制教材

C.教材的编写与审定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D.教材的编写审定统一执行

15.下列关于我国新课程结构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B.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C.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D.改革后的中小学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

16.具备下列条件的美国教师在通过统一考试后方能获得国家教师高级证书,下面哪一项不是必备条件:( )

A.获得学士学位

B.拥有州授予的教师资格证书

C.进行课堂实地考察

D.具有3年及以上的教学经验

17.不属于师范教育早期萌芽机构的是:( )

A.法国的兄弟会学校

B.美国卡特师范学校

C.英国的导生制

D.德国的教师讲习所

18.不属于开放型的教师培养体制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德国

19.关于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B.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C.关心、爱护、尊重学生

D.公布对学生品行和成绩的评价

20.关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权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权利

B.每个学生都应当获得助学金

C.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学业证书

D.对学样给予的处分不服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21.关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B.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D.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相关规定有选择的权利

22.关于制定办学条件标准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可以衡量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B.制定办学条件标准是政府的基本责任

C.是公众对政府进行教育监督的有效工具

D.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自由发展

23.关于制定办学条件标准依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预测义务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B.结合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

C.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

D.与校外相关环境关系不大

24.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校园选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符合乡镇总体规划要求

B.结合人口密度

C.结合地形地貌、交通环境

D.与当地公共事业规划关系不大

二、名词解释题

1.义务教育

2.校长负责制

3.三级课程管理

三、简答题

1. 简述义务教育的强制性。

2.简述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3.简述1986年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4、简述教师的基本义务。

四、论述题

1.试述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2.试述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

五、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短文,并结合《义务教育概论》的相关知识和自身的工作实践谈谈教师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2003年12月26日,李老师在回办公室的路上,与女学生小芹(化名)等3人擦肩而过。小芹却根据老师名字谐音直呼“一束花”。于是,李老师上前“抓”了一下小芹。事发后,小芹去安定医院就诊。该院诊断书注明“左上臂有20平方厘米淤伤”。小芹及其家长将李老师告上法院,要求赔偿300余元医药费、5000元精神损失费和1万余元误工费,并赔礼道歉。

西城法院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小芹应该尊敬师长,不应该当面叫老师的外号。但老师自称“没有以打人方式教训学生”,即不能提供证据,所以应赔偿小芹的医药费300余元。对于家长提出的5000元精神损害以及1万余元的误工补偿,没有合理依据,不予支持。(资料来源:教师报,2004-08-08。)

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北京大学理科硕士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1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 A 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B 确立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 C 寻找辩证法的实例。 D 非A 非B 非C 。 2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 A 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 B 划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派别。 C 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D 非A 非B 非C 。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3 科学哲学 A 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 B 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C 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D 亦A 亦B 亦C 。 4 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知识是 A 系统化的知识。 B 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 C 分门别类的学问。 D 非A 非B 非C 。 ?5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要区分 A 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常识、美学、伦理。 B 科学与伪科学。 C 科学与意识形态。 D 亦A 亦B 亦C 。 ?6 科学方法论中所说的可检验性,是指一个陈述或者其检验蕴涵 A 能够与经验证据直接进行比较。 B 有可能被证明为错。 C 要冒被证明为错的风险。 D 亦A 亦B 亦C 。 7 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 A 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B 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 C 非A 非B 。 D 亦A 亦B 。 8 真正的科学知识 A 具有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B 具有可能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C 不包括那些错误的知识。 D 都有可能出错。 9 重大科学成就, A 必须具有主体际性。 B 其论证过程是秘而不宣的。 C 是其他人不能理解的。 D 是不可怀疑的。 10 前几年,中国东北地区某人宣称,已经用经济的办法在常温常压下把水变成了汽油,从而完成了一场科学革命。其论证方式 A 不符合公开性原则。 B 不具有主体际性。 C 违背了相容性原则。 D 亦A 亦B 亦C 。 11 科学理论 A 都有其适用范围。 B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C 的真理性没有例外。 D 区别于假说之处就在于后者尚未得到证明。 12 科学事实是 A 颠扑不破的真理。 B 客观存在的事实。 C 科学家们的约定。 D 对自然界存在的客体、现象、过程的描述和确认。 13 进行思想实验,必须? A 做好完备的实验记录。 B 选用恰当的仪器设备。 C 注意比较不同实验之间的误差。 D 非A 非B 非C 。 14 在相同的环境下,生理上正常的人对同一个现象的观察结果 A 是相同的。 B 是不同的。 C 可能是不同的。 D 非A 非B 非C 。 15 正确的观察 A 就是观察对象在视网膜上留下的印象。 B 不受理论的影响。

F1202科学技术哲学概论

科目代码:F1202 科目名称:科学技术哲学概论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是否较为系统地掌握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理论,对科学技术的一般性质和特征有总体上的认识,是否较为深刻地理解自然观,理解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否能够从逻辑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技术哲学本身的发展进程与趋势。 二、考试内容 1.科学技术哲学(或自然辩证法)的概念,以及其学科性质、地位。科学技术哲学(或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意义。科学技术哲学发展的前沿与趋势。 2.科学技术发展简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近代科学革命,近代科学发展的历程及牛顿体系的意义,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及其局限。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19 世纪的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与自然辩证法的创立,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3.自然观。理解自然发展的辩证图景如何说明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生态危机的本质与表现。科学技术与当代全球问题。 4.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观察;实验方法的特点;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方法。技术方法的性质和特点;技术方法与科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5.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的过程与特点。科学技术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防范科学技术的负价值的对策。科技政策研究的主要理论范式。

技术的社会建构论。 6.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科学哲学的主要流派: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等。技术哲学的工程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现象学技术哲学代表性人物与观点,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主要理论。 三、题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40%,写作题占30%。 四、参考教材 《科学技术学导论——自然辩证法概论》,易显飞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版次不限

核科学概论期末试题

核科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中国核电发展的现状及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积极推进核电发展”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制定了核电“2020年建成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核电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2005年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广东、浙江、辽宁、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正在建设一批新的核电站,与此同时,在电力需求的强力推动下,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等内陆省市也在竞相成为我国第一批内陆核电站的所在地,过去几十年只能在沿海地区发展核电的格局正在被打破,核电建设正向我国内陆地区迈进。2008年初,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进一步引起政府的思考,加大了发展核电的决心,且有大大增加原定规划目标的迹象。然而,历经30余年发展,2010年底我国核电装机不过才是910万千瓦。就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来说,有: 1.核电站布局在沿海,一是满足冷却水需求,二是便于废液排放; 2.我国核安全监管存隐忧,核电项目一哄而上不正常。我国核安全监管27年 无法可依,“多头监管”存隐忧; 3.目前,我国一方面在进行着核能项目的大跃进,但另一方面,政府在监管核 安全方面的基本法律却长期缺位。环保部核安全管理司巡视员陈金元曾经撰文指出,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有《原子能法》、《核安全法》和类似于《核安全法》的法律,中国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员国,在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方面存在法律空白; 4.我国核电规划比较激进,2020年4000万千瓦跃至8000万千瓦核电建设被垄 断企业把持,地方政府争抢。内陆首家核电站从参与核电建设的企业来看,出于种种原因考虑,目前,我国只有中核、中广核和中电投三家公司拥有控股投资核电项目的资质;华能、大唐、华电、国电等大型电力集团只能通过参股投资核电项目、开发核电厂址。核电建设蛋糕已经被上述垄断企业把持,比如有望成为内陆首批核电的湖北咸宁项目、湖南益阳项目和江西彭泽项目,分别由中广核、中核和中电投主导投资建设。 5.核电建设只宣传其清洁能源的一面,对环境污染较少提及长期以来,我国对 核电的宣传一直是主打“清洁能源”牌,对于其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涉及较少。 二.你生活或环境周围有哪些核技术应用,简要列举五例,说明基本原理; 1.放射免疫分析,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和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相结合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技术哲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技术哲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2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以及战略哲学等六个专业。 其中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下设六个方向,分别是王克迪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冯鹏志的信息哲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赵建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技术哲学。 一共有位3博导,每个导师最多招收2个博士生。本专业一共有6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考试的科目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考试科目是: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07科学技术哲学原理③307科学思想史,复试加试科目: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三、导师介绍 王克迪,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职务:现代科学技术与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 冯鹏志,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文史教研部,职务:主任。 赵建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职务:现代科学技术与科技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四、参考书目 科学技术哲学: 1、孙小礼主编:《现代科学的哲学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教育部社科司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W.H.牛顿-史密斯主编:《科学哲学指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4、麦克莱伦等:《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复试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同初试 五、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六、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最后一轮是模拟练习,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相信经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1.论述科学研究选题的重要性,怎样进行科学的选题(98--107)。 答:科研选题的步骤: 第一步是要进行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以了解前人的工作和现实的需要。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对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出需要研究的课题并提出选题报告。在初步选题后,还要对课题进行初步论证,即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一般按照立题依据、实施条件和预期结果的顺序进行。最后,要评议和确定课题。总结一下,选题的步骤一般是: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评议和确定课题。 科研选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或科学发展本身的需要。 (2)创造性原则。创造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所谓创造性原则,就是指所选定的研究课题要具有创造性,它应当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而预期又能出新成果的科学问题。 (3)科学性原则。这是指选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 (4)可行性原则。又叫现实可能性原则。它是指在选定科研课题时必须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根据实际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确定研究课题。 2.技术预测的基本研究方式是什么?简述本人专业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172--176); 答:技术预测方法大致可归结为类比性预测、归纳性预测和演绎性预测3种基本类型。 (1)类比性预测方法。如果在两个技术形态的发展过程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性,那么就可以根据一个技术形态的发展历程,类比推演出另一个技术系形态的发展趋势。这种在类比推理的基础上,推演出预测结论的方,称为类比性预测。 (2)归纳性预测方法。归纳预测就是从关于同一技术发展的众多个别性预测中,归纳概括出比较全面的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演绎性预测方法。演绎性预测就是根据技术预测对象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建构一个恰当的数学模型或绘制出它的发展趋势曲线,从中推演出该技术的未来发展状况。 以上各类技术预测方法各有优点和缺陷,也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预测精度。因而在进行实际技术预测时,为提高技术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应根据不同的预测对象和具体要求,综合运用多种具体技术预测方法,使之相互补充,以便得到更准确、更可靠的预测结果。 航空工程 概述 航空工程包括飞机、直升机、飞艇与气球、有翼导弹、地效飞行器等空中运载工具或空中武器装备的研究设计、生产以及技术管理工程,涵盖航空飞行器设计、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设计、航空制造工程、航空工程技术管理等。 航空工程给人类提供了快捷、安全、舒适的交通工具,成为交通运输重要的分支,并且广泛应用于林业播种、农业除虫害、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重要经济部门,为快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作战飞机、导弹等为国防提供了现代的军事装备,是国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工程领域。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1.论述科学研究选题的重要性,怎样进行科学的选题(98--107)。 答:科研选题的步骤: 第一步是要进行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以了解前人的工作和现实的需要。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对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出需要研究的课题并提出选题报告。在初步选题后,还要对课题进行初步论证,即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一般按照立题依据、实施条件和预期结果的顺序进行。最后,要评议和确定课题。总结一下,选题的步骤一般是: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评议和确定课题。 科研选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或科学发展本身的需要。 (2)创造性原则。创造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所谓创造性原则,就是指所选定的研究课题要具有创造性,它应当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而预期又能出新成果的科学问题。 (3)科学性原则。这是指选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 (4)可行性原则。又叫现实可能性原则。它是指在选定科研课题时必须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根据实际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确定研究课题。 2.技术预测的基本研究方式是什么?简述本人专业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172--176); 答:技术预测方法大致可归结为类比性预测、归纳性预测和演绎性预测3种基本类型。 (1)类比性预测方法。如果在两个技术形态的发展过程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性,那么就可以根据一个技术形态的发展历程,类比推演出另一个技术系形态的发展趋势。这种在类比推理的基础上,推演出预测结论的方,称为类比性预测。 (2)归纳性预测方法。归纳预测就是从关于同一技术发展的众多个别性预测中,归纳概括出比

自然科学哲学概论复习题

自然哲学与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题(举例) 简答题: 米利都派、目的论、四因说、第一推动、五德终始说、天人合一、经院哲学、奥卡姆剃刀、经验归纳法、星云假说、活力论、机体论、拉普拉斯妖、时间箭头、熵增原理、耗散结构、绿色生活、温室气体、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深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绿色技术、科学问题、直觉、发散思维、技术创新、科学共同体、无形学院、科学主义、社会物理学。 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中,首次提出天体的机械论模型的学者是:A,泰勒斯;B,阿那克西曼德;C,毕达哥拉斯;D,柏拉图;E,亚里士多德。 2,比较完整地提出盖天说的文献是: A,《周髀算经》;B,《晋书·天文志》;C,《楚辞·天问》;D,《庄子·天运》;E,《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3,近代第一个打破僵化机械论自然观的学说是: A,康德、拉普拉斯的太阳系起源星云假说;B,笛卡儿的以太漩涡说;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赖尔的地质渐变论;E,哥白尼的日心说。

4,自然界的自组织演化意味着: A,自然系统的演化有进化、也有退化方向;B,无机自然界与有机自然界并无确定的边界;C,自然生物系统可自发地演化,并无需外界环境的支持;D,自然系统的自发演化是朝向不断的熵增和均匀无序;E,自然界服从确定的规律,随机和偶然只是表面现象。 5,传统中国与西方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表现在:A,古代中国没有人类主义中心思想;B,古代中国有禁猎、禁渔、禁山等措施,是动物权利论的具体表现;C,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D,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把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产物;E,中国历来提倡天人合一,因此并不存在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 论述题: 1,“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对我国当前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有何意义? 2,当代生态伦理学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有那些启发意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以及答案 一、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1、物质观。自然界是物质的,而物质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自然界的物质机构是有层次的,物质的机构层次是无限的。 2、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得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无限的。 4、规律观。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时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人们一旦认识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就可以按 照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自己。 二、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包括: 1、整体性。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整体性是一切自然 系统的普遍属性,系统的整体性又被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2、开放性。指的是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系统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系统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3、动态性。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层次性。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的性质。 三、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答: 1、自组织的概念:自组织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2、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 (1)、开放性和非平衡约束。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形成和维持。无序和熵增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2)、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的,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这意味着系统内要素独立性的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非线性相互作用。 (3)、涨落:“升序原理”。通常,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就会使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宏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称为涨落。涨落本来是微小的,衰减的涨落当然不可能对系统状态产生什么大的影响。某种微小的涨落就会使系统的状态发生微小变化,这种微小变化有可能通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而被放大,使系统跃升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 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条件: 1、确立辩证的自然整体观; 2、掌握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 3、注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 4、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五、科研选题的原则是什么 答:科研选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指所选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或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2、创造性原则。指所选的课题应具有创新性,应是前人和他人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并预期能出成果的科技问题; 3、科学性原则。指所选课题一定要有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4、可行性原则。指选题时必须考虑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根据实际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定科研课 题。 六、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特点是什么 答: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特点: 1、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2、可以强化研究对象及其条件。 3、可以使研究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

科学哲学导论

1.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特征有 ?形成“自然界—人”的主客二分,自然界被作为外在于人的对象加以审视 ?自然界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具有规律性,可以认识 ?可以通过理性(哲学、数学)的方式把握自然界的图景,而不必诉诸神秘的力量 ?思维方式具有直观性、猜测性与想像性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米利都学派自然哲学观点 米利都学派是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学派,被誉为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由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创建。米利都学派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释世界.其代表人物泰勒斯、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米利都学派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万物的本源。泰勒斯的观点是万物本源于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这个观点看似简单却涵盖了万物最初皆诞生于水中这一真理。排除了当时流行的神造世界的臆想断说。而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宇宙起源于“无限者”(无定) 一切生于无限复归于无限,而无限本身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是的本源是气体,气亦有稀散凝聚的二元对立运动,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 3.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欧洲哲学史名著简介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哲学的观点——《物理学》简介《物理学》是亚里士多德有关自然哲学问题的文献汇编。在这里,汇集了他对物质、时间、空间、运动等问题的基本看法。 a:四元素法:亚里士多德把宇宙分为地上(地球,或称之为地界)和天上(天体,或称之为天界)两部分,并且认为它们分别由不同的材料组成。地上的东西是由土、水、气、火这四种“基本元素”按各种不同的比例组成。 b:四因说:质料因:它是“事物运动所产生的,并在事物内始终存在那些东西”;开式因:“亦即表述出本质的定义及其它的类”;动力因:“就是变化的静止的最初源泉”;目的因:就是事物追求的目底。此外,他还考察了遇然性和自然性及其关系问题。 c:机械运动:亚里士多德说物体越重下落越快,亚里士多德说的重量意义是不同的。首先,亚里士多德说土是重的,火是轻的,土、水等重物下落,气、火等轻物上升。自然界中除了重的事物外,还有轻的事物, d“:三段论:三段论就是一个包括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4.古希腊的科学与方法论成就(以数学为例) ?毕达哥拉斯:分类方法、比较方法、数形结合的方法。 ?苏格拉底:演绎方法。(助产法、佯谬法)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1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 A 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B 确立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 C 寻找辩证法的实例。 D 非A 非B 非C 。 2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 A 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 B 划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派别。 C 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D 非A 非B 非C 。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3 科学哲学 A 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 B 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C 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D 亦A 亦B 亦C 。 4 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知识是 A 系统化的知识。 B 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 C 分门别类的学问。 D 非A 非B 非C 。 ?5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要区分 A 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常识、美学、伦理。 B 科学与伪科学。 C 科学与意识形态。 D 亦A 亦B 亦C 。 ?6 科学方法论中所说的可检验性,是指一个陈述或者其检验蕴涵 A 能够与经验证据直接进行比较。 B 有可能被证明为错。 C 要冒被证明为错的风险。 D 亦A 亦B 亦C 。 7 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 A 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B 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 C 非A 非B 。 D 亦A 亦B 。 8 真正的科学知识 A 具有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B 具有可能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C 不包括那些错误的知识。 D 都有可能出错。 9 重大科学成就, A 必须具有主体际性。 B 其论证过程是秘而不宣的。 C 是其他人不能理解的。 D 是不可怀疑的。 10 前几年,中国东北地区某人宣称,已经用经济的办法在常温常压下把水变成了汽油,从而完成了一场科学革命。其论证方式 A 不符合公开性原则。 B 不具有主体际性。 C 违背了相容性原则。 D 亦A 亦B 亦C 。 11 科学理论 A 都有其适用范围。 B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C 的真理性没有例外。 D 区别于假说之处就在于后者尚未得到证明。 12 科学事实是 A 颠扑不破的真理。 B 客观存在的事实。 C 科学家们的约定。 D 对自然界存在的客体、现象、过程的描述和确认。 13 进行思想实验,必须? A 做好完备的实验记录。 B 选用恰当的仪器设备。

哲学概论单元测试题word精品

《哲学概论》单元测试题单项选择题(共81小题)1、哲学的内涵()来揭示 A 、可以通过下定义的方法 B 、不可以通过下定义的方法 C、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 D 、可以通过调查的方法 2 、哲学的特征可以() A 、使用类似“体积、温度、速度、颜色、气味”等经验语言俩描述 B 、通过建立较为复杂的思想模式来表达 C、使用数学公式来精确描述 D 、通过感觉来发现 3、从古希腊文的原意看,哲学是() A、聪明之学 B、爱智慧之学 C、爱自然之学 D、爱人之学 4、从哲学的对象看,传统哲学研究()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思维想象 D、世界的根本原因 5、从哲学的内容看,哲学史是关于()的理论 A、物质不灭 B、力学三定律 C、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 D、生物进化 6、从哲学的性质看,哲学是() A、分科研究自然界的学问 B、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 C、研究存在者的学问 D 、研究特殊存在的学问 7、哲学研究() A、直观的对象 B、感性的对象 C、任意虚构的对象 D、反思的对象 8、哲学的对象是() A、感觉经验 B、心理现象 C、宇宙万物的本原 D、行星运动三定律 9、哲学的超验性是指() A、重构世界图景的超验 B、科学思想的超验 C、数学的超验 D、日常意识的超验 10、从哲学的性质看,它是() A、面面俱到的学问 B、关于数量关系的学问 C、研究局部问题的学问 D、关于整体观 的学问

11、哲学对宗教、艺术、科学等文化形式具有( A、依附性 B、统摄性 C、同一性 D、对立性 12 、哲学定义的不确定性在于() A、哲学没有固定的研究对象 B、哲学没有确定的研究内容 C 、没有合适的语言 D 、哲学对象的抽象和复杂性 13、西方哲学的本体论相当于中国哲学的() A、知行论 B、不可知论 C、本根论 D、怀疑论 14、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对本体论提出质疑的是() A、休谟B 、笛卡尔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 15、欧洲认识论中唯理论的主要代表有() A、笛卡尔 B、休谟 C、培根 D、牛顿 16 、()被称为价值论哲学之父 A 、笛卡尔 B 、休谟 C 、培根 D 、洛采 17、价值的内涵在于强调() A、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B、真理同实际相符合 C、客体的属性同主体需要相符合 D、理论与实践线符合 18、演绎推理的方向是() A、从个别到一般 B、从一般到个别 C、从个别到个别 D 、从一般到一般 19、下列规律中属于形式逻辑规律的有() A、力学三定律 B、同一律C 、行星运动三定律D、毕达哥拉斯定律 20、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B 、群众路线C、理论联系实际、勤俭节约 21、大江东去浪涛尽”是指时间的 A、一维性 B 、顺序性、持续性、珍贵性 22、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的观点。 A、诡辩论B 、唯心主义 C 、不可知论 D 、唯物主义 23、把个人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科学哲学概论试题

科学哲学概论 (黑色部分都在课本上, 红色部分为自己发挥题,部分答案仅供参考) 1、生态文明的内涵有哪些?(P78-P86)当代工程师的生态伦理观和环境保护责任是什么?试论当代工程师的生态伦理观念与环境保护 道德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准则。当代工程师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因此,必须扩展道德功能的领域,把道德从调整人和人之间及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道德在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方面的功能。从这一意义上说,当代工程师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建构标志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是人类道德建设的新境界。 生态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人类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友好相处、共存共荣。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目前存在着“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的争论。前者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主张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而亮、自然为人而存在,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人的利益服务。后者则强调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人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保持自然界的原貌和生态平衡为前提。这反映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建构生态伦理中的焦点和首要课题。 第一,不能将作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以人为本”与人和自然关系中“以人为本”的主张等同起来。我们党关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具有特定的政治涵义,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为民和民主执政的统一。而人和自然关系中“以人为本”的主张,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权利。 第二,不能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又是对自然界具有能动作用的物种。更重要的是,人除了自然属性之外,更具有社会属性,人正是通过社会活动对自然界发挥着能动作用。所以,仅以人的自然属性为据来分析人和自然的关系,显然不够。 第三,不能将“人”与“自然”绝对对立起来。从哲学上看,人和自然有对立性,也有同一性,二者构成了对立统一的矛盾体。那种单纯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权利的主张,将加剧人和自然的对立,实践的结果已经危及了人类的生存。所以,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的同一性,必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创造性思维方法的主要形式有哪些?(P182-P189)提高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科学共同体的体制目标、行为规范和动力机制是什么?(P235-P250) 4、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是什么?系统科学对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发展是什么?(P42-P50) 5、技术预测方法的基本类型有哪些?(P172-P176)论述本人所学专业最新发展特点或趋 势 6、工程科学的特点是什么?(P228-P234)工科大学生怎样提高工程设计能力、数据分析 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 一、掌握有效数据分析方法 了解数据分析流程,掌握数据分析基本原理与方法,并灵活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不论简单还是复杂的分析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二、玩转数据分析工具 数据分析工具,建议先玩转excel数据透视表,有兴趣、实践、需要的话,再学习SPSS、SAS等统计分析工具。同样,只要能解决问题的工具就是好工具;

科学哲学概论B

伦理、新闻专业研究生《科学哲学概论》 时间120分种(B) 一、概念解释:20分,每题5分 归纳问题范式逆因推理关系思维方式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 1、认识场理论认为,影响认识结果的因素是复杂的,包括() A、实体性要素,如认识客体、认识中介,认识主体。 B、理性因素如主体的知识结构理论背景和传统文化背景。 C、非理性因素,如情感、意志、哲学、宗教、艺术等因素。 D、各种实体或因素的整体及其变化或不同组合。 2、关于知识的本质争论基于“传统的知识的‘三元定义’”,或称为“柏拉图的定义”。在这一定义中,知识被看作是一种确证了的真实的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其中包括():A.命题P是真的,B.S相信P, C.S的信念P是确证了的(justified)。D、知识不同于信仰。 3、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即到底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是科学哲学争论界不休的重要问题。争论中分歧表现在() A、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就是能被经验证实。 B、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认为,科学就是能被经验证伪 C、历史主义主认认为,科学既不是被证实,也不是被证伪,而是根据历史发展具有相对确证性,是历史中解释的文本。 D、伦理主义认为,科学是依赖于人的动机、思想和行为,即是伦理的产物。 4、实证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铁钦纳认为:“科学的问题就是描述”,“科学与因为、为什么一类的解释毫不相干”,“我绝不解释,或者说绝不拿‘因果关系来说明’任何事物。科学中所有的‘解释’对我来说只是非独立变量与独立变量的相关。……如果说因果性除相关外还有什么含义的话,那么我认为这只是一种虚构。”从中可以看出,实证主义对待科学的态度() A、将认识局限于经验范围之内,坚持对经验进行描述的科学理想,认为只有经验证实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 B、科学的功能不是对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科学对揭示事物的因果联系无能为力。 C、它们只承认非独立变量与独立变量的联系,本质上是脱离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技术哲学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技术哲学内部资料-考博试题答案-考博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22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以及战略哲学等六个专业。 其中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下设六个方向,分别是王克迪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冯鹏志的信息哲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赵建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技术哲学。 一共有位3博导,每个导师最多招收2个博士生。本专业一共有6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导师介绍 王克迪,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职务:现代科学技术与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 冯鹏志,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文史教研部,职务:主任。 赵建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哲学教研部,职务:现代科学技术与科技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三、参考书目 科学技术哲学: 1、孙小礼主编:《现代科学的哲学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2、教育部社科司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W.H.牛顿-史密斯主编:《科学哲学指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4、麦克莱伦等:《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复试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同初试

四、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五、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最后一轮是模拟练习,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相信经过这五轮的立体化无死角的复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大家可以参照这五轮进行复习。 中央党校考博特别注意事项 1、关于招生类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 A、合理内核

西方哲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逻各斯: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集成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但他对宇宙万物的理解更为深刻。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或始基是物质性的“火”,不但万物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而且万物的本源或始基也是如此的。“火”没有一刻是静止的,而是不断“燃烧---熄灭”周而复始的过程。他认为,火的变化与运动、火与万物的相互转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赫拉克利特就称之为“逻各斯”。他指出,这个逻各斯是永恒存在的,即使人们对它毫无所知,它仍然存在着。这就是说逻各斯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而且,逻各斯具有普遍的共性,万物都遵循这个“逻各斯”,它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支配着人的主观世界。它是人人所共有的,虽然人们不理解它,对它“格格不入”,但它却是人人“每天都遇到的东西”,是“支配一切”的原则。同时,逻各斯是可以认识的,但多数人不能认识它,只有少数人才能认识它,因为逻各斯不能光凭感觉而要通过理性才能认识。这又涉及到赫拉克利特对感性和理性的看法。 2,四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和运动变化,因为理念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他认为,要说明事物的存在,必须在现实事物内寻找原因。他说,事物是由四个原因而形成,有了这四个原因,事物才能产生、变化的发展。这四个原因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质料因就是事物的“最初基质”,即构成每一事物的原始质料,也就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这是“构成了一个物件而本身继续存在着的东西”,它本身不是一种特殊的事物,没有任何特定的规定性。形式因是指事物的形式结构,“事物的形式或模型”,形式是说明事物的本质的,形式也可以看成是事物的结构,因为没有结构,散漫的东西不能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形式还可以看做事物的“整体”,因为事物的个别部分不能表现其本质。形式也指事物的“定义”,因为定义规定事物是什么,也就是规定了事物的本质。所谓动力因是指使一定得质料取得一定得形式结构的力量,也就是引起一具体事物的变化者和创造者,是“变化或停止的来源”。所谓目的因是指一具体事物之所以为形式所追求的那个东西,也就是它的产生是为了什么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不管是人造物还是自然物,它的形成都得有上述四个原因。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实质上是一种这种主义的理论,是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产生的学说。从思想渊源上说,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在对以往希腊各派哲学学说进行批判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应当指出,亚里士多德力图寻求事物存在与变化的原因,是很有意义的。正是寻求自然规律的表现。但他的观点事实上不过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折衷。 亚里士多德在指出以上四因后,又进一步认为,这四因可归为二因,即质料因和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归之于形式因。因为形式因是指事物的本质、结构,而目的因就是事物本质的实现,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也就是它的形式的确定的表现;所以目的因也就是形式因。动力因是指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所以有变化,就是由于它趋向一种目的,万物都向着一定得目的而努力,为一定得目的而生存。目的本身便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原因,因此目的因便是动力因。这样,这三种原因都可结合为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就任何一个个体而言,质料和形式是不能分离的,绝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治疗,凡存在的个体,必定是质料和形式的结合,把形式当做离开质料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就会导致柏拉图的错误。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质料和形式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一样东西究竟是质料还是形

历史科学概论试卷

历史科学概论历年试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史学理论2.史意3.主体意识结构4.长时段1.历史理论2.史才三长3.二重证 据法4.五朵金花1.史德2.良史3.历史认识客体 4.校法四例1.史法2.信史3.历 史认识的三极结构4.辨伪十二法2009-2010(二)年A卷:1史法 2史意3主体意 识结构4五朵金花B卷1.记注2.撰述3.历史认识客体4.史学革命 二、简答题 1.刘知幾的史学批评理论。 2.史学认识的三极结构及各自特点。 3.陈垣的校法四例。 4.年鉴学派对西方史学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 1.简述“史”字涵义的演变 2.王世贞对国史、野史和家史的看法。 3.史料讹误的基本情况与原因。 4.简述兰克史学的特点与缺陷。 1.刘知幾的“史才三长”说 2.简述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3.历史认识的三种类型 4.史料讹误的基本情况与原因。 1.简述《史通》的史学批评成就。 2.简述史料的基本分类。 3.简析历史相对主义。 4.简述选题的基本类型与原则。 2009-2010年A卷: 1.简述《隋书?经籍志》的史书分类。 2.简述梁启超对旧史学的批判 3.简述毛泽东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 4.简述历史认识的基本类型与过程。 1.简评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 B卷 2.简述晚清史学格局的主要变化 3.简述新历史考证学的主要特点。 4.简述历史认识的三极结构及其各自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 1“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敻古已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引自《旧唐书·刘子玄传》)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刘知幾的“史才三长”说。 2“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夫秽史者所以自秽,谤书者所以自谤,素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