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驱动力的计算练习

驱动力的计算练习

驱动力的计算练习

73.(7分)已知汽车满载总质量为9500kg,作用于驱动轮的扭矩380N.m,驱动轮半径为480mm,汽车在干燥的柏油路面上行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Fo是________对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力。(0.5分

空)

(2).求出Ft的大小:(2分)

(3).若车轮与路面的附着系数为0.25,试判断该车轮的运动情况

(是否会打滑)?(2分)

(4).若汽车低速匀速行驶,车轮滚动阻力是2430N,则驱动力至少必须达到多少?(1.5分)

76.(7分)有一后桥驱动的4×2型汽车,在转向时一后轮被阻停止旋转,已知此汽车后桥中差速器壳体转速为5 r/s,转矩为1966.3N?m,车轮半径为 48㎝,求另一侧后轮的转速及其产生的牵引力分别是多少

2.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6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填表。 2. ( )×7=11.55 ( )×25=810 124×()=460.04 36×()=4035.6 3. 用计算器,计算前四题,直接写出后三题的得数。(1)3×4= 3.3×3.4= 3.33×33.4= 3.333×333.4= 3.3333×3333.4= 3.33333×33333.4= 3.333333×333333.4= (2)81÷9= 88.2÷9= 88.83÷9= 88.884÷9= 88.8885÷9= 88.88886÷9= 88.888887÷9= 4. 先找出规律,再填数。 (1)1,1.1,1.3,1.6,( ),( ),3.1

(2)0.81,0.64,0.49,0.36,( ),( ) (3)3,1.5,0.75,0.375,( ) (4)40,10,2.5,0.625,( )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5. 试一试,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多步计算题吗? 5.5――→÷11 ――→× 6.2 ――→×0.5 ――→×0.1 12.4――→×0.25 ――→÷0.31 ――→÷0.5 ――→×0.4 6. 根据333667×3=1001001填空,再用计算器检验。 333667×6=________ 333667×9=________ 333667×12=________ 333667×18=________ 333667×24=________ 333667×27=________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7.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个算式,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得数。 1×8+1= 12×8+2= 123×8+3= 1234×8+4= 12345×8+5= 123456×8+6= 1234567×8+7= (2)用计算器算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532532+7= 496496+7= 532532+11= 496496+11= 532532+13= 496496+13= 532532+77= 496496+77=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113 页例4 ,练习二十六8 - 12 题与13*。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重、难点: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悉键盘和数据的录入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1.用计算器计算。 1234 + 3649 = 7208 - 376 = 1845 + 365 = 1452 - 786 = 649 + 9818 = 7000 - 2047 = 2.提问: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你是怎么操作的?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二、揭示课题以前,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加、减法,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那么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三、教学新课 1 .让学生看例4 上面的图和一段话,在计算器上找到小数点键,了解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教学例4 用计算器计算18.7 + 3.96 。 (1)清屏,键入“ 18.7 ”。(注意:有没有显示小数点)(2)对照表中的按键过程录入。(注意显示器的显示内容)(3)核对计

算结果。 (4)说明:以后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 3.补充例题:用珠算计算25.4 +13.58 +43.12 (1)让学生试着用计算器计算。 (2)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四、尝试练习练习二十六的第8 题。 五、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六的第9 题。 (1)让学生说说表的意思? (2)用什么方法可计算出9月2日的结存金额?为什么? (3)以下各栏的结存金额该怎样计算?为什么? (4)本月合计栏该怎样填?让学生完成本题。2.练习二十六的第12 题。 (1)地球表面除了陆地就是什么? (2)怎样求海洋的面积? (3)怎样求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5.1 - 1.49 - 1.49 =3.61 - 1.49 =2.12 (亿平方千米) 3.练习二十六的第13* 题。 (1)“a - 34.6 + 7.2 ”与“ a - 34.6 + 72 ”中的a 是否相同?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4.4使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2)

使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一步运算。能够使用计算器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2.能力目标: 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丰富学生的数感。会借助计算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一步运算。 教学难点: 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丰富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比赛引入 1. 师生比赛。 (出示P52第5题)老师用计算器计算,你们用笔计算。我和你们比一比,谁算得最快最准。 (也许学生会说这不公平,比赛停止。) 2. 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计算。 【说明:设计“比赛”这个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计算器的作用与价值。】 二、体验探究 1. 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学生各抒己见。)

2. 分组探究。 四人一组,合作完成P51题1和题2。 3. 反馈解疑。 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2587+9604”? 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80738-31927”? 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每次计算前要清0;不能按错键。) 你们小组还有什么疑问? 4. 集体小结。 使用计算器计算一步式题时,只要按照算式中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键,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说明:计算器作为计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前一课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对计算器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熟练操作了。因此,应从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组内互助以及教师解疑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掌握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P51题3。 用计算器计算。(同桌核对) 如果两人的计算结果不一致,你们是怎样判断谁对谁错的呢?(重新计算;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验算。) 2. P52题6。 你们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乘除法运算吗?说说操作顺序。 每人选乘法和除法式题各一道,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3. P52题5。 刚才的比赛怎样比才算公平?(都可以使用计算器)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说明:在学生掌握了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方法后,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锻炼了学生正确、快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能力,并会使用计算器对计算结果进行两种方法的验算。】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同步练习【2020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选择题 1?用计算器求35+12的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①输入数据35依次按数字健 3 5;②输入数据12依次按数字健1 2 ;③按忖健;④ 按ENTER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2. 用计算器求-27 8 9 10的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A.也田目日; B.2 0 9叨日 c.2回冋9日D.2岡目日+-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应先按键进行乘方运算,再按键进行乘除运算,? 最 后按键进行加减运算; B. 输入0.58的按键顺序是口5 8; C输入-5.8的按键顺序是+/- +5 [] 8; D.按键3 y x 2 = +/-]□休+2 +/-]□ 3旧能计算出(-3)2>2+(-2) 3<的值. 4. 按键顺序1 -3 0 HE? =对应下面算式() A.(1-3)2吃X3 B.1-32吃>3; C.1-32E2X3 D.(1-3)2E2X3 5. 在计算器上依次按键8 0碉-3 0□>=后,显示器显示的结果为(). A.-80 B.-60 C.150 D.0 二、填空题 6. 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器的面板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组成的,接功能可分为_______ 、_____ 、 7 用计算器计算0.25+1.38的过程为:键入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 . 8 如果进行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时,只要按算式的__________ 顺序输 入,计算器就会按要求算出结果. 9 用计算器求(-0.802)3的按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 . 10 用计算器求(3.2-4.5) 32>| 的按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 1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24.12 X2+3.452X!.2;(精确到0.1);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方式 将扭矩除以车轮半径,也可以从发动机马力与扭力输出曲线图中发现,在每不同转速下都有一个相对的扭矩数值,这些数值要如何转换成实际推动汽车的力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除以一个长度,便可获得“力” 的数据。举例说一下,一台1.6升的发动机大约可发挥15.0kg-m的最大 扭力,此时若直接连上185/60R14尺寸的轮胎,半径约为41厘米,则经 车轮所发挥的推进力量为36.6公斤(事实上公斤并不是力量的单位,而 是重量的单位,须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ec2才是力的标准单位“牛 顿”)。 但36公斤的力量怎么能推动一吨多的汽车呢?而且动辄数千转的发动机转速更不可能恰好成为轮胎转速,幸好聪明的人类发明了“齿轮”,利用不同大小的齿轮相连搭配,可以将旋转的速度降低,同时将扭矩放大。 由于齿轮的圆周比就是半径比,因此从小齿轮传递动力至大齿轮时,转动的速度、降低的比率、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数,都恰好等于两齿轮的齿数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所谓的“齿轮比”。 举例说明--以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假设小齿轮的齿数为15齿,大齿轮的齿数为45齿。当小齿轮以3000rpm的转速旋转,而扭矩为20kg-m 时,传递至大齿轮的转速便降低了1/3,变成1000rpm;但是扭矩却放大 了三倍,成为60kg-m。这就是发动机扭矩经过变速箱可降低转速并放大 扭矩的基本原理。 在汽车上,发动机将动力输出至轮胎共经过两次扭矩放大的过程,第一次是由变速箱的档位作用而产生,第二次则取决于最终齿轮比(或称最终传动比,也可称为尾牙)。扭矩的总放大倍率就是变速箱齿比与最终齿轮比的相乘倍数。举例来说,一辆手动档的思域,一档齿轮比为3.250,最终齿轮比为4.058,而引擎的最大扭矩为14.6kgm/5500rpm,于是我们 可以算出第一档的最大扭矩经过放大后为 14.6×3.250×4.058=192.55kgm,比原引擎放大了13倍。此时再除以轮 胎半径约0.41m,即可获得推力约为470公斤。然而上述的数值并不是实际的推力,毕竟机械传输的过程中必定有磨耗损失,因此必须将机械效率的因素考虑在内。 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动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 动轴的万向接头效率约为98%,各位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就知道实际的推力还剩多少。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 驱动力= ———————————————————— 轮胎半径(单位为公尺)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基本运算。让学生在认识计算器工具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进行操作。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是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的四则运算,了解运算键的功能,会进行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减法根据书上步骤操作,乘除法试题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练习中呈现两个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 教学重点: 让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基本运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认识计算器工具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进行操作。 教学用具: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你们知道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好处吗? 它能使我们的计算更加方便快捷。 复习计算器的按键名称。 二、新授例题 1、例1 照下面的步骤,用计算器算一算。 386+179= 按键:386+179= 屏幕显示:386+179=565 试一试CE键有什么作用? 2、反馈练习 825-138= 按键:825-138= 屏幕显示:825-138=687 3、自主尝试 乘除法计算由学生自己试试看。 26×39=_____________ 312÷8=_____________ 4、例2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9999×1=9999 9999×2=_______ 9999×3= _______ 9999×4=________

5、巩固提高 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__________ 9999×7= ___________ 9999×9= ___________ 三、巩固练习 1、三个人一个小组,我出一组算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一人用笔算,一人用计算器) 2、两人一组,先每人出一道算式,两人先笔算,再互相用计算器验算一遍。 3、做一做: 先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9÷9=1 108÷9=________ 1107÷9=_______ 11106÷9=______ 4、不计算,试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再用计算器检验对不对。 111105÷9=_________________ 1111104÷9=________________ 11111103÷9=_______________ 111111102÷9=_______________ 1111111101÷9=______________

用计算器计算课件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2、能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教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 数目的计算。 2、难点:使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计算器 1.在过去,我们有许多计算工具,如算筹,算盘来计算数据,但 随着这计算越来越复杂,我们会用什么来计算呢?(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等)。 (1)小组合作,认识计算器。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小组交流: (2)在哪见到过计算器?已经了解计算器的哪些知识? (3)计算器的外部特征、构造及基本功能? (4)计算器主要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 2、学生汇报、操作:

(1)对以上问题进行汇报。出示课件:认识计算器上重要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尝试开机、关机。 (3)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已经了解的按键的作用,并可以动手试一试。 二、自主探索,会用计算器。 1. 摸着石头过河 (1)学生尝试完成加法: 386+179=。 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2)尝试计算加法: 4468+1792=, 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3)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成绩。学生探讨求平均成绩的方法,然后计算出结果。 2. 龟兔赛跑。 现在我们已经了结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见识一下计算器的能力怎么样?男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把算出的结果记在纸上,女生用笔算。 课件出示

汽车驱动力

汽车的驱动力 一、教学课程: 汽车理论 二、教学内容: 汽车驱动力的产生、计算及汽车的驱动力图 三、教学重点: 汽车驱动力的计算、驱动力图 四、教学难点: 汽车驱动力图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回顾 (二)讲授新课 1.汽车驱动力的产生 2.汽车驱动力的计算 若用Tt 表示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r 表示车轮半径,驱动力Ft=Tt/r 若用tq T 表示发动机转矩,g i 表示变速器的传动比, o i 表示主减速器的传动比,T η表示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则有t tq g o T T T i i η=???,驱动力tq g o T t T i i F r η???= 3.汽车驱动力图 对发动机的转矩tq T 、传动系的效率以及车轮的半径r 做一些讨论,画出汽 车的驱动力图。 1)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如将发动机的功率e P 、转矩tq T 以及燃油消耗率 b 与发动机曲轴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表示,则此曲线称为发动机转速特性曲线或简称为发动机特性曲线。如果发动机节气门全开,则此特性曲线称为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如果部分开启,则称为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

图1 汽油发动机外特性中的功率与转矩曲线 2)传动系的机械效率 以T P 表示传动系中损失的功率,则传动系的机械效率为1e T T T e e P P P P P η-==- 传动系的功率损失由传动系中的部件的功率损失所组成。传动系的功率损失可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传动系的效率是在专门的试验台上测得的。 3)车轮的半径 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称为自由半径。 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称为静力半径s r 。 滚动半径r r 是以车轮转动圈数与实际车轮滚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来换算的,2r w s r n π= 式中:w n 为车轮转动的圈数,s 为在转动w n 圈时车轮滚动的距离。 对汽车进行动力学分析时应使用静力半径,在进行运动学分析时应采用滚动半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考虑它们的差别,统称为车轮半径r 。 4)汽车的驱动力图 一般用汽车发动机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t a F u —来全面表示汽车的驱动力,称为发动机的驱动力图。设计中的汽车有了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传动系的传动比、传动效率、车轮半径等参数后,就可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四个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医院

三三两两 师:你能想到什么?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 师: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错能改 小巧 学习用品 计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认为是橡皮。 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计算器。 表扬答对的同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根据同学回答,依次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显 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ON键,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 用完后呢?(OFF键,指出关机键) 3、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课件出示38+27=30×18=)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先输入3和8,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和7和等号键,等于65。)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等号键) 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4、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2019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1.6用计算器计算练习题 新人教版 (I)

2019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1.6用计算器计算练习题新人教版 (I) 一、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7-85= 17-69= 506+374= 2002-293 7415+924= 8503-3126= 218×53= 906×27= 22303÷531= 33286÷374= 52×129= 15486÷267= 二、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先列出综合算式再计算。 (1)118减去18乘5的积,差是多少? (2)甲数十292,比乙数的3倍多73,求乙数。 (3)比232的3倍多26的数是多少? (4)480除以24减8的差,再乘以25,积是多少? 四、用电子计算器计算。 (1)856+4293 (2)5014-4293 五、用电子计算器计算。 2405÷(85-48) 参考答案 一、计算 1)12 2)48 3)880 4)1709 5)8339 6)5377 7)11554 8)24462 9)42 10)89 11)6708 12)58 二、计算 1)742 2)3434 3)163 4)88088 5)784 6)89 7)33 8)1343 三、列式计算 1)118-18×5=28 2)(292-73)÷3=73 3)234×3+26=728 4)480÷(24-8)×25=750 四、分析:首先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再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五、分析:用电子计算器计算时,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除法。由于小括号里的差是作除数,所以需要先把结果记录下来,消除数据后,再用被除数除以这个差。 附送: 2019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1.6用计算器计算练习题新人教版 一、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普通的计算器使用方法

普通的计算器使用方法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普通的计算器相信大家都会用,大家经常用来加减乘除,快速计算结果。有些小小的功能键能事半功倍,而这些功能可能有很多人从未使用过,在网上找了些资料,又根据自己实际使用中的经验,把那些个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给整理了一下。 M+: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如屏幕无"M"标志即存储器中无数据,则直接将显示值存入存储器)。 M-: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的结果,如存贮器中没有数字,按M-则存入负的显示屏数字。 MS:将显示的内容存储到存储器,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冲走。 MR: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表示把存储器中的数值读出到屏幕,作为当前数值参与运算。 MC: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屏幕"M"标志消除)。 MRC:第一次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第二次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 GT:GT=Grand Total 意思是总数之和,即按了等号后得到的数字全部被累计相加后传送到GT存储寄存器。按GT后显示累计数,再按一次清空。 MU(Mark-up and Mark-down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详见例3; CE:清除输入键,在数字输入期间按下此键将清除输入寄存器中的值并显示"0",可重新输入; AC:是清除全部数据结果和运算符。 ON/C:上电/全清键,按下该键表示上电,或清除所有寄存器中的数值。 使用举例: 例1. 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我们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48—5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运算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两步的式题运算。 2、能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尝试运用 师:开学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学习计算,下面这些题,哪些你一眼能看出来答案的,直接说的得数。 1、初步尝试 90+56= 45×99≈ 87546—3469= 42×30= 2102÷30≈ 43×365= 师:最后两道看来有困难,列竖式算算。 师:先不报答案,要你自己检验做的对不对,你准备怎么样?试一试用计算器来验算,你们会吗? 师:谁愿意带上你的竖式计算上来展示意下,向大家演示一下你用计算器验算的过程可以吗?(鼓励和表扬) 师:看来,大家还真的会用计算器!想不想“再显身手”? 2、再次尝试:探索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的方法 ①546×28-4276 ②2940 ÷28+763 ③15021-87×99 ④25120÷(449-289) (1)这4题与上面4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会做吗?请试一试。 (2)交流操作方法。 (3)你有没有感觉到这4道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 (4)用计算器计算③、④该怎么操作呢?我们以第③题为例,谁来介绍介绍?

(突出“记住中间数”、“使用MR键”、倒减等方法。) (①、②两题只要按顺序依次输入,③、④题要先算后一步,③④可以“记住过程得数”,③还可以倒减等) (5)介绍用存储键计算,尝试用“MR键”计算③④题。 二、解决生活问题 师:通过这几道题计算,你感觉计算器怎么样?你们喜欢用计算器吗?下面我们就发挥计算器的作用,用它来完成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1、出示:一个水龙头滴水的动态画面。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白白流掉了。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每桶约重15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 (3)你家每月用几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用几个月?大约合多少年? 师:目前我国西南大旱,一些地区粮食因为缺水绝收。云南山区的孩子们喝脏水解渴。联系我们刚才的这些计算数据,你想到什么? 三、探索计算规律: 师:既然人们发明了这么好的计算器,我们就应该更好地运用它。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探索计算的规律好不好? 1、找出规律后再填写每组的后2题得数,并用计算器检验。 19+9×9= 118+98×9= 1117+987×9= 11116+9876×9= 111115+98765×9=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按这样一种规律写下去,下一题该是什么样的? 2、自己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 111…1222…2÷333…34= 2001个1 2001个2 2000个3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2、能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教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 数目的计算。 2、难点:使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计算器 1.在过去,我们有许多计算工具,如算筹,算盘来计算数据,但 随着这计算越来越复杂,我们会用什么来计算呢?(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等)。 (1)小组合作,认识计算器。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小组交流: (2)在哪见到过计算器?已经了解计算器的哪些知识? (3)计算器的外部特征、构造及基本功能? (4)计算器主要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 2、学生汇报、操作:

(1)对以上问题进行汇报。出示课件:认识计算器上重要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尝试开机、关机。 (3)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已经了解的按键的作用,并可以动手试一试。 二、自主探索,会用计算器。 1. 摸着石头过河 (1)学生尝试完成加法: 386+179=。 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2)尝试计算加法: 4468+1792=, 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3)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成绩。学生探讨求平均成绩的方法,然后计算出结果。 2. 龟兔赛跑。 现在我们已经了结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见识一下计算器的能力怎么样?男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把算出的结果记在纸上,女生用笔算。 课件出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练习题

第1课时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 1、填空题。 (1)计算器一般包括两部分:()和()。 (2)一般计算器开机按()键,关机按()键。 (3)在计算器上进行如下操作: ,这时计算器上显示()。 2、用计算器计算。 (1) (2) 3943+2787= 4400÷550= 3472×36= 9072-1938-579= 70300-13452÷38= 2005×(2004-1498)=4、奶牛场用青草喂牛,一头牛29天喂了522千克,照这样计算,8头牛一年(365天)需要多少千克青草?

5、下面是学校购买学校用品情况的统计表,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每种用品的金额及合计表。 6、光明小学四(1)班和四(2)班各选了6名学生参加跳绳比赛,两班学生成绩如下:(单位:下) 四(1)班:174,164,190,155,170,149 四(2)班:165,173,179,116,169,158 分别求出两班平均成绩。 7、水龙头不拧紧就会滴水,按4小时浪费12千克计算。 (1)一昼夜浪费多少千克水?

(2)一星期浪费多少千克水? (3)一年(365天)浪费多少千克水? 第2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 2、根据前三题的规律,直接写出后面的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1)(2) 9×9=81 (11-2)÷9=1 98×9=882 (111-3)÷9=12 987×9=8883 (1111-4)÷9=123 9876×9=(11111-5)÷9= 98765×9=(111111-6)÷9= 3、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照样子每组继续编两道题直接写出答案。 (1)19+9×9= 118+98×9= 117+987×9= (2)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4、用在数表里框出5个数,算一算,5个数的和与中间一个数有什么关系?如果要使5个数的和为90,你能在下图中框出这5个数吗?

用计算器找规律试题

用计算器找规律试题

————————————————————————————————作者:————————————————————————————————日期:

一、9999╳11 9999×12 9999×13 9999×14 9999╳17 9999╳18 9999╳19 9999╳20 你发现了什么? 二、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1 你发现了什么? 1.94×86÷47 (394+5477)÷57 8450÷25-249 6396÷(520-438) 5871 ÷57 338-249 2.比一比赛一赛,并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1) 9×9-1= 98×9-2= 987×9-3= 9876×9-4=

98765×9-5= 987654×9-6= …… 3.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2) 12×9-8= 123×9-7= 1234×9-6= 12345×9-5= 123456×9-4= 1234567×9-3= …… 4.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3) 19+9×9= 118+98×9= 117+ 987×9= 1116+9876×9=

11115+98765×9= 111114+987654×9= …… 5.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4) (10-1)÷9= (200-2)÷9= (3000-3)÷9= (40000-4)÷9= (500000-5)÷9= (6000000-6)÷9=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58+1409=5200-2689= 3254×268=235×68÷34= 8906-473+2170=7575÷25= 356+148= 1752-986= 3002×152=4872÷24= 38×9306= 7504+2496= 2. 75+76+77+78+…+97+98的和是( )。 3. 从1000里连续减去5个98,结果是( )。

动力触探计算

动力触探计算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10.4.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可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其规格和适用土类应符合表10.4.1的规定。 10.4.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 2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30击; 3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

4对轻型动力触探,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5>50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10.4.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单孔连续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绘制锤击数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 2计算单孔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时,应剔除临界深度以内的数值、超前和滞后影响范围内的异常值; 3根据各孔分层的贯入指标平均值,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场地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10.4.4根据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指标和地区经验,可进行力学分层,评定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状态、密实度)、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检测地基处理效果等。应用试验成果时是否修正或如何修正,应根据建立统计关系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10.5.1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 10.5.2标准贯入试验的设备应符合表10.5.2的规定。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力

1.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确定汽车的动力性,就是确定汽车沿行驶方向的运动状况。为此需要掌握沿汽车行驶方向作用于汽车的各种外力,即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根据这些力的平衡关系,建立汽车行驶方程式,就可以估算汽车的各项动力性能指标。 汽车的行驶方程式为 =t F ∑F 式中 ——汽车驱动力; t F ∑F ——行驶阻力之和。 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得到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 力、加速阻力和坡度阻力。现在分别研究驱动力和这些行驶阻力,并最后把∑=t F F 这一行驶方程式加以具体化,以便研究汽车的动力性。 1.2.1 汽车的驱动力 在汽车行驶中,发动机发出的有效转矩,经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等后,由半轴传给驱动车轮。如果变速器传动比为、主减速比为、传动 系的机械效率为tq T g i 0i T η,则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即驱动力矩为 t T T g tq t i i T T η0= 如图1-1所示,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产生对地面 的圆周力,则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即为汽车驱动力。 如果驱动车轮的滚动半径为t T 0F t F r ,就有r T F t t /=,因而,汽车驱动 力为 r F T g tq t i i T η0= (1-1) 下面将对式(1-1)中发动机转矩T 、传动系机 械效率tq T η及车轮半径r 等作进一步讨论,并作出 汽车的驱动力图。 1.2.1.1 发动机的外特性 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及燃油消耗率与发动机 曲轴转速的变化关系,即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当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处于最大供油 量位置),此特性称为发动机的外特性,对应的关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 【主体知识归纳】 1.了解数字键. 2.了解运算符号:乘方运算键y x. 3. 掌握符号变换键开机键关机键局部清除键、了解小数点键的位置. 4.负数的输入方法. 5.清除错误的方法. 【基础知识讲解】 1.在使用计算器时,首先要打开计算器开关,即按键后,计算器进入工作状态.2.负数输入方法:先按这个负数的相反数,再按符号变换键,如输入-3,程序为 先3 ,再按键,结果显示-3. 3.在输入数据时,中途有按错键的,可按键,来清除刚输入的数据. 4.计算器能够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所以做混合运算时,按键顺序与 书写顺序完全一样. 【例题精讲】 例1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735)+(-34.6);(2)9.747-21.325; (3)21.83×(-3.6);(4)98÷7÷2. 解: (1)

∴(-2.735)+(-34.6)=-37.335. 说明:输入数据时,按键顺序与写这个数据的顺序完全相同,但输入负数时,符号变换键要放在数据之后键入. (2) ∴9.747-21.325=-11.578. (3) ∴21.83×(-3.6)=-78.588. (4) ∴98÷7÷2=7. 例2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3.252; (2)(- 4 1)7. 解:(1)

∴3.252 =10.5625. (2) ∴(- 4 1)7≈-0.000061035. 说明:(-4 1)7 的结果小数位数应该有12位.但由于计算器的精确度不能达到,只能计 算到第九位小数数位. 例3 用计算器计算: -32×4.12-(-0.6)2×(-2)4×15. 解: ∴-32 ×4.12 -(-0.6)2 ×(-2)4 ×15=-237.69. 说明:(1)某些计算器上的乘幂运算键不能求以负数为底的幂,故计算时可改求其底的相反数的幂,再加上符号.如计算(-5)3时,先按键求53,后按符号变换键,便得(-5)3 的结果-125.当然,指数为偶数时,就无需再按符号变换键. (2)本题第一个数字:-32,只能先按键32,如果接下来按符号转换键,就会变成错误运算3-2 ,所以在32 之后应按键显示结果9,再按变成-9,后面则按书写顺序按键即 可. (3)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按键顺序与书写顺序完全相同,计算器能够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同步达纲练习】

机动车的动力性设计计算公式定理

汽车动力性设计计算公式 3.1 动力性计算公式 3.1.1 变速器各档的速度特性: 0 377 .0i i n r u gi e k ai ??= ( km/h ) ......(1) 其中:k r 为车轮滚动半径,m; 由经验公式:?? ? ???-+=)1(20254.0λb d r k (m) d----轮辋直径,in b----轮胎断面宽度,in λ---轮胎变形系数 e n 为发动机转速,r/min ;0i 为后桥主减速速比; gi i 为变速箱各档速比,)...2,1(p i i =,p 为档位数,(以下同)。 3.1.2 各档牵引力 汽车的牵引力: 错误!未指定书签。 t k gi a tq a ti r i i u T u F η???= )()( ( N ) (2) 其中:)(a tq u T 为对应不同转速(或车速)下发动机输出使用扭矩,N ?m ;t η为传动效率。 汽车的空气阻力: 15 .212 a d w u A C F ??= ( N ) (3) 其中:d C 为空气阻力系数,A 为汽车迎风面积,m 2。 汽车的滚动阻力: f G F a f ?= ( N ) ......(4) 其中:a G =m g 为满载或空载汽车总重(N),f 为滚动阻尼系数 汽车的行驶阻力之和r F : w f r F F F += ( N ) (5) 注:可画出驱动力与行驶阻尼平衡图

3.1.3 各档功率计算 汽车的发动机功率: 9549 )()(e a tq a ei n u T u P ?= (kw ) (6) 其中: )(a ei u P 为第)...2,1(p i i =档对应不同转速(或车速)下发动机的功率。 汽车的阻力功率: t a w f r u F F P η3600)(+= (kw ) (7) 3.1.4 各档动力因子计算 a w a ti a i G F u F u D -= )()( (8) 各档额定车速按下式计算 .377 .0i i n r u i g c e k i c a = (km/h ) (9) 其中:c e n 为发动机的最高转速; )(a i u D 为第)...2,1(p i i =档对应不同转速(或车速)下的动力因子。 对各档在[0,i c a u .]内寻找a u 使得)(a i u D 达到最大,即为各档的最大动力因子m ax .i D 注:可画出各档动力因子随车速变化的曲线 3.1.5 最高车速计算 当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时,车速达到最高。 3.1.5.1 根据最高档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方程 )()(.a r a highest t u F u F =, 求解a u 。舍去a u 中的负值或非实数值和超过额定车速的值;若还有剩余的值,则选择它们中最大的一个为最高车速,否则以最高档额定车速c a u 作为最高车速m ax .a u 。 额定车速按下式计算 377 .0i i n r u h g c e k c a = (km/h ) (10) 其中:c e n 为发动机的最高转速 h g i 为最高档传动比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附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 姓名:__________ 一、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58+1409= 5200-2689= 3254×268= 235×68÷34= 8906-473+2170= 7575÷25= 356+148= 1752-986= 3002×152= 4872÷24= 38×9306= 7504+2496= 2. 75+76+77+78+…+97+98的和是( )。 3. 从1000里连续减去5个98,结果是( )。 4. (1)3060――→÷45 ――→+889 ――→÷33 (2)225――→×84 ――→÷25 ――→÷27 (3)870――→×46 ――→÷23 ――→×135 ――→÷45 (4)9893――→-8436 ――→×13 ――→-8941 ――→÷500 二、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5. 用计算器分别算出每组中各题的积,再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然后按这个规律直接在横线上写数。 1 11×11= 111×111=1111×1111= × = 2 67×67= 667×667= 6667×6667= × = 6. 一个果园栽了425棵桃树,又栽了756棵梨树。如果一年每棵桃树可收桃105千克,每棵梨树可收梨90千克,这个果园一年可收桃和梨各多少千克?新 课 标 第 一 网 7. 垃圾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给周边环境、土壤带来二次污染。东海市新建的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1200吨,每天可发电1800千瓦时。试计算该垃圾发电厂2012年将处理垃圾多少万吨?发电多少千瓦时?(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