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箱梁张拉技术交底大全

箱梁张拉技术交底大全

箱梁张拉技术交底大全
箱梁张拉技术交底大全

拉技术培训讲义

拉作业是后法预应力简支箱梁桥梁生产中的关键特殊工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拉作业包括:钢绞线束的制作及穿放,锚具安装、梁体拉、钢绞线切割等工作。梁体拉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预拉、初拉和终拉。

1.拉具备条件

1.1.预拉作业条件

1、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33.5MPa及以上;

2、箱梁端模、底模活动块均已拆除;

3、箱梁钢绞线、锚具已经安装完毕,并检查钢绞线每束根数、锚具型号符合要求;

4、拉设备完好并在有效的校正期。

1.2.初拉作业条件

1、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43.5MPa及以上;

2、箱梁钢绞线、锚具已经安装完毕,并检查钢绞线每束根数、锚具型号符合要求;

3、拉设备完好并在有效的校正期。

1.3.终拉作业条件

1、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53.5MPa及以上,弹模达到35.5GPa,龄期大于10天;

2、箱梁钢绞线、锚具已经安装完毕,并检查钢绞线每束根数、锚具型号符合要求;

3、拉设备完好并在有效的校正期。

1.4.拉设备要求

1.4.1.拉用千斤顶的要求

1、千斤顶的选用

箱梁拉作业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额定拉吨位须为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少于1.2倍。预应力千斤顶的选用除须考虑拉力设计吨位外,还要充分考虑与锚固体系配套、拉行程、锚具布置形式及间距等对千斤顶的特定要求。梁场选用YCW300型预应力穿心式千斤顶共8台。

2、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正

(1)千斤顶第一次使用前;

(2)拉了200次;

(3)千斤顶校正有效期限满一个月;

(4)千斤顶经过大修或严重漏油,经拆除修理后。

1.4.

2.拉用油压表的要求

1、油压表的选用

箱梁拉作业选用精度不低于1.0级,表面最大读数应为拉力的1.5~2.0倍的防震性油压表。梁场选用精度为0.4级的油压表,表盘直径为150mm最大量程为60Mpa。

2、油压表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正

(1)油压表首次使用前;

(2)油压表校正后已达一个月;

(3)油压表发生故障或者使用异常时。

3、压力表与拉千斤顶配套校正使用,每周对所有油压表进行校准检查,若检查发现问

题须立即对油压表进行校正检测,并重新校正千斤顶。

1.4.3.拉油泵

油泵的油箱容量宜为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宜为使用油压数的

1.4倍油泵。梁场选用ZB4-500型油泵。

2.拉作业

2.1.钢绞线安装

(1)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按技术部门给定的长度下料,钢绞线散盘前核实钢绞线标识牌检验

状态,检查合格的钢绞线才允许下料。

(2)不同批次的钢绞线原则上不得穿入同一榀箱梁,若同一批次钢绞线不够同一榀箱梁所

用数量,需要现场技术员根据钢绞线数量指定孔道穿放,不同批次的钢绞线不得穿入同一个孔道。

(3)钢绞线下料用锯片切割下料。钢绞线下料需用下料架,把钢绞线盘放入下料架,再切

割包装带,避免钢绞线头弹出伤人,下料从圈端头开始向外拉。

(4)严格控制下料长度,同束钢绞线下料长度误差在±5mm以。

(5)钢绞线束在制作完毕后进行编号,不得混放,钢绞线束梳理顺直,不得扭转。在搬运

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支点长度不得大于1.5m。

(6)清除压浆孔的填塞物,并检查锚垫板、外是否有水泥浆等杂物,若有清理干净。检查

孔道是否畅通,孔道是否有水及其他杂物,若有清理干净。

(7)钢绞线穿放前,核对箱梁类型,注意不同类型箱梁钢绞线数量不同。

(8)钢绞线下料时边下边穿,下料数量保证满足施工用量,禁止多下料。

(9)钢绞线采用人工穿束,每次穿两至三根,箱梁每端钢绞线外露量一致(750mm)。

(10)按照孔道顺序穿钢绞线,保证孔道钢绞线数量符合要求。

(11)钢绞线安装到孔道后,采用塑料管对其包裹防护,避免养护用水等对钢绞线的锈蚀。

(12)在安装钢绞线附近禁止进行电焊操作,否则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焊渣飞溅到钢绞

线上。

2.2. 锚具安装

1. 锚具安装随用随领,锚具安装时注意各孔道锚具型号的不同,各梁型孔道锚具编号。

2. 锚具安装前,符合钢绞线数量要求后方可安装。锚具安装时与孔道对中,防止锚具偏

出止口以外,形成不平整支承状态。各根预应力钢材平顺,不得扭绞交叉,夹片打紧。

3. 钢绞线安装好后,采用塑料带对钢绞线、锚具包裹,防止锈蚀。

4. 预应力孔道编号下图。

2.3.拉顺序

(1)31.5m预应力混凝土后法预制箱梁拉顺序及控制应力

2.4.拉限位板的选用

根据金星预应力工程技术提供的《群锚限位板尺寸表》,钢绞线直径每增加或减少0.1mm,限位板槽深相应增加或减小0.4mm,当钢绞线公称直径A15.21~A15.30时,配套的限位板槽深为8.0mm。现场拉前测量每个孔道钢绞线直径,根据实测钢绞线直径领取相应规格的限位板进行操作。

2.5.预、初拉程序

0 →0.2σ0(测初始油缸伸长量和夹片外露量)→σ0(测控制油缸伸长量和夹片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