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路摩擦系数

管路摩擦系数

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1000110012000.0710.0960.1260.1590.1960.2380.2830.3320.3850.4420.5030.5670.6360.7850.950 1.13125.44734.63645.23957.25670.68685.530101.788119.459138.544159.043180.956204.282229.022282.743342.119407.15065% 1.065 1.449 1.893 2.396 2.957 3.579 4.259 4.998 5.797 6.6547.5718.5479.58211.83014.31417.03565% 1.065 1.449 1.893 2.396 2.957 3.579 4.259 4.998 5.797 6.6547.5718.5479.58211.83014.31417.03575%

0.923 1.256 1.640 2.076 2.563 3.101 3.691 4.332 5.024 5.767 6.5627.4078.30410.25212.40514.76480%0.865 1.177 1.538 1.946 2.403 2.908 3.460 4.061 4.710 5.407 6.151 6.9447.7859.61211.63013.8413.0 2.424 2.014 1.717 1.492 1.315 1.174 1.0590.9630.8820.8130.7530.7010.6550.5780.5170.4663.2 2.757 2.292 1.953 1.697 1.497 1.336 1.205 1.096 1.0030.9240.8560.7970.7450.6580.5880.5313.6 3.490 2.901 2.472 2.148 1.894 1.691 1.525 1.387 1.270 1.170 1.084 1.0090.9430.8330.7440.6723.8 3.888 3.232 2.755 2.393 2.111 1.884 1.699 1.545 1.415 1.304 1.208 1.124 1.0510.9280.8290.7484.0 4.309 3.581 3.052 2.652 2.339 2.088 1.882 1.712 1.568 1.445 1.338 1.246 1.164 1.0280.9190.8294.2 4.750 3.948 3.365 2.924 2.578 2.302 2.075 1.887 1.728 1.593 1.475 1.373 1.283 1.133 1.0130.9144.4 5.213 4.333 3.693 3.209 2.830 2.526 2.278 2.071 1.897 1.748 1.619 1.507 1.409 1.244 1.112 1.0034.6 5.698 4.736 4.037 3.507 3.093 2.761 2.490 2.264 2.073 1.910 1.770 1.647 1.540 1.359 1.215 1.0964.8 6.204 5.157 4.395 3.819 3.368 3.006 2.711 2.465 2.257 2.080 1.927 1.794 1.676 1.480 1.323 1.1945.0 6.732 5.596 4.769 4.143 3.654 3.262 2.941 2.675 2.449 2.257 2.091 1.946 1.819 1.606 1.435 1.2955.27.281 6.052 5.158 4.481 3.952 3.528 3.181 2.893 2.649 2.441 2.262 2.105 1.967 1.737 1.552 1.4015.47.852 6.527 5.563 4.833 4.262 3.805 3.431 3.120 2.857 2.633 2.439 2.270 2.122 1.873 1.674 1.5115.68.4457.019 5.983 5.197 4.584 4.092 3.690 3.355 3.073 2.831 2.623 2.441 2.282 2.015 1.800 1.6255.89.0597.530 6.418 5.575 4.917 4.389 3.958 3.599 3.296 3.037 2.814 2.619 2.448 2.161 1.931 1.7436.09.6948.058 6.868 5.966 5.262 4.697 4.236 3.851 3.527 3.250 3.011 2.803 2.619 2.313 2.067 1.8656.210.3518.6047.333 6.371 5.619 5.016 4.523 4.112 3.766 3.470 3.215 2.992 2.797 2.470 2.207 1.9926.411.0309.1687.814 6.788 5.987 5.345 4.819 4.382 4.013 3.698 3.426 3.189 2.980 2.632 2.352 2.1236.611.7309.7508.3107.219 6.367 5.684 5.125 4.660 4.268 3.933 3.643 3.391 3.169 2.799 2.501 2.2576.812.45210.3508.8217.664 6.759 6.033 5.440 4.947 4.530 4.175 3.867 3.600 3.364 2.971 2.655 2.3967.013.19510.9689.3488.1217.162 6.394 5.765 5.242 4.801 4.424 4.098 3.815 3.565 3.148 2.813 2.5397.213.96011.6039.8908.5927.577 6.764 6.099 5.546 5.079 4.680 4.336 4.036 3.772 3.331 2.976 2.6867.414.74612.25710.4479.0768.0047.145 6.443 5.858 5.365 4.944 4.580 4.263 3.984 3.518 3.144 2.8387.615.55412.92811.0199.5738.4427.537 6.796 6.179 5.659 5.215 4.831 4.497 4.203 3.711 3.316 2.9937.816.38313.61811.60710.0838.8937.9397.158 6.509 5.961 5.493 5.089 4.736 4.427 3.909 3.493 3.1538.0

17.23414.32512.20910.6079.3558.3517.530 6.847 6.271 5.778 5.353 4.982 4.657 4.112 3.674 3.316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1000110012000.01585

0.015370.014970.01463

0.014340.014080.013850.013640.013460.013290.013130.012980.012850.012610.012390.01220

1.06 1.331.15 1.501.20 1.70

66.00mWC Flow 4.16

m3/s 3.44km Flow 4.16m3/s 5.00m Velocity 5.87m/s 4302kW Velocity 5.87m/s 1.540-Pipe dia

950

mm

30%Pipe dia

950

mm

1.15

-83

%

Pipe Dia (mm)Area (m2)

Prod. at 1 m/s (10% con.)

Shaft kW at Head out the pump Lenght op Pipeline Friction Coefficient for Various Materials

Coarse Gravel - Boulders 1 mWc and 1 m/s V e l o c i t y H e a d V 2/2g

Efficiency

Total Elevation at end Friction Losses

Friction Factor Material

Power Density Friction Losses in mWC per 100 m of straight smooth pipe based on Colebrook-White

Pipe Dia (mm)Friction Head Factor V e l o c i t y i n m e t e r s p e r s e c o n d

C l e a r w a t e r f r i c t i o n h e a d p e r 100 m P i p e i n m W C F r i c t i o n f r a c t o r C o l e b r o o k -W h i t e a t 4.5 m /s

2.20Tough Clay - Coarse Sand - Grvl.Lightsilt - Mud - Peat

Mud - Fine Sand - Soft Clay Med. Sand - Mud and Clay Pebbles Coarse Sand - Shell

钢结构工程摩擦面漆摩擦系数试验标准

一、编制依据和相关规范 (1)设计图纸及《XXXX钢结构制造验收规则》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铁路钢桥制造规范》Q/CR9211-2015 (4) 《铁路钢桥栓接板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方法》(TB2137-90) 二、试件数量 1、工程量约9000吨,需做试件3批,每批6组试件。 2、工程量约2700吨,需做试件1批,每批6组试件。 三、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用的试验机误差应在1%以内; 2、试验用的贴有电阻片的高强度螺栓、压力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应在试验前采用试验机进行标定,其误差应在2%以内; 3、测定抗滑移系数的试件为拉力试件; 4、测定抗滑移系数的试件应由钢结构制造厂加工,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构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作、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使用同一性能等级和同一直径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并在相同条件下运输,存放; 5、试件的钢板厚度应为所代表的钢结构中有代表性部件的钢板厚度;

6、测定抗滑移系数的试件为双面拼装试件,其试件尺寸及组装如下图所示: 7、试件板面应平整,无油污、孔边,板边无飞边、毛刺; 8、试件按图示组装,先打入冲钉定位,然后逐个换成贴有电阻应变片的高强度螺栓(或用压力传感器),拧紧高强度螺栓的预应力达到(0.95~1.05)P(P为高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为230KN); 9、将试件装在试验机上,使试件的轴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线严格对中,在试件侧面画直线,

画线位置如图所示,测出高强度螺栓预拉力实测值,然后进行拉力试验,平稳加载,加载速度为3~5kN/s,拉至滑动测得滑动荷载N; 10、在试验中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认为达到滑动荷载: ①试验机发生回针现象; ②X-Y记录仪中变形发生突变; ③试件测面画线发生错动; 四、摩擦面表面处理工艺 试件组装前应对栓接摩擦面喷砂除锈,并喷涂无机富锌防锈防滑涂料,以保证摩擦面摩擦系数达到规范要求。表面处理要求及涂装体系见下表: 五、抗滑移系数f按下式计算,取两位有效数字: f=N/mΣP 式中:N —由试验机测得的滑动荷载(kN,取3位有效数字); m —摩擦面数,取m=2; ΣP —与试件滑动荷载对应一侧的高强度螺栓预拉力实测值之和(kN,取3位有效数字); 六、本项目连接钢板厂内抗滑移系数f≥0.55,工地抗滑移系数f≥0.45。 七、试件制作及试验时机

紧固件摩擦系数简介

紧固件摩擦系数简介 浙江长华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李大维 在汽车装配中,螺纹紧固件装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车的装配质量和行驶的可靠性。为此,在施加外载荷之前,需拧紧螺纹紧固件,以加紧被联接件。称拧紧螺纹紧固件为预紧,称该力为轴向预紧力。保证螺栓的可靠服役,必须在装配时要保证有适当的轴向夹紧力。目前的装配工艺上最经济可行的方法是通过控制扭矩来间接实现对轴向夹紧力的控制。预紧力的大小是保证链接质量的重要因素,螺栓的拧紧过程是一个克服摩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螺纹副的摩擦及端面摩擦。而影响预紧力的主要因素除了使用的工具及拧紧方法外就是紧固件的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是一个明确的物理概念,它是摩擦力与正压力之间的比值,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材料常数,当摩擦面的材料、表面处理状态和润滑条件确定后,摩擦系数也就确定下来。但是摩擦系数与零件表面状态和制造公差有关。摩擦系数的测量必须在一定的基准条件下进行,才能保证有良好的重复性。 紧固件摩擦系数检测、计算方法 试验设备要求 试验设备能 够应用扭紧扭矩 和用自动或手动 旋转螺帽和螺栓 头部,测量功能能 够显示表1中的 项目,显示精度值 要求±2%,除非有 其它的特殊要求。 角度的测量精度 要求无论什么条 件下必须达到显 示值的±2°或 ±2%。为了达到仲裁的目的,扭紧时使用能控制的动力工具并控制旋转速度保持恒定。测量结果能以电子记录方式记录。 目前汽车行业使用比较多的设备是德国Schatz 多功能螺栓紧固分析系统,此实验测试机传感器精度均为0.5%,符合各大汽车公司紧固件分析要求中的试 验测试机要求。实验测试机的测量项目不但包含表1中要求测量项目,通过测试分析系统软件程序,可以求得总摩擦系数、螺纹之间的摩擦系数及支承表面摩擦

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

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

摩擦系数

━━━━━━━━━━━━━━━━━━━━━━━━ 摩擦副材料摩擦系数μ 无润滑有润滑————————————————————————钢-钢 0.15* 0.1-0.12* 0.1 0.05-0.1 钢-软钢 0.2 0.1-0.2 钢-不淬火的T8 0.15 0.03 钢-铸铁 0.2-0.3* 0.05-0.15 0.16-0.18 钢-黄铜 0.19 0.03 钢-青铜 0.15-0.18 0.1-0.15* 0.07 钢-铝 0.17 0.02 钢-轴承合金 0.2 0.04 钢-夹布胶木 0.22 - 钢-钢纸 0.22 - 钢-冰 0.027* - 0.014 石棉基材料-铸铁或钢 0.25-0.40 0.08-0.12 皮革-铸铁或钢 0.30-0.50 0.12-0.15 材料(硬木)-铸铁或钢 0.20-0.35 0.12-0.16 软木-铸铁或钢 0.30-0.50 0.15-0.25 钢纸-铸铁或钢 0.30-0.50 0.12-0.17 毛毡-铸铁或钢 0.22 0.18 软钢-铸铁 0.2*,0.18 0.05-0.15 软钢-青铜 0.2*,0.18 0.07-0.15 铸铁-铸铁 0.15 0.15-0.16 0.07-0.12 铸铁-青铜 0.28* 0.16* 0.15-0.21 0.07-0.15 铸铁-皮革 0.55*,0.28 0.15*,0.12 铸铁-橡皮 0.8 0.5 皮革-木料 0.4-0.5* - 0.03-0.05 铜-T8钢 0.15 0.03 铜-铜 0.20 - 黄铜-不淬火的T8钢 0.19 0.03 黄铜-淬火的T8钢 0.14 0.02 黄铜-黄铜 0.17 0.02 黄铜-钢 0.30 0.02 黄铜-硬橡胶 0.25 - 黄铜-石板 0.25 -

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

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 摩擦系数是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之比值。它是和表面的粗糙度有关,而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依运动的性质,它可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现综合具体各种材料摩擦系数表格如下。

注:表中摩擦系数是试验值,只能作近似参考

固体润滑材料 固体润滑材料是利用固体粉末、薄膜或某些整体材料来减少两承载表面间的摩擦磨损作用的材料。在固体润滑过程中,固体润滑材料和周围介质要与摩擦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固体润滑膜,降低摩擦磨损。 中文名 固体润滑材料 采用材料 固体粉末、薄膜等 作用 减少摩擦磨损 使用物件 齿轮、轴承等 目录 1.1基本性能 2.2使用方法 3.3常用材料 基本性能 1)与摩擦表面能牢固地附着,有保护表面功能固体润滑剂应具有良好的 成膜能力,能与摩擦表面形成牢固的化学吸附膜或物理吸附膜,在表面附着,防止相对运动表面之间产生严重的熔焊或金属的相互转移。 2)抗剪强度较低固体润滑剂具有较低的抗剪强度,这样才能使摩擦副的 摩擦系数小,功率损耗低,温度上升小。而且其抗剪强度应在宽温度范围内不发生变化,使其应用领域较广。 3)稳定性好,包括物理热稳定,化学热稳定和时效稳定,不产生腐蚀及 其他有害的作用物理热稳定是指在没有活性物质参与下,温度改变不会引起相变或晶格的各种变化,因此不致于引起抗剪强度的变化,导致固体的摩擦性能改变。 化学热稳定是指在各种活性介质中温度的变化不会引起强烈的化学反应。要求固体润滑剂物理和化学热稳定,是考虑到高温、超低温以及在化学介质中使用时性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而时效稳定是指要求固体润滑剂长期放置不变质,以便长期使用。此外还要求它对轴承和有关部件无腐蚀性、对人畜无毒害,不污染环境等。 4)要求固体润滑剂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因为固体润滑剂往往应用于严酷 工况与环境条件如低速高负荷下使用,所以要求它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又要容易剪切。 使用方法 1)作成整体零件使用某些工程塑料如聚四氟乙烯、聚缩醛、聚甲醛、聚 碳酸脂、聚酰胺、聚砜、聚酰亚胺、氯化聚醚、聚苯硫醚和聚对苯二甲酸酯等的摩擦系数较低,成形加工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优良,抗冲击能力强,可以制成整体零部件,若采用环璃纤维、金属纤维、石墨纤维、硼纤维等对这些塑料增强,综合性能更好,使用得较多的有齿轮、轴承、导轨、凸轮、滚动轴承保持架等。

轴承的摩擦系数

轴承的摩擦系数 为便于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摩擦力矩可按轴承内径由下式计算:M=uPd/2 这里, M:摩擦力矩,mN.m u:摩擦系数,表1 P:轴承负荷,N d:轴承公称内径,mm 摩擦系数u受轴承型式、轴承负荷、转速、润滑方式等的影响较大,一般条件下稳定旋转时的摩擦系数参考值如表1所示。 对于滑动轴承,一般u=0.01-0.02,有时也达0.1-0.2。 各类轴承的摩擦系数u 轴承型式摩擦系数u 深沟球轴承 0.0010-0.0015 角接触球轴承 0.0012-0.0020 调心球轴承 0.0008-0.0012 圆柱滚子轴承0.0008-0.0012 满装型滚针轴承0.0025-0.0035 带保持架滚针轴承0.0020-0.0030 圆锥滚子轴承 0.0017-0.0025 调心滚子轴承 0.0020-0.0025 推力球轴承 0.0010-0.0015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0.0020-0.0025 由轴承摩擦引起的轴承功率损失可用以下计算公式得出 NR = 1,05 x 10-4 Mn 其中 NR = 功率损失,W M = 轴承的总摩擦力矩,Nmm n = 转速,r/min 如果冷却系数(轴承与环境的每一度温差将从轴承带走的热量值)已知,可以通过以下方程式估算出轴承的温度增加值: ΔT = NR /Ws 其中 ΔT = 温度增加值,C NR = 功率损失,W Ws = 冷却系数,W/C

轧机上用的四列短圆柱轴承壁厚的选取 热轧:外圈壁厚=内圈壁厚,外圈壁厚<内圈壁厚, 外圈壁厚>内圈壁厚 冷轧:外圈壁厚=内圈壁厚,还是外圈壁厚>内圈壁厚,外圈壁厚<内圈壁厚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静摩擦系数

畅悠防滑地板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现场检验为0.61 2013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站公布了国家体育总局令第17号—《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将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游泳项目的审批条件涉及21项标准,各游泳场所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办理许可手续。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中的第六条和第十一条分别规定:游泳池四周铺设有防滑走道,其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少于0.5;更衣室与游泳池中间的走道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小于0.5。在这一段文字中涉及到了一个新词语——静摩擦系数,这个词语对于游泳场所的经营者来说无疑是陌生的,那么什么是静摩擦系数?铺设什么样的防滑走道才能使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达到0.5?对于游泳场所的经营者来说解决这一系列关于静摩擦系数的问题迫在眉睫。 面对如此现状,专业从事游泳场所防滑事业的畅悠防滑地板就静摩擦系数的问题,专门请教了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相关专家:什么是静摩擦系数?铺设什么样的防滑走道才能使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达到0.5?专家就这样的问题为大家做出了解答。 一、什么是静摩擦系数 专家解释静摩擦系数指的是:使物体客服静摩擦力作用产生滑动或有滑动趋势时作用于物体上的切向力和垂直方向上力(需大于70N)的比值。 二、铺设什么样的防滑走道才能使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达到0.5 专家指出目前市场上防滑材料种类繁多,主要有普通防滑垫、防滑砖、防滑液等防滑材料,但目前只有铺设专业的防滑地板才能够使游泳场所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达到国家标准0.5。专家支招如果想使游泳场所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达标,就要在地面铺设防滑地板来形成一个安全的防滑走道。 畅悠防滑地板作为防滑地板行业的领先品牌,在国家颁布静摩擦系数检测方法及标准的第一时间,就委托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高级工程

摩擦系数及其计算

达芬奇1508年提出假设,摩擦系数一般为0.25 阿芒汤1699年,摩擦系数0.3 比尤里芬格1730年,摩擦系数0.3 库伦,十八世纪,确定压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并求出几种材料配合的摩擦系数的不同数值。 俄国,科捷利尼科夫、彼得罗夫,十九世纪中叶,摩擦偶件的摩擦系数并非不变摩擦系数影响因素: 1材料本性及摩擦表面是否有膜(润滑油、氧化物、污垢) 2静止接触的延续时间 3施加载荷的速度 4摩擦组合件的刚度及弹性 5滑动速度 6摩擦组合件的温度状态 7压力 8物体的接触特性,表面尺寸,重叠系数 9表面质量及粗糙度 A Static Friction Model for Elastic—Plastic Contacting Rough Surfaces. 形状误差对过盈联接摩擦力的影响分析及其修正 摩擦分类: 1动摩擦力,对应于很大的、不可逆的相对位移,相对位移大小与外施力无关。2非全静摩擦力,对应于很小的、局部可逆的相对位移,位移大小与外施力成正比,称为初位移,微米级。 3全静摩擦力,对应于初位移的极限值,初位移转变成相对位移。 根据运动学特征划分 滑动摩擦、旋转摩擦(变相的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根据表面状态,是否润滑的特征 1纯净摩擦,无吸附膜、氧化物等 2干摩擦,表面间无润滑油、污垢等 3边界摩擦,表面被一层润滑油分开,润滑油极薄(<0.1微米) 4液体摩擦 5半干摩擦 6半液体摩擦 静摩擦系数,克服两物体的接触耦合、使之摆脱静止状态所耗费的最大切向力对应接触物体所受压力载荷的比率。 滑动摩擦系数,克服两物体相对移动的阻力(超出初位移的范围以外)所耗费的切向力对应接触物体所受压力载荷的比率。 滚动阻力系数,··· 库伦方程,采用的滚动摩擦系数 T——滚动摩擦力,r——圆柱体的半径,P——接触物体所受压力 接触面积、粗糙度、载荷的影响 由于固体表面的粗糙度及波纹度,使得两个固体表面总是在个别的点上发生接触。

摩擦系数等级

刹车片基本知识 一、摩擦系数等级: 1、摩擦系数: 表示刹车片摩擦效能的参数叫摩擦系数,摩擦系数大概意思就是这个片有多“粘”越粘的片阻力越大制动越灵敏,但舒适性和耐热性越差,轻踩就会点头狠踩很快就烧了。 高温刹车片是指在更高温度下能保持摩擦系数,并不一定高温刹车片摩擦系数就大。刹车片的等级用两个英文字母表示,第一个是在0~600(315.5摄氏度)华氏度间取4个点测量摩擦系数,如果都能在0.5~0.45之间,那么片的低温等级就是F。然后在600~1112(600度)华氏度间取10个点测摩擦系数,如果也能在0.35~0.45之间高温等级也是F,那么这个片就是FF级别的片。常说的陶瓷刹车片的摩擦系数级别就是这种FF级的。 常见的E表示摩擦系数是0.25~0.35,F上面说了,G表示在0.45~0.55之间。1112华氏度大概合600摄氏度。高温允许在更高温度下保持原来的摩擦系数,所以高温片并不一定就灵敏,只是很多高温片也通过增加摩擦系数来帮助达到更高温度。我们常说的普通半金属的刹车片就是这种EF级的。 卧车刹车片大部分都能做到FF,再高的摩擦系数片的金属含量会大,踩刹车会响,舒适度下降。轴重大的车会通过用大直径的刹车盘、用通风盘、用划线盘等方法来提高制动力和减缓热衰减。 EE级:0.25-0.35适用于欧美车系,刹车片比较大,摩擦系数比较低; FF级:0.35-0.45 国际标准摩擦系数 GG级:0.45-0.55适用于欧洲车型 HH级:0.55-0.65 赛车专用 制动的方式是靠摩擦把车辆行驶的动能转化成热能散掉,散热越快减速就越快。而热量的增加和散热之间也是平衡,如果热量增加太多超过制动部分能承受的极限让零件变化就会失去制动能力,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制动系统产生热衰减,热衰减主要是超过刹车片耐受温度使刹车片表面烧蚀造成。 2、热聚集和热衰减的解释: 热聚集:由于摩擦产生热量,当热量不能被100%散掉就会产生累积聚集,热聚集导致温度升高。 热衰减:热聚集到一定程度超过摩擦材料能耐受的极限材料就会烧掉,制动力大幅下降产生热衰减现象,就是踩刹车不管用了。 所以刹车片的耐受温度是很重要的参数,通常民用刹车片都限定在200℉~600℉之间,在此范围制造不同系数效能的刹车片。

摩擦系数及其计算

精心整理达芬奇1508年提出假设,摩擦系数一般为0.25 阿芒汤1699年,摩擦系数0.3 比尤里芬格1730年,摩擦系数0.3 库伦,十八世纪,确定压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并求出几种材料配合的摩擦系数的不同数值。 俄国,科捷利尼科夫、彼得罗夫,十九世纪中叶,摩擦偶件的摩擦系数并非不变 摩擦系数影响因素: 1材料本性及摩擦表面是否有膜(润滑油、氧化物、污垢) 2静止接触的延续时间 3施加载荷的速度 4 5 6 7压力 8 9 1 2 3 1 2 3 4 5 6 滑动摩擦系数,克服两物体相对移动的阻力(超出初位移的范围以外)所耗费的切向力对应接触物体所受压力载荷的比率。 滚动阻力系数,··· 库伦方程,采用的滚动摩擦系数 T——滚动摩擦力,r——圆柱体的半径,P——接触物体所受压力 接触面积、粗糙度、载荷的影响 由于固体表面的粗糙度及波纹度,使得两个固体表面总是在个别的点上发生接触。 两个相互叠合的表面只是在其某些凸部发生接触,而这些凸部的总接触面积只占接触轮廓所限定的总表面面积的极小部分。随着压力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凸部的直径几分之一微米至30~50微米(高度小于80微米)。

载荷增大,各点的直径增大,随后面积的增大主要是由于接触点数目的增多。 名义(几何)接触面积——由接触物体的外部尺寸描绘出来. 轮廓接触面积——由物体的体积压皱所形成的面积;真实面积即轮廓接触面上;轮廓接触面积与压力载荷有关。 真实(物理)接触面积——物体接触的真实微小面积总和,也是压力载荷的函数,并且在名义面积尺寸的1/100000至1/10的范围内变化,由接触表面的机械性能及粗糙度而定。 接触点的总数目及每一个接触点的尺寸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载荷继续增大时,接触面积的增大主要是依靠接触点的数目的增加,尺寸几乎不再变化。 对于粗糙表面来说,需要耗费更大的力,使凸部变形,从而获得一定的接触面积;光滑表面,凸部变形不大时,就能获得很大的接触面积(试验知,光滑表面的接触点上的应力约为材料硬度的一半,粗糙表面的接触点应力为硬度的2-3倍)。 L a =δ=若认为第三个量度中所有凸部具有相同的截面轮廓,则lb S ?=,b ——被研究表面的宽度。但若凸部具有球形,则单个接触面积相应的等于2l π?。若认为接触点具有相同的半径,则2S r n ?π=。 为得出真实面积,除总宽度外,必须有个别点的半径方面的数据, 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下,真实接触面积与互相接近程度成正比。 令()S x ??=,当0x =,()P x S ?=;当x h =,()0x ?=。 S P ——轮廓投影图的基础面积,称为计算接触面积,但x ——棒的高度,相对于经过最短的棒 的零位截面而言的。 令棒上的单位载荷q 为绝度压缩(x-a )的函数,即

摩擦系数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系数检测车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850-63 摩擦系数检测车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岗位安全职责 1.1负责日常例行保养,对检测车进行检查、维修、调整、紧固,并做好记录。 1.2严格按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实施作业。 2、岗位任职条件 2.1接受过良好专业安全技术及技能培训。 2.2司机须经过驾照和试验两项培训方可开车进入现场进行试验。 2.3持证上岗。 3、上岗作业准备 3.1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清楚其内容。 3.2检查测试轮的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值(0.35Mpa),车胎应清洁,各部螺丝不松动,车辆行

驶平顺。 3.3随车水箱需加满清水,并检查测试轮两侧出水口有无堵塞。 4、安全操作规程 4.1现场开始测试前要对现场交通情况做充分了解,在检测路段须放置警示标志,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4.2测试车开始前将车停在测量起点前约300~500m处(司机不能关闭发动机),操作员打开总电源盒中的空气开关,打开气阀,下位机电源,连接好计算机,运行测试系统程序。选择左侧、右侧或双侧轮测试,检查水位。 4.3准备就绪,将测试车向被测路段驶去,要求到达测试起点前恒速保持预定测试速度(即与标定时相同的测试速度,误差不超过±5km/h)。 4.4到达测试起点时,操作员点击“开始”钮或按快捷键,计算机即开始采集数据,屏幕上显示测试速度和距离,同时输出SFC值及横向力系数图示图形。

标准对照

在检验报告或合格证中,时常会要用ASTM 或国际标准出具数据,本人整理了一点常用国/行标可用ISO/ASTM代替的标准,供家参考。希望有兴趣的能分类(润滑脂、内燃机、工业油......)整理,实现分享。 项目检测标准(方法)名称标准(方法)号国外(际)标准酸值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 264-83(91) ASTM D974 碱值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SH/T 0251-93(2004)ASTM D2896 酸值石油产品中和值测定方法(电位滴定法)GB/T 7304-2000 ASTM D664 水含量液体石油产品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GB/T 11133-89 ASTM D1744 水分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 260-77(88) 闭口闪点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B/T 261-83(91) ISO 2719 闪点和燃点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GB/T 3536-83(91) ASTM D92 粘度指数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GB/T 1995-1998 ASTM D2270 灰分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GB/T 508-85(91)ISO6245/ASTM D482 残炭石油产品残碳测定法(微量法) GB/T 17144-1997 ISO6615 比色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GB/T 6540-86(91) ASTM D1500 倾点石油倾点测定法GB/T 3535-2006 ISO3016/ASTM D97 铜片腐蚀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5096-85(91) ASTM D130 空气释放值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SH/T 0308-92(2004) ASTM D3427 水分离性能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能测定法GB/T 7305-2003 ASTM D1401 泡沫特性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GB/T 12579-2002 ASTMD892 防锈性能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的防锈性能试验法GB/T 11143-89 ASTM D665 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试验法(RBOT法) SH/T 0193-92 ASTM D2272 表观粘度发动机表观粘度测定法(CCS法)GB/T 6538-2000 ASTM D5293 P B GB/T 12583-1998 ASTM D2783 P B SH/T 0202 ASTM D2596 烧结负荷(P D) GB/T 12583-1998 ASTM D2783 烧结负荷(P D) SH/T 0202 ASTM D2596 ZMZ GB/T 12583-1998 ASTM D2783 ZMZ SH/T0202 ASTM D2596 磨斑直径SH/T 0189-92 ASTM D4172 极压性能 SH/T 0187-92, ASTM D3233 法莱克斯试验机(法莱克斯轴和V型块) 抗磨损性能SH/T 0188-92, ASTM D2670 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GB/T 5654-85,IEC 247 元素分析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磨损金属和污染物以及基础油中某些元素测定法GB/T17476-1998,ASTMD5185 湿热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GB/T 2361-92 JIS K2246 盐雾防锈油脂盐雾试验法SH/T 0081-91(2000) JIS K2246 钢网分油润滑脂钢网分油测定法(静态法)SH/T 0324-92(2004) FS791B321.2 滴点润滑脂滴点测定法GB/T 4929-85(91) ISO2176 锥入度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 269-91 ISO2137 击穿电压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GB/T 507-2002,IEC 156 密度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1884-2000 ISO3675 硫酸盐灰分石油产品硫酸盐灰分测定法GB/T 2433-2001 ISO 3987 界面张力石油产品油对水界面张力测定法GB/T6541-1986(1999)ISO 6295 戊烷不溶物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GB/T 8926-88, ASTM D893 OK值极压性能:梯姆肯环块试验机GB/T 11144-89, ASTM D2782

过渡区摩擦系数λ的计算公式

过渡区摩擦系数λ的计算公式水力计算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最基本的计算任务之一。当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状态处于光滑区和过渡区时,其摩擦阻力系数λ的计算公式均需用迭代法逼近求解。若设计中手边没有适用的水力计算表,需自己临时计算制表时,则计算起来相当麻烦。其中,光滑管区已有其他学者提出的足够精确的计算公式,而在过渡区,虽也有学者提出计算公式,但计算误差相当大。为此,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公式。 公式表达为:λ=β(K/d+58/R e)^0.29 ,式中R e为雷诺数;K为绝对粗糙度,mm;d为圆管内径,mm;β为过渡区λ的计算系数,见下表。用该公式计算,误差很小,在常用范围内最大误差不超过1%。 过渡区λ的计算系数β值表

此表完成于2003年3月11日星期二下午6时52分,从而使用Excell进行采暖水力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PPR,PE-X,PAP三种不同塑料管材的沿程损失计算 经过实际测试塑料管中的沿程损失理论计算公式与实际有明显的差距,具体分析如下: 由于管材原材料差别及制造工艺不同所致。铝塑复合管的内壁材料一般是聚乙烯(PE),或交联聚乙烯(PE-X),与交联聚乙烯(PE-X)管的材质相近或相同,水力条件也相近,故水头损失也相近并均大于理论计算值,而PP-R管是以聚丙烯(PP)和1%~7%的乙烯为原料,采用气相共聚法均匀聚合而成,其水力条件比PE-X和PAP更优,因此,水头损失小于理论计算值。 各修正系数如下:对于PE-X和PAP管的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时,乘以1.12的修正系数。对于PP-R管的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时,乘以0.947的修正系数。 另通过试验证实PE-X ,PAP和PP-R管的沿程水头损失比钢管的沿程水头损失小得多,流速越大水头损失减少的幅度也越大。 此数据取自《给水排水》-2003-8期。另本期还有大空间的《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消防给水设计的有关高大空间用雨淋系统的介绍。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YB/T ×××××-200×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 摩擦 系数试验方法 Metallic Materials Sheet and Strip Method for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编 制 说 明 行业标准起草小组 2011年4月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 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编 制 说 明 一、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修订项目计划,《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 摩擦系数试验方法》行业标准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和冶金工业标准研究院共同起草。 二、 起草过程和征求意见情况 摩擦广泛存在于实际生产与生活中,是固体力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当两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会在接触表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机械作用力,即为摩擦力,而相互摩擦的两物体称为摩擦副。按摩擦副的运动状态,摩擦可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前者是指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并处于静止临界状态时的摩擦,后者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越过静止临界状态而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 摩擦系数则是指两接触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比值,摩擦系数通常和接触表面的粗糙度有关,而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依据运动的性质,可分为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两接触表面在相对移动开始时的最大阻力为静摩擦力,与法向力的比值即为静摩擦系数。两接触表面以一定速度相对移动时的阻力,与法向力的比值即为动摩擦系数。需要强调的是,摩擦系数是与一组摩擦副相对应的,与组成摩擦副的两接触物体的材质和粗糙度相关,单纯讲某种材料的摩擦系数是没有意义的。 多数学者认为摩擦力的本质是由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间内聚力引起的。然而事实上,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来讲,只有在表面间的微观凸起才相互接触,而大多数地方是不接触的,因此实际接触面积远小于表观接触面积(即我们所测定的试样面积) 。摩擦阻力与实际接触面积成正比( 不是与表观接触面积成正比),一般实际接触面积又与表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因此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不同材料间接触面上分子间的内聚引力不同,这将影响到物体间的摩擦力,因此不同材料间的摩擦系数也就不同。 摩擦在大部分场合都是起到负面作用,会造成产品和零件磨损,进而导致表面损坏、材料损耗和零件失效,不仅会消耗能源和花费材料、降低设备运转效率,而且会加速设备报废、导致部件更换频繁,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在金属板料成形领域,摩擦条件也是影响板料成形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成形过程中,金属板料同模具共同组成了摩擦副,两者之间的摩擦状态会直接影响零件的成形极限、回弹和表面质量,过大的摩擦会导致板料在成形过

材料摩擦系数的正确检测以及注意事项

材料摩擦系数的正确检测以及注意事项 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6-09-13 09:09 - 阅读:422 - 评论:0 材料摩擦系数的正确检测以及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针对摩擦系数以及塑料薄膜的摩擦系数检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更以兰光实验室的材料检测经验为基础,列出了一些进行摩擦系数检测时应多加注意的事项,以帮助读者进行正确的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关键词:摩擦系数,摩擦力,添加剂,温度,试验制备 摩擦系数是考察包装薄膜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在包装过程中的摩擦力常常既是动力又是阻力,因而其大小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在研究摩擦系数时,应特别注意温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很大,因此不仅要检测包装材料在常温下的摩擦系数,还应考察其在实际使用环境温度下的摩擦系数。 1 摩擦系数 1.1 摩擦系数介绍 摩擦系数是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质之一。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其接触表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机械作用力就是摩擦力。某种材料的摩擦性能可以通过材料的动静摩擦系数来表征。静摩擦力是两接触表面在相对移动开始时的最大阻力,其与法向力之比就是静摩擦系数;动摩擦力是两接触表面以一定速度相对移动时的阻力,其与法向力之比就是动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是针对一组摩擦副来讲的,单纯说某种材料的摩擦系数是没有意义的,同时必须指明组成摩擦副的材料的种类,并说明测试条件(环境温湿度、载荷、速度等)以及滑动材料。 多数学者认为摩擦力的本质是由两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间内聚力引起的。然而事实上,对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来讲,只有在表面间的微观凸起才相互接触,而大多数地方是不接触的,因此实际接触面积远小于表观接触面积(即我们所测定的试样面积)。摩擦阻力与实际接触面积成正比(不是与表观接触面积成正比),一般实际接触面积又与表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因此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不同材料间接触面上分子间的内聚引力不同,这将影响到物体间的摩擦力,因此不同材料间的摩擦系数也就不同。

摩擦系数及其计算

摩擦系数及其计算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达芬奇1508年提出假设,摩擦系数一般为 阿芒汤1699年,摩擦系数 比尤里芬格1730年,摩擦系数 库伦,十八世纪,确定压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并求出几种材料配合的摩擦系数的不同数值。 俄国,科捷利尼科夫、彼得罗夫,十九世纪中叶,摩擦偶件的摩擦系数并非不变 摩擦系数影响因素: 1材料本性及摩擦表面是否有膜(润滑油、氧化物、污垢) 2静止接触的延续时间 3施加载荷的速度 4摩擦组合件的刚度及弹性 5滑动速度 6摩擦组合件的温度状态 7压力 8物体的接触特性,表面尺寸,重叠系数 9表面质量及粗糙度 A Static Friction Model for Elastic—Plastic Contacting Rough Surfaces. 形状误差对过盈联接摩擦力的影响分析及其修正 摩擦分类: 1动摩擦力,对应于很大的、不可逆的相对位移,相对位移大小与外施力无关。

2非全静摩擦力,对应于很小的、局部可逆的相对位移,位移大小与外施力成正比,称为初位移,微米级。 3全静摩擦力,对应于初位移的极限值,初位移转变成相对位移。 根据运动学特征划分 滑动摩擦、旋转摩擦(变相的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根据表面状态,是否润滑的特征 1纯净摩擦,无吸附膜、氧化物等 2干摩擦,表面间无润滑油、污垢等 3边界摩擦,表面被一层润滑油分开,润滑油极薄(<微米) 4液体摩擦 5半干摩擦 6半液体摩擦 静摩擦系数,克服两物体的接触耦合、使之摆脱静止状态所耗费的最大切向力对应接触物体所受压力载荷的比率。 滑动摩擦系数,克服两物体相对移动的阻力(超出初位移的范围以外)所耗费的切向力对应接触物体所受压力载荷的比率。 滚动阻力系数,··· 库伦方程,采用的滚动摩擦系数 T——滚动摩擦力,r——圆柱体的半径,P——接触物体所受压力 接触面积、粗糙度、载荷的影响 由于固体表面的粗糙度及波纹度,使得两个固体表面总是在个别的点上发生接触。

求动摩擦因数的公式

动摩擦因数的几种测量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中动摩擦因数的测量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如下: 方法一:利用平衡条件求解。在学习过计算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之后,可以利用平衡条件进行实验。 例1: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表示用同一套器材测量铁块P与长金属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两种不同方法。已知铁块P所受重力大小为5N,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秤向右拉P,使P向右运动;乙图把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 图1 你认为两种方法比较,哪种方法可行?你判断的理由是。图中已经把两种方法中弹簧秤的示数(单位:N)情况放大画出,则铁块P与金属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是分析与解答:以铁块P为研究对象,显然,在甲图所示方法下,弹簧秤对铁块P的拉力只有在铁块匀速前进时才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这种操作方式很难保证铁块P匀速前进。而在乙图所示方法下,不论金属板如何运动,铁块P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弹簧秤的示数等于铁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第二种方法切实可行,铁块所受摩擦力f=2.45N。 由于铁块在水平方向运动,其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故此时正压力在数值上等于铁块所受重力大小,即N=5N,由f=μN得 方法二: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例2:为了测量小木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在小木块上固定一个弹簧秤(弹簧秤的质量不计),弹簧秤下吊一个光滑小球,将木板连同小球一起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用手固定住木板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2,测得斜面的倾角为,由测量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小木板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对小球,当装置固定不动时,据平衡条件有F1=mgsinθ① 当整个装置加速下滑时,小球加速度②,亦即整体加速度,所以对整个装置有a=gsin θ-μgcosθ得 ③ 把①、②两式代入③式得 方法三:利用动力学方法求解 例3:为测量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让木块从斜面上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如图3所示,他使用的实验器材仅限于(1)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已知),(2)木块,(3)秒表,(4)米尺。 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是。 计算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 = 。 为了减少测量的误差,可采用的办法是 。 分析与解答:本题可从以下角度思考: 由运动学公式知,只要测出斜边长S和下滑时间t,则可以计算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

常用材料摩擦系数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彼此接触物体的相互间的正压力成正比:即f=μN,其中μ为比例常数叫“滑动摩擦系数”,它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数值。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物体的材料、表面光滑程度、干湿程度、表面温度、相对运动速度等都有关系。从总个公式看来,滑动摩擦力对于两个给定的表面,和接触表面面积无关。 计算分析 为预测和控制摩擦过程,通过分析界面原子在界面势能场激励下的热振动,建立了基于摩擦界面热力耦合过程的滑动摩擦系数计算模型.计算分析表明:滑动摩擦系数随相对滑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当摩擦界面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呈线性关系时,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积无关;当实际接触面积接近名义接触面积时,滑动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此外,滑动摩擦系数随晶格常数增大而降低,随原子质量减小而减小.

常用材料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 ━━━━━━━━━━━━━━━━━━━━━━━━摩擦副材料摩擦系数μ 无润滑有润滑————————————————————————钢-钢0.15* 0.1-0.12* 0.1 0.05-0.1 钢-软钢0.2 0.1-0.2 钢-不淬火的T8 0.15 0.03 钢-铸铁0.2-0.3* 0.05-0.15 0.16-0.18 钢-黄铜0.19 0.03 钢-青铜0.15-0.18 0.1-0.15* 0.07 钢-铝0.17 0.02 钢-轴承合金0.2 0.04 钢-夹布胶木0.22 - 钢-钢纸0.22 - 钢-冰0.027* - 0.014 石棉基材料-铸铁或钢0.25-0.40 0.08-0.12 皮革-铸铁或钢0.30-0.50 0.12-0.15 材料(硬木)-铸铁或钢0.20-0.35 0.12-0.16 软木-铸铁或钢0.30-0.50 0.15-0.25 钢纸-铸铁或钢0.30-0.50 0.12-0.17 毛毡-铸铁或钢0.22 0.18 软钢-铸铁0.2*,0.18 0.05-0.15

摩擦系数仪-材料的摩擦系数测定方法

材料的摩擦系数测定方法-摩擦系数仪 摩擦系数的概念: 摩擦系数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之比值。它是和表面的粗糙度有关,而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依运动的性质,它可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 摩擦力的概念: 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互运动时互相施加的一种物理力。广义地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也受到摩擦力。摩擦力可通过获得材料的摩擦系数计算所得。 行业中,摩擦系数往往是评价一种材料滑爽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该项指标的检测可以确保材料在高速生产线上能够顺利的进行输送与加工、包装,满足产品这种高效生产的需求。可见摩擦系数在企业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企业该如何控制材料的摩擦系数指标呢?企业可通过摩擦系数仪检测仪器,对材料的摩擦系数指标进行检测控制。据经验来看,软包装材料的摩擦系数一般小于0.3,一般零点二几左右,比较适合生产实际。 下面就具体结合一下摩擦系数仪的情况,文档最后附注<包装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 MXD-02摩擦系数仪 MXD-02摩擦系数仪是兰光针对市场的不同需求推出的一款符合多种标准的高端摩擦系数测试仪器。该设备专业适用于测量塑料薄膜和薄片、橡胶、纸张、纸板、编织袋、织物风格、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材料复合带、输送带、木材、涂层、雨刷、鞋材、轮胎等材料滑动时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通过测量材料的滑爽性,可以控制调节材料生产质量工艺指标,满足产品使用要求。另外还可用于化妆品、滴眼液等日化用品的滑爽性能测定。 执行标准 ISO 8295塑料.薄膜和薄板.摩擦系数的测定 GB 10006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 ASTM D1894塑料薄膜及薄板的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 的标准试验方法 TAPPI T816

常用摩擦系数表

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是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之比值。它是和表面的粗糙度有关,而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依运动的性质,它可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表 材料名称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 无润滑有润滑无润滑有润滑 钢-钢 0.15 0.1~0.12 0.1 0.05~0.1 钢-软钢 0.2 0.1~0.2 钢-铸铁 0.3 0.2 0.05~0.15 钢-青铜 0.15 0.15~0.18 0.1~0.15 软钢-铸铁 0.2 0.18 0.05~0.15 软钢-青铜 0.2 0.18 0.07~0.15 铸铁-铸铁 0.18 0.15 0.07~0.12 铸铁-青铜 0.15~0.2 0.07~0.15 青铜-青铜 0.1 0.2 0.07~0.1 皮革-铸铁 0.3~0.5 0.15 0.6 0.15 橡皮-铸铁 0.8 0.5 木材-木材 0.4~0.6 0.1 0.2~0.5 0.07~0.15 常用材料摩擦系数 摩擦副材料摩擦系数μ 钢-钢 0.15* 0.1-0.12* 0.1 0.05-0.1 钢-软钢 0.2 0.1-0.2 钢-不淬火的T8 0.15 0.03 钢-铸铁 0.2-0.3* 0.05-0.15 0.16-0.18 钢-黄铜 0.19 0.03 钢-青铜 0.15-0.18 0.1-0.15* 0.07 钢-铝 0.17 0.02 钢-轴承合金 0.2 0.04 钢-夹布胶木 0.22 - 钢-钢纸 0.22 -

钢-冰 0.027* - 0.014 石棉基材料-铸铁或钢 0.25-0.40 0.08-0.12 皮革-铸铁或钢 0.30-0.50 0.12-0.15 材料(硬木)-铸铁或钢 0.20-0.35 0.12-0.16 软木-铸铁或钢 0.30-0.50 0.15-0.25 钢纸-铸铁或钢 0.30-0.50 0.12-0.17 毛毡-铸铁或钢 0.22 0.18 软钢-铸铁 0.2*,0.18 0.05-0.15 软钢-青铜 0.2*,0.18 0.07-0.15 铸铁-铸铁 0.15 0.15-0.16 0.07-0.12 铸铁-青铜 0.28* 0.16* 0.15-0.21 0.07-0.15 铸铁-皮革 0.55*,0.28 0.15*,0.12 铸铁-橡皮 0.8 0.5 皮革-木料 0.4-0.5* - 0.03-0.05 铜-T8钢 0.15 0.03 铜-铜 0.20 - 黄铜-不淬火的T8钢 0.19 0.03 黄铜-淬火的T8钢 0.14 0.02 黄铜-黄铜 0.17 0.02 黄铜-钢 0.30 0.02 黄铜-硬橡胶 0.25 - 黄铜-石板 0.25 - 黄铜-绝缘物 0.27 - 青铜-不淬火的T8钢 0.16 - 青铜-黄铜 0.16 - 青铜-青铜 0.15-0.20 0.04-0.10 青铜-钢 0.16 - 青铜-夹布胶木 0.23 - 青铜-钢纸 0.24 - 青铜-树脂 0.21 - 青铜-硬橡胶 0.36 - 青铜-石板 0.33 - 青铜-绝缘物 0.26 - 铝-不淬火的T8钢 0.18 0.03 铝-淬火的T8钢 0.17 0.02 铝-黄铜 0.27 0.02 铝-青铜 0.22 - 铝-钢 0.30 0.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