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儿童文学著名作家与作品简介

法国儿童文学著名作家与作品简介

法国儿童文学著名作家与作品简介
法国儿童文学著名作家与作品简介

法国儿童文学著名作家与作品简介

《鹅妈妈的故事》可以说是最早为儿童编写的童话故事书,出版于1697年。它的全名是《鹅妈妈的故事,或寓有道德教训的往日的故事》,收有举世闻名的《小红帽》、《睡美人》、《穿靴子的猫》等8篇童话和三篇童话诗。

夏尔·贝洛(1628~1703)出身在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巴黎最高法院的律师,他自己也当过律师,并曾任皇家建筑总监。在少年时代,他就显露出文学才华,后来成为颇有名望的诗人,1671年,他被选入了法兰西学士院。他号召作家反映当代人的生活和道德观念。就在他这个思想指导下,他开始了民间童话的改写工作。由于他违背封建王朝的正统观念,受到宫廷的冷遇,晚年过着隐居生活。

《寓言集》里的许多寓言实际上就是童话,有的出自于作者的想象,有的则取材于希腊或罗马的传说。作者主要着意于道德教育。

佛朗索瓦·费纳龙(1651~1715)是法国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个代表。他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的家庭,当过路易十四的孙子德·布高涅公爵的教师和冈布雷教区的大主教。从1690年起,费纳龙开始写散文寓言。他由于秘密出版《忒勒马科斯历险记》(1699)而触怒朝廷,被撤了教师的职务,回到冈布雷教区,不得外出,一直到死都不得志。1718年,出版了他的部分寓言,到1823年才出版了他的完整的《寓言集》。

《美妞与怪兽》讲述一个商人的小女儿,如何解救了一个中了魔咒而变成怪兽模样的王子。作家意在告诉读者,外表的美丑,永远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博蒙夫人(1711~1780)是法国十八世纪儿童文学作家,曾长期在英国当小学教师,为青少年写过不少教育性的小说和童话,如《真理的胜利》、《儿童杂志》等。童话中较著名的有《美妞与怪兽》、《谢里王子》等。

《金发小姑娘的故事》选自《新童话》,讲述了一个金发小公主受继母迫害,误入了一片被施了魔法的丁香林,并结识了被恶神变成鹿和猫的仙女和仙女之子,最终,小姑娘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搭救了自己和自己的朋友。

塞居尔夫人(1799~1847)是法国十九世纪儿童文学作家。她为她的孙子孙女写了很多故事,五十六岁时发表了第一部作品《新童话》,以后陆续发表的作品有《模范少女》、《假期》、《驴子的回忆》、《两个傻瓜》、《索菲的灾难》、《杜拉金将军》、《雨过天晴》等。塞居尔夫人在十八年中共为孩子们写了二十部小说和童话,三部教育性论文。她是法国儿童小说的开创者。她的作品情节生动,有时富于幽默感,多年来为孩子们所喜爱。

《会说话的橡树》选自《祖母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和一棵老橡树之间的终其一生的友谊。

乔治·桑(1804~1876),原名奥罗尔·杜班,婚后为杜德望男爵夫人,乔治·桑是她的笔名。她出身于巴黎小市民家庭,在诺昂她

的祖母身边度过童年。1832年发表小说《安蒂亚娜》,因提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解放问题而引人注目。1848年革命期间,热情撰文支持革命者,长篇小说《周游法兰西的旅伴》、《安吉堡的磨工》等反映了当时先进的社会思想。六月革命失败后,她隐居诺昂,并从乡村民间生活中汲取素材,写了一系列中篇小说,如《小法岱特》、《弃儿弗朗沙》等。乔治·桑晚年写了一部童话故事集《祖母的故事》,包括好几个分册,如《说话的橡树》等。这些童话都极富于想象,有些还带有科学幻想的色彩。

《牧人总督》是《蓝色的童话集》中最为著名的童话之一,讲述一个叫阿里的总督因惹恼了国王而被放逐。阿里带着女儿在流亡生活中吃尽苦头,认识到了谋生的本领是如何重要。当一位总督的儿子爱上阿里的女儿时,阿里向他提出的要求就是必须学会一种谋生的手艺。

爱德华·拉布莱依(1811~1883)作为19世纪的政治家和法学家,对历史学、法学、政治学都颇有研究。他先后当过律师、议员、终身参议员和法兰西最高学府“法兰西公学”的领导人。他的写作活动主要不是在文学领域中,而是在社会科学特别是法律学的领域中。他反对第二帝国的专制政治。他的主要作品有《美国政治史》、《国家及其界限》和《蓝色童话集》、《新蓝色童话集》等。他的童话以及他从各国传奇作品中整理出来的故事,大都描写细腻,并富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蜜蜂公主》以简练朴素而又诗意浓郁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善良

的矮人国国王洛克,在爱上美丽纯洁的蜜蜂公主之后,如何战胜了自己的忌妒心,救回了她的童年的伙伴乔治王子,并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这部作品以民间故事为基调,吸收了中世纪骑士小说和夏尔·贝洛童话的长处,具有童话的意境美。

安纳托·法朗士(1844~1924)是法国著名作家,他自从1866年专门从事写作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他写了许多部长篇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921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法朗士曾下功夫研究过神魔故事以及它的源流问题,他认为必须维护和发展孩子们的幻想,童话《蜜蜂公主》是他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极成功的作品。

《小王子》描写一个天真纯洁的小王子,他生活在宇宙中的一颗小行星上。那里的生活安宁美好,唯一的威胁是猴面包树,但它的幼苗一出土就被铲除了。为了寻求友谊,也为了学点知识,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到宇宙中去旅行。他先后到过六个行星,拜访了国王、爱虚荣的人、商人、酒鬼、地理学家和点灯人。最后小王子来到地球,结识了飞行员、狐狸和蛇。这部童话含意深广、文字优美,但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圣·德克旭贝里(AntoinedeSaiot-Exupery),1900年出生于法国里昂,1921-1923年在法国空军中服役,曾是后备飞行员,后来又成为民用航空驾驶员,参加了开辟法国——非洲——南美国际航线的工作,其间他还从事文学写作,作品有《南线班机》(1930),《夜航》(1931)等等。

1939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鉴于圣·德克旭贝里曾多次受伤,医生认为他不能再入伍参战;但经他坚决要求,参加了抗德战争,被编入2/33空军侦察大队。1940年法国在战争中溃败,他所在的部队损失惨重,该部被调往阿尔及尔,随后即被复员,他只身流亡美国。在美国期间,他继续从事写作,1940年发表了《战斗飞行员》,1943年发表了《给一个人质的信》以及《小王子》。

1943年,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他回到法国在北非的抗战基地阿尔及尔。他的上级考虑到他的身体和年龄状况,只同意他执行五次飞行任务,他却要求到八次,1944年7月31日上午,他出航执行第八次任务,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牺牲时,年仅44岁。

《猫抓老鼠的故事》是一个系列童话集,全书包括十七个短篇童话,取材于普通农家的日常生活,主人公小姐妹俩的周围全是家禽家畜和野兽。由于作家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森林、牧场、山谷、小溪,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她的童话里,充满了旷野清新的气息,大自然斑斓的色彩。

马赛尔·埃梅(Marcel Ayme,1902~1967),法国当代女作家,两岁丧母,童年时代在外祖父家度过,由于健康原因,她中断了工科学习,先后当过小工、小贩、银行职员,后进入报界。1925年她开始写作,翌年离开报界,以后作品接连问世,很快就获得成功。她的作品有如实描绘现实的,也有以梦幻为题材的,使读者进入一个奇异的幻想王国。《猫抓老鼠的故事》最初发表于1939年,1950年出版了《别集》,1958年出版了《续集》,以后又不断出版各种版本,

并被改编成电视片。

《“公主怨”鸟》是童话集《给幸运儿讲的故事》中的一篇,描写一位厌世的公主,在历经沧桑之后,终于醒悟,让当年因为她的悲伤而沉入地下的森林、湖泊和鸟儿,又回到了阳光里,回到美好的生活里来。

贝阿丽特·白克(Beatrice Beck,1914~?)是以优美的童话著称的法国女作家。出生在瑞士,父亲是比利时作家,母亲是爱尔兰人。她教过书,当过法国大作家纪德的秘书。她开始文学生涯的第一部作品,是于1948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巴尔尼》。她后来写的作品更富于浪漫色彩,其中《莱昂·莫兰教士》获得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她的童话集《给幸运儿讲的故事》(1953)是她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外国著名作家简介全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1.欧美部分 《荷马史诗》即《伊得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 《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的艺术性也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经常引用它。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讽刺敌人的武器。 希腊神话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待。古希腊的神都自私、任性、爱享乐、爱虚荣、好争权夺利、嫉妒心和复仇心很强,可能是根据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来塑造的。英雄传说,内容是歌颂在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联盟机智,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是古代劳动令人忧伤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它为古希腊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 I.宙斯(罗马神话称为朱庇特),希腊神话中最高的天神,掌管雷电云雨,是人和神的主宰。 2.阿波罗,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儿子,主管光明、青春、音乐、诗歌等,常以手持弓箭的又少年形象出现。 3.雅典那,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城邦的保护神。 4.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送她的一只盒子,里面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人间因此充满灾难。"潘多拉的盒子"成为"祸灾的来源"的同义语。 5.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造福人间的神。盗取天火带到人间,并传授给人类多种手艺,触怒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受神鹰啄食。是一个反抗强暴、不惜为人类牺牲一切的英雄。 6.斯芬克司,希腊神话中的狮身女怪。常叫过路行人猜谜,猜不出即将行人杀害;后因谜底被俄底浦斯道破,即自杀。后常喻"谜"一样的人物。埃及狮身人面像同名。 7.荷马,古希腊盲诗人。主要作品为《伊利亚特》为《伊利昂纪》《奥德赛》译为《奥德修纪》《伊》叙述十年特洛伊战争,《奥》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赛历险回乡的故事。马克思称赞它"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英国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其主要著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拜伦(1788-182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他的创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雪莱(1792-1822)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西风颂》和《致云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萨克雷(1811-1863)英国作家,有著名长篇小说《名利扬》。 狄更斯,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揭露资产阶级的贪婪、伪善和司法、行政机构的腐败。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了解法国文化必看书籍

了解法国必须读的十本书 2010-04-28 17:15:33 [1] “普罗旺斯”系列:一个都市人的独白 [2] 《小王子》——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 [3] 《带一本书去巴黎》——在苦涩中细品革命 [4] 《恶童好色日记》——看漫画就像看电影 [5] 《达·芬奇密码》——巴黎活广告 [6] 《第一性》:做爱就是革命 [7] 《恋人絮语》:罗兰巴特的狡黠智慧 [8] 《你好,忧愁》——缅怀萨冈 [9]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本充满野心的畅销书 [10] 《ELLE》:她世纪看《她》 1.“普罗旺斯”系列:一个都市人的独白 《普罗旺斯的一年》《永远的普罗旺斯》《重返普罗旺斯》彼得梅尔/著 清晨在斜身入窗的阳光中醒来,滴几滴橄榄油在涂满了碎番茄的面包上,和着阳光一起吃下;花一上午的时间在山谷里漫步;午后挟一本书,在小树林找一个凉快所在,睡上两小时;趁余阳未尽,回到游泳池里,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晚上睡在能看到星星的房间里,窗外更有鸟鸣山涧幽。这还不够,都是习惯了文

明和物质的都市人,所以这里还应该是喧闹、绚丽、生机勃勃的,有一群有趣、热情、淳朴的当地人,让你生活得闲适却并不单调,宁静却并不孤单。 梅尔说:欢快的假日有两个最简单的要素,一个是明媚清澈的阳光,一个是随心所欲的计划。这两点,只有到过普罗旺斯才有体会。 现在去不了?哦,或许有一种办法能找到它。那就是读梅尔的书,在《重返》中品味从《一年》到《永远》。 2. 《小王子》——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 “这就像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像开着花。”法国著名作家圣·埃克苏佩利的《小王子》一书,自从1943年在纽约问世以来,被译成42种文字,经久不衰。“这本给成人看的儿童书处处包含着象征意义,这些象征看上去既明确又隐晦,因此也就格外的美。” 一个平实无华的童话,既没有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小王子》在其富有诗意的淡淡哀愁中也蕴含着一整套哲学思想。 3.《带一本书去巴黎》——在苦涩中细品革命 林达带着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的《九三年》,奔赴巴黎。正因为是在“革命”中读的法国革命,所以,对法国和巴黎的第一印象,就是革命了。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集

沈从文简介及作品集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擅长中国画、版画。历任湖南省凤凰县文化馆美术干部、凤凰县书画院院长,二级画家。版画《狂舞》,《沈从文像》参加全国第八届版画展,《赛》被北京中国美术馆收藏,《母亲呵母亲》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边区牛市》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呵也》获全国少数民族美术百花展铜奖。 沈从文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

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 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法国中世纪文学概况

法国中世纪文学概况 法国古代又称高卢,位于欧洲西部,公元前1世纪中叶被罗马征服后,本地的语言被罗马士兵和商人使用的通俗拉丁语所取代。5世纪时罗马帝国崩溃,蛮族混战,到5世纪末建立了法兰克王国,通俗拉丁语演变成为罗曼语,也就是古法语。法兰 克王国在查理大帝(768-814)时代最为强盛,统治着西欧的广大地区。后来他的三个孙子争夺江山,到 843年缔结凡尔登和约,将帝国分成三个国家,就是现在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所以通常认为法国文学诞生于9世纪。由此开始到15世纪,就是法国历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是法国封建制度从形成、发展到逐渐巩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基督教会势力强大,地方领主相互混战,王权努力统一国家,市民阶级刚刚兴起,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造成了丰富多彩的中世纪文学。其中产生最早的是宗教文学,即僧侣们用拉丁文创作的圣徒行传和圣经故事,例如9世纪末的《圣女欧拉丽赞歌》,就是法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法国早期的戏剧是表现《圣经》故事的奇迹剧和神秘剧,例如由教士和民间诗人改编的《耶稣受难神秘剧》和《亚当的滔天大罪》等,都是宣扬基督教的教义和上帝的神圣的。 随后繁荣起来的是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等各种体裁,其中又分为抒情诗、戏剧、散文、传奇和故事等多种表现形式。法语中的“长篇小说”一词的原义是罗曼语,指用罗曼语写作的骑士故事诗,说明骑士故事诗就是后来的长篇小说的起源。一般来说,长篇小说源于篇幅较长的骑士故事诗,短篇小说则是市民文学中的小故事发展的结果。 除了由僧侣或教士抄写的作品得以流传下来之外,中世纪文学基本上是口头文学,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例如英雄史诗来源于行吟诗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传诵,小故事来自法国民间的现实生活,同时也受到了古代和东方的民间传说的影响,这些作品在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大,作者也大多匿名。但尽管如此,中世纪文学对后世的文学却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现实主义文学还是浪漫主义文学,都可以追根溯源,在中世纪文学里找到自己的源头。 法国最古老的文学: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是法国最古老的文学。在11世纪之前,诸侯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宁,所以从11世纪末开始,在行吟诗人口头传诵的基础上,产生了由圣职人员修改定稿的英雄史诗。主要描写历史上的战争和重大事件,歌颂为统一国家而战的帝王和英雄。其中的帝王深谋远虑、平定叛乱,骑士则忠君爱国、建立功勋,他们的高贵品质往往高不可攀,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形象。 英雄史诗主要分为帝王系、纪尧姆·德·奥朗日系和敦·德·梅央斯系,分别描写查理大帝的英勇事迹、纪尧姆家族的勤王御敌和诸侯的叛乱。它们大多是行吟诗人口头相传的民间创作,富有传奇色彩,没有署名的作者。 《罗兰之歌》是帝王系的主要作品,也是英雄史诗的代表作。有四个手抄本流传至今,其中只有牛津图书馆收藏的手抄本上有杜罗尔德的名字,他的身份却无法确定。行吟诗人的任务是表演而不是创作,他们在整理和改编民间传说的时候,很可能会不时加进一些表演所需要的内容。例如在《罗兰之歌》中,他的未婚妻听到噩耗后昏倒在地上,最初只有33句,到12世纪已被增加到了800句。这种集体的创作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同时也使作品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 《罗兰之歌》叙述的是查理大帝和他的侄子罗兰的故事。查理大帝的妹夫加奈隆是罗兰的继父,他主张与敌国议和,罗兰就提议让他作为使者,他因此怀恨在心,勾结敌人设下诡计,以送礼求和使查理大帝撤兵,同时建议让罗兰当后卫。查理大帝为此把号角留给罗兰,要他在危急时吹响以便回师救援。罗兰率领的两万骑兵果然遭到10万敌军的袭击,然而他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直到只剩下60个人才吹响号角,等查理大帝赶到时已全军覆没。 查理大帝击败敌军,接着审判马奈隆,大义灭亲地处死了这个叛徒妹夫以及为他鸣冤叫屈的亲族,不愧为法兰西理想的君主。罗兰骁勇善战、忠君爱国,显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则是一个理想的骑士和忠臣。《罗兰之歌》反映了法兰西民族要求统一的愿望,也是它开始立国的标志。

经典文学作品介绍

经典文学作品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文学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经典和精品是有区别的,精品只是指作品的质量,而并不需要有经典所据有的其它特性。所在行业的精品,或者说是一个时期里的精品。具有代表性质和意义。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对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这时期的文学,已成为自觉、独立而又面向整个社会的艺术。它以改变文学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代替文言),对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体裁,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化。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现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成了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民族危机、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苦难、抗争与解放、武装斗争,是作品常见的题材。作家与读者有了更广泛而亲切的交流,而且也更广泛地吸取了世界文学新潮的营养。正是通过外来影响的民族化和文学传统的现代化,才创造出了新的民族文学,并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自觉成员。这时期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批世界性的作家。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及大量杂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里程碑。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以他的作品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法国文学著作对中国的影响

法国作家的作品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的情况,看来超过了中国作家的作品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与此同时,法国作家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中国作家在法国的知名度。陆续译成汉语出版的法国著作已有巨大数量,其中部分著作有了多种译本,某些作家的全集也已译成中文出版。 法国的文学著作译成汉语出版者例如:拉伯雷的《巨人传》、莫里哀的《伪君子》、司汤达尔的《红与黑》、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小仲马的《茶花女》、 拉马丁的《诗选》、梅里美的《卡尔曼》、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乔治?桑的《康素爱萝》、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 泊桑的《羊脂球》、都德的《最后一课》、鲍迪埃的《诗选》、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国的知识界人士对于法国文学已有一定了解,这是不争的事实。 《包法利夫人》展示法兰西社会 《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一书于1856年在法国问世,那时正值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强盛时期。我们缺乏《包法利夫人》一书于何时译成中文出版的信息,但是该书在中国问世,却有效地将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年)介绍给中国广大读者。福楼拜是法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医师家庭,年轻时曾在巴黎学习法律,但是不久便认识到“没有比法律更胡涂的东西了”,“法律要了我的命,愈学愈胡涂”,不久辍学。后来,他改而从事文学创作,撰写了如《情感教育》、《狂人回忆录》等。1851至1856年,他写成《包 法利夫人》,书中描绘法国外省小市民女性如何与命运拼搏以及失败的故事。作者同情包法利夫人的遭遇,宽容她的过失,生动地展现法国的乡镇生活,从而吸引众多中国读者,产生了文化影响。该作品也是作者对法兰西社会不公平的一种谴责。 《最后一课》对中国的影响 《最后一课》(La derniere classe)为法国的短篇小说,在中国以至全世界有着甚为广泛的传播。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年)是一位著名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尤其引起读者喜爱。1857年家庭破产后,他在一所小学任辅导员,不久到巴黎参加

冯骥才简介及其文学作品

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其大力推动了很多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工作。其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其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散文《珍珠鸟》。曾经担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 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 主要作品 文章 《雕花烟斗》、《逆光的风景》、《摸书》、《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炮打双灯》、《神鞭》、《三寸金莲》、《关于艺术家》、《珍珠鸟》(被选入义务教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6课)、《海外趣谈》、《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是一篇历史小说)、《神灯前传》、《快手刘》、《灵魂的巢》、《俗世奇人》、《捅马蜂窝》、《好嘴杨巴》(被选入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刷子李》(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维也纳

生活圆舞曲》(被选入义务教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花的勇气》、《挑山工》(被选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献你一束花》(被选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日历》(被选入八年级第二单元课文)、《泥人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花脸》(被选九年义务教育试用本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第六课语文教材)、《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被选入义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神灯》、《一百个人的十年》、《白发》 书籍 《画外话丛书冯骥才卷》、《冯骥才散文自选集》、《冯骥才卷》、《感谢生活》、《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小说选》、《乡土小说》、《花脸》(被选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我是冯骥才》、《秋日的絮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人类的敦煌》)、《铺花的歧路》《啊!》《神鞭》、《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凌汛:朝内大街166号(1977--1979)》、《维也纳情感》、《乐神的摇篮》 花脸(阅读短文) 义和拳(长篇小说)1977 铺花的歧路(中篇小说)1979 啊(中篇小说)1980 神灯前传(长篇小说)1981

2013-1-17 法国历史的文化名人信息收集和简介

法国文化名人 作家 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 蕾舞喜剧的创始人。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 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他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代表作 有《伪君子》等。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 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 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 母院》《悲惨世界》等.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 -1880)19世纪中叶法国重要的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就曾拜他为师。著名作品《包法利夫人》、《感 情教育》。 小仲马,全名为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24-1895)是法 国小说家、剧作家,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7岁时,大仲马才认其为子。 1848年,小仲马发表了《茶花女》一举成名.小仲马共写了20多个剧本, 着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家庭和两性关系上的腐朽和虚伪,从独特的角度 提出了妇女地位、私生子的命运及婚姻、道德等社会问题。 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 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 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游记三部。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我 的叔叔于勒》。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传记作家、 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作为作家,他创作了《约翰.克里斯多夫》《母与 子》等作品,并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坚持自 由真理正义,为人类的权利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不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法国文学文化知识

法国文学文化知识 贝洛Charles Perrault 《小红帽》=petit Chaperon rouge《灰姑娘》Cendrillon 孟德斯鸠Montesquieu 《法意》Esprit des Lois 伏尔泰Voltaire《老实人》Candide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忏悔录》Confessions 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Mariage de Figaro 李尔《马赛曲》Marseillaise 司汤达Stendhal 《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 巴尔扎克Honoréde de Balzac 《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 《欧也伲。葛朗台》Engénie Grandet《高老头》Père Goriot 雨果Victor Hugo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悲惨世界》Misérables 梅里美Mérimée《卡门》Carmen

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Père《三个火枪手》Trois Mousquetaires《基督山伯爵》Comte de Monte-Cristo 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 《茶花女》Dame aux camélia 左拉Emile Zola《娜娜》Nana《萌芽》Germinal 莫泊桑Guy de aupoassant 《羊脂球》Boule de Suif《漂亮朋友》Bel ami 罗漫.罗兰Romain Rolland 《约汉.克利丝朵夫》Jean Christophe Quand un auteur écrit de la littérature, c'est un écrivain. Victor Hugo est un grand écrivain, c'est-à-dire un écrivain célèbre et de grande valeur : il est romancier (il a écrit des romans), il est poète (il a écrit de la poésie / des poèmes en vers, généralement rimés), il est aussi dramaturge (il a écrit des pièces de théatre). Peu de gens ont lu les oeuvres complètes de Victor Hugo ...... écrivain (nm.) : 作家。 romancier, ère : 小说家。 roman(nm.): 小说。 poète (nm.) : 诗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介绍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作。书中还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想象丰富,清新活泼。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就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与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为《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再加上《论语》、《孝经》为“七经”。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就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与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就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就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就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诸子集成》:原国学整理社辑,本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国语》就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国语》与《左传》明显的区别就是:《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布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二十六卷。此书就是一部理论散文最早的总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奉它为“经”,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就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就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成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无名氏作,它继承了乐府民歌中抒情诗的技巧,又吸收了《诗经》、《楚辞》的营养,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挚的感情,它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艺术高峰。

外国著名作家简介

外国着名作家简介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1.欧美部分 《荷马史诗》即《伊得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着名的两部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编。它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采用英雄格(六音步扬抑抑格)诗体,风格崇高,规模宏伟,富于戏剧性,生活气息浓厚。《荷马史诗》是人民群众思想、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为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被誉为欧洲史诗典范,并为以后的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素材,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相传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总结他们的丰富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它的艺术性也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寓意深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后代作家经常引用它。或为重新创作的题材,或为抨击暴政,讽刺敌人的武器。 希腊神话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谱系以及人类起源等待。古希腊的神都自私、任性、爱享乐、爱虚荣、好争权夺利、嫉妒心和复仇心很强,可能是根据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来塑造的。英雄传说,内容是歌颂在同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建立过功勋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联盟机智,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是古代劳动令人忧伤集体力量、智慧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它为古希腊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其主要着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拜伦(1788-182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有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他的创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 雪莱(1792-1822)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短诗《西风颂》和《致云雀》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夏洛蒂·勃朗诗(1816-1855)英国作家,有着名长篇小说《简·爱》。 萨克雷(1811-1863)英国作家,有着名长篇小说《名利扬》。 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共写了十几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中短篇小说、杂文和戏剧等。《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代表作。重要作品还有《艰难时世》《双城记》等。狄更斯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细节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风貌。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他的作品有《鲁滨孙漂流记》《辛格顿船长》《大疫年日记》等。《鲁滨

(完整版)中国近代文学作家及作品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

文学常识 国外著名作家作品

外国重要作家、重要作品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主要作品有著名的《荷马史诗》,它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两个部分。《伊利亚特》的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进行战斗的英雄,《奥德赛》的基本主题是歌颂人与自然的斗争。 但丁,中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文学家,生于文艺复兴前夜,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品《神曲》。《神曲》全长约14,000行,分《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 莫里哀,欧洲最杰出的喜剧家剧作家,导演,他是古典主义作家,但并不拘泥于古典主义法则,主要代表作品有《太太学堂》,《伪君子》,《悭吝人》等。 莎士比亚,英国著名作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代表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麦克白》,《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夏洛特·勃朗蒂,英国小说家,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简爱》。 拜伦,18世纪到19世纪英国诗人。支持人民革命的民主思想,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主要著作有《异教徒》、《哈罗尔德游记》等。 查尔斯·狄更斯,(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是《堂吉诃德》,这是一部描写堂吉诃德和侍从桑丘·潘沙的冒险经历,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讽刺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的小说,是欧洲最早的优秀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歌德,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普罗米修斯》。 司汤达,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倡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主张文学应艺术地反映。当代生活,反对因循守旧。 他的代表小说是《红与黑》,该小说以波旁王朝复辟的最后几年为背景,以个人野心家于连索黑尔往上爬的故事为主线,描绘了1830年前后法国的社会面貌,真实的揭露了封建贵族和反动教会又勾结又争夺的复杂关系与罪恶阴谋,并预示了7月革命的政治形势,具有鲜明

古代文学史作品介绍

古代文学史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一、上古歌谣 1、上古歌谣 原始歌谣是中国文学古老的源头。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 2、神话传说 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 ◆开辟神话(创世神话) 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自然神话 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英雄神话 如:鲧禹治水后羿射日 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①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②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③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④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二、《诗经》 1.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 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先秦时期称为《诗》、《诗三百》,西汉时期称为《诗经》。 2.诗经六义:(1)风雅颂三类是音乐曲调名称 “风”:周代15个地方的歌谣,共160篇。——诗经的灵魂 “雅”: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共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2)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艺术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3.《诗经》的艺术特点: 句式上,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起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语言上,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手法上,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内容上,多用景物描写对人物起到烘托作用。 主题上,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4.《诗经》名篇 《国风》: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 《大雅》:《文王》、《民劳》, 《小雅》:《鹿鸣》、《采薇》。 《颂》:《清庙》《维天之命》《噫嘻》。 三、楚辞 1.屈原简介

法国儿童文学著名作家与作品简介

法国儿童文学著名作家与作品简介 《鹅妈妈的故事》可以说是最早为儿童编写的童话故事书,出版于1697年。它的全名是《鹅妈妈的故事,或寓有道德教训的往日的故事》,收有举世闻名的《小红帽》、《睡美人》、《穿靴子的猫》等8篇童话和三篇童话诗。 夏尔·贝洛(1628~1703)出身在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巴黎最高法院的律师,他自己也当过律师,并曾任皇家建筑总监。在少年时代,他就显露出文学才华,后来成为颇有名望的诗人,1671年,他被选入了法兰西学士院。他号召作家反映当代人的生活和道德观念。就在他这个思想指导下,他开始了民间童话的改写工作。由于他违背封建王朝的正统观念,受到宫廷的冷遇,晚年过着隐居生活。 《寓言集》里的许多寓言实际上就是童话,有的出自于作者的想象,有的则取材于希腊或罗马的传说。作者主要着意于道德教育。 佛朗索瓦·费纳龙(1651~1715)是法国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个代表。他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的家庭,当过路易十四的孙子德·布高涅公爵的教师和冈布雷教区的大主教。从1690年起,费纳龙开始写散文寓言。他由于秘密出版《忒勒马科斯历险记》(1699)而触怒朝廷,被撤了教师的职务,回到冈布雷教区,不得外出,一直到死都不得志。1718年,出版了他的部分寓言,到1823年才出版了他的完整的《寓言集》。

《美妞与怪兽》讲述一个商人的小女儿,如何解救了一个中了魔咒而变成怪兽模样的王子。作家意在告诉读者,外表的美丑,永远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博蒙夫人(1711~1780)是法国十八世纪儿童文学作家,曾长期在英国当小学教师,为青少年写过不少教育性的小说和童话,如《真理的胜利》、《儿童杂志》等。童话中较著名的有《美妞与怪兽》、《谢里王子》等。 《金发小姑娘的故事》选自《新童话》,讲述了一个金发小公主受继母迫害,误入了一片被施了魔法的丁香林,并结识了被恶神变成鹿和猫的仙女和仙女之子,最终,小姑娘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搭救了自己和自己的朋友。 塞居尔夫人(1799~1847)是法国十九世纪儿童文学作家。她为她的孙子孙女写了很多故事,五十六岁时发表了第一部作品《新童话》,以后陆续发表的作品有《模范少女》、《假期》、《驴子的回忆》、《两个傻瓜》、《索菲的灾难》、《杜拉金将军》、《雨过天晴》等。塞居尔夫人在十八年中共为孩子们写了二十部小说和童话,三部教育性论文。她是法国儿童小说的开创者。她的作品情节生动,有时富于幽默感,多年来为孩子们所喜爱。 《会说话的橡树》选自《祖母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和一棵老橡树之间的终其一生的友谊。 乔治·桑(1804~1876),原名奥罗尔·杜班,婚后为杜德望男爵夫人,乔治·桑是她的笔名。她出身于巴黎小市民家庭,在诺昂她

各国文学作品简介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 一、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农民战争时期。 (一)鸦片战争 迅速成长的欧美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围绕着疯狂的殖民扩张要求和落后的闭关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最终以鸦片问题为矛盾的爆发点,引发了鸦片战争。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武装起义,封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宣布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二、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到义和团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派别都做出了反应,但除了洋务运动受到朝廷的支持,取得了实际的一些成效之外,其他变法、运动多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发展,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统治阶级内部也再现了分化。 三、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五四运动前(20世纪初至1919年前) 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西文化碰撞和新旧文化并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民主与共和成为当时两大思潮,中国的近代化加快。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四、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

法国文学流派

17世纪的最后10多年,是法国文学古典主义的衰落时期,也是路易十四王朝盛极而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比较突出的文学作品有:拉布吕耶尔的《品格论》,表面上是道德说教,实质上是社会批评;费讷隆的小说《忒勒马科斯历险记》,用希腊神话为题材,批评路易十四的朝政。这种对现实不满和批评的倾向,预示着18世纪启蒙运动即将来临。以童话作家贝洛为首的反对古典主义厚古薄今的言论,引起当时几个古典主义名作家的激烈反击,形成文学史上有名的“古今之争”,表明当时年轻一代作家的进步倾向,和古典主义保守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光明世纪法国文学史称18世纪为“光明世纪”,意思就是启蒙运动的世纪。“启蒙运动”一词见于某些欧洲语言,然而不见于法语。法国的文献典籍中一贯用“光明世纪”,而不用“启蒙运动”。法语中“光明”一词亦可训为“智慧”、“知识”,而此处所谓“光明”是指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曙光。法国的“光明世纪”与英国的“启蒙运动”,涵义是相同的。启蒙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在意识形态战线上的前哨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9年,可是这场斗争的思想准备早在18世纪初期已经开始。1721年出现的《波斯人信札》,是启蒙运动文学的先声,它的作者孟德斯鸠的启蒙运动思想更系统、更集中地表达在他的专著《论法的精神》(严复译为《法意》)中。 启蒙运动是思想运动。启蒙运动的文学家多数以思想家的面目出现。对于他们来说,文学作品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不能忽视的。狄德罗、伏尔泰等人的小说都是“哲理小说”,不但以思想的深度见称,而且在艺术形式方面也别具一格。卢梭的《爱弥儿》被称为教育小说,也是广义的哲理小说。 18世纪虽然也有克雷比雍等作家摹仿17世纪的悲剧,然而那些作品被文学史家称为“假古典主义”,缺乏独创性。伏尔泰本人也写过一些传统形式的悲剧,在他全部作品中不占重要地位。代表18世纪法国文学的,是那些直接反映启蒙思潮的作品,例如《波斯人信札》和狄德罗的小说《拉摩的侄儿》(1823)、《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96),伏尔泰的《哲理小说集》(1748~1759),以及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为主要题材并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某些小说和戏剧作品,例如勒萨日的小说《跛足魔鬼》(1707)、《吉尔?布拉斯》(1715~1735)和剧本《杜卡莱先生》(1709)。狄德罗的剧本《私生子》(1757)也属于这一类。18世纪引起广泛注意的剧本是博马舍的三部曲的前两部《塞维勒的理发师》(1775)和《费加罗的婚姻》(1784)。三部曲的第三部《有罪的母亲》(1792)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受读者欢迎的还有普雷沃神甫的小说《曼侬?莱斯戈》。这部描写爱情的小说,也是法国18世纪的一部名著。 启蒙运动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文学创作的主导思想,在于揭露和讽刺世俗人情,针砭时弊。他们的文笔简练明晰,深入浅出,饶有风趣。卢梭的艺术特点在着重抒写个人情感。他的代表作《新爱洛绮丝》(1761)和《忏悔录》,都是一代名著,这些作品被认为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兆。 从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是知识宝库,也是宣传启蒙思想的有力武器。百科全书派宣传唯物主义和重观察、重实验的科学精神,反对封建王权和教会神权等一切权威与偶像;提倡自由思想与民主精神;重视发展工业生产。文学家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都曾经为百科全书撰写条目。 十九世纪由于1789年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文化程度有所提高,文学作品的读者大大增加。文学已经不只是朝廷权贵、豪门巨富少数人玩赏的奢侈品,而成为愈来愈广泛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于是作家日益众多,作品也日益丰富。在法国,文学的社会化、普及化,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开始形成的。 1801年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阿达拉》问世,震动了法国文学界,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始。小说以异域风光作为背景,写一对宗教信仰不同的异族青年的爱情悲剧。早在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