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7月计算机原理02384t6

2010年7月计算机原理02384t6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运算器控制器 3.奇偶 4.11111.1B 5.1.1011B 6.[-x]补,右 7.对阶向右规格化 8.静态,动态 9. 10.磁表面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 11. 12.组合逻辑,微程序控制器(或微程序) 13.指令操作码微地址产生部件 14.时间分割,成组(或数据块) 15.传送前预处理传送后处理 16.内码代码转换程序 17、 18、存 19、对主存速度影响小且无明显死区控制电路复杂

20、扩大存储器容量平衡主存与CPU之间的速度 21、奇偶校验法海明校验法循环冗余校验法 22、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和IOP方式 23、对阶尾数相加规格化 24、内码代码转换程序 25、数据通路宽度主存容量指令浮点(或:典型四则、四则) 26、 27、ASCII BCD 28、容量 29、双稳态触发器电容 30、单元地址 31、后进先出主存储器 32、指令系统 33、程序计数器(或:PC)程序状态字(或:PSW) 34、中断并行 35、通道 36. 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程序状态字 37、阶码,尾数,数符 38、模块,并行,多个 39、 40、水平,垂直 41、堆栈指针,栈顶

42、触发器,电容 43、40F4H 二、选择题 1.B 2.B 3.A 4.C 5.C 6. 7.C 8.A 9.D 10.D 11、(4)12、(3)13、(1)14、(1)15、16、(2)17、(2)18、(3)19、20、(3)21.B 22.D 23. 24.C 25.A 26.AC 27.B 28. 29.C 30.C 31.D 32. 33.B 34.A 35. 36.A 37.C 38.C 39.A 40.C 41B、42D、43A 、44 D、45C、46A、47B、48C、49B、5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四、名词解释 1.基数:各数位允许选用的数码个数。或:各数位允许选用的最大数码值加1(不乘位权)。或:产生进位的该位数码值(不乘位权)。 2.DRAM: 3.高速缓存:为提高访存速度在CPU和主存间增设的一种高速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制转换 A)125D=( 11111101 )B =( 375 )O=( 0FD )H=(0001 0010 0101 )BCD B)10110110B=( 182 )D =( 266 )O=( 0B6 )H=(0001 1000 0010 )BCD 2.下述机器数形式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请用十进制形式写出):单字节无符号整数0~255;单字节有符号整数-128~+127。 注:微型计算机的有符号整数机器码采用补码表示,单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范围为-128~+127。 3.完成下列各式补码式的运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OF。指出运算结果有 效否。 A)00101101+10011100= B)11011101+10110011= 4.十六进制数2B.4H转换为二进制数是__00101011.010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_43.25____。 5.在浮点加法运算中,在尾数求和之前,一般需要(对阶)操作,求和之后还需要进行(规格化) 和舍入等步骤。 6.三态门有三种输出状态:高电平、低电平、(高阻)状态。 7.字符“A”的ASCII码为41H,因而字符“E”的ASCII码为(45H),前面加上偶校验位后代 码为(C5)H。 8.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 9.在计算机中,无符号书最常用于表示(地址)。 10.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等)。 11.在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有(阶码)和(尾码)两部分组成。 12.微处理器中对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字长)。 13.MISP是微处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微处理器在1秒钟内可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 14.PC机主存储器状基本存储单元的长度是(字节). 15.一台计算机所用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___字长_________,8位二进制数称为__ 字节____。 16.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组成。 17.8086CPU寄存器中负责与I/O端口交换数据的寄存器为(AX,AL) 18.总线有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组成,数据总线是从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I/O接口 传送数据的通路;反之,它也是从内存储器、I/O接口向微处理器传送数据的通路,因而它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往返传送数据,称为(双向总线)。 19.一个微机系统所具有的物理地址空间是由(地址线的条数)决定的,8086系统的物理地址空间 为(1M)字节。 20.运算器包括算术逻辑部件(ALU),用来对数据进行算术、逻辑运算,运算结果的一些特征由 (标志寄存器)存储。 21.控制寄存器包括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以及定时与控制电路。根据(指令译码)的结果, 以一定的时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用来控制指令的执行。 22.根据功能不同,8086的标志为可分为(控制)标志和(状态)标志位。 23.8086/8088CPU内部有(14)个(16位)的寄存器。 24.在8086/8088的16位寄存器中,有(4)各寄存器可拆分为8位寄存器使用。他们是 (AX,BX,CX,DX),他们又被称为(通用寄存器)。 25.8086/8088构成的微机中,每个主存单元对应两种地址(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26.物理地址是指实际的(20)为主存储单元地址,每个存储单元对应唯一的物理地址,其范围 是(00000H-FFFFFH)。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1-3章)

第1章微机系统导论 1.2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部分的核心部件。 微处理器是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中央处理器部件。 微型计算机又称主机,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指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如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电源和辅助电路(统称硬件)以及指挥微型计算机工作的软件系统(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所构成的系统。 1.3一个基本的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哪几部分?实际微机硬件系统一般都由哪些 部件组成? 答:一个基本的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微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与输入输出接口芯片。微处理器芯片是微机的运算和控制中心,存储器芯片(内存)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输出接口芯片是微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 主流微机硬件系统一般由主机(包括CPU、主存储器RAM、CPU外围芯片组和总线插槽)、外设接口卡、外部设备(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及电源等部件组成。 1.6 一个最基本的微处理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一个最基本的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内部寄存器阵列3个部分组成。 运算器又称为算术逻辑单元(ALU),用来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以及位移循环等操作;控制器包括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可编程逻辑阵列(PLA),三者共同作用完成取指控制、执指控制等操作;内部寄存器的数量和类型视具体的微处理器类型而定,一般包括累加器、数据寄存器、程序计数器、地址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等,用以存放对应的数据,供控制器和运算器使用。 1.7 试说明程序计数器PC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与功能特点。 答:PC中存放着正待取出的指令的地址。根据PC中的指令地址,CPU准备从存储器中取出将要执行的指令。通常程序按顺序逐条执行。任何时刻PC都指示要取的下一个字节或下一条指令(对单字节指令而言)所在的地址。因此,PC具有自动加1功能。 1.8 试说明标志寄存器F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它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有何作用? 答:标志寄存器F用来寄存CPU执行指令时所产生的结果或状态的标志信号。如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时是否产生进位、半进位、溢出、结果等于零、奇偶性等状态的变化,通常需要将标志寄存器中这些运算后的结果或状态作为一种条件,用于判断程序是否转移。不同型号的微处理器对应的标志位的具体设置与功能也不同。 1.9 存储器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程序和数据是以何种代码形式来存储信息的? 答: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存储和记忆部件,用来存放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中间结果与最终结果)和程序。程序和数据在计算机内部都是用0、1二进制代码的形式来表示的,每一个0或1就叫做1位信息。 1.10 试说明位、字节、字长的基本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位(bit)是用0或1表示的一个二进制信息最基本单位;字节(Byte)是由8位二进制代码表示的一个叫做位组的基本信息单位;字(Word)是指由2个字节组成的16位信息单位。字长是指计算机内部CPU一次可以处理二进制数字的位数,它通常是字节的整数倍。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_第四版_课后答案_(郑学坚_朱定华)

微机原理第七章答案 7.3 设AX=1122,BX=3344H,CX=5566H,SS=095BH,SP=0040H,下述程序执行 后AX ,BX ,CX ,DX 4个通用寄存器内容是多少?画出堆栈存储器的物理地址及存储内容和SP 指向的示意图。 PUSH AX PUSH BX PUSH CX POP BX POP AX POP DX 参考答案:(BX)=5566H, (AX)=3344H, (DX)=1122H ,(CX)=5566H 堆栈段物理地址=SS*16(左移4位)+SP

7.4 设SP=0040H,如果用进栈指令存入5个数据,则SP=0036H,若用出栈指令取出两个数据,则SP=003AH 。 7.5将表中程序段各指令执行后AX的值用十六进制数填入表中 参考答案: 7.6用十六进制数填下表,已知DS=1000H,ES=2000H,SS=0FC0H,通用寄存器的值为0。 参考答案:逻辑地址=段基址:段内偏移地址 BP以SS为默认段基址,其余寄存器以DS为默认段基址 ES:为段前缀,以ES为段基址

7.7 试给出执行完下列指令后OF、SF、ZF、CF4个可测试标志位的状态(用十六进制给出FLAG的值,其余各位为0) (1)MOV AX,2345H (2) MOV BX,5439H ADD AX,3219H ADD BX,456AH (3)MOV CX,3579H (4) MOV DX,9D82H SUB CX,4EC1H SUB DX,4B5FH

参考答案:(这里除了上面4个标志还考虑了奇偶标志PF和辅助进位标志AF)(1)AX=555EH FLAG=0000H (2)BX=99A3H FLAG=0894H (3)CX=E6B8 FLAG=0081H (4)DX=5223 FLAG=0014H 7.8AX 中有一负数,欲求其绝对值,若该数为补码,则使用指令NEG AX;若为原码则用指令AND AX,7FFFH。。 7.9 分别写出实现如下功能的程序段: (1)将AX中间8位(做高8位),BX低4位和DX高4位(做低4位)拼成一个新字。(注意:左移右移操作) AND AX,0FF0H MOV CL,04H

最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知识点总结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 一、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1)硬件: ①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五个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其特点是以运算器为中心。 ②现代主流的微机是由冯●诺依曼型改进的,以存储器为中心。 ③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特点: 核心思想:存储程序; 基本部件:五大部件; 信息存储方式:二进制; 命令方式:操作码(功能)+地址码(地址),统称机器指令; 工作方式:按地址顺序自动执行指令。 (2)软件: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软件 应用软件:文字处理、信息管理(MIS)、控制软件 二、系统结构 系统总线可分为3类:数据总线 DB(Data Bus),地址总线 AB(Address Bus),控制总线 CB(Control Bus)。 根据总线结构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单总线、双总线和双重总线3类。

总线特点:连接或扩展非常灵活, 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好的可扩展 性。 三、工作过程 微机的工作过程就是程序的执行过 程,即不断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然后执行指令的过程。 ★例:让计算机实现以下任务:计算100+100H=?并将结果保存在16920H的字单元内。 编程运行条件: CS=1000H,IP=100H,DS=1492H 将机器指令装入计算机的存储器 计算机自动地进行计算(执行) 计算机工作过程大致描述: (1)分别从CS和IP寄存器中取出1000和100经地址加法器运算后,通过总线控制,找到对应地址的机器指令,第一条汇编指令的第一个机器指令为B8,对应的地址为10100H;将B8取出,通过总线和指令队列到达执行部分电路控制,给CPU发出信号。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解答

李伯成《微机原理》习题第一章 本章作业参考书目: ①薛钧义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Intel 80X86系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②陆一倩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十六位微型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四版 ③王永山等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1.1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X=10010110B= 1*27+0*26+0*25+1*24+0*23+1*22+1*21 +0*21 =128D+0D+0D+16D+0D+0D+4D+2D=150D X=101101100B =1*28+0*27+1*26+1*25+0*24+1*23+1*22+0*21+0*20 =256D+0D+64D+32D+0D+16D+4D+0D=364D X=1101101B= 1*26+1*25+0*24+1*23+1*22+0*21 +1*20 =64D+32D+0D+8D+4D+0D+1D=109D 1.2 将下列二进制小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X=0.00111B= 0*2-1+0*2-2+1*2-3+1*2-4+1*2-5= 0D+0D+0.125D+0.0625D+0.03125D=0.21875D (2) X=0.11011B= 1*2-1+1*2-2+0*2-3+1*2-4+1*2-5= 0.5D+0.25D+0D+0.0625D+0.03125D=0.84375D (3) X=0.101101B= 1*2-1+0*2-2+1*2-3+1*2-4+0*2-5+1*2-6= 0.5D+0D+0.125D+0.0625D+0D+0.015625D=0.703125D 1.3 将下列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254D=11111110B (2)X=1039D=10000001111B (3)X=141D=10001101B 1.4 将下列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0.75D=0.11B (2) X=0.102 D=0.0001101B (3) X=0.6667D=0.101010101B 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 100.25D= 0110 0100.01H (2) 680.75D= 0010 1010 1000.11B 1.6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 X=1001101.1011B =77.6875D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 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1) 硬件: ①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五个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入 设备。其特点是以运算器为中心。 ②现代主流的微机是由冯●诺依曼型改进的,以存储器为中心。 ③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特点: 核心思想:存储程序; 基本部件:五大部件; 信息存储方式:二进制; 命令方式:操作码(功能)+地址码(地址),统称机器指令; 工作方式:按地址顺序自动执行指令。 (2) 软件: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软件 应用软件:文字处理、信息管理(MIS)、控制软件 二、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大部分微机系统总线可分为 3 类:数据总线DB(Data Bus) ,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 总线特点:连接或扩展非常灵活,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好的可扩展性。 三、工作过程 微机的工作过程就是程序的执行过程, 即不断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 然后执行指令的过程。★例:让计算机实现以下任务:计算计算7+10=? 程序:mov al,7 Add al,10 hlt

指令的机器码: 10110000 (OP ) 00000111 00000100 (OP) 00001010 11110100 (OP ) 基本概念: 2.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3. 常用的名词术语和二进制编码 (1)位、字节、字及字长

(2)数字编码 (3)字符编码 (4)汉字编码 4. 指令、程序和指令系统 习题: 1.1 ,1.2 ,1.3 ,1.4 ,1.5 第二章8086/8088 微处理器 一、8086/8088 微处理器 8086 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从功能上讲,由两个独立逻辑单元组成,即执行单元EU和总线 接口单元BIU。 执行单元EU包括:4 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每个都是16 位,又可拆位,拆成 2 个8 位)、4 个16 位指针与变址寄存器(BP,SP,SI ,DI)、16 位标志寄存器FLAG(6 个状 态标志和 3 个控制标志)、16 位算术逻辑单元(ALU) 、数据暂存寄存器; EU功能:从BIU 取指令并执行指令;计算偏移量。 总线接口单元BIU 包括:4 个16 位段寄存器(CS(代码段寄存器) 、DS(数据段寄存器) 、SS(堆 栈段寄存器) 和ES(附加段寄存器) )、16 位指令指针寄存器IP (程序计数器)、20 位地址加 法器和总线控制电路、 6 字节(8088 位4 字节)的指令缓冲队列; BIU 功能:形成20 位物理地址;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和数据并暂存到指令队列寄存器中。 3、执行部件EU和总线接口部件BIU 的总体功能:提高了CPU的执行速度;降低对存储器的 存取速度的要求。 4、地址加法器和段寄存器 由IP 提供或由EU按寻址方式计算出寻址单元的16 位偏移地址( 又称为逻辑地址或简称为偏 移量) ,将它与左移 4 位后的段寄存器的内容同时送到地址加法器进行相加,最后形成一个 20 位的实际地址( 又称为物理地址) ,以对应存储单元寻址。 要形成某指令码的物理地址(即实际地址),就将IP 的值与代码段寄存器CS(Code Segment)左移 4 位后的内容相加。 【例假设CS=4000H,IP =0300H,则指令的物理地址PA=4000H× 1 0H+0300H=40300H。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制转换 A)125D=(0111 1101 )B =(175 )O=(7D )H=(0001 0010 0101 )BCD B)10110110B=(182 )D =(266)O=(B6 )H=(0001 1000 0010)BCD 2.下述机器数形式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请用十进制形式写出):单字节无符号整数0~ 255 ;单字节有符号整数-127 ~127 。 (注:微型计算机的有符号整数机器码采用补码表示,单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范围为-128~+127。)3.完成下列各式补码式的运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OF。指出运算结果 有效否。 A)00101101+10011100=11001001B SF=1 ZF=0 CF=0 OF=0 B)11011101+10110011=10010000B SF=1 ZF=0 CF=1 OF=0 4.十六进制数2B.4H转换为二进制数是_0010 1011.0100B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43.25。 5.在浮点加法运算中,在尾数求和之前,一般需要操作,求和之后还需要进行和 舍入等步骤。 6.三态门有三种输出状态:低电平、高电平、高阻态状态。 7.字符“A”的ASCII码为41H,因而字符“E”的ASCII码为45H ,前面加上偶 校验位后代码为。 8.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 9.在计算机中,无符号书最常用于表示。 10.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等。 11.在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有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 12.微处理器中对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字节。 13.MISP是微处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微处理器在1秒钟内可执行多少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3版)(修订本)答案 习题 1 一、选择题 1.A 2.C 3.B 4.B 5.A 6.A 7.B 8.C 9.C 10.C 11.C 12.A 13.D 14.A 15.D 16.C 在GB2312-80国家标准中,16~55区为一级汉字、56~87区为二级汉字。 DBB5H-A0A0H = 3B15H 3BH = 59 DBB5H属于二级汉字。 二、完成下列不同进制数的转换 1.⑴270 = 100001110B ⑵455 =1 11000111B ⑶0.8125 = 0.1101B ⑷720.3125 = 1011010000.0101B 2.⑴1001001B = 73 ⑵11001100B = 204 ⑶0.0101B = 0.3125 ⑷11011.1011B = 27.6875 3.⑴11100011B = E3H ⑵10001111B = 8FH ⑶0.0011101B = 0.3AH ⑷110011011.01011B = 19B.58H 4.⑴A21H = 101000100001H ⑵4B7H = 10010110111B ⑶0.00A3H = 0.0000000010100011B ⑷2E8.0D5H = 1011101000.000011010101B 三、完成下列机器数和真值的转换 1.⑴[11001B]补= 00011001B ⑵[-11001B]补= 11100111B ⑶[100000B]补= 00100000B ⑷[-100000B]补= 11100000B 2.⑴[65]补= 01000001B ⑵[-75]补= 10110101B ⑶[120]补= 01111000B ⑷[-100]补= 10011100B 3.⑴[1000]补= 0000001111101000B ⑵[-12]补= 1111111111110100B ⑶[800]补= 0000001100100000B ⑷[-3212]补=1 111001*********B 4.⑴[10000001B]补= -127 ⑵[01100110B]补= +102 ⑶[0111011101110111B]补= 30583 ⑷[1000000000000001B]补= -32767 四、完成下列各数值和机器编码的转换 1.⑴01100011B=99 压缩的BCD码= 10011001 非压缩的BCD码= 0000100100001001 ⑵01010000B=80 压缩的BCD码= 10000000 非压缩的BCD码= 0000100000000000 ⑶0000001100001111B=783 压缩的BCD码= 0000011110000011 非压缩的BCD码= 000001110000100000000011 ⑷0001111111111111B=8191 压缩的BCD码= 1000000110010001 非压缩的BCD码= 00001000000000010000100100000001 2.⑴换行0AH ⑵字母“Q”51H ⑶ASCII码“7”37H ⑷空格20H ⑸汉字“隘”(国标码) 30H、2FH ⑹汉字“保”(内码) B1H、A3H 3.⑴[15]补= 00001111 ⑵15的压缩BCD数= 00010101B

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作业 第三次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作业第三次 四、缓冲技术与浮点数 1、缓存块、相联性和平均存储器访问时间(27分) 假设有16位的地址空间,时钟周期频率为2GHz。设计的缓存参数如下: 缓存大小:4Kb 块大小:1 word(4 byte) 缓存命中时间:2个周期 缓存缺失时间:100个周期 再假设,依次访问如下的地址:0x0000, 0x0004, 0x0008, 0x000c, 0x1000, 0x1004, 0x1008, 0x100c, 0x0000, 0x0004, 0x0008, 0x000c a.如果使用直接映射缓冲技术 (1)地址中的tag、set index、block offset字段分别是多少宽度?(3分) Tag:4位set index:10位block offset:2位 (2)在每次存储访问时,缓存是否命中/缺失?如果是缺失的话,请给出缺失类型 (3)请计算缓冲的缺失率,及AMAT。与没有使用缓冲技术相比,访问存储的时间

的效率提高了多少?(3分) 缺失率=100%;T=0.5ns,AMAT=(2+100*100%)T=51ns;没有缓冲技术时,AMAT=100 cycles=50ns,故缓冲技术使得效率降低2%。 b.假设缓存大小不变,而将块大小变为2字(8字节)请回答问题。 (4)地址中的tag、set index、block offset字段分别是多少宽度?(3分) 4;9;3 (5)在每次存储访问时,缓存是否命中/缺失?如果是缺失的话,请给出缺失类型(Compulsory, Capacity, or Conflict), 请将结果填入下表。(3分) (6)请计算缓冲的缺失率。注:由于增加了块大小,命中和缺失的时间都有可能增加。请在下述给出的参数中选择合理的时间参数,来计算AMAT。与没有使用 缓冲技术相比,访问存储的时间的效率提高了多少?(3分) ●Cache hit time: 1, 2, 3 cycles ●Cache miss time: 90, 100, 110 cycles hit time=2 cycles, miss time=110 cycles, 1 cycle=0.5ns; miss rate=50%; AMAT=(2+110*50%)cycles=28.5ns; 未使用缓冲时,AMAT=100 cycles=50ns,缓冲使得访问效率提高43%。 c.将b中的缓存设计,进一步提高缓存的相联性,缓存大小不变,块大小仍为2字,使用2路分组相连方式。 (7)地址中的tag、set index、block offset字段分别是多少宽度?(3分) 5;8;3 (8)在每次存储访问时,缓存是否命中/缺失?如果是缺失的话,请给出缺失类型(Compulsory, Capacity, or Conflict), 请将结果填入下表。(3分)

(完整版)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第四版答案

第1章习题 1.1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 (1)1101(2)=13=D(H) (2)11010(2)=26=1A(H) (3)110100(2)=52=34(H) (4)10101001(2)=169=A9(H) 要点:从低位起,按每4位将对应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而不是通过十进制转换。 1.2 见上。 1.3简述3个门电路的基本元素在电路中对电平高低的作用。 答:与、或、非。 1.4 布尔代数有哪两个特点? 答:(1)值只有两个; (2)只有与、或、反3种运算。 1.5 布尔代数的“或运算”结果可用哪两句话来归纳?其“与运算”又可归纳成哪两句话“答:(1)“或运算”运算结果为有一真必为真,两者皆假才为假。 (2)“与运算”有一假即为假,两者皆真才为真。 1.6 什么叫原码、反码及补码? 答:原码就是一个数的机器数。 反码:将原码每位取反,即为反码。 更准确的是:正数的反码就等于它的原码; 负数的反码就是它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 补码:反码加1就是补码。 更准确的是:正数的补码就等于它的原码; 负数的补码就是它的反码加1。 例:X1=+100 1001 X2=-100 1001 则: [X1]原 = 0100 1001 [X1]反 = 0100 1001 [X1]补= 0100 1001 [X2]原 = 1100 1001 [X2]反 = 1011 0110

[X2]补 = [X2]反+1= 1011 0111 1.7 为什么需要半加器和全加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1)因为加法的第一位没有进位,所以用半加器即可;而第二位起可能有进位,故需要考虑全加器; (2)两者的区别是半加器为双入双出,全加器为三入双出。 1.8 用补码法写出下列减法的步骤: (1)1111(2)-1010(2)=?(2)=?(10) 答: (2)1100(2)-0011(2)=?(2)=?(2) 答:按上述所讲的正规方法做。 第一个数的补码=原码=01100;第二个数的原码(即机器码)为10011,其反码为11100,其补码为11101; 两个数的补码相加,即为: 01100 + 11101 = 101001 将最高位的进位1删去,得结果为01001,即为9(10)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制转换 A)125D=(0111 1101 )B =(175 )O=( 7D )H=(0001 0010 0101 )BCD B)10110110B=( 182 )D =(266)O=( B6 )H=(0001 1000 0010)BCD 2.下述机器数形式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请用十进制形式写出):单字节无符号整数0~ 255 ;单字节有符号整数 -127 ~ 127 。 (注:微型计算机的有符号整数机器码采用补码表示,单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范围为-128~+127。) 3.完成下列各式补码式的运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OF。指出运算结果有 效否。 A)00101101+10011100=11001001B SF=1 ZF=0 CF=0 OF=0 B)11011101+10110011=10010000B SF=1 ZF=0 CF=1 OF=0 4.十六进制数2B.4H转换为二进制数是_0010 1011.0100B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43.25。 5.在浮点加法运算中,在尾数求和之前,一般需要操作,求和之后还需要进行和 舍入等步骤。 6.三态门有三种输出状态:低电平、高电平、高阻态状态。 7.字符“A”的ASCII码为41H,因而字符“E”的ASCII码为 45H ,前面加上偶校验 位后代码为。 8.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 9.在计算机中,无符号书最常用于表示。 10.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等。 11.在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有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 12.微处理器中对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字节。 13.MISP是微处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微处理器在1秒钟内可执行多少 14.PC机主存储器状基本存储单元的长度是 . 15.一台计算机所用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__字长_______,8位二进制数称为_8位机 ___。 16.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组成。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八十九年度第一學期 微算機概論 授課老師:駱宏海 tel: 4252 EL327 e-mail: loh@https://www.doczj.com/doc/443028217.html,.tw https://www.doczj.com/doc/443028217.html,.tw/~islab/ 第一章微算機系統 微算機即微電子計算機(Microcomputer)之簡稱,又簡稱微電腦。在微算機未出現之前,電腦已經出現,但價格昂貴,功能有限,故未能普及。直至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出現後,微電子技術開始被應用於中央處理器(CPU, Central Processor Unit)之製造,稱之為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自此微處理器開始廣泛被用於各式各樣電腦中,而以微處理器為CPU之電腦系統即被泛稱為微算機(Microcomputer)或微處理器系統(Microprocessor System)。本章即對微算機之歷史沿革、架構及主要元件等作一概括介紹。 1.1 歷史回顧 電腦系統之出現早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基於軍事用途的需要,即已初具雛型。其中von Neumann等人於一九四六年即提出「von Neumann machines」記憶體結構,仍被大部份的電腦系統沿用至今。 所謂von Neumann machines之架構主要是以 1. 使用一個共用的記憶體以儲存指令及資料。 2. 使用指令循環。 3. 使用程式計數器。 在1.6節處,我們會進一步討論此一架構。 傳統之電腦廠商(如早期之IBM、Digital等)在微算機未出現前,通常負責電腦之全盤設計,即從CPU至鍵盤,從硬體至軟體皆一手包辦。各廠商之電腦系統間彼此互不相容,因此市場上之競爭皆以電腦之軟硬體功能比較為主,即功能較強、設計較佳之電腦在市場上便可以較高之售價出售。亦即電腦銷售是以『加值型』(Value-Added)方式存在,電腦系統之價格是以廠商針對顧客需要,所創造出來的價值來計算。 現今微算機時代與傳統電腦時代最大差別為微算機廠商不再需要負責電腦之全盤設計,CPU、主要零組件乃至於作業系統、應用軟體皆有專業廠商製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简答题:《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为四代,是以什么划分的? 答:1电子管计算机2晶体管计算机3集成电路计算机4大规模、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计算机5新一代计算机。 《二》微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答:1第一代,4位或抵挡8位微处理器和微型机2.第二代,中档的8位微 处理器和微型机。3.第三代,16位微处理器和微型机第四代,32位高档 微型机第五代32/64位高档微型机。 《三》微机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四》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答:1.中央处理器2.主板3.存储器4.输入输出设备。 《五》中央处理器(CPU)必须具备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逻辑判断、处理信息等。 《六》8086由哪两部分组成?简述他们的主要功能? 答:①总线接口部件BIU,负责控制存储器读写 ②执行部件EU,EU从指令 队列中取出指令并执行。8086是16位微处理器,有16根数据线、20根地 址线,内部寄存器、运算部件以及内部操作都是按16位设计的。 《七》8086/8088微处理器有哪些寄存器? 答:8086有①代码段寄存器 ②数据段寄存器③堆栈段寄存器④附加段 寄存器。 《八》8086/8088CPU的20位物理地址是怎样形成的?当 CS=2300H、IP=0110H时,求它的物理地址。 答: 《九》什么是总线?系统总线接口有哪几项基本功能? 答:一般指通过分时复用的方式,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 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是电脑中传输数据的公共通道。2. 《十》试说明选择存储器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问题? 答:应该从存储器的大容量,高速度,性能/价格比,易坏性,功耗, 存取速度,可靠性,集成度。几个方面考虑。 《十一》存储器中用来存储固定不变数据的存储器是什么存储 器?用来存储数据经常变化的存储器又是什么存储器? 答:只读存储器ROM。2.答随机读写存储器。 《十二》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器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何特 点?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侯晓霞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侯晓霞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CH01微型计算机概述 习题与思考题 1.微型计算机由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解答: 2.8086/8088 CPU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各是什么是如何协调工作的解答: 协调工作过程: 总线接口部件和执行部件并不是同步工作的,它们按以下流水线技术原则来协调管理: ①每当8086的指令队列中有两个空字节,或者8088的指令队列中有一个空字节时,总线接口部件就会自动把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 ②每当执行部件准备执行一条指令时,它会从总线接口部件的指令队列前部取出指令的代码,然后用几个时钟周期去执行指令。在执行指令的过程中,如果必须访问存储器或者输入/输出设备,那么,执行部件就会请求总线接口部件进入总线周期,完成访问内存或者输入/输出端口的操作;如果此时总线接口部件正好处于空闲状态,那么,会立即响应执行部件的总线请求。但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执行部件请求总线接口部件访问总线时,总线接口部件正在将某个指令字节取到指令队列中,此时总线接口部件将首先完成这个取指令的操作,然后再去响应执行部件发出的访问总线的请求。 ③当指令队列已满,而且执行部件又没有总线访问请求时,总线接口部件便进入空闲状态。 ④在执行转移指令、调用指令和返回指令时,由于程序执行的顺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顺序执行下面一条指令,这时,指令队列中已经按顺序装入的字节就没用了。遇到这种情况,指令队列中的原有内容将被自动消除,总线接口部件会按转移位置往指令队列装入另一个程序段中的指令。 3.8086/8088 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各有什么用途标志寄存器F有哪些标志位各在什么情况下置位 解答:

最新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复习1-填空题

1.8088中,AD7 -AD0 是线。 2.8088的段寄存器是位的寄存器。 3.在IBM-PC/XT中,地址FFFFOH是地址。 4.8088的中断向量表在内存的区域,它可以容纳个中断向量,每个中断向量占 个字节。 5.8255A有个8位端口,其中端口可以以双向方式工作。 6.在串行异步通信时,接收端只要采样到位,就知道有一个有效的字符。 7.十进制数61.5转换为二进制是,转换为十六进制是。 8.已知X的原码是10001000,则X的反码是,补码是。 9.逻辑运算11110101和11101110的相“或”的结果是。 10.微机硬件系统是指构成微机系统的,微机软件系统是指。软件系统包括 和两大类。 11.高速缓冲存储器的英文名称是。 12.8086 CPU通过寄存器和寄存器能准确找到指令代码。 13.8086中地址/数据线分时复用,为保证总线周期内地址稳定,应配置,为提高总线驱动能 力,应配置。 14.类型码为的中断所对应的中断向量存放在0000H:0058H开始的4个连续单元中,若这4 个单元的内容分别为,则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为5060H:7080H。 15.CPU 在指令的最后一个时钟周期检测INTR引脚,若测得INTR为且IF为, 则CPU在结束当前指令后响应中断请求。 16.设8251A工作于异步方式,收发时钟频率为38.4KHz,波特率为2400。数据格式为7位数据位,1 位停止位,偶校验,则8251A的方式字为。 17.CPU从I/O接口中的获取外设的“准备就绪”或“忙/闲”状态信息。 18.当存储器的读出时间大于CPU所要求的时间,为保证CPU与存储器的周期配合,就需要用 信号,使CPU插入一个状态。 19.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是、、。 20.8255A工作于方式1输入时,通过信号表示端口已准备好向CPU输入数据。 21.总线按其作用和位置可分为、、和四种,RS-232C属 于总线。 22.中断控制器8259A中的中断屏蔽寄存器IMR的作用是。 23.8086CPU时钟频率为5MHZ时,它的典型总线周期为ns。 24.在8086的中断中,只有需要硬件提供中断类型码。 25.用2K×8的SRAM芯片组成32K×16的存储器,共需SRAM芯片片,产生片选信号的地 址需要位。 26.在8086 CPU中,总线接口部件(BIU)的功能是,执行部件(EU)的功能 是。 27.在8086中,一条指令的物理地址是由与相加得到的。 28.8086 CPU只在时,才执行总线周期。 29.从CPU的NMI引脚产生的中断叫做,他的响应不受的影响。 30.中断类型码为15H的中断,其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一定存放在四个连续的单元中, 若这四个单元的的内容为:66H、50H、88H、30H,则其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为。 31.在8086系统中,最小模式下CPU通过引脚接收DMA控制器的总线请求,而从 引脚上向DMA控制器发总线请求允许。 32.设微机的地址总线为16位,其RAM存储器容量为32KB,首地址为4000H,且地址是连续的,则可 用的最高地址是。 33.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可检测三种错误。 34.8086 CPU工作在最大模式下,提供给存储器及I/O接口电路的读写信号是由芯片输出 的。 35.8086 CPU的基本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分别以表示。每 个时钟周期由决定。 36.8086 CPU在执行IN AL,DX指令时,在总线周期的状态,往地址总线上送端口地址 DX。在状态,往控制总线上送RD信号。 37.微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和。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题整理

关于溢出的判断: 在确定相加后溢出标志OV的值时,计算机总是把操作数当作带符号数来对待。在作加法运算时,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是不可能产生溢出的,只有两个同符号数相加才有可能溢出,并可按以下方法判断是否产生溢出: 两个正数相加(符号位都为0),若和为负数(符号位为1),则一定溢出。两个负数相加(符号位都为1),若和为正数(符号位为0),则一定溢出。 产生溢出时,使溢出标志OV=1,否则OV=0。在上例中,两个负数相加后,和仍为负数,故没有溢出,OV=0。又如,若A=01001001,执行指令ADD A,#6BH的结果为 0 1 0 0 1 0 0 1 + 0 1 1 0 1 0 1 1 1 0 1 1 0 1 0 0 由于两个正数相加为负数,表示出现了溢出,故OV=1,同时进位标志Cy=0。 内部RAM数据传送用“MOV”指令,都可以通过直接给出的字节地址来寻找。 例如:MOV 30H,#9FH ;(30H)←9FH 如果要寻找内部RAM中的可位寻址区的各个位(bit),必须在位操作指令中用位地址来寻找。 例如:SETB 1FH ;(1FH)←1 例:判断下列指令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1)MOV A,#65H 寄存器寻址立即数寻址 (2)MOV @R1,65H 寄存器间接寻址直接寻址 (3)MOV 30H,R2 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 (4)MOV C,20H 位寻址位寻址 (5)DJNZ R2,LOOP 寄存器寻址相对寻址 (6)MOV 60H,@R1 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 (7)MOVC A,@A+PC 寄存器寻址变址寻址 例;如果(A)=78H,(R5)=47H,(70H)=F2H,则: MOV R5,A ;(A)→R5,(R5)=78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