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留守儿童与异地父母,你怎么看

关于留守儿童与异地父母,你怎么看

关于留守儿童与异地父母,你怎么看
关于留守儿童与异地父母,你怎么看

关于留守儿童与异地父母,你怎么看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2018年第4期

家与远方同样重要

徐建辉

留守儿童与异地父母的时空阻隔,直接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疏远和父母关爱的缺失,其不良

影响非常突出且是难以挽回的。调查发现,有67.8%的留守儿童有“学习成绩明显退步”的经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另外有45.8%的留守儿童在学校遭遇过“被他人欺负”事件。对于

一个孩子来说,在幼小的年纪独自承受这些压力和创伤,一定非常糟糕,可能形成的阴影面积

也更大。

不过,也不该把责任完全推向留守儿童的父母。过去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如

今父母在、儿女幼,却不得不“远游”。因为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社会流动性的空前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走出家门,去远方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广大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年

轻父母来说,远走他乡、漂泊城市更多是一种生计上的驱使,是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

说到底,留守儿童现象及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家庭伦理和社会问题,是现阶段无法回避的

社会现实,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家庭与社会共担。首先对于父母们来说,即便无法停下远行奔

波的脚步,也要想法给儿女更多的关爱,家与远方尽可能地兼顾。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从法律上、制度上和政策上、经济上等各个层面尽量向他们及其家庭倾斜。

关键是减少留守儿童

张立美

农民进城打工,不一定会带来留守儿童问题。只要进城打工的农民收入足够高,孩子在城

里读书成本足够低,进城农民工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进城。农民工如果在老家可以找到一份

相对较好的工作,收入不比在外地打工差,也完全可以不离乡土,陪伴在孩子身边。

破解留守儿童问题,关键在于减少留守儿童规模。要么让进城打工的农民有经济能力带着

孩子一起进城,要么让农民工群体在老家就能找到一份相对不错的工作。做到这一点,除了靠

农民工自身奋斗、打拼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各地政府要勇于承担起责任。

一方面,加大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群体的职场竞争力,增加农民工的

收入。赋予进城农民工市民待遇,降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读书的成本,让农民工子女在城

市公办学校有书读。

另一方面,推进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引导来

自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回乡打工、回省打工或回家当农民,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欲望和需求,

让农民有条件陪伴孩子成长。

“责令返回”要有配套措施

余明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