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滋病问题答案

艾滋病问题答案

艾滋病问题答案
艾滋病问题答案

一、简答题

1、一般的接触不会,病毒不会通过空气、皮肤或者唾液传染。感染者的体液含

有病毒,但只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中,同时母乳也含有病毒足够导致传播。成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必须是通过血液和血液接触(如通过注射器具、输血和血液制品)以及性接触传染

2、不会

3、在艾滋病病毒肆虐的国家里,男女感染的人数大致相等,然而,妇女通常是

在年纪较轻的时候感染上的.

4、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疫苗的研制也遥遥无期

5、多数情况下,感染者是通过与他(她)信任的人有亲密接触后感染上病毒的

6、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唾液、尿液、乳汁、脑脊

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尤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浓度高。

7、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三个: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8、针灸、纹身、器官移植针灸、纹身时如共用或使用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未

彻底消毒的针器;接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器官移植,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9、这是因为一方难免有牙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常见病;另一方的外生殖器又

难免在口交时被对方的牙齿划伤。即使双方或一方的操作是极浅表的,均便于艾滋病病毒渗出或侵人

10、是

11、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

施。 2.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安全套。 3.及时、规范地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12、1,避免使用血液或血制品,必须使用时,要使用经艾滋病抗体检测的血

液和血制品;避免不必要的静脉注射,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

2,不使用毒品,已有毒瘾者应尽量不要静脉吸毒,静脉吸毒者不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3,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店、美容院剃须、修脚、纹身等

13、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病毒(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干的接吻又无口腔粘膜的破损,不会感染艾滋病,但如果带有大量唾液且有口腔粘膜破损,血液渗出,则可能传播艾滋病)。(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工具,上学校。5)购物、使用钞票;(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只要没有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汁进入到血液里,是不会受到感染的

14、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

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及常用消毒药品如漂白粉、酒精等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15、1、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系统。2、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

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3、病毒基因变化多样。4、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尿液、乳汁、脑脊液、有神经症状的脑组织液,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5、对外界环境的

抵抗力较弱,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对艾滋病病毒消毒也有效。6、感染者潜伏期长,死亡率高。7、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比已知任何一种病毒基因都复杂。

16、1、说明受检者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目前受检者体内有艾滋病病

毒,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3、他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17、 1.一是受检者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2.二是虽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但

还没有产生足够的能检测出的抗体,仍处在窗口期内。如果确实有过高危行为,要随访3-6个月;

18、艾滋病的常见症状有:(1)持续广泛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厘

米),特别是颈、腋和腹股沟淋巴结以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直径1厘米左右,坚硬、不痛、可移动,时间超过三个月。 (2)数周以来不明原因发热和盗汗,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1个月。(3)数周以来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疲乏。 (4)食欲下降,2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 (5)数周以来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呈水样,每日10次以上。 (6)气促、干咳数周。 (7)皮肤、口腔出现平坦和隆起的粉红、紫红色大斑点,不痛不痒。 (8)咽、喉部出现白膜。男性阴部出现鳞屑性斑,痒。女性肛门瘙痒,阴道痒,白带多。 (9)头痛、视线模糊。(10)(5)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卡波氏肉瘤和淋巴瘤等。(11)原因不明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见表现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症状

19、1.性活跃者,无论年龄,应该每年都检测HIV;2.与多个性伴发生不

安全性行为的性活跃者,应该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3.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男性或女性,无论是作为顾客还是性工作者;4.和其他男性发生肛交或者口交的男性,尤其是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5.曾经在国内进行有偿献血的人士;6.曾经在任何医疗机构输血的人士;7.怀孕的女性产前检测的一部分;8.共用针具注射的人士;9.结核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10.性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

20、没有

21、性行为不可能是100%完全安全的。安全的性行为包括采取各种预防措

施,降低通过性行为传染或感染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的可能性。每次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就是一种安全的性行为

22、一般的接吻不会传播艾滋病;目前也还没有发现由于接吻而通过唾液感

染艾滋病病毒的任何证据

23、当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关系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完全杜绝感

染。然而,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极大地降低感染的风险

24、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母亲可能会在以下几个阶段将艾滋病病毒传给婴

儿:怀孕期间、生产期间和哺乳期间。以下几种措施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的概率(?抗病毒治疗?剖腹产?只有在替代喂养可接受、可行、可负担、可持续和安全的情况下,才应避免母乳喂养。如果替代喂养不能实现,建议在婴儿6个月后停止母乳喂养。)

25、不能。。血液检测是确认一个人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唯一方法

26、不是。如果发生没有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具或者

输入了受污染的血液,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婴儿也有可能在母

亲怀孕、生产和哺乳过程中从母亲那里感染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艾滋病感染的病例中,有90%是由于性传播,60-70%是由于同性性行为。

27、是的。一个人可能同时感染多种性传播疾病。每种感染都需要有针对性

的治疗;而且没有人能对性传播疾病获得免疫,一个人可能反复感染同一种疾病。许多男性和女性在感染性传播疾病早期时,不会觉察任何不适;然而,病毒依然可能传染给他们的性伴侣。患有性传播疾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28、抗病毒治疗不能预防艾滋病毒的传播。它能将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不到

的程度,但是艾滋病病毒依然存在在人体内,依然可以通过性交、共用针具或者母婴的方式传染给其他人

29、不会。当所有采血材料都是无菌材料时,不可能发生感染。事实上,健

康人应该自愿献血。当人们卖血或血浆时会有风险,因为许多采血站是非法的,没有受卫生部门的管理。在中国卖血或血浆是非法的。

30、通过牙科医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很低。然而,曾经有极少数报告感

染与牙科医生有关。如果在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有侵入性操作,在治疗中都应该有普遍性防护措施。

31、(1)抗病毒治疗:即,选择不同的药物,针对复制周期中的不同环节,

对艾滋病毒的复制予以抑制(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治疗,重建免疫功能,出现免疫代偿,控制HIV;通过重建免疫功能,控制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发生(3)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病人的细胞内,赋予病人新的抗病毒功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基因插入T细胞,使之组织HIV的复制(4)治疗性疫苗:在HAART的基础上,选择那些抗病毒药物反应良好的患者给予疫苗治疗,经过免疫接种的患者,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上升,病毒载量下降

32、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当地疾病预防办公室,大多数医院和一些性病诊所安

排艾滋病病毒检测。检测结果一般要两周后知道

3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疾病控制中心(或卫生防疫站)、国境卫生检疫

机构、各级血站和血液中心、具备HIV抗体实验室检测初筛资格的医院,均可从事HIV抗体检测,各省、市、区的其他具体检测机构可向上述单位询问

34、阶段1:急性感染期; 阶段2:潜伏期阶段3:艾滋病前期; 阶段4:典

型艾滋病期;

35、病情改善后,病人需要继续服务抗病毒药物,否则病情会出现反弹并对

以后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36、服药期间定期复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观察治疗的效果;二是,检测

药物的不良反应。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约定复诊时间,一般为1月一次,病情稳定后逐渐延长至2-3个月一次

37、依从性是指病人依从医生制定治疗计划的程度,指有规律的服药、不忘

记服药和在正确的时间里服药;强调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是因为:对于艾滋病患者采用的抗病毒治疗,特别强调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比抗病毒药物的效力更能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38、可以的。感染了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婴儿当中,四个中有三个不会受到感

染。如果母亲在分娩前服用一个疗程的抗病毒药物,做剖腹产,且不采用母乳喂养,那么她所产下的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率可以大幅下降到百分之十。

39、在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相关疾病是第四大死亡杀手,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继续在上升,不象其它死亡杀手,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有选择性,主要影响年轻人,社会上的主要劳动力,这些人的疾病和死亡在扩大,因为受他们赡养的人也受到影响。不象其它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加以遏制,因此把人力财力投在对艾滋病病毒的预防工作上是最值得的。

40、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一般需要2周时间才能逐渐产生病毒抗体。

“窗口期”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抗体,但是人体具有传染性。只有等到“窗口期”过后,血液中才会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毒抗体可以检测出来。

41、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亦称急性期,多数无症状,但有一部分人在感染

数天至3个月时,出现像流感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如发热,寒战、关节疼、肌肉疼、头疼、咽痛、腹泻、乏力,夜间盗汗和淋巴结肿大,皮肤疹子是十分常见的症状,这之后,进入无症状感染期

42、艾滋病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较弱,比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低得多。所以,

使用对乙肝病毒的消毒和灭活方法完全可以对付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有不耐酸、较耐碱、对紫外线不敏感等特点,酒精对其具有较好的灭活作用。

国际卫生组织推荐对艾滋病病毒灭活加热100℃持续20分钟,效果较理想(答出两个即可)

43、2010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仍然是“权益,

责任,落实”

二、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1991年)

5、错,农村人因为对爱滋病方面知识的贫乏,多见于卖血感染

6、对

7、对

8、对,握手不是传染HIV病毒的途径,只要保证双方皮肤没有破损并且没有

发生体液交换

9、对没有读过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应

该追究其法律责任。

10、对正规的医疗机构,比如国家医院,或者CDC,都有比较完备的医

疗系统

11、对

12、对

13、错

14、对

15、错

16、对

17、错(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一般需要2周时间才能逐渐产生病毒抗

体。“窗口期”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抗体,但是人体具有传染性。只有等到“窗口期”过后,血液中才会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毒抗体可以检测出来。)

18、错(能够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目

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药物)

19、错

20、对

21、对

22、对

23、错

24、对

25、错(2010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仍然是“权

益?责任?落实”)

三选择题

1、发热

2、300万~500万

3、六个月

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皮肤病性病防治所、传染病专科医院

5、2000万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

7、受伤者的伤口深帮助者的伤口接触血量大

8、省级、市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9、对生活丧失希望离家出走失辍学贫困

10、接纳艾滋病致孤儿童就学对师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包括不歧

视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减免相关就学费用

11、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

12、艾滋病

13、肾功能衰竭

14、无论数量多少都构成犯罪

15、先用稀释的消毒液洗手,再用清水冲洗

16、罂粟

17、接吻一定不会传染艾滋病

18、接纳艾滋病致孤儿童就学对师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包括不歧

视教育) 减免相关就学费用

19、握手游泳咳嗽打喷嚏

20、毒副反应精神愉悦戒断症状

21、帮助者的伤口接触血量大

22、全选

23、全选

24、濮存昕

25、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6、1989年

27、蚊虫叮咬

28、400~500万

29、血常规检查

30、免收杂费、书本费

31、性行为输血共用注射针具吸毒艾滋病病毒阳性母亲哺乳

32、父母均死于艾滋病的18岁以下的儿童

33、全选

四、选择题

35. C

36. C

37. A

38. D

39. D

40. A

41. B

42. A

43. D

44. B

45. C

46. D

47. A

48. A

49. A

50. D

51. A

52. B

53. B

54. D

55. D

56. C

57. A

58. D

59. D

60. D

61. A

62. B

63. D

64. D

65. B

66. C

67. D

68. D

69. A

70. B

71. D

72. C

73. A

74. D

75. C

76. B

77. B

78. C

79. A

80. A

81. C

82. A

83. C

84. B

85. C

86. A

87. B

88. A

89. A

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防治知識測試題 一、單選題 1、艾滋病是 A、一種腫瘤 B一種血液病 C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D同性戀病 2、當HlV侵入機體後,未進入發病期者被稱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3、對於HIV/AIDSの診斷最重要の是根據 A、臨床表現 B、經確認HIV抗體陽性 C、具有高危行為 4、下列哪個不是艾滋病の傳播途徑: A、性接觸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汙染の注射器 C、蚊蟲叮咬 D、母嬰垂直傳播 5、下例哪項不是急性HIV感染の臨床表現 A、發熱 B、咽痛 C、淋巴結腫大 D、口腔真菌感染 6、HIV感染の確證實驗是: A、免疫印跡法查HIV抗體 B、酶聯免疫法查HTV抗體 C、PDR法檢測HIV RNA D、流式細胞儀檢測CD4細胞數 7、HIV感染人體後主要導致下列哪個系統損害: A、消化系統 B、免疫系統 C、循環系統 D、骨胳系統 8、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種方法殺滅: A、37度,10%漂白粉處理30分鐘 B、56度,30分鐘 C、焚燒 D、溫室,3天 9、艾滋病毒不可以通過下列哪種方式傳播 A、共用針頭或注射器 B、性接觸 C、日常生活接觸 D、母嬰傳播 10、艾滋病の平均潛伏期為: A、1—2年 B、2—3年 C、3—4年 D、7—10年 11、艾滋病患者常見の腫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濟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12、下列哪類人群不屬於艾滋病毒感染の高危人群 A、同性戀者 B、性亂交者 C、靜脈吸毒者 D、醫護人員 二、是非題 1、初篩檢測結果為HIV陽性並伴有臨床症狀,可以診斷為HIV感染者,( ) 2、與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會感染艾滋病。() 3、一般用於乙型肝炎の消毒藥物,完全可以用於艾滋病病毒の消毒。() 4、性交時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預防艾滋病。() 5、保護HIV/AIDS患者の合法權益,是做好預防控制艾滋病の重要內容之一。( ) 6、艾滋病(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の以機會性感染和機會性腫瘤為特征の一種傳染病,又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7、HIV感染の確診需病原學檢查,如兩次初篩試驗抗體陽性即可確診HIV感染。() 8、如母親為艾滋病人,其新生兒血中HIV抗體陽性,即可確診是感染了HIV。() 9、與艾滋病患者共同進餐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 10、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備傳染性,無任何症狀() 11、沒有症狀の帶病毒者可以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 12、因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數有危險行為の人,因此我們無須進行大量の健康教育( ) 13、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提高病人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是治療の最終目標。( )

2018年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2018年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仅有一项正确答案) 1.艾滋病的全称是 ( C ) A、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B、肾病综合症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美尼尔综合症 2. HIV的中文名称是 ( C ) A、乙型肝炎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流感病毒 3.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 ( A ) A、 AIDS B、HIV C、HAV D、HDV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D ) A、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 B、阴道分泌物传播、血液传播、空气传播 C、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D、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哪个系统? ( D ) 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免疫系统 6.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原则是 ( A ) A、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B、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D、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7.艾滋病的“窗口期”是指 ( B ) A、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

B、从感染到体内能够检测出抗体的时间 C、从体内能够检查出抗体到发病的时间 D、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 8.预防艾滋病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B、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 C、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 D、远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9.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 ( B ) A、1984年英国 B、1981年美国 C、1971年美国 D、1981年英国 10.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意义是 ( C ) A、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 B、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 C、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 D、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 11.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 ( D ) A、远离艾滋病患者,防止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 B、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不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马桶 C、感染艾滋病是咎由自取,没有理由进行救助和扶植 D、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握手、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为他们的亲友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护理和防治知识 12.宣传和普及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 )是 ( B ) A、每年6月12日 B、每年12月1日 C、每年12月6日 D、每年12月16日 13.到2011年底,全广西省每县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医疗机构为 ( A )

2018年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140题及答案(精选)

2018年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140题及答案 (精选) 1.艾滋病的全称是( C ) A、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B、肾病综合症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美尼尔综合症 2. HIV的中文名称是( C ) A、乙型肝炎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流感病毒 3.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 A ) A、AIDS B、HIV C、HAV D、HDV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 A、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 B、阴道分泌物传播、血液传播、空气传播 C、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D、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哪个系统?( D ) 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免疫系统 6.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原则是( A ) A、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B、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D、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7.艾滋病的“窗口期”是指( B ) A、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 B、从感染到体内能够检测出抗体的时间 C、从体内能够检查出抗体到发病的时间 D、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 8.预防艾滋病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B、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 C、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 D、远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9.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 B ) A、1984年英国 B、1981年美国

C、1971年美国 D、1981年英国 10.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意义是( C ) A、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 B、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 C、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 D、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 11.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 D ) A、远离艾滋病患者,防止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 B、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不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马桶 C、感染艾滋病是咎由自取,没有理由进行救助和扶植 D、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握手、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为他们的亲友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护理和防治知识 12.宣传和普及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 )是( B ) A、每年6月12日 B、每年12月1日

2019年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9年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HIV、AIDS的中文名称分别是( C ) A、乙型肝炎病毒、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B、丙型肝炎病毒、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流感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2.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 A、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 B、阴道分泌物传播、血液传播、空气传播 C、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D、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感染HIV后,下列哪些物质不具有传染性?( D ) A.精液B血液 C.乳汁D.艾滋病病人的骨灰 4.预防艾滋病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B、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 C、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 D、远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5.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意义是( C ) A、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 B、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 C、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 D、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 6.宣传和普及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 )是( B ) A、每年6月12日 B、每年12月1日 C、每年12月6日 D、每年12月16日 7.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否结婚?(C) A.不能 B.能 C.暂缓结婚 8.哪些行为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险性?( D ) A、有多个性伙伴 B、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性交时未使用安全套 C、共用注射器吸毒 D、以上都是 9.以下哪种方式不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D ) A、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工作和学习

2018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样题)

2018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样题) 2 2018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样题) 判断题: 1. 我国首个艾滋病患儿学校是临汾红丝带学校。(对) 2.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远离他们。(错) 3.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对) 4. 如果必须输血时,有权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 5. 通常艾滋病感染者在4个月后能检出抗HIV阳性。(错) 6. 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近千万人。(错) 7.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错) 8. 安全套只要没有损坏就可以重复使用。(错) 9. 红丝带的含义是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事业的关注,并用心参与。(对) 10.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宣传。病防治的公益宣传。(对)

11. 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是100%。(错) 12. 关心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属于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内。(错) 13. 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经确认HIV抗体阳性。(对) 14. 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窗口期。(错)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丙类传染病(错) 16. 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诊试验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错) 17. 到公共泳池游泳、照顾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对)18. 既能避孕又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病传播的措施是结扎。(错) 19.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是严重程度不同。(错) 20. 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对) 2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对) 22. 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23. 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3分) 1、艾滋病是() A、一种肿瘤B一种血液病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性病 2、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3、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4、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数 5、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6、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7、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8、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A、1—2年 B、2—3年 C、3—4年 D、7—10年 9、以下吸毒行为中最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是:() A.鼻吸入毒品 B.静脉注射吸毒 C.数人共用注射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10、你认为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会() A、受到欢迎 B、让人讨厌 C、有困难 1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否结婚() A.不能 B.能 C.暂缓结婚 12、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13、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A. 6月1日 B. 8月1日 C. 12月1日 D. 11月1日 14、.预防艾滋病是()的责任。

201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

201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竞赛试题(判断题) 201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 1. 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 HIV 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 HIV。 A. 对 B. 错 2. 患有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A. 对 B. 错 3.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生活工作接触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不必恐惧与艾滋病病人接触。 A. 对 B. 错 4. 消除艾滋病歧视,人人有责。 A. 对 B. 错 5. 美容、理发、纹身不会感染艾滋病。 A. 对 B. 错 6.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立即死亡。

A. 对 B. 错 7. 艾滋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A. 对 B. 错 8. 艾滋病病毒感染会经历4个阶段。 A. 对 B. 错 9. 艾滋病可以通过手术治愈。 A. 对 B. 错 10. 为了增强抵抗力,应该经常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A. 对 B. 错 11. 医疗机构可以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A. 对 B. 错 12. 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A. 对 B. 错

13. 因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因此我们无须进行大量的健康教育。 A. 对 B. 错 14. 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100%201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 A. 对 B. 错 15. 到消毒得不到保证的医院、诊所打针、拔牙或手术有可能传播艾滋病。 A. 可能 B. 不可能 16. 和艾滋病病人握手后应立即消毒以防感染。 A. 对 B. 错 17. 遇到高危行为后(如不洁性生活、吸毒)或性病,应主动到有关实验室要求作HIV抗体检查。 A. 对 B. 错 18.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是严重程度不同。 A. 对

艾滋病基本知识试卷答案.pdf

艾滋病基本知识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 1、艾滋病的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 2、导致艾滋病的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HIV。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4、《艾滋病管理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六十四条。 5、艾滋病的传染源为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 6、HIV进入人体血液后,其主要的靶细胞是其表面有CD4表位的辅助 性T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7、目前已知人免疫缺陷病毒有两个型,分别为HIV-1、HIV-2。 8、1986年美国CDC建议HIV感染的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 Ⅳ期。 9、HIV感染急性期CD4细胞数(mm3)正常,早期CD4细胞数(mm3) >400,中期CD4细胞数(mm3)200-400,晚期CD4细胞数(mm3)<200。 10、常用于艾滋病初筛试验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二、判断题: 1、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会有艾滋病(∨) 2、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桌吃饭会得艾滋病(×) 4、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有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她的孩子(∨) 6、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 7、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会得艾滋病(∨) 8、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敏感,许多化学物质都可以使其迅速 灭活(∨) 9、仅与一个忠实的,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发生性行为,能降低艾滋 病传播的风险(∨) 10、HIV病毒是DNA病毒(×)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窗口期? 答:广义的讲,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用现行的实验室手段可以证明受到感染的期限称为窗口期。狭义的讲,HIV感染后至抗体检出前的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2、什么是职业暴露?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向谁报告? 答: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破损的皮肤的血液等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是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我们称这种情况为职业暴露。 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容包括受污染者个人资料、时间、地点、污染部位、伤口类型、污染物的情况;如可能获悉病人的血浆病毒载量、是否接受过治疗及所用药物的种类。 1

预防艾滋病试题及答案

南充市芦溪中学 预防艾滋病知识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艾滋病是() A 、一种性病 B 、一种血液病 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同性恋病 2、H I V是() A 、预防艾滋病组织缩写 B 、预防艾滋病疫苗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 、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 3、第一例艾滋病人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 A 、1984年英国 B 、1981年美国 C、1971年美国 D 、1981年英国 4、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由来和意义是:() A、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 B、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 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 D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 5、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 A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 B、远离毒品:不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C 、避免经血感染:提倡无偿献血,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 D 、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6、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有什么区别?() A 、没有区别 B、只是叫法不同 C 、严重程度不同 D 、感染者指艾滋病毒携带者,患者指已经被艾滋病毒攻击得丧失免疫力的人。 7、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 A、闻“艾”色变,远离艾滋病患者; B 、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不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马桶; C 、背后指指点点,见了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马上躲避; D 、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握手、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为他们的亲友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护理和防治知识 8、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是:() A 、每年12月1日 B 、每年12月6日 C、每年6月12日 D 、每年12月16日 9、在下列几种体液中,哪种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A.血液 B.汗水 C.精液 D.阴道分泌液 10、既能避孕又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病传播的措施是:() A.上环 B.结扎 C.使用避孕套 D.口服避孕药 11、艾滋病病毒传播有哪些途径?(多选)() A.空气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公共场所传播 D.母婴传播 E.血液传播 F.日常生活接触 12、下列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多选)() A 、到公共泳池游泳 B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不安全性行为 C 、照顾艾滋病患者 D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头静脉注入毒品 E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F、蚊虫叮咬 13、艾滋病最著名的疗法你知道是什么吗?()

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下面,为大家搜索整理了艾滋病知识竞赛题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收获,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网!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仅有一项正确答案) 1.艾滋病的全称是 ( C ) A、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B、肾病综合症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美尼尔综合症 2. HIV的中文名称是 ( C ) A、乙型肝炎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流感病毒 3.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 ( A ) A、 AIDS B、HIV C、HAV D、HDV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D ) A、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 B、阴道分泌物传播、血液传播、空气传播 C、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D、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哪个系统? ( D ) 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免疫系统 6.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原则是 ( A ) A、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B、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D、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7.艾滋病的“窗口期”是指 ( B ) A、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 B、从感染到体内能够检测出抗体的时间 C、从体内能够检查出抗体到发病的时间 D、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 8.预防艾滋病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B、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 C、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 D、远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9.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 ( B ) A、1984年英国 B、1981年美国 C、1971年美国 D、1981年英国

艾滋病考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及防艾攻坚工程艾滋病 本知识考试题(培训后) 单位:姓名:职务:座号:得分: 一、填空题(5格,每格4分,共20分): 1、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和的危险。 2、艾滋病主要通过、和三种途径传播。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8题,每题2.5分,共20分)。 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能()不能()不知道 2、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会()不会()不知道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会()不会()不知道 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感染艾滋病吗?()会()不会()不知道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可能得艾滋病吗?()可能()不可能()不知道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可能得艾滋病吗?()可能()不可能()不知道 7、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可以()不可以()不知道 8、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可以()不可以()不知道 三、选择题(认为是的打“√”,按提示“√”,多“√”该题不记分,对的有20项,每对一项3 分,共60分)。 1、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只能“√”2项) ①宣传教育②消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③药物④疫苗 ⑤不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交往,把他们隔离起来。⑥正确使用安全套 2、下列途径可以传播艾滋病:(只能“√”3项) ①共用注射器、针头、刀片②接吻③共用游泳池④握手⑤同桌吃饭⑥ 输血⑦共用劳动工具⑧性乱交⑨共坐车⑩蚊虫叮咬○11共同办公 3、高危人群指的是:(只能“√”4项) ①性病患者②个体户和老板③工人④同性恋者⑤医务人员⑥ 领导干部⑦商业性行为⑧司机⑨吸毒者⑩大、中学生 4、艾滋病病毒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的:(只能“√”4项) ①汗液②血液③泪液④精液⑤阴道分泌液⑥乳汁⑦唾液⑧尿液 5、正确使用安全套应该是:(只能“√”2项) ①可重复使用②不能重复使用③随便带上就得了④性活动开始时使用 6、“四免一关怀”是:(只能“√”5项): ①对农村居民和城市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 ②对自愿进行艾滋病检测的人员免费咨询检测 ③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 ④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 ⑤对艾滋病病人家庭提供经济救助 ⑥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及病人家属,实行包医包住包食等全包服务。

2018年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二)

2018年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 试题有答案 1.公众艾滋病知识缺乏和社会歧视是造成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对 错 2.共用注射器吸毒容易感染上艾滋病是因为毒品中 有HIV。 对 错 (判断题)3.输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可能传 播艾滋病。 A.对 B.错 (判断题)4.和艾滋病病人握手后应立即消毒以防 感染。 A.对 B.错 5.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工作机制是政府组织领 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B. 错 6.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A.对 B.错 7.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A.对 B.错 8.HIV 感染的确诊需病原学检查,如两次初筛试验 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A.对 B.错 9.避孕药能预防艾滋病。 A.对 B.错 10.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桌吃饭会得艾滋病。 A. 对 B. 错 11.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B. 错

12.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A. 对 B. 错 13.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窗 口期。 A. 对 B. 错 14.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立即死亡 A.对 B.错 15.艾滋病是可以治愈的。 A.对 B.错 16.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A. 对 B. 错 17.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 B. 错

18. 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一。 A.对 B.错 19.咳嗽、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A.对 B.错 20.目前我国流行的艾滋病毒主要是HIV-I型,其 有8种亚型。 A.对 B.错 21.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22.下面哪种不是控制艾滋病有效的方法? A.全民动员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民众艾滋 病知识知晓率 B.将艾滋病感染者隔离

2017年防治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2017年防治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项正确答案): 1.艾滋病的全称是()3 A、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B、肾病综合症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美尼尔综合症 2. HIV的中文名称是()3 A、乙型肝炎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流感病毒 3.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1 A、AIDS B、HIV C、HAV D、HDV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4 A、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 B、阴道分泌物传播、血液传播、空气传播 C、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D、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5.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哪个系统?()4 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免疫系统 6.到2007年底,我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要达到()4 A、70%以上 B、80%以上 C、85%以上 D、90%以上 7.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机制是()1 A、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B、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D、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8.艾滋病的“窗口期”是指()2 A、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 B、从感染到体内能够检测出抗体的时间 C、从体内能够检查出抗体到发病的时间 D、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 9.预防艾滋病方法中不正确的是()4 A、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B、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 C、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 D、远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10.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2 A、1984年英国 B、1981年美国 C、1971年美国 D、1981年英国 11.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意义是()3 A、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 B、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

艾滋病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型题】 1。艾滋病病毒(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 A.性接触 B.输血C.母婴D.握手E.共用注射器注射 2.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 ) A.高压湿热消毒法 B.7 5%乙醇C.0.2%的次氯酸钠D.焚烧 E.紫外线 3.据估计,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已死于艾滋病的病人超过( ) A.1万 B 5万C.10万 D.20万E.25 【X型题】 4.下列哪些消毒方法可以用于对HIV的消毒( ) A.56℃,30分钟 B.0.2%的次氯酸钠C.0.1%的甲醛 D.γ射线E.紫外线 5.感染HIV后,下列哪些物质可能具有传染性( ) A.精液B血液C.乳汁D.艾滋病病人的骨灰E.眼泪 6.HIV的传播途径有( ) A.性接触B注射C.母婴D.人工授精E.与感染者握手 7.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有( ) 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 D.医务工作者 E.住同一宿舍者 8.目前抗HIV的药物有( ) A.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B.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C.博来霉素D.蛋白酶抑制剂E.戊烷脒 9.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应在哪些种类的学校中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 A.高等院校B中等职业学校C.普通中学D.普通小学 E.军队院校 10.世界卫生组织将HIV感染分为A、B、C三大类,C类包括( ) A.严重机会性感染B.淋巴结肿大C.神经系统症状D.肿瘤 E.消化系统症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AIDS是由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2.AIDs的传染源为、。 3.是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4.目前治疗HIV感染的抗病毒药有、和三大类。 5.艾滋病的潜伏期为年。 6.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包括、、、 。 7.艾滋病病人在艾滋病期的5种主要表现是、、、、。 8.艾滋病血液传播的具体途径包括、、。

2018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解析(二)

1. 公众艾滋病知识缺乏和社会歧视是造成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对 错 2. 共用注射器吸毒容易感染上艾滋病是因为毒品中有HIV。 对 错 (判断题)3. 输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可能传播艾滋病。 A. 对 B. 错 (判断题)4. 和艾滋病病人握手后应立即消毒以防感染。 A. 对 B. 错 5. 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工作机制是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A. 对 B. 错 6.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A. 对 B. 错 7. 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A. 对 B. 错 8. HIV感染的确诊需病原学检查,如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A. 对 B. 错 9. 避孕药能预防艾滋病。 A. 对 B. 错 10.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桌吃饭会得艾滋病。 A. 对 B. 错 11. 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A. 对 B. 错 12. 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A. 对

B. 错 13. 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窗口期。 A. 对 B. 错 14.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立即死亡。 A. 对 B. 错 15. 艾滋病是可以治愈的。 A. 对 B. 错 16.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A. 对 B. 错 17.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 A. 对 B. 错 18. 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0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2020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艾滋病是(C) A、一种肿瘤 B、一种血液病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同性恋病 2、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B)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3、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B)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4、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C)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5、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D)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6、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A)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7、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B)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8、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D) A、37度,10%漂白色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9、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10、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D) A、1—2年 B、2—3年 C、3—4年 D、7—10年 11、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C)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12、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同性恋者 B、性乱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13、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B) A、HIV B、AIDS C、HBV D、SARS

2018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8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 及答案 2018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52分 ) 1、艾滋病是(C) A 、一种性病 B 、一种血液病 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同性恋病 2、H I V是( C) A 、预防艾滋病组织缩写 B 、预防艾滋病疫苗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 、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 3、第一例艾滋病人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B ) A 、1984年英国 B 、1981年美国 C、1971年美国 D 、1981年英国 4、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由来和意义是:(C ) A、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 B、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

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 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 D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 5、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D ) A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 B、远离毒品:不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C 、避免经血感染:提倡无偿献血,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 D 、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6、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有什么区别?( D) A 、没有区别 B、只是叫法不同 C 、严重程度不同 D 、感染者指艾滋病毒携带者,患者指已经被艾滋病毒攻击得丧失免疫力的人。 7、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 (D ) A、闻“艾”色变,远离艾滋病患者 B 、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不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马桶

模拟题库2017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模拟题库

2017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样题) 判断题: 1. 我国首个艾滋病患儿学校是临汾红丝带学校。(对) 2.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远离他们。(错) 3.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对) 4. 如果必须输血时,有权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对) 5. 通常艾滋病感染者在4个月后能检出抗HIV阳性。(错) 6. 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近千万人。(错) 7.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错) 8. 安全套只要没有损坏就可以重复使用。(错) 9. 红丝带的含义是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事业的关注,并用心参与。(对) 10.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公益宣传。病防治的公益宣传。(对) 11. 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是100%。(错) 12. 关心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属于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内。(错) 13. 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经确认HIV抗体阳性。(对) 14. 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窗口期。(错)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丙类传染病(错) 16. 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诊试验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错) 17. 到公共泳池游泳、照顾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对) 18. 既能避孕又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病传播的措施是结扎。(错) 19.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是严重程度不同。(错) 20. 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对) 2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对) 22. 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23. 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会感染艾滋病。(错) 24.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对) 25. 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对) 26.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危险。(对) 27. 使用安全套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对) 28. 目前仍缺乏根治 HIV 感染的药物,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抗HIV 病毒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支持疗法等,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对) 29. 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对) 30. 因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健康教育。(对) 31. 没有症状的带病毒者可以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对) 32. HIV 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错) 33. 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不可以感染艾滋病毒。(对)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及答 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泰安市中心医院特检科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2015-10) 科别: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4分) 1.《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自年6月1日起实施。 2.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 二、是非题(是√非×)(每题4分) 1.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 () 2.医务人员接触到患者的唾液、泪液、汗液和尿液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3.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后放入医疗废物收集箱。()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5.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6.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2级。() 7.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题4分) 1.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A.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B.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C.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D.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C.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A.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D.以上都是。 4.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类型:() A.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C.CD4细胞计数低者; D.以上都是。 5.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A.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暴露方式; C.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 A.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B.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 C.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一、1、2004;2、意外;3、4;4、级别、载量;5、28;6、心包液 二、1、对;2、对;3、错;4、对;5、对;6、错;7、对 三、1、ABCD;2、ABD;3、D;4、D;5、ABCD;6、AB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