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燃气的基本特性.doc

城市燃气的基本特性.doc

城市燃气的基本特性.doc
城市燃气的基本特性.doc

城市燃气的基本特性

一、燃气的密度和相对密度1. 密度燃气一般为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ρm——混合气体密度,kg/m3;ρi——混合气体各组分的密度,kg/m3;Vi——混合气体各体积组分,%。2.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过去称比重,是指该物质的密度与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对于气态燃气来说,相对密度是气态燃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一般用S表示)。S>1表明该燃气比空气重,S<1表明该燃气比空气轻。对于液态燃气来说,相对密度是液态燃气密度与纯水密度的比值(一般用D表示)。D>1表明该液态燃气比水重,D<1表明该液态燃气比水轻。几种常用燃气的密度和相对密度见表1-2。表1-2 几种常用燃气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燃气种类密度/(kg/m3)相对密度天然气0.75~0.80.58~0.62焦炉煤气0.4~0.50.3~0.4液化石油气(气态)1.9~2.51.5~2.0沼气

0.85~1.10.66~0.85轻烃气3.0~3.62.3~2.8二甲醚2.0~2.21.55~

1.7二、燃气的含湿置在燃气储存、输送等过程中,湿燃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将发生变化,而干燃气的含量却保持不变。如果以干空气为标准来衡量水蒸气量的多少,那将给计算带来方便。湿燃气中1kg干燃气所夹带的水蒸气量(以克计)称为湿燃气的含湿量,以符号d表示,单位为g/kg干燃气,即

式中Mzq——1kg湿燃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Mg——1kg湿燃气中所含干燃气的质量。显然,(1+0.001d)kg湿燃气中含有1kg

干燃气和0.001d kg水蒸气。三、燃气的露点饱和蒸汽经冷却或加压,立即处于过饱和状态,当遇到接触面或凝结核便液化成露,这时的温度称为露点。对于气态碳氢化合物,与饱和蒸气压相应的温度也就是露点。例如,丙烷在3.49×105Pa压力时露点为-10℃,而在8.46×105Pa压力时露点为+20℃。气态碳氢化合物在某一蒸汽压时的露点也就是液体在同一压力时的沸点。碳氢化合物混合气体的露点与混合气体的组成及其总压力有关。在实际的液化石油气供应中,由于碳氢化合物蒸气分压力降低,因而露点也降低了。露点随混合气体的压力及各组分的容积成分而变化,混合气体的压力增大,露点升高。当用管道输送气体碳氢化合物时,必须保持其温度比露点高5℃以上,以防凝结,阻碍输气。四、燃气的热值1m3(标准状态下)燃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气的热值,单位为kJ/m3。对于液化石油气,热值单位也可用kJ/kg表示。热值分为高热值和低热值。高热值是指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而其中的水蒸气以凝结水状态排出时所放出的热量。低热值是指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但烟气中的水蒸气仍为蒸汽状态时所放出的热量。显然,燃气的高热值在数值上大于其低热值,差值为水蒸气的汽化潜热。燃气的热值可按下式求出。

式中QL——燃气的低位热值,kg/m3;Vi——燃气中各组分的体积,%;qi——燃气中各单一组分的热值,kJ/m3。五、着火温度和爆炸浓度极限1. 着火温度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在没有火源

作用下被加热而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温度(又称自燃点)。甲烷性质稳定,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着火温度较高。即使是单一可燃组分,着火温度也不是固定数值,与可燃组分在空气混合物中的浓度、混合程度、压力、燃烧室形状、有无催化作用等有关。工程上实用的着火温度应由试验确定。在大气压下一些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着火温度见表1-3。由于试验条件不同,其数值也可能不同。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的着火温度要比表中的数值略低50~1OO℃。2. 爆炸浓度极限(又称着火极限)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中,如燃气浓度低于某一限度,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弥补散失的热量,无法维持燃烧爆炸;当燃气浓度超过某一限度时,由于缺氧也无法维持燃烧爆炸。前一浓度限度称为着火下限,后一浓度限度称为着火上限。着火上、下限又称爆炸上、下限,上、下限之间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常见燃气的参考爆炸浓度极限见表1-4。

表1-3 一些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着火温度

气体名称着火温度/℃气体名称着火温度/℃测得最小值测得最大值测得最小值测得最大值氢530590苯720770一氧化碳610658甲苯660660甲烷645850硫化氢290487乙烷530594乙烯510543丙烷530588炼焦煤气640640丁烷490569含二氧化碳页岩气700700乙炔335500表1-4 常见燃气的参考爆炸浓度极限(体积

比)

爆炸浓度极限天然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轻烃气二甲醚下限/%5.O4.51.78.81.33.4上限/%15.035.89.724.48.517.0六、水化物1. 水化物的生成条件如果碳氢化合物中的水分超过一定含量,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水能与液相和气相的C1、C2、C3和C4生成结晶水化物CmHn·xH2O(对于甲烷,x=6~7;对于乙烷,x=6;对于丙烷及异丁烷,x=17)。水化物在聚集状态下是白色的结晶体,或带铁锈色,依据它的生成条件,一般水化物类似于冰或致密的雪。水化物是不稳定的结合物,在低压或高温的条件下易分解为气体和水。在湿气中形成水化物的主要条件是压力及温度。同时,杂质、高速、紊流、脉动(例如由活塞式压送机引起的)、急剧转弯等因素也会对水化物的形成有影响。如果气体被水蒸气饱和,即输气管的温度等于湿气的露点,则水化物即可以形成,因为混合物中水蒸气分压远超过水化物的蒸气压。但如果降低气体中水分含量使得水蒸气分压低于水化物的蒸气压,则水化物也就不存在了。高压输送天然气并且管道中含有足够水分时,会遇到生成水化物的问题,此外,丙烷在容器内急速蒸发时也会形成水化物。2. 水化物的防止水化物的生成,会缩小管道的流通断面,甚至堵塞管线、阀件和设备。为防止水化物的形成或分解已形成的水化物有如下两种方法。(1) 采用降低压力、升高温度、加入可以使水化物分解的反应剂(防冻剂)最常用来作为分解水化物结晶的反应剂是甲醇(木精),其分子式为CH3OH。

此外,还用甘醇(乙二醇)CH3CH2OH、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作为反应剂。醇类之所以能用来分解或预防水化物的产生,是因为它的蒸气与水蒸气可形成溶液,水蒸气变为凝析水,降低了水蒸气的含量,降低形成水化物的临界点。醇类水溶液的冰点比水的冰点低得多,吸收了气体中的水蒸气,因而使气体的露点降低很多。在使用醇类的地方,一般装有排水装置,将输气管中液体排出。(2) 脱水使气体中水分含量降低到不致形成水化物的程度。为此要使露点降低到大约低于输气管道工作温度5~7℃,这样就使得在输气管道的最低温度下,气体的相对湿度接近于60%,达到LPG标准要求。七、华白数在燃气工程中对不同类型燃气间互换时,要考虑衡量热流量(热负荷)大小的特性指数(即华白数),华白数一般用下式计算:

式中QH——燃气高热值,kJ/m3;S——燃气的相对密度。为了保证燃烧器具的燃烧稳定,华白数的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5%。对于混合气体的华白数,分别计算出混合气体的热值QH和相对密度s,即可求出混合气体的华白数。八、燃烧势内焰高度与离焰、回火和不完全燃烧工况密切有关,那就有可能得出一个反映内焰高度的指数来判定离焰、回火。该指数称为燃烧势,并是燃气相对密度、燃烧速度的函数,而燃烧速度又是燃气化学组成的函数。德尔布经过大量实验数据的整理,确定燃烧势的表达形式为:

式中Cp——燃烧势;H、CO、CH4、CmHn——燃气中

氢、一氧化碳、甲烷和碳氢化合物(除甲烷外)的体积成分;a、b、c、d——相应的系数; S——燃气的相对密度。我国城市燃气分类标准中燃烧势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燃气中氧含量修正系数。九、燃气燃烧的稳定性和互换性1. 燃气燃烧的稳定性以有无脱火、回火和黄焰的现象来衡量燃气燃烧的稳定性。正常燃烧时,燃气离开火孔速度同燃烧速度相等,这样在火孔上形成一个稳定的火焰。如果燃气离开火孔的速度大于燃烧速度,火焰就不能稳定在火孔出口处,而离开火孔一段距离,并有些颤动,这种现象叫离焰;如果燃气离开火孔的速度继续增大,火焰继续上浮,最后会熄灭,这种现象叫脱火。相反,当燃气离开火孔的速度小于燃烧速度,火焰会缩入火孔内部,导致混合物在燃烧器内进行燃烧,破坏一次空气的引射,并形成化学不稳定燃烧,甚至会引起爆炸等危险,这个现象称为回火。当燃烧时空气供应不足(如风门关小),不会产生回火,但此时在火焰表面将形成黄色边缘,这种现象称为黄焰,它表明燃气处于化学不完全燃烧状态。但当过量增大一次空气时,火焰就缩短,甚至火从进气风门处冒出来,这也是常见的回火现象。总之,脱火、回火、离焰和黄焰等现象,是与一次空气系数、火孔出口流速、火孔直径以及制造燃烧器的材料等因素有关。2.燃气互换性任何燃具都是按一定的燃气成分设计的,即燃具通常只适用于一种燃气。在一些情况下,即使燃烧器不需要重新调整,也能适应燃气成分发生的某些改变。当燃气成分变化不大时,燃烧器燃

烧工况虽有改变,但尚能满足燃具原有设计要求,那么这种变化是允许的。但当燃气成分变化过大时,燃烧工况的改变使得燃具不能正常工作,这种变化就是不允许的。一般的,设某一燃具以A燃气为基准进行设计和调整,由于某种原因要以S燃气置换A 燃气,如果燃烧器不加以任何调整而能保证燃具正常工作,则表示S燃气可以置换A燃气,或称S燃气对A燃气而言具有“互换性”。A燃气称为“基准气”,S燃气称为“置换气”。反之,如果燃具不能正常工作,则称S燃气对A燃气而言没有互换性。应该指出,互换性并不总是可逆的,既S燃气能置换A燃气,并不代表A燃气一定能置换S燃气。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电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能源,是国民经济及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由于电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只有掌握了用电的基本规律,懂得了用电的基本常识,按操作规程办事,电就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否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电气故障,导致人身触电,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引起重大火灾等。轻则使人受伤,重则致人死亡。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用电安全问题。 一、触电 1、触电的危害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它可以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通常说的触电就是电击。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电伤是指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或者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的电烙印,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这此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能致人死亡。电伤通常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造成的。 电击和电伤也可能同时发生,这在高压触电事故中是常见的。 2、触电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1)当人体流过工频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

(2)当人体流过工频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 (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 一般来说,10mA以下工频电流和50mA以下直流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能摆脱电源,故危险性不太大。 3、与触电电流大小有关的因素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表现为触电电流的大小。引起触电电流大小的变化,与以下因素有关。 (1)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表皮0.05~0.2mm厚的角质层的电阻很大,皮肤干燥时,人体电阻约为6~10kΩ,甚至高达100kΩ;但角质层容易被破坏,除了质层的皮肤电阻约为800~1200Ω;内部组织的电阻约为500~800Ω。 (2)触电电压: 电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人体通过10mA以上的电流就会有危险。因此,要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若人体电阻按1200Ω算,根据欧姆定律:U=IR=0.01×1200=12V。如果触电电压小于12V,电流小于10mA,人体是安全的。我国规定:特别潮湿,容易导电的地方,12V为安全电压。如果空气干燥,条件较好时,可用24V或36V电压。一般情况下,12V、24V、36V是安全电压的三个级别。 (3)触电时间:触电时间越长,后果就越严重。触电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为:电流的毫安乘以持续时间,以mA·s表示。我国规定50mA·s为安全值。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03财务基础知识(PPT)

Ysstech
内部讲义 切勿外传

Contents
1 2 3 4 5 6
)会计基础概念
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会计科目及其性质 借贷记账法 会计分录及会计凭证 会计账薄及会计报表

(一)会计的概念 1、会计的定义 会计: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形式,采用专门方法, 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占用的 财产物资和发生的劳动耗费进行系统的计算、记 录、分析、报告和监督,并为有关方面提供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经济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的作用
第一
财务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 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第二
财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 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
财务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 的履行情况。

2、会计的作用
通俗地说,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它的经 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那么对于这个利润是如何衡 量的,就需要用一个大众广泛接受的方法去计量它。 所以在现代经济中需要会计这样一项工作,有了它 就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整个社会经济也 可以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

(二)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也称基本前提)
持续经营 会计期间 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
会计所服 务的特定 单位,它 明确了会 计工作的 空间范围。
会计核算 应当以企 业持续、 正常的生 产经营活 动为前提。
会计上必须 会计核算 确认一种货 应当划分 会计期间。 币进行记账, 这一货币单 位称之为 “记账本位 币”。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电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能源,是国民经济及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由于电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只有掌握了用电的基本规律,懂得了用电的基本常识,按操作规程办事,电就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否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电气故障,导致人身触电,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引起重大火灾等。轻则使人受伤,重则致人死亡。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用电安全问题。 一、触电 1、触电的危害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它可以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通常说的触电就是电击。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电伤是指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或者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的电烙印,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这此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能致人死亡。电伤通常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造成的。 电击和电伤也可能同时发生,这在高压触电中是常见的。 2、触电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1)当人体流过工频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

(2)当人体流过工频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 (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 一般来说,10mA以下工频电流和50mA以下直流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能摆脱电源,故危险性不太大。 3、与触电电流大小有关的因素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表现为触电电流的大小。引起触电电流大小的变化,与以下因素有关。 (1)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表皮0.05~0.2mm厚的角质层的电阻很大,皮肤干燥时,人体电阻约为6~10kΩ,甚至高达100kΩ;但角质层容易被破坏,除了质层的皮肤电阻约为800~1200Ω;内部组织的电阻约为500~800Ω。 (2)触电电压: 电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人体通过10mA以上的电流就会有危险。因此,要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若人体电阻按1200Ω算,根据欧姆定律:U=IR=0.01×1200=12V。如果触电电压小于12V,电流小于10mA,人体是安全的。我国规定:特别潮湿,容易导电的地方,12V为安全电压。如果空气干燥,条件较好时,可用24V或36V电压。一般情况下,12V、24V、36V是安全电压的三个级别。 (3)触电时间:触电时间越长,后果就越严重。触电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为:电流的毫安乘以持续时间,以mA·s表示。我国规定50mA·s为安全值。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资料讲解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 训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电力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能源,是国民经济及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由于电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只有掌握了用电的基本规律,懂得了用电的基本常识,按操作规程办事,电就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否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电气故障,导致人身触电,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引起重大火灾等。轻则使人受伤,重则致人死亡。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用电安全问题。 一、触电 1、触电的危害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按其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伤。它可以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通常说的触电就是电击。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电伤是指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或者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的电烙印,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这此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能致人死亡。电伤通常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造成的。 电击和电伤也可能同时发生,这在高压触电事故中是常见的。 2、触电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1)当人体流过工频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的感觉。

(2)当人体流过工频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 (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 一般来说,10mA以下工频电流和50mA以下直流电流流过人体时,人能摆脱电源,故危险性不太大。 3、与触电电流大小有关的因素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表现为触电电流的大小。引起触电电流大小的变化,与以下因素有关。 (1)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表皮0.05~0.2mm厚的角质层的电阻很大,皮肤干燥时,人体电阻约为6~10kΩ,甚至高达100kΩ;但角质层容易被破坏,除了质层的皮肤电阻约为800~1200Ω;内部组织的电阻约为500~800Ω。 (2)触电电压: 电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人体通过10mA以上的电流就会有危险。因此,要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10mA,若人体电阻按1200Ω算,根据欧姆定律: U=IR=0.01×1200=12V。如果触电电压小于12V,电流小于10mA,人体是安全的。我国规定:特别潮湿,容易导电的地方,12V为安全电压。如果空气干燥,条件较好时,可用24V或36V电压。一般情况下,12V、24V、36V是安全电压的三个级别。 (3)触电时间:触电时间越长,后果就越严重。触电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为:电流的毫安乘以持续时间,以mA·s表示。我国规定50mA·s为安全值。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企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企业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目的:了解财务管理的运作基础,基本看懂财务报表,为经营和管理更好服务 培训内容:财务基础知识 企业法知识 税法知识 会计电算化简述 培训对象: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包括仓管员、业务员、采购员、各部门文员) 培训方式:白话化培训,由于财务知识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为了避免听课者打瞌睡,尽量用白话,不用专业术语。

财务基础知识(怎样读财务报告) 看样张: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略) 税务报表和财务报表不同(附部分样张)

会计要素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几个主要原则 会计要素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就收款 存货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其他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略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保费收入 租赁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汇况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利润 会计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的相关规定 原始凭证(Source documents) 也称单据。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的证明文件。如:销货发票、收货单、支票存根等。 分类 按来源: 外来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凭证,如发票、送货单等 自制原始凭证是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交易、事项时所填制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入库单等 按用途: 通知凭证是要求、指示或命令企业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凭证,如罚款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恒进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每个人都要用电,用电安全人人有责 一、什么是电?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线、插座中所提供的市电,指的是电能,是人类所应用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通过电缆、电线从国家的电网中引入到用户端的。 电是看不到的,无形的,但是我们可以用电压、电流两个参数来量化它,到达用户的插座、电灯、用电设备的电压为220v和380v,我们家用的电器都是220v的,工厂用电设备电压220v和380v都有,即使是380v的电线,其对地电压仍然为220v。 电能的应用是通过电流来实现的。 二、电的用途: 电的用途太广泛了,大家都有体会,具体说一度电到底具体能做什么? 一度电能使25瓦的灯泡能连续点亮40小时; 家用冰箱能运行一天; 普通电风扇能连续运行15小时; 电视机能开10小时; 能将8公斤的水烧开; 能使电脑工作5个小时; 能使电动自行车跑上80公里; 可用电炒锅烧两个美味的菜; 可借助电热淋浴器洗个舒服的澡。

三、下面我们通过对电气事故危害的分析、认识来体会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电气事故种类很多,起因也很复杂,造成的后果有火灾、爆炸、触电、设备损坏、停电等,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就是电气火灾和触电。1)不安全用电的危害: 电是现在人类生活离不开的能源之一,电能带来经济发展、民生富裕、社会进步……,它的好处不言而喻,但是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不安全用电所引发的事故带来的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教训是惨痛的。其危害有多种形式,与我们纺织人员直接相关的常见的有电气火灾、触电事故两种灾难形式,它们会直接导致人员伤残、死亡,财产损失、声誉损失。而从历年国家有关部门的全国火灾统计数据来看,电气火灾所占比重最大,引发的较大以上火灾最多,以下有详细说明 2)不安全用电所导致的电气事故 电气事故的危害是多样的,我们常见的有电气火灾和触电,全世界每年死于电气事故的约占全部事故的25%;电气火灾约占火灾事故总数的14%。 (一)电气火灾: 资料:近三年全国电气火灾情况 2008年全国火灾统计情况:全年共发生火灾万起(指统计月,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下同),死亡1385人,直接财产损失15亿元。而公安部消防局提供的数据也显示:2008年在所有火灾事故中,电气火灾事故一直是居于整个火灾事故首位,电气火灾所占比重呈加大趋势,从引发火灾的原因看,电线短路、超负荷、电器设备故障等电气原

天然气基础知识培训

天然气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天然气基本性质 一、概述 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它是埋藏在地壳下面的生物有机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复杂的转化过程而形成的。 我国利用天然气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气体燃料中出类拔萃的新秀,具有清洁、无毒、热值高、使用调节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如熬盐、化工、化肥、冶炼、碳黑生产,CNG汽车和城市民用等。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天然气事业迅速壮大,公用、民用气用户大量增加,为减轻环境污染,天然气在各行各业不断受到重视,它是二十一世纪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环保能源。 二、天然气的种类 1、气田气热值一般为34.69MJ/Nm3(8300KCAL/Nm3) 2、油田伴生气热值一般为45.47MJ/Nm3(10878KCAL/Nm3) 3、凝析气田气热值一般为48.36MJ/Nm3(11569KCAL/Nm3) 4、煤层气热值一般为36.37MJ/Nm3(8700KCAL/Nm3) 5、矿井气热值一般为18.84MJ/Nm3(4500KCAL/Nm3) 三、主要成分 3 四、主要参数 1、主要成分:CH4(甲烷),另外含有少量的其他烷烃以及氮、二氧化碳、硫化氢、水份等。 2、临界温度:-82.3℃,临界压力4.58MPa。 3、沸点:-162 ℃(1atm),着火点:650 ℃ 4、低热值:8800Kcal/Nm3(36.96MJ/Nm3) 5、高热值:9700Kcal/Nm3(40.98MJ/Nm3) 6、爆炸范围:下限为5%,上限为15% 7、气态密度:0.75Kg/Nm3,为空气的0.58倍。 8、华白指数:44.94MJ/Nm3 9、燃烧势:45.18 以上数据按CH4含量约为97%的天然气参数,为近似值。

2021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选择题练习及答案2

2021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选择题练习及答案2 1、提出除尘控制方案,确定排风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确定尘源控制方案或集气罩的形式和结构 B.确定除尘系统的形式 C.确定除尘器的形式和型号 D.确定抽风量和装置的处理风量 标准答案:A, D 2、下列属于除尘系统形式的是( ) A.就地是除尘系统 B.分散式除尘系统 C.集中式除尘系统 D.远离式除尘系统 标准答案:A, B, C 3、如何确定处理风量,选择除尘器的内容包括( ) A.确定尘源控制方案

B.确定除尘器的形式和型号 C.确定排灰输灰的方式和能力 D.确定除尘系统的形式 标准答案:B, C 4、下列属于选择风机和电机所必须的是( ) A.确定除尘系统的调节方式 B.确定风机和电机的形式和型号 C.确定管路的布置和走向 D.对电机功率进行校核 标准答案:A, B, D 5、下列属于设计除尘系统中辅助设计内容的是( ) A.排灰输灰的设计 B.消防设计 C.暖通空调和给水排水设计 D.工程技术经济评价

标准答案:A, B, C,D 6、已知某除尘器的处理风量为 1.5 m3/s,除尘器人口粉尘量为 15.0 g/s,除尘器效率为98%,若不考虑系统漏风,经该除尘器处理后的粉尘排放浓度是( ) A.100 mg/m3 B.150 s/m3 C.200 mg/m3 D.300 mg/m3 标准答案:C 7、一般粉尘的比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A.高温时以表面导电机制为主 B.低温时以容积导电机制为主 C.高温范围内,粉尘的比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在中间温度范围内,粉尘的比电阻达到最小值 标准答案:C

环保知识培训记录

环保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主持人:记录: 参与人员: 培训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环保保护基础知识; 3、了解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 4、如何节约资源; 培训目的: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培训效果:很好 XX有限公司 2017年月日 环保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主持人:记录: 参与人员: 培训内容: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如何处理废弃物; 3、《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培训目的: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培训效果:很好 XX有限公司 2017年 7 月 20 日 环保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主持人:记录: 参与人员: 培训内容: 1、学习防治水污染措施 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二级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污水管网,经二次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 2、学习防治施工噪声措施; 施工现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制定降噪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按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环保部门申报。 培训目的: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培训效果:很好 XX有限公司 2017年月日 环保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主持人:记录:

参与人员: 培训内容: 1、学习能源、资源消耗的控制措施 对现场人员进行节电教育,办公区使用节能型照明灯具,下班前,做到人走灯灭。 2、学习防扰民措施; 教育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群众利益,尽量减少工程施工给当地群众到来的不便。 培训目的: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培训效果:很好 XX有限公司 2017年月日

基本电力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电力安全施工培训考试卷 姓名:联系电话培训日期: 一回答下列问题:(判断:“正确”或“错误”,在括号里打“√”“×”,共20题每题2分) 1.在工作时不超出作业范围,并制定的线路行走,不得随意走动,不得超过黄色警戒线,听从现场安全管理员指 挥。() 2.进入厂房和施工区域可以不佩戴安全帽。() 3.施工过程中,可以随便触碰好奇的设备。() 4.施工过程中距离地面2米以上属于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禁止上、下抛物() 5.在生产区域或施工作业现场,严禁穿拖鞋、凉鞋、短裤,背心。() 6.安全帽在佩戴前,应调整好松紧大小,以帽子不能在头部自由活动,上下跳动帽子不会掉且自身又未感觉不适为 宜。() 7.在施工过程中,觉得没必要的时候可以不系下颚带,也可以不戴安全帽。() 8.当天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垃圾在工作结束时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丢垃圾。 () 9.任何设备在未验明是否带电时,只要觉得自己不会碰到就可以施工。() 10.发现电器着火时应用水赶快扑灭。() 11.施工过程中只要觉得安全,可以不听从管理人员指挥和安排靠自己感觉施工。() 12.施工前必须听从现场负责人安排指挥,如发现有安全隐患可以拒绝施工。() 13.雷雨天气,需要在室外高压设备区域工作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准靠近避雷器和避雷 针。 . () 14.当设备断电,且用验电器确定设备不带电后即可工作。() 15.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随意移动或拆除遮拦、接地和标示牌。() 16.施工前找不到负责人可先开工,等找到工作负责人后与其商量,可不办理工作票。() 17.电气设备无论仪表指示有无电压,凡未经验电、放电,均应视为带电。() 18.电力线路挂、拆接地线可单人进行。() 19.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证验电器良好,方可用于设备验电。() 20.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 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可以单独工作。()

如何学习会计基础知识

如何学习会计基础知识 基础会计是非常好考试的,稍微努力就会考过的,我说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 1、初学者,开始学习时,一定要从教材入手,认真理解书上的每一个概念,切记,不能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学不好会计的。会计的许多名词都是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的,会计基础上的许多都是从定义出发的,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例如负债,字面意思企业欠的债,具体到具体科目,前面一般有应付、应交、借款等,资产也是这样,前面一般有应收的字样,现金和银行不用说了,都知道它是企业的资产,另外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应收账款,表面意思理解就是企业应该收回的款项,定义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应该受到的款项,如果企业借给职工款项,不能是应收账款,因为他不是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应收的款项,应该是其他应收款。我举例说明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有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该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企业。比如企业应收A公司一笔款项,A公司现在破产了,无法支付所欠款项,那么该款项已经不是企业的资产,他无法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 2、理解准则,把握基本公式,所有的账务处理原则都是从会计恒等式出发的,因为他是会计的原理。企业会计的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应该这样理解,一个企业所有的资产是借钱买进的(负债),另一部分是自己投资的(所有者权益)。 3、学习中一定要理解并掌握所有的会计政策和制度,会计政策和制度都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的,例如提取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冲销,目的就是害怕企业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我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自从公允价值出现后,债务重组,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等都应到公允价值,那债务重组来说,以前的债务重组收入资本公积,现在计入营业外收入,主要是国家鼓励母公司豁免上市子公司的负债,注入优良资金,是股市想着良性方向发展。根据营业外收入的定义你可以归纳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项目: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处理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等。再如,公司一笔应收账款5000万元,已经估计可收回500万元,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要提取坏账准备4500万元,你没有提取,假设你的应收账款总额为6000万元,由于你没有提取坏账准备,资产负债表资产虚增了4500万元,实际上只有1500万元,这样会误导使用者,别人以为你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非常多,足以偿还贷款、购货款等等,另外虚增利润4500万元(一般没有人愿意和亏损、临近亏损企业有经济往)来。 4、在做所有的报表示,总的原则都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的,不误导报表的使用者,比如应收账款的填写,必须和坏账准备想减后的合计数填,要不给人一种误解,你的应收账款很多。 关于,会计等式的理解我举过一个例子, 企业会计的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应该这样理解,一个企业所有的资产是借钱买进的(负债),另一部分是自己投资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贷+ 贷 只要记住这个基本公式就可以了,不用死记何时借何时贷。下面联系具体业务我在具体说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城市燃气基础知识复习题

城市燃气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划“X”) 1.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V) 2.我国燃气若以燃气燃烧特性指标进行分类,其特性指标主要有:华白指数和燃烧势。(V) 3.我国燃气若以燃气来源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 煤层气。(X) 4?根据我国城市燃气质量要求,燃气的华白指数波动范围不宜超过土10% (X) 5.人们使用的燃料按物态可分为固态燃料、液态燃料、气体燃料三大类。(V) 6.专门用来作燃料的可燃气体叫做城镇燃气。(X) 7.由于燃气多应用于城市或乡镇,因此称其为城镇燃气。(V) 8.目前城镇燃气主要有人工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三大类。(V) 9?干馏煤气热值一般在36MJ/m左右。(X) 10.天然形成的,以甲烷为主要燃成可分的烃类气体叫做天然气。(V) 11 ?“天然气”也可写作“天燃气” 。(X) 12?天然气的来源目前有:“有机生成说”、“无机生成说”两种截然不同的学说。(V) 13.根据我国城市燃气质量要求,天然气及人工燃气中硫化氢的含量不得超过10mg/ m。(X) 14.液化石油气从液态转变为气态,体积约增大250~300倍。(V) 15. 天然气从气态转为液态,体积约缩小为原来的600~625分之一。(V) 16. 天然气中的气田气其甲烷(CH)含量在90鸠上。(V) 17. 天然气中的油田伴生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中甲烷含量在70%——80%左右。(X) 18. 天然气中的煤田伴生气必须使用专门的灶具,不能和其它种类的天然气灶具混用。(V) 19. 气态液化石油气其热值约为m左右。(V) 20. 在使用中液化石油气成分是变化的,因而要注意调节其灶具风门。(V) 21 .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轻,泄漏入空气后,一般先沉积在地面上。(X) 22. 液化石油气气罐中压力不高,不需降 V)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污染防治技术基础知识及答案三

2014年环保工程师考试污染防治技术基础知识及答案三 单项选择题: 1.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主要控制参数为()。 A.垃圾成分、焚烧温度、烟气停留时间和炉型结构 B.焚烧温度、烟气停留时间、混合程度和过量空气率 C.烟气停留时间、废物粒度、空气过量系数和废物粒度 D.废物热值、废物粒度、空气过量系数和废物粒度 2.废物焚烧过程中,实际燃烧使用的空气量通常用理论空气量的倍数m表示,称为空气比或过剩空气系数,如果测定烟气中过剩氧含量为6%,试求此时焚烧系统的过剩空气系数m(假设烟气中的C0含量为0,氮气含量为79%)为()。 A.1.00 B.0.79 C.1.40 D.1.60 3.试计算氧化1000kg有机固体废物的需氧量。已知:有机废物的化学组成式为[C6H7O2(OH)3]5,反应过后残留物为400kg,残留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式为[C6H7O2(OH)3]2,则需氧量为()kg。 A.350 B.612

D.708 4.试计算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单位重量填埋废物的理论产气量为()m3/kg。假定:生活垃圾中有机组分的化学组成式为C60.0H94.3037.8N,有机物的含量为79.5%(包括水分)。 A.0.93 B.0.46 C.0.75 D.1.03 5.19发酵原料中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类脂化合物的重量分别为0.62639、0.06339和0.04639,该原料的理论产甲烷量为()L/g。 A.0.7865 B.0.2483 C.0.3109 D.0.5203 6.拟采用筛孔尺寸为1Cm的筛分设备对500kg的固体废物进行筛选,得到筛下产品400kg,已知500kg固体废物中含小于筛孔尺寸的成分占90%,理论上的筛分效率为()。A.88.9% B.12.5%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四种基本力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辅导:四种基本力 强相互作用力将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缚在一起,并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一般认为,称为胶子的一种自旋为1的粒子携带强作用力。它只能与自身以及与夸克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力(弱核力)制约着放射性现象,并只作用于自旋为1/2的物质粒子,而对诸如光子、引力子等自旋为0、1或2的粒子不起作用。 电磁力作用于带电荷的粒子(例如电子和夸克)之间,但不和不带电荷的粒子(例如引力子)相互作用。它比引力强得多:两个电子之间的电磁力比引力大约大10^42倍。不过,共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之间的力是互相排斥的,而异种电荷则互相吸引。 引力是万有的,也就是说,每一粒子都因它的质量或能量而感受到引力。引力比其他三种力都弱得多。它是如此之弱,以致于若不是它具有两个特别的性质,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注意到它。这就是,它会作用到非常大的距离去,并且总是吸引的。 “直到1967年伦敦帝国学院的阿伯达斯·萨拉姆和哈佛的史蒂芬·温伯格提出了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后,弱作用才被很好地理解。此举在物理学界所引起的震动,可与100年前马克斯韦统一了电学和磁学并驾齐驱。温伯格——萨拉姆理论认为,除了光子,还存有其他3个自旋为1的被统称作重矢量玻色子的粒子,它们携带弱力。它们叫W+(W正)、W-(W负)和Z0(Z零),每一个具有大约100吉电子伏的质量(1吉电子伏为10亿电子伏)。上述理论体现了称作自发对称破缺的性质。它表明在低能量下一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粒子,事实上仅仅同一类型粒子的不同状态。在高能量下所有这些粒子都有相似的行为。这个效应和轮赌盘上的轮赌球的行为相类似。在高能量下(当这轮子转得很快时),这球的行为基本上只有一个方式——即持续地滚动着;但是当轮子慢下来时,球的能量就减少了,最

燃气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试卷

燃气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试卷 (2012年) 单位:姓名:岗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天然气类别中,6T指的是() A、甲烷 B、沼气 C、液化石油气混空气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甲烷 B、氢气 C、硫化氢 3、我国目前主要用于燃气加臭的是下列哪种臭味剂()A、甲硫醚B、四氢噻吩C、乙硫醚 4、下面哪个不是燃烧三要素() A、助燃物 B、点火源 C、着火温度 5、依靠燃烧热的传播,使燃烧在瞬间完成,这种现象叫() A、爆炸 B、爆燃 C、着火 6、哪种燃气方式在城市燃气中应用最为广泛()

A、扩散式燃气 B、大气式燃烧 C、无焰燃烧 7、燃烧时伴有“噗噗”的爆炸声和噪声是什么现象() A、离焰 B、回火 C、脱火 8、燃气压力太大,混合气流速大于火焰传播速度,容易造成什么现象() A、黄焰 B、回火 C、脱火 9、由于助燃空气不足引起的燃烧现象是() A、黄焰 B、回火 C、离焰 10、要使两种燃气能在同一燃气压力下,在同一燃具上,获得同一热负荷和一次空气系数,只要他们的哪个参数相同() A、热值 B、密度 C、华白指数 11、某一城镇燃气管道输送压力为0.3MPa,其压力级制为() A、低压 B、中压B C、中压A 12、输送天然气到居民户内时,一般压力为多少() A、1500Pa B、2000Pa C、2800Pa 13、12 个月中平均日用气量最大的月称为()

A、计算月 B、高峰月 C、不均匀月 14、低压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基础(无基础以外墙面为界)最小水平净距为() A、0.7米 B、1.0米 C、1.5米 15、低压地下燃气管道与排水管道、导管内电力电缆最小水平净距为() A、0.5米 B、1.0米 C、1.2米 16、地下燃气管道埋设在车行道下时,最小覆土厚度不小于() A、0.6米 B、0.8米 C、0.9米 17、室内燃气管道与电插座平行敷设时,最小水平净距为() A、15厘米 B、25厘米 C、30厘米 18、目前城镇燃气广泛使用的塑料管是下面哪种() A、聚乙烯(PE)管 B、铝塑管 C、钢骨架塑料管 19、当燃气管道采用钢管时,下列哪一种连接方式不应采用() A、焊接 B、螺纹连接 C、承插口连接 20、下列哪类阀门只允许安装在燃气水平管道上() A、截止阀 B、球阀 C、闸阀

2014年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重点提炼:氧化还原法原理

2014年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重点提炼:氧化还原法原理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质去除的方法。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过程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称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得到电子的过程叫还原,而得到电子的物质叫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每个物质都有各自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其氧化还原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该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法又可分为氧化法和还原法两类。 常用的氧化剂:空气中的氧、纯氧、臭氧、氯气、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三氯化铁、过氧化氢和电解槽的阳极等。 1、氯氧化法 原理: 氯氧化法采用氯系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漂白粉和液氯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硫化物、酚、醇、醛、油类以及对废水进行脱色、脱臭、杀菌等处理。 2、臭氧氧化法 (1)臭氧的特性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比氧、氯及高锰酸盐等常用的氧化剂都高。在理想的反应条件下,臭氧可以把水溶液中大多数单质和化合物氧化到它们的最高氧化态,对水中有机物有强烈的氧化降解作用,还有强烈的消毒杀菌作用。

臭氧的性质主要有:①不稳定性;②溶解性;③毒性;④氧化性;⑤腐蚀性。 (1)臭氧氧化的接触反应装置 废水的臭氧处理是在接触反应器中进行,为了使臭氧与水中充分反应,应尽可能使臭氧化空气在水中形成微小气泡,并采用气液两相逆流操作,以强化传质过程。常用的臭氧化空气投加设备有多孔扩散器、乳化搅拌器、射流器等。 (2)臭氧处理工艺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臭氧发生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确定的依据是臭氧投加量,臭氧化空气中臭氧的浓度和臭氧发生器工作的压力,二是臭氧布气装置和接触反应池容积的确定,确定的依据是布气装置性能和接触反应时间,一般为5~10 分钟。 (3)臭氧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发展很快,近年来,随着一般公共用水污染日益严重,要求进行深度处理,国际上再次出现了以臭氧作为氧化剂的趋势。臭氧氧化法在水处理中主要是使污染物氧化分解,用于降低BOD.COD,脱色,除臭、除味、杀菌、杀藻、除铁、锰、氰、酚等。 (4)臭氧氧化法的优缺点 优点:氧化能力强,对脱色、除臭、杀菌、去除有机物和无机物等效果,无二次污染,制备臭氧只用空气和电能,操作管理方便;

环评基础知识培训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知识 1、建设项目的含义及与建设单位的区别 在一定地域由建设单位进行的投资活动 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程序 立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环保局做预审(环境影响评价申请表:确定环评报告类别)——委托有资质的评价单位做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评估——评价单位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单位出具环评报告的评估意见——将环评报告和评估意见报送环保局——环保局对环评报告出批复——建设单位办理规划、工商、土地、消防、银行贷款等其它手续后开工建设——试运营(生产)时3个月内进行竣工验收——取得排污许可证-----正式投入生产----日常监督监测、管理。 3、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 按照环评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4、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含义 在现状监测值(背景值:水环境质量背景值、大气背景值、噪声背景值)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污染源强),利用相应的预测模式、公式计算,叠加,得出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超标,是否超出区域的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指标及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说明建设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大小,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项目须采取能满足达标排放、满足区域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控制措施。 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对评价区域进行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质量监测。由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实施。 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国家或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给出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否达标,如不达标,需给出最大超标倍数,分析出超标的原因。 原则上环境质量超标,就说明无环境容量,就不能再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不能再加重评价区域的污染负荷。但须考虑实际情况。 7、环境影响评价 7.1评价时期 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的评价时期:评价建设项目从策划建设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练习题与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污水物理处理法去除的对象是( )。 A.漂浮物 B.悬浮物来源:考试大 C.悬浮物或漂浮物 D.悬浮物和漂浮物 答案:D 2.根据悬浮物质的性质、浓度和絮凝性能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分类的沉淀是( )。 A.拥挤沉淀 B.絮凝沉淀 C.重力沉淀 D.压缩沉淀 答案:C 3、实际沉淀池和理想沉淀池之间的误差不可能由于( )。 A.浓度方向水流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B.宽度方向水流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C.水源水对沉淀池带来的影响 D.絮凝对去除率的影响 答案:C 4、下列选项中不是常用沉砂池的是( )。 A.平流沉砂池 B.曝气沉砂池 C.钟式沉砂池 D.多底沉砂池 答案:D 5、斜板沉淀池( )。 A.不宜作为二次沉淀池 B.不宜作为初次沉淀池 C.适宜已建污水处理厂扩大处理时采用 D.适宜作为初次和二次沉淀池 答案:A 解析:斜板沉淀池的应用条件主要有:①受占地面积限制的小型污水处理站,作为初次沉淀池使用;②已建污水处理厂挖潜或扩大处理时采用;③不宜作为二沉池使用,原因是活性污泥黏度大,易因污泥的黏附而影响沉淀效果,甚至发生堵塞斜板的现象。 6、为了分析悬浮颗粒在实际沉淀池内的运动规律和沉淀效果,提出了“理想沉淀池”的概念,下列不属于该过程中理想沉淀池的假设条件是( )。 A.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做等速流动,水平流速为,从入口到出口的流动时间为 B.污染物被絮凝以后沉淀即认为被去除 C.在流入区,颗粒沿垂直截面均匀分布并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水平分速等于水平流速 D.颗粒沉到底即认为被去除考试大 答案:B 解析:关于理想沉淀池的假定是:①进出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横断面,沉淀池中各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水平流速相同;②悬浮物在沉降过程中以等速下沉;③悬浮物在沉淀过程中的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电力作为一种最基本得能源,就是国民经济及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得东西。由于电本身瞧不见、摸不着,它具有潜在得危险性。只有掌握了用电得基本规律,懂得了用电得基本常识,按操作规程办事,电就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否则,会造成意想不到得电气故障,导致人身触电,电气设备损坏,甚至引起重大火灾等。轻则使人受伤,重则致人死亡。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用电安全问题。 一、触电 1、触电得危害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者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放电,或者电弧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大地或其她导体,形成导电回路,这种情况,就叫触电。触电时人体会受到某种程度得伤害,按其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电击与电伤两种。 电击就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得内伤。它可以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通常说得触电就就是电击。触电死亡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电伤就是指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得电弧灼伤,或者就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部分得电烙印,由于被电流熔化与蒸发得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得皮肤金属化。这此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时也可能致人死亡。电伤通常就是由电流得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造成得。 电击与电伤也可能同时发生,这在高压触电事故中就是常见得。 2、触电电流得大小对人体得危害程度 (1)当人体流过工频1mA或直流5mA电流时,人体就会有麻、刺、痛得感觉。 (2)当人体流过工频20~50mA或直流80mA电流时,人就会产生麻痹、痉挛、刺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自己不能摆脱电源,就有生命危险。 (3)当人体流过100mA以上电流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跳。

2013年环保工程考试基础知识及部分答案解析

201 20133年环保工程考试基础知识及部分答案解析 2012年的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已经结束,2013年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课程复习已经开始,为帮助考生全面的了解环保工程师考试的相关重点,在考试的备考练习阶段,小编特编辑了2013年环保工程师考试科目《基础知识》考试试题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单项选择题: 1.在()的情况下,可采用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A.废水中主要含溶解性有机物 B.由于原有系统的污泥回流能力不足,影响了处理效率 C.在不增大曝气池的情况下提高现有系统的处理能力 D.废水水质波动较大 2.下列关于气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浮法去除的对象是密度接近于1的固体、液体颗粒 B.亲水性颗粒较疏水性颗粒易于去除 C.气浮分离的时间小于沉淀 D.浮选剂一般都具有两亲结构 3.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代表性活性基团有(),其pH值适用范围为()。 A.磺酸基,1~14 B.磺酸基,5~14 C.季氨基,1~14

D.季氨基,1~7 4.砂子在沉砂池的沉淀接近()沉淀。 A.自由 B.絮凝 C.拥挤 D.压缩 5.下列构筑物属于生物膜法的是()。 A.生物转盘 B.曝气池 C.化粪池 D.离子交换器 6.一般城市污水在曝气池中正常运行,其()为宜。A.SVI<50 B.S0C.SVI>150 D.SVI越小越好 7.混凝处理过程中,反应阶段所需时间大致为()。A.20~30s B.3~5min C.15~30min D.1~2h 8.下列平流沉淀池设计参数不正确的是()。 A.长宽比以1~3为宜

B.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2h C.沉淀池水平流速不大于5mm/s D.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为1~3m3/(m2.h) 9.下列有关活性污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活性污泥系统中BOD:N:P应为100:5:l B.曝气槽中溶氧至少应维持在4mg/L以上 C.SVI值小于50表示有污泥膨胀现象 D.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时间为12~24h 10.高负荷生物滤池具有()的特点。 A.生物膜主要靠水力冲刷脱落,更新快 B.滤池更容易堵塞 C.滤料尺寸与普通生物滤池相当 D.同时具备硝化与反硝化功能 11.污泥含水率从(),体积减小约一半。 A.98%降至95% B.96%降至94% C.98%降至94% D.98%降至96% 12.下列关于离子交换法处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交换树脂一般由树脂母体和具有活性的交换基团构成B.阳离子交换树脂内的活性基团是酸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内的活性基团是碱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