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和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和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和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和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和答案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四年级下册应用题

1.阳阳文具店购进24包笔记本,每包12本,成本价是36元/包。现以每本4元出售。(1)文具店购进这批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元?

(2)算式“12×4”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

(3)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请你提出一个更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不用解答)2.汽车从山脚的仓库向山上的工地运货,上山时的速度是35千米/时,花了6小时到达工地。按原路返回时,汽车的速度是上山时的2倍。回到仓库需要多少小时?

3.某超市举办“迎六一”的促销活动,一种冰激凌“买5送1”。这种冰激凌每盒5.8元,妈妈买了12盒,花了多少钱?

4.乐乐和田田参加田径训练,乐乐的速度是7千米/时,田田的速度是6千米/时,田田比乐乐多跑了1千米,但多用了20分,田田实际跑了多少千米?

5.根据信息解决问题。

(1)11:30放学,聪聪每分走70米,他几时能走到家?

(2)吃完午饭,聪聪从家出发,走到书店,买完书又返回,路上共花了15分,他走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下午体育课上,聪聪以每分135米的速度练习跑步,丁丁以每分128米的速度练习跑步。两人同时跑了12分,聪聪比丁丁多跑了多少米?

6.2019年12月15日8时深圳国际马拉松比赛正式鸣枪开跑。来自世界各地的3万名参赛者踏上了赛道。

(1)马拉松比赛实行实名制,乐乐妈妈报名参加了6公里马拉松比赛,下面的()可能是她的身份证号码。

A.430×××201808243143

B.430×××198208243143

C.430×××201808243153

D.430×××198208243153

(2)比赛当天的气温是17℃-24℃,这一天的温差是()。

A.41℃

B.17℃

C.7℃

D.24℃

(3)组委会规定每隔5000米设置一个饮料站,乐乐妈妈从起点以120米/分的速度跑了15分后,距离第一个饮料站还有多少米?

7.一个数有三级,其中一级的数恰好是报警中心电话号码再添上一个“6”,另一级的数恰好是急救中心电话号码再添上一个“4”,还有一级的数是火警电话号码再添上一个“0”,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注:数字只能添在电话号码的前面或后面)

8.已知∠1 、∠2 、∠3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1 的度数是∠2与∠3的度数和。∠1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9.如图

(1)过三角形ABC的顶点C画三角形的一条高,并标出对应的底。

(2)测量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保留整厘米),填空。

AB边长________厘米,BC边长________厘米,AC边长________米。

由三条边的长度可以断定三角形ABC是________三角形。

已知∠1=65°,那么∠2=________°,∠3=________°。

10.

(1)8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

(2)刘老师准备买3个足球、4个篮球和6只乒乓球拍,800元够吗?

11.汽车从A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驶80千米,要3小时才能到达.返回时,只需2小时就能到达。返回时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2.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

(1)用量角器量得下图∠1=________度。

(2)以∠1的两条边为一组邻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3)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条线段将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13.一个45人的旅游团要从广州南站乘坐高铁到长沙南站,一等票每张的价格是498元,预算购票费用是25000元,全部买一等票够吗?

14.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需要购买308本《诗经》。已知《诗经》42元/本,请你算一算,王老师带12000元钱够吗?

15.有一个九位数,个位上是7,百位上是8,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24,这个九位数是多少?

16.四年级师生一共有206人准备去秋游,每人活动经费53元,老师带10000元够吗?17.小勇家到少年宫有780米,到学校有900米,如果小勇从家到学校要15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少年宫要几分钟?

18.一张海洋馆的门票是145元,已经销售了68张,共收入多少钱?

19.王叔叔购买了12台计算器,每台售价134元。他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20.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周长相等,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1.实验小学发作业本,每班发146本,有33个班,学校还需要留40本备用,共要买多少本作业本?

22.首行电影院,10月3日共卖《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票308张,每张票38元,还有135张没售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23.汽车上山的速度为36千米/小时,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车下山的速度是多少?

24.华仁学校的校服夏装每套70元,冬装每套80元,小龙买了2套夏装和1套冬装,一共要花多少钱?

25.星期天,在游乐园里,24个小朋友玩“过山车”,每人票价是2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6.我国开通运营的高铁最高时速是每小时350千米,而普通列车的时速每小时120千米,如果两车同时运行4小时,高铁比普通列车多行多少千米?

27.王老师要为学校购买20副羽毛球拍。一副羽毛球拍168元,带3500元够吗?28.包装一个小礼盒需要32厘米长的彩带,现有312个这样的礼盒,准备90米的彩带够吗?

29.甲乙两车从相距735km的两地相对而行,乙车先行3小时,甲车才出发,已知甲车每小时行70km,乙车每小时行65km,甲车开出几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30.小明有一个密码锁,密码是一个五位数。最低位上的数字是3,最高位上的数字是5,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前三位数字的和与后三位数字的和都是16。这个密码锁的密码是多少?

31.一个九位数,亿位上是8,千位上的数是它的一半,个位上的数是千位上的一半,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多少?请把它读出来。

32.中美饭店想买12张桌子和136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156元,每把椅子48元,他准备8000元钱够不够?

33.解决问题。

(1)王老师要给教研组24位老师买移动硬盘,下面是营业员手中的一张表:

数量/个1234567

价钱/元3146289421256157018842198

(写出你的计算方法,让老师能看懂你的想法)。

(2)李叔叔自驾去海南旅游,下面是他前4小时所行路程的统计表。

时间第1小时第2小时第3小时第4小时

路程/千米9111510392

20小时能到海南吗?(3)下面整个图形的面积为600平方厘米,涂色的3个方格的面积为75平方厘米。空白部分含多少个这样的方格?

(4)商店举行饮料促销活动,下面是活动公告牌。妈妈付了120元钱,可以买到多少瓶这样的饮料?按这样计算,每瓶单价比原来便宜了多少元?

34.下图是由五个相同的等腰梯形组成的图案。你能根据题中的信息,填出旁边梯形每个角的度数吗?

35.购买同样价格的课桌,第一次买12张,第二次买21张,两次花的钱相差1350元。(1)两次的总价相差1350元,是因为数量相差________张。

(2)课桌的单价是多少元?

(3)两次买课桌共花了多少元钱?

36.如下图,王林和李丽同时从自己家里出发向对方家走去。15分钟后,他们在途中的某处相遇。

(1)在图上标出他们相遇的大致位置。

(2)王林家和李丽家的距离是多少米?

(3)从出发到相遇,王林比李丽多行多少米?

37.商场以一个65元的价格购进80个足球,以每个88元的价格卖出42个以后,现在以每个60元的价格出售,商场赚还是赔了?

38.在一个三角形中,当其中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角时,按角分类,这是一个()三角形,为什么?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

39.某超市星期天出售电子琴40台,电子琴每台原价395元,现价368元。

(1)这一天销售电子琴一共收入多少元钱?

(2)如果不优惠,超市卖出这些电子琴一共可以多收入多少钱?

40.根据图书报价信息,解答问题。

序号书号书名定价(元)

19787539768571达尔文传26

29787539763972雾都谜案25

39787530141960海底两万里14

49787530141922大战火星人16

本《海底两万里》,一共需要多少钱?(2)书店对《雾都迷案》一书搞促销活动,买4本送1本,李老师用275元最多能买多少本《雾都迷案》?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四年级下册应用题

1.(1)解:24×36=864(元)

答:文具店购进这批笔记本一共花了864元。

(2)每包笔记本的盈利

(3)解:卖完所有笔记本后,纯利润是多少?

【解析】【解答】解:(2)算式“12×4”解决的问题是:每包卖的钱数。

(3)提出问题:卖完所有笔记本后,纯利润是多少?(此题答案不唯一)。

【分析】(1)文具店购进这批笔记本一共花的钱数=平均每包的单价×数量(包数);(2)12本是每包的数量,4元是每本的单价,12×4解决的问题是:每包卖的钱数;(3)提出一个更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卖完所有笔记本后,纯利润是多少?(此题答案不唯一)。

2.解:35×6÷(35×2)

=210÷70

=3(小时)

答:回到仓库需要3小时。

【解析】【分析】回仓库所需时间=上山的速度×上山时间÷(上山的速度×2)。

3.解:买5送1,买10送2,妈妈买了12盒,只需要花10盒的钱;

5.8×10=58(元)

答:花了58元。

【解析】【分析】每盒的单价×买的盒数=应付的钱数。

4.解:6千米/时=100米/分

20×100=2000(米)

1千米=1000米

2000-1000=1000(米)

7-6=1(千米/时)

1千米/时=1000米/时

1000÷1000=1(时)

6×1=6(千米)

2000米=2千米

6+2=8(千米)

答:田田实际跑了8千米。

【解析】【分析】先把田田的速度换算成100米/分,然后计算出田田20分跑的路程,用田田20分跑的路程除以比乐乐多跑的路程求出相同时间内乐乐比田田多跑的路程。用相同时间内乐乐比田田多跑的路程除以两人的速度差即可求出乐乐跑的时间,用田田的速度乘这个时间求出相同时间内田田跑的路程,再加上田田多跑的路程即可求出田田实际跑的路程。

5.(1)解:700÷70=10(分)

11时30分+10分=11时40分

答:他11时40分能走到家。

(2)解:450×2=900(米)

900÷15=60(米/分)

答:他走路的平均速度是60米/分。

(3)解:135×12-128×12=84(米)

答:聪聪比丁丁多跑了84米。

【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从学校到聪聪家距离700米,聪聪每分走70米,要求时间,路程÷速度=时间,然后用放学的时刻+路上走的时间=到家的时刻,据此列式计

算;

(2)观察图可知,从聪聪家到书店有450米,往返一共450×2=900米,往返的路程÷往返的时间=平均速度;

(3)根据题意可知,聪聪跑步的速度×跑步的时间-丁丁跑步的速度×跑步的时间=聪聪比丁丁多跑的路程,据此列式解答。

6.(1)B

(2)C

(3)解:120×15=1800(米)

5000-1800=3200(米)

答:距离第一个饮料站还有3200米。

【解析】【分析】(1)身份证号码规则: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也有的说是个人信息码,一般是随计算机的随机产生,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

(2)用最高的气温-最低的气温,即可得出这一天的温差;

(3)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即可计算出妈妈跑的路程,再用饮料站相隔的距离-妈妈跑的路程即可得出答案。

7.解:这个数最大是611041201190,最小是110601191204 。

【解析】【分析】最大的数考虑大数放前面,6可以放在110的前面,4放到120的前面,0放到119的后面,是最大的数;最小的数考虑小数放前面,最小的数是110,所以110放在最前面,后面写上6;119小于120,120放在最后面,4放在120的后面;119放在中间,0放在119的前面,据此解答。

8.解:180 ÷ 2=90(度)

答:∠1是90度。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的度数是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和,说明∠1的度数是三角形内角和的一半,这样就能计算处∠1的度数,然后根据∠1的度数确定三角形的类型即可。

9.(1)

(2)4;4;3;等腰;65;50

【解析】【解答】(2)测得:AB边长4厘米,BC边长4厘米,AC边长3米;

因为AB=BC,所以由三条边的长度可以断定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1=65°,那么∠2=65°,∠3=180°-65°-65°=50°。

【分析】(1)三角形高的画法:由三角形底边的对应顶点处,向底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有时三角形的高画不到三角形内部,这时,先延长底边,再做高;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顶角的度数=180度-2个底角的度数。

10.(1)解:800÷84=9(个)……44(元)

答:800元最多可以买9个足球。

(2)解: 84×3+76×4+45×6

=252+304+270

=556+270

=826(元)

826>800

答:800元不够。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总钱数÷足球的单价=购买的数量……剩下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用足球的单价×足球的数量+篮球的单价×篮球的数量+乒乓球拍的单价×乒乓球拍的数量=一共用去的钱数,然后与带的钱数对比,比带的钱数多,就不够,比带的钱数少,就够。

11.解:80×3÷2=120 (千米)

答:返回时汽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解析】【分析】速度×时间=路程,据此求出从A城到B城的距离;路程÷时间=速度,据此求出返回时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12.(1)65

(2)解:

(3)解:

【解析】【分析】(1)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据此画出平行四边形;

(3)画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后,连接长方形对边的两点,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

13.解:45×498=22410(元)

25000 > 22410

答:全部买一等票够。

【解析】【分析】实际购票费用=一等票的单价×人数,先据此求出实际购票费用,然后与预算购票费用比较即可。

14.解:308×42=12936(元)

12936>12000

答:王老师带12000元不够。

【解析】【分析】王老师一共花费的钱数=王老师购买《诗经》的本数×《诗经》每本的价格,再将往来时一共花费的钱数与王老师带的钱数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15.解:897897897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与7和8相邻的数字是24-7-8,即可得到9,再将数位从右到左写出来,最后将对应的数字填入即可得出这个数。

16.解:206×53=10918(元)

10000元<10918元

答:老师带10000元不够。

【解析】【分析】秋游的费用=每人的经费×秋游的人数,然后与10000元进行比较,大于10000元,那么老师带的钱数不够用。

17.解:900÷15=60(米)

780÷60=13(分)

答: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少年宫要13分钟。

【解析】【分析】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少年宫要用的时间=路程÷速度,其中速度=小勇家到学校的路程÷用的时间,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18.解:145×68=9860(元)

答:共收入9860元。

【解析】【分析】总价=单价×数量,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19.

【解析】【分析】竖式中第一个因数表示单价,第二个因数表示数量;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2台计算器的总价是260,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10台计算器的总价是1340元。

20.解:12×4÷3

=48÷3

=16(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是16厘米。

【解析】【分析】正方形周长=正方形边长×4;正方形周长=等边三角形的周长;等边三角形的周长÷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21.解:146×33+40

=4818+40

=4858(本)

答:共要买4858本作业本。

【解析】【分析】每班发的本数×班数=实际发的本数,实际发的本数+留着备用的本数=共要买的作业本数。

22.解:308×38=11704(元)

答:一共卖了11704元。

【解析】【分析】一共卖出的钱数=单价×数量,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23.解:36×5÷4

=180÷4

=45(千米/小时)

答:下山的速度是45千米/小时。

【解析】【分析】下山的速度=上山的速度×上山的时间÷下山的时间。

24.解:70×2+80

=140+80

=220(元)

答:一共要花220元。

【解析】【分析】总价=夏装单价×夏装数量+冬装单价。

25.解:24×26=624(元)

答:一共需要624元。

【解析】【分析】总价=单价×数量。

26.解:(350-120)×4

=230×4

=920(千米)

答:高铁比普通列车多行920千米。

【解析】【分析】高铁比普通列车多行的千米数=(高铁的速度-普通列车的速度)×同时运行的时间。

27.解:168×20=3360(元)

3360<3500,够。

答:带3500元够。

【解析】【分析】一副羽毛球拍单价×购买的数量=总价,总价小于3500元,说明带的钱够。

28.解:312×32=9984(厘米)=99.84(米)

99.84米>90米

答:准备90米的彩带不够。

【解析】【分析】包装一个礼盒需要的彩带长度×需要包装的礼盒数=需要彩带的长度,需要彩带的长度大于90米,说明不够。

29.解:(735-65×3)÷(70+65)

=(735-195)÷135

=540÷135

=4(小时)

答:甲车开出4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解析】【分析】甲乙两地距离-乙车先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剩下的路程÷甲车乙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据此解答。

30.这个数万位数字是5,个数是3,十位是3×3=9,百位:16-3-9=4,千位:16-5-4=7,即这个密码锁的密码是57493。

答:这个密码锁的密码是57493。

【解析】【分析】密码是一个五位数。最低位上的数字是3,最高位上的数字是5,说明个位是3,万位是5;

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个位上的数字×3=十位上的数字;

后三位数字的和都是16,16-十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百位上的数字;

前三位数字的和是16,16-万位上的数字-百位上的数字=千位上的数字,据此解答。31.解:千位上的数是4,个位上的数是2,则这个数是800004002,八亿零四千零二。【解析】【分析】在整数中的数位是从右往左,逐渐变大: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

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第六位是十万位,第七位是百万位,第八位是千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2.解:12×156+136×48

=1872+6528

=8400(元)

8400>8000,不够。

答:他准备8000元不够。

【解析】【分析】桌子的单价×买的数量=买桌子花的钱,椅子的单价×买的数量=买椅子花的钱,买桌子花的钱+买椅子花的钱=花的总钱数,花的总钱数大于8000元,钱不够。33.(1)解:314×24=7536(元)

答:买24个移动硬盘需要7536元。

(2)解:1800÷100=18(小时)

18<20

答:李叔叔20小时能到海南。

(3)解:600÷(75÷3)-3

=600÷25-3

=24-3

=21(个)

答:空白部分含21个这样的方格。

(4)解:120÷12=10(瓶),10+2=12(瓶),

120÷12=10(元),12-10=2(元)。

答:120元钱可以买到12瓶这样的饮料,每瓶单价比原来便宜2元。

【解析】【分析】(1)可以用1个的钱数乘24求出一共需要的钱数;

(2)根据表格中的速度可以判断李叔叔驾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00千米,可以用总路程除以100求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判断能不能到达即可;

(3)先求出一个涂色方格的面积,然后用图形总面积除以一个方格的面积求出一共多少个方格,然后减去3即可求出空白部分包含方格的个数;

(4)用120除以12求出原价可以10瓶饮料,买10瓶饮料送2瓶,所以一共可以买12瓶。用120元除以12求出每瓶的钱数,然后与原价相减求出便宜的钱数即可。

34.解:360°-108°=252°,

252°÷2=126°,

(360°-252°)÷2=54°

【解析】【分析】周角的度数-108度=等腰梯形两个顶角的度数,等腰梯形两个顶角的度

数÷2=等腰梯形每个顶角的度数;等腰梯形是360度,(360度-两个顶角的度数)÷2=等腰梯形每个底角的度数。

35.(1)9

(2)解:1350÷9=150(元)

答:课桌的单价是150元。

(3)解:(12+21)×150

=33×150

=4950(元)

答:两次买课桌共花了4950元钱。

【解析】【解答】(1)21-12=9(张),所以两次的总价相差1350元,是因为数量相差9张。

故答案为:9。

【分析】(1)相差数量=第二次购买数量-第一次购买数量;

(2)单价=两次相差钱数÷两次相差数量;

(3)总钱数=(第二次购买数量+第一次购买数量)×单价。

36.(1)解:

(2)解:(85+75)×15

=160×15

=2400(米)

答:王林家和李丽家的距离是2400。

(3)解:(85-75)×15

=10×15

=150(米)

答:从出发到相遇,王林比李丽多行150米。

【解析】【分析】(1)王林的速度快一些,所以相遇点在中点偏李丽家一边;

(2)王林家和李丽家的距离=速度和×时间;

(3)王林比李丽多行路程=速度差×时间。

37.解:65×80=5200(元)

88×42+(80-42)×60

=88×42+38×60

=3696+2280

=5976(元)

5976-5200=776(元)

答:商店赚钱了,赚了776元。

【解析】【分析】先要计算出这批足球进价的钱数=单价×数量,然后和卖完后的总价比较,其中卖完后的总价=先卖出的数量×单价+剩余的数量×剩余的单价,据此列式计算即

可。

38.解:180°÷2=90°,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答: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因为第三个角等于三角形内角和的一半,也就是90°。所以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其中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角”,那么第三个角的度数是180°的一半,由此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再确定三角形的类型即可。

39.(1)解:368×40=14720(元)

答:这一天销售电子琴一共收入14720元钱。

(2)解:综合:(395-368)×40=1080(元)

答:如果不优惠,超市卖出这些电子琴一共可以多收入1080钱。

分步:395-368=27(元)

27×40=1080(元)

或395×40=15800(元)

15800-14700=1080(元)

答:如果不优惠,超市卖出这些电子琴一共可以多收入1080元。

【解析】【分析】解:(1)现价×数量=总价;

(2)原价×数量=计划售价,现价×数量=实际售价,计划售价-实际售价=多收入的钱数;或者(原价-现价)×数量=多收入的钱数。

40.(1)解:(26+14)×25

=40×25

=1000(元)

答:一共需要1000元。

(2)解:275÷25=11(本)

11÷4=2(本)······3(本)

11+2=13(本)

答:李老师用275元最多能买13本《雾都谜案》。

【解析】【分析】(1)一共需要的钱数=(《达尔文传》的单价+《海底两万里》的单价)×数量;

(2)总价÷单价=买的数量,然后除以4,计算出送的本数,最后再加上买的数量即可。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乘法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错误)因为乘法计算过程中末尾也会出现0.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一.容量的理解 1.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的体积。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1升(L)=1000毫升(ml 、mL)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三单元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8、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 二、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 3、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另外两角的和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 6、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n为边数}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200道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200道(人教版) 1. 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吨,三月份生产490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2. 一匹马每天吃1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 25匹马, 一星期可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计算) 3. 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 王师傅每小时做45个, 徒弟每小时做28个, 王师傅工作6小时, 徒弟工作8小时, 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 4. 工厂有煤8000千克, 原计划烧25天, 由于改进炉灶, 实际烧了32天, 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 5. 工地需要1280袋水泥, 用8辆大车4次才全部运来, 一辆大车, 一次可运多少袋化肥?(用两种方法计算) 6. 农具厂上半年生产农具4650件,下半年生产农具5382件,全年平均每月生产多少件? 7. 服装加工部用120米布可做成人制服24套, 如果做儿童服装, 可做30套, 每套儿童服装比成人服装少用布多少米?

8. 一个养鸡场四月份卖出12300只鸡, 五月份卖出的比四月份的2倍还少200只, 两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 9. 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 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 10. 一台机器8小时可以加工320个零件, 照这样计算, 要用5台机器加工2000个零件, 需要多少小时? 11. 某煤矿四月份计划出煤38400吨,技术革新后平均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增产256吨,四月份实际生产多少吨煤?(按30天计算) 12. 第一小组有6个人,其中5个人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是85分,加上王刚的分数后,平均成绩是87分,王刚的考试成绩是多少分? 13. 两个水管同时向池中放水,粗管每小时放水15吨,细管每小时放水11吨,经过8小时把水放满,这个水池能装多少吨水?(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 14.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后长和宽分别增加5米,扩建后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题库(含答案)

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三套】 篇一 一、填空。(共19分,每空1分。) 1、0.75 读作();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写作()。 2、计算38×50-25÷5时,先算()和()法,再算()法。 3、根据12×5=60,60-42=18,列出一道综合算式是()。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一个数加上0,得()。 5.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38×25 ○25×38 19×128×6○19×6×125 400÷25÷4○400÷(4×25)99×34○100×34-99 6、0.05里有()个0.01;8个0.1是( )。 7、图书室有故事书95本,今天借出58本,还回3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本。 8、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图,搭这个立方体图形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 9、由8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7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读作()。 10、有一个数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个位和十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二、选择题。(6分) 1.下面错误的算式是()。

A、0+15 B、15-0 C、15÷0 2、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3、计算200-60÷6×2时,应先算() A、200-60 B、60÷6 C、6×2 4、101×76的简便算法是() A、100×76+1 B、100×76+100 C、100×76+76 5、幼儿园买了1个小足球和5个小皮球,一共花了40元,一个小足球10元,一个小皮球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A.40÷5 B.40 -10÷5 C.(40-10)÷5 6、观察下面的物体,( )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A、B、C、 三、判断题。(5分) 1、在一个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2、25×4÷25×4=100÷100=l () 3、20.02中的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 4、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5、12×97+3 = 12×100 () 四、计算。(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25×8= 630÷9= 410-23= 500+20= 36-0×5= 25×9×4= 46-25+17= 28÷(4×7)=

(完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1)班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①教材为教学提供现实的、有价值的素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习动机。如,在教学统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都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和问题为素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应用。另一方面,注意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升和毫升,利用水壶、茶杯、水盆等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领会容量的含义。 ②教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线索。如,教学“找规律”这一单元内容时,主要引导学生探索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例题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展开形象思维,为选择的木偶配帽子或为选择的帽子配木偶,初步体会什么是搭配以及选配方案的多样性;然后分别用三角形和梯形表示帽子和木偶,通过连线再现选配方案的的探索过程,提升思维的抽象程度;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两个问题,进一步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并明确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③教材根据不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灵活多样的、有效的学习活动。一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二是安排学生观察、操作,领会数学内容。三是为解决难点设计特定的活动。 二、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本班共有学生30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 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 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 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力争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 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不渴望你们一跃千里,只 希望你们日进一步!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连成图形。2)找对应点(3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条对称 4 3 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n 条对称轴。变形有有 5 条对称轴,……正n 轴,正五边形、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3 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4(注意方向和角度)、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5 (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再连线。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 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1从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 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2 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2.)多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都只读或连续几个00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 1 - (2)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 4 个0、8 个0 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 5 还是大于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是四位数或者五位数。 2、末尾有0 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3、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②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2、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 除外),商不变。(余数会变) ②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已知两个数的和,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解法:①(和—差)÷2=小的数小的数+差=大的数 ②(和+差)÷2=大的数大的数—差=小的数 (注:3 个以上的数也是这样的道理,就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然后同理可求) - 2 - 2、已经两个数的和(即两个数一共是多少),大数拿8个(假设)给小数,这样两个数一样多,求这两个数。(线段图记在头脑里) 首先明确:大数拿8个给小数是大数比小数多8个吗?不是,大数应该比小数多2倍的8个(也就是多2×8=16 个),只有这样拿8个给小数,自己还有一个8, 两个数才会一样多。(请注意和两个数的差区别开来) 解法:①(和-2×8)÷2=小的数小的数+16(注意不是加8)=大的数 ②(和+2×8)÷2=大的数大的数-16=小的数 3、已知长或宽增加了多少米,面积就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求现在或原来的面积。首先应该能够熟练的画出示意图可以先根据增加的面积和长或宽增加的米数,先求小长方形的长或宽(也就是原来图形的宽或长),然后再考虑求什么的面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出题人:博望二小李运丰 一、口算(共10分,每小题1分) 24×5= 100×0= 10×10= 68-0= 0÷12= 26×36= 111-111= 0+25= 128-0= 63÷63=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一个数加上(),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0除以一个() 的数,还得0;()不能做除数. 2、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380,被减数是()。 3、把341+72×56÷28的运算顺序改成先求和与商,再求积,则原式变为() 4、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两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已知两个因 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两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5、根据15×49=735,写出两外两个算式: ()() 6、写出下列各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数=()被除数=()×除数+() 因数=()÷()商=[()-()]÷() 7、在计算[147+(251-51)]×12时,第一步要先算(),再算 (),最后算()。 三、认真判断,辨明是非(共10分,每小题2分) 1、0除以任何一个自然数都等于0。() 2、如果△+□=○,那么○-△=□。() 3、只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4、25×[(356-270)÷43]去掉中括号,计算结果不变。() 5、如果☆+213=516,那么☆=516-213。() 四、计算题(共30分,每题3分) 1、根据运算顺序认真计算 258÷2-13×6 1000÷[76-(60-9)] (54+310)÷(26-12) 2、在下列算式中加上括号,改变运算顺序,使算式的计算结果最小 18+26×39-17 480÷80+40×2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大全

1.用一根150 厘米长的绳长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 2.幸福小区内建了一个正三角形的花坛,在花坛的每一边都摆了15 盆菊花(每个顶点都有一盆),一共摆了多少盆? 14.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低年级植树72 棵,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低年级的 3 倍,高年级比中、低年级植树的总和还多20 棵。高年级植树多少棵? 15 .水果店运来香蕉625 千克,橘子480 千克。香蕉每筐25 千克,橘子每筐20 千克。香蕉比橘子多多少筐? 16.文具店有钢笔30 支,圆珠笔比钢笔的 3 倍还多12 支。圆珠笔比钢笔多多少支? 17.车辆厂要生产1440 辆三轮车,原计划每天生产60 辆,实际每天生产80 辆。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 18.王叔叔分期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首付3000 元,以后每月付245 元,共付12 个月。如果一次付款,只需付5200 元。分期付款比一次性付款多花多少元? 19.小军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5 页,看了 5 天后,再看 5 页,就正好是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有多少页?

20 .有重量相同的一堆梨和一堆桃,梨卖出17 千克,桃卖出41 千克,剩下的梨的重量是剩下的桃的重量的 3 倍。原来有多少千克梨? 21.王晓亮从家走到图书馆借书。每分钟走105 米,大约28 分钟走到图书馆。他家离图书馆大约几千米?(估算) 2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40 米。广场上有一支腰鼓队正在表演,18 秒后,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米? 23 .五年级有三个班,一班有45 人,二班有48 人,三班有46 人。本学期学校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人交活动费80 元。这次活动一共需要费用多少元? 24 .王大伯去年在山坡上植树125 棵,今年计划植树的棵树比去年的 6 倍少40 棵。今年计划植树多少棵? 25 .实验小学买来78 套相同尺寸的校服,每件上衣95 元,每条裤子80 元。买这些校服共用了多少元?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完整)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运算律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5班,共有学生47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概括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几边形有几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四舍)、等于大于5(五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11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题 1.填空. (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 (2)180×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天完成任务. (5)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个. (6)甲数是乙数的52倍. ①如果乙数是364,那么甲数是(); ②如果甲数是364,那么乙数是(). (7)78与82的商,除585与265的差,商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8)用182除以13的商,去乘28与14的差,积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9)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是31℃、33℃、34℃、32℃、30℃、35℃、29℃.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相差()℃,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平均是()℃. (10)把算式改编成文字题.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75×8表示8个75的和是多少.() (2)比200少2的数是198.() (3)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就比乙数多2.() (4)甲是乙的3倍,乙是丙的2倍,甲是丙的6倍.()(5)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6)百分之一比十分之一大.() (7)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被减数的2倍.() (8)25×4÷25×4=1() (9)436-198=436-200-2() (10)a台织布机b小时织布c米,则每台布机每小时织布c÷a÷b 米() 3.选择题. (1)甲数是乙数的1倍,甲数()乙数. ①>②=③< (2)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 ①25×44÷25×11②25×44÷(25×11) ③(44+25)÷(25×11)④(44×25)÷(25×11)

【免费下载】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大全120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应用题大全( 120个)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 2、动物园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8天预计可以接待多少人? 3、班级图书角有图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有书多少本? 4、一箱橙汁12瓶共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5、爸爸妈妈和玲玲去公园玩,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6、5名学生去参观,共付门票费3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均每人共花了多少钱? 7、上衣48元,裤子比上衣便宜9元,裙子比裤子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8、李华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 9、路口通过公共汽车98辆,小汽车703辆,货车594辆,这个路口共通过多少 辆汽车? 10、爸爸带小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 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11、李明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他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12、学校需要运送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13、明明有42张邮票,芳芳的邮票比明明多14张。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14、校园里有水杉树24棵,松树是水杉数的3倍。水杉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 15、黑天鹅有35只,白天鹅的只数比黑天鹅的3倍还多8只。白天鹅有多少只? 16、一个长方形的长15米,宽9米,周长多少米? 17、王阿姨去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28元,付给营业员100元,找回多少元? 18、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两圈,跑了多少米? 19、四一班借29本,四二班借了38本,四三班借的书比一班和二班借的总数少 34本,四三班借书多少本? 20、商店运来850千克苹果,上午卖286千克,下午卖35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 (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 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 是旋转,图形的大小形状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国际计数是每3个为一节。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 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后面的4个0,亿位后面的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 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的舍,等于 5或大于5的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2020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2020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姓名: 一、填一填.(23分) 1. 三角形按角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2. 3069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把3873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 3. 由9个十、3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它是一个()位小数. 4. 0.08扩大到原数的()倍是8;42缩小到原数的是0.042. 5. 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 6. 7.09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7. 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8. 9020千克=()吨32.76千米=()千米()米 1.82元=()元()角()分5米20厘米=()厘米 9. 在○里填“>”“<”或“=”. 9/10 ○ 0.06 1.5亿○ 15000万 3千米56米○ 3.56千米7千克○ 6800克 二、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10分) 1. 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2. 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3. 131-63+37=131-(63+37).………………………………() 4. 用三根分别长4厘米、6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5. 在笔直的跑道旁插了51面彩旗(两端都插);它们的间隔是2米;这条跑道长102米.……() 三、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0分) 1. 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2. 要使29□680≈30万;□里有()种填法. A、1 B、4 C、6 D、5 3. 拼成一个至少要用()个等边三角形. A、1 B、2 C、3 D、4 4. 0.1和0.9之间有()个小数. A、7 B、8 C、9 D、无数 5. 下面各数;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A、650 B、6.50 C、6.25 D、6.05 四、算一算.(25分)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练习大全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练习 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2、一件儿童上衣48.5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8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2.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3、爸爸带小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4、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5、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山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 6、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7、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8、学校运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9、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10、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几倍?

11、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2、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13、学校组织植树,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14、小丽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牛奶每袋2.40元,比豆浆贵1.80元。小丽家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 15、张英、李强和肖红参加跳高比赛,张英跳了1.1米,比李强低了0.15米。肖红比李强跳得低0.09米,肖红跳了多高? 16、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17、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8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19、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20、学校楼前摆放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层每边各摆放8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 21、啄木鸟7天能吃4515只害虫,山雀一周能吃1155只害虫。啄木鸟平均每天比山雀多吃害虫多少只?

最新版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课题: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试卷试题)

2017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姓名: 一、填一填。(23分) 1. 三角形按角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2. 3069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把3873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 3. 由9个十、3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它是一个()位小数。 4. 0.08扩大到原数的()倍是8,42缩小到原数的是0.042。 5. 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 6. 7.09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7. 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8. 9020千克=()吨32.76千米=()千米()米 1.82元=()元()角()分5米20厘米=()厘米 9. 在○里填“>”“<”或“=”。 9/10 ○ 0.06 1.5亿○ 15000万 3千米56米○ 3.56千米7千克○ 6800克 二、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10分) 1. 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2. 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3. 131-63+37=131-(63+37)。………………………………() 4. 用三根分别长4厘米、6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5. 在笔直的跑道旁插了51面彩旗(两端都插),它们的间隔是2米,这条跑道长102米。……() 三、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0分) 1. 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2. 要使29□680≈30万,□里有()种填法。 A、1 B、4 C、6 D、5 3. 拼成一个至少要用()个等边三角形。 A、1 B、2 C、3 D、4 4. 0.1和0.9之间有()个小数。 A、7 B、8 C、9 D、无数 5. 下面各数,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A、650 B、6.50 C、6.25 D、6.05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检测题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2分) 1、是由1个( ),8个( ),4个( )和7个( )组成,它的计数单位是( ). 2、38厘米=( )分米;628克=( )千克 3、在一个三角形中,∠1=65°,∠2=40°∠3=( ),这是( )三角形。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锐角是40,另一个锐角是( )。 4、把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结果是( ). 5、根据450-150=300和35÷7=5,直接填写下列格式. ()+()=()()÷()=() ()-()=()()×()=() 6、在○里填“<、>或=”。 ○○×1○元○元 米〇1厘米千克〇千克〇 二、选择题。(每小题一分共8分) 1、大于而小于的小数有( )。 A、0个 B、1个 C、3个 D、无数个 2、与大小相等的三位小数是() 3、A、B、C、 4、在60米跑步比赛中,小刚成绩是秒,小强的成绩是秒。他们的成绩( )。 A、小刚好 B、小强好 C、无法判断 4、用3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 A、B、C、 5、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看15度的角,这个角成了()的角。 A、75度 B、15度 C、3度 6、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B、C、 7、小兔要给一块地围上篱笆,()的围法更牢固些。 A、B、C、 8、如图,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 )。 三、动脑动手。(共10分) 1、按要求画图。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2分) 2、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画图。(4分) 3、求下面各角的度数。(4分) A A B B C ∠B=∠C=70度∠A= ∠B是直角, ∠C=65度, ∠A= 四、计算。 3厘米 3厘米 5厘米4厘米 1厘米 4厘米 3厘米 3厘米 6厘米 ①直角三角形②等腰梯形 ················· ················· ················· ················· C B A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一、判断题。 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5、1250÷(25×5)=1250÷25×5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5、用2,4,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每个数中,每个数字只出现一次) A.3 B.6 C.9 6、265×95+265×5=265×(95+5)在计‘算时用了( )。 A.加法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D.减法性质 7、计算(125+16)×8下面哪种简便方法正确?( ) A.原式=125×8+6 B.原式=125×16×8 C.原式=125×8×16×8 D.原式=125×8+16×8 8、一只蜗牛用4分钟爬行了24米,煦这样的速度,要爬行72米须用几分钟?列式是( )。 A.24×(72÷4) B.24÷(72÷4) C.72×(24÷4) D.72÷(24÷4)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35分)。 355+260+140+245 102×99 2×125 645-180-245 125×32 25×46 101×56 99×26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95分钟,全卷满分90分) (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最新人口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约1367820000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再保留两位小数是( )。 2.1.65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0.042里面有( )个0.001。 3.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1563美元,那么小明用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 )美元。 4.一个物体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 从左面看是 这个物体至少由( 拼成。 5.7.06t=( )kg 2.08m=( )cm 5km27m=( )km 10kg-4kg800g=( )kg 6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都是整厘米数,第一条边长7厘米,第二条边长9厘米,第三条边最长是( )厘米,最短是( )厘米。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按角来分,它是一个( )三角形。 8.四年级4名同学50米跑的成绩公布如下,请在奖台上写上第1、2、 3名同学的名字。 1 2 3 9.14、15、18、21、22的平均数是( )。 10.有龟和鹤共24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68条。则龟有( )只,鹤有( )只。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0÷□=0中,□里可以填任何数。 ( ) 2.在小数中,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 3. 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小于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

() 4.0.6分米和6.0厘米一样长。()5.游泳池的警示牌上写着:平均水深1.40米。小明的身高1.55米,他在这个游泳池里一定很安全。 ( )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6分) 1.已知a×b=c ,下面()算式是正确的。 A.b×c=a B. a÷c=b C. c÷b=a 2.下列算式得数最大的是() A.720÷(16-4)×3 B. 720÷16-4×3 C. 720÷[(16-4)×3] 3.近似数是5.4的两位小数有()个。 A.10 B.4 C.无数 4)的周长相等,图()的面积相等。 ○2○3 A.○1和○2 B. ○1和○3 C. ○2和○3 5.钝角三角形有()高。 A.1条 B. 2条 C. 3条 五、计算。(共28分) 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4分) 42.52+4.8= 12.37-1.7= 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102×46 27×28+27×72 73.72-(3.72+36.44)2400÷[48×(75-50)] 4000÷125÷8 (550-270)÷(14+56) 3.列式计算。(6分) (1)270除以9与21的和,结果是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