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题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请你将五,六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答案】(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故答案为:(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的“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2)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B.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答案】(1)“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

(2)D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理解。A项、首联:写诗人在船上,停泊在北固山下,“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住在“北固山”还未到故乡,“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有误;B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颈联,不是颔联,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使人顿生惆怅之情”错误;C项、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有误。D项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1)“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2)D;

【点评】(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果。“。“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原文相关词句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D项无误。

3.阅读诗歌《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

意吗?

(3)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案】(1)深秋晚景图

(2)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3)断肠人在天涯。抒写游子的孤苦寂寞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解析】【分析】(1)根据“枯藤”“夕阳”“西风”可知是深秋的傍晚写照。

(2)“枯藤老树昏鸦”属于悲凉景象,“小桥流水人家”属于喜景,二者形成对比,衬托出作者的思乡情深。

(3)直接抒情,可以映照在重点词语上。断肠,就是一种内心苦楚的倾诉。

(4)“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种他乡的乐景描写,这反而加重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属于以乐景写哀情。

故答案为:(1)深秋晚景图;(2)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3)断肠人在天涯。抒写游子的孤苦寂寞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4)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诗意象、意境的赏析能力。一系列深秋的荒凉意象,表达了一种深秋的凄清和孤寂景象。

(2)本题考查对古诗写作技巧的理解。作者有时以乐写乐,以悲写悲,但也能以乐衬悲,悲则更悲,本诗就是这样的情形。

(3)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作者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结尾用“断肠人”三个字倾诉了内心的思乡苦痛。

(4)本题考查对作者写作技巧的赏析。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属于典型的对比写法。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________斜阳叫子规。

(1)从诗中落花、________、________等词中可见暮春之景。

(2)诗歌最后一联空缺处有人填“树”,有人填“道”,你赞成哪个词语?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1)柳绵飘白;东风老(子规叫)

(2)选“树”好。一“道”侧重于描写斜阳在天空中的余晖,是静态的昏黄之景;而一“树”则是体现斜阳落在树木上投下斑驳的树影,光影交错,具有动态的画面感。同时,一“树”斜阳又与后文“叫子规”相呼应,在影影绰绰的树木、斜阳中,子规声声啼叫“归去”。

【解析】【分析】(1)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惜春伤感之情;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遣词炼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表达技巧。

故答案为:(1)① 柳绵飘白;② 东风老(子规叫)。

(2)选“树”好。一“道”侧重于描写斜阳在天空中的余晖,是静态的昏黄之景;而一“树”则是体现斜阳落在树木上投下斑驳的树影,光影交错,具有动态的画面感。同时,一“树”斜阳又与后文“叫子规”相呼应,在影影绰绰的树木、斜阳中,子规声声啼叫“归去”。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意象。答题时应注意,花瓣飘落。柳絮飘飞,春风将尽,子规啼叫,这些景物体现诗歌描写暮春的景物特征。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遣词炼句。答题时应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果,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①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②,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释】①断雁:失群的雁,这里是失群孤雁的叫声。②侵晓:破晓

(1)诗中________、________等物象表明这是一首羁旅诗。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案】(1)断雁;家书、或者旅馆

(2)抒发作者羁旅的孤寂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羁旅他乡,没有亲人作伴,只能面对着“寒灯”,听着“断雁”的鸣叫声,内心很是忧伤,旅途的孤寂之情跃然纸上。诗人更是在半睡半醒、迷迷糊糊中见到了家乡美丽的风光,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分析】(1)诗中的具体物象有很多,如“旅馆”,“寒灯”,“断雁”,“家书”等。(2)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点评】此题考查诗歌赏析。(1)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通读全诗,具体物象较多。

(2)此题考查诗歌表情达意。做此类题,可以抓住重点诗句或词语进行分析。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反映出来的季节是________季,从“________”词句中可以看出,理由是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答案】(1)春

;归雁洛阳边

;春天到了,大雁飞回到北方去了

(2)C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鉴赏的辨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有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和理解写作手法。“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信到洛阳去。由此可以判断出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

(2)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C项有误,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故答案为:(1)春;归雁洛阳边;春天到了,大雁飞回到北方去了;(2)C。

【点评】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乙】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这两首小诗都出自《繁星?春水》,作者是现代女诗人________,她原名叫________。

(2)甲诗中“心中的风雨”具体指什么?

(3)两首小诗表达了怎样共同的情感?

(4)在内容的选择和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母亲啊/你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暮色四合/我藏进你的心中

B.母亲啊/你是繁茂的大树/树干上的条条斑痕/都是你辛劳岁月的见证

【答案】(1)冰心;谢婉莹

(2)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

(3)对伟大母爱(或母亲)的感恩、歌颂。

(4)A,B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内容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主要内容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对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一定会提高。《繁星?春水》是现代诗人冰心代表作,冰心原名谢婉莹。

(2)“心中的风雨”是比喻的说法,指的是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

(3)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对母爱的歌颂。

(4)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繁星?春水》的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B中“条条斑痕”“辛劳岁月”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A。

故答案为:

(1)冰心;谢婉莹

(2)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

(3)对伟大母爱(或母亲)的感恩、歌颂。

(4)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重点句子的理解、主旨的把握以及对各内容的理解能力。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①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①蒹葭:芦苇。

(1)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赏析“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的妙处。

【答案】(1)前两句是景物描写,描绘了秋天月夜凄凉的景象,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突出表现离别感伤的情绪。

(2)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对友人的思念(离梦)比作长长的关塞一般遥远、深长,生动含蓄地写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解析】【分析】(1)“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水国之夜是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与夜幕笼罩中的山色浑为一色,苍苍茫茫。通过“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等词语,写出了了一种秋天月夜之景的苍凉。为全诗奠定了离别感伤的感情基调。

(2)“离梦杳如关塞长”离别之梦遥远的如同边塞那么长。把“离梦杳”比作“关塞长”,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

故答案为:⑴前两句是景物描写,描绘了秋天月夜凄凉的景象,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突出表现离别感伤的情绪。

⑵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对友人的思念(离梦)比作长长的关塞一般遥远、深长,生动含蓄地写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句的作用,注意注意分析诗句描写的内容,分析渲染的氛围,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并分析情感。

9.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济上作

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1)诗歌前两句中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强烈的时空对比。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两年为客;千里孤舟

(2)表达了诗人羁旅在外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1)这首诗第一、二句的意思是:自己已经在外面度过了两个重阳节,在这个节日里,别人都是全家团圆,其乐融融,可我去独自一人呆在离家千里之遥的一个小船里。其中“两年”写时间,“千里”写空间,这两个词语构成了鲜明的时空对比。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的感情,自己已经在外面度过了两个重阳节,在这个节日里,别人都是全家团圆,其乐融融,可我去独自一人呆在离家千里之遥的一个小船里。忽然看见岸边的菊花开得正盛,可自己那有心情去欣赏呀,想到千里之外的故乡明天又是重阳节了。据此可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羁旅在外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⑴两年为客;千里孤舟

⑵表达了诗人羁旅在外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在反复阅读诗歌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从诗中筛选出恰当的词语即可。

⑵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季节的杭州?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案】(1)杭州之秋。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

(2)对杭州风物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之情。

【解析】【分析】(1)“月中寻桂子”“看潮头”中秋节赏月尝桂子,看钱塘涌潮所以是秋季。

(2)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对杭州风物的赞美和眷恋,对江南深深的热爱。

故答案为:⑴杭州之秋。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

⑵对杭州风物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内容,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回答。

⑵本题考查的是诗人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处境进行分析。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逄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睛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2)第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案】(1)“排”,“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孤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

(2)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通过对比来表现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1)“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通过这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白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奋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第二问: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诗人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诗人以“鹤”自喻,视“鹤”为不屈的化身,因此这只冲天而上的一鹤,实际也是表明自己虽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但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依然会昂扬向上。

(2)诗歌首句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逄秋悲寂寥”和“秋日胜春朝”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诗人热情地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故答案为:⑴“排”,“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孤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

⑵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通过对比来表现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炼字和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第一问,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靠平时的积累,如果平时没有积累,那就只能尝试翻译出全句的意思,然后推知某个指定词语的意思了。

⑵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边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诗中的“轮台”在这里代指________。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案】(1)陆游;边关

(2)“僵”“孤”意为年迈衰老,卧病在床,孤苦无助。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戍(shù)轮

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2)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故答案为:⑴陆游;边关

⑵“僵”“孤”意为年迈衰老,卧病在床,孤苦无助。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基本内容的掌握,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基本的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注意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的含义。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炼字效果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内容,结合全诗的意境,同时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进行分析理解。

13.品味诗歌语言,完成下列人物对话。

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①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

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②承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释】①芙蕖:荷花的别名。②玉盘:诗中指白牡丹。

(1)这两首写牡丹的诗。都运用了衬托手法,比如《赏牡丹》中,刘禹锡用________衬托牡丹的特点;《裴给啊宅白牡丹》中,卢纶用________衬托白牡丹的品质。

(2)是的,这两首诗运用的手法一致,但是表现出牡丹不同的特点,你能结合内容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吗?

【答案】(1)芍药、芙蕖;紫牡丹

(2)《赏牡丹》中,作者通过芍药的妖无格、芙蕖的净少情,表现出作者眼中牡丹花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裴给事宅白牡丹》中,作者通过写长安城里的年轻人争相着去亲近、观赏紫牡丹,来表现出无人欣赏的白牡丹具有孤傲、高洁、

素雅的特点。

【解析】【分析】(1)此题比较容易,简单分析即可,《赏牡丹》写了三种花,分别是:妖无格的芍药、净少情的芙蕖及真国色的牡丹,用芍药和芙蕖衬托牡丹;《裴给事宅白牡丹》写了白牡丹和紫牡丹,写紫牡丹就是为了衬托白牡丹的。

(2)《赏牡丹》前两句的意思是: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作者写这两种花是为了衬托牡丹既妖娆艳丽,又又骨格,既清雅洁净有有情韵,可谓花中之最美者。《裴给事宅白牡丹》写暮春时期百花即将凋残,只有慈恩寺里的紫牡丹还在吐蕊,纷芳满枝,于是长安城里的年轻人争相着去亲近、观赏紫牡丹。而在裴给事的庭院中,一株冰清玉洁的白牡丹,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在皎洁的月色下更显孤独、冷清、素雅。全诗通过紫牡丹和白牡丹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赞美白牡丹的高洁,赞花意在写人,言白牡丹之高洁,乃是言裴给事之高洁,以花衬人,相得益彰。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芍药;芙蕖;紫牡丹

⑵《赏牡丹》中,作者通过芍药的妖无格、芙蕖的净少情,表现出作者眼中牡丹花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裴给事宅白牡丹》中,作者通过写长安城里的年轻人争相着去亲近、观赏紫牡丹,来表现出无人欣赏的白牡丹具有孤傲、高洁、素雅的特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衬托手法的能力。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衬托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事物形象的鉴赏能力。答这样的题,首先要抓住诗中描写这一事物的语句,分析事物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然后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最后再概括形象的特点。

14.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D

(2)表达了诗人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1)尾联的意思是: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此时诗人漂泊在外,并没有暗示要回答家乡,而是思乡的愁绪。所以D错误,选D。

(2)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孤独之情开篇显露。②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见到鸿雁,想到鸿雁传书,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表达了诗人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⑴D;

⑵表达了诗人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15.古诗阅读

同儿辈赋①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②桃李闹春风。

【注释】①赋:吟咏。②且教:还是让。

(1)诗中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绿肥红瘦”有相似之处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2)如果你是花,想做“莫轻吐”的海棠,还是想做“闹春风”的桃李?为什么?

【答案】(1)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2)我想做海棠,希望自己养精蓄锐,做好充分准备,厚积而薄发。

我想做桃李,要让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地展现自己,表现自己。

【解析】【分析】(1)“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意思是说,此时的海棠树已是枝叶茂盛了,可是还没有开花,这时不仔细观察是不会发现有花开放的,可是诗人驻足细看,发现这小小的、可爱的花蕾全都悄悄的“藏”起来了,并且是藏在枝叶茂盛的地方。这两句话表达的意境正好和“绿肥红瘦”比较相似。

(2)诗歌结尾两句把海棠桃李进行了对比,海棠爱惜芳心不轻吐,不像桃李那样,它无意争春,谦虚地躲在一旁,待群芳落尽后,才绽开她美丽的容颜。而桃李呢,它们在熙的春风中,竞相开放,争奇斗妍,但这热闹毕竟是短暂的,几度风雨之后,它们也就都纷纷坠落、凋零了。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他倾心于海棠,不喜欢桃李哗众取宠,肆意张扬的个性。其实这里作者托物言志,把海棠和桃李比作两种人,一种是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实力,

养精蓄锐,准备厚积而薄发的人;另一种是让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地展现自己。能结合诗歌中海棠和桃李的形象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⑵我想做海棠,希望自己养精蓄锐,做好充分准备,厚积而薄发。我想做桃李,要让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地展现自己,表现自己。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注重诗句中的关键词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再根据题意要求筛选出合适的诗句即可。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事物形象的鉴赏能力。答这样的题,首先要抓住诗中描写这一事物的语句,分析事物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然后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总结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