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人教版大气压强课课解析与练习

九年级人教版大气压强课课解析与练习

九年级人教版大气压强课课解析与练习
九年级人教版大气压强课课解析与练习

14.3 大气压强

引例:如图13-36所示,找个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或试管),将其倒

置,用酒精灯在管口下方加热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将玻璃管的管口插入盛水

的容器,试猜想管内将发生什么现象试解释成因。 智 能 提 要

问:本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

答;学习本节内容,应注意以下过程和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问: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

答:如图13-37所示,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已保持静止.由于管内

原来装

满水银后再下降,因此水银柱上方到管顶为真空,这也叫托里拆利真

空.

然后我们在水银槽液面处任取一点B ,在试管内等高处取一

点A .由液体压强知识可知,由于A 、B 两点为同一水银内的同一深度,因此,水银内A 、B 两处所受压强应该相等,即p A =p B .

B 点在水银槽液面上,因而B 点所受压强就是大气压强p 0,即p B =p 0.

由于托里拆利真空的存在,因而A 点所受压强就是A 点上方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 A =ρ水银gh .从而可得p 0=ρ水

银gh .所以通过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就可得到当时大气压强的值.

注意:只有在水银柱上部的空

间是真空时,水银柱的压强才跟大气压强相等.如果水银柱上方不是真空,而是混有空气,则这段空间的气体对水银柱也会产生压强,这个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之和才等于大气压强.

问:能不能用p =ρgh 这个公式来计算大气压强的值

答:不能,原因在于:第一,大气的密度是变化的,在地面附近空气的密度较大,随高度的图13-36

友情提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方是真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和管

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

压等因素无关,只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 大气压强 大气压的存在 大气压的测量 大气压的应用

大小和单位 图13-37

增加,密度越来越小;第二,h值无法确定,因为大气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

中考撷要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侧重与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估测大气压及大气压的实际应用,如高压锅、抽水机等.

智能拓展

【做一做】巧取硬币

在平底盘内放一些水和一枚硬币,另取一只玻璃杯(玻璃瓶也可),里面放一片燃着的纸.当火还没有完全熄灭时,把杯子倒放在硬币边上的盘内.一会儿就可以看到,盘中水被吸入杯中.你就可以手不沾水将硬币取出.

【读一读】美味的“加压大餐”

法国人丹尼斯·帕平不仅是一位医生,而且还是一位物理学家和灵巧的机械工程师.在法国,他由于受到旧教会的迫害而逃到了德国,开始了他对液体性质的研究工作.1681年,他发明了第一口高压锅,人们把它叫做“帕平锅”.

有一位英国贵族知道了帕平的发明,就想借此举行一次宴会.一天,他把帕平的“宝锅”借来,并邀请了一些很有名望的贵族和绅士.宴会上全部菜肴都是用帕平锅当众烹调的.宴会开始了!只见厨师把牛肉放到锅里,加上作料,加盖密闭,然后点火烹煮.不一会儿就煮好了,一盘盘酥软的牛肉使在场的人喷喷地称赞这口“宝锅”.

有一位叫约翰·伊夫林的大官,参加了这次“加压大餐”后,当晚在日记上兴致勃勃地写下了一段赞美帕平锅的话.

“无论是鱼还是肉,一经帕平先生的‘消化锅’烹煮,即使是最硬的骨头,也会变得像酥软的乳酪.”为什么用帕平锅煮出来的食物这么酥软,它的秘密在哪儿呢

智能归例

题型一知道大气压的存在,会用大气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例?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 ) 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

B. 橡皮管有吸引力

C. 手对橡皮管有压力

D. 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

知识点利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闯关点拨在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物理现象时,一定要分析不同区域气体压强的情况,当不同区域的气体压强不相同时,就会发生这些现象,而不能简单地从现象本身作出判断.在这个现象中,当把自来水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再松开时,造成了橡皮管内的气体压强和管外墨水面上气体压强不同,在管内外气体压力差的作用下,墨水被“吸进”了自来水笔的管内.解因为当把自来水笔上的弹簧片按下时排出了橡皮管内的一部分空气,使得松开弹簧片时橡皮管内的气体压强小于管外墨水面上的大气压强,在管内外气体压力差的作用下,墨水被“吸进”自来水笔的管内.选项D正确.

答 选D

题型二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例1 如图13-38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

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 )

A .将管倾斜

B .将玻璃管变粗

C .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

D .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知识点 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闯关点拨 ?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表

示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这个高度差就不会改变;

只有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这个高度差才会发生变化.

解 ? 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等.当外界大气压不变化时,由可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 就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当管倾斜时,管内水银虽然增多,但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会变化;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后,槽中水银面和管内水银面同时升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仍然不变;只有当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才会发生变化,所以正确答案为D .

答 选D

[变形题] 如图13-39所示,将一只试管装满水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管顶高出水银面20cm ,在标准大气压下,管外水银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

等于???? ?? Pa ,若在试管顶部开一小孔,将看到?????? ? 现象.

解 本题虽然给出了试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20cm ,但并非相当于外界大

气压,外界真正的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即应相当于76cm 汞柱产生的压强,应为 .若在试管顶部开一个小孔,管内顶部的水银

面和水银槽种的水银面都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所以管内的

水银面将下降,最终将看到的是管内外液面等高.

例2 小明想用如下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强:将一个面积为1

×10-3m 2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最

大刻度值是5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如图13-40所

示),然后计算大气压强。若大气压强为×105Pa,则吸盘受到

的大气压力是__________N 。小明发现不能用这个测力计完成

测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考查对大气压的计算能力 闯关点拨 物理新教材要求同学们具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解 (1)由公式F =pS 可估算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 =×105Pa × 1×10-3m 2

=101N .

(2)因为所需测量的力大于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题型三 这组题主要考查大气压的变化、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并能运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例1 下列情况中会使大气压变小的是(? ) 图13-39 图13-38 图13-40 管内外水银面上受到的大气压互相平衡.

A .从高山顶下山的过程中

B .从赤道向北极运动过程中

C .从室内到室外的过程中

D .从一楼上升到九楼的过程中

知识点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闯关点拨 ?不同高度的大气密度不同,造成大气压值不同.离地面越高,大气密度越小,气压值也越小.地球是一个椭球体,赤道直径比两极直径大,因此两极附近地球对空气吸引力较赤道附近对空气吸引力要大些,故两极附近的大气压也较大些.

答 选D

[变形题] 如图13-41是自制的水气压计,把它由东宝山 的山脚移至山顶,玻璃管中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瓶口密闭不漏气,移动过程中整个瓶子没有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 )

A .降低

B .升高

C .先降低后升高?

D .先升高后降低

解? 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把自制的水气压计由山脚移至山顶时,外界大气压强减小,而瓶内水面上的压强不变,所以玻璃管中水面升高,故正确答案选B .

例2 中医常用“拔火罐”治疗风湿等病症,其方法是将一酒精棉球点燃放入广口瓶中,过一会儿将广口瓶瓶门扣在痛处,广口瓶就会吸在皮肤上,这是为什么

知识点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闯关点拨 气体的压强随气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随气体体积的减小而增大. 答 广口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有一部分空气跑到

瓶外,使瓶内空气稀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

瓶内气压,广口瓶就被吸在皮肤上.

例3 如图13-42所示,压力锅直径为24cm ,限压出气口直

径为3.5mm ,限压阀质量为100g ,使用时压力锅内外最大压强差

是多少合多少标准大气压锅盖与锅的接口处至少能承受多大的力

知识点 高压锅的工作原理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闯关点拨 由于压力锅内气体被封闭,锅内外气体之间存在着

压强差,因而锅盖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压力锅上的限压阀是当

锅内压强达到限定值时保证安全而设置的一个装置,当锅内压强超过一定数值时,限压阀被抬起,放出部分气体,降低锅内气体压强.求解这道题的关键就是要考虑到最大压强差指的是锅内气体通过限压出气口对限压阀的压力

与限压阀所受重力mg 及大气压对限压阀的压力 平衡时,锅内气压 与外界大气压

的差,而锅盖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就是指这个压强差对锅盖产生的压力.

解 设锅内气压为 ,大气压为 .当限压阀被抬起向外喷气时,有 锅内外最大压强差为

这一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拔火罐”“瓶口吞鸡蛋”等都属于这类问题. 图13-41

图13-42

锅盖与锅的接口处承受的力为N D p S p F 32106.441?=

??=??=锅锅π 答 Pa ;约1标准大气压; N .

中考典题精析

考题1 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湖北省孝感市200年中考题)

A .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B .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 .茶壶上留有小孔

D .利用离心水泵抽水

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生活现象中应用大气压强工作的例子.关键是区分例子中是靠大气压强

工作的还是靠外力来工作的.在使用注射器进行注射前,要把药液吸进针管,需要利用大气

压强,注射时是利用活塞的推力,而不是大气压.

答 选A

考题2 张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cm 压力锅”的字样,他测得高压

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g ,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mm 2

.问这个高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

蒸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若锅盖面积为260cm 2,则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多大才能保证安

全(设大气压P 0=105pa) (广西桂林市2004年中考题)

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压力锅的工作原理以及压力、压强的计算

智 能 训 练

基础知识训练

1.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

2.为了用注射器抽吸密封在药瓶中的药液,医生先向药液中注入一些

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一)

3.如图13-43,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

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三) 4.2003年5月22日,国内各大报纸报道了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高度为

8848.13m 的珠峰。登山运动员从高山顶返回到山脚宿营地时,随身携带的气压计的数值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宋朝的着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 700m 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

图13-43

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法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导致水的的缘故。

6.如下图所示,表示出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一架“波音747”客机正常飞行在9km 高度,此时飞机所处高度的大气压值约为,由图还可以分析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是:

。(至少写出两点)

7.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图13-44(a),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则()(题型一)

A.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

B.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C.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D.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

8.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13-45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

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题型一)

A.是空的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D.以上都有可能

9.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题型三)

A.钢笔吸墨水B.用吸管吸饮料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D.用高压锅煮食物

10.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 000m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题型三)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高处气温太低

图13-45

图13-44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1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1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题型一)

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人潜水时感觉胸口很闷

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综合提高训练

1.大气压强无处不在,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也经常利用大气压来工作,请你举出两个实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2.甲、乙、丙三人分别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管中水银柱长度分别为㎝、㎝、㎝,已知其中一管中混有空气,另一玻璃管没有竖直放置,只有一人操作方法正确,那么当时的大气压值为___________.(题型二)

3.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的气压急剧降到0. 9×105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是1标准大气压,约为1×105Pa,屋顶面积是100 m2,这时屋顶受到的内外压力差可达________N,足以把屋顶掀飞.(题型三)

4.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题型一)

5.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题型三)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

B.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大气压将外部空气压入肺内

C.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D.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

6.在冬天,载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拨出,这主要是由于()(题型三)

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7.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防治“非典”的战役中,常用如图13-46所示的

喷壶来喷药消毒.下列关于它在喷药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题型三)

A.喷壶把药液汽化了B.喷壶把药液液化了

C.喷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喷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图13-46

8.用力压气球,气球会爆破;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在阳光曝晒也会爆破,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于是小红同学提出: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根据上述例子、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猜想。(至少写出两个)(题型一)

你的猜想: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20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图13-47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13-47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18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为10cm。

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题型一)

10.图13-48是一种醋壶,它的盖上有两个小孔,使用时如果用手指按住其中一个小孔,醋就不易从另一孔中倒出来;放开手指,就很容易把醋倒出来.这

一设计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请你再举出两个应用这一物理知识的实例.

(题型

图13-48

《压强复习课》观课报告

今天观看了济南中学的郝燕平老师执教的《压强复习课》,本节课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课堂当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学习。郝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有亮点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具体收获如下: 一、一条主线贯穿始末 本节课利用矿泉水瓶完成的实验来贯穿课程的始末,形成了一条连接各 个环节的主线,帮助学生形成了本节的知识树。设计思路清晰新颖。通 过引导学生利用矿泉水瓶和身边简单易得的几样器材,自行设计实验, 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环节过渡流畅 本节课中教师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在利用第一部分压强的知识分析完冰上救人的事例后,由落入水中的人胸闷的感受过渡到液体压强的问题;从U型管压强计漏气使两液面总保持相平的练习题中,自然过渡到连通器的知识上来;将连通器上端封闭,就变成了液压机,这样的过渡,进一步加强了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对比也可以加深孩子们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教学细节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非常注意教学的细节问题。比如在计算题的练习中,关注了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关注了学生容易出错的单位换算问题;在实验展示中,注意到学生按住瓶子的手会对压力产生影响,从而对压力的作用效果也有影响的问题。在分析冰上救人的事例过程中,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由连通器到液压机的过渡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二者的区别。这些细节的关注,对于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有很大作用。 教学建议: 一、语言不够简练 课堂授课中,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老师总是要重复一遍正确的答案,建议老师在授课中学生回答正确的地方可以不必再提,以节省课堂时间。 二、教师引导过多 在第一组学生上台演示之后,老师直接分析了实验操作中的细节错误,建议此环节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以加深印 象。 三、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 在演示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时,有位女生实验失败,老师没有给予鼓励并帮助这名女生找出失败的原因,而是让其他同学来帮忙,这样会增加实验失败学生的压力。建议教师对没有成功展示实验的学生多一些鼓励,

初三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

压强 一、填空题 1.物体________受到的_____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斧头、菜刀具有很窄的刃,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个重力等于100 N,边长20 cm的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方桌面的中央,桌子的边长是50 cm,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若用20 N的水平力把它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_____. 5.你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想使你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可以_____,这是因为______. 6.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 7.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 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 N,那么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是_____Pa,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是_____Pa,p2是p1的_____倍. 8.要在0.5 cm2的面积上产生4×106 Pa的压强所需压力为_____ N. 9.用5 N的压力作用在1 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Pa;若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2×104 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变为_____ m2. 10.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压力之比是_____. 二、选择题 11.以下措施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A.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 B.汽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花纹 C.刀刃要磨得很薄 D.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12.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这是因为 A.沙发有弹性把人拖住了 B.沙发对人的压力比椅子对人的压力小一些 C.沙发对人的压强比椅子对人的压强小一些 D.以上解释都不对 13.下列对实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雪上飞机的轮子上装有雪橇主要是为了增加飞机在雪地上滑行的速度 B.图钉的钉帽的作用是为了减小钉帽对手的压强 C.铁轨铺放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列车对地面的压力 D.溜冰时如果发现冰面有断裂的迹象应立即快速翘脚跑开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B.在物体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C.压强一定时,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就越小 D.要减小压强可以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物体的受力面积

九年级物理:压强(教学参考)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压强(教学参考)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相继学习了一些力的知识,今天老师想找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来讲台上比比力气,谁愿意上来呢?(比赛规则是每人一枚图钉,一块木板,看谁先钉进去谁为胜。女生拿的图钉有尖,男生的则无尖)(比赛结果是女同学先钉进去,全班学生都很吃惊) 请同学们观察并讨论一下为什么会是女生获得胜利呢?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表你们的观点。(教师补充:结合上面的事例点出什么是压力和受力面积) 问题: 其实上面的问题就是关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老师和你们现在就共同探讨一下这些问题,好吗? 二、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2.小组展示 3.小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和_____有关 三、压强 既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那么如何来表示这一

压强优秀教案课程.docx

9.1压强 湖北省大冶市还地桥镇中学刘顺才 【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课标解读】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课标将该知识点定位在“理解”层次,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对于压强知识,学生几乎是一无所知,虽然压强的概念学生非常陌生,但压强的实例在生活中却很广泛,素材非 常丰富。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来看,只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和理解压强都将变得容易。也为 后面液体﹑气体压强和流速与压强的学习打下基础。 2.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属于“了解”层次,是巩固压强概念和深入学习的需要,同时更是 为了让学生能把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教学内容】 会运用压强公式和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压力、会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探究知道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运用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计算。 【教材分析】 《压强》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与浮力》的第一节。本节 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思想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 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 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本节教材从 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 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 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 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 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理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的概念,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并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 1. 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设计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与知识并重。 【教具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鸡蛋、缝衣针、砝码、磁条等。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气球、短铅笔、海绵、橡皮泥、小桌、钩码等。 【教学过程】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压强浮力经典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压强和浮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6分) 1.站在地面上的小明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变为最小,他应该() A.抬起一只脚 B.走动 C.坐在地面上 D.平躺在地面上 2.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C.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D.饮料吸管的—端做成尖形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自来水笔吸墨水 B.用吸管吸饮料 C.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D.高压锅煮饭 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5.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即将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 样做是因为() 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 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 6.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 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7.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 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 8.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 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9.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 )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10.下列属于利用浮力升空的是() A.飞机 B.热气球 C.风筝 D.火箭

《浮力》观课报告

观看《浮力》一课视频,有以下几点心得: 浮力在整个初中物理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考的热点和难点。这一节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新课程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学中,教师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来做演示实验和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他们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 本节课的优点 1、创设情境 这节课注重从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比如,教师利用鸡蛋的浮沉,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很好的创造了学习认识浮力的环境,再通过学生活动:将乒乓球按入水中,说出你的感受,这时通过实验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2、注重探究过程 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潜能,从而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益。还有如介绍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怎样利用认识浮力,如何实现浮沉的等,通过一系列引导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其浮沉的原理,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3、本节课的亮点 乒乓球在瓶底不受认识浮力的实验设计;探究实验的引入等 三. 本节课的不足 语言的精炼上和精选题型上下功夫,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总之,本节课从课标到课件设计再到实验配合教学,整个教学设计合理,做好了环环相扣,自己在观看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教法学法上的精髓,更是对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楷模,特别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拘泥于教材、教参,而是发掘教材以外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实验,来完成课堂教学,这一点非常难得。 这节课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的,学生学习热情很高。老师将全班学生进行了分组,每位同学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

九年级物理1421液体的压强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二、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压强的方向。(2)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3)认识连通器,(4)知道生活中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练习使用类比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理解.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建立模型,推导公式。 教学过程: (一)学生观看课件和演示实验。讨论给你的启示: 1、课件:潜水艇下潜。 2、演示: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上述现象说明:(1); (2); 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二)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教师简介:我把手指压在橡皮膜上,在右侧的“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看到“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压强)。 问题:用手压时,如果高度差不变,说明,怎么办? (3)演示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演示2、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演示3、不同深度的压强 演示4、不同液体的压强 (4)分析结论:;

(三)液体压强的大小 1、读课本P82填空: 问题:液体内部某一深度的压强有多大? 分析:要知道液体某一深度竖直向下的压强有多大,可以设想在此处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这个平面上方有一段夜柱,深度为H,面积为S,密度为P 液柱的体积 V= 液柱的质量 m=V P= 液柱的重力 G=mg= 平面上受到的压强P=F/S= 2、从P=pgh可知:(1)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液体的有关。 (2)液体的与液体的面积、体积、重力、质量等;(选填“有关”或“无关”) 3、自学例题分析:(课本例题------------注意解题格式) 反馈练习: 1、P80,现象,说明 2、P82,工程师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课堂小结:学生交流讨论学到了什么? 作业: 1、液体压强的规律是 2、P85,1——4 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实验: 1、公式推导: 现象分析: 2、例题 结论:三、连通器 1、定义: 2、特征: 3、生产、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理解了液体压强的公式,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学生兴趣浓厚,效果好。但是教师若能将液体的深度的含义重点强调一下,帮助学生理解,效果可能会更好。

《压强》观评课报告

《压强》观评课报告 本节课老师在教学中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加强了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证据,合理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学生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亮点:1、通过设计实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做到由浅入深,一步步的深入,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又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老师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 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巩固和理解。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含练习题)

压强与浮力(含练习题)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只有在特殊时,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水平面)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时通过观察泡沫塑料凹陷程度,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2)比较甲、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比较乙、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4)在此主要应用了__控制变量_法 (5)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__压强__ 3、压强 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公式:p=F/S 变形式:F=pS和S=F/p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应用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4、压强的计算 实验中小桌重2N,砝码重10N,桌面面积为0.02cm2,泡沫塑料的面积是0.03cm2,图丙中小桌对泡沫塑料的压强是多少 二、液体的压强 产生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决定因素: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大

三、气体的压强 (1)大气压是存在的 (2)大气压的测量 A、托里拆利测得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B、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105 Pa (3)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4)气压对沸点的影响 气压增加,沸点升高; 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管内有少许空气,水银柱高度将改变,实验结果偏小 1、玻璃管倾斜,液柱变长,但竖直高度不变,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2、玻璃管上提,液柱不变,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3、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4、玻璃管的粗细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四、浮力及应用 (1)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 F浮=F 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侵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F 浮=G排液=ρ液gV排; (4)计算浮力的方法:a) F浮=F向上-F向下(压差法) b) F浮=G排液=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法) c) F浮=G物-F示(称重法) d)F浮=G物(平衡法) (5)物体的浮沉条件: (6)浮力的应用:轮船(排水量)、潜水艇、气球和飞艇 1、轮船从海里航行到河里,它() A、受到的浮力变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小, B、受到的浮力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C、受到的浮力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D、受到的浮力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 2、弹簧秤上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弹簧秤示数为1.47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示数为0.49N,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是(0.98)N,若去掉弹簧秤,把物体放入水中,物体将(下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3、一个自重为2.2N的薄壁容器, 容积为1L, 底面积为200 cm2, 高为20 cm,放在水平地面上装满水。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4、体积为3×104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1)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2)该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 5、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14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N(ρ铜=8.9×103kg/m3, g=10N/kg)。 求:(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压强-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压强》 海南侨中李旺义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画压力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Pa”。 (4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公式 2、难点:(1、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压力的关系 (2、应用压强时,正确认识公式中的压力和受力面积 三、教具 教师用:多媒体、气球、针、钩码等 学生用:海棉、小桌子、橡皮泥、细线、钩码、小木块、弹簧测力计等 四、教学方法:学生实验,类比法,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个节目——心口碎大石。 生:观看表演,产生疑惑。 师:为什么石头碎了而人却没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压强,相信不久之后你们会解开这个迷。 (二进行新课 1、压力 师:我们首先来观察几个实验。 (1、钩码压塑料板。 (2、图钉按进木板里。 (3、木块放斜面上。 请三位同学上去分别画出三个力的示意图,确认示意图无误后,请学生归纳这三个力有何共同点。生:方向都是与受力物体表面垂直的。 师:很好,在我们物理学中把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板书压力定义,压力作为一个力也有三要素,请同学一起回忆力的三要素。 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那么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又如何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它的方向和作用点。 生: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 师:那么大小呢?请同学们分析一下钩码对塑料板的压力大小。

压强观课报告

压强观课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压强》观课报告 本节课,段晓珍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证据,合理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 回顾整堂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活动开展顺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理解了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运算。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1.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一个小游戏,来导入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没有揭示谜底,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非常好。 2.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体现了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独特魅力,6人一组,学生搭配合理,做实验时,全体学生都站立进行,也符合实验规范。 3.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做到由浅入深,一步步的深入,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在讲解例题时,通过让学生板演例题,师生点评,规范了解计算题的步骤。 4.通过揭示导入新课时的游戏谜底,自然引入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过度自然在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讲解中,从公式P=F/S、生活现象出发,

并结合实例分析、运用来巩固。在总结时注意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学过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进一步落实“生活——物理——社会”。 5.讲练结合好,每一个知识点后都紧跟练习题,能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二、今后改进措施: 课堂上要学会关注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学生,把学习的过程真正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并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 1、在教材分析中,对于压力大小的讲解花的时间过少,可以增加物体不同放置情况下的压力大小比较,适当的知识拓展有利于一些优秀学生的有效学习。 2、在本节课可适当再增加压强的公式运算,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压强概念的知识。

九年级物理《压强》测试题(含答案)

压强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力是( ) 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 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C.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 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2.下列做法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 C.刀钝了用磨刀石磨一磨 D.将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砖由平放改为竖放 3.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 )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4.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 ) A. 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B.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 砖的密度减小一半 D. 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 5.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A向右移动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对桌面的( ) 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6.下列物体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 A.水壶 B.涵洞 C.喷雾器 D.船闸 7.如图所示中的四种河堤的设计中,最不合理的是( )

8.两个容积相等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装入质量相等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是( ) A. 相等,相等 B.不等,相等 C.相等,不等 D.不等,不等 9.一封闭容器装满水后,静止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1、P1;当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静 止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2、P2.则( ) A.F1=F2,P1>P2 B.F1=F2,P1F2,P1=P2 D.F1

九年级物理压强单元练习题

甲 乙 图5 九年级物理压强单元练习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 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 .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 .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 2(宿迁).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 .木桶的粗细 B .木桶的轻重 C .最短的一块木板 D .最长的一块木板 3(德州).王静全家“五一”去旅游,在宾馆见到一支旅行用的牙膏(如图1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 .新买的整支牙膏受到的重力是0.03N D .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 4.(2011柳州)图3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圆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 a 、b 两个实心正方体,b 的边长是a 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 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pa :pb=1:8 B .pa :pb =1:4 C.pa :pb=l :2 D .pa :pb =1:l 5.(11天津)如图7,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 、B 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 :ρB =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 :P B =1:3.则( ) A.它们的高度之比h A :h B =2:3 B.它们的高度之比h A :h B =3:4 C.它们的质量之比m A :m B =2: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 A :m B =1:3 6(2012?湖南株洲)如图5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B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11兰州)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 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 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cm ,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8,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 图1

2010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教案 压强和浮力 (附历年真题例题分析+随堂练习)人教版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5)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难点:(1)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三、知识梳理 压力 压强 F 固体压强P= S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定义 产生原因定义 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方向适用范围 F浮>G物上浮漂浮 物体浮沉条件 F浮

浮力密度计 应用潜水艇 轮船 气球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压力是指垂直压力物体表面的力。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作用面和作用点:接触面表面 3、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压强的计算公式:P= S F ,其中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P表示压强。国际标准单位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 5、增加和减少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 二、复习内容 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 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⑸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2)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由于物体间的挤压形变而产生的,施力物体是施加压力作用的物体,受力物体是被压物体。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撑面,由于物体支撑面有不同的方向,所以压力也有不同的方向。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初中物理压强评课稿

初中《压强》评课稿 在听了张老师《压强》一课后,笔者进行了以下分析。 1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引入——以多媒体展示图片的形式创设了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 (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李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从而引导学车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或者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显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4)规范化。李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课件只能展示教师预设的教学资源,而课堂是动态的,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 3 改进意见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我的改进建议。 (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的方便和安全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关于压强的例子随处可见,我建议可以用细线和细绳来比较切割肥皂的难易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对压强表达式中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巩固和理解。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铅笔实验,我认为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改为先让学生体验实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 (4)在学生提出猜想时,老师不应该对猜想带有过多的指向性痕迹,否则探究性实验就可能变成验证性实验。我在上这节课时,就有的同学提出压力作用的效果可能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等可能。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多种猜想之后,老师在从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因素有关部门因素和无关因素等方面逐步筛选,确定探究的课题。不能因为教师的种种原因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5)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交流和合作,使一些现象更加的直观和明显。如学生实验中海绵的形变效果不明显,可以选择质地松软的体积更大的海绵块,并且在海绵的侧面画上一些黑白相间小格,通过格子形状变化的情况来显示出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 Pa );F :牛顿(N )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 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 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

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 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1)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 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F=G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F=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