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2015-01-07洛阳水泥设计

面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盘点2014年以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水泥、平板玻璃为代表的建材传统产业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征,有利于我们把握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顺应和适应新常态,加快建材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征

从国家统计局已公布的数据分析,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无论是增长7.4%还是增长7.5%,都将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长速度,低于亚洲金融危机后1999年7.6%的年增长率,也低于金融危机后2009年9.2%的年增长率。201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预计在15%左右,是2002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通道以后的最低年增长率。国民经济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放缓,主要受投资驱动的建材工业增长速度随之也大幅度回落,特别是以水泥、平板玻璃为代表的建材传统产业,结束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下面分析一下2014年以来在国民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

水泥、平板玻璃产销量低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已公布数据,2014年9月以后,全国水泥、平板玻璃月产量同比增速都出现负增长。2014年年初,行业内乐观估计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突破25亿吨、平板玻璃产量突破9亿重量箱的情景已绝无可能实现,预计2014年全年全国水泥和平板玻璃产量年增长率都将在2%上下。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的年增长率,低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1998年2.8%的增长率,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4.3%的增长率,是1990年以后,24年以来我国水泥产量最低年增长率。2014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年增长率,也是新世纪以来少有的低增长年份。

商品混凝土和加工玻璃产量仍然较快增长。2014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生产增速虽然回落,但仍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规模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中位于前列。建材工业中多数产业都受固定资产投资驱动,2014年多数建材产品全社会产量无疑也是低速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规模以上建材工业的较快增长,是建材工业的工业化、规模化进程所推动。2014年以来,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数量比2013年又增加了1500多家,规模以上建材企业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背景是在建材工业化、规模化进程中,传统产品规模以下企业数量的减少,产品产量的萎缩,是规模以上建材企业的发展对数量庞大规模以下企业的替代。近年来,随着在全国大中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以后,促进了混凝土生产的工业化和建筑构件的工厂化生产。2014年规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生产工业企业数量将超过4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的商品混凝土产量预计将突破16.5亿立方米,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仍然能保持两位数增长。而随着2014年汽车产量的较快增长,近年来建筑节能玻璃的使用,平板玻璃原片加工率的稳步提高,预计2014年全国技术玻璃产量仍然能保持两位数增长,产量将突破9亿平方米。

新常态下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增长放缓。2014年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抑制了水泥、平板玻璃产量的增长,也遏制了水泥、平板玻璃这两个产能过剩产业持续多年的产能过快增长势头。水泥制造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已持续4年下降,水泥制造业这个昔日建材最大产业和投资最多行业,如今完成投资额已经退居建材行业第五位;平板玻璃制造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也持续两年下降。2014年投资新建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和复产生产线预计在50条左右;关停的新型干法生产线近30条,水泥生产企业数量减少近400家(其中多为年产60万吨以下小粉磨企业),水泥新增生产能力和关停减少能力基本持平,这是水泥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来的第一次。2014年投资新建浮法玻璃生产线不足20条,而同时关停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达到15条以上,关停产能与新增产能相抵,平板玻璃生产能力增长基本停滞。

建材传统产品产业链延伸产品投资继续快速增长。2014年以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技术玻璃制造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投资规模自从2011年超过水泥制造业成为建材投资规模最大产业以后,完成投资额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投资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10%以上。技术玻璃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2014年仍然达到20%以上,投资规模是平板玻璃制造业的两倍。新常态抑制了传统产业产能增长,促进了传统产品产业链的延伸,推进了水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建筑与技术玻璃业的工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也是新常态推进建材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成果。

传统产品效益下滑,下游产品效益稳定。早在2011年,水泥工业经济效益如日中天,当年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1069亿元,吨水泥利润达到35元,新任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水泥利润靠的是销售数量的增加和产品价格的上涨获取的。当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品需求饱和、价格下滑时,水泥、平板玻璃产品赢利模式的弱点暴露无遗。2012年十八大召开前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度小幅回升,带动了水泥、平板玻璃产销增速和价格回升。

全国水泥价格走势在2013年前低后高,而2014年是前高后低,2014年水泥的全年平均出厂价格与2013年基本持平。这得益于在新常态下,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长受到抑制,煤炭需求量增速的下降使长期居高不下的煤炭价格高位回落。据中国建材联合会信息与经济运行部测算,2014年建材企业煤炭购进价格每吨比2013年下降40多元,吨水泥煤耗成本因此减少4元左右,这是2014年水泥产品利润保持平稳的主要原因。

平板玻璃就没有如此幸运,由于近年来平板玻璃生产燃料结构调整,天然气成为平板玻璃生产的最大燃料。2013年5月以后的天然气价格调整,使平板玻璃燃料成本每重量箱上升约3元。由于纯碱制造行业的结构调整,纯碱价格已经走出低谷,2014年平板玻璃企业纯碱购进价格每吨平均上涨40多元,平板玻璃耗碱成本因此每重量箱上升约0.5元。而平板玻璃价格自2013年10月以后则直线下滑,2014年9月份由于成本上升的推动一度止跌回升,但平板玻璃市场的产大于求仍然使价格在年末再度下滑,全国平板玻璃出厂价格全年平均每重量箱比2013年下降3.7元左右。平板玻璃价格的下跌和成本上升的双向挤压,使2014年平板玻璃生产实际上已经全行业亏损。

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包括平板、技术及其他建筑技术玻璃制造3个行业小类)销售收入预计2500亿元,比2013年增长8%以上。其中平板玻璃销售500多亿元,技术玻璃销售近2000亿元,技术玻璃销售额是平板玻璃的4倍。由于技术玻璃的盈利和政府补助(产业扶持、技术改造、新产品科研补助等),预计2014年规模以上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在130亿元左右。由于平板玻璃产品的亏损,2014年规模以上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比2013年下降15%左右。

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销售收入预计将接近1万元,比2013年增长约2%。其中水泥产品销售收入约为7000亿元,增长约1.5%。近年来,由于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约有400多家原水泥生产企业已不再生产水泥产品,改为生产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开采石灰石及骨料生产、矿粉磨制等非水泥产品。由于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更换的年度限制,这部分企业仍然保留在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统计范围内。加之水泥企业生产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混凝土骨料、新型墙体材料、水泥技术装备、发电包括余热发电等收入,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非水泥产品收入已经占全部收入近30%,其中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收入约占15%。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预计800亿元,与2011年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盈利高峰相比,水泥销售数量增长的停滞和吨水泥利润的下降,让水泥产品盈利风光不再。目前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中直接来源于水泥产品销售利润约占80%;商品混凝土等非水泥产品利润约占10%;增值税返还等政府补贴收入约占10%,约80亿元。

从水泥和混凝土及水泥制品行业综合来看,水泥下游产品销售收入应该在2012年前后已经超过水泥产品收入。预计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首次超过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成为建材工业最大产业。这在中国水泥工业和建材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水泥、建筑技术玻璃企业国际化开始起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水泥、建筑技术玻璃企业对外经济贸易一直停留在产品出口贸易上。2006年是我国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高峰,当年出口水泥和水泥熟料3613万吨,也仅占当年全国水泥产量的2.9%。2014年全国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预计1400万吨,比2013年下降2%。2014年我国建筑技术玻璃出口量预计近500万吨,与国内庞大平板玻璃产能相比,建筑技术玻璃出口占平板玻璃产量比重多年来一直徘徊在11%左右。水泥、建筑技术玻璃出口对建材传统产品的拉动刺激作用持续衰减。

近两年我国已有水泥、建筑技术玻璃企业开始国际化进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则强化了我国水泥、建筑技术玻璃企业“走出去”的主动意识。华新水泥继2013年塔吉克斯坦亚湾项目投产后,2014年开工建设塔吉克斯坦第二个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收购、控股柬埔寨卓雷丁水泥有限公司;海螺水泥印尼南加海螺项目2014年顺利投产,缅甸项目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福耀玻璃俄罗斯卡卢加州汽车玻璃项目完成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配套资质认证,进入转产切换阶段,美国俄亥俄汽车玻璃项目完成企业注册等前期工作,购买PPG公司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计划进行升级改造成两条汽车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在国内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背景下,建材产业资本的“走出去”,顺应了在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历史性潮流。

水泥、建筑技术玻璃企业经营状况两极分化。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传统建材产品需求旺盛,价格高企,企业无论优劣都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差别只在于盈利的多寡。而当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品需求饱和,价格回落低迷,部分竞争力不强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从2014年水泥大企业集团生产运营状况来看,部分企业能力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多数企业与全国情况相同,部分企业能力利用率不足70%,个别企业低于60%。据对已披露的前三季度水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统计,6家水泥企业亏损,3家企业盈利下降,同时部分企业利润增长幅度在50%以上,某企业集团一家的利润总额就占同期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的1/5。从建筑技术玻璃企业上市公司情况来看,7家企业利润下降,3家企业利润增长,某企业集团一家的利润总额也占同期规模以上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利润总额1/5。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相同市场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别,折射出现阶段我国水泥、建筑技术玻璃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异,企业竞争力的差异。

建材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

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建材工业包括其中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必须加快改变的是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水泥、平板玻璃产业结构调整。

按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2010~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只要在7.2%以上,到2020年即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目前拉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因素来看,消费和投资拉动作用都不可或缺。要保证我国国内生产总值7.2%以上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应该在15%上下。2014年我国全社会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超过50万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达到35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保持在15%左右,年完成投资额增加量将在7.5万亿元以上,建筑安装工程增加量在5万亿元以上。按建筑安装工程对包括钢材、水泥在内的建材产品消耗计算,建材产品需求量年增长量在2万亿元以上。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投资增速拉动的建筑材料需求绝对数量仍然可观。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对未来建材工业包括其中传统产业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必须加快转变建材传统产业发展方式。在对未来建材工业包括其中传统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下建材传统产品需求相对饱和,今后若干年内建材传统产品需求的低速增长将常态化。建材传统产业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水泥、平板玻璃的短缺,对建立现代建材工业的渴望,水泥、平板玻璃几乎是建材产品的代名词。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说到建材工业的发展,就是水泥、平板玻璃工业的发展;水泥的发展,就是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的增长;平板玻璃的发展,就是浮法玻璃原片产能的增长。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水泥、平板玻璃生产能力已经大幅度超过需求。面对新常态,我们原有狭隘的发展观念应该与时俱进。

继续推进传统产品产业链延伸发展。水泥工业的发展,应该包括以水泥为基料的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平板玻璃工业的发展,应该包括加工玻璃的协调发展。纵观国际性大水泥集团公司和玻璃集团公司,水泥集团公司业务范围无不是涵盖混凝土、水泥制品、骨料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玻璃集团公司业务范围更是涵盖多种加工玻璃。而且水泥延伸产品和服务收益大于水泥产品收益,加工玻璃收益更是远远高于平板玻璃原片收益。从2014年我国大水泥和大玻璃企业集团经营状况来看,凡是淘汰传统落后产能走在行业前列,率先实施产品升级,实施差别化、多样化经营的企业,已经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销售规模虽然超过水泥制造业,但从水泥产量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化产品比例来看,从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来看,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工业化尚未完成,还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品发展。我国加工玻璃的发展,在对平板玻璃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早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工业化进程。而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工玻璃销售额虽然超过平板玻璃原片,但多数加工玻璃产品技术档次低。

2014年建筑技术玻璃行业经济运行质量不佳,除了平板玻璃业务亏损以外,加工玻璃发展遭遇技术发展瓶颈,盈利能力弱,部分企业加工玻璃业务亏损也是重要原因。2013年康宁公司在我国北京投产的一条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生产线,投资额56亿元人民币,凸显我国在加工玻璃技术和资金投入与国际玻璃公司的巨大差距。

我国每年还需进口30多万吨加工玻璃,价值50多亿美元。我们必须加大建材战略性新兴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任何新技术、新产品都有技术积累过程,对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新型墙体材料业,同样也应未雨绸缪,研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品。企业今天对战略性新兴产品研发投入,就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如果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认识和行动,我们就将犯历史性的错误。

加快推进水泥、平板玻璃生产和减排技术创新。目前我国水泥、平板玻璃多数产能的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是不争的事实。新常态下水泥、平板玻璃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不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两极分化,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之间生产技术水平的差距,是先进与落后产能之间单位生产成本的差距。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传统产品过去的发展主要是靠产能规模数量的扩张,新常态要求传统的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2014年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增长的停滞,表明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已经进入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阶段。2014年关停的近30条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中,大企业集团占6条。在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加

大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中,部分建筑玻璃企业仍然能保持良好的经济运行质量,是因为这些企业已经经历过主动自我淘汰落后和同质化产能的阵痛。水泥、平板玻璃企业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加速淘汰置换企业落后和同质化产能。

面对新常态下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水泥、平板玻璃企业必须加大“二代”技术研发力度,使我国水泥、平板玻璃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推动水泥、平板玻璃产业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使企业自身在新常态市场竞争中具备技术领先优势。实现我国水泥、平板玻璃产业资本“走出去”的前提基础,也是我国水泥、平板玻璃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

加快形成全国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我国水泥、平板玻璃市场虽然形成较早,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企业之间竞争力和单位成本差异,我国目前水泥、平板玻璃市场仍处于依赖销售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的初级阶段。

2014年全国水泥、平板玻璃价格的一路下滑,清楚不过地显示了当前我国水泥、平板玻璃市场的不成熟、不规范。水泥、平板玻璃市场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行业之间封锁和利益集团藩篱,加快形成全国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水泥、玻璃企业应该自觉融入丝绸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打通水泥、平板玻璃经济协作区的联系,按资源、能源、市场各要素的优化配置,协调、定位各地区和企业发展。通过建立全国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形成以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全面促进提升我国水泥、玻璃企业的竞争力。中国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多年雄居世界第一,而没有一大批通过有序规范市场竞争脱颖而出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水泥、玻璃企业,中国的水泥、平板玻璃工业是不可能实现引领全球建材工业发展潮流的。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方向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方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国内经济在平稳发展的同时也到了一个过渡期,即经济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应当制定出适应于当前经济环境的战略目标,从而得以在经济新常态下持续有效的进行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发展策略和方向 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即使是经济放缓,我国经济增长和其他国家相比也是极为快速的,在这种相对放缓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更稳固且健康,并且过去我国经济飞速增长所带来的利与弊,也可以通过增长放缓来看的更透彻,毕竟速度太快是看不清“景色”的。 进入经济新常态后,也同样给企业发展带来了相应的机遇,虽然市场相较之过去有了巨大改变,但这些改变也代表着机遇的到来,企业应当正确的认识新常态,应当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把握经济新常态对企业的影响,加深对经济新常态的了解,掌握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调整和发展规律,谁能够先适应经济新常态,谁就能把握住新常态所带来的机遇。 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企业必须抛弃掉原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所制定的战略方针,如果依然死盯着过去的经验而不

去做改变的话,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企业想要发展,就必然要根据经济新常态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其调整重点应以市场需求为准。企业还应当时刻关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以做到深入了解经济新常态,再根据所了解的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与市场导向来确认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更温和的持续发展方式 相对于过去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来说,经济新常态是一种更为温和的持续发展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一直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速度进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这种爆炸式发展速度的一些弊端,如环境被严重污染;资源消耗过大甚至是浪费;产业结构出现失衡现象等等,在这种前提下,经济新常态这种放缓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巩固我国经济体制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提供了更温和、健康的增长方式,用增长来促进发展,又通过发展来促进增长。 二、市场需求调查必不可少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想要得到健康、稳健的持续性发展,市场需求的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是离不开民众直接或间接支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因为经济爆炸式的发展,带动了各种各样企业的蓬勃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生活的要求也同样越来越高,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以贴合民众的

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与风险防控

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与风险防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动力切换、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201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调结构、促改革以及化解以高杠杆、泡沫化为特征的各类风险方面不断加大政策力度,为金融体系长期平稳健康运行奠定了基础。同时,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迫切需要金融业主动适应新常态,逐步转变发展模式。而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经济金融领域多年来积累的各类风险逐步显性化,特别是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使金融体系内风险传染性、市场波动性加大,金融风险诱发因素、表现形式及传导途径日趋复杂,对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金融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需要金融业转变发展模式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但从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进入“7时代”。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增速为7.4%,创1990年以来最低。理论研究表明,银行业的利润效率与经济增长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强相关,[1] 特别是我国银行业业务结构相对单一(2014年商业银行贷款占全部资产的50.1%,存款占全部负债的 78.6%),银行业经营呈现明显的顺周期性,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整是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保持了年均近20%的增长速度,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为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2009年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达到26.3%的峰值。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张宇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5日10 版)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增长速度的变化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新的取向。 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随着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高增长难以为继。从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看,在新常态下,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适应这种转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使中国经济大船能行稳致远。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仍然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富有前景的增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此,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必须保持6.5%以上,这样才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是有充分条件的。我国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条件下,要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调控政策,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经济结构的优化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趋势加快。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2013年后消费贡献率增幅明显,由2013年的50%增长到2015年上半年的60%。同时,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网上购物、定制消费等方式广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逐步展开,新的商业机会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方面,2015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9.5%。2011—201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1.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和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城乡结构方面,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近2000万人。区域结构方面,中西部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重庆、贵州经济增速领跑其他省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不断拓展着区域发展新空间。 经济结构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多年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产能过剩化解,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十三五”期间,必须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寻找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新战略

寻找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新战略“ 2015 年,世界经济将延续温和复苏态势,我国将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基本稳定,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但宏观经济总体面临下行压力,市场、环保对行业的制约将更加明显。我国钢铁工业将迎来‘深化内部改革、促进转型发展'的‘全面推进年' 。”日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在谈到2015 年钢铁行业的运行形势时指出。 生产增速回落钢价、投资下滑出口增加 2014 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国内需求增长趋缓的影响,钢铁行业继续面临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但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是钢铁产量增速明显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4 年,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23 亿吨、7.12 亿吨和11.26 亿吨,同比分别增长0.9% 、0.5% 和4.5% ;平均日产粗钢225.4 万吨,虽然日产水平仍显偏高,但生产增速大幅回落。 二是钢材价格持续下跌。2014 年,受钢材需求疲软、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钢材价格呈现不断下跌的态势。据钢协监测,截至2014 年12 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3.09 点,同比下降16.05 点,降幅为16.19% 。全年除了4 月份和10 月份价格略有回升外,其它各月均呈单边下行态势,且各月价格指数均低于上年同期,反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三是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降。2014 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3 年同期下降3.8% ,其中黑色矿山投资同比增长2.6%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投资同比下降5.9% ,在上年回落的基础上继续下降。这说明国家严控新增产能项目取得了一定效果。 四是钢材出口大幅增长。2014 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9378 万吨,同比增长50.5% ;累计进口钢材1443 万吨,同比增长 2.5% ;进口铁矿石9.33 亿吨,同比增长1 3.8% 。虽然出口数量增幅较大,但出口价格下降也较多,与2013 年同期相比,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下降11.5% ,进口价格上涨2.5% 。 行业效益好转不同企业分化 2014 年,钢协会员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钢铁行业总体运行情况较为平稳,但整体经营形势较为严峻,企业间经营状况有所分化。 实现利税、实现利润同比均保持增长,亏损面和亏损额也出现下降。2014 年,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前10 名盈利占全部盈利额的60% ,其中有7 家企业实现利润保持增长;亏损前10 名的企业亏损额占全部亏损额的90% ,其中4 家企业由盈变亏、2 家企业同比增亏。钢铁企业间经营状况分化加剧。2014 年,会员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0.85% ,同比提高0.26 个百分点。屈秀丽指出:“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虽然同比有所上升,但仍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 主营业务利润大幅增长是企业盈利状况改善的主要原因,同时投

物流市场竞争特点分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物流市场竞争特点分析 系部经济管理系 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惠焕焕 班级09物流管理1班 学号0905360106 2012年05月

目录 摘要 (3) 前言 (4) 一、我国物流业市场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4) 二、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4) (一)世界物流业强手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4) (二)物流管理观念落后 (5) (三)我国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综合经营状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日益融入WTO 体系,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必将在我国得到空前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物流市场的不断扩大,物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发展和建立强势的物流产业是各地方政府正努力追求的,但如何才能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物流体系,使其不仅能满足本地区经济对物流的需求,而且可以为更大的区域服务,甚至成为全国物流网络的枢纽,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动力,从近年来各地方政府提出的各种“口号”来看,确实存在着“虚热”,存在着“盲目”,存在着“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物流业的顺利发展,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区域物流存在和发展的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 关键词:物流市场竞争特点

物流市场竞争特点分析 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不断开放国内市场,拥有雄厚资金、成熟管理模式的国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提高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物流业市场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服务业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血多企业是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功能单一,服务意识淡薄,技术设施落后,网络体系不健全,还未形成稳定的供应链。近几年,随着物流热升温,物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1年仅北京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这个数比前几年的综合翻了一番;上海市截至去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形成了一批声誉、效益俱佳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深圳海福公司,珠海九川物流等。同时,物流企业的构成情况有了显著变化,除了传统企业转型而来外,还有外资企业,如深圳的新科安达,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但人力成本较高;还有民营经济,如宝供物流,体制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管理和成本上也自有特点;还有从大型企业分离出来的物流公司,如从美的集团分离出来的安得物流公司。这都为物流服务业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物流服务业十分发达的日本、欧美等国家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 二、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中国文明史源远流长,但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却比较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才开始加速,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国民财富的积累,伴随着这一过程,现代化物流企业也应运而生。物流作为一种服务性行业,其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国民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是:世界物流业强手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物流管理观念落后;大多数企业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综合经营状态;第三方物流需求严重不足;物流企业数量多、质量差、专业化程度低,物流业局部市场混乱;专业人才缺乏;重复建设和地方割据现象并存;信息化程度低。 (一)世界物流业强手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2003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增长7.8%,2013年增长7.7%,2014年增长7.4%,今年上半年增长7%。。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即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整体疲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呢?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四个“没有变”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四个“没有变”的科学归纳。这四个“没有变”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那么,四个“没有变”具有怎样的深刻内涵呢? 1、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夏粮产量达到2821亿斤,比上年增产89亿斤,增长3.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比经济增速高0.6个百分点。我国经济仍然处在适度较快的发展区间,同时也是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在目前世界上仍属较高增长水平。伴随着7%经济增长率的是物价、就业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缓解资源环境和物价上涨压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由此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大格局。 从国内看,7%的增速在改革以来的增长史中不是最低,而属于“中高速”,虽然与前36年年均10%的“高速”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是比只有“周期性调整”而无“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重叠”的1989、1990年年均不足4%高出了3个百分点。尤其是,在经济规模按不变价格计算今年上半年比15年前同期扩大了60倍左右的基础上,实现一个百分点增速的经济内涵容量要比以往大得多。 从国际看,7%增速虽然略逊于处于规模小、基数低发展阶段的印度经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均为中国的1/5)的增速,但是远超世界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

新常态下企业降本增效的途径和方法

新常态下企业降本增效的途径和方法-------学习熊董事长新春团拜会上的讲话体会2015年2月15日,银亿集团熊续强董事长在集团公司新春团拜会暨先进表彰大会上作了题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加强管理狠抓效益实现银亿集团在新常态下的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总结了2014年度主要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布置了2015年度主要任务,提出了今年工作的主要措施。 为了紧密围绕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部署,结合国泰公司的年度目标任务,有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熊总的讲话精神变为我们的具体行动指南,熊总特别强调要加强成本控制,要实现对项目开发全过程的成本有效控制,要大力精简富余人员,大幅压缩三项费用,根据我矿情况,我深刻体会到: 企业是我们员工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应把企业当家,事事为企业着想,时时刻刻精打细算,不断挖潜增效,节能降耗,为企业健康发展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思想上我们应真正认识勤俭的重要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增强居家过日子的观念,学会为企业控制生产成本,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有省一分是一分的节约意识,持之以恒,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并养成及时行动的好习惯,认真持续地把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当作增加企业效益的一种途径坚持下去。 勤俭是美德的一部分,节约是日常工作的常识,它不需要有强烈的决心,只是每天从手头的工作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

一度电,一缕纱,一张纸,一颗螺丝钉,从而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当前,做好节支降耗工作,就是讲大局,或许,面对这样一项难度不小的工作,有诸多这样那样的实际情况。但是,面对企业利益,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才能闯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为积极应对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和不断增强的经营压力,更好地深度挖潜,降本增效,配合全矿各部门实现各项任务目标,宝华煤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突出科学管理、突出增收创效、突出节约挖潜为重点,把全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降本增效,从我做起”上来,积极主动开展“降本增效”活动。 一是宣传动员重实效。紧密结合形势任务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召开“降本增效”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迅速将此次活动的相关要求及时传达到位,分别组织召开了班子会、管理人员会、职工大会,层层宣传、逐级动员。教育引导职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和“节约就是增效,浪费就是损耗”的理念,把形势向职工讲透,把问题摆在桌面,把家底向职工交清,把任务指标向职工亮明。通过宣传活动真正将活动精神宣贯到每一名员工,不断增强了职工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和效益意识,切实激发了职工参加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全矿职工群众中迅速掀起了“抓管理、练内功、降成本、保增长、促发展”活动热潮。 二是多措并举重实际。成立“降本增效”活动领导小组,按照矿及各部门制定的降本增效责任目标和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可控成本核心要素,配合各单位对一些关键性指标,降本增效中的“瓶颈”和“短

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与思考

对XX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与思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有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于XX市而言,与过去高速增长“常态”相比,新常态下XX市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有望保持引领态势,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主要动力转向主要依靠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经济结构正发生新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作用更加凸显。 一、因势而谋,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随着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XX市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逐步显现。新常态下,全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处于平稳合理区间,主要指标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新的发展动力不断集聚,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发展势头向好,转型创新成为新常态下最大亮点。 (一)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新常态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更加多元,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X-XX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0.9亿元,同比增长4.0%,增幅提升2.1个百分点。传统农业平稳较快增长。粮食生产平稳增长,产量达248.5万吨,增长1.8%,扭转去年下降局面;主要经济作物较快增长,油菜籽产量7.6万吨,增长4.7%;蔬菜产量573.6万吨,增长7.1%。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今年全市开工现代农业产业项目16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14000家,农产品加工业总销售收入突破1300亿元,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收入达41.6亿元,接待人数达2300多万人次。

(二)工业发展活力增强。新常态下,虽然传统工业增速有所放缓,但新兴产业支撑明显增强。今年以来,面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9月以来工业增速持续回升,X-XX月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728.77亿元,同比增长12.0%。多数行业增长较快。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多数行业快速发展,其中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增长30.0%,汽车制造业增长27.7%,医药制造业增长26.4%。工业结构继续优化。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全市新兴行业发展较快,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7.1%,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过渡依赖烟草和工程机械的状况有所改善。产业集聚水平提高。园区工业增长较快,发挥了工业经济主战场的引领作用。X-XX月,全市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613亿元,同比增长13%,高于全市水平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1百分点,改变了去年一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状况。 (三)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新常态下,房地产投资逐步回归理性,实体经济投资加快,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企业更加注重转型创新。X-XX 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66.30亿元,同比增长18.3%。主要领域投资较快增长。随着城市建设以及工业项目落地推进,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8%,工业投资增长21.6%。房地产投资稳步回升。受国家和全省出台房地产政策利好,10月以来降幅收窄,X-XX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275.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8%;X-XX月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34.61亿元,同比增长17.4%,5月以来增速稳步回升,显示房地产市场在低迷中有所回暖。民间投资增长加快。X-

金融风险管理论文选题

金融风险管理论文选题 金融风险管理就是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衡量和控制风险及回报之间的得失。金融风险管理这个词汇是金融语言的核心。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以下是113个整理好的关于金融风险管理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金融风险管理论文题目一: 1、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分析 2、浅析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及对策 3、基于FRM认证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 4、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5、我国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探究——基于博弈分析角度 6、当前金融环境下金融风险管理探究 7、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8、金融稳定与金融风险管理专栏介绍 9、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10、探究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11、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 12、探究金融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13、基于服务生态圈的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14、金融安全视角下的金融周期与金融风险管理 15、大数据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6、“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战略对策 17、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18、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19、关于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管理探析 20、“三农”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以“希望金融”为例 21、基于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22、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23、大数据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4、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策略探析 25、基于风险价值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风险管理论文题目二: 26、新时代的金融风险管理 27、从金融风险管理看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 28、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管理浅析 29、探索金融网贷下的金融风险管理 30、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中金融工程的应用方式 31、防控金融风险背景下的投行风险管理 32、浅析金融风险管理及其发展趋势

市场与竞争分析 (1)

三、市场与竞争分析(Analysis of market and competition) 根据口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我们分别从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和产品综合情况三方面对产品的市场现状、目标市场、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四个方面的总体环境描述。 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分析包括五个方面: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2、买房讨价还价能力;3、卖方讨价还价能力;4、替代品威胁;5、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市场竞争分析图 产品综合评价(swot分析):从四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估:1、企业的优势;2、企业的劣势;3、机会;4、现存和潜在的威胁。 (一)宏观环境(The macro environment analysis) 政治因素(Political):2017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防治慢病中长期规划(2017至2025年)(以下简称“慢病规划”)是落实《纲要》的又一个文件。在“慢病规划”中明确指出“本规划所称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在策略与措施中提出: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口腔保健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实现预防工作的关口前移;在开展健康口腔专项行动中,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逐步提供口腔预防保健等服务,促进慢病早期发现,并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常规体检内容;开展针对儿童和老年人的个性化干预,加大牙周病、龋病等口腔常见病的干预力度,实施儿童局部用氟、窝沟封闭等口腔保健措施,将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30%以内(到2025年),重视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的指导与干预。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对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发挥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的重要使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准确刻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是新时期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中国工业升级版的大背景,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必须认清的新形势。 工业是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37%至45%之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目前,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工业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处于合理区间依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工业保持平稳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工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战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突出,症结在工业、难点在工业、突破点也在工业。消费方面,只有加快制造业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销售等先进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转型,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支撑消费结构升级。投资方面,近年来工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正在成为投资新热点。出口方面,工业制成品已占全部出口的95%左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就业方面,新兴产业成长与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带动整个就业结构改善。 工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发展实践表明,工业是研发投入的主要阵地,是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整体创新水平。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铁路、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大量创新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创新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即“两个IT”深度融合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只有加速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真正把工业发展动力转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我国工业才能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升,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根本性转变。 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伴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国际经济复苏疲弱态势延续,我国工业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工业运行风险逐步显性化。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发展既要面对旧问题的缠绕,又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对此要有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工业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迅速形成生产力来实现规模扩张,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重视

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第一章第二节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与严峻的市场环境相呼应的是市场竞争的特点也在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企业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发生着变化。认清主要竞争因素的影响力,对于企业管理者充分利用、获取最大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20世纪的市场竞争特点相比,21世纪的竞争又有了新的特点。 1.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国外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例如,AT&T公司新电话的开发时间从过去2年缩短为1年;惠普公司新打印机的开发时间从过去的4.5年缩短为22个月,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强,如图1-1所示。与此相应的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革新换代速度加快。由于产品在市场上存留时间大大缩短了,企业在产品开发和上市时间的活动余地也越来越小,给企业造成巨大压力。例如当今的计算机,几乎是一上市就已经过时了,就连消费者都有些应接不暇。虽然在企业中流行着"销售一代、生产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的说法,然而这毕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一般的中小企业在此等环境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许多企业曾有过一阵红火,但由于后续产品开发跟不上,造成产品落伍之时,也就是企业倒闭之日。 2.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 因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突出,厂家为了更好地满足其要求,便不断推出新的品种,从而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产品开发竞争,结果是产品的品种数成倍增长。以日用百货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75年到1991年,品种数已从2 000种左右增加到20 000种左右,如图1-2所示。尽管产品数已非常丰富,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仍然感到难以称心如意。为了吸引用户,许多厂家不得不绞尽脑汁不断增加花色品种。但是,按照传统的思路,每一种产品都生产一批以备用户选择的话,那么制造商和销售商都要背上沉重的负担,如图1-2所示,超级市场的平均库存,在1985年前后约为13 000 SKU(Stock Keep Unit), 而到1991年时约为20 000 SKU,库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3.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活动的节奏越来越快。其结果是每个企业都感到用户对时间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变化的直接反映就是竞争主要因素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的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到70年代时竞争的主要因素转变为质量,进入80年代以后竞争的主要因素转变为时间。这里所说的时间要素主要是指交货期和响应周期。用户不但要求厂家要按期交货,而且要求的交货期越来越短。我们说企业要有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不仅指产品品种,更重要的是指产品上市时间,即尽可能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例如,在90年代初期,日本汽车制造商平均2年可向市场推出一个新车型,而同期的美国汽车制造商推出相同档次的车型却要5~7年。可以想象,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市场竞争中该有多么被动。对于现在的厂家来说,市场机会几乎是稍纵即逝,留给企业思考和决策的时间极为有限。如果一个企业对用户要求的反应稍微慢一点,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因此,缩短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用户要求,已成为当今所有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4. 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用户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已不满足于从市场上买到标准化生产的产品,他们希望得到按照自己要求定制的产品或服务。这些变化导致产品生产方式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企业开发出一种产品,然后组织规模化大批量生产,用一种标准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这种模式已不再能使企业继续获得效益。现在的企业必须具有根据每一个顾客的特别要求定制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即所谓的"一对一(One-to-One)"的定制化服务(Customized Service)。企业为了能在新的环境下继续保持发展,纷纷转变生产管理模式,采取措施从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转向定制化大量生产。例如,以生

新常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常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飞速前进,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虽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但确实进入了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再追求高速度、依赖强刺激,显然不合时宜,还会耽误未来发展机遇。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解析,得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明确判断。 经济新常态的具体特征是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权威阐释: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到新常态,就不会因为当前经济增速回落、风险抬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而惊慌失措乃至丧失信心,从而能够积极调整心态、采取措施,逐步适应新常态。然而,仅仅适应新常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领新常态。 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突出战略性。新常态是个动态过程,我们不仅要认识、适应,而且最终要引领。也就是说,要在注意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夯实中长期发展基础、增添未来发展新动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

内生动力不足、下行压力较大等突出问题。在采取措施稳增长、保持必要增速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挖掘新的潜力,增添新的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二是创新要实,三是政策要宽。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阐述经济发展新常态后提出八个“更加注重”中,有三个更加注重与创新驱动有关,分别是: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逐步消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大背景下,唯有创新驱动能为中国这样的大国发展,提供新的源源不断动力。放眼环球,美国正在积极推动再工业化,欧洲正在大力推进“工业4.0”,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如果再走过去发展的老路,不仅无法走出产能严重过剩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但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 新常态,意味着我们要与旧有发展模式告别,要求我们要加快打造新的驱动力量。以创新驱动推动结构调整,才能引领新常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经济新常态下汽车服务企业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汽车服务企业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由高速到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汽车市场出现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国内汽车市场已从中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汽车服务企业盈利日益下降,微小企业纷纷倒闭,要扭转当前局面,汽车服务企业面临转型。通过对当前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汽车服务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汽车服务企业需要更新转型理念、及时调整经营模式找到利润增长点。 标签:经济新常态;转型问题;策略研究 1汽车行业发展步入新常态 2014 年,我国首次提到中国经济新常态,着重指出中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基数的迅速扩大,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也呈现出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全国汽车产销数据如下: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是245033万辆和24597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3%和47%,总体的产销量在增长,产销增速比2014年分别下降4个和22个百分点。2016年,中国汽车总体产销量分别是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同比增长145%/137%,高于上年同期112和90个百分点,国家政策推动消费者购买需求增长尤其是16升及以下购置税减半政策促进汽车销量增长比较大。虽然汽车产销量在逐年递增,但是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中国整个汽车行业的销售形势已经不如以前。由于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另外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压力和交通拥堵压力等问题,部分大城市实施了限购、限行政策,同时还有铁路的高速发展和大量电动车、自行车作为补充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产业将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长趋势,而且这种形势可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一直持续下去。汽车市场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服务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2汽车服务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国内宏观经济对汽车服务企业的影响 如何把握汽车产业新常态,如何应对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态势,汽车服务企业应该对接下来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2015年国家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已经调低,2015 年GDP 增长为7%,2016年GDP 增长为67%,有专家预测2017 和2018年有可能确定65%的增长速度,所以整个国家经济减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常态,那么,汽车服务企业的经营策略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便于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态势。随着环境日益恶化和交通拥堵问题的突出,有利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也逐渐退出,一二线城市纷纷颁布限购、限号政策,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产销量的发展速度。另外,随着能源危机和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汽油车和柴油车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节能与环保型汽车成为国际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我国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因此,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新常态下市场竞争特点

新常态下市场竞争特点 1逐步转向质量型 新常态的9大要点中,一个新提法尤其引人关注,就是市场竞争新特点。会议提出,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这说明我国的市场竞争正在从过去的数量竞争为主逐步变成将来的质量竞争为主。以前政府希望企业抓质量,将来变成了企业自己主动抓质量,因为企业知道,没有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将无立足之地,质量的主体积极性将会被激发,这对我国的整个质量建设来说,也是一个好的新趋势。”程虹指出,过去中国常见的“价格战”将来会越来越没有市场,取而代之的必定是质量型、差异化竞争。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就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其实就是质量型竞争的总引擎和总要求。 今年7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与企业家的座谈交流中也强调,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阶段,企业要把质量打造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从过去“拼价格”变为现在的“拼质量”。他要求企业通过严把质量、严格管理,把自己做强做大。 “我国以前市场竞争特点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但现在数量扩展和价格竞争的道路越走越窄,呈现出明显的不可持续状态。以中国出口鞋为例,鞋产品总体出口金额为465.08亿美元,出口总数量为104.63亿双,出口平均单价为4.44美元/双,主要特点是量大价低;2012年中国出口美国18.3亿双鞋,占美国鞋消费量的80%,这说明中国鞋产品对美国等主要市场的数量增长空间已经极其有限,未来中国对外市场竞争必须逐步转向质量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416742689.html,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朱黎明朱宇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生产成本上 升较快、市场需求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转型升级难等主要问题。研究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引领中小企业适应新常态,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新常态对策平台 近年来,池州市把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中小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势头。但与此同时,企业两项资金(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占用持续上升,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面对新常态,池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也正在承受着经济换挡带来的阵阵隐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融资难依然突出。一是企业融资渠道窄。近年来,池州市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面临倒闭的中小企业增多。部分企业归还银行贷款后无法续贷,导致资金紧张。特别在一些商业银行中仍存在着随意抽贷现象,对部分贷款到期企业,要求企业先还后贷,待企业还款后,开始抽贷甚至拒贷,导致企业生产陷入困局。同时抵押担保贷款门槛高、限制较多,表现为实物抵押打折过多(厂房土地抵押贷款额度只有50%左右),设备抵押需要反担保,融资规模仅20%左右。二是担保范围窄。国有的担保公司担保呈三化(银行化、国有化、停滞化)趋势,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均不接受一般性担保公司,不再续签民营担保公司,国有担保公司数量和资金有限,覆盖面有限,且承担违约代偿责任后影响到资本金数量,安全性也难以保障。三是融资成本较高。目前,银行贷款利率要在基准利率上加10%-30%,高的加40%,并且有的还要通过搭售理财产品,使得综合贷款利率更高,一般企业贷款利率均达8%以上。同时由于大部分金融机构目前还实行“先还后贷”的政策,使得很多小微企业在贷款到期时要借高利贷还款,给企业带来非常高的财务成本。四是用地指标限制。部分中小企业多年使用土地的事实已经存在,但土地证、房产证却一直因指标限制难以办理,导致企业融资抵押物不够无法办理,尤其是山区乡镇的小企业反映土地只能租赁,且不能进行企业远景规划和建设,制约企业发展。 2.中小企业用工难日益凸显。一是用工人数不足。企业实际招工达不到企业计划招工的要求,特别是装备制造、服装加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影响较大,如服装、制鞋、针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最高缺口达66.3%。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如石台县天方茶业集团解决县城就业人数260人,但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仅4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鸿凌集团在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