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第一部分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

管理系统

1、概述

1.1系统功能概述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软件:以WINDOWS2000/XP/Vista平台为运行环境,采用VC++开发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监控软件,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0/2003,不仅可以GIS方式显示井下人员的分布的地理信息,还可以采用动态图形方式显示井下人员的实时位置,网络信息传输采用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通过浏览器即可方便管理、查询煤矿井下人员位置信息、实时轨迹和考勤信息。能实时完成煤矿井下矿用分站位置的连续监测、信息采集和处理;存储各种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实时显示井下人员的具体信息;准确查询当前井下作业人员最近位置和实时轨迹。

1.2系统型号及含义

KJ 393

登记序号

矿用监测、控制系统或设备

1.3 防爆型式

系统由矿用本质安全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等型式的设备组成

1.4 环境要求

1.4.1 安装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15℃~30℃;

b) 相对湿度40%~70%(25℃);

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 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且不得结露;

e) 无甲烷、煤尘等爆炸性混合物的安全环境。

1.4.2 安装于井下的设备,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工作温度:0℃~﹢40℃;

b) 相对湿度:≤95%(﹢25℃);

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 在具有甲烷混合物及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

2、系统组成及主要工作原理

2.1 系统组成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主机、备用机各一台)、打印机、避雷器、KJ393-J信息传输接口、KJ393-F矿用分站、KJ393-D矿用读卡分站、KJ393-K 识别卡、KDW28-18矿用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和其它必要设备及系统软件组成。系统各主要设备明细表见附录A。系统组成框图见图1。

图1 系统组成框图

2.2 工作原理

识别卡不断向外发送包含自身身份信息的无线射频信号,当识别卡进入矿用读卡分站监测范围时,矿用读卡分站接收识别卡信息,然后矿用读卡分站通过通信线路将接收到的识别卡信息传送给矿用分站,矿用分站再通过通过通信主线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给信息传输接口,信息传输接口最后将数据转发给监控主机。

当需要呼叫识别卡时,由监控主机将提示信息发送给指定到矿用分站,矿用分站再将提示信息转发给矿用读卡分站,矿用读卡分站最后将提示信息发送给附近的识别卡。识别卡接收到呼叫信息后,根据呼叫信息的内容点亮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向携带者发出提示。

呼叫的信息有四种:瓦斯爆炸、发生火灾、发生水灾、上井。在识别卡上红色发光二极管长亮代表发生瓦斯爆炸,绿色二极管长亮代表发生火灾,红绿灯一起亮代表发生水灾或者上井。

监控主机接收到的全部识别卡信息及时间信息将保存到计算机数据库。保存数据的时间长度由用户决定

用户可以查阅计算机中所保存的识别卡信息,即相应的人员活动信息。

当计算机与某个矿用分站通讯发生障碍时,在读卡分站方式显示界面中会用红色字体给出中断提示,当矿用分站和某个矿用读卡分站通讯发生障碍时,会用红色字体给出断线提示。

3、系统主要功能

3.1 监测

3.1.1 系统应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等监测

功能。

3.1.2 系统具有识别携卡人员出/入巷道分支方向等功能。

3.1.3 系统能对乘坐电机车等各种运输工具的携卡人员进行准确识别。

3.1.4 系统应能识别多个同时进入识别区域的识别卡。

3.1.5 系统具有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每位下井人员携带1张卡唯一性检测功能。

3.2 管理

3.2.1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下井总数及人员、出/入井时刻、下井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

询等功能,并具有超时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人员总数及人员报警、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

3.2.2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出/入重点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工作时间等显示、

打印、查询等功能,并具有超时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人员总数及人员报警、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

3.2.3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出/入限制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限制区域时刻、滞留时间等显示、

打印、查询、报警等功能。

3.2.4 系统具有特种作业人员等下井、进入重点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时刻、工作时间显

示、打印、查询等功能,具有工作异常人员总数及人员、出/入时刻及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报警等功能。

3.2.5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下井活动路线显示、打印、查询、异常报警等功能。

3.2.6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

班组、主要工作地点、每月下井次数、下井时间、每天下井情况等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

3.2.7 系统具有按部门、地域、时间、分站、人员等分类查询、显示、打印等功能。

3.3 存储和查询

3.3.1 系统具有存储功能,存储内容包括:

a) 出/入井时刻;

b) 出/入重点区域时刻;

c) 出/入限制区域时刻;

d) 进入矿用分站识别区域时刻;

e) 出/入巷道分支时刻及方向;

f) 超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g) 超时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h) 工作异常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

i) 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作

地点等。

3.3.2 系统具有查询功能。查询类别如下:

a) 按人员查询;

b) 按时间查询;

c) 按地域查询;

d) 按识别区查询;

e) 按超时报警查询;

f) 按超员报警查询;

g) 按限制区域报警查询;

h) 按工作异常报警查询;

i) 按人员分类查询;

j) 按部门查询;

k) 按工种查询等。

3.3.3 系统具有防止修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存储内容(参数设置及页面编辑除外)功能。

3.3.4 系统具有数据备份功能。

3.3.5 矿用分站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当系统通信中断时,矿用分站存储识别卡卡号和时刻。

系统通信正常时,上传至计算机。

3.4 显示

3.4.1 系统具有汉字显示和提示功能。

3.4.2 系统具有列表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下井人员总数及人员、重点区域人员总数及

人员、超时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限制区域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异常报警总数及人员等。

3.4.3 系统具有模拟动画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巷道布置模拟图、人员位置及姓名、超

时报警、超员报警、进入限制区域报警、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异常报警等。具有漫游、总图加局部放大、分页显示等方式。

3.4.4 系统具有系统设备布置图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矿用分站、电源箱、电缆等设备

的设备名称、相对位置和运行状态(可漫游、总图加局部放大)。

3.5 打印

系统具有汉字报表、初始化参数召唤打印功能。打印内容包括:下井人员总数及人员、重点区域人员总数及人员、超时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报警总数及人员,限制区域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异常报警总数及人员、领导干部每月下井总数及时间统计等。

3.6 控制

3.6.1 报警消音:控制监控主机的报警声音

3.6.2 定员呼叫:呼叫指定的矿用分站和识别卡

3.6.3 全员呼叫:呼叫所有的矿用分站和识别卡

3.6.4 停止呼叫:取消指定矿用分站或者识别卡的呼叫

3.6.5 呼叫状态查询:查询当前矿用分站、识别卡的呼叫状态

3.7 人机对话

3.7.1 系统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以便于系统生成、参数修改、功能调用、图形编辑等。

3.7.2 系统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功能,对参数设置等必须使用密码操作,并具有操作记录。3.7.3 在任何显示模式下,均可直接进入所选的列表显示、模拟图显示、打印、参数设置、页面编辑、查询等方式。

3.8 自诊断

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当系统中矿用分站、信息传输接口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和故障设备,以供查询及打印。

3.9 双机切换

系统主机具有手动双机切换功能。

3.10 备用电源

系统具有备用电源。

3.11 网络通信

系统具有网络接口、将有关信息上传至各级主管部门。

3.12 系统具有软件自监视功能。

系统能正确监视软件中各任务运行状态。

3.13 系统具有软件容错功能。

当出现键盘操作错误,盘片读写错误或打印机没联机等故障时,有故障提示,且不影响整个系统软件的运行。

3.14 系统具有实时多任务功能,对参数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等能周期地循环运行而不中断。

系统能实时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信息,并根据要求能周期地循环运行而不中断。

4、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4.1 最大位移速度

携卡人员的最大位移速度不得小于5m/s。

4.2 并发识别数量

并发识别数量:80个识别卡。

4.3 漏读率

漏读率≤10-4。

4.4 最大传输距离:

a) 识别卡与矿用读卡分站之间的无线传输距离:30m;

b) 矿用分站至信息传输接口之间最大传输距离:10km;

c) 矿用分站与矿用读卡分站之间最大传输距离:2 km;

d) 信息传输接口至计算机之间最大传输距离:5m。

4.5 最大监控容量:

a)系统允许接入的矿用分站数量:32;

b) 矿用分站允许接入的矿用读卡分站数量:8;

c) 识别卡数量:0~8000个。

4.6 巡检周期

系统的巡检周期不大于30s。

4.7 传输误码率:误码率不大于10-8。

4.8 存储时间:

a) 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进入识别区域时

刻、出/入巷道分支时刻及方向、超员、超时、工作异常、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作地点等记录应保存3个月以上。当主机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5min;

b) 矿用分站存储数据时间应不小于2h。

4.9 画面响应时间

调整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其余画面不大于5s。

4.10 双机切换时间

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不大于5min。

4.11 备用电源工作时间

在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控时间不小于2h。

4.12 识别卡电池工作时间

识别卡采用可充电电池,一次充满电后持续使用时间不小于7d。

4. 13 远程供电距离

远程本安供电最大距离2km。

5、软件系统安装说明

5.1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和安装要求

本软件对计算机硬件无特殊要求。原则上只要能正常安装使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均可以使用本系统。但本系统运行的速度会因硬件性能的差异有所差异。建议配置:

5.1.1监控主机:

CPU:PIV2.8G或以上

内存:1G或以上

硬盘:SCSI高速硬盘80G或以上

显示器:显示模式1024*768或以上

打印机:各类支持Windows的打印机

5.2 系统的安装及操作说明

详见第二和第三部分。

使用注意事项

不得改变系统中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元器件的电气参数、规格和型号。

只能与说明书中规定的设备连接使用,与其它设备连接使用时须经防爆检验。

系统中产品应符合GB 3836-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和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的相关规定,防爆产品应取得防爆合格证、安全标志证,防爆关联、配接产品应进行防爆关联审查和检验,取得防爆关联审查检验合格证明。

第二部分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

系统安装

1. 安装SQL Server 2000或以上数据库

以下步骤以安装SQL Server 2000为例进行说明

1.1安装SQL Server2000数据库

1.1.1: 找到PSQL2K_4IN1文件夹,然后打开它,找到AUTORUN.EXE文件,双击

运行它,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安装SQL Server 2000简体中文个人版”,进入如下界面

再点击“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进入如下界面

然后再点击“安装数据库服务器”,进入如下界面

然后再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然后再点击“下一步”,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下一步”,进入如下界面

点击“下一步”,进入如下界面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the usage and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 前言 为规范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充分发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孙继平、彭霞、卫修君、于励民、田子健。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AQ 620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 6210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 209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T 1004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1005 矿用分站 MT/T 1007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 MT/T 1008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 监测井下人员位置,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GPS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GPS 人员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定位管理系统定位管理系统 20132013--0505--0808 制作人制作人::人员定位事业部人员定位事业部

一、GPS人员定位系统概述 合创德GPS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一款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GPS人员 管理系统 , 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RS移动通讯网络,实现GPS实时定位和监控人员,加强了对人员的管理,提高人员管理的效率,并能提高人员的安全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GPS作为一种高效的人员管理手段,对企业人员的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整合有着重要的作用, 能够极大的为企业公司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创造更多利润。 本系统成熟稳定,C/S运行模式可以作为运营平台、监控中心系统提供GPS监控调度服务,可广泛应用于野外作业人员、旅客旅途管理、老人、小孩、企业员工管理等。 二、GPS人员定位产生背景 早期由于我国煤矿事故多发,人员救助困难国家出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使用管理与规范》的要求,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具有:人员位置、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查询、异常报警、路径跟踪、管理等功能。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在遏制超定员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等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 2

然而在人员定位的需求在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原来的煤矿人员定位的使用不能满足社会日益丰富的多种要求,在GPS定位应用有非常成熟,价格便宜的情况下,GPS人员定位的出现正好满足 ,移动式 移动式, ,全方位人员管理的需要。为此,我高精度, ,高精度 社会的低成本 低成本, 司研发的《GPS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正好能满足野外施工人员管理、旅客在途管理、医院病人定位管理、企业外勤人员管理、老人、小孩等各种人员定位需求。 企业失败的工作中,有超过80%领导的决策是正确的,是因为没有执行到位而失败,最终怪罪在决策者身上或决策者自身也认为是决策失误!如何随时掌握外勤人员、外出车辆每日的行程?如何对外出业务人员和车辆进行科学、系统的调度安排?如何实现提高人员效率和控制差旅费、燃油费用的最佳组合?如何保证按照决策者的意图,不折不扣的执行到位? 针对外勤人员和运输车辆难以考勤管理的弱点,我公司推出《GPS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针对企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外出人员和车辆,让管理者随时了解业务员和运输车辆在工作当中具体到访客户的位置、终端卖场等位置,上下班时间等精确管理,节约时间成本,节约车辆的燃油费,使工作透明,使员工出勤100%,提升业绩。 人员实时定位、历史活动记录查询、安全区域访问控制等系统融合一体,是国内技术领先,运行稳定,设计专业化的大型厂区综合管 3

井下作业任务人员管理组织系统管理组织规定

汾西瑞泰正中煤业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制度 编写:梁震 单位:信息中心 日期:2016-1-1

目录 值班制度 (2) 岗位责任制 (3) 信息中心主任岗位责任制 (3) 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3) 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 (3) 操作规程 (4) 中心站值班人员操作规程 (4) 安装维护人员操作规程 (5)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6) 设备管理制度 (6) 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8) 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8) 数据异常上报制度 (9)

值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二、值班人员必须按照值班表值班,如因特殊原因需换班,必须提 前一天通知信息中心负责人。 三、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保证信息中心值班台24小时不 离人。 四、值班员应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各 部分的运行状态,填写运行日志,打印监测日(班)报表,报矿长和有关负责人审阅。 五、接到报警后,值班员应立即通知生产调度及值班领导,生产调 度及值班领导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结果应记录备案。 六、值班人员进行中心站操作时必须使用自已的用户名登录,必须 认真操作并进行记录。 七、值班人员负责当班信息中心值班台、机房及资料室的卫生清洁 工作。 八、值班人员必须在值班地点(即矿调度室)现场交接班,交接班 要做到“手对手,口对口,你不来我不走”。

九、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岗位责任制 信息中心主任岗位责任制 一、负责信息中心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信息中心安全生产的第一责 任人。 二、负责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负责制订人员定位系统各项规章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付诸实施。 四、负责人员定位系统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落实。 五、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维护、值班人员的业务培训及素质提升。 六、完成组织或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人员定位系统维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二、负责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的安装、搬迁、拆除及日常维护工作。 三、负责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的每日巡检及记录。 四、负责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的故障处理及记录。 五、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煤矿系统安全规程》、 《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 范》及上级公司相关文件,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六、严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作业。 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

煤矿入井人员考勤系统管理规定

煤矿入井人员考勤系统管理规定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煤矿入井人员考勤系统管理规定 一、职责范围 (一)调度室是入井人员考勤系统的主管部门,负责该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根据现场需要,及时对分站、接收器进行调整和完善;负责人员信息的初始录入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编制设备的月度、年度维修更新计划,及时将系统数据进行更改,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按照实际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和补充。 (二)劳资科根据矿有关规定利用入井人员考勤系统计算下井津贴和班中餐,负责对人员定位系统的员工信息进行修改完善。 (三)安监处按矿上有关规定将相关人员下井情况纳入安监处安全考核管理体系,并据此考核相关人员的下井质量。 (四)总务科负责上级领导及外来下井人员的矿帽发放工作,对新配发的矿帽安排专人到调度室安装考勤卡,并将下井人员姓名与考勤卡号核对后报调度室。 (五)各工区负责卫生区内人员定位分站、接收器及通讯线路的安装及日常维护。 二、管理规定 (一)人员定位考勤卡作为劳资科考核职工下井次数及发放工资的依据,所有下井人员必须佩戴考勤卡,否则不予考勤。 (二)考勤卡实行一人一卡制度,严禁携带多个考勤卡入井,如有 第 2 页共 2 页

出借、转让或替代他人考勤的,将取消双方当班出勤,并对责任双方各处以500元的罚款,单位负责人连带100元/次罚款。 (三)所有下井人员考勤卡必须安装在安全帽上,严禁私自拆装,否则按“三违”处理,并罚款200元。 (四)持卡人要妥善保管好考勤卡,非人为因素出现考勤不正常时,应及时汇报调度室,经鉴定后方可予以更换,人为破坏者将处以500元的罚款。 (五)考勤卡丢失时,必须在当日报调度室,丢失人到矿财务科缴纳300元赔偿金,并由单位出具证明后于xx日内补办,超过2天后无卡下井按三违处理,并罚款100元。 (六)安装考勤卡的安全帽由于损坏不能使用时,职工必须持新安全帽到调度室更换考勤卡,私自更换安全帽并不安装考勤卡的按三违处理,并罚款200元。 (七)考勤人员调动到地面工作时,应在一周内将本人使用的考勤卡完好无损上交调度室,否则处以300元罚款,单位主要领导连带100元/次罚款。 (八)因考勤卡损坏或系统故障,造成考勤错误,需由使用人持单位证明,经调度室审核后,劳资科方能给予考勤。 (九)新入矿或新调入井下的职工,其所在单位必须在一周内通知其个人到调度室安装考勤卡,否则对责任工区罚款500元,工区负责人罚款100元,对责任人按三违处理并罚款100元,对因此造成的下井考 第 2 页共 2 页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河南煤化鹤煤集团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鹤煤集团所属各矿井、区域公司、机关各部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试行)》的文件精神,结合鹤煤公司实际,经公司研究,制定《鹤煤公司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一一年十月日 主题词:煤矿安全管理办法通知 鹤煤集团综合办公室2011年10月日印发

河南煤化鹤煤集团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 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严格控制煤矿超定员、超强度、超能力组织生产,进一步规范管理,明确责任,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高效”的目标,逐步实现河南煤化鹤煤集团(以下简称“鹤煤公司”)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准确掌握煤矿井下人员数量及位置,有效服务于矿井生产和安全管理,便于发生灾变时能及时开展救援,根据《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河南煤业化工〔2011〕962号)及《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及管理规范》(AQ1048--2007),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鹤煤公司所属各矿井对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及日常监管。 第三条井工开采的矿井,必须安装使用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并实施24小时运行和实时监控;新建、改(扩)建、技改矿井的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同时投入使用。系统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不得投入生产。 第四条矿井必须严格人员定位卡的领取、使用、故障查询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有限公司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制度汇编 二〇一三年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调度值班制度 一、负责公司人员定位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严格按上级有关规定管理系统运行。 二、精通业务,坚守岗位,精心操作,遵章运行。 三、及时填报人员定位系统的记录报表,对数据信息异常情况要及时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处理和汇报。 四、负责人员出入井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 五、负责对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行为记录、汇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六、保持完整的原始记录,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和运行情况记录表。所有资料、记录定期存档保管。 七、认真做好人员定位故障信息收集反馈工作,对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指示要及时督察贯彻落实。 八、保证和上级中心站网络通畅,传递信息准确及时,因数据不能正常传递信息时,要用电话及时与上级联系并迅速检查排除故障。 九、严格按交接班制度,履行交接班手续,不得脱岗、上岗和做与本岗无关的事情。 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 一、接班人员必须提前三十分钟到达岗位,认真检查岗位记录报表及运行情况,对于上一班未处理的事项要特别交代清楚,交接班人员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名后完成交接工作。 二、值班人员必须按调度时规定的名单轮流上岗,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得擅自替班和调换。当班人员因离开岗位或迟到时,必须有专人替岗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严禁不办理交接手续而离岗,严禁用电话等通讯方

式交接班。 三、交接手续履行之前,岗位一切工作由当班(交班)人员负责,交接完成后,岗位一切工作由接班人员负责,因交接班手续履行不认真造成工作失误,由接班人员负责,由于遗漏事项未交待清楚由交班人员负责。两方都未交接清楚工作,由双方负责。 四、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着装整洁,语言文明,严格管理。 五、交接班主要内容 1、检查系统是否正常,信号传输是否正常,电脑运行终端是否正常; 2、检查网络通讯传输、反馈是否正常,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3、检查监控台、办公室是否整洁,设备、用品是否按规定摆放; 4、检查各种记录报表是否齐全、正确、无误,填写准确; 5、其他未完成的工作是否移交完善。 六、接班主要内容 1、交接人员共同检查上述1至5条必须正常,清楚。 2、当前系统运行状态尚未完成工作和注意事项。 3、设备检修、运行异常及事故处理情况。 4、各种记录、报表、图纸及有关工具保存齐全、完整。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用于井下人员的无线定位、跟踪和考勤。该系统以现代无线通 讯技术为基础,应用通讯技术中的信令技术及无线发射接收技术,在井上调度室设置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在井下相关位置布置监控基站。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RFID工作频率 不同频段的RFID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感应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 目前定义RFID产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的频率三种范围内的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而且不同频段的RFID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其中感应器有无源和有源两种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感应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 要的应用。 一、低频(从125KHz到134KHz) 其实RFID技术首先在低频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该频率主要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也就是在读写器线圈和感应器线圈间存在着变压器耦合作用.通过读写器交变场的作用在感应器天线中感应的电压被整流,可作供电电压使用. 磁场区域能够很好的被定义,但是场强下降的太快。 特性: 1. 工作在低频的感应器的一般工作频率从120KHz到134KHz, TI 的工作频率为134.2KHz。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 2.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3. 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 4.低频产品有不同的封装形式。好的封装形式就是价格太贵,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5.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6.相对于其他频段的RFID产品,该频段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 7.感应器的价格相对与其他频段来说要贵。 主要应用: 1.畜牧业的管理系统 2.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

煤矿入升井人员和车辆统计管理制度实用版

YF-ED-J644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煤矿入升井人员和车辆统计管理制度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煤矿入升井人员和车辆统计管理 制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时、准确统计入升井人员 和车辆数据,为矿井防灾、救灾提供准确的井 下人员数据信息,保障井下人员安全和矿井生 产秩序,建立健全矿井人员统计管理制度,特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 《神东安监〔2011〕4号》要求编制。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石圪台煤矿所属各 单位、部门以及驻矿单位、专业化服务队和外

委施工单位。 第四条本制度所涉及的罚款事项由管理部门在调度会通报,罚款单(二联、四联)每月3号,统一交安全管理办公室汇总存档,交经营办和财务科代扣。 第二章人员统计职责 第五条矿井所有入升井人员(工业广场4个井口入升井人员)必须在井口检身处填写登记表、清点检查。 第六条矿井新分配人员和调换单位人员必须在三个工作日之内由区队办事员联系相关单位办理齐全(或更新)入井相关信息证件后方可入井,否则不得入井;离矿人员必须由经营办确认注销入井相关信息证件(包括矿灯、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第一部分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 管理系统 1、概述 1.1系统功能概述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软件:以WINDOWS2000/XP/Vista平台为运行环境,采用VC++开发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监控软件,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0/2003,不仅可以GIS方式显示井下人员的分布的地理信息,还可以采用动态图形方式显示井下人员的实时位置,网络信息传输采用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通过浏览器即可方便管理、查询煤矿井下人员位置信息、实时轨迹和考勤信息。能实时完成煤矿井下矿用分站位置的连续监测、信息采集和处理;存储各种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实时显示井下人员的具体信息;准确查询当前井下作业人员最近位置和实时轨迹。 1.2系统型号及含义 KJ 393 登记序号 矿用监测、控制系统或设备 1.3 防爆型式 系统由矿用本质安全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等型式的设备组成 1.4 环境要求 1.4.1 安装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15℃~30℃; b) 相对湿度40%~70%(25℃);

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 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且不得结露; e) 无甲烷、煤尘等爆炸性混合物的安全环境。 1.4.2 安装于井下的设备,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工作温度:0℃~﹢40℃; b) 相对湿度:≤95%(﹢25℃); 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 在具有甲烷混合物及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 2、系统组成及主要工作原理 2.1 系统组成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主机、备用机各一台)、打印机、避雷器、KJ393-J信息传输接口、KJ393-F矿用分站、KJ393-D矿用读卡分站、KJ393-K 识别卡、KDW28-18矿用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和其它必要设备及系统软件组成。系统各主要设备明细表见附录A。系统组成框图见图1。 图1 系统组成框图

工厂人员定位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工厂人员定位系统 方案建议书

摘要 当前大型工厂制造企业,人员管理除考勤管理外主要依靠监管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需要监管人员亲临现场,而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员管理问题,比如车间分布较分散,监管人员需要不断巡视各车间;人员较多时,并不能对每个人员起到监管作用。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人员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好每个人员,对企业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针对工厂人员管理的难题,结合了ZigBee无线技术,开发出工厂人员定位系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工厂人员管理的问题。系统不但解决了监管人员要到现场进行巡查的麻烦,并且能够解决对每个人的实时监管。监管人员只要坐在电脑旁,即可实现实时监控。系统不仅节省大量人力,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工厂人员定位系统还可以扩展工厂人员考勤系统,实现人员从上班打卡考勤到下班打卡考勤整个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历史信息查看,从而让管理者能够对人员在工作期间的活动情况一幕了然,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立刻定位到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工厂人员定位系统是基于SQL大型数据库,在充分理解工厂人员管理的需求后,结合ZigBee技术,将原来的人员亲临现场管理变成智能化的系统监控管理。可解决人员管理难、工作效率低、无法实时监管到每个人、是否按时到岗、危险无法及时处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人员管理工作效率。

目录 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 2. 需求分析 (2) 2.1. 人员定位系统的用户需求 (2) 2.2. 人员定位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3) 2.3. 人员定位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4) 3. 系统总体设计 (5) 3.1. 系统示意图 (5) 3.2. 系统架构 (5) 3.3. 系统设计要点 (6)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6) 4.1. 系统主要功能 (6) 4.2. 系统特点 (13) 5. 系统设计方案 (14) 5.1. 设计原理 (14) 5.2. 定位原理 (14) 5.3. 设备布置规则 (15) 5.4. 路面定位示意图 (17) 5.5. 车间定位示意图 (17) 6. 系统技术规格 (18) 7. 系统组成 (20) 7.1. 系统拓补图 (20) 7.2. 主要设备 (20) 7.3. 系统软件 (31)

(双向)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技术说明

1 KJ251A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双向) 1-1系统概述 随着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入井人员的管理越来越重要。KJ251A矿井人员管理系统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专门开发的。系统采用先进的远距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山地面管理计算机及软件、人员定位分站、读卡器及人员标识卡等组成。可实现对矿井入井人员的实时监测、跟踪定位、轨迹回放、考勤统计、报表查询等功能。 1.2 KJ251A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 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可為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 以满足矿井人员管理系统整体的需要。 设计依据为: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 10-2 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 2 007 ☆《EIA/TIA568》 ☆《EIA/TIA-569 (通讯布线)》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 ☆《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 ☆《煤矿监控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数字数据网络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29-97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型电气设备》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矿井通风及安全装备标准》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范》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规范》

☆ 《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程序技术规范》 1.3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山监控计算机、系统软件、检卡显示器、人员定位分站、读卡器、人员标识卡等组成。 监控主机: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检测数据的管理、分站实时数据通讯、统计存储、屏幕显示、查询打印、画面编辑、网络通讯等任务。 系统软件:完成人员信息编码采集、识别、加工、显示、存储、查询和报表打印。 通讯接口:地面监控主机与井下分站的通讯转换。 检卡显示器:用于出入井口检测人员标识卡是否完好。 人员定位分站:通过与读卡器的有线通讯,实时获取人员编码数据(可本地显示)。 读卡器:接收标识卡发出的无线人员编码信号、向信号覆盖区域内的所有标识卡进行“群呼”及向信号覆盖区域内的某张标识卡进行“寻呼”(双向通讯功能)。 人员标识卡:承载唯一的人员编码信息,当被无线信号激活后,将编码数据发送给读 卡器。设计紧急呼叫按钮,在紧急情况上可以向地面监控中心发射紧急求救信号。 图11□井下设备布置示意图 1-4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员随身携带的标识卡进入读卡器工作区域后,即将人员编码加密信息发射出去;读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新星煤矿井下作业人员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机构及工作职责组长:(总经理) 常务副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技术科长) (机电科长) 下设三个业务组:监控组机电组设备维修组 工作职责 组长:负责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全面领导工作。 常务副组长:负责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全面管理工作。 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协助常务副组长负责本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具体管理工作。 监控组:负责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和监测各分站数据的上传并定时对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的设备进行定期校验。 机电组:负责本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电源和线路安装和维修管理工作。 设备维修组:负责本矿井下作业管理系统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并定时对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设备进行定期校验。

人员管理系统值班制度 为保证我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监控值机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一、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值班人员必须参加市级组织的统一培训,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上班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着装整洁,精神饱满、高度负责。 三、值班人员班中必须保证双人双岗,24小时轮岗值班,严禁空班漏岗。 四、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值机人员必须做到监控主机专机专用,不得从事非监控工作的其它活动。 五、监控人员班中发现异常时,应立即上报矿调度室,并按规定逐级上报,严禁擅自做主或迟报漏报。 六、监控人员班中应认真填写各种记录并按规定上传有关数据,做到记录真实,上传及时。 七、值机人员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交接班清楚明了,并填写交接班记录。

人员管理系统岗位责任制 为保证我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矿人员定位监控系统运行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控人员要持证上岗,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上下班制度,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观察人员定位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二、监控人员每班必须和井口考勤人员核对入井人数,并上报调度室。 三、监控员监测人员超时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马上和井下核对查明原因,并上报调度室进行处理。 四、井下分站出现故障或人员定位识别卡发生异常时,应及时联系维修工进行处理或更换,并填入故障登记表。 五、维护人员应遵照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有关规章制度,对线路和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 六、监控人员应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执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监控,不准空班脱岗。

KJ301N矿井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KJ95矿井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一、系统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人员定位系统业务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认真执行。 二、管理系统主机严禁挪作它用或不用,严格实行24小时开机制。 三、系统管理人员必须严密保守操作权限密码,严禁越权对系统进行配置和操作。 四、操作人员必须对系统所提示的考勤信息、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时向主管人员如实汇报,同时做好各种报警信息的处理。 五、按岗位工作要求,认真填好各种记录报表,保证真实有效。 六、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做到外通讯畅通。 七、保持室清洁、卫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八、持证上岗,统一着装,文明操作,热情工作。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岗位责任制 一、矿长: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保障,确保人员定位系统的正常运行。经常浏览矿井信息传输情况,保证传输信息真实可靠,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经常分析故障类别及解决办法。 二、值班矿长:是人员定位系统当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当日人员定位系统异常情况的处理工作,并对异常情况上传报表实施审阅、签字。 三、调度主任: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具体责任人,经常浏览矿井信息传输情况,对人员定位系统运行规章制度及相关工种人员操作规程进行检查落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现场第一线解决人员定位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弄虚作假、信息不真实传输的有关责任人及时严肃处理,及时处理值班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四、总工程师:负责制定各部门岗位责任制及相关工种人员操作规程,制定信息上传的管理办法,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业人员培训学习,每天浏览矿井人员信息传输情况,对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处理人员定位系统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五、生产科长:经常浏览人员定位系统信息传输情况,经常深入现场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弄虚作假、信息不真实传输等的有关责任人及时严肃处理,及时处理值班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积极配合人员定位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

井工煤矿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井工煤矿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井工煤矿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标准版) (一)为防止禁止入井的人员和物品进入煤矿井下,不能带出井下的物品携带出井,准确掌握井下人员数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第13条“煤矿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入井人员检身制度 1.进入井下的任何人员都必须接受井口检身员的检查。 2.检身员必须严格按照检身制度的要求,对每一入井人员进行检查。 3.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必须制止其入井: (1)未戴安全帽的; (2)未随身携带自救器、人员定位卡、矿灯或所携带矿灯、自

救器不完好(过期)的; (3)爆破工、流动电钳工、工程技术人员及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未携带便携式瓦 斯报警仪的; (4)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的; (5)穿化纤衣服的; (6)酒后、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意识不清的人员; 4.检身员对陌生人员必须询问清楚,确认为煤矿人员或有煤矿人员陪同后方可放行。 5.检身员要工作认真,待人礼貌,检查入井人员有无携带违禁物品。(三)入井、出井人员清点制度 1.入井人员接受检身后及时统计人数并做好记录,详细记载入井时间、单位、总人数。 2.外单位参观学习人员入井必须由煤矿领导或职能部门人员陪同,准确记录总人数。 3.发现出井人员携带不能带出井的设施或材料的,必须及时汇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概述

第一部分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 治理系统 1、概述 1.1系统功能概述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治理系统软件:以WINDOWS2000/XP/Vista 平台为运行环境,采纳VC++开发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监控软件,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0/2003,不仅能够GIS 方式显示井下人员的分布的地理信息,还能够采纳动态图形方式显示井下人员的实时位置,网络信息传输采纳Browser/Server(扫瞄器/服务器)模式,通过扫瞄器即可方便治理、查询煤矿井下人员位置信息、实时轨迹和考勤信息。能实时完成煤矿井下矿用分站位置的连续监测、信息采集和处理;存储各种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实时显示井下人员的具体信息;准确查询当前井下作业人员最近位置和实时轨迹。 1.2系统型号及含义 KJ 393 登记 序

1.3 防爆型式 系统由矿用本质安全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等型式的设备组成 1.4 环境要求 1.4.1 安装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15℃~30℃; b) 相对湿度40%~70%(25℃); 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 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且不得结露; e) 无甲烷、煤尘等爆炸性混合物的安全环境。 1.4.2 安装于井下的设备,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工作温度:0℃~﹢40℃; b) 相对湿度:≤95%(﹢25℃); 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 在具有甲烷混合物及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

2、系统组成及要紧工作原理 2.1 系统组成 KJ39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治理系统要紧由监控计算机(主机、备用机各一台)、打印机、避雷器、KJ393-J信息传输接口、KJ393-F矿用分站、KJ393-D矿用读卡分站、KJ393-K识不卡、KDW28-18矿用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和其它必要设备及系统软件组成。系统各要紧设备明细表见附录A。系统组成框图见图1。 图1 系统组成框图 2.2 工作原理 识不卡不断向外发送包含自身身份信息的无线射频信号,

煤矿出入井管理制度

煤矿出入井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宜兴煤业入井人员管理制度我公司在井口实行了自动考勤系统后,进一步规范了员工的出入井打卡行为,有效杜绝了各类违章。为进一步强化公司出入井管理,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如下办法: 1.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自救器、矿灯、定位仪,和其它必备仪器,衣带整洁,从文化长廊入井通道,按规定线路入井,不得逆向行走。 2.打卡人员要按顺序逐一打卡。入井打卡时待电脑发出声音确认信号后,即可离开,尽快入井。出、入井人员,应尽快打、销卡。严禁在井口逗留,拖延打、销卡时间。 3.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打卡后及时入井,出井后及时销卡,严禁打空卡,严禁不打卡入井,严禁出井不销卡、代销卡、净衣打、销卡。有上述违章打卡行为的人员,处罚当事人200元/人次。 4.上级领导、外单位参观人员入井时,需由调度通知井管站,并进行入井打卡。厂家维修人员、技术指导人员因工作需要入井时,必须持有调度、安监等部门的批条,经井管站核实人数并在井口登记后方可入井。 5. 入井时间超过12小时为超点,因工作原因需超点的,由所在单位提供具体超点人数,及时通知调度、井口管理站,予以核实。非工作原因而超点的,由井管站及时反馈调度室落实

具体情况,根据超点人数,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责任单位及个人给予罚款处理。 6.入井后由于工作原因需临时出井的人员,必须销卡,入井时再重新打卡。 7.全公司出入井人员,只有一个正常出入井口,即副立井口。因生产需要或特殊情况,需从主、付斜井或其它入井口入井时,需由生产组队或入井作业人员申报调度,经批准后,通知安监、井口管理站,方可入井。出井后在井口及时登记销卡。否则,按违章处理。 8.在矿井突发灾害事故时,井管站要在调度的统一指挥下,立即停止所有人员入井,并配合有关部门在所有安全出口核对出井人数,同时清点当班井下作业人数,上报调度室及相关部门和领导。 9.井管站作为井下考勤管理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入井考勤管理有关规定和措施监管到位,杜绝各类违章行为,确保入井人数的真实性。 宜兴煤业调度信息中心井口管理站

KJ251煤矿人员管理系统方案设计汇总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4415986459.html, KJ251 煤矿人员管理系统方案设计KJ251 煤矿人员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一、前言 https://www.doczj.com/doc/4415986459.html, 随着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入井人员的管理越来越重要。KJ251 矿井人员管理系统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专门开发的。系统采用先进的远距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由地面管理计算机及软件、人员定位分站、人员标识卡及读卡器等组成。可实现对矿井入井人员的实时监测、跟踪定位、轨迹回放、考勤统计、报表查询等功能。二、人员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原则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矿井人员管理系统整体的需要。设计依据为:☆《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即将出台的《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标准》三、人员管理系统组成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系统软件、人员定位分站、读卡器、人员标识卡、避雷器和传输接口等组成。监控主机:监控主机: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检测数据的管理、分站实时数据通讯、统计存储、屏幕显示、查询打印、画面编辑、网络通讯等任务。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完成人员信息编码采集、识别、加工、显示、存储、查询和报表打印。人员定位分站:。人员定位分站:通过与读卡器的有线通讯,实时获取人员编码数据(可本地显示)读卡器:读卡器:接收标识卡发出的无线人员编码信号。人员标识卡:人员标识卡:承载唯一的人员编码信息,当被无线信号激活后,将编码数据发送给标识卡读卡器。人员标识卡有矿帽式、矿灯式、胸卡、腰卡等四种方式可选。根据系统在煤矿的现场使用情况反馈,便于对人员标识卡的管理,本方案推荐选用矿帽式人员标识卡,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4415986459.html, KJ251 煤矿人员管理系统方案设计设备布置示意图四、系统的工作原理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4415986459.html, 人员随身携带的标识卡进入读卡器工作区域被激活后(未进入读卡器工作区域标识卡不工作---处于休眠状态),即将人员编码加密信息发射出去;读卡器接收到标识卡发来的无线信号,经分站接收处理后,提取出人员编码相关信息,经数据传输接口送至地面监控计算机,完成矿井人员自动跟踪定位管理和考勤。分站工作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修改

关于印发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管理规定的通知 公司下属各单位、部室: 为加强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切实发挥应有作用,根据《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新方矿业实际,经研究制定《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规定》,现予以印发,望各有关单位、部室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0年十一月十五日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保证系统正常发挥作用,根据《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有关规定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组织机构:成立以总工程师任组长,通防安全副总工程师为副组长、调度室主任及通防管理部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通防管理部,通防部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责任制 第三条人员定位系统部门责任制 (一)领导小组职责 在组长的领导下,根据《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有关规定,具体组织实施各项管理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矿井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定人员定位系统完善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负责建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台账和档案,搞好资料管理工作。 5、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处理。 (二)通防管理部职责 负责人员定位系统日常管理工作 1、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检查、维修、维护、和调校。 2、负责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3、负责对人员定位识别卡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 4、负责建立健全设备仪器管理台账、记录和各种报表,并绘制设备布置图。 (三)调度室职责 负责对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做好人员核对工作。 (四)管理考核部职责 对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考核管理,与通防管理部和调度室做好入井人员的核对,做到“三对口”。 第四条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岗位责任制 1、矿长: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保障,确保人员定位系统的正常运行。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规定 a I时'间H 卜/ / 1 / 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严格控制煤矿超定员、超强度、超能力组织生产,准确掌握煤矿井下人员的数量及位置,便于灾变时的救援,根据《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xX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及管理规范》(AQ1048-20XX),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井工开采的矿井,必须安装使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并实施24h 运行和实时监控,未安装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 统的,不得组织生产;基建矿井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条每一个入井人员都必须携带识别卡,煤矿要严格入井携卡的管理工作。入井人数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第四条各矿总调度室、人员入井井口应安装入井人数电子公示牌,并准确公示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入井人数、实际入井人数。 第五条所有井工开采的煤矿企业要把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监测的考勤信息作为职工计酬的原始依据。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及各煤矿企业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及日常监管。 第二章设计、选型与安装 第七条矿井安装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应编制专项设计,绘制系统设备布置图,标明分站、电源、中心站设备位置、接线、传输电缆敷设、供电电缆敷设等,并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及时修改。

第八条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必须符合《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xX)的技术要求。 第九条煤矿安装使用的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必须取得“‘ MA标志准用证”。严禁不同系统间的设备进行置换。 第十条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各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中心 站均应设置在总调度室,各煤矿的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中心站宜设在总调度室,若中心站不设在总调度室时,应在总调度室设终端;中心站主机应双机或多 机备份,一台使用,一台或多台备用,每班值班人员不少于2人,并保证24小 时不间断运行。 第十一条井下分站应安装在便于读卡、观察、调试、校验、围岩稳定、支 护良好、供电方便、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安设时应加 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 第十二条备用分站、识别卡的数量应满足矿井的需要。 第十三条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或带有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 的分站)宜设置在采区变电所,严禁设置在下列区域: 风电、瓦斯电闭锁的断电范围内; 2) 低瓦斯和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和回风巷道内;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 4) 掘进工作面内;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采用串联通风的被 串掘进巷道内。 第十四条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或带有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的分站)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接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接开关的负荷侧。宜提供专用供电电源。 第十五条设分站的巷道进出口两侧应设置交通工具的限速标志,限速标志应安装在距分站不小于50m的范围。 第十六条系统中使用的防爆设备必须有防爆合格证,并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经检验合格、调试,在地面运行24 小时候,方可下井使用。 第十七条位置监测分站(探头)的安装位置及数量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