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伦理型领导风格(正直、利他、集体主义和鼓励)测量量表

伦理型领导风格(正直、利他、集体主义和鼓励)测量量表

伦理型领导风格(正直、利他、集体主义和鼓励)测量量表
伦理型领导风格(正直、利他、集体主义和鼓励)测量量表

伦理型领导力的定义和内涵

领导者的本质是发挥其社会权力的重要作用,因此伦理型领导力更关注领导者在决策、行动、影响他人的过程中如何使用其社会权力(Gini,1997)。目前为止,只有Brown 和Trevino 等(2005)对伦理型领导力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并充分阐述了其内涵。他们将伦理型领导力定义为“在个人行为及人际关系中表现出规范性的、适当的行为,并通过双向沟通、巩固和决策,在其追随者中促进这种行为”。对于这个定义,他们做了具体的阐释。“规范性的行为”是指伦理型领导者会实践那些被其追随者认为是规范的行为,如诚实(honesty)、可信赖(trustworthiness)、公平(fairness)、关心他人(care others)等,从而成为合情理的、可信的榜样。“适当的行为”是指该行为要合乎其所处的环境背景。例如,在一些文化中,适当的行为可能在另一些文化中被认为是不适当的行为。“通过双向沟通的方式在其追随者中促进这种行为”指伦理型领导者不仅仅是只关注自身的道德规范,而且还通过与其追随者进行明确的沟通使道德规范在下属中突显出来;因此领导者还应该给予追随者公正、合理的话语权。“通过巩固的方式在其追随者中促进这种行为”指伦理型领导者通过建立道德标准,奖励道德行为、惩罚不道德行为(Trevino等,2003),促进追随者习得道德行为。“通过决策的方式在其追随者中促进这种行为”反映了伦理型领导者会考虑其决策所产生的道德性结果,并选择那些可以被其他人观察和模仿的、符合原则的、公平的决策行为(Brown & Trevino,2006;Howell & Avolio,1992)。借鉴Brown 和Trevino 等(2005)对伦理型领导力的阐释,我们认为伦理型领导力的内涵包括:诚实、体谅追随者、决策的公平性、利用奖惩促进道德行为、基于道德价值观做出决策。

伦理型领导力的维度划分和测量方法

目前,关于伦理型领导力维度划分和测量方法的文献还很稀少,下面对其进行简单介绍。1998年,Kanungo 和Mendonca对伦理型领导力的构成因素进行了探讨,将伦理型领导力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领导者的动机/意图(leader’smotive/intention)、领导者的影响策略(leader’s influence strategy)、领导者特质(leader’s character)。2004 年,Khuntia 和Suar根据Kanungo 和Mendonca(1998)对伦理型领导力的维度划分,开发了一个包含22 个项目的量表,用以测量印度的伦理型领导力,所有项目均采用五点量表的形式,1 表示“从不”,5 表示“总是”。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他们将原有的三个维度修订为“授权(empowerment)”、“动机和特质(motive & character)”两个维度,如下表2-1 所示。

Brown,Trevino 和Harrison(2005)继定义伦理型领导力之后,又开发了一个包含48 个项目的“伦理型领导力量表”,其中每一个项目都采用了五点量表的形式,1 表示“非常不同意”,5 表示“非常同意”,结果表明其中10 个项目是有效的,具有较高的信度,本文关

于伦理型领导力的测量就采用该量表,如下表所示。

Resick 等(2006)首先理论上提出了伦理型领导力的 6 个维度,分别是“特质和正直(character and integrity)”、“道德意识(ethical awareness)”、“以团队/人为本(community/people-orientation)”、“激励(motivating)”、“鼓励和授权(encouraging and empowering)”、“对道德责任的管理(managing ethicalaccountability)”。随后,他们通过实证

研究,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 6 个维度修正为 4 个维度——“特质/正直

(character/integrity)”、“利他(altruism)”、“集体动机(collective motivation)”、“鼓励(encouragement)”,共包括15 个测量项目,如下表所示。

综上,我们认为伦理型领导力的维度划分可以归纳为特质维度和行为维度,借鉴Kanungo 等(1998)划分的三个维度,可以将其中的“利他动机”、“领导者特质”归纳为特质维度,将“授权”归纳为行为维度。Khuntia 等(2004)提出的“动机和特征”及Resick 等(2006)划分的“特质/正直”、“利他”、“集体动机”都可以纳入特质维度,Khuntia 等(2004)划分的“授权”及Resick 等(2006)划分的“鼓励”都可以纳入行为维度,如下表2-4 所示。本研究采用Brown 和Trevino等(2005)编制的“伦理型领导力量表”进行测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为0.896。该量表包括10个测量项目,如“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下属”、“做出公平、公正的决策”、“与下属一起讨论商业道德问题或价值观”、“树立以道德的方式正确处理事情的榜样”等。

中层干部和管理者能力素质测试题大全测试答案x

中层干部和管理者能力素质测试题大全 题一认识你的管理能力 提二你了解自己的生活节奏吗 题三你能支配自己的时间吗 题四沟通能力测试 题五你了解激励吗 题六需要层次调查问卷 题七你能正确地评估下属的工作吗 题八领导风格问卷(经理用) 题九领导风格问卷(下属用) 题十教练技能评估 题十一团队角色问卷 题十二团队冲突方式测试题十三你领导部门的能力如何 测试指导部分用于指导你对“题本部分”的分析,从中你可以得到相应的测试结果。题一管理潜能测试指导 题一的测试,如果你的得分: >90 你已经是一名成功的中层经理了 76-90 高于平均水平,但是还有提高的空间 66-75 合格,但仅仅是合格而已,也可以成为“凑合” <60 努力也够呛题二“你能支配自己的时间吗”测试指导回答“是”得 5 分,“否”得0 分。 80-100分你能最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从而不必因完不成任务而加班加点或将工作带回家。 60-80分你基本上能够有效地支配时间,只在某些方面仍须改进,可参考测试结果对照检查。 30-60分 由于做事计划性差,效率低,你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工作压力,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起抓;不能充分相信下属,大胆放权;精力分散,易受不速之客干扰。只要下决心改正以上不足,你一定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更高效益。 30分以下 你即将面临严重的健康问题或被解职,除非你立即全力以赴提高效益,后果不堪设想。 题三沟通能力测试指导

如何计分 第1、2题,计算共选择了多少项,每选一项得1分: 每3—8题: 第9题:与下列答案一致的,每项得1分:a.是b.是c是d.否e.是f.否 结果分析 60-80 分 无论你是老板、同事还是下级,你都表现得非常好,在各种社交场合都表现得大方得体。你待人真诚友善,不狂妄虚伪,在原则问题上,你既能善于坚持并推销自己的主张,同理还能争取和团结各种力量。你自信心强,部下也信任你,整个部门中充满着团结协助的气氛。 30-60 分 你的交流能力较强,在大多数社交活动中表现出色,只是有时尚缺乏自信心,你还需加强学习与锻炼。20-30 分 由于你对沟通能力的重视不够,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导致你距优秀管理者尚有一段不小的差距。要知道,作为一个经营管理者,有责任主动将信息传达给部下,不应让部下千方百计去寻找信息;而且你应该以轻松、热情的面貌来进行交流,你应把自己看作一个生活幸福、工作有成就的人,同时,对别人也不可存在任何偏见。经常与人交流,取长补短,改变你拘谨封闭的管理作为,使你和你的部下充满活力和热情,是非常有益处的。 记住:沟通能力是成功的保证和晋升的阶梯。

利他行为案例

幼儿园“利他氛围”的实际案例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利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的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行为,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幼儿园利他氛围案例 开学没几天,我们班一个新转过来的小朋友由于分离焦虑,家长离开后一直哭闹不停,以致哭得呕吐了,把地上吐的一塌糊涂。当时班级里的其他幼儿当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部分幼儿跑过来看看,一边捂住鼻子一边跑开还叫着:“好恶心哦,臭死了,真脏”。 第二种情况:茫然的观望,部分幼儿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看了一眼后也没有表达情绪,只是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或吃饭、或游戏、此事好象没发生一样。 第三种情况:报告老师:老师,嘉怡吐了,吐了一地,是不是生病了,说完以后看着老师的举动。 第四种情况:主动帮助,部分幼儿表现出急切焦虑的情绪,体现在行动上的幼儿把手放在呕吐幼儿的前额上,再比较自己的体温,来确定是否发烧,有的掏出自己口兜里的餐巾纸去擦呕吐物。 分析: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利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的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行为。那么,教师如何营造利他氛围,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呢?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教师可以牢牢把握和利用好这个机会,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从而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谦让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在日常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点思考积极的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 一、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营造良好的利他氛围,呼唤幼儿内在的利他行为。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事后,老师可以通过小红旗、小奖牌的形式,对那些给予别人主动帮助的同学以最大的热情和掌声。可以鼓励其他幼儿给予集体的表扬,比如“xxx表现真不错,大家一起说:xxx,你真棒”等,通过营造良好的

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

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 在伦理学中,利他主义作为利己主义的直接对立面,它不是以个人利益为确定善的标准,而是强调他人利益,颂扬为他人作出牺牲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否的标准。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最初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来创造这个词的。 一般来说,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往往从抽象的人性本能和人性需要来证明利他主义的合理性。一方面,利他主义者借助动物的利他行为,特别是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动物的利他行为,如社会性昆虫、狼群、鸟类等等,来证明人类在天性中也存在着这种利他动机。其中最典型的,是流行于西方的社会生物学观点。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奥·威尔逊在其巨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中,就对动物的利他现象和人的利他现象作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并得出一系列在西方影响颇大的结论,认为自然选择由于在增加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的过程中增加了个体和种族存活的可能性,从而从根本上支持了动物和人的利他行为。 另一方面,利他主义者往往还认为人的本能需要是多方面的,即认为人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利他的—面,半是野兽,半是天使,“……仁慈确实是存在的,不论它是多么的少,……在人性中,除了狼的凶残,蛇的歹毒,总还有些鸽子的善良。”这种观点同功利主义或合理利己主义看待人的利他行为的观点是一致的,并试图用这种观点,来缓和人们的自私自利之心。 正象利己主义在过去和现在都激烈抨击利他主义的“座伪性”一样,利他主义在过去和现在也在不断回击利已主义,认为利己主义是“人性的堕落”。利已主义和利他主义的这种论争,直到现在为止,仍是一桩悬案。 集体主义原则认为,无论是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这种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的观点,都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一种曲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对人的这种利已和利他属性作过深入分析,认为利已主义和利他主义,不过是一种统一的利益的分裂形式,在剥削阶级虚幻的集体中,由于旧式分工和私有制造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严重对立,从而造成这样的情况:作为普遍利益代表的国家,要求个人利益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并向人们灌输这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原则,称之为“美德”;作为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人,则强调人的“自私的本性”,要求实行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把个人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作为最高的“美德”。最后在整个社会中显现出人们对待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道德原则的相互对立的态度:“其中有些人出于对利己主义的义愤而从利他主义的道德教育中寻找出路;而另一些人强调利己的个人主义的创造性的进取精神;还有一些人则希望从两者各取一小部分,强调个人主义的创业精神的必要性,不过要在道德的基础上和在道德的范围内。” 因此,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作为个人在私有制社会利益分裂对抗的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两种形式,其对立并不是出自人的本性,而是私有制社会。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已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失。” 从利他主义产生的这种根源中,我们即可见利他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根本区别。

领导风格测评问卷(DOC 10页)

领导风格测试 1你的领导风格具体体现在 1.别人拜托你帮忙,你很少拒绝吗?①是②否2.为了避免与人发生争执,即使你是对的,你也不愿发表意见吗? ①是②否 3.你遵守一般的法规吗?①是②否4.你经常向别人说抱歉吗?①是②否5.如果有人笑你身上的衣服,你会再穿它一遍吗?①是②否6.你永远走在时髦的前列吗?①是②否7.你曾经穿那种好看却不舒服的衣服吗?①是②否8.开车或坐车时,你曾经咒骂别的驾驶者吗?①是②否9.你对反应较慢的人没有耐心吗?①是②否10.你经常对人发誓吗?①是②否11.你经常让对方觉得不如你或比你差劲吗?①是②否12.你曾经大力批评电视上的言论吗?①是②否13.如果请的工人没有做好,你会有强烈反应吗?①是②否14.惯于坦白自己的想法,而不考虑后果吗?①是②否15.你是个不轻易忍受别人的人吗?①是②否16.与人争论时,你总爱争赢吗?①是②否17.你总是让别人替你做重要的事吗?①是②否18.你喜欢将钱投资在财富上,而胜过于个人成长吗?①是②否

19.你故意在穿着上吸引他人的注意吗?①是②否20.你不喜欢标新立异吗?①是②否 2三种领导方式的测验 下面的18道题可供您自我测试一下,看看您大体上是采用哪一种方式领导和管理组织。每题用“是”或“否”回答。 1.你喜欢经营咖啡馆、餐厅这一类的生意吗? 2.平常把决定或政策付诸实施之前,你认为有说明其理由的价值吗? 3.在领导下属时,你认为与其一方面跟他们工作一方面监督他们,不如从事计划,草拟细节等管理性工作。 4.在你所管辖的部门有一位陌生人,你知道那是你的下属最近录用的人,你不介绍自己而先问他的姓名。 5.流行风气接近你的部门时,你当然让下属追求。 6.让下属工作之前,你一定把目标及方法提示给他们。 7.与部门过分亲近会失去下属的尊敬,所以还是远离他们比较好,你认为对吗?8.郊游之日到了,你认为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星期三去,但是从许多方面来判断,你认为还是星期四去比较好,你认为不要自己做主,还是让大家投票决定好了。9.当你想要你的部门做一件事的时候,即使是一件按铃招人即可做的事情,你一定自己去以身作则以便他们跟随你做。 10.你认为要把一个人撤职,并不困难? 11.越能够亲近下属,越能够好好领导他们,你认为对吗?

浅析利他主义行为

浅析利他主义行为 一、利他主义行为与利他行为 美国大百科全书①这样写道:“利他主义由法国哲学家孔德发展而来。他以egoisme(自利)为模式,artrui(他人)为基础,创造出altruisme这个法国单词。” 孔德利用该词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继孔德之后,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究这种人类行为,并试图对其做出进一步的定义。 社会学家特里弗斯②将利他主义行为定义为一种“对履行这种行为的有机体 明显不利,而对另一个与自己没有什么关联的有机体却有利的行为”,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③则把利他主义界定为“对他人有利而自损的行为”。不过,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单一的因素并不能很好地界定利他主义行为,利他主义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行为中获得与付出的代价之外,利他的动机因素同样是 不容忽视的—而上述这两种定义在强调利他主义行为的代价的同时恰恰都忽 略了利他主义行为的动机要素。 鉴于上述考虑,威尔逊④把利他主义又分为两种:无条件的利他主义(纯粹 利他主义)和有条件的利他主义(互惠利他主义)。并认为无条件利他主义行为 具备纯粹的利他动机,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最近的亲属,在疏远的社会关系中比较少,利他者往往不求回报,不受社会奖励和惩罚的影响,表现出无私的忘我。而有条件的利他主义的实质则是为求自利的“利他主义”,其典型反映就是互惠互利—同社会中的远亲或不相干的个体交往时常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约定来 实现这种互惠互利。不过,由于有条件的利他主义者往往在行动前考虑个人的得失(例如指望在将来获得回报),所以人们并不习惯于将其视为真正的利他主义 行为。因此,大多数学者在谈到利他主义行为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前一种利他主义—即无条件的利他主义。 因此,巴尔一塔尔⑤认为,以利他动机为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使他人获利;(2)必须是自愿行为;(3)行为必须是有意识且有明确 目的意图的;(4)他人所获利益必须是行为目的本身;(5)必须不期望有任何回 报。这一归纳几乎考虑到了利他主义行为的所有方面,也为人们鉴别利他主义行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标准。不过,利他主义行为的复杂性似乎超出了巴尔一塔尔的设想。有人就提出,利他主义行为确实不需要任何外部奖励,但也不可排除来自于行为者自身内部的奖赏(如:做好事带来的满足感)①—鉴于这一问题的 复杂性,有关它的探讨将在本章的第二节被加以展开。 综上说述,利他主义行为不同于利他行为的关键之处在于,利他主义行为重 在考察行为的动机,而利他行为则只在意行为的结果;一个利他的行为如果不具 备纯粹的利他动机,即便在行为结果上呈现为利他,也不能被视作真正意义上的利他主义行为。此外,由于大多数利他主义行为都发生在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因此,那些不具备亲缘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就显得尤为可贵,也更值得对其加以研究。 二、利他主义行为与利他主义 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更多的就利他主义的具体行为展开研究,并试图从中获 得利他主义行为据以产生的规律。因此,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并不对“利他主义”和“利他主义行为”这两者加以严格区分。但在道德哲学领域,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伦理学工作者往往有意识地区分“利他主义”和“利他主义行为”,

测评LASI领导型态问卷和领导风格

(Leader Adaptability and Style Inventory ) 题本 说明:这是一份用来了解您的领导型态的问卷。总共有12道题目,每道题目代表一种状况。在回答问题之前,请先仔细地考虑,您面对每种状况时将如何处理。每个答案并无好坏之别,只请您依“实际上”您会如何回答,而不是考虑理论上该怎么做。 每题都是单选,回答问题时请在答案上打。 十二种状况: 状况1: 一位新员工,正在接受岗前培训,他很想把事情做好,也非常自信,只是还没有多少工作方法和经验。 A、指导下属按标准步骤完成工作。 B、提出工作要求,也听听下属的建议。 C、询问下属对工作目标的想法,并予以鼓励和支持。 D、尽量不干扰他。 状况2: 你的下属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已基本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只是与前一阶段相比工作动力明显不足。 A、友善地加强互助,但继续留心他们的表现。 B、尽量不做什么。 C、尽可能做出一些让他们感受自己是很重要、且有参与感的安排。 D、强调工作完成的重要性及期限。 状况3: 你的下属遇到挑战性的问题,显得信心不足,过去虽然有类似的情况,但在你的鼓励下多半问题都能自行解决,而且人际关系也很正常。 A、加入进来和他们一同解决问题。 B、让他们自行处理。 C、尽量纠正他们。 D、鼓励他们针对问题自行解决,并适时给予意见。 状况4: 你正计划做一项工作程序变革,而你的下属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期待着改革尽快实施。 A、让他们来共同参与变革,并适当提供意见。 B、宣布变革并严密予以监督。 C、让他们自行变革,将结果向你汇报。 D、听取他们的意见,但决定权在于你。 状况5: 你刚接任一个工作效率一般的团队,前任主管经营的生产力较低,你知道团队成员对你的到来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A、让他们来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向与内容。 B、听取他们的意见,仍关注其工作是否达到目标。 C、重新设定目标,指导并监督他们完成任务。 D、让他们自己设定目标,并予以支持。

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概述

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概述 高宪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利他主义行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利他行为理论包括:生物学理论、社会 交换理论、 动机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利他者的自身因素、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受助者特征、社会文化特征。利他主义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人的本质,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利他主义行为;利他主义理论;利他主义行为发展【中图分类号】 B8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0)01-0043-02 【作者简介】高宪芹(1984-),女,山东泗水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在读研究生。 西方关于利他主义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借用拉丁文alter 来表示同利己倾向对立的乐善好施,最早在伦理学上提出利他主义(altruism )一词。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家是从行为上对利他主义加以定义的,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不指望未来酬劳而且是出于自由意志的行动,即是出于自愿和自择的助人行为。Batson 和Powell (2003)认为利他主义是一个动机性的概念。还有一种兼容并蓄的观点, 认为利他主义是指个人的某种旨在增进他人利益的稳定的动机和一贯的行为。而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是利他主义的外在表现[1]。 利他行为是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心理学家按照亲社会行为动机的不同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了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酬赏和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指在行动上有益于他人,在动机上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巴特森再次根据动机的不同把利他行为进一步细分为:自我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他认为:利他行为者在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心理,一种是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一种是专注于他人的同情心理。为了减轻自身的内心焦虑而采取的利他行为,是自我服务性的,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体现自身 的力量和价值,这种被称为自我利他主义。因他人的困境而产生移情,为减轻他人的痛苦而做出的利他行为,这种被称为纯利他主义。[2] 根据利他主义发生情景的不同,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一般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和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前者是指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普通事情,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或信息表明有人需要帮助,助人者也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因此也没有高度的紧张感。该利他行为非常普遍, 如在公交车上让座、帮邻居照看小孩、周末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后者又被称为特殊情境中的利他行为,这类利他行为是有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危险的,行为者做出利他行为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紧急情境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少见情形,令人猝不及防,因此人们对此缺乏经验和心理准备,需要利他者采用特殊手段来援助他人。 Wilson [3](P60-62) 把利他主义分为两种:无条件的利他主义 和有条件利他主义。无条件利他主义行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最近亲属,在疏远的社会关系中比较少,利他者不求任何回报,不受社会奖励和惩罚的影响,表现为无私、忘我的行为。而后者的实质则是自私的 “利他者”,其典型反映就是互惠互利,社会中的远亲和不相干的个体之间交往,通过社会契约达到互利互惠,这种利他主义行为完全是有目的的。 Sober [4]也将利他主义分为两种:进化的利他主义和本土的利他主义。前者具有遗传特性,是个体在紧急情况下将被助者看成是“我们”一部分时的下意识行为,而后者的发展过程则比较复杂,它是由个体内在得益于别人的动机 2010年1月总第149期第1期 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Jan.2010 Serial No.149No.1 43··

领导风格测试题

LASI领导风格问卷 (Leader Adaptability and Style Inventory) 说明:这是一份用来了解您的领导风格的问卷。总共有12道题目,每道题目代表一种状况。在回答问题之前,请先仔细地考虑,您面对每种状况时将如何 处理。每个答案并无好坏之别,只请您依“实际上”您会如何处理来回答,而不是考虑理论上该怎么做。每题都是单选,请在答卷上打[ ]。 状况1: 一位新员工,正在接受岗前培训,他很想把事情做好,也非常自信,只是还没有多少工作方法和经验。 A 指导下属按标准步骤完成工作。 B 提出工作要求,也听听下属的建议。 C 询问下属对工作目标的想法,并予以鼓励和支持。 D 尽量不干扰他。 状况2: 你的下属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已基本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只是与前一阶段相比工作动力明显不足。 A 友善地加强互助,但继续留心他们的表现。 B 尽量不做什么。 C 尽可能做出一些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很重要、且有参与感的安排。 D 强调工作完成的重要性及期限。 状况3: 你的下属遇到挑战性的问题,显得信心不足。过去虽然有类似情况,但在你的鼓励下多半问题都能自行解决,而且人际关系也很正常。 A 加入进来和他们一同解决问题。 B 让他们自行处理。 C 尽量纠正他们。 D 鼓励他们针对问题自行解决,并适时给予意见。 状况4: 你正计划做一项工作程序变革,而你的下属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期待着改革尽快实施。 A 让他们来共同参与变革,并适当提供意见。 B 宣布变革并严密的予以监督。

C 让他们自行变革,将结果向你汇报。 D 听取他们的意见,但决定权在于你。 状况5: 你刚接任一个工作效率一般的团队,前任主管经营的生产力较低,你知道团队成员对你的到来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A 让他们来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向与内容。 B 听取他们的意见,仍关注其工作是否达成目标。 C 重新设定目标,指导并监督他们完成任务。 D 让他们自己设定目标,并予以支持。 状况6: 几个月来你的下属表现一直处于低谷他们也不在意是否达成目标,你想带领团队尽快度过这个时期,提升生产力,且使工作环境能更人性化。 A 尽量做些使他们感觉很重要并有参与感的安排。 B 强调按时完成工作的重要性。 C 尽量不去干扰他们。 D 听听他们的意见,鼓励并指导他们达成目标。 状况7: 你的下属建议改变部门内部的架构,而你也认为很有必要;日常工作中下属拥有足够的弹性和工作经验,只是遇到重大问题时他们还缺乏足够的勇气。 A 细心指导并监督改变。 B 认可他们的建议,由大家集思广益进行改变。 C 听取他们好的意见,并控制改变的进行。 D 顺其自然,相信他们自己能够变革成功。 状况8: 你的下属表现杰出,在团队内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尽管你很少过问,但常常有令你意想不到的业绩出现,偶尔你也感觉到无法掌握他们的工作方向或进度。 A 顺其自然,由他们自己去完成工作。 B 跟他们讨论,并着手进行需要的改变。 C 以明确的态度,来批示他们工作的方向。 D 为避免伤到上司与下属间的关系,不做太多的指示。 状况9: 你的上司指定你负责一个工作团队,但该工作团队对工作目标认识不够清楚,每次会议的效率很低,常常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可是你知道他们想把事情做好,

测评LASI领导型态问卷和领导风格

(Leader Adaptability and Style Inventory ) 题本 说明:这是一份用来了解您的领导型态的问卷。总共有12道题目,每道题目代表一种状况。在回答问题之前,请先仔细地考虑,您面对每种状况时将如何处理。每个答案并无好坏之别,只请您依“实际上”您会如何回答,而不是考虑理论上该怎么做。每题都是单选,回答问题时请在答案上打。 十二种状况: 状况1 : 一位新员工,正在接受岗前培训,他很想把事情做好,也非常自信,只是还没有多少工作方法和经验。 A、指导下属按标准步骤完成工作。 B、提出工作要求,也听听下属的建议。 C、询问下属对工作目标的想法,并予以鼓励和支持。 D、尽量不干扰他。 状况2 : 你的下属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已基本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只是与前一阶段相比工作动力明显不足。 A、友善地加强互助,但继续留心他们的表现。 B、尽量不做什么。 C、尽可能做出一些让他们感受自己是很重要、且有参与感的安排。 D、强调工作完成的重要性及期限。 状况3 : 你的下属遇到挑战性的问题,显得信心不足,过去虽然有类似的情况,但在你的鼓励下多半问题都能自行解决,而且人际关系也很正常。 A、加入进来和他们一同解决问题。 B、让他们自行处理。 C、尽量纠正他们。 D、鼓励他们针对问题自行解决,并适时给予意见。 状况4 : 你正计划做一项工作程序变革,而你的下属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期待着改革尽快实施。 A、让他们来共同参与变革,并适当提供意见。 B、宣布变革并严密予以监督。 C、让他们自行变革,将结果向你汇报。 D、听取他们的意见,但决定权在于你。 状况5 : 你刚接任一个工作效率一般的团队,前任主管经营的生产力较低,你知道团队成员对你的到来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A、让他们来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向与内容。 B、听取他们的意见,仍关注其工作是否达到目标。 C、重新设定目标,指导并监督他们完成任务。 D、让他们自己设定目标,并予以支持。

利他行为分析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3、完全自愿的行为;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进化论规律。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他发现,在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当工蚁收到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

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因此,威尔逊认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观时受到的批评。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产生的。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其它小朋友分享弹珠玩具。研究表明,某些形式的赞扬比其他形式更有效。榜样的作用也是重要的。例如,一个研究揭示了一年级儿童中,观看亲社会条件电视节目的儿童显著比看中立条件电视儿童更爱帮助他人。成长中,人们学到了一些关于谁应该得到帮助,以及什么时候应该给予帮助的规则,并逐渐化为价值观和人生准则,所以社会条件这些也是利他行为形成的原因。利他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有利于社会的行为,所以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多,归结如下:(一)利他者因素年龄。研究证明,6至12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利他行为也有所增长。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开始明白助人为乐是一件为社会赞许的行为,而且,其行为也逐渐由“自我中心化”行为向“互惠化”行为发展,开始懂得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了性别。一般来说,需要较大体力或者不适合女性角色的利他行为,往往会有男性完成。此外,在较为尴尬的助人情

领导力(测试题)

500强企业测试题 你是个有领导能力的人吗? 你是一个领导者,或是一个跟随者?请你选择答案。 1.别人拜托你帮忙,你很少拒绝吗?①是②否 2.为了避免与人发生争执,即使你是对的,你也不愿发表意见吗?①是②否 3.你遵守一般的法规吗?①是②否 4.你经常向别人说抱歉吗?①是②否 5.如果有人笑你身上的衣服,你会再穿它一遍吗?①是②否 6.你永远走在时髦的前列吗?①是②否 7.你曾经穿那种好看却不舒服的衣服吗?①是②否 8.开车或坐车时,你曾经咒骂别的驾驶者吗?①是②否 9.你对反应较慢的人没有耐心吗?①是②否 10.你经常对人发誓吗?①是②否 11.你经常让对方觉得不如你或比你差劲吗?①是②否 12.你曾经大力批评电视上的言论吗?①是②否 13.如果请的工人没有做好,你会反应吗?①是②否 14.惯于坦白自己的想法,而不考虑后果吗?①是②否 15.你是个不轻易忍受别人的人吗?①是②否 16.与人争论时,你总爱争赢吗?①是②否 17.你总是让别人替你做重要的事吗?①是②否 18.你喜欢将钱投资在财富上,而胜过于个人成长吗?①是②否 19.你故意在穿着上吸引他人的注意吗?①是②否 20.你不喜欢标新立异吗?①是②否 测试说明 评分标准: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 分数为14--20:你是个标准的跟随者,不适合领导别人。你喜欢被动地听人指挥。在紧急的情况下,你多半不会主动出头带领群众,但你很愿意跟大家配合。 分数为7--13:你是个介于领导者和跟随者之间的人。你可以随时带头,或指挥别人该怎么做。不过,因为你的个性不够积极,冲劲不足,所以常常是扮演跟随者的角色。

分数为6以下:你是个天生的领导者。你的个性很强,不愿接受别人的指挥。你喜欢使唤别人,如果别人不愿听从的话,你就会变得很叛逆,不肯轻易服从别人。 领导者成功测试 下面的“领导者成功测试问卷”,用来测试领导者的职业生涯的成功机会。请你也来试试看!你一定将受益匪浅。 1.你是否确定了具体的职业目标?是否 2.你是否制定了某一时期内实现目标的职业计划?是否 3.你是否有更高的愿望?是否 4.你的愿望是否切实可行?是否与你的能力相符?是否 5.你随时准备去冒险,犯错误,失败吗?是否 6.你将重新安排工作吗:是否 7.你忠实地为你的公司负责吗?是否 8.你坚信能使自己幸运吗?是否 9.为在工作中取得最好成绩,你是否努力工作?是否 10.你是否知道和了解你的上司和公司的发展目标(这是成功的真正关键)?是否11.在你任职期间,你是否为公司取得几项优势?是否 12.你是否充分发挥了你的才能?是否 13.你是否在培养(或使用)你的社交能力?是否 14.你的工作是否使你很出众?是否 15.你是否享有诚实、正直、可靠三者之一的声誉?是否 16.你的消息灵通吗?是否 17.你是否为实现你的职业目标而制定步骤?是否 18.你是否第一个提出将影响公司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因素的领导者?是否 19.你是否从其他人的成功和失败,尤其是典型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是否 测试说明 0—3个“否”:你就是一个领导者! 你可能已经获得成功,或者正在走向成功,你喜欢你所做的一切,因而你正在做正确的事情——致力于把工作做得更好。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为什么在生死关头会有人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把生留给战友在社会心理学上是一种“利他行为”,而“利他行为”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上来看利他是生物的本能,有助于物种保存。动物往往帮助那些有保存基因价值的对象,使得这一物种的传递更有可能。助人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只有互相帮助,物种才能更好地战胜环境威胁,在竞争中胜出。这被保存并在基因中传递下去,成为该物种赖以生存的本能。 所谓“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利他行为社会规范理论的解释:助人是被社会认可并受到鼓励的行为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对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为了自身的声誉和社会责任而采取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 “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比如有人会在生死关头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在动物身上一样如此,比如,汤姆逊瞪羚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的“英雄主义”却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我们前面提到的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因为汤姆逊瞪羚所保护的并非是它的子女或亲属,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项没有任何收益的投资。这一行为与吸血蝙蝠的“互惠利他”有着更明显的区别,对个体来说这一行为的投资风险与预期回报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而且也不可能通过识别机制来剔除那些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搭便车”者。 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

中高层管理人员心理特征测评量表(含领导能力、团队合作、人际关系、性格类型及评价标准)

管理人员心理特征测评量表 (含领导能力、团队合作、人际关系、性格类型) 答题需知 1、请大家认真回答每个问题,每个题必须回答。 2、本测评问卷只是心理测验,目的只是找出每个人对应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无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的心理特征适合不同的职业。因此,本问卷的答案无所谓对与不对,好与不好。 3、回答时不要考虑“应该怎样”,只要回答你平时“是怎样的”就行了。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个题目上太多地思考。 4、如果你觉得在不同的情境里,两个答案或许都能反映你的倾向,请选择一个对于你的行为方式来说最自然、最顺畅和最从容的答案。 页脚内容1

第一部分领导能力测试 以下25道题,同意的请选择“是”,不同意则填“否”。 1、为纠正员工的错误,管理者应先指出员工的长处,然后再讨论其错处。 2、管理者没有必要与下属讨论组织的远程目标。只要下属能了解组织当前目标,他们即能有效地履行任务。 3、最佳的谴责方式是当众斥责。 4、冤情或士气问题一般应由员工的直属上司处理,而不宜诉诸特别指定的专人处理。 5、为下属制定工作目标时,应该让工作量超过他们所能负荷的限度。 6、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在于执行规章制度。 7、同僚之间人缘最佳者照理应成为合适的管理者。 8、管理者如在下属面前认错,则将丧失下属对他的尊敬和自己的威严。 9、管理者如以“我不知道,但我将探寻答案,然后再答复你”作为问题的答复,则该管理者必将有资格教导他人该如何做这项工作。 10、技术人士当管理人员比其他人更合适。 11、管理者是天生的,而非后天培养的。 12、管理者值得花大量时间来让新员工接受良好的培训。 13、讽刺是对付多嘴员工的妙方。 14、让规章被彻底执行的最好方法,便是制订多重违规惩戒措施。 页脚内容2

利他主义

Altruism 利他主义 法语“利他主义”(“altruisme ”)一词,由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830—1842年间首先用来表示对他人福利的献身精神,尤其是作为一种行为的准则。它和善行、无私等概念有密切联系。长期以来,它吸引着道德哲学家们的关心(参见内格尔(Nagel ),1970年;米洛(Milo ),1973年;罗伯茨(Roberts ),1973年;科勒德(Collard ),1978年;马戈利斯(Margolis ),1982年)。雷施尔(Rescher , 1975年,第11页)把它分类为无私的“形态”(modalities )之一。利他行为有助于保证人种和基因的生存,因此,包括社会生物学在内的许多领域的众多社会科学家对它深感兴趣(贝克尔(Becker ),1976年;科勒德,1978年,第5章)。而某些经济学家已参与这项研究,更多的人当然就专心于利他主义对经济成果的意义,特别是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意义。 利他倾向和效用 一个简单的模型足以抓住利他主义所提出的大部分问题。设模型中有n 个人,每个人消费一种可转让商品,设想是希克斯(Hieks )的复合商品,因为相对价格 不变。于是,经济配置可以用n R +空间中的一个收入分配向量y 来描述,其代表性非负元素 代表个人i 的收入。若i y 代表财富,而资本市场又是完全(竞争)的,不发生影响实际利率的转移,并且不管由于时间范围和个体数量的无限带来什么特殊问题,几代人之间的利他主义仍可用这一框架进行研究。 如果个人i 有自私倾向,则当且仅当'i i y y >, i 有更多收入时,收入分配y 优于y’。但即使'i i y y <,只要另一个人j 得到的利益' j j y y -大到足以补偿而有余,利他倾向便允许y 优于'y 。因此,利他倾向完全能够表达为n R +上的一个一般的(完整和可递的)排列i ~>。 但此处需要谨慎从事。经济学家通常用“偏好”来表示“福利”,并假定它可以用n R +上的福利函数i w (y )来表示,当y 变得更优越时,福利将增长。回顾前述利他主义是对他人福利的关心,它假定i 必然要最大化()i i i i W y w -=,φ形式的函数,其中i W -表示不包括i 的福利水平j w (j ≠i )的向量,φ对每个j w 是递增的。已知收入分配y ,求个人福利水平 i w (y ) ,要求对每个i 解n 个联立方程: ()i i i i W y w -=,φ (1) 所以,只有在每个i w (y )恰当定义时,这些方程才有唯一解。在众多作者中,贝克尔(1974年,第1076—1077页)对于一个只有两个个人的特殊的柯布一道格拉斯(Cobb-Douglas )案例作了论述。假设(1)式对n R +上的每一个y 有唯一解,虽然这个假设并不是无足轻重的。特别是要取(1)式的全微分,得

领导力测试题

领导力测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领导力测试题 姓名总分:140分得分 一、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18分) 1. 1.以下关于领导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只产生在大型组织中 B.领导只产生在小型组织 C.领导只存在于刚开始运营的组织中 D.领导无处不在 2. 2.库泽斯-波斯纳领导力第一法则是() A.信誉是领导的基础。 B.如果你不信任提供信息的人,你也就不会相信该信息 C.人们的眼睛盯着领导,你是否是领导由他们说了算 D.多年来,人们最想从一个领导者身上看到的品质是一样的。 3. 3.库泽斯-波斯纳领导力第二法则是() A.说到做到 B.以身作则 C.信誉是基础 D.真诚公平 4. 4.在普利策奖获得者、作家和历史学家詹姆斯·麦克格雷戈·邦斯看来,那种能使人们满 怀激情地实现目标的领导力叫做() A.激情领导力 B.目标领导力 C.转型领导力 D.激励领导力 5. 5.我们研究发现,当领导者有效地就()进行交流时,不管对象是一个人、一个团 队,还是一个大型组织,追随者都报告说会产生很高的工作满意度、动机、奉献感、忠诚、团队精神、生产率和利润率。 A.理念 B.诚信 C.薪水 D.愿景 6. 6.领导者应该从哪里获得产品、流程、服务上的新想法() A.从客户 B.从领导者自己 C.从供应商 D.从一切哪怕最模糊、最微弱的即将到来的新事物的信号 7.7.“在海上永远不要回头”这条警语对领导者的启迪是() A.领导者必须具备观察内部组织的洞察力 B.领导者要促进内部和外部的沟通 C.领导者不能只看到组织内部的情况,必须一直审视外部现实。 D.领导者需要更多的倾听和沟通

浅谈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和大学生的理想

浅谈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和大学生的理想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语出惊人,他的上述话被参会嘉宾发微博后,迅速被转发3.5万次。 ——摘自《北京晨报》 我希望能通过自己对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认识结合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看法来给出对钱理群教授言论的回应。借此机会也将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思考整理一下。 利己主义究竟是对还是错? 那些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无一不是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已经达到了凌驾于他人利益之上,对他人利益造成伤害了。 然而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集体优化是不需要刻意追求的,只要每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优化的效果。也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之下,“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一度成为广为流传的观念。也就是说在过去的相当一段时间,利己主义是被全社会广泛认可的,并且利己主义不会对他人利益造成伤害,相反会使社会进步。 其实,这种思想的真正来源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本书提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从个人自利的经济行为中,提炼出社会整体的经济福祉。其经典论述如下:“我们的晚餐并不是来自屠夫,啤酒酿造者或者点心师傅的善心。而是他们对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每个人"只关心他自己的安全,他自己的利益。他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他原本没有想过的另一目标。他通过追求自己的利益,结果也实现了社会的利益,比他一心要提升社会的利益要有效。”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家,是传统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更是哲学家。他在上文中的经典论述即承认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是自利。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的利益。 的确,美国等国家的市场经济就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事实上美国经济的确比绝大多数国家发达。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世界就会取得好的结果。美国的经济固然比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要发达,但是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也不得不开始反思了。

利他主义浅析

利他主义浅析 摘要 利他主义强调他人利益,颂扬为他人作出牺牲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善的标准。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最初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来创造这个词的。一般来说,利他主义往往从抽象的人性本能和人性来证明利他主义的合理性。一方面,利他主义借助动物的利他行为,来证明人类在天性中也存在着这种利他动机;另一方面,利他主义往往还利用人的本能需要是多方面的,即人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的这种观点来证明利他本能的存在。 关键词:利他主义;利己主义;无私利他;利他行为;集体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真实的反映( 适应) 社会存在,会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二是社会意识歪曲反映 ( 背离 ) 社会存在,就会阻碍社会存在的正常发展。利他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下我国正面临着社会道德退化的风险,青年人利他行为的心理意识开始弱化,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鼓励该行为的涌现。 一、利他主义的涵义及特征 1、利他主义的涵义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中很早就有利他主义思想的内容,但是,都浓浓地打上封建专制思想的烙印,比如“三从四德”,臣子对君主的利他思想已经上升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程度。这是很狭隘的利他主义思想。 近代哲学思想对利他主义一词的研究源于孔德。利他主义一词最早是孔德创造的,他希望用这个词来说明一个人给与他人的无私行为【1】。后来,社会生物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都对利他主义进行了研究,并且各自从自己的学科对利他主义给与了界定。 下面是几位学者对于利他主义的界定: ①把无私利他奉为评价行为善恶的惟一准则的伦理观,便是把无私利他奉为道德总原则的伦理观。(王海明) ②将牺牲个体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的适应性的行为原则视为道德总原则。(威尔逊) ③把在利益的分配中优先考虑的是他人,并努力使他人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使利益天平更倾向于他人的行为原则奉为伦理观。(亚当·斯密) 站在这几位巨人的肩膀上,我对利他主义也进行了诠释,我的观点是:利他主义是行为主体在内心形成的希望通过行为活动能够在物质或精神上对被行为人产生好 ( 有利 ) 效果的思想意识。就是把将他人利益作为行为目标且不求任何回报视的原则作为区别善恶标准的伦理观。 2 、利他主义的特征 (1)利他主义是行为主体的内心感受和需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有两个阶段,即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然后,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人类在进行某行为时,更多是在以前( 前人 ) 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因而,往往会在内心产生一些对即将或正在进行的行为的心理期许。利他主义的行为者在实施行为前在内心里希望即将进行的行为对被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