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导论01-05 仁者爱人:正己与克己

国学经典导论01-05 仁者爱人:正己与克己

国学经典导论01-05 仁者爱人:正己与克己
国学经典导论01-05 仁者爱人:正己与克己

01-05仁者爱人 :正己与克己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的第五节仁者爱人 :正己与克己。孔子的“仁”,应该具有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的意思。孔子的仁不仅涉及伦理道德,而且也涉及政治思想,即他已将仁的伦理道德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思想,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国的学说。

1.政者,正也——执政者要以身作则

孔子认为,在任何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而在二者当中,孔子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好坏决定了社会治理的好坏。因此,他对执政者的政治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是“正”,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以身作则”。当季康子问政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在孔子看来执政者自身正了,能够以身作则,即使不发布政令,老百姓也会自觉地去执行;如果执政者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未必会服从。孔子认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执政者必须从端正自身开始,通过其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去治理民众正人。这样,才能造就一个良好的秩序社会。这就是古代的所谓“典范政治”的基本要求。只不过在春秋后期周王室日益衰微,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复杂局面下,也只能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了。

2.克己复礼为仁——社会各阶层应当“克己”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纲要,同时涉及到了礼和仁,而以“克己”作为复礼归仁的实践要求。孔子认为,人们必须克制自己的个人欲望,一切言行都照着周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因此,不合于礼的就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

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并将其实践于日常伦理之中。

孔子还认为,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身体发育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青壮年时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了,血气方刚,那么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所以,自戒便是自爱,自戒就不会走入人生的误区。

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_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doc

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_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 会范文 选择国学经典导读的人未必爱国学,正如卖花的人未必爱花,更未必懂花一样。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篇1 上国学经典导读课,有那么一丝期盼,却不敢期盼太多,害怕失望。失望在所难免,从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在座的不乏带着微积分作业、英语作业......各种作业的,更有两手空空只携只手机者。我在心里冷笑:这就是大学的课堂?! 选择国学经典导读的人未必爱国学,正如卖花的人未必爱花,更未必懂花一样。既然不爱,何必选择?苦了自己,还亵渎了国学。 今天课上主要讲了开设国学经典导读这门课的必要性。其中有一点谈到了当代国人的道德问题。至于道德问题,我并不想多说,更不想把社会上的一些道德案例拿来猛烈抨击。我只想就我们自身,出生于九零后的人们眼中的大学生来简单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我个人认为,道德与个人素质紧密联系。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就我们自身来谈的原因。在教室上课,几乎没有一张椅子的后背横条上是干净的。上面写满了各种"高材生"们无聊之下的"杰作"。我想,不能在桌椅上乱写乱

画应该是幼儿园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吧。如此说来,这些所谓的"高材生"竟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不如,不可笑吗? 来到重庆之后,惊奇地发现这里难得一男生不抽烟。我必须承认,我对抽烟者可能怀有偏见。但抽烟是个坏习惯,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尤其对于一个18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甚至,我在课桌上也能够与一包香烟邂逅。一个人有坏习惯,不可怕。但倘若一群人如此......我很想问一句:重庆工商大学的学生就该是这样的吗?! 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失败的。它的初衷很好,但是结果总是不太尽如人意。举个简单的例子:高考语文对于汉字的字音及字形的考查。为了高考分数,学生们用尽一切办法规范字音,正确书写。但是高考一结束,那就不再重要了。错别字依旧连篇,字音更是不值一提。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应付高考,学生没有明白高考的目的是什么,上大学的意义又在于什么。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只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至于为什么,没有必要去思考。而我以为,不懂得思考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这么说似乎有点严重,但确实如此。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迷茫中。整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为了什么。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可避免地变得平庸。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这无疑很可悲。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那么设再多的课程也是徒劳。 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篇2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

国学经典导论04-07庄子的理想人格

4-7庄子的理想人格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存在,他继承了老子“道”的哲学思想,并以此阐释了人的个体与群体、心灵与肉体的关系。他关注的目标是人怎样才能获得所谓的“天乐”,他的哲学是提倡回到人的自然本性的人生哲学。 在庄子内篇第一的《逍遥游》里,他反复论述了他的独立无待、逍遥自由的思想以及对此的美好畅想。 庄子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不自由的。因为它们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需要条件,也即是“有所待”,有所依靠,因此都会受到限制。比如貌似逍遥的鲲鹏,活动范围大,行为豪迈壮观,但升起它的身躯,需要足够展开翅膀的空间和飓风,想飞远,得靠六月的季风,鲲鹏如此,更不要说人类了。人类面对着名利富贵、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还要承受“终有一死”的精神负担,是自然界受到限制最多的,比起其他生物来说离自然原始本性最远。因此也是最不自由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呢?庄子说“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也就是那些洞察了宇宙万物的本质,顺应着大自然的规律,掌握了天地之间阴阳晦明风雨的变化的人,“至人”、“神人”、“圣人”,也就是《大宗师》里面的“真人”!庄子用了大量的笔墨去形容他心中的理想人格:“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逍遥游》)“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 乍一看,庄子所描述的,实在是惊世骇俗,浪漫夸张到极致:渺远的姑射山上的神人,肌肤洁白莹润,行动从容洒脱,餐风饮露不食人间五谷,腾云驾龙游遍南北西东;他们不会伤害万物,所到之处五谷丰登;万物也不能伤害他们,洪水滔天不能将他们淹没,天下大旱、湖泊沸腾不能使他们感到炎热,河水结冰不能使他们感到冷,地震海啸不能使他们改变容色;他们身上的一些尘埃草籽,都能培养出尧舜这样的圣贤。庄子所描绘的,几乎就是神仙了。然而,庄子写的真的就是神仙吗?实质上,庄子的理想人格,不过以形象化的方式渲染出的“有道之人”罢了。 这些人,纯洁(肌肤若冰雪、处子)、自由(乘云气,御飞龙)、永恒(物莫之伤)、伟大(陶铸尧舜),他们远离世俗,能够进入到物我相忘的境界,深知宇宙自然的奥秘,所以不会受到外物的影响。他们精神生命强悍,不知道什么是自己,什么是功绩,什么是名声,心就象镜子一样,如实反映外物,不送外物离去,也不迎接外物到来,所以不被外物伤害。 庄子为了说明这种精神生命充沛淳和的境界,还写了很多残疾人,这些所谓的“畸人”,虽然肢体残缺,形貌怪陋,却拥有强大的内在。比如《人间世》中的支离疏,是一个弓腰驼背貌丑无比的残疾,却靠着给人缝补衣服自食其力,在兵役与疫病来时攘臂游于其间,在上面发放扶贫补贴时还能领到柴粮,逍遥自然安养天年。又如《德充符》中的哀骀它,“恶骇天下”,丑的要命,看似无才无权无誉无学,但是男男女女都倾慕于他,想陪伴在他身边不愿离去,鲁国国君也“有意乎其为人也”,想授他为相。再如《大宗师》里面的子舆,病的耸肩缩颈,却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说“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心安气定的等待,心平气和的顺从,生死得失不会在他身上产生欢乐悲哀。这些“畸人”们,全然不以外在感官感受为美,而以内在精神体验为美,他们具有顺天应命的理智与坦然,即使跻身人群,也不自惭形秽,他们是道德充实者,是一群在精神层面上超越了残疾自我的人。

国学经典导读读后感

国学经典导读读后感 在中国大地上疯售红极一时《于丹论语心得》并为全国人所接受。 2006年冬,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来自CCTV—10《百家讲坛》名叫于丹的学者创造一个签名售书的奇迹,在7小时之内,她一共为超过7000多名读者在其新作《于丹(论语)、心得》上签下名字,2007春,《百家讲坛》又推出于丹教授的《于丹、(庄子)、心得》和王立群的《读史记》,同样取得了洛阳纸贵的轰动效应,社会各界针对这样的为暴场面,所谓:《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一是众说纷纭:鼓掌者有之、斥骂者亦有之。 无论如何,这样的事件并非是空穴来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一般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已在神州大地悄然兴起---从汉服团体的出现,大学国学院的成立,到CCTV-10《百家讲坛》的炙手可热和世界各地孙子学院的建立,再到教育部最近提倡高校将国学列为大学必修课,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正在重新崛起的大国,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文化断裂后,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已不满足于仅仅从西方文明中寻求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中国人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更深刻地从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中进行挖掘,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灵感,以避免彻底丢失自我民族特性,成为西方的文化的殖民地。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在培养干部人才和管理工作者的时侯,有过教条地,片面地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将其中国的传

统文化,对立起来的一段时期,在破“四旧“砸烂孔家店的偏激思想指引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四库全书的一些精华、优秀部分被当作糟粕抛弃,这导致使中国人包括领导干部,和行管人员的人文素养出现了断裂。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力比想象的要坚韧,“天不丧斯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的提出,党坚持在根本理论阵地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党的“十六大极富创造性地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一方面要从西方发达国家汲取社会改革经验,另一方面即要从我国的历史传统中去挖掘有益的精神资源。 从国家的决策层到民间草根,复兴国学的呼吁声已成为时代的最强声音,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将如浴火凤凰般在新世纪得到重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要爱虚荣,或是炫耀自己还有就是去奢侈,反而相互一点他的为人更高尚。 再教育比如毛遂自荐,就是说平原君要带20个贤能之士去向楚国求救,可只选了十九人,这时毛遂走了出来,他告诉平原君,他也愿意去,而平原群认为没有人称赞过他,如果是贤能之士他自己就会在口袋里发现锥子一样快,而毛遂却认为平原君不有将他放进口袋里,于是平原君很是惊奇,便带他去了,果然,毛遂立下了奇功。

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诵读》课教学与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经典诵读》课教学与探索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诵读中华经典的教育活动,是对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华文化,宣传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形式,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幼专院校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目前大学国学教育中过多注重理论层面、思想层面、精神层面的研究,偏重于浩如烟海的文献研究与思想学术剖析。虽国学的大众化推广正逐渐成为国学研究的热点,也有很多的学者专家进行国学知识大众化推广,但很显然国学与当代生活的息息相关,国学除了知识层面的价值外,还有着生活化、日常化、艺术化、实践化的特点。我校结合学前教育的特点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以中华人文经典书籍为素材,以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基础,以经典文本为呈现形式,以高职高专学生为对象,阐释最具民族性、人文性的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学前教育的师范生而言,国学课程无论是从自身素质的提高还是从教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经过高考的洗礼升入我校的,

从上学期的《文学欣赏》课程来看,学生显示出了较为丰富的文学知识基础,但普遍存在着理论性强、实践性差的特点。为此,笔者在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了解每节课的相关典故,课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分组讲授。 一、安排课前练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提高的是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和设计教学的能力。为此,对学前专业的学生进行课前练讲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选一名负责人。每组的任务是中华传统文化介绍。要求学生制作ppt课件,利用课前10 分钟,选取两名代表把 研究成果进行全班性的汇报。练讲全程要求脱稿完成。课前练讲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及组织语言的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会了主动搜集材料和整理材料,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多媒体和制作课件的能力。 二、每课诵读经典 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下面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见于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篇》的是 A 。 A.孟母三迁B.断织劝学C.杀猪取信D.孟子去妻 2.孟子游说诸侯,被授与“卿”之高位,是在__ D ___。 A.宋国B.魏国C.滕国D.齐国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出自__ B_ 。 A.《论语》B.《孟子》C.《荀子》D.《庄子》 4.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是在 C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5.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人性善”的思想家是 B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告子 6.提出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命题的思想家是__D__。 A.孔子B.墨子C.荀子D.孟子 7.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国学大师是__C__。 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D.章太炎 二、多项选择 1.以下篇目出自《孟子》的有BCD 。 A.《公冶长》B.《公孙丑》C.《告子》D.《尽心》E.《为政》 2.下列名句出自《孟子》的有__ABDE___。 A.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B.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D.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E.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2006年,全球130多万华人通过网上投票选出了“十大国学大师”。下列属于“十大国学大师”的是_ ABCE__。 A.梁启超B.陈寅恪C.鲁迅D.季羡林E.冯友兰 4.下列成语典故出自《孟子》的有__ABCDE___。 A.五十步笑百步B.始作俑者C.出类拔萃D.率兽食人 E.尽信书不如无书 三、默写(名句填充):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 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四、简答: 1、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大丈夫精神”?

国学经典导论06-10味论

06-10味论 在先秦诸子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道两家学派,对后世文学理论影响很大。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味论”主要受到道家思想影响。道家对物质的超越却正与文学对现实的超越可相契合。这种超越性正成为味论的哲学基础。 一、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想象丰富。他从哲学的高度关于美的探讨,有其独到之处。 1.主张“虚静”,“物化”,以自然朴素为美。这与道家“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有直接关系。当人进入“虚静”状态以后,就抛弃了一切,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虚静”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即具有现实超越性,与文学精神有着内在的契合。 2.论述了“言”与“意”的关系,提出了“得意忘言”说。庄子认为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传达“意”的,但言又不能“尽意”。他主张通过“忘言”的方式,即超越语言符号的表面形式和常规含义,以捕捉其言外之意,才能真正得“意” 问:为什么说庄子“虚静说”会有味论的理论渊源? 二、司空图的诗歌鉴赏理论遵循老庄思想,以佛禅说诗,注重文学的审美特征。其诗歌鉴赏理论主要表现在《二十四诗品》(近年此书是否为其所作有争论)和《与李生论诗书》中。他提出并阐述了“韵味说”的主张。所谓“韵味”,就是十个意境创造的审美内涵,用司空图的话来说就是“韵外之致。”他认为要获得这种“韵味”,首先要有意境,并且意境要“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他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才谈得上“韵味”。这种“韵味”在诗中,但又不能意尽于诗句中,这就像“味”之于醋、盐,但又不同于醋、盐,而这“味”是妙在“咸酸之外”的。这种“韵味”显然不是形式、声韵方面的东西,而是诗美内涵的一种“神韵”。 司空图提出诗歌创作和欣赏必须“辨味”,辨别、评价诗歌高下优劣的标准在于作品是否有“韵味”,并阐述了“韵味说”的主张。所谓“韵味”,就是诗歌意境创造的审美内涵,即“韵外之旨。 问:司空图的“咸酸之外”到底指的是什么?

国学经典导论02-03 游说诸侯

02-03游说诸侯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国学经典导论第二章孟子与《孟子》的第三节游说诸侯。 孟子学成以后,便开始周游列国,从事游说活动。孟子游说诸侯的第一站是齐国,他本想通过雄心勃勃的齐威王来实现自己“仁政”的理想,可齐威王一心想争霸中原,用武力统一天下,因此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的学说丝毫不感兴趣,对他并不重用。 孟子听说宋国想实行仁政,便离开齐国来到了宋国。但宋王对实行仁政没有诚意,并不打算接受孟子的主张,于是孟子愤然离开宋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邹国。在邹国,邹穆公曾向孟子请教为政,还有许多人向他问学。后来,孟子到了滕国,滕文公非常敬重他,多次向他垂问治国大计,于是孟子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仁政”主张。但滕国实在太小,无法在诸侯大国之间生存和发展,更无法全面实现孟子的“仁政”理想。这时,孟子在千里之外听说魏惠王招贤纳士的消息,便毅然来到魏国都城大梁,这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孟子一见梁惠王,梁惠王却迫不及待地问孟子能给他的国家带来什么收益,带来什么利益,这使孟子十分失望。孟子认为当时天下纷争、黎民涂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国君主不仁不义,只顾追逐私利。于是孟子针锋相对地向梁惠王讲了儒家轻私利重仁义的观点,梁惠王根本听不进去。公元前318年,梁惠王去世,他的儿子梁襄王即位。孟子初次见梁襄王,就发现梁襄王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所以孟子离开魏国重返齐国。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齐宣王野心勃勃,一心想称霸中原。为此,他广招贤才,而且特别喜爱文学游说之士。孟子到齐国后,齐宣王授与他“卿”之高位,并多次向他问政。孟子便抓住一切机会向齐宣王宣传自己的“仁政”理想,对齐宣王充满了期望。开始,当孟子讲到称王于天下道理时,齐宣王还

国学经典导论01-05 仁者爱人:正己与克己

01-05仁者爱人 :正己与克己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的第五节仁者爱人 :正己与克己。孔子的“仁”,应该具有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的意思。孔子的仁不仅涉及伦理道德,而且也涉及政治思想,即他已将仁的伦理道德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思想,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国的学说。 1.政者,正也——执政者要以身作则 孔子认为,在任何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而在二者当中,孔子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好坏决定了社会治理的好坏。因此,他对执政者的政治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是“正”,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以身作则”。当季康子问政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在孔子看来执政者自身正了,能够以身作则,即使不发布政令,老百姓也会自觉地去执行;如果执政者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未必会服从。孔子认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执政者必须从端正自身开始,通过其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去治理民众正人。这样,才能造就一个良好的秩序社会。这就是古代的所谓“典范政治”的基本要求。只不过在春秋后期周王室日益衰微,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复杂局面下,也只能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了。 2.克己复礼为仁——社会各阶层应当“克己”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纲要,同时涉及到了礼和仁,而以“克己”作为复礼归仁的实践要求。孔子认为,人们必须克制自己的个人欲望,一切言行都照着周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因此,不合于礼的就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

平时成绩考核实施办法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于加强《国学经典导论》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的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四川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国学经典进大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的改革,搞好省级精品课程《国学经典导论》建设,完善教学各个环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关于加强<国学经典导论>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的实施办法》。 按照学校教务处相关规定,必修课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国学经典导论》课程的平时成绩由名句背诵成绩和出勤率构成,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背诵以下篇目: (一)《论语》 1.学而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政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里仁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雍也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述而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子罕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12.颜渊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子路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4.宪问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5.卫灵公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大学国学导论第三章

国学导论第三章《董仲舒与朱熹》答案 1.董仲舒被誉为__________。 A.宗圣 B.亚圣 C.汉代孔子 D.复圣 教师批阅 正确答案C 2.导致礼崩乐坏最基本原因是__________。 A.周天子对诸侯王的控制逐渐削弱 B.诸侯割据混战 C.生产力的发展 D.周边民族侵略 教师批阅 正确答案C 3.汉代初年采取的治国学说是___________。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黄老学说 教师批阅 正确答案D 4.董仲舒指出汉朝革除秦敝的关键是___________。 A.修饬“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B.约束君主 C.君主励精图治

D.经济建设 教师批阅 正确答案A 5.董仲舒的学说能被帝王采纳,主要是因为_________。 A.君王贤明开通 B.时代有足够的精神、物质、学术积淀 C.儒家是显学 D.充满理想主义 教师批阅 正确答案B 6.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 A.周敦颐 B.程颢 C.朱熹 D.张载 教师批阅 正确答案C 7.理学认为宇宙的本原是________。 A.道 B.理 C.仁 D.性 教师批阅 正确答案B 8.朱熹认为,“理”在万物中各有表现,他称之为“________”。

A.气 B.形 C.象 D.道 教师批阅 正确答案A 9.被理学家们认为是“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的是________。 A.《中庸》 B.《论语》 C.《孝经》 D.《大学》 教师批阅 正确答案D 10.理学家们认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最佳方式是__________。 A.著书立说 B.致君泽民 C.教书育人 D.惩处豪强 教师批阅 正确答案B 11.董仲舒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_______________。 A.上承孔子下启朱熹 B.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 C.糅合了先秦各家思想学说 D.为汉王朝培养了一批人才 E.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 为进一步深化四川省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国学经典进大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的改革,搞好省级精品课程《国学经典导论》建设,完善教学各个环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本课程组拟制了这套综合练习题,以供同学们在全面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一、背诵、默写(含名句填充)以下篇目,并将其翻译为白话文: (一)《论语》 1.学而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政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里仁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雍也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述而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子罕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12.颜渊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子路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4.宪问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5.卫灵公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9.子张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二)《孟子》 2.梁惠王上

国学经典导论03-12 朱熹的教育思想

六、朱熹的教育思想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授国学经典导论第三章董仲舒与朱熹,第十二节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既是百科全书似的伟大学者,也是出类拔萃的教育家。他一生除了在家乡福建至少建立了7个书院外,还全力重建了湖南潭州的岳麓书院和南康军的白鹿洞书院;与朱熹直接有关的书院有40所,其中讲过学的共27所。他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学规,以及他对于书院作为官方学校应试教育的调节作用的肯定,都有力支持了南宋后期书院的发展。 朱熹认为:“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而人到了十五岁以后为读大学时期:“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在南宋国家积贫积弱、地方政府财力拮据的时代,按朱熹的看法,所有人的子弟都应受到小学教育,“凡民之俊秀”应该和统治阶级的子弟一样受到大学教育,已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思想了。民众始终是放在他心中的。 朱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学和著述,其学问本身又是时代强音,加上为人刚直鲠亮,因此弟子和门徒极众。他讲学的精舍,如寒泉精舍、竹林精舍,既是讲学的学校,又是编书的山馆。他的上百名弟子参与了他身前身后的著述和学问、言

行的整理活动。 朱熹的教育活动全面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原则。朱熹招收、培养、评价弟子从不看门第出身。他与学生关系亲密,深受爱戴,许多学生与他保持了长期的密切关系,仅《文集》中与他有书信往来的就有200多人。朱熹为师师德极佳。绍熙5年朱熹任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在修复岳麓书院后,朱熹把《白鹿洞书院学规》作为院规,以《四书集注》为主要教科书,亲到书院讲课,在这一百来天中,日治郡事,夜与诸生讲论,对于六十五岁的大儒来说,虽辛苦,却非常高兴。庆元六年(1200年)3月,朱熹已病重,还在与诸生讲《太极图》、《西铭》,修改《大学·诚意章》。可以说他是生命不息,传道、授业、解惑不止。朱熹去世后,尽管当时理学被朝中掌权的势力打成了“伪学”,朝廷严厉禁止人们为他治丧,依然有几千弟子冒着风险参加了他的葬礼。 在朱熹的教育思想里,最为珍贵的是他的富人教育观。这是实现他的民本主义愿望的一种内在要求。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富人的主体通常都是贪官污吏和奸商这两大人群。许多富人财富取之无道和“为富不仁”,他们追求财富和使用财富的过程通常伴随的是吏治快速腐败、社会风气难以逆转的恶化、阶级和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和深化、贫富分化日益加剧、“仇富”的社会心理的淤积。作为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对这一现象的解决,予以的关注严重不足,对富人有意识地进行教育

国学经典导论06-05文为世用

06-05文为世用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演进期。本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主要集中于对《诗经》、屈赋和汉赋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西汉扬雄在大约作于晚年的《法言》一书中,他视辞赋为“童子雕虫篆刻”,不仅悔其少作,也批评司马相如之赋“文丽用寡”,即对崇尚华丽而缺乏实用的文学进行批评。在东汉,社会上盛行谶纬之学以及“华而不实,伪而不真”的文风。东汉王充作《论衡》八十五篇(近存八十四篇),主要阐述了他在哲学上的进步主张,也表达了他在文学方面的见解,针对当时虚伪浮华和因循模拟的文风,曾经痛加批评: 好谈论者,增益事实,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对作》) 他提倡真实,反对“虚妄”,认为一切文章和著作都必须是真实的,坚决反对“奇怪之语”、“虚妄之文”。在其《论衡·自纪》中,明确提出: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富愈 贫。 王充主张“文为世用”,文章有为而作,应当有益于世。他还提出了如何评价作者高下的问题:不能以读书多少作为标准,而应看他是否“博通能用”,有所创建;在此基础上,针对汉代保守复古的文风,提倡文章的语言应当清楚明白,主张言文合一,强调了作家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创作的好坏,既取决于先天的才气,也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在评价作家作品的问题上,反对崇古非今的倾向。 问:王充提出文为世用针对是东汉什么样的文学氛围而发的? 王充的文学实用主义主张,在宋代一度得到回应。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有属于哲学家的文学主张,有属于美学家的文学主张,还有属于政治家的文学主张。王安石就是政治家文学主张的代表者。他在《上人书》中提出: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

国学经典导论学习心得范文3篇

国学经典导论学习心得范文3篇 篇一:国学经典导论学习心得参考模板(xx) 《国学经典导论》学习心得 写一篇学习《国学经典导论》的心得体会,要求不少500字。 要求:1.观点正确,论据充实,论证清楚。学生可自拟题目。 2.紧密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言之有物。鼓励理论联系实际。 3.使用A4纸型,手写打印均可。 (可自由加页) 篇二:我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国学,我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使我收获颇多。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一下两点体会: 一、学习国学提高了自身素养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认真负责,无怨无悔,踏实务实;凡是能够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够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要善于从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实可行的计划,立足实际,向着眼前的目标奋进。 二、学习国学丰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国学,让我明白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对待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待犯了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教育孩子方面,从小要教育孩子讲礼貌,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孝心,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国学是中国人的国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继续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轻松而洒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学习国学开始,接续国学薪火,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篇三: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与教育心得 孙建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新学期伊始,万象更新,我校与时俱进,坚持几年的国学经典讲座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心怀,浸润着我们的心灵。很荣

成都大学—国学经典导读感想

取国学之精华,养当代之正气 广电四班冯敏 学号:201510602406 学习《国学经典导论》这本书之前,我对国学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印象中,所谓国学,就是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即使高考有要求要对国学经典进行阅读,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答案。大学伊始,上的第一堂课,便被老师深厚的国学底蕴而折服。第一周是一位满头已经白发的老先生,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应该就是如此,老先生睿智,充满着智慧,对孔子经典的阐释恰到好处,让我对国学产生了兴趣。 所谓国学,原则上是指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文化。它并不是单单指孔子孟子等,它是中国的并且最终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结晶,是中国人民文化的象征。它分经、史、子、集等分类的巨著,历史上的东西我们应该持有褒贬的态度,不一昧的单纯的褒奖和贬低,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在每个时代产生其真正的作用。 老师从各个国学经典中璀璨的代表人物讲起,从他们的生平,事迹等。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熠熠生辉的闪光点。在孔子和《论语》这一章节中,孔子的成人事迹,孔子的高尚人格品质,孔子的思想学说,以及后代对孔子的看法。我们从孔子的学说中学到了如何做人,如何成才,以及为人处世。身为子女,我们应该懂得孝悌;身为学生,我们应该学而不厌,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步入社会,我们应该懂得仁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在我们贫困时,我们要安贫乐道,乐以忘忧;在我们富贵的时候,我们要富而无骄。要用知识丰富自己,做到内心快乐富足,这才是君子。高中的死记硬背并没有让我们真正懂得孔子学说的真正含义,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才深深被孔子的人格和知识魅力所折服。 孟子是亚圣。从小我们便听着孟母三迁的故事长大。伟人不是一朝一夕而造就的,环境和天赋,还有个人的努力都对个人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并不是以出生就是恶人。本着这样的思想,孟子关心百姓疾苦,希望君王仁政爱民,与民同乐。为了国家民族大义,要舍生取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正是这种思想,让中国几千年来,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层出不穷,他们都是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种,并且做出了新的解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无幼及人之幼”,正是这个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和谐,这孟子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境界。 孔孟是儒家学说的大家,我们要从中汲取对个人对社会有用的部分,使之感染人,与和谐社会,纠正我们大学生一些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错,当代大学生中不少存在着扭曲,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读国学,可以使我们懂得要仁爱,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等社会热

国学经典导论02-05《孟子》其书

02-05 《孟子》其书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国学经典导论第二章孟子与《孟子》的第五节《孟子》其书。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行王道、施仁政。 《孟子》现有七篇传世: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均为上下篇,共二百六十章,约三万五千字。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东汉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东汉以后,这四篇便相继亡佚了。两汉时代,诸子书中,有人为之作注的,除了《论语》、《老子》以外,就是《孟子》。历代为《孟子》作注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此时,杨朱、墨翟之言尤其流行,孔子的仁义学说处在危机之中。于是,孟子挺身而出,以继承孔子思想为己任,与当时的其他学派展开辩论。孟子口才很厉害,当时有“好辩”之名。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据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晚年见道不行,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国学经典导论03-11 朱熹的民本思想

五、朱熹的民本思想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讲授国学经典导论第三章董仲舒与朱熹,第十一节朱熹的民本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里,原始的民本主义学说起源于西周初期奉行仁政、总结了商纣灭亡教训的开明政治家集团,最著名的表述是《尚书?泰誓》中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和“敬天保民”的基本政治理念。虽然西周成康之治以后,统治者很少按此对待人民,但这个理念是没有人出来予以否认的。 古代民本主义思想的主要传承者和弘扬者,是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出身士大夫底层乃至平民家庭的知识分子。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阶层既可以受到起码的教育,又由于他们处于一种对国家、社会、民众所面临的问题最为客观而最有利的观察和审视、思考的位置,在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人生观和基本情感体验如喜怒哀乐上与民众最为接近,最容易相互认知、同情和关爱。如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学说追求的是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和睦,是古代的人本主义;孟子希望以“仁政”重新使天下“定于一”,提出的“民贵君轻”,对民本主义进行了全面阐释和总结。除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命题外,他还充分肯定了民众有秉天述己、替天行道、借天易君,也包括起义推翻暴君的权利。 朱熹与孔孟一样,恰恰也是出身于这一社会阶层,且一生多

数时候依然处于或接近这一阶层;原始的孔子、孟子的学说和思想又是他自幼在父亲教导下学习的主要对象,对朱熹的成长影响至大。尤其是孟子,朱熹自接受启蒙教育开始就深受孟子学说和为人的深刻影响。可以说孟子是对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某十数岁时,读《孟子》言‘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朱熹一直喜欢《孟子》,并长期研习体验它的内涵。他的名言“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等许多民本主义思想都集中在《四书集注·孟子集注》里,既是这两位伟大思想家跨越一千多年的唱和,也是朱熹对民本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 而宋代理学代表人物普遍具有对民众、国家命运的深度关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大大超过魏晋以来历朝士大夫。这种关怀和担当意识,除了继续坚持、充分论述读书、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大道以外,突出表现在“民胞物与”、“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等思想中。 两宋是赵氏和高级文官士大夫共同拥有和治理的天下,思想言论环境宽松,一些修养较高的顶尖士大夫具有坚定而理想主义的“得君行道”、“致君泽民”的向往和追求。程颐说:“行王之道,非可一二而言,愿得一面天颜,罄陈所学”,这是南宋理学家争取“得君行道”的一个基本方式——利用皇帝召见,面陈自己的政治主张;“致君泽民”的落脚点是“泽及于民”,这些理学家们,在庙堂之上,就强调‘致君行道’,在地方上,

成都大学国学经典导论简答题 论述题

1、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大丈夫精神”? 孟子认为,那些在政坛上地位显赫的人物,并不是大丈夫。大丈夫之“大”,不是指外在形貌,也不是指权力大、地位高、财富多,甚至也不是指学问高、能力强,而是体现在做人的修养、理想抱负、人格操守。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是要坚守做人的准则,立身行事,能伸能曲,能上能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这便是伟大的大丈夫精神!大丈夫的精神核心是“大公无私”,认识到正义在己,从而坚贞不渝,不因境遇的变化而变化,不为外力的阻碍而放弃,甚至可以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2、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浩然之气”? 所谓“浩然之气”,它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不是一般所谓的“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这种气,阳刚、强劲,气壮山河,气贯长虹。这种浩然之气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不受外物的引诱而坚持正义,服从真理,刚直不阿,坚忍不拔。 3、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舍生取义”? 孟子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生命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应该珍视的。但是,如果生命与正义不可两全,二者必须作出抉择的话,我们就不能苟且偷生,而只能舍生取义。因为正义的价值高于生命的价值,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舍身取义”是大丈夫遵循的最高人生准则。 4、简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此处的“罢黜”和“独尊”,不是指禁止其他学派的存在,而是在官学中只以儒家为尊。(40%)此处的“儒术”,已经是根据汉帝国长治久安的需要,兼容了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合理成分的新儒学(40%)这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政治文明一次成功的转型(20%)。 5、董仲舒学说和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以革除“秦敝”,重振王道,追求国家长治久安为目标。(40%) 第二、在阐述其思想源泉和理论依据时,充分尊重孔子思想的原意,并从历史(纵向)和现实(横向)两个层面的对比分析中揭示汉朝健康发展所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40%) 第三、其学术、思想在理论和运用两个层面都深刻而系统。但理想主义气息过重,所以使他曲高和寡。(20%) 6、朱熹是如何论述“民富”与“君富”的关系的。 (1)“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孔子弟子)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民富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60%) (2)“富其君者,夺民之财耳,而夫子尤恶之。”批判鞭挞那些为了满足君主私欲而恣意搜刮百姓的官员。(40%) 7简述古代文学作品中“道”的主要内容。 1、道,万物之宗 2、“道”生物有一个由少到多的量的积累过程 3、“道”具有形而上的优越性和不可言说性 4、“道”的辩证性质 5、“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 8、你如何理解理解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的? 答:人们顺从了自然大道,就会无灾无害,甚至会永恒不朽;违背了自然大道,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走向自已意愿的反面。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去改变它反而只能带来恶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