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课“语文主题学习”课型——精读引领课

6北京的春节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新农村小学孙洪妍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案、主题丛书

【教学流程】

一、认读生词,回顾全文,情境导入

1.同学们,第六课的生字新词,你会认读了吗?请“开火车”,跟读一遍。

2.在单元导读课上,我们和老舍先生一起初步感受了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北京春节的呢?都是什么时间?

你能不能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课文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到元宵,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4.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把握,分清详略

1.在这些日子的描写当中,老舍先生把什么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又把什么内容写的比较简略呢?快速默读课文,把详写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体会描写的重点语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补充批注。结合学习提示,进行自主学习。

2.合作交流:组内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板书: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三、深入详写片断,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1.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呢?学生快速阅读,勾画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补充批注,完成学案,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学生交流: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四个部分是课文祥写的重点段落,要研读要汇报,让学生充分阅读、批注后,分别由四个小组来汇报。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刚才,我们深入感悟了老舍先生详细描写的四个部分内容,感受了北京春节的温馨而美好,那么好,还有哪些部分写得比较简略呢?

2.学生组内讨论。为什么这样有详有略地写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抓住主要特点来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让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详略得当,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使自己的作文更具特色。

五、主题拓展、课外阅读

1.过渡语:我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了解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其实,春节作为我国最传统的节日,每个人对他都有不同的回忆与感受。现在让我们阅读《童谣中的年》,去感受关于最初的记忆与思念。

2.出示自学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3.学生自主学习,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

4.班内交流、展示文中相关描写,继续体会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并感悟文章的写法。

5.说一说:你记忆中的年是怎样的呢?(也可书写)

六、家庭作业

1.本课生字抄写两遍;

2.阅读“课文链接”中的内容,做批注;

3.阅读语文主题丛书《藏在你我心中的中国年》,思考文章的写法。

【板书设计】

6 北京的春节

腊八忙碌

除夕热闹详略得当

正月初一悠闲突出重点

元宵红火美丽

【教学反思】

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独具特色的独白风格,京味儿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喜过春节的心情,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对我所教授的这堂课做出如下总结:

一、整体感与细节化相结合

在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主感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老舍先生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调节课堂氛围。

由于本文内容比较多,我挑选出了最能代表春节氛围的两个日子——除夕和元宵来进行部分感悟和分析,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朗读相应的自然段,并对段落中的部分词语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几百盏”代表了灯的数量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反映出了元宵灯会灯的种类多等等,让学生在整体上和字里行间体会老舍语言的感染力和精确性。

二、图、文、音相结合的多媒体运用

本文是一篇基调明显的文章,要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充分感受老舍笔下的春节是一个热闹、欢快的年节。因此,我运用了带有过年气氛的图片、音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活动、场景和食品。

三、紧扣课程改革、拓展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本知识,有效地进行了拓展。让学生通过阅读收集一些有关春节的其他文章。利用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资源共享,不尽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也使学生积累了一些好词、好句。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领略人类文化中地奇珍异宝。通过课外拓展,学生们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有目的的课外拓展,更有助于学生们理解教材。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和适当的课外拓展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效地。两者相辅相成,无一可以偏废。

三、反思不足:

综合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我发现如下不足之处:

1.由于课文的篇幅长,内容多,导致我对课文时间的把握不好,在小组汇报、师生交流部分耗时过多,以致具体段落和句子的分析不够深入,朗读不够。

2.老舍的语言精练,京味儿足,形成了和其他作者不一样的写作特色,我在上课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在文中的体味和解说,没有充分展现出老舍语言的魅力和特色。

虽然我的这堂课有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我相信,每一门

课都是一门艺术,都有着它独特的优点和缺点,只要我们勤于反思,勤于总结,我们一定能够在不断地学习中得到成长,得到收获!

六年级下册语文10课古诗三首

第四单元 1.会写“络、锤”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奔腾的骏马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马的兴趣。) 2.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马是吉祥、幸福、奋斗、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古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燕(yān)山月似钩金络脑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根据古诗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思考: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予以肯定。(板书:沙如雪月似钩) (诗的前两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即为比;从一个富有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也就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2.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思考。 这两个词形象地展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板书:金络脑踏清秋)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骏马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赞美、喜爱之情。)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没有受到重用,从“何当”一词可以看出来。“何当”是“何时将要”的意思,可见这只是诗人的希望。)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讨,感受深义。 1.师:现在大家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点击幻灯片,展示古诗)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感悟,齐读古诗。 2.学到这儿,老师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只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 实际上,这首诗是用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的手法写的,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诗人是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怀才不遇,渴望有所作为)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练习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匆匆》一课一练答案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题练习册 2 匆匆 【字词荟萃】 1、仿照例子写词语。 (1)例:赤裸裸 ()()() (2)例:匆匆忙忙 ()()() 2、选词填空。 爱护爱惜 (1)他从小就养成了()书籍的习惯。 (2)粮食是宝中宝,人人都要()。 维持保持 (3)解放前,爷爷起早贪黑地干活,可还是()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4)老红军战士始终()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3、反义词填空。 聪明()空虚()伶俐() 【句段集锦】 照样子写句子。 (1)例: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 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 【课文链接】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时间比作_____ ______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延伸】 1、阅读: 毛驴和牛大哥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它背(bēi,bèi)回家。毛驴向它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拒绝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 音乐教案 姓名: 单位: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2、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

二、欣赏歌曲 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 2、节奏练习 3、唱旋律 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 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 一边唱歌边作手语。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五、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课件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 1943 年写的,分享了六下语文第十课的课件给大家,欢迎阅读!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 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文章。 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 1927 年 4 月 28 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 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1.会读写课文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体会光荣的革命传统。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 1 / 6

子。 两课时。 1.练习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用对比的手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描写 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理解文章所使用的倒叙的表达方法。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 捕时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 1.有那么两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 还活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虽死犹生的革命前辈。 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2.简介李大钊。 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 当加以补充。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出示 练习: 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_顺序写的,主要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这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套教案(26课时完整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 下册音乐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 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教育 教学安排:4课时 第二单元八音盒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 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特点以此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三单元环球风采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外国音乐风格; 3、认识反复记号 D.C. Fine 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 D.C.反复记号,

并掌握它的用法。 教学难点: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课时安排:4课时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2、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3、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2、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3、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4、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听音乐选画面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5课时 第五单元母亲河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欣赏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母亲河的相 关文化知识。 教学重难点: 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黄河的相关文化知识。 课时安排:5课时 第六单元告别时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听歌曲,熟悉歌词的内容,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2、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把握主旨内容。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珍惜友谊,不因离别而哀愁,而要满怀激情各奔 前程。 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xx 人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 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 ,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 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 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分享了六下语文第十课的课件给大家,欢迎阅读!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文章。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二、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目标 1.会读写课文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体会光荣的革命传统。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五、教学难点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用对比的手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理解文章所使用的倒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有那么两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虽死犹生的革命前辈。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创新教案

创新教案 《腊八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 2.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读对话梳理情节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3.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4.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的。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2,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略得当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文体 1.播放微视频,引出小说背景。 2.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二、字词教学,了解环境 1.出示字词,读准字词,引导学生从词语内容和形式上发现规律。 2.情境朗读,了解环境。 三、梳理情节,初识形象 1.快速默读第6—19自然段,思考:八儿想吃腊八粥却吃不到,他是怎么办的? 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小说情节。 3.根据板书,串联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4.小结:这篇小说就是用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刚才,我们读了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梳理出的情节就是小说的情节。 5.交流:从这些情节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八儿? 四、品读语言,丰盈形象

1.聚焦情节中八儿的语言,初步感受语言的变化。 2.品读短句。 (1)齐读,思考:本句中哪个字最精彩? (2)对比朗读,从“那”字,你感受到什么? (3)联系自己生活经历,感知八儿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一个“那”字,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刚才,我们抓住了八儿的语言,品读“那”这个关键词,揣摩了八儿的心理,从而让八儿的形象在我们头脑中更加丰满。 3.品读长句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填一填:八儿每次是怎么分的,有什么变化? 写一写: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并想想理由(填在磁卡上,一张磁卡写一个词)。一定要填在磁卡上。 温馨提示:四人小组,一人主持,其他三人一人汇报一处。 (3)小组汇报。 (4)小结:刚才,我们读了八儿这处长的语言,从分粥的变化中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他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更加丰盈。 (5)串读三次分粥的句子,读出变化。 4.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八儿的语言,关注了关键词句,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八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沈从文不愧为语言大师,在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时,每个词语,每句话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展现人物不同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梳理环境中的情节,品读八儿的语言,揣摩他的心理,看到了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八儿心里隐藏的语言和那锅不断叹气的粥,这又藏着什么奥秘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揭秘。 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1) 第一课时 (1) 第二课时 (3) 第三课时 (6) 《第二单元学曲艺》 (8) 第一课时 (8) 第二课时 (9) 第三课时 (11) 《第三单元古曲新韵》 (12) 第一课时 (12) 第二课时 (14) 第三课时 (16)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20) 第一课时 (20) 第二课时 (21) 第三课时 (22) 第四课时 (23) 《第五单元歌剧之窗》 (25) 第一课时: (25) 第二课时 (26) 第三课时: (27) 《第六单元告别时刻》 (28) 第一课时 (28) 第二课时 (30) 第三课时 (32) 第四课时 (35) 第五课时 (36)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导入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爱的奉献》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3、唱歌《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二声部合唱 “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15分钟)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15分钟)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5分钟)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语文教案

2019年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重点语句深刻感悟其内在意思,从中懂得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体会时光飞逝的含义,抓住人生有限的宝贵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时间飞逝,日月如梭,时间就像流淌的河水,只会流逝,不会回头。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不仅只有我们才会发出如此感叹,朱自清先生也有此感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3.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4.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文章紧扣“匆匆”儿子,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流露出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可分为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第三段(5自然段):照应开头,再次提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小结:文章开篇就提出了问题,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通过具体描述过去以及现在日子的来去匆匆,抒发出自己对时光流逝而无法挽留的感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四、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革命理想”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金色的鱼钩》讲述了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2 1.会写并掌握26个生字,正确读写6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3.学习并背诵《古诗三首》,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学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关注人物神态、 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高贵品质;学 习《为人民服务》,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树立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学习《金色的鱼钩》,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无 私奉献的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 2 为人民服务 2 金色的鱼钩 1 口语交际 1 1.选择生活中的某一场合,进行即兴发言。 2.理清思路,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10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读准“燕、劲”等字的读音,会写“络、锤”等字,默写《竹石》。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指导朗读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马诗》 ?课时目标 1.学习《马诗》,读准“燕”字的读音,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2、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 二、欣赏歌曲 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 2、节奏练习

3、唱旋律 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 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 一边唱歌边作手语。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五、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点: 1、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 3、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 匆匆

2、匆匆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

的资料) 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⑴注意“涔、潸”的读音。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4.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5.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6.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7.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谈话过渡: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请大家默读课文,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2.欣赏《欢乐颂》 3.学唱歌曲《爱的人间》 4.欣赏《爱之梦》《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恩的心》《爱的人间》等歌乐曲的学习,激发学 生感恩父母、老师和身边所有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团结友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歌乐曲中感受爱,能主动认真地参与学唱、欣赏、 表达音乐的学习活动中,能够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 3.知识与技能: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并能在演唱歌曲的时 候加入简单手语,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能静心欣赏乐曲,记忆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体会歌曲的情感。能静心欣赏以“爱”为主题的乐曲,记忆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资料教师手语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课型:新授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感恩的心》 一、导入: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以此导入课堂,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伟大。 二、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

师:《感恩的心》特别感动人,下面同学们认真听歌曲范唱。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 2、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要想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就要掌握它的节奏。你发现了这首歌曲的开头与以前歌曲的开头有什么不同?(老师讲解弱起拍,前三拍半空着不唱,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请学生跟着跟老师一起来按节奏朗诵歌词。 3、唱旋律。听老师弹琴,学生用“la”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5、有感情的演唱。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四、学生表演 一边唱歌一边作手语。也许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五、师小结:学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刚才大家用了各自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众人的感谢。是的,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感谢坎坷,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坚强;感谢敌人,让我们使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朝前进步……我们感谢所有的人。 第二课时欣赏乐曲《欢乐颂》 一、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丝》的片段音乐,请学生说出曲名和曲作者。(由优美、抒情的音乐导入新课,首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常识) 三、走进贝多芬

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设计

7.《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教学难点: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具准备:课件: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名著,鲁滨逊的荒岛漂流和小男孩尼尔斯的骑鹅旅行唤起了我们无限的想象。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出示课件),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3.齐读课题。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5.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节选片段,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板书:精彩片段)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说说这个片段中你觉得精彩的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 如,A.细节描写传神--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 B.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 C.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 (板书:汤姆和贝奇失踪后人们的悲痛心情汤姆和贝奇归来后人们的喜庆场景敢于冒险的精神汤姆得意地讲述山洞历险的经历汤姆看望生病的伙伴哈克) 三、再读课文,感知人物 1.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 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 如,A.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奇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B.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C.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D.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E.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板书:敢于冒险的精神) 2.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进行汇报。 3.师生总结: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

汉语六年级下册第七课

第七课可爱的小蜜蜂 教材分析 课文一讲的是吐尔迪送给艾赛提一只小白兔作为生日礼物,引起了艾赛提对学习养好小白兔的兴趣。课文二讲述了作者去荔枝林里看到的小蜜蜂一直在不辞辛苦地酿蜜,它们奉献很多,但是索取却很少,从而赞扬了一直在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模仿课文一的对话进行自由表达,掌握文中的表达方式。 2.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4.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课句型的用法,并能模仿其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学习效率,总结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2.通过关键词、句来理清文章的线索。 3.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那些一直在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奉献很多,但是索取很少,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重点词语的用法。对课文一和课文二的理解。 2.教学难点:本课两个句型的用法。 教学方法 1.教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教师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的学习任务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查找、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学法:小组合作、读课文等方式。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年月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2.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词语,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独立读词语、写词语。培养独立组词和造句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读词语。 2.教学难点:用生字组词。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听儿歌《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你们知道小白兔吗? 板书:第七课可爱的小蜜蜂 四、学习生字。 (1)瓣:左中右结构,瓜字旁。本义指花瓣,也用来指物体自然的分成或破碎后分成的部分。如:花瓣、豆瓣、蒜瓣、三瓣嘴、摔成几瓣等。 比较:辨、辩。 (2)促:左右结构,单人旁,右边是足。意思是催、推动。如:促进、促使、催促等。 比较:捉。 (3)骼:左右结构,骨字旁,右边是各。组词骨骼,意思是人和动物体内或体外硬的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