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锦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有答案)

辽宁省锦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有答案)

辽宁省锦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有答案)
辽宁省锦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有答案)

锦州市2017年高三质量检测(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38题,共12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0 16 Ni 59

第I卷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绿叶海蜗牛能从自己吞食的藻类中获取叶绿体。这些叶绿体被储存在它的内脏细胞内,使它的身子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绿色。一旦一个成年个体体内的叶绿体数量达到饱和,它可以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内不用进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叶海蜗牛可获得吞食的藻类中的部分能量

B.绿叶海蜗牛从自己吞食的藻类中获取叶绿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藻类是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绿叶海蜗牛内脏细胞有中心体

D.不用进食是依赖于绿叶海蜗牛内脏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2.秋天来临,许多植物的叶子变黄或变红,然后就会纷纷枯萎落地,而松柏类植物却依然翠绿葱茏,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叶片变黄或变红的原因是叶绿素在低温下分解,叶片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

B.松柏类植物在低温下依然翠绿葱茏,抗寒能力强可能与叶片的结构有关

C.植物落叶过冬与松柏类叶片抗寒都是对环境适应的表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秋季植物叶片逐渐衰老脱落与植物体内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变化有关

3.右图为某种细胞中进行的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真核细胞

B.物质a与b的结合部位有3种碱基配对类型

C.物质a的形成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物质C合成结束后被运送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

4.以白菜(2N=20)为母本,甘蓝(2N=18)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后得到二倍体“白菜一甘蓝”,再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一甘蓝”。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四倍体“白菜甘蓝”与白菜存在生殖隔离

B.二倍体“白菜一甘蓝”植株可育

C.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二倍体“白菜一甘蓝”产生四倍体“白菜一甘蓝”

D.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茎尖制作临时装片

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初次接触花粉时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B.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

C.是否具有细胞核可区别成熟红细胞与T细胞

D.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清除需免疫系统参与

6.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木阶段演替至森林阶段,恢复力稳定性升高

B.存在过植被的地方,不能发生初生演替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次生演替

D.草地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苔藓阶段的植物种类

29.(10分)下图表示光照较强时,水稻的叶肉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

(1)①过程与(a、b、c、d)相同,③过程与(a、b、c、d)相同。

(2)用14C标记C02,14C在植物体内转移的途径是14C02→→(CH20)→→14C 02

(3)a、b、c、d消耗ATP的过程是,①②③④合成ATP的过程是

(4)①过程产生的[H]的移动方向是,③过程产生的[H]的移动方向是。

30.(10分)为研究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是否与生长素具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有关。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在天竺葵的叶片不同部位滴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水、14C葡萄糖,如图甲所示;48小时后在同一叶片得到如下图乙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原来滴加14C葡萄糖的部位己被切除。

(1)上图中滴水处理的作用是_。

(2)从天竺葵叶片进行的实验中可以看出,14C标记的葡萄糖向着的地方移动,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有关。

(3)根据生长素具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黄瓜在开花时,遇到暴风雨而花落,可用.处理可促使子房膨大而获得(有籽、无籽)果实;若用高浓度IAA处理反而导致落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

(4)草莓的“果实”实际是一个膨大的花柱,其膨大与其内的“种子”(即瘦果)有关。当将瘦果去除时,

花柱就不能正常发育,用IAA喷施没有瘦果的花柱时,其又能膨大。说明瘦果使草莓的“果实”膨大的原因,所以瘦果能使草莓的“果实”膨大。

31.(9分)下表是某池塘生态系统内一个食物网中6个种群有机物同化量的相对值,其中是生产者的只有种群A。

(1)该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

(2)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食物网最多有条食物链,

(3)如果向该池塘引入以F为专一食物的水生动物,A、B、C、D、E5个种群中密度首先下降的是。

(4)池塘中的虾根据水波的震动情况躲避敌害,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对生物的意义是某原生动物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生物的意义是。

32.(10分)豌豆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红花(C)对白花(c)为显性。现有几个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黄色圆粒红花×黄色圆粒白花→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红花:黄色皱粒红花:绿色圆粒红花:绿色皱粒红花=9:3:3:1

实验2:黄色圆粒红花×黄色皱粒红花→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红花:绿色圆粒红花:黄色圆粒白花:绿色圆粒白花=9:3:3:1

实验3:黄色圆粒红花×绿色圆粒红花→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红花:黄色圆粒白花:黄色皱粒红花:黄色皱粒白花=9:3:3:1

实验4:黄色皱粒白花×绿色圆粒红花→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红花:黄色圆粒白花= 1: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颜色与粒形的遗传遵循定律,理由是

(2)实验1的子代黄色圆粒红花中纯合子的概率

(3)若实验2的子代中某个体自交后代有27种基因型,则该个体的基因型是

(4)若实验3的子代中某个体自交后代有8种表现型,则该个体的基因型是

(5)实验4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6)实验4的子一代黄色圆粒红花继续自交,再将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表现出9:3:3:1的分离比的株系有种。

37.【生物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纤维素分解性细菌是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由于纤维素酶等的作用,纤维素可一直被分解到

葡萄糖为止,有时在分解过程中会积累纤维二糖。这类细菌多见于腐植土中,下面是分离纤维素

分解菌的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①→梯度稀释→接种到②→挑选产生③的菌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