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篇一:《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

着智慧的光芒??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受到了《论语》的熏陶,如“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其实,《论语》的道理都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它教会我们如

何看待人生,如何做人,如何增强幸福感,感悟人生的真谛。尽管

我对《论语》仍是一知半解,但读《论语译注》后,受益匪浅,感

悟颇多。

心态决定一切。孔子告诉我们做人的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

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

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

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我们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遗憾,不能

纠缠在里面,否则只能加重我们的苦痛;我们要尽可能地用我们可

以做的事情来弥补这个遗憾。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但是

我们可以让我们内心的世界变得更加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孔子在治学态度上,要求我们要有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治学方式上要求我们一

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孔子也是这样做

的,他本人没有呆在家里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而是周游列国,四处

讲学。他还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读过了千万本书后,悟出人世间的

道理,写出了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六本书:《诗》、《书》、《礼》、《乐》、《易经》和《春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首

先要勤奋学习,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再者要学以致用。只有

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提高我们

在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

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

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使自己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

要多向身边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丰富的养分。在我们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要想在

本职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胜任本职,就要多听、多看、多问、多思,以我们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游

刃有余。

孔子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内心的安宁。而生活的

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一个人的视力有两

种功能:一个是向外看出去,无限宽广地拓展外部世界;另一个是

向内看过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世界。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

界太

多,看心灵太少。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高度,你认为自己贫穷,并且无可救药,

那么你的一生将会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你认为贫穷是可以改变的,

你将会积极主动地面对贫困。生命本来已经很短暂,何苦还要自寻

烦恼?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舍弃;人生有进有退,有加有减,进

退自如,加减适当;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怨天忧人。《论语》这本

书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于《论语》的感悟每个人理解程度不同,

感受也会不同。但一本好书,可以慧智;一本好书,可以明心。书

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绿化精神荒园的绿草,是陶冶人格情操的

花香。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健康向上的书籍能让我们明

辨是非,懂得礼仪廉耻,在好书的引导下调整我们奋进的方向,用

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信条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用事迹来引导

我们的思想,在精神的世界里为自己建造一座无与伦比的心灵花园。这样,你就不会再为自己的困惑而担心,你将获得的是享受、是信心、是勇气、是成功。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

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

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养成读书

的良好习惯,就相当于我们长了一双飞向成功圣地的翅膀,防止我

们的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

【篇二:读书笔记内容论语译注.等doc】

论语译注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首推崇儒家,成为百家之首。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必先了解儒家文化;欲了解儒家文化,必先了解孔子;欲了解孔子,则必须从读《论语》开始。杨伯峻先生译注的《论语译注》,是在

参考了古今考据注释《论语》的诸多著作之后,给《论语》中的每

一条都加了相当恰当的现代译文,对我们这样的读者理解孔子的思

想有极大的帮助,对于一些条目,还在注释里详尽的说明了该条目

发生的背景。

孔子注重“克己复礼”的,何为“礼”?《论语》里有这样的话:“礼云

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篇》)——意思是“礼啊礼啊,只是指玉帛的礼物吗?乐啊乐啊,只是指钟鼓

等乐器吗?”看得出相对于表面的现象,孔子对于“礼”的本质是更重

视的。这种“礼”的本质就是“仁”,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八佾篇》)——“人如果不能做到仁,那么懂得礼仪的制度又能怎么样?”;“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

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篇》)——“能够以礼让治理国家吗?这

有什么困难呢?不能以礼让的精神治国,那礼仪的形式又有什么意义呢?”孔子认为“礼”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没有“仁”、“礼让”的本质

为内容,那么具体礼仪的形式是没有作用的。

由此可知,孔子是一个重视内容实质的人。《论语》里的一些记载

可以让我们看到孔子的态度:“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篇》);“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时候的人言语不轻易

出口,就是害怕自己做不到;“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篇》)——司马牛问仁德,

孔子说:“仁人的言语迟钝。”“做起来不容易,(当初)说话(许诺)的时候能不(因为谨慎而)迟钝吗?”;“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从这些话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相

当实际的人,他认为应该言行一致,不能以胡乱的夸张来抬高自己、以不存在的事迹夸耀自己,相对于多说少做,他更支持少说多做。

总之,不断阅读《论语》,则对孔子的认识越充分。孔子是一个有

血有肉,会哭会笑、会发怒、会骂人、立体丰满的,充满了人性光

辉和人生情趣的“普通人”,这在《论语》中的字里行间中缓缓的透

纸而出。

《面向个体的教育》,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

造成教师缺少激情进而职业倦怠的原因尽管有许多,但就教育本身

来说,大一统、一刀切的工业化教育模式恐怕难辞其咎。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已经两千多年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为了实现

这样的教育理想我们从没有停止过努力,但是,坦率地说,这样的

理想并没有在我们手上真正落地。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仅仅站在

教师的角度去殚精竭虑为学生因材施教,我们一个脑袋无论如何也

难以关照好那么多学生的需求,尽管我们很用心,很敬业。2010年

9月,北京十一学校全面实施走班上课,我们试图通过不同学科在不

同的学科教室上课,实现教学资源与学习过程的对接。一年后,改

革进一步深入,学生开始选课走班,数、理、化、生每一个学科按

难度分为不同的层次,而语文、英语、体育、技术则分类设置了近100个课程,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生涯规划进行选择,这样便都有了一张自己选择的课程表。至此,一场静悄悄但却撼天

动地的改革全面铺开。改革带来了学校形态的重大变化,尤其是行

政班的消亡和班主任的淡出,给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带来

了重大的挑战。

说实话,我们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一点教育的感觉,品

出了一些教育的味道。没有了行政班和班主任的校园,让我们不得

不放弃行政力量,而一直困扰校园的“教育不足而管理过度”的问题

渐去渐远,平等的师生关系无须呼唤便出来,学生的真实与真实的

学生让我们很容易找到教育的起点。当然,我们也遇到了从未遇到

过的教育的尴尬与教育的挑战,第一次感受到了管理的捉襟见肘,

因为在这样一个智慧奔涌、个性夺目的校园里,必须实现从管理到

领导的过渡。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实施包括调整组织结构在内

的学校组织变革。这一切,我们都在进行中。尽管在很多时候和很

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但是,至少有一点让我们充满信

心,那就是我们的学校已经形成了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生态。4000

多名学生有4000多张课表,他们组合成1430个教学班,因材施教

的命运从过去教师的手上转到了学生自己的手上。选择之下,孩子

们慢慢生长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选择之下,他们发现了自我,唤

醒了自我,我相信,他们也必然最终成就自我。当我们的孩子每一

个都焕发自我潜能、发挥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时候,我们

的教育就真的赢了。(李希贵)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李镇西)李希贵主要教育思想

李希贵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变换中,人生的关键词始终

如一:读书、思考、改革。其主要教育思想简介如下:

(一)“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师生观

李希贵认为学校的力量,首先来自教师。只有教师在学校的办学目

标实现过程中处于第一位,才会协助校长落实他心中教育理想。“我

认为关注学生应该先从关注教师开始。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这个目标,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关爱,只能通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法改变。一位教师,在校园、在课堂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让学生‘近墨者黑’。” 李希贵认为只有“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为本”、“ 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目标。

(二)“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的素质教育观

“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让李希贵至今感到震撼的话。他在高密一中推行素质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方式和课堂民主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启动“中学生自我锻造工程”:各种竞赛、评比,学生社团活动,自办电视台,有体育节、文化技术节等。还面向全体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开设34门选修课、37门活动课,如三名活动(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课堂教学民主化:创造能力培养的土壤,多向交流,每堂课留出10分钟,鼓励学生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自由讨论等。所以他提出的校训是“为四十岁做准备”,而不只是为三年后的高考做准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三)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实验室计划”

在任高密一中校长时,李希贵进行了语文教改,实施的“语文实验室计划”,获得了老师、学生们的积极肯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语文实验室计划”最醒目的改变是课程安排:每周用两课时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其余的四课时让学生到自修室去读书。在自修室里,配备了中学阶段必读、选读、参考三个层次的课内外书籍。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图书报刊进行阅读学习。自修室同时配备有投影仪、电视机、放像机、录音机等教学器材,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传达知识信息。

(四)学校管理改革——“四制改革”

1990年,高密四中6个毕业班300多名学生参加高考,只有两名同学超过了本科录取线,超过专科线的学生也寥寥无几。就在此时,

李希贵当上了高密四中的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在老师们的“房子、炉子、妻子、孩子、票子”等一系列切身利益上大做文章。实施

了“四制改革”(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目标责

任制),这在当时还是新生事物。后来,高密四中形成了“分层聘任,双向选择”的聘任机制。这个机制规定,在聘任过程中,校长只聘任

学校的中层部门负责人,教职工由中层部门负责人选聘;尤其重要

的是,中层部门与教职工的选择是双向的,任何一个教职工都可以

面向全校所有中层部门的任何一个岗位填报志愿,而中层部门的负

责人也有聘与不聘的自主权。在这样一个机制下,一个教职工被聘

任到一个什么岗位,或者说是否被聘任,大都没有在公平不公平的

问题上兜圈子。李希贵认为“一个好的机制,就意味着好的导向。要

想让老师们的智慧集合,要靠良好的机制。”

在调到高密一中任校长后,对教师的聘任做了进一步改进,其核心

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观上”。在高密一中,聘任制规定了

10个不同的教师级别,即见习教师、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初级骨干教师、中级骨干教师、高级骨干教师,副主任教师、

主任教师、特级教师。每个职务都要履行相应的职责,像热爱学生、有较好的师德修养、担任一门课的全程教学任务等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在此基础上,每多完成几项更高要求的职责,即可高聘一级。

重要职务的聘任有特殊规定,如应聘初级骨干以上职务,必须能够

开设一门选修课,或指导一个兴趣小组;如应聘副主任以上职务,

必须能主持一项教科研课题,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分配制度与

聘任职级相对应,职级不同,报酬不等。李希贵介绍说,“这个方案

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教师的积极性导向了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师自身

全面素质的提升上。”如在聘任方案的指标中,第一项就是学生信任

票的多少;而“权重衡量法”则把老师们的积极性从争课堂时间变成

了争课堂效益。这样一来,在高中学校常见的老师争抢时间、学生

加班加点的现象消失了。在一中,人人都努力研究教学方法,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这个机制也让大家明白了一个基本道理:不占用学

生的自主时间,是尊重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李希贵简历

李希贵,男,时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历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

心主任、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国

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

语会副会长。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其中《语文实验室计划》

被列为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并获山东省人民政府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教育艺术随想录》《中学语文教改实

验研究》等专著;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让语文素养融进血液》《一

个教育局长的听课手记》等二十多万字;先后参与教育部更新教育

观念报告团,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教育部《素质教育观

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等项工作。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称号。

现著有《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在教育界反响强烈;最近出

版《学生第二》。

当人们与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接触时,很难不被他的个

性所吸引。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个矛盾结合体:神色严峻,却常常

妙语连篇;语速缓慢、行事冷静,却对教育改革热情如火、雷厉风行。

从25年前进入教育界至今,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变换中,李希贵人生的关键词始终如一:读书、思考、改革。

做校长,李希贵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做局长,李希贵通过体制改革,把权利放给校长;又取消了校长的

行政级别,用“职级制”对校长进行动态管理。

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书中不少观点颇有新意,比如“教育

学首先是关系学”,“校长要走在改革队伍的中间”,“发现和教育同

样重要”,“帮助孩子在集体之外成长”,“寻找质优价廉的师德”,等等;

从总体上看,在根本的教育理念上,他让我们的教育眼光投回到了

教育的起点:我们的教育究竟为了谁?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对诸如“办学目标”“教育目的”之类话题的讨论,而且答案好像越来

越“明确”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呀,“为了一切学生”呀,等等。但我总觉得这些写在许多学校墙上的醒目标语似是而非——“人民满意”中的“人民”又是谁?大家约定俗成或者说心照不宣地认定就是家长,还有各级领导,所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其实是“办家长满意的

学校”“办局长满意的学校”;“为了一切学生”好像指向很明确,但实

际上也很模糊甚至空洞,因为“一切学生”在这里是一个集合概念,

这个“一切”让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失落了。

李希贵认为,我们不应该让一个个孩子消失在“人民”和“一切学生”

的概念中,我们应该追求“面向个体的教育”!

“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如果要问教育最早的出发点

是什么,答案不正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吗?但是,这么多年来,我

们的教育越来越眼花缭乱,越来越高瞻远瞩,而“人”却湮灭了。谈

到办学,不少校长首先想到的是一些宏大词汇:“理念”、“规模”、“模式”、“打造名校”,“国际理解”、“走向世界”??唯独忽略了每天

面对的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孩子。李希贵所倡导的并践行的“面向个体

的教育”,正是要把“这一个”“每一位”“你”“你”“你”“还有你”??重新

置于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的首位。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的时候,它

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

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针对当今中国教育无视个体的现实而提出“面向

个体的教育”,便显示出了它的改革新意。而且李希贵不光这样说,

而且这样做。

在理念层面,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教育者没多大差距,都主张教育要“目中有人”,要尊重学生,要善于发现并唤醒学生的潜能,要围绕

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学,要激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那么中国

和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主要在“说”和“做”是否统一上。他们是既说也做,我们更多的是只说不做——许

多年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只体现在汇报材料上,体现在校园文化环

境上,体现在“迎检”“验收”“评比”的展板上。

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

改变世界。”说的就是实践的力量。希贵之可贵,就在于他不仅以

“面向个体”来解释“世界”(教育),而且已经并将继续用实践“改变”着他的“世界”——北京十一学校,他将“面向个体”的教育观实实在

在地化作了北京十一学校常态的教育生活: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

与需求设计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因此全校每

一个学生——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 都拥有一张只属于自己的课表;也就是说,在拥有4174名学生的北京十一学校学校,就有4174张

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当然,所谓“面向个体的教育”远不止是每人一

张课程表,课程表背后还有他们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他们分层、分

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包括专门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私人定制”的一对一课程??

一种“质疑”的声音,说李希贵的理念都是“西方那一套”因而其改革

是“全盘西化”云云。对此我想反质疑:是否承认爱心、尊重、平等、理解、个性、创造等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教育追求?只要对孩子们

的成长有利,管他“西化”“东化”!

“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我们很容易被大自然的造化所震撼,可是当我

们走出森林,让我们描述其中每一棵树的样子时,却常常语焉不详,因为我们心不在树木,满目不过一个壮阔的林子罢了。”

“校园里小池塘的水温、水深与将来那个社会大海里的水温、水深越

是接近,我们的孩子便越容易生存,也更可能有顺畅的人生。”

一位中国教育家在美国的独特发现

二十多年前,中国派团赴美考察基础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提交了一

份报告:美国学生无论能力高低,无不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学

生大字不识一斗,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课堂上学生或挤眉弄眼,

或谈天说地,有的甚至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结论是:美

国基础教育已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用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

必将赶上和超过美国。

同年,美国也派团到北京、上海等地考察,也写了一份报告:中国

小学生听课时总是把双手端放在胸前的桌上,幼儿园小朋友都把手

背在身后听老师讲话;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大街上见到最

多的人是学生??结论是: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其学习成绩

和任何国家的同年级学生相比都是最好的。可以预言,再用20年,

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对比:不同的考察者考察不同的教育现象,居

然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可惜的是,这共同的结论并不正确——

双方的预言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并没有变成现实。是什么原因导致

了结论的偏颇?当代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先生在美国进行了36天的教育之旅,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

美国学生怎样上厕所

李希贵先生用36天时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短期访问学者。

面对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庞大的教育,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才能把

握其精髓,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李希贵敏锐的目光穿越了美国宏大

繁富的教育体系,穿越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教育改革和成就,聚

焦到一个又一个细微得不能再细微、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细枝末节

上。尤其让人感到新鲜和惊异的是,李希贵所捕捉到的,都是些被

常人所忽略、所遗忘的细节,因而也就格外引人关注、格外发人深思。

例如,上厕所。有谁会注意到美国的学生如何上厕所呢?李希贵就

注意到了:“在美国的中小学,课间基本是5分钟,还有的学校是3

分钟、2分钟甚至1分钟,确定课间时间的长短,依据的是教室之间

相隔的距离,只要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跑到下一个教室即可??在这

样短的时间里,孩子们既要跑教室,又要去厕所,时间够用吗?”

有意思吧!这就是李希贵。他总是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

果然,连美国的校长都感到匪夷所思:这还算个问题吗?因为,“在

美国的学校里,不管是什么时候,当然包括上课时间,只要需要,

随时可以不需任何人的批准就可以到厕所去,他们甚至认为,这是

人权的一部分。” 原来是这样!小小的上厕所问题,居然关系到对

少年儿童人权的尊重。

再如,美国老师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

就是在国内,又有谁会关注这样的鸡毛蒜皮呢?但李希贵关注了,

他特意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

【篇三:寒假《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寒假读书笔记:《论语译注》读后感2000字“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 《论语》已经渗透了中华儿女的言行举止,是中华文化

的精髓.而论语译注是杨伯峻先生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精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 注释精准,译文流畅明白,能让我们更加正确的理解《论语》,实为雅俗共赏之佳作。

在学而篇中说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

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

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这些话

都是人们谙熟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

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而其中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令我受益匪浅。意思是自己

不想要的(或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自己不愿承

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

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

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

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

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

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

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

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

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

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

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

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

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

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

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

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孔子所道

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

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

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

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

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在现实中我们都在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信条。我们都

要求自己对人,不要太过苛求,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要本着平等

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心情愉快,和睦相处。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

嚎叫,便说:“牧人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

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牧人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

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 所以说,立场不同、所处

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对自己

的心去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多

体会他人的难处,就可以做到仁者爱人。海纳百川,靠的是宽容的心。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多为他人着想,实际上是为自己铺路,宽

容不是纵容,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考虑别人的自尊和承受度。善

待别人,等于就是善待自己,无论生活受到怎样的伤害,不必忿忿

不平、耿耿于怀、怀恨在心。学会忘记,学会感恩。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

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

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使自己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

要多向身边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在我们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要

想在本职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胜任本职,就要多听、多看、多问、多思,以我们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

游刃有余。

我在《论语译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

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

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

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

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译注》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

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

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2020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现在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么着也算得上是特别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么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现在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应该与他的能力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是我在这本《论语译注》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欢的弟子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何必那样束缚自己呢?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首推崇儒家,成为百家之首。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必先了解儒家文化;欲了解儒家文化,必先了解孔子;欲了解孔子,则必须从读《论语》开始。杨伯峻先生译注的《论语译注》,是在参考了古今考据注释《论语》的诸多著作之后,给《论语》中的每一条都加了相当恰当的现代译文,对我们这样的读者理解孔子的思想有极大的帮助,对于一些条目,还在注释里详尽的说明了该条目发生的背景。 孔子注重"克己复礼"的,何为"礼"?《论语》里有这样的话:"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篇》)--意思是"礼啊礼啊,只是指玉帛的礼物吗?乐啊乐啊,只是指钟鼓等乐器吗?"看得出相对于表面的现象,孔子对于"礼"的本质是更重视的。这种"礼"的本质就是"仁",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八佾篇》)--"人如果不能做到仁,那么懂得礼仪的制度又能怎么样?";"能以礼让为国乎?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在这个经济,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小孩子们,在家都被宠着,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虽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们并 ___。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只求一声问候、一起吃个饭、常回家看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回头看看那为我们而白了的头发,为我们而皱了的脸颊。 论语中的“孝”让我们拾起那颗久违的“孝心”吧!!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杨伯峻版《论语译注》应该是了解孔子思想和《论语》精髓的 一本教为权威的书。以下是分享的关于论语译注读书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 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译注个人读后感心得六篇

论语译注个人读后感心得六篇 论语译注个人读后有感读书笔记心得1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着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仅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说明仅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仅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也就是说,仅有克制自我,让言行贴合礼就

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贴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到达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我的行为,这样就能够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忙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当是自我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我期望到达也帮忙别人到达,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我每一天都要再三反省自我:帮忙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教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摘抄及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论语译注摘抄及读后感 《论语》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对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面是为大家的论语译注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中有一句话我甚为喜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话的原句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在人与人关系中体现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在人与人关系中体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我们遇见不会做的事情想做的时候,总会要求自己的父母去完成,然而当父母没有办好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抱怨、责怪。总是责怪父母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好。 再向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男孩,脾气很暴躁,整天都喜欢生气,怨天尤人。后来有一天,父亲对小男孩说,从今天开始,你每生一次气就在墙上顶一颗钉子,只要保持一天不生气,就拔下一颗钉。一开始,墙上钉了好多钉子,后来渐渐地,男孩开始克制自己的情绪,每天拔一颗钉,一颗两颗……,钉子终于拔光了,男孩也逐渐变得开朗了。

我想说的是:面对一切的事物,我们都应该学会宽容和体谅,而不是一味的责怪与抱怨。 《论语》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对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现代化社会,论语中的思想依然具有意义。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我们变得浮躁,尤其是对于金钱名利的追求,有时甚至使一些人迷失了自我。而《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段对话讲的是子贡认为境界,重在”克制“二字,克制内心的欲望而达到清心寡欲,实则可取。然而其危险万分,稍一动摇,便至于不仁不义之地,实在不够坚定。而孔子所谓的君子,则将德行化为自发之道,由内心顺乎自然地感到快乐与敬礼,则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欲望功名如何进攻,都不可动摇,才是正道。而现实生活

论语译注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爱之处的。比如《论语·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一种容器),这是觚吗?这是觚吗?”。孔子用这种简单的事情表达他对于礼制的看法,着实可爱。看到这一章好像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孔子拿起来一个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气愤地说,这是觚吗?啊!你们都成了什么样子!愤世嫉俗的愤青形象跃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达到“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

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 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

矣。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

论语译注读后感15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1500字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

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我在《论语译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译注》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范文《论语》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该书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现在较为流行的看法是由孔子的弟子曾参的学生编写的,大概成书于春秋与战国之交。《论语》的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一些对话集。我们年轻人读书,应该做到“读一部书,该要进一步了解此书的作者从事学问,不能只看重材料,若只看重材料,便可不要一部一部书地读。每一部书应作一全体看,不专是零碎材料的拼凑,不专为得些零碎知识而读书。我们必须了解每一书的作者,才懂得这一书中所蕴涵的一种活的精神。”①“文史之学背后,则每有一种艺术存在,或说精神存在,所以我们读文史方面每一书,必定要读到此书背后之人。”②因此,我认为,读《论语》应该先了解一下孔子本人和《论语译注》一书的作者杨伯峻。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位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XX 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

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成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杨伯峻(1909~1990)语言学家。原名杨德崇,湖南省长沙市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译注方面。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研究方面,他著有《中国文法语文通解》、《文言语法》、《文言文法》、《文言虚词》(、《古汉语虚词》、《春秋左传词典》等。在古籍的整理、注释和译注方面,著有《列子集解》、《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等。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提到一个人, 杨伯峻的叔父杨树达,杨树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经文学家,著有《论语疏证》等书,其人对杨伯峻影响极大。《论语译注》一书影响非常大,曾被香港、台湾翻印,日本的两所大学用做教材。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结论

论语释注读书心得

论语释注读书心得 篇一: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探索实践 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张建成 摘要: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这一问题,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培养课外阅读的方法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方案方法措施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一方面,它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大语文教育观”得以实现的有力抓手,是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的践行。另一方面,课外阅读对高中生的成长也具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它是丰富学生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学生语文素养的助推器,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还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提出了具体要求。“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第10 条规定:“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 万字。”这条目标首先指出了课外阅读的总体目标。目标强调“正确自主地选择”,是希望学生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逐渐过渡到有正确目的的阅读。喜欢读什么书,读书是为了什么,这里分明渗透着价值观的因素,新课标的目标导向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其次,该目标还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 虽然课外阅读如此重要,新课标对

课外阅读也有明确的要求,但高中课外的现实却令人担忧。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的效果较差。为使课外阅读回归它应有的地位,使阅读顺利进行,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理清课外阅读与考试的关系。 课外阅读的总目标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这是对语文考试这一较低目标的超越。合理的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兴趣,必然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很多老师重“课内阅读”而轻“课外阅读”,实际上还是担心考试成绩。目前的新课标卷十分注重阅读题的考查,不论是“古诗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实质还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一定阅读量作为保障,如果以为课内阅读就一定立竿见影,课外效果不大,那就是模糊了教材的实质,把教材作为一种桎梏,

论语译注读后感7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1): 《论语译注》读后感 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与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形象直接关联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这个时代的召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不朽的追求。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教师的爱与众不一样,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因此,在这条道路上,我愿将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们一齐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将一只只凝聚着师爱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蓝天!个性签名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样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正因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因此能够安于贫穷,正是正因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正因他们的喜怒并不依靠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 《论语》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正因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近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新崛起,对孔子的研究不仅是国内文化热点,而且也成为全球文化热点之一。孔子作为世思想闪烁着界十大文化民人之首,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人类的共同追求。世界文明的发展需要孔子的智慧。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各代伟人的思想,而《论语译注》是一本必读书,里面记载着孔子对于生活、学习、为人处事的态度。下面我就着重说一我读了这本书后深刻的心得吧!学而篇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孔子也曾经这样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和理解,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但是现在的学生又有多少可以做到把温故而知新作为一种快乐呢?特别是现在的80 、90 后的大学生又有多少是在下课后去看书的呢?这样的学习状态,我认为是很难有人才的出现了,也是中国现在的一个状况吧。但是我相信中国人可以做到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乐乎。因为中国人传统以来都是好客的,我们都喜欢热闹,喜欢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玩、说说话,这样的快乐,我想不会有人不喜欢吧。最后,"人不知而不愠"我想很少有人做到吧。我觉得90 后是希望得到别人理解的一代,在被误解的时候,我们会苦恼,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篇第二十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亨犹犬羊之亨。"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棘子成道:"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便够了,要那些文采(那些礼节、哪些形式)干什么?"子贡就说,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和文采,是同等重要的。假如把虎豹和犬羊两类兽皮拔去有文采的毛,那么这两类皮革就很少有区别了。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就是作为人,本质必定是很重要的,本质甚至可以衡量一个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是有思想的,能够完全决定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好的本质是从好的文采和好的礼节中体现出来的,那么着能够说是君子不需要有好的文采和礼节吗?我认为不,礼节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好的礼节可以使人们之间更加亲密和融合;而文采就是看出这个人的文化水平了。

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6篇

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6篇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论语译注》读后感6篇,喜欢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译注》读后感一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在这个经济,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小孩子们,在家都被宠着,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虽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们并不幸福。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们的心灵是空

论语读书笔记3000字

论语读书笔记3000字 论语读书笔记3000字1 《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粗读有些时候了,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这次的任务却是又

一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细读。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远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对你有成见、对你不认可或者对你有误解的人,经过了解而认可了

徐州工程学院必读书答案之 论语译注

孔子是哪个时代的圣人? A.商朝 B.春秋 C.战国 B 孔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A.法家 B.杂家 C.儒家 C 孔子那个学派中除了孔子外还有一位代表是谁?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A 孔子,字仲尼,仲在辈分排行中是第几位?第一第二第三 B 孔子编修的“六经”中,除了史、书、礼、乐、春秋外还有哪部?左传易经论语 B 论语一共多少篇?20 15 30 A 论语第一篇为_________?学而篇里仁篇述而篇 A 孔子学生中,只有两个人可以称“子”,下列不可以称“子”的是谁?曾参有若卜商 C 孔子的头号高足是谁?曾参有若颜渊 A 孔子认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礼孝仁 C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这么解释?知道理解知识 B “道千乘之国,教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中“道”为何意?治理道理知道 A “道千乘之国,教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中“乘”为何意?上好四匹马拉的车两匹马拉的车 B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中,弟子这么解释?年纪幼小的人学生士大夫C “节用而爱人”中“人”指那一类人?泛指一切人群士大夫以上的阶层奴隶B 子夏曰“贤贤易色”中“易”为何意?容易交易看重 C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咸,学则不固,主忠信”中体现的品德中没有下面哪一项?忠诚信义崇德 C 孔子学而篇总共有几章?二十章十六章十五章 B 孔子学而篇一共提及了几位孔子的学生?四三位五位 C 孔子一生总共收了多少位弟子?二千多三千多四千多 B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仁道无为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孔子在人际交往上的什么思想?忠恕仁 B 孔子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下列哪位没有做过孔子的老师?老聃苌弘墨子C 下列哪一位不是孔子的学生?子夏子禽子贡 B 子曰:“父在,观其志;夫没,观其行”。行在这句话中怎么注音?hang xing xu B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仁有权势人的仁统治者的仁 C 在论语一书中,“仁”总共出现过几次? 101 109 106 B 孔子“四治”思想中,没有哪一治?仁治礼治法治 C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中“远”怎么解释?距离疏远怨恨 B 子贡曰:“《诗》云:‘如切入蹉,如琢如琢’。”子曰:“赐也”。赐指的是谁?子贡子夏颜渊 A 子曰:“不患人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中“不己知”在语法上是用的什么修辞?比喻倒装引用 B 论语共二十篇,以下列出的篇名选取原则中,那一个是正确的?第一章的开头两个字所有章节的主题概括随机抽取 A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1500字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1500字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

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如果要问教育最早的出发点是什么,答案不正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吗,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越来越眼花缭乱,越来越高瞻远瞩,而“人”却湮灭了。谈到办学,不少校长首先想到的是一些宏大词汇:“理念”、“规模”、“模式”、“打造名校”,“国际理解”、“走向世界”??唯独忽略了每天面对的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孩子。李希贵所倡导的并践行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正是要把“这一个”“每一位”“你”“你”“你”“还有你”??重新置于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的首位。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针对当今中国教育无视个体的现实而提出“面向个体的教育”,便显示出了它的改革新意。而且李希贵不光这样说,而且这样做。 在理念层面,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教育者没多大差距,都主张教育要“目中有人”,要尊重学生,要善于发现并唤醒学生的潜能,要围绕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学,要激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那么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主 要在“说”和“做”是否统一上。他们是既说也做,我们更多的是只说不做——许多年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只体现在汇报材料上,体现在校园文化环境上,体现在“迎检”“验收”“评比”的展板上。 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说的就是实践的力量。希贵之可贵,就在于他不仅以“面向个体”来解释

《论语》读书心得

《论语》读书心得 内容摘要:古往今来研究《论语》的学者,对“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的意思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意见,其分歧的根源在于对“攻”和“已”二字的解释。 关键字:《论语》“攻”“也已”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的意义分歧,主要出在两个字上面,分别是“攻”“已”。攻,有两个意义项,分别解作“攻击”和“专治、研究”。已,也有两个意项,分别是“止”和语气词。于是产生了四种意思。分别是:(1)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学说、观点),那么它的危害也就会消失(停止)。 (2)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学说、观点),(这种行为)是有很大危害的呀。 (3)致力于别种学说(这里应该是指有别于儒家的学说)的研究,(对其进行适当地磨合改造)那么它有危害的那些弊端就会消失了。 (4)对别种学说进行研究,是有害的呀。 杨伯峻先生采取是第一种观点的,他翻译的原文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其用以佐证的理由是:“《论语》共用四次‘攻’字,像《先进篇》的‘小

子鸣鼓而攻之’,《颜渊篇》的‘攻其恶,毋攻人之恶’的三 个‘攻’字都当‘攻击’解,这里也不应例外。”乃是“以 本经用语例决之”(程树德《论语集释》)的方法,是比较可 信的考证方法,但是杨伯峻先生只将这种方法用了一半,没 用彻底,在他的这种翻译中将“已”字解做“停止、消灭” 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论语》中“也已”二字的情况。全书 共出现了六次,分别是: 《学而》――可谓好学也已(1.14第九页);《为政》――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2.16第十八页);《雍也》――可谓仁 之方也已(6.3.第六十五页);《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8.11第八十二页);《子罕》――虽欲从之,未由也已(9.11 《子罕》――斯亦不足畏也已(9.23第九十四页)。第九十页); 除了第二条之外,杨伯峻先生自己也全将其余五条看做 语气词,没有译出具体意思。那么“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 话,《论语》里共用六次“也已”,其他的五个都是语气词, 一般无意,这里也不应例外。用“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方 法再进一步的话,就可以得出我们上面列出的第二种解释了, “攻”解为“攻击”,“也已”解为语气词,即“攻击他种学 说,这是很有害处的(行为)”。 程树德先生即采取这种观点,也是笔者偏向接受的。其 原话是:“《论语》中凡用‘攻’字均作‘攻伐’解,如‘小 子鸣鼓而攻之’,‘攻其恶,毋攻人之恶’,不应此处独训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