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受损与污染土壤生态系统

第1章 受损与污染土壤生态系统

第1章 受损与污染土壤生态系统
第1章 受损与污染土壤生态系统

第一章受损与污染土壤生态系统

第一节受损与污染土壤生态系统的种类

一、水土流失

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受外力作用发生的各种破坏、移动和堆积过程以及水的损失。有水土流失面积36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 .2%,这还不包括125 万平方公里的冻融侵蚀面积和大量的分散的重力侵蚀面积。在总面积为19.2 亿亩的耕地中,有7.3 亿亩农耕地存在着水土流失。遍布全国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和丧失。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50亿吨土壤,轻则降低土壤肥力,重则整个耕层土壤流失殆尽,并在地表形成支离破碎的大小冲沟。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厘米厚的地表土(50年来,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万亩),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即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中氮、磷、钾的含量。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遍布于全国各地,不论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 万平方公里。从内蒙古河口镇到龙门区间面积达10 万平方公里的晋陕峡谷地带,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0000 吨/平方公里,最严重的地区达50000~60000 吨/平方公里。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73.94 万平方公里。在东北,黑土地也在流失。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在我国也屡见不鲜

河北省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于太行山、燕山山区,尤以低山丘陵地带的土石山区和冀西北间山盆地盆缘地区最为严重。

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塞着我国的江河湖泊,引发生态灾难。先看黄河,黄河每年承接泥沙达16 亿吨,其中 4 亿吨淤积在河床上,黄河成为有名的地上悬河。黄河中上游是“越流失越穷,越穷越流失”景象,下游则是“越险越加,越加越险”的恶性循环局面。长江呢?长江流域上游地区每年土壤侵蚀量约为15.6 亿吨,2/3 的粗砂、石砾淤积在水库、支流和中小河道,给中小河流防洪和水库灌溉、供水、发电已带来很大危害。有的专家担忧,有朝一日,这些水库淤满后,会对干流上的三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深思。海河、辽河、淮河、珠江流域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土流失问题并因此受害。

在泥沙的淤积下,我国的湖泊面积减小,数量锐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中小蓄水工程,淤积泥沙达200 亿吨以上。这种局面加剧了洪水对人们的危害,1998 年的“三江”大水,与此不无关系。

江西水土流失状况严峻相当于每年消失一座中型水库,其中鄱阳湖每年因为水土流失造成了2000多万吨的淤积。

二、土地荒漠化

水力侵蚀触目惊心,风力侵蚀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风力侵蚀导致的我国北方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正在蔓延。最新的卫星遥感图片显示,在我国的北方,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一条东西长约4500 公里、南北宽约600 公里的黄色带正呈扩展趋势。

据统计,我国1/3的耕地面积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壤达50亿t;退化草原面积8700万hm2,15%~20%的动植物物种受到威胁;沙化和沙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7 6%,并以2400km2/a的速度在递增,使393万hm2农田、493万hm2的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

土壤沙化是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一般认为土壤沙化是以地表风蚀、粗化(粗粒化、砾石化)、片状流沙的发育以及密集沙丘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标志。

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被人们称为“地球溃疡症”。资料显示,20 世纪,我国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80 年代每年扩展2100 平方公里,90 年代增加到2460 平方公里。与此相应,强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次数也由50 年代的5 次发展到90 年代的23 次。现在,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 亿元。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群众形象地称为“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蒸一锅”。

由于植被破坏、超载放牧、不合理开垦以及草原工作的低投入、轻管理等,中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目前全国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全国草地的退化使平均产草量下降了30%-50%。

由于草地的生态平衡被破坏,2000年,在中国的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陕西、宁夏、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十二省(或自治区)

普遍发生了草地鼠害和虫害,受影响的草地总面积为4266.7万公顷,其中,虫害面积为1466.7万公顷,鼠害面积为2800万公顷。2001年中国内蒙古地区的草地普遍遭受了严重的旱灾,使大面积草原没有了植被而只剩下黄沙。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中国宝贵的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在占中国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在中国,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上百万公顷。

三、土壤盐渍化

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土、碱化土壤一般统称为盐碱地。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表层溶液中可溶性盐含量一般超过0.2%,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应当指出,目前对盐碱化土壤的治理只是初步的,土壤表层脱盐明显,而中、下层不明显,如遇连续多雨年,地下水位回升或不合理灌溉,都易导致重新返盐。

四、耕地土壤性质恶化

主要表现为中、低产耕地土壤养分亏缺,土壤肥力减退和土壤少水干旱。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退化,保水保肥的能力下降。2000年,西北、华北地区大面积频繁出现沙尘暴与耕地的理化性状恶化,团粒结构破坏有很大关系。

五、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出现于50年代,加剧于90年代。主要污染源是工业“三废”和农用化学物质如化肥、农药、地膜等。未经处理和处理不达标准的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引起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继而污染土壤;废水通过渠道灌溉农田,直接污染土壤。

(一)土壤酸化

酸雨导致土壤酸化。中国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仍很严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的浓度较高。这些酸性气体导致了酸雨的形成。中国目前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30%,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北方只有局部地区出现酸

雨。酸雨会造成农田减产、森林生态破坏、城市设施锈蚀或老化、历史遗迹风蚀加剧等多种危害,因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土壤水污染

七大水系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只有57.7%的断面满足三类水质的要求,21.6%的断面为四类水质,6.9%的断面属五类水质,13.8%的断面属劣五类水质。中国的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太湖流域总氮、总磷等超标突出,属富营养化状态。环湖主要河流及环湖交界水体污染严重。滇池为劣五类水质,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巢湖属劣五类水质,总氮、总磷超标严重,属中富营养状态。其它大型淡水湖泊洱海、兴凯湖和博斯腾湖水质良好,湖体水质均达到三类水质标准。洞庭湖、镜泊湖和洪泽湖水质达到四类水质标准;白洋淀、达赉湖和南四湖污染严重,均为劣五类水质。

2000年,中国全国污水排放总量为415亿吨(其中COD排放量144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194亿吨(COD排放量70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COD排放量740万吨)。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超过了工业污水,成为影响水体的主要污染源。

中国的工业污水主要来自化工、制药、石化、造纸、食品、制革、纺织、采矿和石油钻探等行业。城市生活污水中含大量的粪便、洗涤用品、化妆品、泔水等等,多数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泊。

(三)固体废弃物

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告: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总量为8.2亿吨,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7亿吨,乡镇工业的产生量为1.5亿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830万吨。

随着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毒有害废弃物也有所增长。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都未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和科学的安全处置,成为中国亟待解决并具有严重潜在性危害的环境问题。

中国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0公斤(已高于一些欧洲国家的人均垃圾产生量),但能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还不

到10%,垃圾围城现象较为普遍。简单堆放的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从垃圾中释放的气体和渗滤液污染着大气、水和土壤,成为中国城市面临的棘手的环境问题。

由于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的郊区和河岸、荒滩上,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余公顷。中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有95%来自以下行业:矿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制造业、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

目前中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大致组成如下:尾矿29%,粉煤灰19%,煤矸石17%,炉渣12%,冶金废渣11%,其它废弃物10%,危险废弃物1.5%,放射性废渣0.3%。

中国目前废旧资源的利用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1/4-1/3,大量可再生资源尚未得到回收利用,流失严重并造成污染。中国每年因再生资源未得到回收利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300亿元。

(四)重金属污染

2000年对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发现,其中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环境污染事故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破坏时有发生,2000年发生的891起污染事件共污染农田4万公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

(五)农药污染

中国每年对农药的使用量约2亿3千万公斤,其中除草剂占17%,杀菌剂占21%,杀虫杀螨剂占62%,而在杀虫剂中,具高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占70%。农药的发明和使用无疑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被称为农业生产的一次革命。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平均发生病虫害约27~28亿亩次,施用农药的防治面积为23亿亩次左右,挽回粮食损失200~300亿kg。但由于过量和不当使用对食品造成的污染也不可忽视。有机氯农药是我国最早大规模使用农药,有机磷农药是我国

现阶段使用量最大的农药。

农药在生产和使用中,可经呼吸道、皮肤等进入人体,主要是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占进入人体总量的90%左右。其污染食品的主要途径有:

1、喷洒作物: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使用农药,直接污染食用作物,但农药的在食用作物上的残留受农药的品种、浓度、剂型、施用次数、施药的方法、施药的时间、气象条件、植物的品种以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植物根部吸收:据研究证实,喷洒农药后有40~60%的农药降落在土壤中,土壤中农药可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转移至植物组织内部和食物中,土壤中农药污染量越高,食物中的农药残留量也越高,但还受植物的品种、根系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空中随雨雪降落:喷洒农药后,有一小部分以极细的微粒漂浮于大气中,长时间随雨雪降落到土壤和水域,也能造成食品的污染。

4、食物链富集: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后,使水生生物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农药中,水生生物通过多种途径吸收农药,通过食物链可逐级浓缩,尤其是一些有机氯农药和有机汞农药等。这种食物链的生物浓缩作用,可使水体中微小的污染而导致食物的严重污染。

5、运输和贮存中混放:食品在运输中由于运输工具、车船等装运过农药未予清洗以及食品与农药混运,可引起农药的污染。另外,食品在贮存中与农药混放,尤其是粮仓中使用的熏蒸剂没有按规定存放,则也可导致污染。

有机氯农药是中国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农药,八十年代初达到顶峰。1983年我国才开始禁止生产HCH、DDT等有机氯农药。虽然在中国有机氯农药被禁用了16年,但食品中仍然能检测出有机氯农药残留,且平均值远远高于其它发达国家。1992年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对全国食品中有机氯农药进行的大规模调查是国内最近的一次大规模调查。以黑龙江省、北京市、四川省、浙江省和广东省为检测点,分别代表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选择最能代表中国人群基本膳食的8大类食品:粮食、蔬菜、水果、肉禽、水产、植物油、蛋、乳,在市场上采集样品355件。355件样品中有2件HCH含量超出中国残留限量标准,合格率99.44%,DDT合格率I00%。但相当数量样品仍检出HCH(六六六)和DDT残留,HCH检出率69%,DDT检出率42%,动物性食品中HCH、

DDT残留量显著高于植物性食品。

监测结果与中国允许残留量标准(MRL)比较,HCH为限量标准的0.6%~1.80%,DDT下降趋势缓慢,为限量标准的3.0%~35.0%;与WHO允许摄入量(AD1)比较,中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HCH、DDT的量低于WHO规定的日允许摄入量。但如与世界其它国家比较,以成年男子每日自膳食摄入HCH和DDT 量比较,中国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HCH摄入量中国是美国的84倍、日本的15倍,DDT摄入量中国是澳大利亚的16倍、美国、日本的24 倍。

70年代是中国使用HCH、DDT的高峰期,食品中残留量高,例如1979年湖南省卫生防疫站对该省调查,其中HCH超标率:大米16.2%、猪肉66.7%、鸡蛋5O.0%、牛奶95.0 %;DDT超标率:蔬菜15.0%,猪肉53.3%、鸡蛋45.0%、牛奶35.O%。人均从食品中摄入HCH 3O0ug/人日,DDT 6Oug/人日。1983年开始禁用HCH、DDT以来,残留水平逐年下降,1992年监测结果表明,HCH摄入量由70年代的5.06ug/kg日降至0.22ug/kg日,相差23倍;DDT由2.13ug/kg日降至0.54ug/kg日,相差4倍。DDT下降缓慢,一方面出于DDT降解速度慢,残留期长,另一方面可能与使用三氯杀螨醇(dicofol)等农药有关。因为三氯杀螨醇的代谢物是DDE。目前三氯杀螨醇在中国农药产量居第13位,允许在果树、棉花等作物上使用。

有机磷农药由于其防治对象多,应用范围广,在环境中降解快,残毒低等特点,是中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农药。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半衰期(DTI/2)一般在几周至几个月,一般认为其在食品中的残留很少。但后来研究表明,这些所谓非持久农药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也会有较长的残存期,井在动物体内产生蓄积作用。根据农业部1989年的调查,有机磷农药对农畜产品的污染问题有所突出。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均有检出,其中甲胺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甲基1605等主要有机磷农药品种均存在残留超标现象。尤其对生长期短的蔬菜类食品,由于虫害多、施药量大,加之违章使用等,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现象较突出。

表1 10个国家人乳中HCH、DDT含量比较(中位数,以奶脂计, ppm )

(六)矿区土壤污染

矿山地质灾害方面,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水资源破坏、地裂缝等。

地形地貌的破坏和矿产资源浪费损失等问题亦比较突出。矿山固体废弃物的随意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破坏植被,土壤侵蚀、流失严重。矿山“三废”污染是矿区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造成矿区土壤、水体、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周边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大多发生在个体和集体小矿山。但即使是生产比较规范的大中型矿山,由于历史的原因,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七)放射性污染

天然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它存在于矿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及动植物的所有组织中,特别是鱼贝类等水产品对某些放射性核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使得食品中放射核素的含量可能显著地超过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该核素比放射性。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主要是通过水及土壤,污染农作物、水产品、饲料等,经过生物圈进入食品,并且可通过食物链转移。与人体卫生学意义较大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为40K、226Ra。另外,210PO、131I、90Sr、89Sr、137Cs等也是污染食品的重要的放射性核素。

1重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40K在自然界分布较多,是通过食品进入人体最多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贮存于软组织中,骨含量只有软组织四分之一。

226Ra在动植物组织中含量略有差别,植物比动物含量略偏高。主要通过食品进入人体,以蔬菜类和谷类为主,约80~85%沉积于骨中。

2 放射性核素的污染途径

1)核试验的降沉物的污染。

2)核电站和核工业废物的排放的污染主要是水体。

3)意外事故泄漏造成局部性污染,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放射性核素的丢失等。

六、土壤的非农业利用

城镇及工矿等非农业用地绝大多数为耕地。2000年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28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由于基本建设等对耕地的占用,目前全国的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

第二节受损与污染土壤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

一、形成机制

土壤生态系统能量与物质运动的失调是土壤系统退化的根本原因。土壤生产力是土地生态系统的物质核心,是介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自然体。土壤的特性是具有生产能力。土壤退化是指土壤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与第一性生产者——植物(农作物)生产有关的土壤质量的递减,最终是土壤生产力丧失。简单地说土

壤退化就是土壤特性的恶化或有机物质的丧失,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因而涉及到土壤生态系统耗散结构变异。

当然,目前,有关受损与污染土壤生态系统退化与演变的许多理论问题及过程机理尚不清楚,还没有公认的或统一的土壤生态系统指标和定量化的评价方法。

二、土壤生态系统耗散结构变异规律

(一)土壤耗散结构

土壤生态系统是土壤各个子系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人为影响下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结果。土壤是一个开放的、与外界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因此,可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在土壤这个开放系统中,其熵变可表示为:

ds=dsi+dso

式中:ds为土壤生态系统的熵变,dsi为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的熵变,dso为土壤生态系统外部的熵变

土壤与外界不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中,如dsi>dso时,则系统的熵变ds是增加的,这代表着土壤生态系统向平衡的热力学方向发展,即向退化方向发展,土壤结构解体,土壤微生物死亡,土壤沙化,最终土壤沙漠化;

当土壤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不断增加,所形成的负熵流dso>dsi时,则系统的熵变ds是减少的,这代表着土壤生态系统向非平衡的热力学方向发展,由线形的非平衡热力学方向向非线形的非平衡热力学方向演变,当到达临界点时,系统便可自我复制、自我放大,使土壤生态系统形成新的耗散结构,或从低级的耗散结构向高级的耗散结构方向演替(下图)。

由上可知,土壤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应包括负熵流dso和临界点两个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负熵流dso方面,有不少学者根据土壤有机质、N、P等计算负熵流dso,并根据熵变ds的大小,进行土壤肥力的分类以及培肥。但负熵流dso究竟要多大,才能大于dsi,使土壤生态系统的熵变ds为负,使之由热力学分支向耗散结构分支进化,或由低级的耗散结构分支向高级的耗散结构分支演替?这个问题的研究至今还没有进展;另一个问题是土壤生态系统的状态变量究竟要演替到何种程度才能达到临界点,使之由热力学分支向耗散结构分支进化,或由低

级的耗散结构分支向高级的耗散结构分支演替?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二)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异规律

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异规律,关键是建立土壤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动力学方程,并求出其临界值

假设土壤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可用一联立微分方程组来描述:

dx1/dt=f(A,x1,x2,…,xn),

dx2/dt=f(A,x1,x2,…,xn),

………

dxn/dt=f(A,x1,x2,…,xn),

式中:dxi/dt表示土壤生态系统某一因子的动力学变化;x1,x2,…,xn是说明土壤生态系统状态变化的量,代表土壤生态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状态,可以发生变化的量,它可用来说明土壤生态系统的有序程度,因此,也叫序参量在无序的热力学分支上,它们都为零;A为控制参量,在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它不发生变化,但改变它,可改变整个演化过程,并决定性的影响序参量xi的最终演化结果,即xi要么处于热力学分支,要么处于耗散结构分支如方程出现了非零的稳定解,则表明土壤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的耗散结构分支上。

土壤生态系统的因子之多、关系之复杂,要建立土壤生态系统的微分方程组,是相当艰巨的。如用单个的土壤生态系统因子,如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土壤矿物质、土壤结构、土壤空气、土壤温度、土壤植被等来描述土壤生态系统的状态,则遇到的问题是不仅它们有的微分方程还一时难于建立,更重要的是它们仅表现了土壤生态系统的某些方面而不是实质,而且,即便建立了这样的微分方程组,也难解;解了,也由于参数之多难于应用土壤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的研究陷入困境,停滞不前目前,土壤生态系统耗散结构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超熵判据的定性阶段。

(三)土壤生态系统耗散结构变异规律的研究方法

土壤生态系统的实质是土壤肥力土壤肥力越低,土壤生态系统就处于较低的耗散结构分支,土壤肥力越高,土壤生态系统就处于较高的耗散结构分支根据

大量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研究资料,我们不难看出,大凡生物活性低的土壤,土壤肥力也越低,生物活性高的土壤,土壤肥力也越高。这不仅生物因子是土壤肥力的因子之一,更在于土壤生物活性能反映土壤的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土壤矿物质、土壤结构、土壤空气、土壤温度、土壤植被、土壤污染等等内在因素以及外在因子如大气、温度、湿度、日照、降雨、干旱、农事活动等等的综合作用可以这么说,凡是影响土壤肥力的因子,无一例外地影响土壤生物活性,它们之间有极好的相关性因此,可用生物活性来表征土壤肥力。

根据贝塔朗菲系统自生长的微分方程,土壤生物活性动态变化的动力学方程如下:

dx/dt=(f-s)x-bx2,

式中:x为土壤微生物数量,

t为时间,

f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系数,

s为土壤微生物的死亡系数,

b为土壤微生物的饱和系数

解方程,若s>f,x=x0e(f-s)t,那么处于耗散结构分支如方程出现了非零的稳定解,则表明土壤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的耗散结构分支上当t→∞时,x→0,即土壤水分不足,养分有限,结构不良,温度不适宜,空气不畅通,土壤被污染,环境条件恶化等等,使土壤微生物的死亡系数大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系数,那么,当时间趋近于无穷大时,土壤生态系统的微生物活性将趋近于零,土壤肥力将丧失,土壤生态系统将向退化的方向发展,现有的有序也将变为无序土壤的沙化,沙漠化就代表这一类型,此时,整个土壤生态系统处于无序状态。

如果土壤水分充足,养分丰富,结构良好,温度适宜,空气畅通,土壤没被污染,环境条件改善等等,使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系数大于土壤微生物的死亡系数,即f>s,那么,解方程,得下面的2个解:

x=0,

x=(f-s)/b.

根据稳定性分析,x=0的这个定态解就不再稳定了,它使土壤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热力学分支上;

而x=(f-s)/b这个新出现的定态解则是稳定的,它表示当土壤生物活性等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系数减去土壤微生物的死亡系数,并与土壤微生物的饱和系数相除时,就可使土壤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的耗散结构分支上,并可使土壤生态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或从低级的耗散结构向高级的耗散结构方向发展、演替,使土壤生态系统向高级的、良性的、复杂的方向进化,形成自组织化更高的耗散结构系统。

定态解x=(f-s)/b中的3个参数与土壤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它们是土壤生态系统诸因子与环境诸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的物理意义明确,并可借助现代生物学方法准确测定这对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建立土壤生态系统评价指标和分类体系,评价土壤生态系统,进行土壤生态系统分类,开展土壤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预测土壤生态系统的进化与退化,并利用土壤生态系统变异规律和动态监测结果培肥土壤,强化土壤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利用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该方法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避开了土壤生态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纷繁复杂的次要矛盾,抓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主要矛盾,即用与土壤生态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均有相互作用、而与环境各个因子之间关系又极为密切的土壤生物活性来表征土壤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并建立了土壤生物活性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根据测定土壤生物的繁殖系数f、死亡系数s和饱和系数b,便可求出其临界值的定态解,并与测定的土壤生物总数比较,以此判断其是处于热力学分支,还是处于耗散结构分支;是由低级的耗散结构分支向高级耗散结构分支演替,还是由高级的耗散结构分支向低级的耗散结构分支退化,使土壤生态系统变异规律、土壤生态系统评价指标、土壤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土壤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和预测预报以及可持续利用等核心问题迎刃而解。

(完整word版)土地生态学题库

绪论 一、土地生态学:土地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结构、功能和优化利用的学科。 二、土地生态学基本任务: 1、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 2、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 三、土地生态学基本目的:为土地利用规划、利用工程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四、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土地生态系统 五、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土地生态类型 (1) 土地生态分类, 即土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其目的是使复杂多样的土地生态系统 类型得以条理化、系统化(2) 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 2、土地生态评价 主要属于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 重点是土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一般包括: (1)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2)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3、土地生态规划设计 是在土地生态评价基础上开展的土地生态学重要研究内容。土地生态规划属于“总体规划”的性质,有两种情况: ①以土地生态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布局,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②充分考虑土地生态评价结果的同时,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因素而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规划方案。 4、土地生态整治 对影响和制约土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发挥的各种限制性因素的改造。内容广泛,包括:水土流失地的治理;盐碱地的治理;风沙地的治理;沼泽地的治理;受污染土地的治理; 中低产田改造;荒山荒地的开发与治理。 5、土地生态管理 土地生态管理主要是通过审查和监督各级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使人类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 合理地利用、改造和保护土地, 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和生产力, 保持土地生态平衡, 获取最优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其重点是:(1) 土地利用结构的监督;(2) 土地肥力及其变化趋势的监督;(3) 土地开发活动的监督;(4) 土地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监督。 第一章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一、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它有一定的结构、一定 的边界。但是边界常常又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条件和需要来划定的。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Ⅰ生物环境: 1、生产者又称初级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的形式第一 次固定到生物有机体中。 2、消费者不能利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 有机物质。它们属于异养生物。 3、分解者,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

土壤生态学

土壤生态学 二、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 主要包括构成系统的生物组成(种类)及其数量,生物组成在系统中的时空分布和相互之间的营养关系,以及非生物组成分的数量及其时空分布。 生物组份:初级生产者:根系、藻类光能和化能自养细菌; 消费者:植食、菌食和肉食性土壤动物; 分解者: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土壤酶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非生物组份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土壤生物的栖居环境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但赋予了土壤生态系统的机构特质,而且决定着系统的功能。因此,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分析是功能研究的基础。 结构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详见下表(人类活动干扰对土壤生态系统机构的影响非常重要,未单独列出)。

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 1、生态系统的功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保持生态系统运行的过程。有时生态系统的功能 又称为生态系统过程; 2、和其它生态系统一样,土壤生态系统系统的功能也主要包括能流、物质循环和信息 流等过程,它们是生态系统得以保持和发展的动力; 3、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密不可分:一定的生态系统结构决定了其具有特定的功能或过程 格局,而功能又反作用于结构。因而生态系统机构和功能的演进或退化总是相伴进行的; 能量流 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能量的传递和转化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能量流,简称能流。 土壤生态系统的能流以植物和土壤藻类等初级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为开端,然后这些生物或其残体中的能量进一步沿食物链向下传递,同时伴随着向环境的消散:

土壤生态系统能流的研究内容 1、初级生产者的能量(光能)同化量、呼吸量、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分配; 2、次级生产者的能量摄取量、同化量、排泄分泌量、呼吸量和次级生产力; 3、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在各隔室中的流通量和现存量,最终建立能流模型,揭示能量沿土壤碎屑食物网的流动规律; 4、土壤生物群落或系统演替中的能流特征以及干扰对能流过程的影响。 物质循环 物质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返回到环境的过程称为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过程,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养分循环的概念 生物生命必需的营养元素的循环叫做养分循环。水分是养分循环的重要载体,往往是相互伴随的过程。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_白降丽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22(4):464~468 Journal of Zhe jiang Forestry C ollege 文章编号:1000-5692(2005)04-464-0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 白降丽1,彭道黎1,庾晓红2 (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摘要:如何保护好现有的健康生态系统,并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生态系统研 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介绍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恢复与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退化生态 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基本原则、方法以及程序,并进一步阐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 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废矿地、退化海岛生态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等恢 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生态系统退化 的预测预报机制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 关键技术体系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技术和评价指标 体系研究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参47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生境逐渐转变成农业和工业景观,形成了以生物多样性低、功能下降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 ec osystem)。这些变化都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与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重建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几个相关概念 1.1 退化生态系统 陈灵芝等[1]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章家恩等[2]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是一类病态的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或者在二者的共同干扰下,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其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displacement),具体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这类系统也被称之为“受害或受损生态系统(damaged ecosystem)”。 不同的学者对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是不同的。余作岳等[3]将退化生态系统分为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化地、采矿废弃地和垃圾堆放场等类型。章家恩等[2]认为退化生态系统应分为 收稿日期:2004-09-09;修回日期:2005-03-28 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10B) 作者简介:白降丽,博士研究生,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E-mail:bjl wtx@s https://www.doczj.com/doc/434750581.html,

地理科学土壤复习资料(有参考答案的)

土壤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具有生物活性和孔 隙结构的介质。 2: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是以土壤及其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土壤分类及时空分类规律,进而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3:土壤地理学研究内容(P11) (1)关于发生发育,诊断特征与系统分类的研究 (2)关于土被结构和土壤—地形数字换数据库的研究 (3)关于土壤调查,制图和土壤资源评价的研究 (4)关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土壤圈相互作用的研究 (5)关于土壤资源保护及被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 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土壤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研究法(2)实验室化验分析与实验模拟研究法(3)遥感技术在土壤调查中应用(4)数理统计与SGIS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5)土壤历史发生研究法 第二章 1:土壤矿物组成:按照发生类型可将土壤矿物划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可溶性矿物(盐类)三大类。 2: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包括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是指矿物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化学成分及结晶结构变化的作用。 化学风化是指矿物在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分解作用。 3:土壤次生矿物的地带性分布的规律:(P35) (1)以水云母为主的地带 (2)以水云母—蒙脱石为主的地带 (3)以水云母—蛭石为主的地带 (4)以水云母—蛭石—高岭石为主的地带 (5)高岭石—水云母为主的地带 (6)以高岭石为主的地带 4:土壤质地(P36) 自然土壤的矿物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称为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的机械组织。 土壤结构: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他们经常是相互作用而聚积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土壤中这些团聚体的组合排列方式称为土壤结构。 5不同之地土壤的物理特性(P40) 6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来源 土壤有机质由土壤非特异性有机质和土壤腐殖质组成。 土壤非特异性有机质的原始来源是植物组织,土壤动物如蚂蚁,蚯蚓,蜈蚣等和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第二来源。 7: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特定地域的土壤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群落之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 ——兼论自然力在北京西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蒋高明陈圣宾李永庚刘美珍于顺利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100093) 摘要:目前,中国各种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的,因为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进而引起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当地居民摆脱贫困。因此,资金应该用在人的身上,而不仅仅是栽树种草。因为栽树种草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但在稳定土壤方面的收效却很小。如果人口和动物的压力减轻了,自然恢复的力量就会加强,已经退化的土地会逐步恢复,从而建立真正的保护区。我们应该鼓励新型土地使用模式,比如生态旅游等,因为这种使用方式会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到最低。为此,我们提出了用一小块土地支持一大片退化土地的恢复,并用自然的方法修复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相处而不是对立的,这种理念对于目前中国的生态系统修复仍然有指导意义。然而,如果我们要使所谓的生态工程达到预期目的的话,首先就要通过建立既符合生态标准又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城镇来实现对人口的管理。 京西的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北京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新的城市建设规划,门头沟区和其他几个区已经被列为京西生态涵养发展区,将成为北京的生态屏障。北京市政府最近决定为实现这个目标投入大量资金。本篇论文讨论了如何在京西地区,特别是门头沟区,对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关键词:生态系统退化,修复,自然过程,生态城镇,京西地区 生态系统退化是由于人为或者自然因素,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的下降、结构的简单化以及功能的丧失。由于人口和技术能力增加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增无减,尤其在经济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包括热带雨林、萨王那群落、亚热带森林、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水生生态系统,以至于高寒荒漠。在我国的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着低效益、高破坏性的社区发展模式如陡坡开垦、过度放牧、围湖围海造田、竭泽而渔等,加重了生态系统的退化。生态系统退化不仅带来了本身的生态问题,还诱发了其它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大河断流、洪水泛滥、荒漠化扩大、沙尘暴频次加大、水土流失、病虫害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干旱化加重等等。为此,国家被迫在很多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等。为了使工程 *蒋高明,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恢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与生理生态学研究。EMAIL: jgm@https://www.doczj.com/doc/434750581.html,。

酸雨对土壤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综述

酸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综述 酸雨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酸性强、持续时间长的酸雨不仅会使鲜花凋谢,树叶脱落,农作物枯萎,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到腐蚀,人体健康受到威胁,而且还会导致江、河、湖泊逐渐酸化,浮游生物死亡。酸雨还会导致土壤中营养物质不断溶出,造成Al及其他金属对生物的危害。在生产林区,酸雨降落,使土壤的酸性增强,养分下降,森林的生长缓慢,树木的树叶枯黄,甚至死亡。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关注。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酸雨的最终接受处,因而酸雨对土壤影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早为人们所重视。1978年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首次召开的酸雨对农作物和土壤影响的国际会议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酸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酸性物质的输入改变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1、酸雨对土壤盐基离子的淋洗 阳离子的淋洗与土壤的组成和性质有很大的关系。矿物和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因其阳离子交换量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亦高,但是其淋洗的进程相对较缓慢。而对于阳离子交换量低、缓冲能力弱的土壤,不仅其交换点低,交换点上的碱性阳离子也很容易进入到土壤溶液中,并被淋洗掉。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元素的迁移具有阶段性,土壤酸化的阶段性决定着元素迁移的阶段性。盐基离子的淋失量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加。尤其当PH≤3.5时,增加最明显。在PH为3.0的酸雨淋溶下,红壤、赤砂土盐基淋出量占交换性盐基总量的61.4%。土壤交换性K+、Na+, Ca2+, Mg2+的总量有随PH降低而降低的趋势。 土壤阳离子的淋溶强度主要取决于与酸雨有关的阴离子迁移率,淋失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阴离子〔主要是SO42-)被土壤吸附强度的影响,而SO42-吸附量与土壤Fe、Al氧化物含量呈正相关。在增加阳离子活动性方面,硫酸盐的作用要比硝酸盐大得多。这是因为大部分土壤都N素含量不足,所以硝酸盐能很快被植物吸收。仅在降雨量很大的情况下,N03-来不及被植物和土壤吸收时才对阳离子的活动性有明显的作用。而土壤中的SO42-则极易随酸雨所增加,因而其对阳离子的淋洗作用就很大。如在灰化土上,酸雨输入的硫酸可使土壤阳离子淋洗速率达到自然淋洗速率的3倍。 2、酸雨对土壤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不同上壤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有些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如B、 Cu、 Fe、 Mo、Mn。而另一些则可能是环境毒害元素,如Cd、 A1等。正常情况下这些元素仅有极少部分进入生物循环,而在酸雨的影响下,特别是有硫酸雨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金属元素包括有毒元素被淋溶出土壤。 Al是地壳中除Si和O以外最丰富的元素。在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溶液中,Al几乎是不溶解的,Al也极易与腐殖质物质作用而沉淀。土壤中的腐殖质往往不可能使所有溶解的A1完全沉淀,这些过剩的Al会渗入湖泊和下水道,如果此时它流过的土壤、水道或湖泊的PH值≥5, Al就会在那里水解,并引起更强的酸化,其结果使更多的Al和其他重金属迁移。 土壤溶液中的Al绝大部分来源于土壤固相Al的活化,土壤中固相Al(有机结合态Al以及铝硅酸盐等)在强酸性酸雨活化过程中,不同结合形态的固相Al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退化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体)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 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功能单位。具有保持系统各组分成分稳定,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自我调节并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 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当生态系统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时,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外界干扰在系统的耐受范围内时,由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并恢复的能力,既有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也有可能达到新的平衡。当外界干扰强度过大或干扰时间过长时,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种类及数量将发生明显下降,使得生态系统的演替处于退化状态,简称生态退化。 自然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 引起生态系统改变的重要因素: (1)间接驱动力: 1、人口的急剧增长,增加资源和环境的总消耗量; 2、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人均索取量; 3、妇女地位的提高、民主决策的加强、多方环境协议的制定等,使社会政治驱 动力作为影响决策的力量,向着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4、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准则,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环境认知价值,间接驱 动着生态系统的变化; 5、科学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系统产生正反两方 面的效应。技术进步,使大部分农产品的单位产量得到提高,也使砍伐森林的能力提高,海洋捕鱼的广度与深度加大,导致森林系统与海洋系统的破坏比以往更为广泛与迅速。 (2)直接驱动力:1、栖息地的被改变;2、过度开发;3、全球气候变暖。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共性: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2、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3、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1、太阳辐射(直射和散射);2、无机物质;3、有机物质;4、土壤。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1、生产者;2、消费者;3、分解者(又叫还原者)。 食物链:生物之间存在的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 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的复杂的捕食关系。某个环节(物种)缺失时,其他相应环节能起补偿作用

怎样恢复我国退化的生态系统

【摘要】我国是全球陆地生态最多的国家,基本囊括了全部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这些生态系统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系统都在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形势不容乐观。退化生态系统的治理必须认清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其中西部是重点。生态治理应当从基础的科学问题入手,减少人为压力,释放自然恢复潜力。国外成功的经验是利用自然力,国内外一些大型的生态工程之所以不能成功,正是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为此,我们建议对于我国的退化生态系统治理应当“以人为本”,将退化生态系统治理与正在发展的城镇化集合起来考虑,实施人口城市化、生态自然化;先易后难,分类治理;保障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并形成生态治理产业,促进我国各类退化生态系统的全面治理。 全球共有十大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我国占其中九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我国唯一缺乏典型的非洲萨王那群落(稀树疏林草地生态系统),但是中国的四大沙地(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在健康状态下其结构与功能恰恰是“萨王那”类型的。这样,我国不仅是全球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囊括全部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后,非常不幸的是,我们这些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刘国华等, 2000)。除了众所周知的森林锐减、荒漠化扩大外,那些过去较少受到破坏或轻度破坏的高寒草甸、温带草原也出现了严重退化。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的现实异常严峻,如果控制不住,将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由生态系统退化的诱发各种生态灾难,业已使国家蒙受了重大损失,如1998年仅长江和松嫩流域特大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2000亿人民币!(温家宝, 1998)。生态破坏还加剧贫困,影响社会安定。在我国一些沙化严重的地区,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因此,我国退化生态系统的治理应当列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能力建设的头等大事情来抓。 一、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 二、要认清生态治理存在的关键问题 针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系统退化,国家相应启动了许多以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国家林业局, 2002),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治理效果相对于巨额投资来讲却不尽人意。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是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下述关键问题的存在:第一,在西部经济发展方面,忽视了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薄弱的社会基础这些基本事实。毛泽东(1956)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有关于少数汉族与民族关系的精辟论述:“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少,占的地方大。论人口,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四,是压倒优势”;“而土地谁多呢?土地是少数民族多,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资源很可能是少数民族‘物博’”。确切地说,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产业类型的综合分异线:东部以汉族为主, 占全国的94.3%,面积为42.9%;西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人口虽只有5.7%,然其面积却达57.1% (张善余,1999)。目前,中国的东部经济发展很快,西部被迫追赶,但由于人才、交通与基础条件的限制,西部不可能赶上东部。中国1000个著名制造业的89%在东部,而西部仅占11%;仅一个江苏省(13.7%)就超过了西部十几个省的总和。因此,西部无论怎样追赶,经济的不平衡这条鸿沟是很难逾越的。而在盲目追求gdp中造成的西部生态退化所需的高额治理费用,却不得不由国家来“买单”,如2002年国家“六大林业工程”的256亿元主要用在了西部。 西部脆弱的环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化、盐渍化、气候干旱化、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应当成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00 000 km2,其中约有80%发生在西部,全国每年新增的荒漠化土地也大都分布在西部地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西部孕育着巨大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库,如云南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野生稻、茶、香蕉的近缘种都在这里分布;新疆干旱区、青藏高原地区分布

环境生态工程复习

1.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 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生态工程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再生、循环”。 3.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的目的就是通过开发技术及工艺解决经济系统的污染 问题,并保障环境的健康安全。基本的做法是把污染物集中到系统外进行处理。生态工程则寻求一条系统内解决的思路,通过生态工程的自设计和其他工艺的结合,实现系统污染的零排放或最小排放。生态工程的边界要大于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研究对象是自然系统,而生态工程的对象是生态系统。环境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环境科学,而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比,均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的,但着重点不同。一般认为,生态工程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活的生态系统及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而环境工程则依赖新的化学、机械或物质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4.生态工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态工程与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②生态 工程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③生态工程与我国的工业与城市发展 5.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①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系统②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系统③ “废物”再生利用和环境调节工程系统④多功能污水自净工程系统⑤多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 6.生态工程的特点:①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活的生物为主体,强调利用生物与生物 的共生功能、生物物质的循环再生功能、食物链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原理,来进行多层次、多方向的生产工艺设计。②利用生态系统的反馈控制和稳态机制等稳定性特点,生态工程重视培育和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③生态工程强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④生态工程尤其是农业生态工程是在石化农业逐渐走入死胡同的形势下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石化农业的种种弊端。⑤生态工程包括生态工程系统和生态工程技术两个方面。 7.我国现代生态工程研究 ㈠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的内容:①生态农业②无公害农业和绿色食品③有机农业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的特点:①研究对象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内容广泛,综合性更强。②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的研究目标注重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③注重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技术的结合④政府重视、政策导向、广泛开展。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结合还不紧密。 ㈡我国环境保护生态工程研究的特点:①以整体观为指导,其研究和处理对象是生态系统或复合生态系统,全面规划一个区域,而并非某些局部环境,其目的是多目标,即同步取得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②以调控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为主,来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与环境容量③将生产与净化结合起来④其技术措施主要为层次优化组合。 环保生态工程的按物质迁移、转化途径分为:①无废工艺系统②分层多级利用废物生态工程 ③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废物循环、再生系统④污水自净与利用生态工程⑤城乡结合生态工 程。 8.我国生态工程研究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①必须紧密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② 应加强理论性的研究③应吸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同时,突出我国的特色和先进性。 我国发展生态工程研究的基本对策:①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管理②设立重大项目,组织协作攻关③培养人才④开展国际交流。 9.生态工程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对生态系统进行设计和建设的生产工艺体系和技术, 目的是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高度的统一,使农业、工业、城市及区域经济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第七章主要土纲性质教学提纲

第七章主要土纲性质

第7章主要土纲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纲的形成条件、主导成土过程、诊断层及诊 断特性。 2.掌握14个土纲之间具有明显的发生联系、形态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联系。 3.熟悉14个土纲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联合国FAO土壤制图单元的相互 参比关系。 关键词 森林土纲系列(forest soil order system) 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steppe-desert soil order system) 水成型土纲系列(hydromorphic soil order system) 过渡土纲系列(transitional soil order system) 岩成型土纲系列(lithomorphic soil order system) 人为土纲(anthropogenic soil order system)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将中国境内的所有土壤划归为14个土纲,这些土纲之间的发生联系按土壤景观特征可将14个土纲归并为: ?土壤形成发育主系列,即新成土-干旱土-均腐土-灰土-淋溶土-富铁土 -铁铝土; ?过渡系列:新成土-雏形土-变性土;

?副系列:水成型的盐成土-有机土-潜育土;成型的新成土和火山灰土; 人为土。 7.1 森林土纲系列 森林土纲系列是土壤形成发育主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有灰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等土纲。 7.1.1 灰土 1. 地理分布和成土因素 灰土广泛分布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即寒温带针叶林气候区。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呈现纬向地带性分布。在中国,灰土分布区相对教小,灰土主要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 2. 成土作用与土壤性状特征 在寒温带湿润的气候条件下,针叶林对土壤有机物累积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强酸性化合物将矿物分解成为各种氧化物,并使土体发生分异,其土壤剖面特征,如图7-2和图7-3所示。 3. 灰土分类与利用 灰土可划分为腐殖灰土和正常灰土两个亚纲。中国灰土区属于重要的原始林区,由于初夏大量冰雪融化水与降雨注入土壤,再加土壤心土层还处于冻结状态,极易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导致针叶林-灰土生态系统的崩溃。 7.1.2 淋溶土 1. 地理分布和成土环境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策略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策略 [摘要]目前,我国人为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尚未得到根本性控制,对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压力。尽管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已在局部地区得到遏制,但在一些重点生态系统退化省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仍在加速扩展,生态系统恢复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化解我国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多项策略。 [关键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恢复 1完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修订补充或制定新的政策。例如,保护土地退化治理者合法权益的政策(如允许继承等)、生态退化严重地区生态移民政策、生态退化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户包治理小流域优惠政策、贫困户承包“四荒”治理优惠政策等。山区农民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防治生态退化的内容纳入乡规村约,以规范生态退化地区的生产建设活动。要积极推动土地产权的市场配置,利用产权价格机制遏制资源的流失和资源生产力的下降。选择优化的制度变迁路径,力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在不改变土地产权性质的前提下,明晰土地产权,构筑适应市场经济的土地产权制度框架,体现产权的排他性和对资源的保护性。界定各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在保证农民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合理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注重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协调管理相结合,建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运行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区,有所侧重地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采取生态移民的措施,以减缓环境压力;对生态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进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对生态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进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投资过程中,要综合权衡,统筹安排。应稳定增加投入来源,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将生态恢复的外部效果内在化,推动其市场化进程。有条件的山区要争取利用外资和世界银行贷款,开展经济效益明显的生态恢复项目。对于列入国家计划的重点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项目,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执行。 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生态恢复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农户的经济效益和获益分配公平性。生态退化地区应建立一套规范的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的资源利用者进行奖励,例如奖励其一定面积的荒地,并在数年内免收缴土地使用税;使退耕户享有生态恢复成果的处置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者则实施严

土壤水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水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综述) 土壤水是土壤内部化学、生物和物理过程不可缺少的介质;是土壤、植物与其环境间进行各种物质交换的媒介。 土壤水分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通过影响土壤肥力、土壤温度和通气状况,对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 土壤水分移动过程影响生态平衡。 一土壤水的定义及其类型划分 土壤水的概念 土壤水的类型和性质 按照土壤水的受力作用分为: 土壤水的类型和性质(续) 吸附水:受土壤吸附作用保持的水分。 土壤水的类型和性质(续) 几个相关概念 凋萎系数:当土壤水分受到的吸引力超过1.5Mpa,作物便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呈现永久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是农田土壤保持的最大水量,是旱地土壤灌溉的上限。 饱和持水量: 当重力水达到饱和,即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 二土壤水分的状态和运动 土水关系 土壤孔隙中---全部充水--饱和态 土壤孔隙中---水排走--非饱和 土壤水的能量状态 能量梯度:自由水>土壤水>植物细胞水 低能态 水分子:高能态 --研究确定土壤水能量关系对土壤水运动和它对植物的可给性十分必要 土水势:土壤在各种力(吸附力、毛管力、重力和静水压力等)的作用下,势(或自由能)的变化(主要是降低)。 土水势包括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等分势。 水势的数值可以在土壤—植物—大气(SPAC)之间统一使用 液态水运动 饱和水运动 不饱和水运动(多数田间条件下) 汽态水运动 水汽运动:靠扩散作用进行 三土壤水对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的影响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体系,固相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水分参与下,产生许多独特性能:土壤膨胀性、收缩性、粘结性和适耕性等; 造成土壤膨胀和收缩 影响土壤粘结性 土壤粘结性:由颗粒之间的引力产生,除了空气-水分界面上弯月面的表面张力外,还有由

土地生态学复习题

土地生态学复习题 填空题: 1、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2、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对物理环境,包括(能量环境)和(物质环境)。 3、生物的物质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 4、(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参与地表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5、(拮抗)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6、因其大小、数量或活动上起着主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即优势度大而成为(优势种)。 决定群落中各个成员重要性程度,即(优势程度)。 7、(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物种的个体数。(盖度)植物枝叶所覆盖的土地面积。(频度)是指群落中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8、土地生态类型包括(土地生态类型的划分)、(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 9、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种群)不仅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还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10、世代不相重叠种群的离散增长模型:世代不相重叠,是指生物的生命只有一年,一年只有一次繁殖,其世代不重叠。 11、单种种群增长模型包括四个假设:种群增长是无界的。世代不相重叠。种群没有迁入和迁出。种群没有年龄结构。 12、评价内容:(1)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2)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13、加拿大于(1969)年成立了土地生态分类委员会,形成了一套用生态学原则和标准对土地分类的方法。 14、1990年8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第(5)届国际生态学大会。 15、(土地系统生态层次)从区域和地理概念的高度来观察土地生态系统本身。 16、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在系统的形成与演变主要受人为调控。构成简单。食物链较短。许多空间、时间及副产品、废弃物的利用不充分。 17、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不及森林的(六分之一)。 18、森林每年固定太阳能的总量为草地的(3倍多),农田的(6倍多)。平均单位面积上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为草地的3.6倍,农田的6.3倍。 19、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产功能、能量功能、物质功能、信息传递功能。 20、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转化为脂肪和蛋白脂。 21、没有(物质),信息无法形成。没有(能量),信息无法传输。 22、(信息)是生态系统平衡与发展的最有生命活力的流动体。 23、土地生态系统问题的实质是(在该系统中人类和其他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 24、仅世界最贫困国家中,每年因环境质量引起的疾病就使5个孩子中的一个丧命。 25、我国沙漠化面积扩大了(60公顷以上)。全球气温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下降趋势转变为以(上升)为主。 26、地球上土地退化严重地区集中分布在三个大陆:非洲、亚洲、大洋洲。 27、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地图重叠法。因子加权评分法。生态因子组合法。生态因子的组合法可以分为(层次组合法)和(非层次组合法)。 28、(人地共生思想)是土地生态设计的理论核心。

第八章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第八章生态管理与生态修复 课时安排: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让学生全面掌握以下内容,了解自然保护区 1.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3.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1.生态规划和设计 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为主,结合事例剖析 2.讨论基础上了解原理 3.幻灯片的使用 重点及难点:难点是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生态规划和设计 重点是生态规划和设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生态管理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一、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科学管理 (一)自然资源与生物资源 地球上的空气、水、土地、矿物、动物、植物以及其他可被人类利用的物质,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统称为自然资源,即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人类可直接获得的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按其产生的渊源和可用性,自然资源又可分为两大类: 1.原生性自然资源(primary natural resource):这类资源是伴随着地球的产生及其运动而形成和存在的。例如太阳能、空气、风等,基本上是持续稳定的,其数量随地球时空变化而异。 2.后生性自然资源(secondary natural rescourees):这是在地球的自然历史演化过程中某一阶段形成的一类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此类资源又可分成: (1)非再生自然资源也称非更新自然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例如各种矿物、煤、石油、泥炭、天然气等。这种自然资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在现阶段生产水平条件下,这种资源是不能更新的。 (2)可再生自然资源也称可更新自然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是指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这类资源的特点是,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或循环再现。它又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但不管哪一类都可以持续再生、代谢更新。

土壤生态系统试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2012 ----2013 学年第 1 学期) 考核对象博士□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中职教师□高校教师□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名称土壤生态系统考试方式开卷 命题教师李新平教研组(研究室)主任签字 考释时间2012年12月15日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土壤生态系统:是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构成的整体。 土壤生态学:研究土壤环境与生物间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功能、平衡与演变规律的学科。 土壤的净化功能:是指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作用达到降低或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和毒素的措施和过程。 化感作用:植物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的抑制或促进作用。 土壤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性状和质量变化,构成对农作物和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的 现象。 湿地: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 土壤退化: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土壤质量:是在自然或管理的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和提高水、气质量以及人类健康与生活的能力。 土壤质量评价:是在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对土壤质量的高低与优劣的定性、定量评价。 土壤酶活性:土壤酶催化物质转化的能力。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壤的催化反应产物量或底物剩余量表示。 二、简述题(8选5,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答: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一层:近地面的大气层的光、热、水(能源因素);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_何正盛[1]

第16卷第3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V ol.16N o.3 2003年5月Journal of Chongqing C ollege of Education May.2003 文章编号:1008-6390(2003)03-0059-04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何正盛 (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需要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导.本文论述了在恢 复与重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应遵循的八条基本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即生态演替 理论、地域性原理、生态位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物种共生原理、密度效应原理、限制因子理论 以及三效益相统一的原理,并举例说明了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原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 近代以来,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类对森林资源非持续地开发利用,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大面积消失和退化,并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保护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被看作是缓解环境危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还在进一步加剧[1].保护我国现有的天然林生态系统以及恢复和重建我国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所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生态工程,其目的在于建立具有人类和生态价值的新型持久生态系统[2].在进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工作时,我们需要把握和认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试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基本理论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为我们的重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例借鉴. 1 生态演替理论 生态演替理论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最重要的理论基础[3],生态演替按演替方向可分为顺向演替和逆向演替.生态系统的退化实质上是一个系统在超载干扰下逆向演替的动态过程[4],主要表现为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生产力降低,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稳定性下降以及生态效益降低.Clements F.E.的群落演替理论认为,生态演替是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生境变化的结果.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渐进有序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过程中也要循序渐进,依据退化阶段,按照生态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地促进顺行演替,而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例如,要恢复某一极端退化的裸荒地,首先应重在先锋植物的引入,在先锋植物改善土壤肥力条件并达到一定覆盖度以后,才可考虑草 收稿日期:2002-09-19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2000-6505) 作者简介:何正盛(1975—),男,江西彭泽人,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

土壤学1、2章课件整理

《土壤地理学》课程知识体系 认识土壤、土壤圈与了解土壤地理学(第一章) 土壤物质组成剖析与土壤性状的诊断(第二章和第三章) 土壤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 土壤发育、性状及物质组成的系统化(第六章) 土壤圈的组成单元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第七章和第八章) 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及其调查管理技术(第九章和第十章) 第1章绪论 土壤与土壤圈的概念,土壤生态环境功能,土壤地理学 第2章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土壤矿物、有机质的迁移转化及其诊断特性,土壤生态系统与土壤圈物质循环第3章土壤液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土壤空气、水及其诊断特性,土壤肥力及其影响因素 第4章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气候、生物、岩石圈(母质与地形)、水圈(水文)、时间与人为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第5章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空气、水及其诊断特性,土壤肥力及其影响因素 第6章土壤分类 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分类以及国际土壤分类参比系统 第7章主要土壤类型 土纲的地理分布、成土因素、成土过程与土壤诊断特性 第8章土壤分布与土壤分区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与土壤区划 第9章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土壤资源、土壤质量评价原理,土壤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第10章土壤调查技术与土壤信息系统 土壤调查技术与土壤遥感解译,全球土壤-地形数字化数据库(SOTER) 第一章 1.1 土壤的基本概念(认识土壤与土壤圈) 1.2 土壤圈与全球变化(了解土壤圈与自然环境、 1.3 土壤圈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1.4 土壤地理学简介 1.5 土壤地理学的发展简史(熟悉土壤地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1.1.1 土壤的定义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其特征:有生物活性、孔隙结构; 其功能:有肥力及生产性能,缓冲与净化功能。 1.1.2 土壤的形成与演化 土壤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不同时期不同成土环境下有不同的土壤,如图1-1所示。 1.1.3 土壤剖析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